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海南導遊詞 >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精選16篇)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精選16篇)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將要到達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海濱城市三亞市,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三亞的概況。

三亞別稱“鹿城”,市花是三角梅,市樹是酸豆樹,酸豆樹樹體巨大、枝葉茂盛,樹姿宏麗,是非常珍貴的草坪孤立風景樹。

三亞不僅是我國天然大温室,是南繁育種和冬季瓜菜基地,更是避寒冬泳和開展潛水旅遊的絕佳之處。

三亞古稱崖州,由於交通閉塞,人煙罕至,被封建統治者當作流放貶官謫臣的蠻荒之地。“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唐代楊炎的這首詩,便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三亞的感受。

三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彙集了陽光、海水、沙灘、環境、民族風情、名勝古蹟和熱帶田園風光等眾多旅遊資源為一體,可以説三亞是海南熱帶自然景觀最美,人文旅遊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

三亞熱帶海濱的主要觀光點和度假勝地有亞龍灣、大東海、鹿回頭、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大小洞天、蜈支洲島等。它們不僅陽光明媚、沙灘細白、椰風搖翠、海韻迷人,而且都處在純淨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中。

朋友們,三亞市已經到了,讓我們放鬆身心,去融入古時被稱為“極地異域”,如今正朝着國際海濱旅遊城市方向前進的熱土和海水吧。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2

三亞是中國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

三亞歷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三亞落筆洞發現的"三亞人"遺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漢代在今三亞市崖城鎮設珠崖郡,隋代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明清時改稱崖州,民國後改崖州為崖縣。1954年崖縣政府所在地從崖城搬到三亞,直到1984年才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所以説,作為城市,三亞是很年輕的。這裏是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45萬人口中,有黎族17萬人,苗族2800多人,回族近7000人。除市區外,三亞市管轄着十鎮三鄉,還有五個大型國有農場。

三亞地處北緯18度,年平均氣温15.4攝氏度,終年無霜。當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在三亞這片熱土上,依然是姥紫婿紅,綠意盎然,暖風襲人。"海外風光別一家,四時楊柳四時花。寒來暑往無人會,只看桃符憶歲華。"古人描繪三亞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這首詩,已被傳為佳句。正因為如此,三亞成為全國最好的避寒、冬泳、度假休閒勝地。

三亞得天獨厚,彙集了陽光、海水、沙灘、氣候、環境、温泉、民族風情和熱帶田園風光等旅遊資源於一地,是世界上熱帶海洋旅遊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三亞不僅熱帶濱海自然景觀之美冠海南,而且人文旅遊資源也極為豐富。這裏有古代朝庭貶官、高僧名道的足跡,有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説。當您陶醉於椰風海韻的時候,那些同景觀相聯繫的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文化,一定會讓您感慨系之,浮想連朗。

三亞熱帶濱海的主要觀光和休閒地有亞龍灣、鹿回頭、天涯海角、大東海、南山、蜈支洲島等。她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僅陽光明媚,沙灘細白,椰風搖翠,海韻迷人,而且都處在純淨的生態環境中。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準,大氣環境優於國家一類標準。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而三亞又是海南最長壽的地方。

三亞的市花是三角梅。無論是景區景點,還是山野道旁,你隨意可以見到一蓬蓬濃密的青枝綠葉上,飄動着一簇簇豔麗的紅花,熱烈得好像冬天裏的一團團火,那便是三角梅了。三亞的市樹是酸豆樹。它軀幹巨大,枝葉濃密,樹姿宏麗,是非常珍貴的草坪孤立風景樹。然而在南山文化旅遊區,你可以看到成片的酸豆樹林。由於"鹿回頭"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留在景點介紹中講),三亞獲得"鹿城"的別稱。

三亞市作為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越來越注重市容市貌的美化。他們在沿三亞灣20公里濱海狹長地帶建設"椰夢長廊",以及整治大東海,新建雨林廣場,就是近幾年來實施的城市綠化美化重點工程項目。椰夢長廊以廣植椰樹為主,樹陰下鋪植綠草,其間點綴灌木、花卉,穿插佈置娛樂、景觀文化小品,形成集觀賞、遊覽、休閒為一體,妙趣橫生、生機盎然的濱海帶狀公園。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遊客們可前往賞景聽濤,怡悦身心。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3

三亞市位於海南島最南端,位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西接樂東縣,北毗保亭縣,南臨南海及三沙市,陸地總面積1919.58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6000平方公里,人口68.5萬,是黎、苗、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三亞市是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20__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萬人,户籍人口54.58萬人,其中農墾系統人口6.62萬人,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苗族4304人,回族9076人。語言有普通話、海南話、軍話、邁話、黎話、回輝話、儋州話、疍家話等。20__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三亞市人口數據:全市總人口為685408人(常住人口)。

三亞與中原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一直保持着聯繫。曾是隋朝譙國冼太夫人的“湯沐邑”;唐朝大和尚鑑真漂流登岸和傳道講經之地。中原衣冠人物之南來,客觀上在當地起了敷揚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諸多的人文勝蹟。延及宋、元、明時期,三亞的經濟已有初步發展,棉紡業居全國領先地位,古代女紡織家黃道婆早年在本地向黎族婦女學習紡織技術。這一時期還湧現了“瓊州三星”之一的嶺海巨儒鍾芳。

三亞規劃市區面積38平方千米。東西長91.6千米,南北寬51千米。全境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09.1千米,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鳳凰島、帆船港。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面積較大的有西瑁洲島2.12平方千米,蜈支洲島1.05平方千米。

三亞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是中國通向世界的門户之一。地處熱帶地區,是海南最美麗的旅遊勝地。三亞湧現出一批旅遊景點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的多項世界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是旅遊的好去處。

三亞榮獲“20__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名字由來】

三亞地名的由來與三亞河的名稱緊密相聯。之所以被稱之為三亞河是因為它在靠近入海口處時分成東河、西河,其流入大海處形狀呈“丫”字形。此處是個天然良港,後來一些漁民從此上岸,成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這裏的人形象地把該河稱之為三丫。本地方言“丫”與“亞”同音,後來逐漸被人稱之為三亞河。因此,久而久之,人們把這裏叫三亞了。

【三亞旅遊資源】三亞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它擁有全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亞龍灣湛藍如夢幻、大東海平靜遼遠、三亞灣浪白風輕,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海藍沙白、浪平風輕。到三亞旅遊,傍晚漫步在三亞灣的椰夢長廊,觀看晚霞是最美好的享受。陽光下的波濤、椰樹旁的吊牀、白色沙灘上嬉戲的孩子,旖旎的熱帶風光讓遊客的身心得到徹底的寧靜。

【三亞住宿】三亞住宿選擇面廣,有高級豪華的星級酒店,也有舒適安逸的經濟型旅館。酒店大多是海景、沙灘兼備,設施奢華,舒適度極佳,但離市區較遠,公共旅遊設施較少,價格也比較昂貴。三亞灣和大東海分佈着一些家庭旅館,離市區近,購物、吃飯、出行、娛樂都方便,鬧中取靜,經濟實惠,在鄉遊網上可以預定。此外,蜈支洲島上的度假村也是寧靜的“世外桃源”,很適宜度假。各個區域都有公交、出租及旅遊觀光巴士,交通發達,您也可以在島上選擇汽車租賃。

【海洋資源】

三亞境內海岸線長度209.1公里,有19個港灣,大小島嶼40個。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有魚類1064種,蝦類350種,蟹類325種,軟體動物700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402種,鯊魚翅、海蔘、石斑魚被譽為“崖州三珍“。珊瑚保護區面積85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三亞西部海域中藴藏着豐富的天然資源,現已探明的崖13-1氣田,儲量1077億立方米,開採量700億立方米;樂東22-1氣田,儲量200億立方米;樂東15-1氣田,儲量178億立方米。陸地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物有水晶、花崗巖、石灰石、大理石、鈦、磷、金礦等、30多種。其中石灰石、石英砂、花崗巖含量均達億噸以上。三亞發現天然礦泉水,在三亞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並賦存在特定地質構造巖層中的地下礦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學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質。

【水利資源】三亞市有獨流入海的河流10條,地下水儲量1.42億立方米。三亞地熱資源豐富,有南田温泉、羊欄牛嶺温泉、崖城玉井温泉等,這些温泉水温高,水量大,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南田温泉被譽為“神州第一泉“。

【生態資源】三亞是熱帶雨林原生地,有林地12.1萬公頃,封山育林區6.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4%。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13497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44.4%,人均公共綠地18.4平方米。三亞大氣環境質量中國排名第一。

【歷史沿革】

三亞歷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漢代在三亞市崖城鎮設立了珠崖郡治,隋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宋代時成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韓瑗、名僧鑑真,宋代名相趙鼎、大臣胡銓和紡織家黃道婆等先後來過崖州,對三亞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4

個園是揚州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鹽商園林,南臨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商商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全園佔地30餘畝,整體佈局採用古典園林前宅後園的傳統形式。

個園的營造離不開一位傳奇人物,即個園園主、兩淮鹽商商總黃至筠。黃至筠祖籍浙江杭州,他憑着卓著的經商才能,積聚起萬貫家財,被嘉慶皇帝欽賜“鹽運使司鹽運使”,曾兩次進京為皇帝祝壽,入圓明園聽戲。可以説,黃至筠與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巖一樣同為“紅頂商人”,都是欽賜正二品頂戴。園主人在位40餘年,建造個園就花了20xx年時間,耗銀600萬兩,相當於江蘇省一年的賦税。

為什麼黃家的園子不叫黃園?偏叫“個園”。“個園”得名緣於園主人生性好竹子;而竹葉三片形似中國漢字“個”字;中國漢字“竹”字一半亦為“個”。清代大才子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個字”的詩句,我們可以想象,繁茂的竹林在月光的映照下,地上彷彿出現了成千的“個”字。這一奇思妙想,可以看成是“個園”名稱的形象化圖解。

“竹”歷來為中國文人所愛,不僅是因為竹子姿態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為它“正直,虛心,有氣節”的品格。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説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

個園的“萬竹園”是揚州城內最佳賞竹處。現有竹60餘種,近2萬竿,不乏稀有品種,如龜甲竹、方竹等。這是黃金間碧玉,此竹色彩美麗, 竹稈金黃色,節間帶有綠色條紋是黃金間碧玉;竹稈碧綠色,節間是黃色條紋者即碧玉間黃金,為優良的觀賞竹種。這是孝順竹,也叫慈孝竹,叢生竹種,筍期在夏季,新筍圍着老竹生長,像是遵從古訓“父母在,不遠遊”。

曲徑通幽,是江南園林的審美要素之一。而悠長纖瘦的竹林小徑,在體現園林意境美方面更勝一籌。我們抬頭看看,牆的匾額上有“竹西佳處”四字,“竹西”取自晚唐詩人杜牧吟詠揚州的詩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後來到宋代詞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後來人們就以竹西佳處來指稱揚州了。在這裏把竹西兩字迴歸本來的意思就是:此處竹景最佳。

走過竹徑是一條由桂花樹枝葉交錯形成的林蔭小徑。這裏種的 是銀桂,“銀桂”諧音“迎接貴賓”,因此又稱“迎賓道”。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後,此時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無聲濕桂花”的説法。每到花開的時候,這條小徑都浮動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

走到盡頭,請大家看一下地面上鵝卵石磚片瓷片鋪設的圖案,在圖案中我們看到的有:銅錢兩枚、花瓶一隻、方天畫戟三支——寓意:“連中雙元,平升三級”。大家經過之時可以踩一踩、踏一踏,好運連連。

我們眼前看見的這座小樓叫“叢書樓”,樓分山下兩層,上面是給園主人兒子讀書、藏書的地方。叢書樓匾額原本屬於清代乾隆年間揚州大鹽商馬氏兄弟,就在個園對面的街南書屋,馬氏敗落後,個園主人購得馬宅,其後又將街南書屋中一些廳堂匾額、楹聯移入個園之中。馬氏兄弟雖為鹽商,但勤敏好學、廣交朋友,是典型的儒商。“二馬”時期的叢書樓曾以藏書十餘萬卷名噪一時。乾隆年間朝廷編纂《四庫全書》時,馬家進獻書籍776種,為全國各地私人進獻之最。

大家看到樓在眼前卻找不到上樓的樓梯,我們一起進屋看看,那麼樓梯到底在哪呢?先留個懸念給大家,遊園快結束時我為大家揭示謎底。樓前有一小小院落,植梧桐一株,主幹已斜出屋檐,頗有些“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意味。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南部住宅部分。依照坐北朝南、前宅後園的傳統,個園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區,正門開在東關街上。住宅分別以“祿、福、壽”為主題,由東、中、西三條軸線組成,每條軸線分為前、中、後三進,由兩條火巷分隔。是中國傳統的建築樣式:“九宮格佈局”。

“民以食為天”我們首先來看看黃家的廚房,內設大鍋灶、置食盒、酒罈、條凳等廚房用具,黃家大灶為五眼灶,從大到小一字排開,各有各的用途,藉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大户人家廚子下人為準備美味佳餚的繁忙場景。灶台邊沿懸掛隔板,起到了隔離油污,頗有現代圍裙的用途。大灶旁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小灶,也就是俗話所説的“開小灶”,同樣是五眼灶,用來煲湯再好不過了。

個園主人的飲食很講究,據説吃的雞蛋,是專門用人蔘、白朮等名貴的中藥材喂大的雞生的,每個蛋的成本價要“一兩紋銀”。當時一石大米的售價才一兩多“紋銀”,園主人每天早上要吃“兩枚”雞蛋,相當於普通百姓大半年口糧的費用。廚師每天早上還要為主人蒸出十幾種點心來招待客人,葷素營養搭配,南北風味俱全。淮揚菜之所以能把中國普通的菜餚發揚到極致,揚州眾多的鹽商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現在我們所到達的就是黃家的餐廳了,餐廳的橫樑上採用的是金絲楠木,所以又稱楠木廳,楠木千年不朽,萬年不腐。採用如此粗大的楠木作為大梁完全是主人家豐厚家資的真實寫照。我們再來看看正前方條案上擺放的物件,東邊是一隻花瓶,西邊是座插鏡,東瓶西鏡,我們這裏取其諧音“平平靜靜”的意思。中間這張圓桌是由兩個半圓的桌子拼起來的,當時男主人不在家,桌子兩邊分開靠牆擺放,男主人在家拼成圓形,寓意“團團圓圓”。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黃家接待一般性來客和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清美堂”。“清美”以清為美,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人們追求的一種思想境界。

我們來看抱柱上的這幅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惟勤與儉。”“裕後”的意思是造福後輩。此副楹聯説:傳家沒有別的方法不是耕種就是讀書;造福後輩,最好的打算就是勤勞和儉樸。表達了主人對治家、傳家的深切體會。“耕讀傳家”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一種以勸人勤於耕種和善於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思想,是中國古代道德傳統中的一份寶貴財富。

走到天井中我們來看一下門上的圖案是一隻只梅花鹿,檐口瓦頭滴水上也是梅花鹿圖案,以鹿寓祿,指高官厚祿的意思,此路住宅點出了“祿”字主題。

天井是住宅中的採光通風口,黃家房屋高大,四面的房屋連成一體,形成一個狹窄而高深的空間。天井四周的屋檐向內披下來,天落之水會全部流淌到天井裏來,這叫四水歸堂。所謂“四水”是指四面屋頂的排水,“歸堂”是指排水的方向朝向天井,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路前進為正廳,中進和後進為住宅,稱之為前廳後寢。此住宅格局是三間兩廂,裝修很規整。檐口瓦頭滴水及門窗閣扇,皆為倒掛蝙蝠寓意“福到”。天井裏這兩個大缸不是為了養金魚,它們是消防用具,稱為“門海”。門海即門前的“大海”,門前有了“大海”,磚木結構的房屋就不怕火災了。當然,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關於風水學的。古建築非常講究風水,水在風水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古風水學認為“山管人丁,水管財”,臨水而居就有財運。

漢學堂是大宅門主廳,是黃家正式的禮儀接待場所,此廳面闊三間,抬樑式,柏木架構、柏木軒樑,是揚州最大的一座柏木廳。其大陀樑寬60公分,厚40公分,扁作,古樸雄渾。地面的柱礎(石磉)上圓下方,屋頂的矮腦(童柱)古樸簡單,整個構架造型簡練,全無清代的繁複多變,當為明代遺構。

漢學堂的楹聯文字,所彰顯的不是高踞鹽商總商之位40年之久的黃氏家族的權勢與財富,而是一個地道書香門第才有的文化形象。

中堂為鄭板橋舊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杆新生竹直似兒孫”。意思是:讀到一本好書可以叫人廢寢忘食,栽種幾根新竹看上去就像兒孫一樣討喜。此聯原為板橋的自畫像,以生動風趣的筆觸,傳神刻畫了一介書生甘苦自嘗的簡單生活和不同流俗的精神追求。被用來掛在漢學堂內便有了更多的含義,為黃氏耕讀傳家、好學重教的文化內涵注入了鮮活成分。

廳堂是一個家庭的臉面,堂名以漢學標榜,高古的建築格調和淵雅的文風相映成趣,彰顯出古樸雄渾的台閣氣象。不以富貴驕人,反覺書香襲人。

太師壁兩邊是木刻落地罩閣,走進罩閣可見兩個扇面拓片,一是工筆花鳥,一是仿宋人小品有人物山水,作者均為黃至筠。

現在大家看到一個三間兩廂的院落,是為中路中進。這裏是黃至筠次子黃奭夫婦的居所。中堂是《四時讀書歌》,配以篆書對聯:“漫研竹露裁唐句;細嚼梅花讀晉書”。用竹林的露珠磨墨,專心圈點着唐詩,細品着梅花之清香,靜心研讀着《晉書》。竹露、梅花,讓寒窗苦讀多了份靜逸與從容。用漫研竹露、細嚼梅花來形容讀書,有滋有味。

黃奭是清代的輯佚大家,他十分推崇漢學,治學嚴謹,著名學者阮元稱其“勤博”。《清史列傳》説他:小時候很聰明,雖然出身在商人家庭,但喜愛讀書學習幾乎到了痴迷的狀態,完全不同於其他鹽商子弟的崇尚奢華,不學無術。黃奭十餘年足不出户,潛心鑽研,治學態度十分嚴謹,重實證而輕議論。主要著作有《清頌堂叢書》、《漢學堂叢書》等等,共計數百卷。至此我們也就清楚了黃家主廳漢學堂的陳設佈置為什麼盡顯儒雅之風了。

穿堂而過可至中路後進,同樣是三間兩廂的格局,但陳設卻大為不同,非常簡樸,毫無富商大賈的豪華氣派。這是黃至筠五子黃錫禧的居住場所。黃錫禧是黃家最小的孩子,也是黃家最後一個離開祖屋的人,他就好像《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一樣,歷經家業由盛而衰的全過程,晚年寓居泰州。從少時的錦衣玉食到晚年的寄居他鄉,其心路歷程怕是旁人難以想像的。黃錫禧是清代詞人,著有《棲雲山館詞存》。正室內迎面懸山水中堂,楹聯所寫為:“雲中辨江樹;花裏聽鳴禽。”就是集黃錫禧的詩句而成,雲中江樹、花裏鳴禽都很難細辯,極具朦朧美,一靜一動也更見意境悠遠。黃錫禧其文清麗婉約,淡然天成,究其成因也是境遇所至。

火巷是房屋之間,為防止火災蔓延而預留的狹長通道。這條火巷南寬北窄,俗稱“船巷”。園主人是鹽商,主要的生意都通過水路運輸,在此主人希望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都能夠一帆風順。火巷由南至北漸行漸窄,強化了透視感,延伸了空間,更覺“庭院深深深幾許”。

火巷的南面有一口水井,寓意船行水上。旁邊牆上砌成拱形,運用力的分散原理,防止長期取水導致牆體下沉。由此可見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西路住宅遺存主房前後三進,是黃家內眷集中生活的場所。前進為正式接待禮儀場所,中進與後進為二層樓宅。檐口瓦頭滴水是壽桃圖案,門窗閣扇,採用的是仙鶴圖案。寓意“壽”。正廳三楹,旁設套房,套房前置小天井。廊牆上有兩對磨磚大花窗,是典型的揚州風格。此廳堂不但是黃氏三路住宅中最高敞的廳堂,也是揚州古民居中遺存最高的廳堂。

此廳從建築形式上稱方廳,俗稱“花廳”,為杉木構架,但極為考究。是園主人舉行黃氏宗族聚會、議事、祭祀等盛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時而排戲唱“堂會”的地方,主人家裏上百人的家庭戲班就經常在此演戲。

因黃至筠晚年“清譽有佳”而名清頌堂。請看清頌堂抱柱上的對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積善”、“讀書”,可以説是立家的根本。這是中華傳統,更是教化子孫後代的需要。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5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仙都風景名勝區!它是一處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蹟為一體 , 以觀光、休閒、度假和科普為主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 級旅遊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峯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巖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及鼎湖峯、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

可能大家都好奇,為什麼會叫仙都呢?就讓我為你們一一道來。相傳在唐天寶年間有很多繽紛彩雲環繞在這裏,山谷中也經常傳來震耳的樂聲。當時就有一個叫苗奉倩的刺使 將這件事上報給玄宗皇帝。玄宗聽後驚歎地説:“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並親自寫下“仙都”這兩個字。從此以後,仙都就開始享有盛名了,並且一直傳到今天。就像你們所看到的這樣,仙都景色美在天然,有很多奇峯異石,千姿百態;她有桂林山水的秀麗,又有雁蕩奇峯怪石的神韻,因此有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現在,你們腳下踩着的就是仙堤了。你們看,這兩邊楊柳婆娑,用卵石鋪成的長堤是不是很浪漫呢?另外,這裏可是當地戀人拍攝婚紗照的首選之地,並且知名度越來越高了,它吸引了麗水、金華、武義鄰近縣市成千上萬對新人紛紛沓至。

其實,仙堤成為婚紗攝影外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裏欣賞鼎湖峯的位置最佳。讓鼎湖峯和練溪成為婚照的背景,共同為他們的愛情作證。寓意相愛的人彼此如鼎湖峯在水中的倒影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仙堤上有座四角攢尖的望峯亭和旁邊的水榭,既點綴了風景,又是攝影的最佳取景點。從這裏看,岸上的鼎湖峯偉岸挺立,水中的鼎湖峯又顯得婀娜多姿,隨波擺動。傍晚時,當夕陽照射的時候,岸上與溪中的鼎湖峯看起來更美了,就好像是天上的宮殿。

這裏如詩如畫,自古以來就吸引了很多名人。建國以後,也成為中央、省、地方領導的必到之處。這裏還拍過《阿詩瑪》、《絕代雙驕》、《天龍八部》 、 《漢武大帝》等數十部影視劇

下面我們看的的就是晦翁閣了,傳説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曾經在這裏休息,所以就用他的號晦翁來命名。晦翁閣是一處在巖洞內人工修建而成的半邊亭閣。亭閣面積 90平方米,高約6米,木結構,兩亭角飛翹於洞窟外。洞窟名晦翁洞,後山就是晦翁巖,山腳的溪很寬闊,水也深,人稱朱潭,這裏的景點均以朱熹的姓與號來命名的。晦翁巖高達幾十米,裏面有古洞。古樹長得很茂盛,是尋幽探勝的好去處,晦翁巖後的山嶴,有很多連理樹,所以是理想的戀愛定情之地。

現在你們在水邊看到的就是九龍壁了,這其實是一條帶狀的層狀節理地質構造。整條節理帶長約100米,它的整體與溪水面幾近是平行的,最低的地方和水面相距不到1米,節理帶中洞窟高低、深淺度都是不一樣的,最高的達4米,最深的也是4米。因為節理帶在懸崖峭壁間,凝灰巖性巖層狀分明,你們看它起伏彎曲,就好像是無數條龍潛伏在盤石上,所以稱為九龍壁,又叫龍崖。

現在我們來到了這座位於溪邊的四角單檐攢尖頂亭,也就是超然亭,就是超然物外,心遊閒雲的意思。它是可以遠看馬鞍山日出的觀景亭。亭底邊長2米,高5米,的全是木做成,這裏北面可以近觀天師洞,南還可以望鼎湖峯。

鼎湖峯,行狀就好像是春筍,直衝天,它高 170.8 米,頂部面積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積為 2468 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筍”。峯巔有很多蒼松翠柏,中間蓄水成池,相傳是我們的始祖軒轅黃帝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的地方。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個天下奇觀。

芙蓉峽,從鼎湖峯沿好溪上還要行走三四公里,它兩邊峭壁通體都是黑的,整座山體又好像是鋼鐵鑄成的石城堡。越向裏面走,峭壁就越高,山谷也越窄。最狹的地方,中間裂開就像門,只允許容一個人穿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所以叫鐵門峽。電影《阿詩瑪》中,阿黑張弓射穿山崖的鏡頭就在這裏拍攝的。入內又是一洞天,四周有高崖圍着,中間綠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吃紫芝的地方。塢內有屋基,是明代四位高人結廬隱居的遺址。

鼎湖峯旁邊的小石峯,它高40.7米,尖尖似筍,俗呼小石筍。鼎湖峯半腰有一圓洞,像人的肚臍。這小石峯高可和肚臍平,好似媽媽身下的兒子,所以又稱童子峯。近代海寧幹人俊作的詩説“大石氣蓋世,小石樂天真。天真不可復,大石誤千春。

接着我們看到的就是仰止亭,據清六峯樵客《仙都小憩圖》記載:在童子峯外練金溪旁,大約是明代建成的,為遊人瞻仰鼎湖峯雄姿的地方,後來荒廢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台灣同胞李延品、舒壽福兩位先生捐款重建。新亭是重檐十二柱式,黃帝合宮形,有古樸典雅之感。“仰止亭”和亭內的對聯分別是李英和吳亞卿寫的。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倪翁洞,又叫初陽谷,相傳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這裏而得名。你們看這些石刻,都是唐、宋、元、明、清、民國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洞中留下的。多達60多處呢,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由當時任縉雲縣令、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另外,還有米篩洞、問漁亭、仙女照鏡、老鼠偷油,獨峯書院等景觀。

順着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步虛山了。它是鼎湖峯的後山。東西走向,東接着高天坪,西面是石筍漏,南面是下官坑,北面可以看到板堰,海拔高364米。步虛,其實是道家名詞來的,即是道教齋醮中道士在醮壇上邊贊誦邊步行的儀式動作。它的西頭原本是和鼎湖峯是一體的,形成於白堊世晚期,後來經過流水的沖刷和寒暑風化(垂直節理),才慢慢自然崩塌分離,形成許許多多尖柱狀的石柱。

仙都的風景數不勝數,幾天幾夜都説不完,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這樣,這裏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這次只好説那麼多了,謝謝!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6

龍勝縣龍勝梯田羣規模宏大,全部的梯田分佈在海拔300-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雲流水,其規模磅礴壯觀。是桂林旅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龍勝梯田景區由A區和B區組成,A區的居民以壯族為主,B區的居民以紅瑤為主。龍脊的壯族是北壯的代表,是廣西壯族服飾、建築保持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服飾獨特,壯寨的吊腳樓更是風情獨具,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古樸的壯族民間舞蹈和保護完美的壯族服飾,可聽到優美的壯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壯族風情,拙樸風趣風格各異的俗銅鼓舞、師公舞、打扁擔舞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充滿情趣的壯族民居旅館,香純味美的龍脊茶和龍脊辣椒,沁人心肺被譽為“東方魔水”的龍脊水酒。紅瑤因婦女喜歡穿紅色繡衣而得名,紅瑤女子服飾鮮豔美麗,長髮盤得像烏龍纏繞,紅瑤的歌舞曼妙優雅,紅瑤的禮俗古樸奇特,與壯族的禮俗相映成趣。

龍勝梯田的景色隨季節的更替而變幻無窮。開春之際,灌滿水的層層梯田映襯着天光,如同根根銀帶相疊;夏日驕陽似火,綠油油的禾苗隨着微風翻卷着道道綠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鋪金,層層梯田若級級金階,梯田環繞的山峯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銀裝素裹,把梯田和山寨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話世界裏。在錯落有致的梯田間、在蜿延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煙裊裊的山寨裏,偶見瑤女壯妹身背竹簍,款款而行;在流泉飛瀑下,溪水潺潺中,時有紅瑤婦女洗梳長髮,玩水嬉戲,不時飄來幾縷悠揚純樸的山歌聲,令人陶醉其間。

龍勝梯田開造始於元代,數百年來,歷盡滄桑。居住龍勝梯田在這裏的壯族、瑤族人民,祖祖輩輩,築埂開田,向高山要糧。從水流湍急的溪谷到雲霧繚繞的峯巒,從森林邊緣到懸崖峭壁,凡是能開墾地方,都開鑿了梯田。經歷了幾百年、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龍勝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壯麗景觀。由於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這些梯田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能插下兩三行禾苗。

在這梯田的海洋裏,龍勝梯田最大的田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隻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

據説當地曾有一個苛刻的地主交代農夫説,一定要耕完206塊田才能收工,可農夫工作了一整天,數來數去只有205塊,無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準備回家,竟驚喜地發現,最後一塊田就蓋在蓑衣下面!

無法想象,800多年以前,第一批到達龍脊的壯民和瑤民面對橫亙在面前的深山,是如何咬緊牙關,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種,開墾出第一塊梯田的。

稻米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也許未加考慮,他們的子孫便接過父兄手裏的鋤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最心滿意足的事,是不是就在耄耋之年和重孫玩耍時,又聽到孫子傳來的又開墾出一塊新田的好消息呢?

元代到清初,整整650年。當初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

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為耕。只有生命,才能創造如此輝煌的奇蹟。我和母親心中被遺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動,悠悠如浪花般擴散開去。第一次,為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深感驕傲。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7

"漸入佳境"語出《晉書?顧愷之傳》,這裏有引人入勝之意。遊廊石板鋪地,中為小橋,兩側有鵝項靠,可以坐觀山光水色。廊中間豎一太湖石立峯,高約2.3米,亭亭玉立,故名"美人腰"。

元代鐵獅位於"漸入佳境"遊廊前。左雌右雄,鑄造於1290年,底座上有款識:"章德府安陽縣銅山鎮匠人趙璋"、"大元國至元廿七年歲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大假山用數千噸浙江武康黃石建成,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約14米,潘允端在《豫園記》中對大假山的評價是:"峻頗愜觀賞"。

仰山堂為五楹,北有迴廊,曲檻臨池,可以坐憩堂內有錄自晉王羲之《蘭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嶺"匾額。卷雨樓名取自初唐詩人王勃《滕王閣》詩句"珠簾暮卷西山雨"。

三穗堂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西園時所建,高9米,是園中的主要建築之一。在清代,這裏是官府慶典和"宣講聖諭"之處,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紳聚會活動的場所。

銀杏樹高達21米,枝葉茂密,相傳為建園時園主人手植,已四百多年。

萬花樓下四角有梅蘭竹菊圖案漏窗四幅樓南面有湖石假山。四周多回廊曲檻,廊旁的白色粉牆邊,依牆綴以石峯,栽植翠竹。

復廊東端有一小軒,在這裏探首俯視則清泉如鏡,隔崖相望則石峯壁立,面山對水,有古人"觀山觀水兩相宜"的情趣,故名兩宜軒。北面有建築名亦舫,形狀如古代之船舫。

復廊,中間用牆分隔,兩邊皆可行走。牆上開設着形狀不同的漏窗,從漏窗中左顧樓台掩映,右望溪流峯石,宛如圖畫小品。廊西端連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題"會心不遠"。

魚樂榭周圍古木參天,憑欄可觀池中游魚。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牆體現了江南園林小中見大的特點。小溪長僅數丈,花牆把小溪隔而為二,牆上開設漏窗和半圓洞門。從魚樂榭旁有一株已度過三百多個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時節,枝條上綻滿白色的小花。

和煦堂與點春堂隔水相望,堂呈方形,周圍開敞。堂內陳列的一套傢俱,包括桌、椅、幾和裝飾用的鳳凰、麒麟,都用榕樹根製作,已有上百年曆史。旁有石蹬通向聽鸝亭。

"打唱台",也叫"鳳舞鸞吟"。戲台依山臨水,台前的垂檐,雕刻細膩,塗金染彩。戲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別有描繪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對聯。

點春堂東南有湖石假山抱雲巖,水石繚繞,洞壑幽深。山上有雙層樓閣;上層名快樓,下層稱延爽閣。從快樓朝南而下,還有靜宜軒、聽鸝亭,周圍繞以花牆,自成小院。

穿雲龍牆位於點春堂西,龍頭用泥塑成,龍身以瓦作成鱗片。園中另外還有幾處龍牆:大假山後有卧龍,和煦堂西有雙龍戲珠,內園"可以觀"前有眠龍,各具特色。

點春堂整座建築為五開間大廳,扇上雕戲文人物,樑柱花紋造型奇特,飾以金箔。堂後有臨池水閣,上有匾額曰"飛飛躍躍"。點春堂建於清道光初年,曾為福建籍花糖洋貨商人在滬祀神議事之^所,俗稱"花糖公墅"。小刀會起義時,這裏是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小刀會領袖之一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陳阿林在此辦公,發佈政令,稱"點春堂公館"。起義失敗後,點春堂遭到嚴重破壞,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集資重修,歷時四載完工。現堂中掛晚清畫家^任伯年的巨幅國畫《觀劍圖》。畫兩邊是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對聯:"膽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堂內還陳列着起義軍使用的武器、自鑄的錢幣日月錢以及發佈的文告等文物。

流觴亭,因其兩面臨水,取《蘭亭序》"流觴曲水"之意。亭側有三曲板橋,貼水而築。三曲板橋西是浣雲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樓,西臨清泉。山洞盤桓,循洞可達山頂,洞內有泉,澗溪水從洞內流出。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8

獨享一處聖地,獨領一方精華,這是坐落於東頭的裏海觀音堂。氣魄恢弘的宮殿百年間香火鼎盛、鐘聲悠揚;萬紫千紅的花草萬尺內爭奇鬥豔、香遠益清。以超凡的氣度勾勒出一幅風華絕代的畫卷,統御裏海富貴繁榮,造福千秋萬代!

漫步於裏海觀音堂,慈悲禮堂內時而傳出裊裊絃歌,看一出粵劇大戲,聽一曲韻味粵曲,讓人賞心悦目,如痴似醉。沿着園徑徐行,迎面便是一座慈祥的笑佛像,他由衷地歡笑,快樂的笑聲彷彿在空中徘徊,令人消除一切煩惱。

閒步走到廿四孝故事畫壁長廊,飽覽孝義典故,欣賞畫中匠心,孝道感人,天地動容!

邁入獅江古廟,即眼前一亮,處處顯示詩情畫意,建築佈局自然而有趣。觀音堂內的水月宮,當朝陽斜射在宮殿金橙色的琉璃瓦上,從那裏映出燦爛的金光,泛出特有的王者氣派。

金碧輝煌的水月宮,門口兩旁立着威武雄壯的哼哈二將恩澤庇佑。踏上台階,品味着左右的妙聯佳句“位鎮獅江顯地靈風調雨順,恩遍南粵應政順國泰民安”,散發出文人雅士的出眾才華。正中坐着慈眉善目的觀音大士,身旁站着一對金童玉女,神壇前擺設着兩個熠熠生輝轉運塔。左右兩旁還設有文昌關帝、華光、玄壇、龍母、金花夫人、三寶佛等。佈局威嚴莊重的殿堂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覺。

每年的二月十九是觀音誕是本地一年一度的盛事,那天便門庭若市,廣大善信都在神壇前虔誠地燒香點燭、合手跪拜、添香油、轉轉好運氣,祈求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前來供奉的善信都會敲敲吉祥鍾和如意鼓,喻意來年如意吉祥!更多的人在正月初八到太歲殿拜太歲,保佑歲歲平安,解難作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在堂內風景區,藝術精品處處皆是,龍形的石山,屹立着高貴的仙鶴,還有唯妙唯俏的唐僧師徒西遊像,牆上的壁畫也栩栩如生。透過清澈的池水觀賞神采各異的錦鯉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嬉戲玩耍;池中央的神龜噴射聖水,人們會把硬幣投到它嘴裏,希望來年財運亨通。

在慈恩亭裏可以休息、觀賞、和親友閒聊。陶醉在清風,趣景繞着曲徑迴廊,清桂飄香,翠柏挺立,綠蔭遮陽,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現今,文昌塔正在籌建。文昌塔共七層,飛檐斗拱,青瓦素壁,宛若神筆,高聳雲端,旺文利學,幫助成就偉業。

裏海觀音堂是千年中華文化精華的結晶,是崇善積德、普渡眾生的神聖之地!這是人傑地靈、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展現裏海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藴與精神,值得我們世代鼎力支持與衷心讚頌!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9

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盪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20xx年曆史。天梯山山峯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

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 北魏、隋、唐、西夏期間均有擴建,至明、清時期已成為喇嘛教寺院。由於天梯山石窟地質結構鬆軟,在歷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僅1920xx年涼州大地震,就震毀洞窟10餘處。

1959年9月,因修建黃羊水庫,窟址處水庫淹沒區,部分造像、壁畫搬遷至甘肅省博物館,北魏、隋唐時期的藏文經卷、絹畫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現在天梯山石窟僅存3層,大小洞窟17處。最大的洞窟殘高30米,寬19米,深6米。窟內有釋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寬10米,大佛左右兩旁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和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造形生動,神態威嚴,形象各異。 窟內南北兩壁上繪有大幅壁畫。南壁為雲紋青龍,中部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馱有熠熠發光的經卷,下部是猛虎和樹木花卉。

北壁上部繪有青龍,中部繪有白馬、墨虎、菩提樹,馬背上經卷閃閃發光,下部繪有牡丹花卉。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豔麗,氣勢磅礴,形象逼真。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的代表。石窟建成後,世人仿此陸續開鑿了金塔寺、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20xx年,天梯山石窟被公佈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景區內建有天梯山莊和石窟文物陳列館。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0

西山是洞庭山的簡稱,南北寬11公里,東西長15公里,面積79.8平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島。西山景區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精華。它是以羣島風光、花果叢林、吳越以來的古蹟見長,以瀏覽、度假為主的湖島區。它擁有湖中羣島、湖灣山水、山中塢谷、山頂峯巒四個風景層次。全區規劃建設縹緲雲場、水月問茶、林屋晚煙、消夏漁歌、?f裏犁雲、玄陽稻浪、肖山遺蹤、毛公積雪、西湖夕照、石 公秋月,風凰煙雨、金鐸鬆篁、文化巽峯、大沙觀帆、羅漢古剎、雞籠梅雪、明灣古村、?f角風濤、天王魚國、橫山旭日等二十個景點。景點的規劃面積共計609.3公頃。

“美麗的太湖,迷人的西山”這是上海社科院教授登上西山島的第一句讚美詞。太湖72峯,其中西山有山峯,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最高峯-----縹緲峯也只有300多米,但其中豐富的人文歷內涵卻賦予了她無窮無盡的魅力。

林屋山,位於西山鎮東北部,根據歷史記載,早在大禹治水期間,大禹就在此留下過足跡,《吳地記》載“在縣西一百三十里中有洞庭,深遠世莫能測。吳王使靈威丈人入洞穴,十七日不能盡,因得禹水”。石公山,位於西山東南角,因山前原有巨型太湖石,狀若老翁,故名“石公”。“石有族聚,太湖為甲”,唐代就已聞名天下的“花石綱”就採於此地,並留下了“聯雲障”等遺蹟。山腰南部,四角翹飛的御墨亭,因中置清世祖順治御書“敬佛”石碑而得名,作為鎮山之寶。“御墨亭”三字由傅傑所書。“歸雲洞”三字為明代嚴?j草書,徐綱才楷書“讀聖賢書,行仁義事,存忠孝心”等摩崖石刻。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1

柯巖風景區位於柯山腳下,包含柯巖、鑑湖、魯鎮三部分。柯巖是整個風景區的核心,三國時期,這裏曾是一處採石場,擁有姿態各異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奇景。這裏離市區不遠,來了解紹興文化、休閒度假都很合適。

景區有兩個大門,一個是柯巖,一個是魯鎮,兩個門都可以進入景區,且相距不遠。上午遊覽景區建議選擇柯巖-鑑湖-魯鎮線路,下午2點後買票建議選擇魯鎮-鑑湖-柯巖線路遊覽。景區內有往返三個景區的免費畫舫,當然也可以選擇步行,但距離較遠。

如今的柯巖景區包括石佛、鏡水灣、越中名士苑、圓善園四大景點,其中最特別的是“天工大佛”和“奇雲石骨”。“天工大佛”開鑿於隋代,歷經石工三代鑿成,頗有氣勢;而“奇雲石骨”上寬下窄,猶如一座顛倒過來的寶塔,高30餘米,底圍僅4米,看似頭重腳輕,卻已在風雨中屹立了一千多年,令人驚歎。

鑑湖是紹興的“母親湖”,建有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等四處景點。在這裏可以坐烏篷船泛舟在鑑湖之上(需另付費),還可以在葫蘆醉島品黃酒、看麴酒流觴,感受紹興的黃酒文化。

魯鎮本是魯迅筆下虛構的小鎮,魯鎮景區則是為了還原魯迅筆下的“魯鎮”而建的一個鄉村小鎮主題公園。魯鎮依傍着鑑湖,有商鋪客棧、文化展館、台門戲台等等,魯鎮街上,有演員扮演的魯迅小説裏阿Q、祥林嫂等人物,很逼真,可以和他們合影。沿街有小店賣些紹興小吃,還可以去“押寶室”玩兩把押寶遊戲,感受舊時紹興水鄉的風情。

景區內有柯巖酒家、品酒館、一石居酒家等餐館可以用餐,價格略貴,建議自帶些食物。遊玩過後,返回紹興市住宿。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2

各位團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杭師旅行社組織的烏鎮一日遊,此刻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滬杭高速上了,我們這天要去的就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烏鎮,從杭州到烏鎮大約1小時的車程,下方呢,我先對烏鎮做個簡單的介紹。提到烏鎮,喜歡劉若英的朋友必須不會陌生,從似水年華拍攝到最近成為烏鎮的形象大使能夠説劉若英跟烏鎮是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天我們就將前往這座千年古鎮順着劉若英的思路來欣賞一下古鎮的美景。人們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鎮的確稱得上是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從古至今誕生了不少傑出的英才。據這個鎮志記載:從宋朝到晚清,全鎮出了64名進士,161名舉人,近代更是出現了一代文學巨匠茅盾。真可謂人因鎮而興,鎮因人而名。

既然烏鎮是這麼出名,想必大家對於烏鎮的來歷也必須十分的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此刻鎮中的車溪為界分為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是烏鎮屬於湖州府,河東的是青鎮屬於嘉興府。解放以後進行區劃調整,把烏鎮和青鎮合併統一由嘉興市管理。關於“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説在唐朝時,浙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舉兵造反,朝廷就命令烏贊將軍率兵前往討伐。這位烏贊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李琦的叛軍是節節敗退。當打到車溪河畔時,李琦突然掛牌休戰。正當這個烏將軍就地安營休息時,李琦卻在當天晚上偷襲烏軍的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後連人帶馬跌入李琦在橋上設的陷阱裏面了。結果當場被叛軍用亂箭射死。雖説丈是打敗了,但是烏贊將軍忠君愛國的精神卻感動了當地的所有百姓。大家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姓氏來作為鎮名。

上方説了一些有關烏鎮的歷史,我們朋友到了烏鎮是去玩的,那麼到了烏鎮都該玩些什麼呢?無外乎是吃,穿,遊。説到吃啊,可能我們多數朋友就開始興奮起來了,畢竟民以食為天,誰都好這一口。別急,聽小王給您慢慢的介紹。説到烏鎮的名吃,就不得不提這個姑嫂餅。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大家已經猜到了,肯定跟姑嫂關係有關。不錯,相傳啊,在明朝時候,鎮上有户姓張的人家,世代都以做姑嫂餅為生。因為是獨家配方自然風味獨特,因此經久不衰生意興隆。但是張家有一個條不成文的規定,為了保證這個祕方世代相傳規定祕方只傳給媳婦,不傳給女兒。畢竟女兒以後是要出嫁的,就成了別人家的人。當傳到明朝這代時呢,家裏的小姑子看到母親只教嫂子做餅的方子,心裏就十分不高興。畢竟嫂子才嫁到家裏一年多,而自我在這個家裏待了十幾年了,母親都從來不提教給自我。於是呢,就處處跟嫂子過不去,有一天,正到嫂子在做餅的時候,天開始下雨了。於是小姑子就對嫂子

説:“嫂子,外面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嫂子一聽就連忙往外跑,小姑子看到嫂子出去了,氣但是偷偷的抓了一吧鹽丟到了餅鍋裏。説來也巧,這天吃了張姑嫂餅的客人都説這天餅的味道很個性,比以前的好吃。嫂子就奇怪了,我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做法,怎樣會不一樣呢。於是她自我也吃了一塊,結果感覺味道真的十分個性。這時候小姑子,開始説話了。“嫂子如果你想明白這天為什麼餅的味道這麼好,並且想以後天天這麼好的話就先把做餅的祕方告訴我”,嫂子拗但是她,就把做餅的方子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小姑子。當然小姑子也很誠實的把她如何使壞的但又適得其反因禍得福的事情告訴了嫂子。因為此刻的做法是姑嫂兩個人共有的,所以就把這餅取名為“姑嫂餅”。等會參觀完了,自由活動時大家不妨買些嚐嚐。説完了“姑嫂餅”當然就不得不説説烏鎮的特產“三白酒”了。三白酒是天然純手工製作。因為以白米,白麪,白水為原料,所以起名為“三白酒”。其他的還有這個杭白菊,白水魚,紅燒洋肉。等會吃飯是大家也能夠點些來品嚐一下。

講完了吃,我們再説説穿。藍印花布是烏鎮特產之一,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大家能夠買些小件的東西,比如愛美的女士能夠買一兩個藍印花布的頭巾,小手提袋留做紀念。衣服我推薦大家就不要買了,因為此刻也沒有什麼人願意去穿這些花色的衣服,其次藍印花布容易掉色。等會天熱了,穿着這種衣服一流汗搞的滿身花紋象個金錢豹式就不好了。呵呵。其他得就是些手工的棉鞋,棉拖鞋。大家自我斟酌購買。

下方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遊,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遊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説了,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那麼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遊覽不外乎是看建築,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牆黛瓦”是水鄉建築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的建築特色都集中在鎮頭的修真觀和古戲台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必須不要錯過。觀裏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後,大家願意跟我一齊遊覽的就跟我一齊,不願意跟我一齊打算自由活動的就能夠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遊的介紹上來。俗話説的好:“十里不一樣音,百里不一樣俗”。我們杭州離烏鎮估計有個2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一樣了。而烏鎮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帶給了一個觀賞的平台。鎮裏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牀館,民俗館等多個展館,等會小楊會帶大家一一參觀。好了,烏鎮立刻就要到了,請大家帶上行李跟我下車。 烏鎮導遊詞(六):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天的導遊。我姓X,你們能夠叫我X導,祝我們這天的旅程愉快。

烏鎮是個美麗的地方,烏鎮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河上有許許多多的船,叫烏篷船。這種船很大,一船就能乘十多個人,大家能夠上去玩玩。注意,留意一點,別掉到河裏。烏鎮的每條小路旁邊都有烏鎮特有的小吃,大家能夠去買點嚐嚐。注意,這條小路很窄,大家別擁擠!你們別看這條小路很窄,裏面啊,還有一個傳説呢:很久以前,這條路本來很寬的,但,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在那裏住着一位大漢和他的妻子,本來很幸福的。可有一天,大漢的妻子為大漢做了一件衣服,大漢不穿,就吵起了架。大漢一生氣,就把這條路想方設法的變小了,大漢的妻子就和他分手了。多麼可惜的一個家庭呀。

下方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遊,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遊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説了,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那麼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遊覽不外乎是看建築,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牆黛瓦”是水鄉建築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的建築特色都集中在鎮頭的修真觀和古戲台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必須不要錯過。觀裏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後,大家願意跟我一齊遊覽的就跟我一齊,不願意跟我一齊打算自由活動的就能夠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遊的介紹上來。俗話説的好:“十里不一樣音,百里不一樣俗”。我們南京離烏鎮估計有個5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一樣了。而烏鎮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帶給了一個觀賞的平台。鎮裏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牀館,民俗館等多個展館。等會小王會帶大家一一參觀。

各位朋友,接下來,讓我們走進烏鎮的大圖畫吧!這些圖畫,可都是人們一代一代的雕刻下來的,此刻,就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必須要好好愛護這些圖畫啊!

各位朋友,站在烏鎮的盡頭,日出也是十分有特色的。早晨,太陽露出了娃娃臉,十分調皮可愛,慢慢地,慢慢地,太陽越長越大,最後長成了一個成年女性。

各位朋友,這天我們的旅程結束了。祝大家玩得開心,期望下一次還能當你們的導遊。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3

杭州宋城景區是中國人氣最旺的主題公園,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xx年遊客有380萬人。宋城景區採用宋代營造法式,依據宋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而建,儘量還原宋代都市原貌。

我們首先爬到了一個小房子前,看到了人造的小佛祖山,然後,我們就走到了一個宋城小街,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他們好像在看一些有趣的東西,我們也就去看了。我發現那些表演的人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他們一點表情也沒有。然後,我們又來到“聊齋驚魂”鬼屋,我們先排隊進去,我們推開窗簾發現裏面黑呼呼的,媽媽就被嚇跑了,接着,我也跟着嚇跑了。六哥出來以後跟我説:其實,那個鬼屋一點也不恐怖,只是聲音有一點恐怖而已。

宋城的怪街也很有意思,有隱身小屋、魅影空間、橫屋、倒屋、斜屋,還有迷宮。接着我們又來到“佛窟探祕”,我一進去就不敢邁步了,因為太黑了,媽媽就帶着我一起走,等到我們走出來就到吃中午飯的時間了,因為宋城不怎麼好玩,所以六哥爸爸就帶着我們來到農塢茶村。

吃完飯,我們來到旁邊西山森林公園來爬山。我們一走出去就下雨了,我們只好每人拿一把傘。打着傘走在兩邊長滿竹子的路上真是舒服,但是,我今天有一點累,所以,我就有一點不想爬山,落到最後。還沒有走到一半時,熊叔叔就説要下山了,原來是蚊子太多了,時間也不多了,我們要趕着去看晚上的演出吶!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4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怪坡風景區所有工作人員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本次為大家提供講解服務的導遊員,我叫,希望我今天的講解能讓大家對怪坡風景區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如果在我的講解過程中大家有沒聽懂或沒聽清楚的地方,請您向我提出,我會細緻耐心的,對您所提出的問題做出最詳細的解答!

好了,現在讓我們轉入正題,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瀋陽市東部山區就有這樣一個坡,各種車輛到此,下坡不開(蹬)不走,上坡不開(蹬)卻自動向坡上滑行。

那它究竟是怎樣發現的呢?公元1990年4月的一天,新城子區第一交警大隊第二分隊的兩名交警到此熟悉路段,當兩個人駕駛着北京牌吉普車行駛到怪坡底部時,無意間發現車內加油表失靈,於是將車停下,摘檔熄火後不久,奇蹟發生了,車子竟在無人駕駛地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地由東向西沿坡滑行而上,十分驚愕的他們壯着膽子又試了幾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帶着迷惘就這樣惶然而去了。

消息不脛而走,好奇者蜂擁而至,國產、進口、大型、小型、載重、輕便,各種汽車紛紛來坡一試,無不證實怪坡之奇妙,更有趣的是騎上自行車上坡只要扶住車把,不用蹬車就飛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卻要用力蹬,不蹬不走,真是奇哉,妙哉,眾人交口稱“怪”,“怪坡”之名從此傳開,現在已經越出國境,蜚聲中外,堪稱“華夏一絕”!怪坡是一條長80餘米,寬約25米,呈西高東低走勢自然形成的斜坡,它位於東經12303’,北偉420,海拔153.1米,在瀋陽市新城子區清水台鎮帽山西麓,面對曠野,背依羣山,沈哈高速公路縱穿景區境內,西距貫穿南北的國道102線1.32公里,南達東北名城瀋陽30公里,北往遼金重鎮鐵嶺28公里,東向煤都撫順30公里,距《劉老根》續集拍攝地清河風景區90公里。怪坡面世,神祕加身,專家、名人、學者紛至沓來探祕揭謎,我國當代著名詩人賀敬之參觀後留下這樣的詩句:“自然探祕,人生解惑,一題多思,瀋陽怪坡”。香港著名作家金庸頗有感想,他寫道:“天下奇事怪象甚多,智力有時而窮,固不能概以非科學視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美籍華人李政道曾親臨怪坡體驗後,風趣地説:“怪坡不是魔術,弄清原因,我又可獲得一次諾貝爾獎金。”總之,對怪坡形成的原因,眾説紛紜。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概括起來現在比較集中的説法有三個:有人認為在怪坡西側有一磁場或引力場,足以吸引各種車輛或行人輕鬆西行,但至今未能探測到磁場發生地及強度。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曾帶着大小兩個球體籃球和鐵球親臨怪坡測試,結果兩個球體都是向坡上滾動,所以磁場這種説法被否定;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物體都受地心引力作用,物體沿坡下滑,也是由該物體受地球體引力所起的。由於怪坡上的物體不再向坡下滑而是向坡上移的現象就已經脱離了經典力學的一般情況,由於某種原因重力場上的某個或某幾個點分佈異常這是完全可能的。但產生這種現象它的範圍不可能只限制在這條長80餘米,寬約25米的坡,可是怪坡附近,目前卻再也找不到這種現象了;由於怪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了視覺上的誤差。但是在坡上無論是用水平儀測量還是測海拔高度,坡度和落差都有,坡度約為1.87度,而兩側的海拔高度落差為1.2米.這足以證明不是視覺差。

各種説法都相互矛盾,都不能給怪坡以準確的科學定論。

這是一個神祕的地方,絡繹不絕地遊人無不帶着“臨坡不枉此來遊的滿足,又留着如此奧妙誰造化”的縣念而欣然離去。

科學迷宮大,解謎待專家。

怪坡發現後,又有新謎面世,真可謂“一坡奇特百景生輝,山獻風光水奉姿色。”在怪坡東南約百米的山坡上,有方圓二百米的地方只要用腳使勁一跺,下面就會發現“空空”的響聲,其聲深厚,被人稱為“響山”。

順着響山坡行至山頂,倘若用木棰砸地,便可聽到“嗡嗡”的響聲,其聲圓潤,悠悠不止,故被稱為“嗡頂”。怪坡、響山、嗡頂被稱為“三謎”不解之因,人們更想給它披上一層神祕袈裟!

截至20xx年,風景區已累計待中外遊人500萬人次,國籍遍佈6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連年遞增,景區的投入逐年加大,現已累計投資1.5億元,從1993年全面開發以來,年平均投入12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中央、省、市和國外的100餘家電視台記者,300多家報刊雜誌均對怪坡作過報道,怪坡開發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遼、沈地區旅遊行業中可稱得起“龍頭產業”,成為外國人,外地人到沈的首選景觀。因此,風景區相繼被評為“遼寧省五十佳景”“瀋陽市xx大旅遊景觀”,“遼寧旅遊八大奇觀”之一。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5

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縣境內,由於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峯都是由它的分支綿延而成,故以“羣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峯天女峯,海拔1424米,略遜於泰山。登上天女峯,東觀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長城,北俯羣山,美景盡收眼底,這些卻是泰山所沒有的。遊人回來説祖山有奇險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當代詩人臧克家老先生以“畫境詩天”贊之。然而祖山卻名不見經傳,或許它的美正是要我們去發現、去印證.

從祖山園區東門進去,蜿蜒十餘里,就到了傳説中的畫廊谷口。我們停下腳步,滿目望去是嶙峋稜嶒的崖壁,是蒼茫危懸的怪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裏會有令我們心旌動搖的美景嗎?會有令我們流連忘返的仙境嗎?轉過谷口,竟是一潭清澈明亮的溪水最先迎候我們,水面上搭建着成直角拼接的幾十根圓木,這就是縱橫橋了。看着這純淨見底的山溪水,我們的心也彷彿被盪滌了。在城市裏我們每天注重的苦苦追尋的無污染的水,在這裏卻是可以盡情地嬉戲呢。

祖山,大約是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巖侵入體,經過多年提升、斷裂、風化、剝蝕等地質地理過程形成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段,渤海以北諸峯皆以此山分支盤撥,意羣山之祖而得名。

祖山,山勢跌宕,峯巒陡峻。以山、水、石、洞、花五奇著稱,是一處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春季繁花似錦,百鳥爭鳴;夏季風涼氣爽,雲蒸霞蔚;秋季紅葉滿山,野果飄香等病症季銀粧素裹,玉樹瓊花,被譽為“塞北小黃山”。

山勢雄偉,羣峯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峯達二十多座。主峯天女峯,海拔1428米,是秦皇島港顯著的航標;奇樂峯(響山),海拔1360米,四周懸崖峭壁,山體裂縫縱橫,山風掠過如管絃,奏出悦耳的樂章;香瓜峯(香瓜頂),海拔1200餘米,南坡是百畝天在草甸,東坡是天然次生林帶。此山坡緩頂圓,如同“香瓜”;背牛頂,四周絕壁,高不可攀;八仙峯(八仙頂),懸崖怪石環繞,在雲海的湧下如林海蓬萊。

石奇谷幽,姿態萬千。祖山山體在長期風化剝蝕和流水侵蝕下,形成許多絕壁幽谷和象形奇石。“情人谷”,溪水常流,瀑布成羣,碧潭珠串。兩壁時而峭壁凌空,時而坡緩林密,時而幽暗深邃,時而袒胸露懷。穿林入谷,曲徑通幽;“畫廊谷”,北岸奇險,崖頂怪石林立;南岸鬱鬱葱葱,藤蔓纏繞,繁花似錦;溝底巨石疊卧,清溪繞流,遊人步行其上如鳥越石,俗稱“三千六百跳”。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祖山的峯巔溝壑雕塑了很多擬人似獸的奇巖怪石,現已考察發現的有60餘處。《西遊記》中的“唐僧盼徒”、“八戒尋兄”等怪石在北天門集中體現;《紅樓夢》中的“李紈教子”、“太虛幻境”、“金陵十三釵”等奇巖散佈在天女峯腳下;“伯牙彈奏”、“子期聽琴”在北龍潭飛瀑兩岸對峙;“山字峯”、“神龜探海”、“仙女雲牀”,更是惟妙惟肖;“五人嶺”聳立路旁;“鷹嘴巖”昂首雲頭;“金孔雀”霧中飛舞;還有“靈芝石”、“秀才觀榜”、“龜兔賽跑”等神行畢肖的象形奇石隨處可見。

溪水繞流,瀑布成羣。祖山地處燕山多雨帶,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毫米左右,水資源異常豐富。經考察較典型的瀑布有九處,除西面的“白蛇吐布”和南面的“箭坑”外,其餘均分佈在北龍潭附近。“白蛇吐布”落差80米,坐落在花果山景區盾、箭二峯之間。每到冬天龍口往往結成冰壩,瀑布停流,當積水加深壓力增大,瀑水又衝破冰壩噴湧而出,狀如“白蛇”吐布;“北龍潭”瀑布落差60米,絕壁青苔滿布,龍口噴玉吐珠,景色十分壯觀;其他諸如“姐妹潭”、“三跳潭”、“黃龍潭”、“黑龍潭”等瀑布姿態各異。

花香林鬱,氣候宜人。祖山植被茂密,覆蓋率在96%以上,植物物種多達260多種。杜鵑、錦帶、東陵繡球等山花5月前後盛開,6月開放;稀有花卉“天女木蘭”生長在海拔千米陰坡處,以亂石為伴,6月中旬吐蕊,香氣清淡,高潔素雅。

祖山東南面臨渤海,夏季受海風影響較大,七月份平均氣温低於23℃,無蚊蟲叮咬,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三亞介紹導遊詞解説 篇16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所在的是祖山的東門。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境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稀有植物及瀕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祖山屬燕山山脈,因燕山以東,渤海以北諸峯均是其分友,它如羣山之祖,故被稱為祖山。祖山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最高峯——天女峯海拔1428米。祖山分為五大景區,分別為望海寺景區,響山景區,北龍潭景區,花果山景區,背牛頂景區。五大景區各有獨特美妙之處。祖山將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嶽之險、峨眉之秀兼容身。這裏有舉世難覓的奇異飛瀑,有原始遺留的稀有花卉,有風格迥異的明代長城,有遇風東起的罕見高峯,有茫茫的草甸,望不到頭的白樺林,眾多的人文遺蹟。

望海寺景區

穿越4.3公里的山谷,我們來到了“十里峽谷”的入口。下面我們將要穿越的是長達十餘里的峽谷。峽谷兩側是奇偉古怪的象形山巖,有的似雄鷹展翅,有的似倒坐的觀音,有的似龜兔賽跑……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恰似漫長無盡的山水畫卷,有一種“人在畫中行,心在畫中游”的感覺,從而得名“十里畫廊谷”。十里畫廊谷由三十六景組成。

進入十里畫廊谷,我們首先所到的是潺潺的流水聲。山因有了水才有了靈氣,十里畫廊谷的大部分路程都是有泉水相伴。看到水也就看到了三十六景當中的第一景——五潭映月。五潭映月是由一條小溪串起五個水潭組成。每當皓月當空,逆着溪水沿着水潭上行,可見每個水潭裏都倒映着一輪圓月,人稱“五潭映月”。捧着潭中的一掬泉水送入口中,泉水甘甜清涼,沁人心脾。

大家看,這一怪石如林,雲遮霧罩的高山稱為棋盤山,棋子是大肚小頂的石塊,刻在線時順便將棋子雕在裏面,因而只可推動,無法拿下。這就是“棋盤拂雲”。傳説八仙之中的鐵枴李和呂洞賓,聞聽塞外祖山有仙人棋跡,不禁棋癮大發,於是邀上漢鍾離,一同來到祖山,接仙人殘局對弈起來,從日出到日落,也未分勝負,便坐在一旁論起棋藝來。

大家看這塊山石是不是很像老虎,傳説趙公元帥乘黑虎坐騎,由蓬萊仙島走到塞北當空,忽然聽到人間有號啕哭聲,隨即撥開雲頭,慧眼看到此處猛獸肆虐,危害當地百姓,於是釋放他的黑虎下屆鎮壓邪惡,點化為石,永保此處平安。

這片山石有一段傳説:玉皇大帝見祖山雄奇險秀集於一身,不愧為羣山之祖,遂以筍峯為筆,藍天為紙,海水為墨,運足氣力,一氣呵成,在祖山上空寫下了一個巨大的“山”字。寫完之後就把這支巨筆插入山中,後來化為一座又細又高的山峯,矗立在此,人稱“神筆書天”,所以“山”字化為中間高,兩端低的三座連體山峯,矗立於畫廊谷北端東側,人稱“五帝墨寶”,又叫“山字峯”。

謝虎是明朝時祖山上的一個強盜,他佔山為王,經常糾集他的手下到山下打家劫舍。眼前這個山洞就是謝虎和他的爪牙的大本營。洞裏的瞭望口,老虎凳,牢房、藏寶處等依然保存到現在。

大家看遠處山巔上矗立着一座參天巨石,上半部滾圓如頭,下半部寬闊如身,形神兼備,惟妙惟肖,像普度眾生的佛祖坐在雲端極目遠眺,祝咱們每一位遊客一路平安。

望海寺歷史悠久,香客眾多。傳説眾香客的誠心誠意感動了佛祖,遂賜天鍾一口,飛落望海寺之南,於早晚之間,天香裊裊,飄揚於祖山之上。近觀古剎鳴鐘,我們可以看到鐘紐依然,槌杵依然。

大家看這裏,岸上石砌平台,岸下水如平鏡,而且一連數潭,乍一看是個垂釣的好地方。相傳古時候有位白髮老者,常到這裏釣魚,可是一連幾日一無所獲。他奇特地扶着石台向潭中仔細尋找,除了清澈見底的溪水處外,其餘什麼也沒有,他忽然明白一個道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人們稱此處為“石破天驚”。大家看一分為二的巨石,像不像有人把它從中劈開的呢?相傳花和尚謝虎曾盤踞祖山為非作歹,黃天霸為了給民間除害來祖山捉拿謝虎,他知道謝虎武藝高強,不可強攻,就投其所好色之習,派愛妾殷麗娘率領女兵去智取。殷麗娘心中無底,臨行時,面對巨石拔劍賭誓:我要捉得謝虎,劍落石開;我要捉不得謝虎,劍斷石固。説罷,向巨石砍去,只聽“轟”的一聲,巨石從中間一破兩半。後來,殷麗娘果然捉住了謝虎。

大家看這根石柱上託着一個桃形圓石,遠望像一顆心臟懸於藍天,人們都説“造物主,設置這顆醒目的石心,目的是為了警示世間芸芸眾生,告誡人們:對上要忠心,對下要熱心,對人要實心,對己要虛心”

大家看這一處奇絕的山峯,它以橫石為頭,方石為腹,細石為峯,酷似一匹昂首挺胸的駱駝在谷中踱步。更令人叫絕的是駝峯上還騎着三四個頑童,有的抱峯而坐,有的仰身逗鬧,頑皮至極,童趣無限,好像它們也由遠方趕來與我們一同欣賞這畫廊谷的神奇風光。

大家看這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峯,它頭圓,嘴尖,腿高,尾寬,遠遠望去,恰似令世人讚歎的孔雀開屏。這隻翹首挺胸的孔雀正熱情迎接您的到來。

這裏的兩處景觀是“蟠桃清供”和“石猴拜佛”。相傳孫悟空隨師傅唐僧西天取經途中,在萬壽山五莊觀內因偷食人蔘果並推倒果樹,闖下大禍,鎮元大仙不依不饒。後經觀世音菩薩解救,才放其西行。悟空十分感謝觀世音菩薩,獻上蟠桃,匍匐下拜。觀世音菩薩見悟空如此知恩圖報,就把當時的情形點成兩處石景,用來教育後人。

人們稱此景為“柳亭聞鶯”。大家看這棵柳樹,它已經經歷百年了。你看它柳冠如蓋,柳幹如柱,柳枝如檁,柳絲如椽,婆婆娑娑,惹人喜愛,遊人至此無不稱讚説:“好一座柳亭”!坐於亭中,既可遮陽,也可遮雨,還可聽到茂林深處的布穀,喜鵲和黃鶯等各種鳥鳴。

大家看這處景緻極像古時的靴子。傳説王母娘娘見牛郎挑着兒女就要趕上織女時,便怒火中燒,氣急敗壞地從頭上拔下銀簪,在牛郎和織女之間畫了一條銀河,把這對恩愛夫妻隔在河兩邊。由於王母用力過猛,劃痕過深,河水過大,她躲避不及,浪花濺濕了她的一雙繡花鞋,不得不脱下來,分別扣在畫廊谷南,北兩座山峯上曬太陽,人們把這兩處石景統稱為“王母母晾靴”。

古時有十個太陽湧出地面,百姓深受其害。玉皇大帝派武藝高強的二郎神楊戩擔山趕太陽,十個太陽被他壓住九個。楊戩見逃走一個太陽,一氣之下把半截鐵扁擔插進谷西山坡,變長吁短歎,變成“楊戩長歎”石。他所帶的哮天犬從此無所事事,便在畫廊谷西側山谷上鬧起春來,變成“天犬鬧春”石。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處景點叫“仙女雲牀”。相傳,七仙女經常來祖山的北龍潭瀑布沐浴,每次沐浴後都來這裏曬太陽,久而久之就留下這個印跡,大家看,這是不是像美女睡卧之態。當然這只是個一個傳説,但基本上都是獨體的,像“仙女雲牀”上的這種二位一體的“連體冰臼”則是世間罕見的。

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的山崖上看,那裏有一塊站立的方形石壁,在這塊石壁的左側還有一個細小的石柱相向而立。這個小石柱就像一個揹着手,仰着頭的人,正在石壁上尋找什麼。我們把這一組石景叫“秀才觀榜”,方形的石壁好似一塊黃榜,細小石柱恰似一個秀才,正在那裏忐忑不安地凝神辨從,一遍又一遍地仔細在黃榜上尋找着自己的名字,其貪圖功名之心躍然石上。詩人劉章觀此景詠詩道:“君觀黃榜我觀君,一樣神情兩樣心,君視功名山嶽重,我憐山水有詩魂。”

我們現在所在的是始祖山的第三高峯——香瓜頂。這座山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它的峯頂異常平坦,大約有700畝綠茵草坪。陣陣山風吹過,一望無際的碧草野花隨風飄搖,呈現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草原景象。由於這片山頂草地很像一個厚大的玉盤,因而古人又叫它“茶盤山”。到了冬天,“茶盤”裏白雪皚皚,玉樹瓊花,陽光一照,晶瑩閃爍。這種勝景一直延續到陽春三月,人稱其為“茶盤積雪”。

響山景區

我們現在來到了天塹通途處,幾個柱狀奇石一字排開,聳立於兩山之間,其形酷似五個彪形大漢,這就是祖山奇觀——五人嶺。關於五人嶺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説,曾有一夥強盜,常在林海出沒,終日打家劫舍。有一天,它們聚在一起,謀劃搶劫嶺下的一個村莊,消息恰好被一頭小牛聽見,告訴了莊主。於是在主備酒以待。席間,強人問莊主你可以得知此事?莊主以實相告,牽牛來問,小牛開口説話:“我本是一惡人,欺此家人老實,時常借多還少或借物不還,為此,觸犯天條被神靈懲罰變成小牛來還債。”聞此,眾強人大驚失色,其中有18人翻然悔悟,背起小牛到險峯出家。祖山另一景區“背牛頂”因此得名。但強人仍有五人執迷不悟,繼續行兇作惡,一日來嶺上察看地形,準備作案搶劫,天神終於震怒了,命雷公電母將其擊成石人,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五人嶺”。穿過五人間隙,站在觀景台上,向下鳥瞰,十里畫廊的美景盡收眼底;抬眼遠眺,整個秦皇島城市建築物,港口,渤海盡入眼簾。

站在主峯——天女峯的腳下,我們會看到一處奇妙的景觀,在霧氣瞬息萬變的瞬間,象形巨石惟妙惟肖,簡直就是金陵十二釵來到人間,有的長衣拖地,如黛玉葬花;有的凝神遠眺,如寶釵吟詩,有的又如熙鳳逗巧姐……怪不得人們又叫它“太虛幻境”呢!

天女木蘭是國家稀有瀕危植物。目前,我國僅有極少數地區發現該樹種,而像祖山上這樣成片生長,成片開放的天女木蘭,是非常罕見的。天女木蘭花花期在6~7月間,花瓣乳白色,花蕊紅中帶黃,極為冷眼。外加該樹油綠肥厚的葉子,光滑無紋的枝幹,整體呈現的一種天生麗質的仙女形象,詩意雋永,情韻飄逸。每年6月下旬,祖山天女木蘭花的盛開期,長長的花梗隨風飄蕩,芳香撲鼻,宛如天女散花,令人歎為觀止。

沿着似天梯的台階道一路直上,我們現在就身臨絕頂——天女峯祭天台了。

咱們站在祭天台的南邊往下望,有陡峭崢嶸,狀似巨鍾懸天,這就是舉世稀有的祖山第二大高峯——響山。據附近農民講,遇到陰雨多風天氣,響山能發出笙管笛簫百樂齊鳴之聲。據地理學者考察,數萬年的風化和斷裂,使得此山石壁,石穴,石柱,石罅極多,而這些都處在海拔千餘米的高空,強勁山風從谷外吹來,毫無阻擋,再加上共鳴作用和回聲作用,便產生了一種蕩氣迴腸,驚天動地,抑揚頓挫,如泣如訴的山林交響樂。您來到了祖山,一定要聆聽響山,聆聽響山的粗獷和豪氣,聆聽響山的細緻和深情。

龍潭景區

在林海深處,自60米高的懸崖上,一條瀑布飛流直下,似潔白的錦帶從天而拋,白色水花飛濺數丈,聲如雷鳴,峽谷震盪,頓覺寒意橫生,山水合一的景色十分壯觀,這就是景色誘人的北龍潭瀑布。據傳説,王母娘娘蟠桃盛會那天,玉帝沒有聽到笙的樂音,就叫巨靈神去找笙女,巨靈神找遍三山五嶽,還沒找到,正要回天交差,忽見祖山雲霧繚繞,按下雲頭一看,原來笙女正在龍潭洗澡,便把她喚回天庭。王母大怒,罰她到銀河浣紗,紗不盡,水不幹,不需返回瑤池。可笙女卻説:“久居天庭,雖生猶死,像七仙女和織女那樣委曲求全,我所不願,請王母把我化成飛瀑,永留人間”。王母遂命巨靈神押笙女下凡,將其化作飛瀑。

來到這裏我們已經感覺到了,這個山谷兩側,林木葱鬱,山風吹來,濤聲震耳。“曲徑通幽”處谷底狹窄,只能容少量人進入,而且此處環境幽雅,是戀人們約會的好地方,所以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情人谷”。假如從上面看“情人谷”,這裏高楓成陰,霧氣繚繞,迷迷濛濛,難見谷底,如入仙境。

花果山景區

現在來到的是花果山景區,這裏華鮮果豔,洞奇水異,頗有孫大聖老家的滋味。大家看,在南面山峯下並排兩洞,南洞洞裏有洞,外洞如客廳,內洞如卧室,夏季,坐於“客廳”向外眺望,不管天怎樣清朗,洞口始終有片片雪花徐徐飄落,它由小變大,如柳絮迎風,似白蝶紛飛。冬季,則是另一番景象,只見豆粒大的水珠由上面墜落下來,砸在谷底巖石上,丁丁冬冬,銼銼鏘鏘,如吉他彈奏,似珠落玉盤。在這裏您能夏看飛雪,冬看雨落,人稱此景為“晴天雨露”,“仙人洞”。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的祖山之行就要結束了,您是否已被這裏的山山水水所吸引而連接往返,難怪現在散文作家峻青遊祖山之後寫下這樣的詩句:

聞到老嶺塞外秀,今見果不負盛名。

層林茫茫呈野趣,怪石嶙嶙奪天工。

雲開九霄現丹闕,霧鎖千嶂隱翠峯。

勸君莫誇五嶽遊,不登此山是虛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ainan/87yl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