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福建導遊詞 >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通用19篇)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通用19篇)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通用19篇)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福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地處東南沿海、閩江下游,作為沿海的省會城市,也是祖國大陸離台灣最近的省會城市,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更是海峽西岸重要的對台交流合作平台。福州也是我國東南沿海開發較早的城市之一。

據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至少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這次繁衍生息。早期的福州人以漁獵為生,他們就是我們的新民稱“閩人”。長着是“金頭髮,藍眼睛,白皮膚。”當時的古閩人以蛇作為圖騰,挨家挨户一進門就可見廳堂中央供奉着一條蛇,以前不管什麼蛇都叫做蟲,所以呢,門中一條蟲,就是福建省簡稱——“閩”的來源了。

福州在春秋戰國時候是屬於越國的屬地,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此設閩中郡,統一管轄福州地區。後來到了漢高祖五年,無諸受封成為閩越王,就着手新建了福州的第一座城池——冶城。從冶城開始,福州就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之後,福州先後經歷了六次拓城,並且五度成為帝王都。在唐開元十三年,人們發現福州城西北有座山叫福山,那麼城就因山而得名,曰“福州”,這個名稱呢,也就一直叫到了今天。真的是有福之州,人傑地靈,風水寶地呀!

“福”字最早在清康熙詞典裏為衣字旁,加上一橫、一口、一田。也就是説,一個人,只要有一件衣服穿,有一口飯吃,有一份田耕種,就是最大的福氣了。到了如今,“福”又有了更深的含義,即長壽、好德、善終。而“有福之州”呢,則更顯其內涵。它不僅有山之仙氣,水之靈氣,更有人之福氣。在福州呢,會讓大家領略到“天福、地福、眼福、口福、清福。”

舒適天氣之天福:福州屬暖濕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温度在16-20度左右。氣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適合農作物生長。四時蔬菜紛呈,四季瓜果飄香。(有正月的瓜子,二月的甘蔗,三月的枇杷,四月的楊梅,五月的桃子,六月的荔枝,七月的番石榴,八月的龍眼,九月的柿子,十月的橄欖,十一月的尾梨,十二月的紅桔趕過年。)另外呢,福州的海域面積也十分的遼闊,和陸地面積相當,因此福州擁有着眾多良港,水產魚類品種繁多,是全國三大天然海水養殖基地之一。總之,一年四季綠樹不斷、鮮花不斷、水果不斷、海鮮不斷。

有山有水之地福:從地形上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了福州獨特的地形地

貌——三面有山,一面靠海。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北有壽山,母親河閩江貫穿城區,形成了“枕山,面海,襟江”的氣勢。還有一則童謠是這麼説的,“三山藏,三山現,三山看不見。”福州市中心有九座山,有三座三藏起來,三座三看不見,當然還有可見的三座三,分別是烏山、于山和屏山。在烏山上有座塔叫烏塔,在於山上有座塔叫白塔,兩塔遙遙相望,構成了“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這裏所説的“條江”當然是閩江了。它發源於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山脈,幹流長577公里,流域面積約佔全省面積的一半。有70%的福建人都是喝着閩江水長大的,因此我們親切地稱它為福建的母親河。祖籍福建的文學大師冰心是這樣讚美她的:“我只知道有蔚藍的海,卻不知道還有碧綠的江。這是我的父母之鄉。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靜。”著名作家郁達夫還把閩江比作中國的萊茵河,他認為閩江比歐洲的萊茵河還要來的漂亮呢!除此之外,福州還有大大小小總長度超過99公里的河流超過42條。像福州這樣有山有水的城市大家也許見得多,可是像福州這樣,城外有山,城內又有山,不僅有河水、江水,還有海水的城市我想就不多見了!

綠化美景之眼福:福州自古以來就有“榕城”之美稱。我們進入城區,接到兩邊種的80%都是榕樹。福州榕樹的種植可追溯到北宋年間,距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有個太守叫張伯玉,一年夏天,天氣炎熱,他到鄉間視察民情,走着走着,感覺有點中暑發燒。這時恰好碰到一位好心的老農。他將太守扶至一棵樹下休息,並給他端來一碗水。喝過水後,太守醒過神來。抬頭間,無意中看到一棵大樹。他就好奇的問這位老農,“這是什麼樹,為什麼在這裏能生長的如此之好?”。老農告訴他這叫榕樹,最適宜在福州這樣炎熱的地方生長。太守聽了很高興,第二天就在自己的府衙門前種了兩顆大榕樹。並且還號召當地的老百姓一起編户植榕。一時間,福州綠茵滿城,暑不張該。榕城之美稱也就從此流傳到現在。福州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全市有著名歷史古蹟150多處,已有17處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眾多,一定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山珍海味之口福了,大家可要控制好口水喲。相信大家都有所聽聞,福州的閩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一。閩菜的首席代表菜叫“佛跳牆”,原名“福壽全”。據説最早出自一位官員的夫人之手。是一道集山珍海味於一體的大雜燴。後來閩菜奠基人鄭春發經營一個叫聚春園的菜館,一批舉人、秀才到此吟詩作對。“福壽

全”這道菜抬桌,打開壇蓋,頓時香飄四溢,眾人拍手叫絕,當即作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從此“福壽全”更名“佛跳牆”,並且聞名遐邇。除此之外,福州還有雞湯汆海蚌、荔枝肉等特色菜。還有魚丸、肉燕、光餅、芋泥等幾時道名吃,絕對讓你大飽口福啊!

最後要介紹的當然是沐浴温泉之清福了。福州是全國少有的三大温泉城之

一。“五鳳朝陽生麗水,九龍經脈出金湯。”福州温泉早在晉代就被開發利用,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福州温泉有三大特點。一是水温高,二是水量大,埋藏淺。三是水質好,無色無味。有些温泉當中還含有鉀、鈉等微量元素,對治療皮膚病、疼痛性關節炎都有很好的療效。現在請大家順着我的左手方向看,我們呀,已經到達第一站,福州金湯温泉度假區了,下面呢,就請大家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隨小吳下車去泡一泡,洗刷刷,洗去大家一路的風塵和倦意,去好好享受一下沐浴温泉之清福吧!

福州作為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裏啊,擁有曇石山,三坊七巷,船政,壽山石四大文化旅遊品牌。別看這裏遠離中原,歷史上它也曾五次被建為帝王之都,①第一次的時候是在漢高祖時,無諸在這裏建立閩越王國。②到了五代十國又成立閩國的首都。③南宋末年的宋端宗逃難到福州,在福州登記,升福州為“福安府”作為行都。④明朝末年的隆武皇帝在福州建立了第二個南明政權,稱福州為“天興府”。⑤最後一次啊,是在1933年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發動了“福建事變”,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首都就在福州。

那麼,福州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它擁有着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各位團友,如果你喜歡登山,你可以上鼓山、旗山、青雲山,幾乎周邊的每一座山嶺都是不錯的遊玩景點;如果你喜歡玩水呢,不但可以遊西湖、左海,賞閩江兩岸風光,還可以到平潭、長樂趕海觀潮;如果你喜歡看古蹟,福州有着兩千多年的歷史,古建築、古寺廟、名人故居眾多,只要你有時間,一定會讓你大飽眼福的。

各位團友,福州始建於漢朝,到唐朝的時候,因州北有福山而改名為福州。後來到了宋朝的時候,全程遍植榕樹,出現了“綠蔭滿城,暑不張蓋”的奇特景觀,因此福州就有了“榕城”的美稱,而且越叫越響亮,榕樹也就成為了福州的市樹。

那麼福州的市花,大家知道是什麼嗎?提示一下,在我們車廂裏呀,就瀰漫着它的花香。沒錯,就是茉莉花。夏天是茉莉花開的季節,司機師傅們都喜歡買串掛在車內,既淨化了空氣又裝飾了車廂,這叫一舉兩得。或許啊,很多人不知道,這茉莉花並非是中國國籍,它來自波斯,也就是現在的印度,阿拉伯一帶。它從西漢傳入中國的時候就已經在福州落户了,所以已有了20xx年的栽培歷史了。福州不僅是國內最早引進茉莉花的地方,還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呢。茉莉花是舶來品,是福州海洋文化的見證。由此可見,早在漢朝的時候,福州就已經開始與海外有了貿易往來,而且呢,從古至今,都是中國重要的國際商貿港口城市。

各位團友,福州是有福之州,那麼我相信,來福州的人都是有福之人。福州有福,到底福在哪呢?小羅認為啊,它福在山之仙氣,水之靈氣,人之才氣。都説有山無水枯燥,有水無山單調,有山有水那才叫絕妙。而我們福州不僅有羣山環繞,城內還有烏山、于山、屏山三山鼎力,白塔烏塔兩塔對峙,還有穿城而過的母親河閩江,構成了“三山兩塔一條江”的獨特城市格局。

城不在大,有水則靈。福州呢,是中國內河密度最大的城市,至今還擁有着內河42條。據初步規劃啊,福州將會把它們分為風景觀賞河道、通航河道和排水河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就可以坐着遊船觀賞福州的市容了。

各位團友,提到水啊,還有一個咱們不得不説下,那就是福州還是中國三大温泉區之一。它分佈廣、埋藏淺、温度高、水量大、水質好。最難得的是我們的温泉都集中在市中心,這在世界各大城市還是極為罕見的。自古呢就有“浴在福州”的美譽,福州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開始享受温泉了。老福州人把洗温泉稱為燙湯。每當忙碌之後,勞作之餘,到澡堂裏去“燙一燙”,那幸福絕對不是今天的桑拿浴所能比的。至今那些老華僑回來探親的時候還在那感慨:“遊山玩水固然好,比不上在故鄉洗上一個温泉澡。”

所以啊,有人説,要是來到福州,沒有泡過温泉,那就等於沒有來過福州。不過大家彆着急,我們旅行社為大家安排的酒店裏就有温泉啦,大家晚上就可以好好的享受了。

各位團友,要説到人才之氣啊,據史料記載,從唐宋到明清,福州籍狀元就有23名,進士則多達4000多人,在中國近代史上更是名人輩出,有民族英雄林則徐、西學泰斗嚴復、文壇祖母冰心、數學家陳景潤等等。所以説呢,福州是個不折不扣的“海濱鄒魯”。

由此可見,福州人不僅會享受生活,而且還勤奮學習。各位團友,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福州人向來知足常樂,對待工作,既能吃苦,也能適時變通,富庶讓這個城市十分的寬容,一點兒也不排外。都説福州話聽起來像外語,但是很多場合大家還是説普通話的,就連老一輩的福州人也不例外,都學着説幾句,就是有時候發音不太標準。其實呢,福州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它的底層是古代閩越族的語言,經過歷史上的幾次北方大遷移,這些移民帶來了古吳語、古楚語,還有一些中原口語,它們相互融合,就成了今天的福州話。聽起來好像是南北大雜燴,這就是福州的特點,不論是語言還是工作,生活方面,各方族羣,多元文化,在這裏都可以相互包容,和諧共處。正如林則徐所説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它體現着福州的城市精神。

各位團友,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不由自主地關注它的飲食文化。而在福州呢,它的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以福州菜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這其中啊,佛跳牆就是閩菜中的首席菜,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風味小吃呢,更是遍佈街頭巷尾,肉燕、鼎邊糊、魚丸等等,都是讓人大飽口福的。這些呢,我們旅行社也都有為大家安排,到時候大家就可以好好的品嚐了。

各位團友,展望未來,福州城市正以現代的步伐東擴南進,它或許不再是“三山兩塔,一水長流”的古城,而是一組結構合理,適合人居住的,經濟增長的現代化城市。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是福州人民的目標。福州呢是個開放的城市,它正敞開着它的雙手,迎接大家的到來。

所以,我們熱忱的歡迎有更多的朋友能來福州旅遊觀光,來感受一下福州古城的神韻。相信有福之州一定能讓你們載福而歸的。好了,各位團友,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下榻的酒店,現在,請大家好行李物品隨我下車,請小心慢走。謝謝!

備註:無諸姓騶氏,越王勾踐後裔。(約生於戰國晚期,卒於漢初),漢閩越王,姓騶氏,為越王勾踐的十三世孫。越國解體後,無諸移居閩地,佔有福建及周邊地區,自稱閩越越王。秦統一後,降為君長。秦以其轄地為閩中郡。王號被撤的無諸怒而揭竿,率閩中兵從諸侯滅秦。秦亡,偏狹的項羽掌政令,仕途坎坷的無諸再次與閩王之稱無緣,血液中不安分的因素再次促使他率兵抗楚,為漢王朝的建立和中國的重新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各位團友,早上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鼓山湧泉寺。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鼓山的停車場,請大家隨我下車,代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也請記住我們的車號為閩D。我們在這裏遊覽的時間約為2個小時,請大家11:00上車。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鼓山是福州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傳峯頂有一塊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石頭傳出如鼓的聲音。鼓山因此得名。這在1600多年前的《遷城記》一書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閩兩絕”的説法。

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們參觀的湧泉寺位於半山腰海拔650米處。湧泉寺距今已有1220xx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湧泉寺建築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寺內有“三鐵”“三寶”,這“三鐵”“三寶”是什麼呢?在遊覽的過程中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好,各位團友,我們沿着這條小路,來到了鼓山的山門,請看石柱上的這一幅對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這是一副名聯,語意雙關,大家請看,這山門建在山坡口,山風直衝而來,能將落葉塵土吹得乾乾淨淨,無須人工清掃;到了夏秋季節,颱風頻頻,山門常被颳倒,乾脆就不再設門,留下現在這個空門,而從它的寓意看,淨地指佛門淨地,纖塵不染,自然無須清掃;空指佛門四大皆空,信仰來去自由,自然不用關。這副對聯還是一副藏頭聯,分別取“淨”“空”二字,是為紀念湧泉寺已故方丈淨空法師而題。

好,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看看羅漢泉吧。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口泉池,是“羅漢泉”,相傳在建寺時,一住持和尚,夢到羅漢指點此處有泉眼,第二天,和尚們在此處挖掘,果然有清泉,於是眾僧為感謝羅漢贈泉,把此泉叫着羅漢泉,湧泉寺因此而得名。

好,各位團友,請大家轉過身來。現在在我們的正前方,看到“湧泉寺”這塊匾額,可是康熙皇帝親筆手書,字跡古樸,蒼勁有力。

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入寺廟參觀,因為,我想給大家介紹我們左右兩旁的塔,現在請大家猜猜我們眼前這一對小巧玲瓏的塔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廟裏面起到什麼作用呢?

啊!您説是用木頭做的,您説石頭做的,您説是鐵做的,大家好像都沒有猜對呀,這一對塔呀是用陶土燒製而成的,他們距今可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左邊這一座稱為“莊嚴劫千佛陶塔”,代表着過去佛燃燈佛。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代表着現在佛釋迦摩尼佛。兩座塔的顏色都是棕褐色,採用陶土分層燒製,砌疊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們所看的陶土燒製塔是非常少有的。

大家看它的塔鈴有72個,也是用陶土精心燒製而成,每當清風掠過,它都會發出悦耳的聲音,似乎是給我們送來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兩塔原在福州南郊龍瑞院內,1972年遷至湧泉寺。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座樓閣式的陶塔,還是研究宋代建築的實物佐證。塔在寺廟裏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寺廟與塔有着很深的淵源。塔,梵文卒堵坡,原為墳冢、圓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們稱寺廟為塔廟(塔院)。寺廟是以塔為主,人們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經書存放於塔中。塔在寺廟被奉為吉祥的聖物,後來衍變為一種特有的宗教建築。佛教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善於融化外來的文化,創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為佛法象徵的塔,在佛教漢化的過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樣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圓的、方的、鐵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貯藏舍利、象徵佛法,擴大為功德、寄託、紀念,甚至做為海上航行的標識,以及與風水有關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這對宋代陶塔是今天我們參觀的湧泉寺的“三寶”之一,在這裏給大家十五分鐘的照像時間,十五分鐘後我們將去參觀寺廟的“三鐵”和“三寶”中的另二寶!謝謝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3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大聲)!歡迎各位到武夷山觀光旅遊!首先來個自我介紹,我姓笑,笑死人的笑,大家叫我笑死人就可以了。為我們開車的師父姓黃,黃鼠狼的黃,對不起黃師父(對着司機説),和大家開個玩笑,請別介意,是黃金的黃,各位叫他黃師父就好了。這幾天你們在武夷山的食、住、行、遊、購、娛就由我和黃師父來安排。若有什麼要求或特殊的要求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會盡力而為的。

接下來我為各位簡單介紹一下武夷山市和武夷山風景區的概況: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北部,1998年獲得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1999年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全市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境內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旅遊度假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一類航空口岸,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

武夷山風景區是1982年國家首批的重點風景名勝區,近年又被評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地,也是我國僅有的四處之一。景區境內方圓7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境內有三十六峯九十九巖和一條碧綠清透盤繞山中的九曲溪。古語有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峯峯翠插天”。‘三三’指的是被稱為武夷山的靈魂的九曲溪,也是我國名山中不可多得的風景遊覽區。“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峯”。“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一溪貫羣山,清淺縈九曲,溪邊列巖岫,倒影浸寒綠”。古人的詩句概括地勾畫出了九曲溪的秀麗輪廓。‘六六’指的是三十六峯,如有被稱為福建省的標誌,而且有着美麗傳説的玉女峯和大王峯等等。大家聽到這不禁會想問我:武夷山景區真的有三十六座山峯和九十九個巖石嗎?説實話連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武夷山人都不知道,其實‘三三’‘六六’‘九九’是道家(道教)的術語。武夷山不僅是道教的發源地還是朱子理學的推廣地,早在漢代,武夷山就被朝廷冊封為天下的名山大川,併成為歷代名士和禪家的盤桓之地。在景區的懸崖絕壁上,有距今近4020xx年的“架壑船棺”、“虹橋板”等,還有大家所熟知的卧薪嚐膽越王勾踐的都城“城村古漢城遣址”。 武夷巖茶也與武夷風光一樣享譽天下,明末清初,烏龍茶首先在武夷山問世,武夷山成為烏龍茶的發祥地。有著名的‘大紅袍’大家應該有聽説過吧?在英語單詞BOHEA就特指武夷紅茶,也是用武夷山方言的‘武夷’來譯音的,英國人最早喝的就是武夷紅茶,他們懂得喝茶可是全靠武夷山哦。據考證,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

好了今天只能給大家簡單介紹到這,因為我們已經到了所下榻的賓館,賓館座落於武夷山渡假區內,離各個景區都只有幾分鐘的車程。而且也渡假區內也是購武夷山特產的好地方。那現在和各位安排一下這幾天的行程:明天早上安排各位遊覽武夷山的第一勝地‘天遊峯’,下午乘坐竹筏遊九曲溪。後天早上安排水簾洞,下午遊覽天下第一大的一線天和虎嘯巖。後天的明天去武夷山的自然保護區和東南大陸第一高峯黃崗山。請各位明天早上穿運動鞋或平底鞋,特別是女士們不要為了漂亮想引起男生的注意而不聽我話哦!因為我們明天要登山。現在大家下車,明天早上7點叫牀,呵呵!是叫早啦!7點30分用餐,8點出發。祝各位做個美夢,男士們夢到玉女,女士們就夢到大王。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堵牆就是武夷精舍遺址 。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學家朱熹親自擘劃、營建的書院。據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記載:武夷精舍是當時武夷山的一大建築,人稱"武夷之巨觀"。有仁智堂、隱求室、止宿寮、石門塢、觀善齋、寒棲館、晚對亭和鐵笛亭等建築。四方來者,莫不歎其佳勝。朱熹在武夷精舍著書立説,倡道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了大批理學人才。因此他創辦的武夷精舍備愛封建統治者的重視,歷代都曾加以葺治、增廣。南宋末期,經擴建後的武夷精舍,改名為“紫陽書院”,由官府撥給公田以供養學者。隨後又設置“山長”這個教職,來主持教事。元初,改山長為“教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毀於兵災。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孫朱洵、朱澍出資重建後,又改稱“朱文公祠”,崇祀朱熹。清康熙年間,賜予“學達性天”匾額,再度大興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殘留的精舍遺址,則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閩浙總督常見羅滿保“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從武夷精舍前行數百米,在接筍峯西壁巖下,有因峯巖崩塌形成的大小巖洞10餘處。每當冬春二季的早晚,從洞穴裏常常會冒出一縷縷淡淡的雲霧,在峯石之間輕輕遊蕩,時而聚集一團,時而又飄散開來,舒捲自如,變幻莫測,故此地名為“雲窩” 。雲窩四周環繞着響聲巖、丹爐巖、仙蹟巖、天柱峯、更衣台、曬布巖、天遊峯、蒼屏峯、接筍峯等。過問樵台,前面大家看見的這個石門,就是叔圭精舍舊址。門額上“叔圭精舍”四字清晰可見。叔圭、姓江名贄,北宋人,官舉孝廉。這裏原有一座考究的古建築,是清初為紀念江贄而建造的,現僅存這道石門。過叔圭精舍石門,但覺豁然開朗。左邊這個瀕臨九曲溪巡的亭子叫石沼青蓮亭。右邊這座山峯是隱屏峯,依附於隱屏峯,峯腰橫列三痕,彷彿折斷又連接在一起的山峯,叫接筍峯。隱屏峯下的這座亭叫水月亭。據説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賞月,可風到四個月亮。請各位朋友猜猜看,有哪四個月亮?(天上一個,水中一個,杯中一個,還有心中一個)。雲窩中間這塊漆黑巨石,大家看,像不像一頭伏卧的大象,俗稱鐵象巖 。鐵象巖中間裂開一罅,人穿行於其中,但覺天光如線。為區別溪南靈巖一線天,故稱 它為“小一線天”。雲窩以鐵象巖為界,分上、下雲窩。雲窩巨石倚立,背巖臨水,地處武夷山精華地帶,為武夷首勝之區。這裏歷來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隱潛居養心之所。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兵部侍郎陳省曾在上下雲窩間,興建“幼溪草廬”,計有賓雲堂、棲雲閣、巢雲樓、生雲台、遲雲亭等10餘處亭、台、樓、閣,極為富麗堂皇。可惜這些建築早已廢圯,巖壁間留下的些許摩崖題刻,還能讓人依稀記起昔日的繁華。關於幼溪草堂和武夷精舍,還留下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陳省在雲窩構築幼溪草廬時,朱熹當年營建的紫陽書院十分破舊。一邊是優雅的環境,精美的建築;一邊是年久失修,即將坍廢的書院。一士人見此情景,便題詩於壁:“紫陽書院對清波,破壁殘碑半女筍。頗愛隔鄰亭榭勝,畫欄朱拱是雲窩。”陳省見詩笑曰:這分明是激我乎。即日捐資僱工,大興土木,將紫陽書院修復一新。

鐵象巖左邊這座山峯,就是我們在竹筏上看至的曬布,請大家注意看,在曬布巖的巖壁中間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長度超過一丈的有數十行,相傳這是仙人留下的,故曬布巖又稱“仙掌峯”。曬布巖由於流水長年沖刷的結果,巖壁上佈滿了數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軌跡。每當西斜的陽光照到壁上,更見得條縷分明。俯視溪中,但見影浸水底,隨波晃漾,恍如無數條流動的黑蛇白蛇,從溪底直往下竄。若逢雨天,雨水從巖頂順着直溜溜的軌跡飛瀉直下,彷彿素練懸而未決天,萬千銀龍飛舞,堪稱奇景。關於曬布巖和仙掌峯的由來,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個故事:相傳很早以前,天宮的織女每天都揹着錦囊,唱着歌兒去採集五彩雲錦。這些雲錦配上一縷縷金絲銀線,織成一匹匹綾羅綢緞,獻給王母娘娘。一天清晨,負責運送的挑擔的挑擔大腳仙,挑着織女織好的一擔帛錦,踏着雲路途經武夷山雲窩時,不經意往下一看,頓時被“碧水丹山”的奇景迷住了。他便放下錦擔去遊玩。等他聽到天宮的鼓聲時,才想起錦擔,一看,糟啦,綾羅綢緞已被打濕了,他怕王母娘娘責怪,於是,就把一匹匹的帛錦抖開,曬在大巖壁上;可是錦緞太長,一直垂到六曲溪邊,皺巴巴的不平整,他又扯又拉,直到把一擔綾緞撫的平平整整。幾番辛勞,大腳仙已困頓不堪,尋到一陰涼處便呼呼大睡。一常見醒來,日頭已經西斜。他起身一瞧,眼前一片金輝,光芒四射。原來這是綾緞在陽光下熠熠閃亮,襯得碧水丹山更加旖旎。大腳仙用手一摸,巖壁上燙熱炙人,他慌了,急忙去收布。然而,那一條條綾緞已熔進了光滑的石壁中,連大腳仙按布的仙掌也永遠嵌進了巖壁上。“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青葱積綠苔。”説的就是仙掌峯的景緻。

請大家注意看,前面這塊壁上刻有“伏虎”二字。題刻的作者系幼溪草廬的主人陳省。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陳省因與宰相張居正政見不一而受到排擠。皇上雖數賜,但他仍然辭職榮歸入閩。深厚感情感懷才不遇,卜築武夷山中。適雲窩有一巖石狀如蹲虎,便勒石“伏虎”二字,意在他如一隻蹲伏在武夷山中的老虎,企盼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再展宏圖。伏虎巖右邊這一竹叢,就是郭沫若先生在遊武夷詩中提到的方竹。這種竹看似圓,摸去卻是四方的,十分奇特。不信,大家可以來摸摸。從伏虎巖前的石徑登上,便可看到一道石門,門額上刻有“崢嶸深鎖”四字。進石門,眼前豁然開朗,別有洞天。這就是素有產茶“甲於武夷”之稱的茶洞。從洞中放眼眺望接筍峯、隱屏峯、清隱巖、天遊峯、仙掌峯,以及遠在三曲的仙遊巖,峭壁聳立的危崖,就象一堵堵高大的城牆,把它團團圍住,唯一的通道,就是西邊的一條巖罅。人在面積不過六七畝的洞中,有如陷入井底一樣,抬頭仰視,僅見青天一圍。正如徐霞客在《武夷山遊記》中寫道:“諸峯上皆峭絕,而下復攢湊,外無磴道,獨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巖更為矯也。”所以,歷代都有文人墨客在洞內卜築隱居,如宋劉衡的小隱居,明李鐘鼎的煮霞居,清董茂勛的留雲書屋等。如今這些古老的建築,大都不見蹤跡,唯猖狂留下的董茂勛留雲書屋的舊址。茶洞最北面這個潭,稱“仙浴潭”,從天遊峯奇峯跌落下來的雪花泉 就彙集在這裏。相傳該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名。大家請看,南面這條通往隱屏峯的石徑,在距我們所處位置的十餘米處,有一石門,門額上刻有“留雲書屋”四字,這就是董茂勛卜築的留雲書屋的舊址。二百多年前,《武夷山志》作者攻天工就是在其父董茂勛留雲書屋中完成了二十四卷《武夷山志》的編 工作,為武夷山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穿石門,過“雞胸”、“龍脊”,可見巖壁上有“仙凡界”題刻,意思是這裏是人間與仙境的分界線,只有有膽有識敢過武夷山險徑——“雞胸”、“龍脊”的人,才能步入頂峯仙境。立於峯尖這座亭叫“仙弈亭”。再往上攀登數十米,便到隱屏峯頂。峯頂原有清真道院,建於明萬曆三年(1577年),今廢。自巔南下,半壁有洞,名“南溟靖”。明道人劉端陽藏蜕於此,至今仍有石冢蜃壇。 各位朋友,請大家做好登山準備,現在我們開始攀登天遊峯。從茶洞到天遊峯一覽台共有八百多級石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邊登邊數,看誰數的數字最精確。

現在我們終於登上了天遊峯一覽台,大家一路辛苦了。根據剛才大家報來的數字看,張先生、李先生數得最為精確,共有石階826級,謝謝大家的合作。天游泳池峯東接仙遊巖,西連仙掌峯,壁立萬 ,高聳羣峯之上。每當雨後乍晴,晨曦初露之時,白茫茫的煙雲,彌山漫谷;風吹雲蕩,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站在一覽台上望雲海,變幻莫測,宛如置身於蓬萊仙境,邀遊於天宮瓊閣,故名“天遊”。一覽台位於景區中心,是一處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台。隨着時序流轉,在這裏可以觀賞到日出、雲霧、佛光、夕陽、明月等天遊五絕,從一覽台上賃欄遠眺,但見羣峯點點,西望那座山峯就是八曲的三教峯,東望這卒山峯是一曲的大王峯。俯瞰九曲蜿蜒,竹筏輕蕩,武夷山水盡收眼底,令人心胸開闊,陶然忘歸。徐霞客評點説:“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峯固應第一也。”

從一覽台前行,眼前座宮觀式的建築,就是天遊觀 。觀後的妙高台上,大家看到的這棵掛有古樹名木牌子的樹,就是罕見的紅豆樹。每當成熟季節,山風輕拂,豆莢就紛紛撒落在地,滾出殷紅的豆粒,晶瑩閃亮,鮮豔可愛。

唐朝詩人王維有詩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但願大家能在樹下多找出幾粒帶回家中,成為武夷山之得的美好紀念。紅豆樹旁的這條澗稱胡麻澗。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記得餘處。其中最大這一幅“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意思是説天遊峯即是“武夷第一勝地”,那麼,理應號稱“第一山”。也有人解釋説,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佔居的名山,就應該是天下“第一山”。欣賞完摩崖石刻,登上崎嶇丘,前面這座牌坊就是中正公園牌坊,原來牌坊上鐫刻有“中正公園”四字,“文革”期間被敲掉,現有關部門正總任務恢復這一景觀。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5

古徑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廨院登上20xx多級台階,經過“七 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一亭:“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已廢)。此後途中巖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台階。水淙淙不絕於耳。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台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巖洞口”,往東可到桃巖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台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説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第六亭:“鬆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台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第七亭:“更衣亭”。過“鬆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説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湧泉寺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着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檐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莊嚴”。在大殿後側,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説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大殿內外有許多橡聯佳句,如:“座上白雲多,正丹風浴時,蒼龍卧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等,皆為古寺歷史和環境的生動寫照。

大雄寶殿和圓通寶殿的天花板上彩繪豔麗奪目。其中,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各種樣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另有麒麟、白馬、象、猿等圖案27塊。圓通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故事彩繪75幅。此外,還有清枱灣知府慶保和福州將軍慶霖兩兄弟同獻的巨匾“寶珞尊嚴”。殿中還保藏着幾十部明版錦裝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寶殿前兩側的鐘、鼓樓上懸掛有古鐘、鼓,其中重約2噸的金剛般若鐘上鑄有6372字金剛經,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圓通寶殿西側有聖箭堂,俗稱“方丈”室。院中栽有兩雌一雄的鐵樹,開花時黃色大如絨球。據説鐵樹分別為閩王王審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湧泉寺最盛時,僧人曾達1500多人。香積廚仍保留有4口巨鍋,為宋朝時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裝水20擔、下米5擔,真可謂是“千口之鍋”,養千人之眾。

湧泉寺分別於明永樂六年(1420xx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兩度毀於大火,明崇禎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幾次修建後,於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湧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和佈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三大殿堂為主體、依着山勢層層上升、構成完整的古代建築組羣。湧泉寺前兩側的兩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燒製的,左邊一座稱“莊嚴劫千佛陶塔”,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雙塔是用陶土分層燒製累疊而成,八角九層,高約7米左右。塔身細部為仿宋代木構樓閣建築風格,兩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寶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將各36尊,懸掛陶製塔鈴72枝。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

湧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9000部,計2.79萬多冊;手抄經書200多冊;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657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7世紀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共有120卷,分裝48冊,雕版2425塊。這是清康熙年間有代表性的佛學著作。湧泉寺從宋代起就刻經、印經;清康熙間,成了全國出版經書的重要場所。至今,寺內還保存歷代佛經雕版11375塊,堪稱一座佛經的寶庫。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僅存三顆舍利子與佛牙。舍利子是佛門高僧精、氣、神的結合物,火化後遺留下的,會發光。在塔的背後安放着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卧佛象,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卧狀,據説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

湧泉寺南側有回龍閣,羅漢台、佛閣等,回龍閣前的放生池是北宋紹興年間(1131~1161年)開闢,元明兩代重開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砌池岸石欄。現放生池內放養着上百隻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石雕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閣後有"蘭花圃","蘭花圃"3字匾額是1961年朱德所書。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6

各位團友,早上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鼓山湧泉寺。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鼓山的停車場,請大家隨我下車,代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也請記住我們的車號為閩D。我們在這裏遊覽的時間約為2個小時,請大家11:00上車。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鼓山是福州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傳峯頂有一塊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石頭傳出如鼓的聲音。鼓山因此得名。這在1600多年前的《遷城記》一書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閩兩絕”的説法。

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們參觀的湧泉寺位於半山腰海拔650米處。湧泉寺距今已有1220xx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湧泉寺建築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寺內有“三鐵”“三寶”,這“三鐵”“三寶”是什麼呢?在遊覽的過程中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好,各位團友,我們沿着這條小路,來到了鼓山的山門,請看石柱上的這一幅對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這是一副名聯,語意雙關,大家請看,這山門建在山坡口,山風直衝而來,能將落葉塵土吹得乾乾淨淨,無須人工清掃;到了夏秋季節,颱風頻頻,山門常被颳倒,乾脆就不再設門,留下現在這個空門,而從它的寓意看,淨地指佛門淨地,纖塵不染,自然無須清掃;空指佛門四大皆空,信仰來去自由,自然不用關。這副對聯還是一副藏頭聯,分別取“淨”“空”二字,是為紀念湧泉寺已故方丈淨空法師而題。

好,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看看羅漢泉吧。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口泉池,是“羅漢泉”,相傳在建寺時,一住持和尚,夢到羅漢指點此處有泉眼,第二天,和尚們在此處挖掘,果然有清泉,於是眾僧為感謝羅漢贈泉,把此泉叫着羅漢泉,湧泉寺因此而得名。

好,各位團友,請大家轉過身來。現在在我們的正前方,看到“湧泉寺”這塊匾額,可是康熙皇帝親筆手書,字跡古樸,蒼勁有力。

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入寺廟參觀,因為,我想給大家介紹我們左右兩旁的塔,現在請大家猜猜我們眼前這一對小巧玲瓏的塔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廟裏面起到什麼作用呢?

啊!您説是用木頭做的,您説石頭做的,您説是鐵做的,大家好像都沒有猜對呀,這一對塔呀是用陶土燒製而成的,他們距今可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左邊這一座稱為“莊嚴劫千佛陶塔”,代表着過去佛燃燈佛。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代表着現在佛釋迦摩尼佛。兩座塔的顏色都是棕褐色,採用陶土分層燒製,砌疊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們所看的陶土燒製塔是非常少有的。

大家看它的塔鈴有72個,也是用陶土精心燒製而成,每當清風掠過,它都會發出悦耳的聲音,似乎是給我們送來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兩塔原在福州南郊龍瑞院內,1972年遷至湧泉寺。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座樓閣式的陶塔,還是研究宋代建築的實物佐證。塔在寺廟裏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寺廟與塔有着很深的淵源。塔,梵文卒堵坡,原為墳冢、圓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們稱寺廟為塔廟(塔院)。寺廟是以塔為主,人們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經書存放於塔中。塔在寺廟被奉為吉祥的聖物,後來衍變為一種特有的宗教建築。佛教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善於融化外來的文化,創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為佛法象徵的塔,在佛教漢化的過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樣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圓的、方的、鐵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貯藏舍利、象徵佛法,擴大為功德、寄託、紀念,甚至做為海上航行的標識,以及與風水有關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這對宋代陶塔是今天我們參觀的湧泉寺的“三寶”之一,在這裏給大家十五分鐘的照像時間,十五分鐘後我們將去參觀寺廟的“三鐵”和“三寶”中的另二寶!謝謝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7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導遊。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峯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巖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着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在靈源洞一帶最著名的摩崖題刻莫過於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跡,看這“忘歸石”,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遊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時,十分喜歡遊玩鼓山,每每流連忘返。有一次,他流連山中美景忘了時間,待從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於是寫了“忘歸石”,這3個字已表達自已依依不捨之情。如果待會兒哪位遊客留連忘返,也找塊石頭留下墨寶,那可不行哦!

好了,現在我們在這塊巖壁上看到刻有三個大字,誰來念念?這位小朋友説太簡單了,是喝水的地方,還問怎麼沒有水呢?其實啊,這個字不念喝水的喝,為什麼呢?聽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相傳古時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澗下泉水喧譁,影響誦經,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所以,這三個字念“喝水巖”。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説,其實這時的地形按地質學上説是巖層斷裂帶,由於地殼運動,形成斷裂面,地表水沿斷裂面滲漏到地下去,當然就沒水了,而不是一個人能喝水倒流的。這裏到底是有水好還是無水妙呢?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宋代文人徐錫之在他的石刻詩上闡明瞭觀點,看這塊石碑上寫到:“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待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他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曾大發感慨,他説“怪他活潑源頭來,一去千年竟不回。”我們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為了彌補這一大遺憾,不知哪位古賢別出心裁,在此石旁題刻“無水亦佳”,真令遊客回眸一笑,意味無窮。

鼓山靈源洞一帶,石谷深邃,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觀。先賢們充分利用這裏的石壁題詩刻字,使整個景觀得以完整地保留,為鼓山增色生輝!1982年春,劉海粟大師87歲高齡時遊覽靈源洞,題了“勝於天竺”4個大字,讚美這裏的風景和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沒聽完的故事,看那沒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一刻!謝謝大家。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8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廨院登上20xx多級台階,經過“七 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一亭:“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已廢)。此後途中巖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台階。水淙淙不絕於耳。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台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巖洞口”,往東可到桃巖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台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説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第六亭:“鬆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台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第七亭:“更衣亭”。過“鬆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説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湧泉寺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着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檐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莊嚴”。在大殿後側,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説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大殿內外有許多橡聯佳句,如:“座上白雲多,正丹風浴時,蒼龍卧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等,皆為古寺歷史和環境的生動寫照。

大雄寶殿和圓通寶殿的天花板上彩繪豔麗奪目。其中,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各種樣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另有麒麟、白馬、象、猿等圖案27塊。圓通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故事彩繪75幅。此外,還有清枱灣知府慶保和福州將軍慶霖兩兄弟同獻的巨匾“寶珞尊嚴”。殿中還保藏着幾十部明版錦裝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寶殿前兩側的鐘、鼓樓上懸掛有古鐘、鼓,其中重約2噸的金剛般若鐘上鑄有6372字金剛經,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圓通寶殿西側有聖箭堂,俗稱“方丈”室。院中栽有兩雌一雄的鐵樹,開花時黃色大如絨球。據説鐵樹分別為閩王王審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湧泉寺最盛時,僧人曾達1500多人。香積廚仍保留有4口巨鍋,為宋朝時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裝水20擔、下米5擔,真可謂是“千口之鍋”,養千人之眾。

湧泉寺分別於明永樂六年(1420xx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兩度毀於大火,明崇禎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幾次修建後,於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湧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和佈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三大殿堂為主體、依着山勢層層上升、構成完整的古代建築組羣。湧泉寺前兩側的兩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燒製的,左邊一座稱“莊嚴劫千佛陶塔”,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雙塔是用陶土分層燒製累疊而成,八角九層,高約7米左右。塔身細部為仿宋代木構樓閣建築風格,兩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寶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將各36尊,懸掛陶製塔鈴72枝。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

湧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9000部,計2.79萬多冊;手抄經書200多冊;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657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7世紀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共有120卷,分裝48冊,雕版2425塊。這是清康熙年間有代表性的佛學著作。湧泉寺從宋代起就刻經、印經;清康熙間,成了全國出版經書的重要場所。至今,寺內還保存歷代佛經雕版11375塊,堪稱一座佛經的寶庫。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僅存三顆舍利子與佛牙。舍利子是佛門高僧精、氣、神的結合物,火化後遺留下的,會發光。在塔的背後安放着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卧佛象,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卧狀,據説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

湧泉寺南側有回龍閣,羅漢台、佛閣等,回龍閣前的放生池是北宋紹興年間(1131~1161年)開闢,元明兩代重開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砌池岸石欄。現放生池內放養着上百隻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石雕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閣後有"蘭花圃","蘭花圃"3字匾額是1961年朱德所書。

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裏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説,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巖壁上:

達摩面壁、南極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龍聽法、鎧甲卸巖、慈航架壑、八仙巖洞、千佛梵宮

觀景台

倚靠着木質欄杆極目遠眺,華燈初上的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彷彿置身仙境。這是遊客在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台的切身感受。這座由省登山協會修建的觀景台,建在鼓山海拔400米處,與姐妹樓毗鄰,採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遊客可以在這裏納涼、休閒、品茗,也可以品嚐到真正的農家菜。這座觀景台建成以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和登山者來此休憩納涼,為鼓山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9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導遊。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峯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巖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着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在靈源洞一帶最著名的摩崖題刻莫過於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跡,看這“忘歸石”,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遊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時,十分喜歡遊玩鼓山,每每流連忘返。有一次,他流連山中美景忘了時間,待從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於是寫了“忘歸石”,這3個字已表達自已依依不捨之情。如果待會兒哪位遊客留連忘返,也找塊石頭留下墨寶,那可不行哦!

好了,現在我們在這塊巖壁上看到刻有三個大字,誰來念念?這位小朋友説太簡單了,是喝水的地方,還問怎麼沒有水呢?其實啊,這個字不念喝水的喝,為什麼呢?聽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相傳古時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澗下泉水喧譁,影響誦經,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所以,這三個字念“喝水巖”。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説,其實這時的地形按地質學上説是巖層斷裂帶,由於地殼運動,形成斷裂面,地表水沿斷裂面滲漏到地下去,當然就沒水了,而不是一個人能喝水倒流的。這裏到底是有水好還是無水妙呢?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宋代文人徐錫之在他的石刻詩上闡明瞭觀點,看這塊石碑上寫到:“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待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他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曾大發感慨,他説“怪他活潑源頭來,一去千年竟不回。”我們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為了彌補這一大遺憾,不知哪位古賢別出心裁,在此石旁題刻“無水亦佳”,真令遊客回眸一笑,意味無窮。

鼓山靈源洞一帶,石谷深邃,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觀。先賢們充分利用這裏的石壁題詩刻字,使整個景觀得以完整地保留,為鼓山增色生輝!1982年春,劉海粟大師87歲高齡時遊覽靈源洞,題了“勝於天竺”4個大字,讚美這裏的風景和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沒聽完的故事,看那沒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一刻!謝謝大家。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導遊。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峯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巖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着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在靈源洞一帶最著名的摩崖題刻莫過於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跡,看這“忘歸石”,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遊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時,十分喜歡遊玩鼓山,每每流連忘返。有一次,他流連山中美景忘了時間,待從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於是寫了“忘歸石”,這3個字已表達自已依依不捨之情。如果待會兒哪位遊客留連忘返,也找塊石頭留下墨寶,那可不行哦!

好了,現在我們在這塊巖壁上看到刻有三個大字,誰來念念?這位小朋友説太簡單了,是喝水的地方,還問怎麼沒有水呢?其實啊,這個字不念喝水的喝,為什麼呢?聽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相傳古時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澗下泉水喧譁,影響誦經,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所以,這三個字念“喝水巖”。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説,其實這時的地形按地質學上説是巖層斷裂帶,由於地殼運動,形成斷裂面,地表水沿斷裂面滲漏到地下去,當然就沒水了,而不是一個人能喝水倒流的。這裏到底是有水好還是無水妙呢?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宋代文人徐錫之在他的石刻詩上闡明瞭觀點,看這塊石碑上寫到:“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待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他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曾大發感慨,他説“怪他活潑源頭來,一去千年竟不回。”我們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為了彌補這一大遺憾,不知哪位古賢別出心裁,在此石旁題刻“無水亦佳”,真令遊客回眸一笑,意味無窮。

鼓山靈源洞一帶,石谷深邃,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觀。先賢們充分利用這裏的石壁題詩刻字,使整個景觀得以完整地保留,為鼓山增色生輝!1982年春,劉海粟大師87歲高齡時遊覽靈源洞,題了“勝於天竺”4個大字,讚美這裏的風景和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沒聽完的故事,看那沒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一刻!謝謝大家。

福州鼓山導遊詞三:

説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説,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遊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巖,峯峯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峯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青龍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來,福州百姓在選擇及組織居住環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閉空間的傳統。為了加強封閉性,還往往採取多重封閉的辦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個圍合的封閉空間;多進庭院住宅又加強了封閉的層次,而裏坊又用圍牆把許多庭院住宅封閉起來(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構造)。 作為城市也是一樣,從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宮城)到內城再到廓城,也是環環相套的多重封閉空間。在城市的外圍,按照風水格局,基址後方是以主山為屏障,山勢向左右延伸到青龍、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山的左右為青龍白虎(比如説福州的以金雞山為青龍,大夢山為白虎,于山、烏山把住南門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遂將後方及左右方圍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擋,連同左右餘脈,亦將前方封閉,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閉圈。如果在這道圈外還有主山後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龍、白虎山之側的護山(比如説福州青龍之側的護山的鼓山;白虎山之側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閉圈。可以説風水格局是在封閉的人為建築環境外的一層天然的封閉環境。

由此我們可知,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守護着福州這塊難得的寶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風調雨順,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

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峯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盪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準備戰鬥。

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雲: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

易經《震卦》象徵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峯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雲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機

坐落在鼓山的湧泉寺更為名揚天下,其位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素有“既來福州,必遊鼓山”之説。

湧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山坡裏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鑲嵌其中,寺廟前後左右環抱着蒼鬱的古老大樹林,可謂“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宛如這寺院是盤古開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處。這一典型唐代建築,坐北朝南,以三級宮殿羣,順山勢而上。邁過高高的門檻,一陣佛門清靜的淡雅清香就會撲面而來。很多人走進殿內,燒上一炷香,虔誠地祈禱、祝福,讓人徒升心安平靜之感。

建造這所寺院的開山祖師神晏更具有傳奇色彩。由於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窩穴上,燕窩發燕仔燕孫,所以湧泉寺能居僧幹眾,蒸蒸口上。相傳當時湧泉寺建成後鼓山香火愈來愈旺。為了讓香客們上山方便,寺院僧眾決定修條上山道路。歷經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山道,從鼓山腳下一直鋪到湧泉寺的大門。

開山祖師神晏看見這條石砌大道,心裏很高興。可過了幾天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條石砌大道寺院的僧眾,病的病,死的死,香客們也聞知湧泉寺發生瘟疫,也不敢上山來了。一時間,鼓山湧泉寺僧侶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雲峯頂朝看石道。遠遠望去,隱隱約約中,他發現整條石道一股凶氣繚繞不散。他連忙再仔細一一辨認,這才驚駭得他幾乎失去控制喊叫出來。這條從山腳鋪到湧泉寺大門口的石道,彎彎曲曲就如一條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嶺道上的一塊塊石頭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鱗甲一片片。那蛇的頭對着湧泉寺大門正張着血盆大口對着燕窩吞吃出門的燕子,這石道分明是“蛇竄燕窩”!這明擺着湧泉寺的風水被這石條道破壞了。

好在神晏不愧為一代大師。他返回湧泉寺,召集眾僧在新修的這條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從山腳到山門。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頭道路中間的九座山亭,依次為閩山第一亭、東際亭、仰止亭(今已廢)、觀瀑亭(又名石門亭)、乘雲亭、半山亭、茶亭、鬆關亭、更衣亭。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鐵釘,牢牢地釘在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道上,把這“蟒蛇”斬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後又從喝水巖修建一條石道,用條石鋪設,直達山門。該道為蜈蚣嶺道,意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這樣這條毒蛇就不能復活了。蜈蚣嶺道鋪設完,上山道路變得四通八達了。

這一來,蟒蛇不能動彈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條石道,永遠僵死在那兒,被千人萬人踩。此後,湧泉寺漸漸香火旺盛了,僧眾越來越多,湧泉寺越來越聞名於世終於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聖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聞名。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福州市鼓山導遊詞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鼓山旅行社導遊洪澤安.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峯海拔925米,但是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引人入勝.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有着很高的文物價值.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峯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巖石壁上.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故事,看那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時光!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導遊。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峯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巖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着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在靈源洞一帶最著名的摩崖題刻莫過於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跡,看這“忘歸石”,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遊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時,十分喜歡遊玩鼓山,每每流連忘返。有一次,他流連山中美景忘了時間,待從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於是寫了“忘歸石”,這3個字已表達自已依依不捨之情。如果待會兒哪位遊客留連忘返,也找塊石頭留下墨寶,那可不行哦!

好了,現在我們在這塊巖壁上看到刻有三個大字,誰來念念?這位小朋友説太簡單了,是喝水的地方,還問怎麼沒有水呢?其實啊,這個字不念喝水的喝,為什麼呢?聽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相傳古時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澗下泉水喧譁,影響誦經,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所以,這三個字念“喝水巖”。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説,其實這時的地形按地質學上説是巖層斷裂帶,由於地殼運動,形成斷裂面,地表水沿斷裂面滲漏到地下去,當然就沒水了,而不是一個人能喝水倒流的。這裏到底是有水好還是無水妙呢?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宋代文人徐錫之在他的石刻詩上闡明瞭觀點,看這塊石碑上寫到:“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待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他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曾大發感慨,他説“怪他活潑源頭來,一去千年竟不回。”我們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為了彌補這一大遺憾,不知哪位古賢別出心裁,在此石旁題刻“無水亦佳”,真令遊客回眸一笑,意味無窮。

鼓山靈源洞一帶,石谷深邃,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觀。先賢們充分利用這裏的石壁題詩刻字,使整個景觀得以完整地保留,為鼓山增色生輝!1982年春,劉海粟大師87歲高齡時遊覽靈源洞,題了“勝於天竺”4個大字,讚美這裏的風景和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沒聽完的故事,看那沒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一刻!謝謝大家。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鼓山旅行社導遊洪澤安.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峯海拔925米,但是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引人入勝.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有着很高的文物價值.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峯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巖石壁上.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故事,看那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時光!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説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説,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遊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巖,峯峯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峯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青龍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來,福州百姓在選擇及組織居住環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閉空間的傳統。為了加強封閉性,還往往採取多重封閉的辦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個圍合的封閉空間;多進庭院住宅又加強了封閉的層次,而裏坊又用圍牆把許多庭院住宅封閉起來(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構造)。 作為城市也是一樣,從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宮城)到內城再到廓城,也是環環相套的多重封閉空間。在城市的外圍,按照風水格局,基址後方是以主山為屏障,山勢向左右延伸到青龍、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山的左右為青龍白虎(比如説福州的以金雞山為青龍,大夢山為白虎,于山、烏山把住南門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遂將後方及左右方圍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擋,連同左右餘脈,亦將前方封閉,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閉圈。如果在這道圈外還有主山後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龍、白虎山之側的護山(比如説福州青龍之側的護山的鼓山;白虎山之側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閉圈。可以説風水格局是在封閉的人為建築環境外的一層天然的封閉環境。

由此我們可知,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守護着福州這塊難得的寶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風調雨順,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

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峯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盪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準備戰鬥。

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雲: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

易經《震卦》象徵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峯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雲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機

坐落在鼓山的湧泉寺更為名揚天下,其位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素有“既來福州,必遊鼓山”之説。

湧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山坡裏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鑲嵌其中,寺廟前後左右環抱着蒼鬱的古老大樹林,可謂“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宛如這寺院是盤古開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處。這一典型唐代建築,坐北朝南,以三級宮殿羣,順山勢而上。邁過高高的門檻,一陣佛門清靜的淡雅清香就會撲面而來。很多人走進殿內,燒上一炷香,虔誠地祈禱、祝福,讓人徒升心安平靜之感。

建造這所寺院的開山祖師神晏更具有傳奇色彩。由於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窩穴上,燕窩發燕仔燕孫,所以湧泉寺能居僧幹眾,蒸蒸口上。相傳當時湧泉寺建成後鼓山香火愈來愈旺。為了讓香客們上山方便,寺院僧眾決定修條上山道路。歷經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山道,從鼓山腳下一直鋪到湧泉寺的大門。

開山祖師神晏看見這條石砌大道,心裏很高興。可過了幾天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條石砌大道寺院的僧眾,病的病,死的死,香客們也聞知湧泉寺發生瘟疫,也不敢上山來了。一時間,鼓山湧泉寺僧侶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雲峯頂朝看石道。遠遠望去,隱隱約約中,他發現整條石道一股凶氣繚繞不散。他連忙再仔細一一辨認,這才驚駭得他幾乎失去控制喊叫出來。這條從山腳鋪到湧泉寺大門口的石道,彎彎曲曲就如一條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嶺道上的一塊塊石頭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鱗甲一片片。那蛇的頭對着湧泉寺大門正張着血盆大口對着燕窩吞吃出門的燕子,這石道分明是“蛇竄燕窩”!這明擺着湧泉寺的風水被這石條道破壞了。

好在神晏不愧為一代大師。他返回湧泉寺,召集眾僧在新修的這條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從山腳到山門。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頭道路中間的九座山亭,依次為閩山第一亭、東際亭、仰止亭(今已廢)、觀瀑亭(又名石門亭)、乘雲亭、半山亭、茶亭、鬆關亭、更衣亭。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鐵釘,牢牢地釘在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道上,把這“蟒蛇”斬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後又從喝水巖修建一條石道,用條石鋪設,直達山門。該道為蜈蚣嶺道,意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這樣這條毒蛇就不能復活了。蜈蚣嶺道鋪設完,上山道路變得四通八達了。

這一來,蟒蛇不能動彈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條石道,永遠僵死在那兒,被千人萬人踩。此後,湧泉寺漸漸香火旺盛了,僧眾越來越多,湧泉寺越來越聞名於世終於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聖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聞名。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説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説,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遊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巖,峯峯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峯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青龍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來,福州百姓在選擇及組織居住環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閉空間的傳統。為了加強封閉性,還往往採取多重封閉的辦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個圍合的封閉空間;多進庭院住宅又加強了封閉的層次,而裏坊又用圍牆把許多庭院住宅封閉起來(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構造)。 作為城市也是一樣,從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宮城)到內城再到廓城,也是環環相套的多重封閉空間。在城市的外圍,按照風水格局,基址後方是以主山為屏障,山勢向左右延伸到青龍、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山的左右為青龍白虎(比如説福州的以金雞山為青龍,大夢山為白虎,于山、烏山把住南門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遂將後方及左右方圍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擋,連同左右餘脈,亦將前方封閉,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閉圈。如果在這道圈外還有主山後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龍、白虎山之側的護山(比如説福州青龍之側的護山的鼓山;白虎山之側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閉圈。可以説風水格局是在封閉的人為建築環境外的一層天然的封閉環境。

由此我們可知,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守護着福州這塊難得的寶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風調雨順,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

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峯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盪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準備戰鬥。

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雲: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

易經《震卦》象徵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峯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雲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機

坐落在鼓山的湧泉寺更為名揚天下,其位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素有“既來福州,必遊鼓山”之説。

湧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山坡裏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鑲嵌其中,寺廟前後左右環抱着蒼鬱的古老大樹林,可謂“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宛如這寺院是盤古開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處。這一典型唐代建築,坐北朝南,以三級宮殿羣,順山勢而上。邁過高高的門檻,一陣佛門清靜的淡雅清香就會撲面而來。很多人走進殿內,燒上一炷香,虔誠地祈禱、祝福,讓人徒升心安平靜之感。

建造這所寺院的開山祖師神晏更具有傳奇色彩。由於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窩穴上,燕窩發燕仔燕孫,所以湧泉寺能居僧幹眾,蒸蒸口上。相傳當時湧泉寺建成後鼓山香火愈來愈旺。為了讓香客們上山方便,寺院僧眾決定修條上山道路。歷經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山道,從鼓山腳下一直鋪到湧泉寺的大門。

開山祖師神晏看見這條石砌大道,心裏很高興。可過了幾天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條石砌大道寺院的僧眾,病的病,死的死,香客們也聞知湧泉寺發生瘟疫,也不敢上山來了。一時間,鼓山湧泉寺僧侶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雲峯頂朝看石道。遠遠望去,隱隱約約中,他發現整條石道一股凶氣繚繞不散。他連忙再仔細一一辨認,這才驚駭得他幾乎失去控制喊叫出來。這條從山腳鋪到湧泉寺大門口的石道,彎彎曲曲就如一條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嶺道上的一塊塊石頭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鱗甲一片片。那蛇的頭對着湧泉寺大門正張着血盆大口對着燕窩吞吃出門的燕子,這石道分明是“蛇竄燕窩”!這明擺着湧泉寺的風水被這石條道破壞了。

好在神晏不愧為一代大師。他返回湧泉寺,召集眾僧在新修的這條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從山腳到山門。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頭道路中間的九座山亭,依次為閩山第一亭、東際亭、仰止亭(今已廢)、觀瀑亭(又名石門亭)、乘雲亭、半山亭、茶亭、鬆關亭、更衣亭。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鐵釘,牢牢地釘在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道上,把這“蟒蛇”斬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後又從喝水巖修建一條石道,用條石鋪設,直達山門。該道為蜈蚣嶺道,意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這樣這條毒蛇就不能復活了。蜈蚣嶺道鋪設完,上山道路變得四通八達了。

這一來,蟒蛇不能動彈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條石道,永遠僵死在那兒,被千人萬人踩。此後,湧泉寺漸漸香火旺盛了,僧眾越來越多,湧泉寺越來越聞名於世終於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聖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聞名。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6

各位團友,早上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鼓山湧泉寺。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鼓山的停車場,請大家隨我下車,代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也請記住我們的車號為閩D。我們在這裏遊覽的時間約為2個小時,請大家11:00上車。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鼓山是福州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傳峯頂有一塊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石頭傳出如鼓的聲音。鼓山因此得名。這在1600多年前的《遷城記》一書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閩兩絕”的説法。

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們參觀的湧泉寺位於半山腰海拔650米處。湧泉寺距今已有1220xx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湧泉寺建築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寺內有“三鐵”“三寶”,這“三鐵”“三寶”是什麼呢?在遊覽的過程中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好,各位團友,我們沿着這條小路,來到了鼓山的山門,請看石柱上的這一幅對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這是一副名聯,語意雙關,大家請看,這山門建在山坡口,山風直衝而來,能將落葉塵土吹得乾乾淨淨,無須人工清掃;到了夏秋季節,颱風頻頻,山門常被颳倒,乾脆就不再設門,留下現在這個空門,而從它的寓意看,淨地指佛門淨地,纖塵不染,自然無須清掃;空指佛門四大皆空,信仰來去自由,自然不用關。這副對聯還是一副藏頭聯,分別取“淨”“空”二字,是為紀念湧泉寺已故方丈淨空法師而題。

好,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看看羅漢泉吧。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口泉池,是“羅漢泉”,相傳在建寺時,一住持和尚,夢到羅漢指點此處有泉眼,第二天,和尚們在此處挖掘,果然有清泉,於是眾僧為感謝羅漢贈泉,把此泉叫着羅漢泉,湧泉寺因此而得名。

好,各位團友,請大家轉過身來。現在在我們的正前方,看到“湧泉寺”這塊匾額,可是康熙皇帝親筆手書,字跡古樸,蒼勁有力。

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入寺廟參觀,因為,我想給大家介紹我們左右兩旁的塔,現在請大家猜猜我們眼前這一對小巧玲瓏的塔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廟裏面起到什麼作用呢?

啊!您説是用木頭做的,您説石頭做的,您説是鐵做的,大家好像都沒有猜對呀,這一對塔呀是用陶土燒製而成的,他們距今可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左邊這一座稱為“莊嚴劫千佛陶塔”,代表着過去佛燃燈佛。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代表着現在佛釋迦摩尼佛。兩座塔的顏色都是棕褐色,採用陶土分層燒製,砌疊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們所看的陶土燒製塔是非常少有的。

大家看它的塔鈴有72個,也是用陶土精心燒製而成,每當清風掠過,它都會發出悦耳的聲音,似乎是給我們送來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兩塔原在福州南郊龍瑞院內,1972年遷至湧泉寺。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座樓閣式的陶塔,還是研究宋代建築的實物佐證。塔在寺廟裏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寺廟與塔有着很深的淵源。塔,梵文卒堵坡,原為墳冢、圓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們稱寺廟為塔廟(塔院)。寺廟是以塔為主,人們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經書存放於塔中。塔在寺廟被奉為吉祥的聖物,後來衍變為一種特有的宗教建築。佛教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善於融化外來的文化,創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為佛法象徵的塔,在佛教漢化的過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樣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圓的、方的、鐵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貯藏舍利、象徵佛法,擴大為功德、寄託、紀念,甚至做為海上航行的標識,以及與風水有關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這對宋代陶塔是今天我們參觀的湧泉寺的“三寶”之一,在這裏給大家十五分鐘的照像時間,十五分鐘後我們將去參觀寺廟的“三鐵”和“三寶”中的另二寶!謝謝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7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堵牆就是武夷精舍遺址 。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學家朱熹親自擘劃、營建的書院。據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記載:武夷精舍是當時武夷山的一大建築,人稱"武夷之巨觀"。有仁智堂、隱求室、止宿寮、石門塢、觀善齋、寒棲館、晚對亭和鐵笛亭等建築。四方來者,莫不歎其佳勝。朱熹在武夷精舍著書立説,倡道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了大批理學人才。因此他創辦的武夷精舍備愛封建統治者的重視,歷代都曾加以葺治、增廣。南宋末期,經擴建後的武夷精舍,改名為“紫陽書院”,由官府撥給公田以供養學者。隨後又設置“山長”這個教職,來主持教事。元初,改山長為“教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毀於兵災。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孫朱洵、朱澍出資重建後,又改稱“朱文公祠”,崇祀朱熹。清康熙年間,賜予“學達性天”匾額,再度大興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殘留的精舍遺址,則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閩浙總督常見羅滿保“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從武夷精舍前行數百米,在接筍峯西壁巖下,有因峯巖崩塌形成的大小巖洞10餘處。每當冬春二季的早晚,從洞穴裏常常會冒出一縷縷淡淡的雲霧,在峯石之間輕輕遊蕩,時而聚集一團,時而又飄散開來,舒捲自如,變幻莫測,故此地名為“雲窩” 。雲窩四周環繞着響聲巖、丹爐巖、仙蹟巖、天柱峯、更衣台、曬布巖、天遊峯、蒼屏峯、接筍峯等。過問樵台,前面大家看見的這個石門,就是叔圭精舍舊址。門額上“叔圭精舍”四字清晰可見。叔圭、姓江名贄,北宋人,官舉孝廉。這裏原有一座考究的古建築,是清初為紀念江贄而建造的,現僅存這道石門。過叔圭精舍石門,但覺豁然開朗。左邊這個瀕臨九曲溪巡的亭子叫石沼青蓮亭。右邊這座山峯是隱屏峯,依附於隱屏峯,峯腰橫列三痕,彷彿折斷又連接在一起的山峯,叫接筍峯。隱屏峯下的這座亭叫水月亭。據説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賞月,可風到四個月亮。請各位朋友猜猜看,有哪四個月亮?(天上一個,水中一個,杯中一個,還有心中一個)。雲窩中間這塊漆黑巨石,大家看,像不像一頭伏卧的大象,俗稱鐵象巖 。鐵象巖中間裂開一罅,人穿行於其中,但覺天光如線。為區別溪南靈巖一線天,故稱 它為“小一線天”。雲窩以鐵象巖為界,分上、下雲窩。雲窩巨石倚立,背巖臨水,地處武夷山精華地帶,為武夷首勝之區。這裏歷來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隱潛居養心之所。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兵部侍郎陳省曾在上下雲窩間,興建“幼溪草廬”,計有賓雲堂、棲雲閣、巢雲樓、生雲台、遲雲亭等10餘處亭、台、樓、閣,極為富麗堂皇。可惜這些建築早已廢圯,巖壁間留下的些許摩崖題刻,還能讓人依稀記起昔日的繁華。關於幼溪草堂和武夷精舍,還留下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陳省在雲窩構築幼溪草廬時,朱熹當年營建的紫陽書院十分破舊。一邊是優雅的環境,精美的建築;一邊是年久失修,即將坍廢的書院。一士人見此情景,便題詩於壁:“紫陽書院對清波,破壁殘碑半女筍。頗愛隔鄰亭榭勝,畫欄朱拱是雲窩。”陳省見詩笑曰:這分明是激我乎。即日捐資僱工,大興土木,將紫陽書院修復一新。

鐵象巖左邊這座山峯,就是我們在竹筏上看至的曬布,請大家注意看,在曬布巖的巖壁中間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長度超過一丈的有數十行,相傳這是仙人留下的,故曬布巖又稱“仙掌峯”。曬布巖由於流水長年沖刷的結果,巖壁上佈滿了數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軌跡。每當西斜的陽光照到壁上,更見得條縷分明。俯視溪中,但見影浸水底,隨波晃漾,恍如無數條流動的黑蛇白蛇,從溪底直往下竄。若逢雨天,雨水從巖頂順着直溜溜的軌跡飛瀉直下,彷彿素練懸而未決天,萬千銀龍飛舞,堪稱奇景。關於曬布巖和仙掌峯的由來,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個故事:相傳很早以前,天宮的織女每天都揹着錦囊,唱着歌兒去採集五彩雲錦。這些雲錦配上一縷縷金絲銀線,織成一匹匹綾羅綢緞,獻給王母娘娘。一天清晨,負責運送的挑擔的挑擔大腳仙,挑着織女織好的一擔帛錦,踏着雲路途經武夷山雲窩時,不經意往下一看,頓時被“碧水丹山”的奇景迷住了。他便放下錦擔去遊玩。等他聽到天宮的鼓聲時,才想起錦擔,一看,糟啦,綾羅綢緞已被打濕了,他怕王母娘娘責怪,於是,就把一匹匹的帛錦抖開,曬在大巖壁上;可是錦緞太長,一直垂到六曲溪邊,皺巴巴的不平整,他又扯又拉,直到把一擔綾緞撫的平平整整。幾番辛勞,大腳仙已困頓不堪,尋到一陰涼處便呼呼大睡。一常見醒來,日頭已經西斜。他起身一瞧,眼前一片金輝,光芒四射。原來這是綾緞在陽光下熠熠閃亮,襯得碧水丹山更加旖旎。大腳仙用手一摸,巖壁上燙熱炙人,他慌了,急忙去收布。然而,那一條條綾緞已熔進了光滑的石壁中,連大腳仙按布的仙掌也永遠嵌進了巖壁上。“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青葱積綠苔。”説的就是仙掌峯的景緻。

請大家注意看,前面這塊壁上刻有“伏虎”二字。題刻的作者系幼溪草廬的主人陳省。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陳省因與宰相張居正政見不一而受到排擠。皇上雖數賜,但他仍然辭職榮歸入閩。深厚感情感懷才不遇,卜築武夷山中。適雲窩有一巖石狀如蹲虎,便勒石“伏虎”二字,意在他如一隻蹲伏在武夷山中的老虎,企盼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再展宏圖。伏虎巖右邊這一竹叢,就是郭沫若先生在遊武夷詩中提到的方竹。這種竹看似圓,摸去卻是四方的,十分奇特。不信,大家可以來摸摸。從伏虎巖前的石徑登上,便可看到一道石門,門額上刻有“崢嶸深鎖”四字。進石門,眼前豁然開朗,別有洞天。這就是素有產茶“甲於武夷”之稱的茶洞。從洞中放眼眺望接筍峯、隱屏峯、清隱巖、天遊峯、仙掌峯,以及遠在三曲的仙遊巖,峭壁聳立的危崖,就象一堵堵高大的城牆,把它團團圍住,唯一的通道,就是西邊的一條巖罅。人在面積不過六七畝的洞中,有如陷入井底一樣,抬頭仰視,僅見青天一圍。正如徐霞客在《武夷山遊記》中寫道:“諸峯上皆峭絕,而下復攢湊,外無磴道,獨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巖更為矯也。”所以,歷代都有文人墨客在洞內卜築隱居,如宋劉衡的小隱居,明李鐘鼎的煮霞居,清董茂勛的留雲書屋等。如今這些古老的建築,大都不見蹤跡,唯猖狂留下的董茂勛留雲書屋的舊址。茶洞最北面這個潭,稱“仙浴潭”,從天遊峯奇峯跌落下來的雪花泉 就彙集在這裏。相傳該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名。大家請看,南面這條通往隱屏峯的石徑,在距我們所處位置的十餘米處,有一石門,門額上刻有“留雲書屋”四字,這就是董茂勛卜築的留雲書屋的舊址。二百多年前,《武夷山志》作者攻天工就是在其父董茂勛留雲書屋中完成了二十四卷《武夷山志》的編 工作,為武夷山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穿石門,過“雞胸”、“龍脊”,可見巖壁上有“仙凡界”題刻,意思是這裏是人間與仙境的分界線,只有有膽有識敢過武夷山險徑——“雞胸”、“龍脊”的人,才能步入頂峯仙境。立於峯尖這座亭叫“仙弈亭”。再往上攀登數十米,便到隱屏峯頂。峯頂原有清真道院,建於明萬曆三年(1577年),今廢。自巔南下,半壁有洞,名“南溟靖”。明道人劉端陽藏蜕於此,至今仍有石冢蜃壇。 各位朋友,請大家做好登山準備,現在我們開始攀登天遊峯。從茶洞到天遊峯一覽台共有八百多級石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邊登邊數,看誰數的數字最精確。

現在我們終於登上了天遊峯一覽台,大家一路辛苦了。根據剛才大家報來的數字看,張先生、李先生數得最為精確,共有石階826級,謝謝大家的合作。天游泳池峯東接仙遊巖,西連仙掌峯,壁立萬 ,高聳羣峯之上。每當雨後乍晴,晨曦初露之時,白茫茫的煙雲,彌山漫谷;風吹雲蕩,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站在一覽台上望雲海,變幻莫測,宛如置身於蓬萊仙境,邀遊於天宮瓊閣,故名“天遊”。一覽台位於景區中心,是一處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台。隨着時序流轉,在這裏可以觀賞到日出、雲霧、佛光、夕陽、明月等天遊五絕,從一覽台上賃欄遠眺,但見羣峯點點,西望那座山峯就是八曲的三教峯,東望這卒山峯是一曲的大王峯。俯瞰九曲蜿蜒,竹筏輕蕩,武夷山水盡收眼底,令人心胸開闊,陶然忘歸。徐霞客評點説:“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峯固應第一也。”

從一覽台前行,眼前座宮觀式的建築,就是天遊觀 。觀後的妙高台上,大家看到的這棵掛有古樹名木牌子的樹,就是罕見的紅豆樹。每當成熟季節,山風輕拂,豆莢就紛紛撒落在地,滾出殷紅的豆粒,晶瑩閃亮,鮮豔可愛。

唐朝詩人王維有詩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但願大家能在樹下多找出幾粒帶回家中,成為武夷山之得的美好紀念。紅豆樹旁的這條澗稱胡麻澗。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記得餘處。其中最大這一幅“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意思是説天遊峯即是“武夷第一勝地”,那麼,理應號稱“第一山”。也有人解釋説,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佔居的名山,就應該是天下“第一山”。欣賞完摩崖石刻,登上崎嶇丘,前面這座牌坊就是中正公園牌坊,原來牌坊上鐫刻有“中正公園”四字,“文革”期間被敲掉,現有關部門正總任務恢復這一景觀。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8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導遊。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峯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巖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着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在靈源洞一帶最著名的摩崖題刻莫過於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跡,看這“忘歸石”,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遊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時,十分喜歡遊玩鼓山,每每流連忘返。有一次,他流連山中美景忘了時間,待從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於是寫了“忘歸石”,這3個字已表達自已依依不捨之情。如果待會兒哪位遊客留連忘返,也找塊石頭留下墨寶,那可不行哦!

好了,現在我們在這塊巖壁上看到刻有三個大字,誰來念念?這位小朋友説太簡單了,是喝水的地方,還問怎麼沒有水呢?其實啊,這個字不念喝水的喝,為什麼呢?聽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相傳古時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澗下泉水喧譁,影響誦經,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所以,這三個字念“喝水巖”。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説,其實這時的地形按地質學上説是巖層斷裂帶,由於地殼運動,形成斷裂面,地表水沿斷裂面滲漏到地下去,當然就沒水了,而不是一個人能喝水倒流的。這裏到底是有水好還是無水妙呢?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宋代文人徐錫之在他的石刻詩上闡明瞭觀點,看這塊石碑上寫到:“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待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他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曾大發感慨,他説“怪他活潑源頭來,一去千年竟不回。”我們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為了彌補這一大遺憾,不知哪位古賢別出心裁,在此石旁題刻“無水亦佳”,真令遊客回眸一笑,意味無窮。

鼓山靈源洞一帶,石谷深邃,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觀。先賢們充分利用這裏的石壁題詩刻字,使整個景觀得以完整地保留,為鼓山增色生輝!1982年春,劉海粟大師87歲高齡時遊覽靈源洞,題了“勝於天竺”4個大字,讚美這裏的風景和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沒聽完的故事,看那沒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一刻!謝謝大家。

福建鼓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9

各位貴賓: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福州來遊覽。

見到大家的心情就象今天天氣那麼燦爛,我是中國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旁邊這位是開車經驗豐富的馬師傅。今明兩天福州之旅將由我們跟大家一起度過,在這預祝大家這兩天玩得開心、吃得放心、睡得安心。 非常榮幸能陪同大家一起遊覽素有“閩山第一”之美稱的福州最有名的旅遊勝地――鼓山。

鼓山海拔969米、面積1890公頃,聳立於榕城東郊,閩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它因頂峯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盪之聲,故名鼓山。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公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台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遊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後進山門直達湧泉寺。鼓山勝蹟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160多景。

彩更為濃厚,而為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因此,鼓山摩崖石刻隨處可見,約有549處。自宋代以來,歷代名人墨客就在絕頂峯、靈源洞、白雲洞、舍利窟、達摩十八景及古道旁的巖石等處鑿下各種字體石刻,其中刻在靈源洞附近的就有300多處,也是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宋代大書法家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等人及現代人郭沫若的手跡,這些名人薈萃的自然“碑林”篆、隸、楷、行、草各種俱會,真是琳琅滿目,相映成趣。鼓山也是國內罕見的書法藝術長廊,猶如一座天然的石刻書法寶庫,所以被“東南碑林”。

在“靈源深處”的石拱門前刻有四個大字。進入石門,傍崖而下六十餘級台階,我們現在所處的靈源洞,在地理學上屬於谷中谷地形。它山勢迥異、巖石嵌怪,兩峯之間裂一深澗,寬約3米,深達兩丈多,有似石洞,稱靈源洞。這裏林木蔭蔭、涼風習習,夏日,這裏就是一座天然的空調房,非常舒服。因為這樣的原因,就有一位宋代的名人,貪圖這裏美景,導致忘記了回家的時間,留下了“忘歸石”、三個大字。這個人是誰呢?大家往前方看,前言三個紅色的楷書大字“忘歸石”是宋代大書法家蔡襄所提。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書法家,他字君謨,出生在我們福建仙遊。自幼聰明好學,十八歲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為官清廉,剛正無私,為人民做過許多好事,頗得民心。從這幅字上可以看出,宋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蔡襄任福州知洲才一年,和郭世濟、蘇才翁、邵一華四人來鼓山遊玩。因貪圖山間美色,忘記時間,故留下“忘歸石”三個字。蔡襄多才多藝,他的文章、書法都寫得很好,他寫的《茶錄》、《荔枝譜》是我國較早的農業專著。但蔡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書法,歷代對他的書法評價都很高,後人把他、蘇東坡、米芾、黃庭緊四人合稱宋代四大書法家。在書法上,蔡襄是個多面手,

單就蔡襄的楷書而言,評論家認為蔡襄的楷書受唐顏體影響較深。如果大家看到顏真卿晚期的楷書字貼,就不難發現兩人楷書比較接近,都是寫得濃厚雄偉、方正飽滿。蔡襄在吸取顏體濃厚雄偉、方正飽滿等特點的基礎上,把字寫得筆力遒勁,體態顯得俊逸典雅。因此,蔡襄的楷書有着“端莊沉着”的風格。

大家請往左手彌勒閣峭壁上看,施元長於1061年所題“喝水巖”,關於這3個字,還有一段靈泉喝後永不回的小傳説。相傳古時湧泉寺的開山祖師神晏在此誦經,因澗下的流水喧譁,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那麼現在這股泉水流到哪裏去了呢?一會我會帶大家去找這股泉水。關於這個傳説,引來了歷代許多文人墨客的爭論,如宋代文人徐錫之認為“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侍師側,不都喝水過他山。”包括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也留下了“怪他活潑源頭水,一去千年竟不回。”有人認為此處不可無水,有人認為“無水亦佳”。大家抬頭看,那四個大字是否令我們回味無窮呢?此外,這裏還有宋代林公濟、燕度、孫覺、魏傑等多人留下的墨跡,各種書體各顯神韻,供大家欣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fujian/3kx9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