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甘肅導遊詞 >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精選18篇)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精選18篇)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市,是萬里長城最西邊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業城市,城區街道敞整潔,城區西北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外四周則是廣漠無邊的戈壁灘。嘉峪關風光壯美,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精選18篇)

嘉峪關長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峯綿亙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

嘉峪關的神氣之處就在於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稱三層,結構巧妙,可以説固若金湯了。

關城外面還在繼續建造新的長城,這些人造景觀多了,讓後人也無從分辨誰真誰假,不知道是福是禍。而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裏面很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關城保留得非常完好,關城建築非常雄渾。

嘉峪關市區有兩條較繁華的美食街,一條是振興市場,一條是鏡鐵市場,各色麪食居多。

嘉峪關旅遊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巖畫等最為著名。嘉峪關位於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她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接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蹟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馳名中外,加之當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2

首陽山位於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峯鄉享堂溝,海拔在2186-2509米之間,因其列羣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

首陽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國(今河北廬龍縣)君之二子伯夷、叔齊相讓嗣君,相偕至周,後聞武王伐紂,叩馬諫陰。因武王不聽,遂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陽山,采薇而食,後餓死於首陽山而成為隴右名山。秦漢在此建縣時就名首陽縣了。

渭源首陽山最早見於莊子所言伯夷、叔齊西至岐陽,見周武王伐殷曰:吾聞古之士,遭治世還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遜之,以潔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飢餓而死。又東漢-學家曹大家(即班昭)注《幽通賦》説:夷齊餓於首陽山在隴西首陽。

渭源在秦末漢初建縣,就名首陽縣,歸隴西郡管轄,縣以山得名。直到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公元551)始改名渭源縣。據此看來,渭源首陽山得名最早,歷史悠久,為夷齊隱居採蕨直至餓死的最確首陽山。

首陽山西北側有石門,因兩座石崖東西對峙,間開一線,形似石門而得名。石門夜月為當地一景。兩崖之間有一水庫,容量500多萬立方米,是一處理想的水上樂園。水庫後面為長十五里的天井峽谷,這裏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對挺立,四山合圍,藍天變成一條細線,人如處井底,其地勢恰似一大鋸解開的板縫,故此當地俗稱解板溝。天井峽山奇水美,恰似仙境,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型27處景點。沿十五里天井畫廊,到處充滿着奇、險、壯、絕、清、秀、幽、靜、古、野之情趣。如從縣城向南行直抵天井峽,約有20多公里路程。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3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唐時有窟千餘洞,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捨身飼虎、九色鹿捨己救人等。

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説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4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你們的導遊——廖璐瑤。

首先,我帶大家去參觀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的標誌。解放碑雖然面積不廣,但是它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方:商品琳琅滿目、小吃樣樣俱全、樓房高聳入雲……至於人呢,大街上、商場裏、書店裏、廣場上、小吃屋裏……到處都是人,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走路也是摩肩接踵。若你站在“摩天大樓”向下望:無論是人還是車,都像是小螞蟻!但還是川流不息……

逛了繁華的解放碑,我們再去看看朝天門。朝天門是兩江交匯的地方,兩江是指——嘉陵江和長江,一座大城市裏有兩江交匯的地方是特別稀少的喲!黃、藍色的江水交匯在一起,可真壯觀啊!在江上架着一座座雄偉的大橋,因此,重慶也好稱橋都。

重慶的夜景是公認的,比上海和香港還要漂亮!你可以登高俯瞰兩江夜景,也可以遊江觀夜景。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登上著名的“一棵樹”觀景台,或者乘坐重慶著名的滿江紅遊船,環遊重慶市區,都別有一番風味……夜幕中的重慶,江中點點燈光,猶如閃爍的星星掉在水裏,亦真亦幻!

重慶,還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重慶的山、重慶的火鍋、重慶的人,重慶的美女等等,來了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5

九寨溝在四川省南坪縣城西45千米處,與甘肅省相接,因有九座藏族村居於其中而得名。九寨溝呈人字形,主溝叫樹正溝,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開口,其上有兩條支溝,東名則查哇溝,西名日則溝。溝谷總長約50千米。其自然風景點都集中在溝兩側。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九寨溝的高峯、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被稱為“五絕”。 溝內串珠式的分佈着108個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海子,雖深過數十米,但可直視海底。因水中植物種類和湖底沉積物不同,水色各異,漣漪多彩,晨曦或夕陽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淨真切,步移景異,妙趣無限。

九寨溝既是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又是世界人類自然遺產。這裏保存着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觀。

九寨溝景區面積62平方公里,現遊覽區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三溝一百一十八海為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為主景,與九寨十二峯聯合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觀。九寨溝景觀分佈在成Y型的樹正、日則、則查窪3條主溝內,總長50餘公里。主要有樹正景區,長75公里,有盆景灘、樹正羣海、樹正瀑布、雙龍海、火花海、卧龍海等景點組成;日則溝景區,有諾日朗、珍珠灘、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鏡海、熊貓海、芳草海、天鵝海、劍巖、原始森林、懸泉、五花海等景點;則查窪溝景區,有長75公里的長海和五彩池等景點;扎如景區,有魔鬼巖、扎如寺等景點。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6

光巖位於湛江市西南20公里,湖光鎮北西4公里,歸湛江霞山區管轄。湖光巖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湖光巖及其北東面的交椅嶺,東 面的湛江江海洋學校,南面到湛江糖廠,西邊以山狗吼至拱橋村為界,北面到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面積約22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火山口及湖周圍的環形火山丘地質遺蹟為主。

火山口湖近似園形,東西方向最長1.9公里,南北方向最寬1.4公里,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分東西兩湖,東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標高23米,湖底標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1997年3月測)湖水温度從上到下逐漸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質較好,清澈透明。環形火山丘呈封閉式圍繞火山口湖,海撥高度在40米到90米之間,主要由火山碎屑巖構成,環形火山丘在臨湖一側常形成懸崖陡壁,外側則為平緩的山坡。

距今15萬年前湖光巖火山爆發後,火山口窪地積水成湖。噴發堆積物保存十分完整,噴發物的各種流動構造非常明顯,成巖後受斷裂構造破壞,隨處可見,為研究火山成巖作用,新構造運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湖光巖是目前國內發現的較為典型的“瑪爾湖”,世界上較為罕見,湖光巖瑪爾湖湖底沉積物厚50米,它真實的記錄了地球近代10多萬年以來古氣候、古環境的變化情況,是我國研究瑪爾式火山噴發和瑪爾湖形成機理極好的場所。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7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蕩蕩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羣。

武當山以宏偉的建築規模著稱於世。現有古建築羣均採取皇家建築法式,統一設計佈局。其規模的大小,間距的疏密都恰到好處,達到時隱時現、若明若暗、欲揚先抑、前呼後應、玄妙超然的藝術效果。國務院於1982年公佈武當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稱:武當山古建築工程浩大,工藝精湛,成功地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猶如我國古建築成就的展覽。北宋大書畫家米芾將之譽為“天下第一山”。

玄嶽門:武當山的玄嶽門是三間四柱五樓式仿木石結構建築,高十二米,寬十二點四米。它代表着道教所信仰的“五城十二樓”,即這個地方是等侯和相遇神仙的場所。而道家又以人的喉管為“十二重樓”穴道,故又寓意此地是陰陽交界處,為武當山第一道神門,被稱為仙界第一關。在武當山有“進了玄嶽門,性命交給神”的説法,意思是説,凡人進了這神門仙界後,是生是死,是福是禍,就由不得自己了。

復真觀:又名“太子坡”,相傳是淨樂國王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玄武大帝—十五歲入武當山-時最初居住的地方,又因其意志不堅在返回家的途中,被紫氣元君用“鐵杵磨針”點化,復又上山-,因而得名復真觀的。

坐落在武當山主峯一天峯柱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20xx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樑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説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

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杆台,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牆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羣峯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峯上,具有“天上瑤台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20xx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8

外灘,百餘年來,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徵出現在世人面前,她位於外白渡橋至南浦大橋的黃浦江西岸,全長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和十佳旅遊景點之一。外灘的東側是浩蕩的黃浦江和漂亮的外灘新堤岸,在這裏,遊客可以領略上海母新河----黃浦江的風采,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新姿,或是散步於綠樹花壇之間,感受大都市園林的別有風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氣的明媚陽光。

外灘西側矗立着各種風格迥異的中西建築物,盡顯"遠東華爾街"風采,今天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建築羣。僅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1.5公里長的這一段,便鱗次櫛比矗立着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哥德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壁式等。伴着宏亮的鐘聲,海關大樓的身影總是最先引起來訪者的關注,海關大樓是外灘建築羣的主要建築,建於1920xx年,由英國設計家威爾遜設計。建築外觀具有歐洲古典和近代相揉合的折衷主義風格。大鐘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鐘樣式製作,在英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是世界著名大鐘之一。

黃浦公園建成於1868年8月,它東臨黃浦江,北依蘇州河,是上海最早建造的公園。隨着時代的變遷,公園經過多次改建。1989年是距今最近的一次改建。改建後的黃浦公園,佔地31畝,在保留原有樹木的同時,使綠化面積達10.92畝,並使公園的景點佈置也得到了合理的安排。公園正門內,有——位身軀偉岸的大型青銅工人雕塑,揚着風帆迎向襲來的巨浪,奮勇搏擊,稱為“浦江潮”。在下沉式的圓島上,建有由-同志親筆書寫題名的上海人民英雄紀念塔,塔下設外灘歷史紀念館。雕塑四周,綠蔭環抱,花團錦簇,是遊客攝影留念的好地方;雕塑後面的紫藤架長廊,供人們休閒憩息;公園內的兩幅大板塊綠地草坪內,種有茂盛的白玉蘭、茶花、桂花……給人以賞心悦目之感。公園整體佈局得體,景點排錯落有致。風景美麗的黃浦公園,集觀光、休閒、教育於一體,是遊覽觀光的勝地。

十里南京路盡頭的陳毅廣場,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陳毅為解放上海,建設上海立下丁不朽功勛,上海人民對這位老市長充滿敬意,為了懷念他,上海市政府決定在南京東路外灘樹立這位老市長的塑像。陳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顯示他一路風塵,勤勤懇懇的公僕形象,又有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儒將風度。每逢週末,在塑像前都將舉行隆重熱烈的廣場音樂會。陳毅塑像南面是廣場湧泉,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內圈橢圓的現代化噴水池。水柱隨着聲音噴射,時高時低,池底安裝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隨着燈光的變換,條條水柱輝映出紅,黃,藍,綠的光束,為外灘增添了瑰麗的夜景。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9

丹霞山座落於仁化縣城南約9公里處,距韶關市區56公里。丹霞山與南海羅浮山、博羅羅浮山、肇慶鼎湖山並列為廣東四大名山,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山均為紅色砂礫巖,遠眺全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稱之為“紅石花園”。它的地質巖層是由碎屑紅巖,礫石巖和粉狀沙巖所組成,含有鈣質,氧化鐵和少量石膏,呈丹紅色,是砂巖地勢的代表。這種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關的金雞嶺等同屬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稱燒木佛舊地,又稱長老寨。據《廣東省通志》記載,丹霞山在殘唐五代時期已有佛教居士法雲在山上之錦石巖憩 。

丹霞山是廣東省四大名山之一,位於粵北仁化縣城南九公里處,以“奇,險,美”著稱,因“色如渥丹,燦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廣東一丹霞。”這是人們對丹霞山的讚美之語。傳説,很早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為了尋找一個理想的地方安家立業,騎着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乘風駕雲。一天,他們來到洞庭湖上,忽見五嶺之南,湞水之畔,樹綠天碧,奇花似錦,百鳥翔集,彩蝶飛舞,景色甚為美麗,於是策馬南行,在一株高若蒼天的丹桂樹下停了下來。他們被這兒的奇山異水迷住了,於是便在這裏安居下來。這匹神馬也很留戀這兒,終日暢飲着這兒的澄澈悠悠的江水,年長月久,便化為一座峻秀壯麗的山巒,這山巒便是丹霞山。

丹霞山在今天的地質學上稱為“丹霞地形”。據地質學家的考證,早在二千多萬年前,丹霞山一帶原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後來由於地殼上升,湖身露出地面,巖層受風雨侵蝕,水流沖刷,才變成現在這樣的峯林奇觀。

丹霞山上有三個高峯,遠看三峯高聳對峙,如出天表,蜿蜒變化。寶峯峙其北,海螺峯居其中,長老峯倚其南,三峯之中又以海螺峯最為雄峻。丹霞山名勝古蹟甚多,除了別傳寺,錦石巖,海天門,一線天等景外,還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詩文題刻。那些奇峯妙景,神形仙態,實在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0

開陽南江大峽谷,距貴陽市六十餘公里,以氣勢宏大的喀斯特峽谷風光和類型多樣、姿態萬千的瀑布羣落為特色,是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都很高的風景區。

峽谷全長四十多公里,最深處達三百九十八米,經科學考察結果顯示:南江峽谷地層古老,河谷深切,為典型的低中山峽谷地貌景觀,十分壯麗優美。峽谷內有自然景觀八十餘處,各種姿態瀑布四十多條,最高落差達二百五十餘米。

景區現已開發十八點四公里,旅遊者可順江在碧玉般的江水中進行驚險刺激的漂流,也可漫步於峭壁棧道,還可穿越典型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峭壁上有藏酋猴、獼猴,河中鴛鴦、野鴨暢遊,魚兒成羣可見,江上魚鷹白鷺小鳥飛翔,野趣盎然。

南江大峽谷已具備了建立生態旅遊示範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每晚的民族歌舞讓你流連忘返,天然泉水游泳池、惟妙惟肖的釋伽牟尼佛彌勒佛以及忽隱忽現眾多佛像構成的萬佛山,户外燒烤,跨江溜索更讓您心曠神怡,開心盡興.

南江大峽谷,典型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不僅造就了石上森林、樹抱石等景觀,也使景區落目皆綠、空氣清新,兩岸瀑布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為大峽谷錦上添花。陡峭的大峽谷更讓南江陡添一份豪氣。峽谷深處的千米棧道可謂全國之最,人行其中可謂觀潤眼景,飲山泉水、吸清新氣、沐森林浴、登健身山、聽蟲鳥鳴,心曠神怡,疑是仙人。難怪著名的地理環保專家香港大學吳祖南教授遊後稱之為“貴州的香格里拉”。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1

水洞溝遺址是三萬年前古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1920xx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裏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教育性”。

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藴藏着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製品、工具及石器製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對這種地區相隔遙遠,文化雷同的現象,外國著名考古專家認為是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水洞溝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闡述區域性石器技術傳統的成因、遠古文化的發掘和變異,以及晚更新人類在東北亞的遷移,擴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對三萬多年前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台等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保護區內,蜿蜒東去的長城、高台聳立的墩堠、古樸神祕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溝塹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遙想當年“甲士擁矛馳戰壘,將軍拔劍逐胡兵”的壯烈場面。

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台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這裏充滿了雄渾、奇特的荒穀神韻,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裏集中了魔鬼城、卧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怪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曠古玄遠之歎。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2

青城山道教名山,著名旅遊景點。古稱天谷山。在都江堰市西南。 因青山四合,狀若城廓,故名。屬邛崍山系,處邛崍山東坡與成 都平原交接處,背靠岷山雪嶺,面向成都平原,山體主要由礫岸 組成,有36峯,最高峯海拔1600餘米。為道教第五洞天,全稱洞 天第五寶仙九室之天。

相傳東漢張陵在此後山(即大邑鶴鳴山)結茅,傳五斗米道 ,其子張衡、孫張魯也嗣法於此。晉範長生、隋趙昱及趙冕、唐 杜光庭等相繼來此修道。

有張天師降摩的擲筆槽、試劍石、天師手植銀杏樹、天師池 、唐玄宗手詔碑、唐雕三皇石像、唐鑄飛龍鐵鼎、杜光庭讀書枱 、唐薛昌丹井、五代天師像、明代木雕門屏等文物遺蹟。

歷代宮觀林立,至今尚存遺蹟38處。現存主要宮觀有建福宮 、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圓明宮、玉清宮等,其中 天師洞和祖師殿為道教全國重點宮觀。

明代,青城山道教屬正一道,明末趨於衰落,清唐熙時武當 山全真龍門派道士士陳清覺來此山傳道,從比屬全真龍門派碧洞 宗,至今已傳13代,有36峯、8大洞、72小洞、108處勝景之説, 以“青城天下幽”著稱,北宋王小波、李順起義曾以青城後山為 根據地,並存明末張獻忠起義部隊駐紮的遺蹟。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3

虎跳峽,納西語稱“撫魯阿倉過”,撫魯為銀石山,阿倉過為阿倉峽,全稱為銀石阿倉峽。它位於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銜接部及滇西北橫斷山和滇東高原區兩個地貌形態組合區域交界地帶。

虎跳峽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峽谷。峽長17公里,谷地海拔1800米,江面落差200多米。有18個險灘,兩岸雪山峭壁筆立於江面之上3000多米。整個阿倉虎跳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迴道路25公里。各段江面奇窄,北岸只容一個單行的山道旁,飛瀑直瀉,巨石橫生。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4

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咯巴誕生的地方。由於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為人們遊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壁畫、堆繡和酥油花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塔爾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它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羣眾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後,有許多有關他靈蹟的傳説。據説在他誕生後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為胎藏,砌石建塔,這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後來,該塔一再改建易名,成為現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20xx年後,再建彌勒佛殿一座,塔爾寺初具規模,取藏名“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身像彌勒洲寺”。

4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築羣,全寺佔地600餘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餘人。全寺四山環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佈。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為全寺主體建築。大金瓦殿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出,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牆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為“世界一莊嚴”,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梵教法幢”匾額。大經堂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民國元年(公元1920xx年)遭火焚後重修,總面積為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製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佛像、藏文經典,設有0、班禪以及寺院法台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繡的卷軸畫。

此外,尚有彌勒殿、九間殿、三世0靈塔殿、釋迦殿、依怙殿、小金瓦殿、花寺、居巴扎倉、丁科爾扎倉、曼巴扎倉、如來八塔、過門塔、菩提塔、時輪塔、印經院、大喇讓以及各-府邸等。除各種造型精美的佛像、法器、卷軸畫,還保存有宋代的哥窯瓷壇、玉雕、明代的龍瓷瓶、清代的龍魚瓶、竹雕壽星、玉雕觀音等珍貴工藝品,藏有歷代統治階級賜贈的各種匾額和漢藏文碑刻。

塔爾寺是藏族文化藝術的寶庫。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在三、四世0喇嘛的倡導下,塔爾寺首建顯宗學院,建立講經開法制度,系統學習因明、般若、中觀、俱舍、戒律等顯宗經典。以後又相繼建成密宗、時輪、醫明學院,形成正規的學經制度,學習生圓次等方面的密宗經典和天文、歷算、醫學等方面的知識。現存有數以萬計的有關佛學、藏族歷史、文學、語言方面的文獻圖書,是研究藏學的珍貴資料。此外,該寺的酥油花、壁畫(唐卡)、堆繡。被譽為藝術“三絕”,譽滿藏區。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5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郊,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最高峯海拔980米,九峯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境清幽,景色優美,因而有“小峨眉”之稱。

縉雲山的主峯叫獅子峯,峯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巖石上,用鐵欄杆圍起一個覽勝台。在這裏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峯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縉雲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例如飛蛾樹,為稀罕的樹木之一,它的果實生有兩個羽翼,果體上有金黃色的絨毛,形狀象蝴蝶,十分名貴。山上的竹林亦很茂密,有的竹子粗如碗口,高達幾十米。竹子品種多達十幾種。

縉雲山是佛教勝地,原有寺廟10多座,現存縉雲寺、温泉寺。縉雲寺坐落在“獅子”、“聚雲”兩峯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遊人可以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寺前。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0__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於宋,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廟宇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6

澳門歷史城區或澳門歷史古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羣),是由22座位於澳門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xx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羣,當中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羣、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學等。作為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領地,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區內的建築大部分到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是“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與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時是近代西方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7

天涯海角遊覽區位於三亞市區西南23公里處,以美麗迷人的熱帶海濱自然風光、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而馳名中外。同時,她也是海南建省20週年第一亮麗品牌,新中國成立60週年海南第一品牌和海南旅遊系統創先爭優標杆企業。

1984年12月,三亞市正式成立天涯海角風景區管理處,由三亞市旅遊公司管理天涯海角事務。天涯海角遊覽區裏的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盤渾然一體,椰林、波濤、漁帆、鷗燕、雲霞輝映點襯,形成南國特有的椰風海韻,吸引了大批遊客的慕名前來。

“天涯海角”原是用於表達旅人客居異鄉的惆悵情結。經過千百年來承前啟後的積澱,這一成語已經積聚了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其間的意趣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等詩句中可見一斑,而天涯海角遊覽區則承載了這一曼妙的文化意象。

清康熙五十三年(1720xx年),三位欽天監欽差奉康熙皇帝諭旨在下馬嶺海邊題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為中國疆域的天地分界處。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海判南天”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處分為“天南海北”。在此石刻的東南面,還有另外一塊剖石,代表三亞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則代表這裏的北極高度。

清雍正年間(1720xx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民國抗戰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側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七個大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

除以上幾處奇石外,與“天涯”、“海角”石相隔不遠的“南天一柱”也是景區內一大自然奇觀。昂然挺立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濱、笑傲驚濤駭浪,頗有偉岸巨人般的凜凜風姿。展開1990版2元人民幣的背面,您會發現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華夏兒女每一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

文化的厚重與美麗的風光使天涯海角遊覽區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聖地。1982年,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響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也正式成為海南及三亞旅遊繞不過的地標景觀。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南端火炬傳遞、20xx年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三亞首傳終點站傳遞、世界華人運動會南端聖火採集儀式及“愛國歌曲大家唱—海南篇”等大型慶典盛會均在天涯海角舉行。天涯海角真正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國際。如今,“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和“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等大型賽事,又使這裏成為情侶們表達忠貞愛情的聖殿和模特們展示美麗風采的舞台。

甘肅名勝古蹟導遊詞 篇18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館內除了展示李鄭屋漢墓外,旁邊還有兩個展覽廳,介紹漢墓的歷史及展示其出土文物。該墓穴是香港政府於1955年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的,從中共發掘出58件文物。從墓磚銘文的字體、內容,以及出土文物等推斷,墓穴建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0xx年),所埋葬的相信是皇室貴胄。李鄭屋漢墓於198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法定古蹟。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除展出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和“華南漢文化”兩個展覽,通過文字、圖像、照片、地圖、錄像和模型等輔助展品,介紹漢墓的地理環境、發現經過和墓室結構。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坡,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的。從墓室的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0xx年至220xx年。1988年李鄭屋漢墓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温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觀眾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

歷史

1955年於李鄭屋邨發現的漢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築工人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於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築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後,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於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由20xx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週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鐵氟龍物料製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墓室過去都沒有采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只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後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並在墓內裝設控制濕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是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於東漢時期的墓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ansu/6edjv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