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甘肅導遊詞 >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通用3篇)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通用3篇)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 篇1

嘉峪關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是全國唯一的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交匯的城市。關城文物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懸壁長城號稱“西部八達嶺”,盤旋於黑山之上,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石關峽景區是絲路文化的典型代表,張騫出使西域就從這裏經過;魏晉墓羣具有地下畫廊之稱,周邊分佈着20__多座墓葬羣,出土的“驛使圖”是中國郵政的標誌;“七一”冰川終年積雪,距離市區116公里,是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嘉峪關夏季上升氣流優良,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舉辦過首屆國際滑翔賽。相繼建成的4A級東湖生態旅遊景區、紫軒葡萄酒莊園以及嘉峪關大劇院、多普勒氣象觀光塔、森林公園、長城博物館、城市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旅遊發展環境,挖掘提升文化內涵,培育出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通用3篇)

了一批特色精品線路與精品景點,初步形成了以“5A、4A級旅遊景區”為龍頭、3A級景區為主體,文物古蹟遊、現代工業遊、農耕文化遊、休閒生態度假遊為一體的旅遊格局。嘉峪關是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交匯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地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嘉峪關關城、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羣、西部八達嶺之稱的懸壁長城、萬里長城第一墩、討賴河大峽谷、長城博物館、迎賓湖旅遊園區、東湖生態園區和酒鋼水上樂園等旅遊資源。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嘉峪關市是中國鐵人三項運動訓練基地和專業賽場,是國際鐵人三項賽和全國汽車場地越野賽重要舉辦地,有西北一流的體育館場,是舉辦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的理想城市。目前,嘉峪關市已有四星級賓館3家、三星級賓館5家、二星級賓館3家、一星級1家,旅遊定點飯店2家;有國際旅行社3家、國內旅行社17家;旅遊涉外定點餐館、商店、汽車公司、農家樂共32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綜合接待能力。20__年,嘉峪關市共接待遊客74萬人次,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3。12億元。去年,全社會旅遊人數165萬人次,年均增長21。8%;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7。5億元,年均增長23。7%,遊客集散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嘉峪關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了以鋼鐵冶金工業為主體,冶金新材料、能源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釀造、建材工業為主導的多元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1000萬噸鐵、鋼、材綜合生產能力,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位居全國企業500強第155位。

嘉峪關市經濟質量較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以來,嘉峪關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提速。截止去年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億元,是“十五”末的2。2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主要人均經濟指標位居甘肅省前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65元,比“十五”末淨增3115元,連續七年位居甘肅省首位。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等殊榮。20__年,吳邦國委員長視察我市時,欣然題詞:“湖光山色、戈壁明珠”。

嘉峪關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富有西部情調、獨具大漠神韻的旅遊紀念品頗受國內外客商和旅遊者的青睞,生產的旅遊產品風雨雕、駝絨畫、夜光杯、嘉峪石硯產品等曾多次獲獎,在國內外旅遊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取材於大漠戈壁的天然沙漠風化奇石和野生乾草、乾花,經人工精心選擇鑲制而成的大漠風雨雕系列產品,其造型逼真,構思新穎巧妙,賦予大漠風雨奇石人性化和不可複製性,是廣大遊客的饋贈佳品,並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另外,嘉峪關市的風味小吃也是一絕,各地風味小吃盡匯於此,這裏匯聚有四川、東北、江浙、陝西、新疆及省內臨夏、蘭州等各地的維吾爾、回、朝鮮、漢等民族風味小吃30餘種,頗受市民和旅遊者的喜愛。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 篇2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禦,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築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牆。工程完成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關城防禦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因城牆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從山上陡跌而下,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原牆現只餘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釐米,土層厚10-12釐米。現存750米長城經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牆懸掛於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牆頭增築垛牆和宇牆,首尾各添築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築台階式饅道。遊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讚雲:“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山巖,長數百丈,高千仞,名靈巖。巖端傾斜而出,覆蓋着三個毗鄰的巖洞:左邊這個靈巖洞,中間這個是風洞,右邊這個是伏羲洞。現在請隨我從伏羲洞進入巖內。由於巖內較黑暗,請大家注意走好。現在我們已到達巖內的深處,請大家抬頭看,巖頂有一裂罅,就象利斧劈開一樣,相去不滿一尺,長約一百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宛若跨空碧虹。這就是令人歎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線天。

關於一線天的由來,民間傳説很多。有的説這是桃花女用繡花針劃出的;有的説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據科學分析則認為,武夷山的紅色巖層,是由砂巖、礫巖和頁巖交間成層的。巖性比較鬆脆。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巖層由於受到不均勻的應壓力的影響,就會產生輕微的斷裂,形成所謂的“節理”。這種垂直的節理,在流水的長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蝕下,就逐漸地擴大、延長。而巖層底部質地鬆軟的頁巖,也就逐漸侵蝕而去,成為扁淺的巖洞。於是,三洞並列,一線天的自然景觀就出現了。

從伏羲洞觀賞完一線天,沿石罅前行數十步,就可折入風洞,進入風洞,大家會感覺到涼風從石罅中習習吹來,即便是盛夏酷暑時節到此,只要稍坐片刻,就會感到肌骨透涼。洞口石壁上的“風洞”二字,系宋景定元年廿六日建安郡人省齋徐自強所書。出風洞,再繞過一道石廊,就是靈巖洞。相傳先前有個性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稱葛仙洞。洞內這口古井,叫聖水井。

出靈巖洞,往前行約百餘米,可見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巖,巖壁石洞較多,似高樓窗户,相傳這就是所謂的神仙樓閣,故此巖名為閣巖。巖的左邊這一石巖,名蘭巖。巖壁石刻縱橫。巖下可見一石倚於崖壁,石徑伸入其間,如同一道關隘,號稱天門。巖前亂石堆中的`這個洞,叫螺螄洞。從樓閣巖入山谷數裏,可見路左有山巖峻峭,巍然獨立,這就是虎嘯巖。相傳虎嘯巖是因為有仙人騎虎吼嘯其上而得名。其實"虎嘯"之聲,是來自巖上的一個石洞,山風穿過洞口,有如虎吼,聲傳空谷,震撼羣山。

各位網友,大家是否發覺虎嘯巖與我們遊覽過的大王峯秀相似,四壁陡峭,屹然獨聳。其登山的路徑,宛轉曲折,彷彿是登天的天梯。從巖度盤折而上,到了半壁,巖下向前伸出這塊小平台,大家看像有像一條小船的艙面甲板,這就是虎嘯八景之一的"不浪舟"。古人有詩道:"波濤滿塵界,一葉能知止;還嫌架壑船,下臨不測水。"緊鄰"不浪舟"的這個上覆危崖,下臨絕壑的巖洞,就是駐真洞。眥洞可容數十人,清康熙年間崇安縣令王梓遊此,見其洞前臨西溪,便改名虎溪洞,刻"虎溪靈洞"四字於石壁。從虎溪洞再往上,大家看到的這處舊址,就是武夷山久久盛名的天成祥院遺址。這裏巖壁斜覆,山溪迴流,地勢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僅有四堵土牆,不施片瓦,風雨不侵。夜晚身居屋內,抬頭可見星月,側耳可聞水聲,彷彿"置身星月上,濯魄水雲中"。祥院前的石門,即虎嘯八景之一的"普門兜",意為慈航觀世音普度眾生之門。這尊手託如意的觀世音菩薩巖雕,建於1994年。雕像高十餘米,依巖傾俯,端莊慈祥。禪院右側這道泉水,即虎嘯八景之一的"語兒泉"。它進出於石隙,循崖而流,因其水流相激之聲,若小兒呀呀學語,故名。據明吳拭《武夷雜記》記述,這道泉水"濃若停膏,瀉杯中鑑毛髮,味甘而博,啜之有軟順意"。故以往有飲茶嗜好的,每每攜帶茶具來此,取泉烹茶,有天然真味。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品味了祥院僧人用語兒泉水沖泡的武夷巖茶後,生動地論述道:"先其香,再味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芳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杯,令人釋躁解矜,怡情悦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不同之致。"前面有個茶亭,請大家在此品茗歇息一會兒。從語兒泉前行,大家是否有感覺水珠不時滴落頭頂,這就是崖頂落下來的"巖溜"。有時一整排嘀嗒不停,這就是虎嘯八景之一的"法雨懸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ansu/wplo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