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 >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8篇)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8篇)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8篇)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20xx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温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

20xx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巖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3

《黃河壺口瀑布》金箔小型張,為閻炳武、劉弘根據1989年12月崔曉紅、李信拍攝得壺口冬景照片設計的。畫面在上下富有動感的浪濤紋飾之間,金黃泛紅的壺口瀑布特寫映入方寸。巖崖上赤染叢叢,浪濤中紅光閃閃,與遠山近水的盎然景色交相輝映。將黃河這條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巨龍,用中國最經典的黃紅主調,彰顯出祖國母親至高無上的神聖。右側主題鑲嵌的“與時俱進,一往無前”八個金箔大字,厚重地詮釋着畫面中跳動的音符令人血脈賁張;充分領略到其源博意深的文化底藴,讓我們心中激盪起幾多驕傲和自豪。

設計為影寫版印刷,發行量1150萬枚。票面金箔文字印製採用三維燙金壓凸工藝,圖案中加入了微縮文字“黃河”;使用防偽纖維專用郵票紙和加密熒光防偽油墨,在熒光燈照射下呈現出紅色光亮。而且,在票面中第一次採用了無色熒光噴碼防偽技術,使每枚張上都有不同的序號編碼。金箔張以多種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使新世紀郵票文化得到充分的體現和完美的組合。黃河,創造了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黃河壺口瀑布》郵票金箔張,是在本世紀初於中國郵壇上升起的一顆閃亮新星,她以深刻的主題優勢和獨享的黃金品質,成為編年小型張系列的佼佼者,早已得到全社會人士和廣大集郵者的青睞和追捧。

歷經了《黃河壺口瀑布》郵票金箔張發行12個春秋的甲午虎年,喜聞我們的黃河集郵研究會,乘着弘揚中華集郵聯第七次代表大會精神的強勁東風,即將在齊魯大地隆重成立。筆者認為,此舉無疑是引起中國郵壇上下密切關注的又一件盛事。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4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西距西安市120公里,東距寶雞市96公里。法門寺自古就因為安置有釋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於世,所以被華夏王朝擁戴,而成為我國最早的四大佛教聖地。

法門,意為修行者必入之門。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建。法門寺塔,有名“真身寶塔”,因藏有釋加牟尼的手指骨一節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釋加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祖骨分成八萬四千件,分藏於世界各地,並建成八萬四千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門寺塔和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的稱譽。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剛進來的山門,又叫做“三門”,左右兩邊的分別為無相門和無作們,中間為空門,我們一般把出家稱為步入空門,大概就由此而來。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法門寺唯一的古建築銅佛殿,大殿裏供養的是釋加牟尼的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在大殿兩邊還有十八羅漢像,所以銅佛殿也叫羅漢殿。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法門寺真身寶塔,但是我們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門寺自古因安置於釋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稱於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記載,公元前485年,釋加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祖骨分成八萬四千件,分藏於世界各地,並建成八萬四千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是其中的第五處。所以最初的法門寺叫阿育王寺,法門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時唐太宗在這裏重修了一座四級木塔供養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慶年間時崩毀,在明代萬曆年間,由法門寺僧人化緣重修了一座8稜13層的磚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時候,當地政府為了重修這座塔的時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邊殘塔,87年在清理塔基準備重建時意外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四枚釋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寶。法門寺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下面就請大家到地宮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門寺地宮總長21.2米,面積31.84平方米,是迄今國內發現規模最大的寺塔地宮。地宮所發現的4枚佛骨,最令人矚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後室的八重寶函內,長40.3毫米,上下俱通,豎置在進塔基銀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漢白玉雙檐靈帳之中,形狀與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後室祕龕五重寶函的白玉棺內,管狀,長37毫米,白中泛黃。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繪菩薩阿育王塔內,色澤形狀與(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第1、2枚相似。經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和副會長周紹良先生堅定,其中第三枚是靈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餘三枚為影骨,是唐皇帝為保護真骨而命人仿製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聖骨,與有同等的意義。

在參觀完法門寺地宮之後,我們就來到了法門寺的大雄寶殿,大雄是對釋加牟尼的尊稱。它是1994年開光的,裏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別代表五個方位東西南北,分別是不空成就,阿彌陀,八日如來,寶生佛,阿處佛,旁邊的是二十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參觀完法門寺之後呢,我們來參觀一下西邊的法門寺博物館,它是1988年11月9號正式對外開放,是全國唯一的以佛教內容為主題的專題性的博物館。博物館由法門寺歷史陳列、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法門寺唐密曼陀羅文化陳列和法門寺大唐珍寶陳列。

我們先參觀一下法門寺歷史陳列館,在法門寺歷史陳列館中,主要向人們展示了法門寺的建寺歷史由因,以及各歷史朝代對法門寺進行修建的歷史實物。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大唐珍寶陳列,其中有44件國寶級文物,99件一級文物,它是陝西88個博物館中國寶級文物比例最大的一個博物館,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帳碑,它將地宮中的珍寶是誰送的,叫什麼名字,尺寸大小呀什麼的,作了詳細地記載,是一件國寶級的文物。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貴的瓷器——南方越窯出土的祕色瓷,祕色瓷專用於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種,工藝複雜難度高,因祕方祕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祕色瓷盤,好像底部有一層薄薄的水在上面,給人感覺非常的晶瑩剔透。但是祕色瓷畢竟在中國已經失傳了1000多年,法門寺地宮中屬於首次出土,可以説,它的製作方法還是不能夠知道的,應該説是屬於千古之謎。

另外,唐代的絲織品也是相當珍貴的。但由於絲綢不易保存,很多都風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繡,簇就是收縮的意思。就是用金絲盤結成花朵的紋式再固定到絲綢的上面,就把這種織物稱為簇金繡。簇金繡的珍貴之處呢,第一就是它保護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們看,它的質地是羅,上面的花紋全都是金絲繡的,但是,這種金絲可不是一般的金絲,它呢首先用純金絲在胎線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纏繞上去,如果説中間的胎線為一米,那麼金絲要纏3000轉。我們看到織物就是用這種複合線來織花紋的,曾經做過一個測量,沒想到是這種簇金繡上所用的金絲最細直徑只有6四,6絲就是0.06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在現在世界上製作的這種金絲只有20絲在日本,中國只有70絲,沒有想到在唐代據文物顯示當時的拉絲技術已經相當的高,已達到了6絲。(在唐代織金錦工藝精湛令人吃驚。織錦所用的金絲,最細直徑僅為0.1毫米,比頭髮還細。以絲線為芯,以金線一圈圈纏繞,一米長的金絲要繞3000多圈,武則天供奉的繡裙就是這種織品製成的。)

另外,還展出了一些兩河流域進貢的琉璃器。

接下來,我們到珍寶閣去參觀一下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這個展櫃的文物佈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羅做結集的。

其中最珍貴的文物是這件鎏金雙攏12環的錫杖,名為錫,其實它並不是錫做的,而是搖這個錫杖環的時候會發出淅淅的響聲,是以聲來命名的。錫杖的級別也是有區別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屬於世界錫杖之王,規格最高的錫杖,這枚錫杖全長為1.96米,重2390克,用了2兩金子和58兩銀子製成的,然而,代表錫杖級別高低的屬於杖首輪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見桃子形狀的叫鼓,這個錫杖總共有四個鼓,每個(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鼓上套了3個環,4鼓12環,4鼓12環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級別的法力——四諦12因緣,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而這種級別的錫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才有資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錫杖之王。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貴的是這件鎏金捧真身菩薩。菩薩身上掛滿了珍珠,手上有一個荷葉造型的托盤,盤子上有一塊純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經考證是一位叫誠一的和尚給唐懿宗李崔送的39歲生日禮物。説它珍貴是因為這位菩薩還完成一樁重要的歷史使命,唐懿宗李崔當時為了迎請法門寺的舍利,曾經説:“生得見舍利,死而無憾”。所以,舍利迎到長安之後,在興跪拜之禮的時候就是安置在菩薩手中所捧的荷葉盤之上,所以這尊菩薩也叫捧真身菩薩。

到這裏呢,法門寺的餐館也接近尾聲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裏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修蓋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於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篡,專門講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為孝經作的序。玄宗為孝經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要以“孝”治理天下。後面是孝經原文。小字是玄宗為孝經作的註釋。底座由3層石台組成,上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捲雲瑞獸。此碑由4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稱“石台孝經”。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等12部經書,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17面3萬餘字也陳列於此,合稱>。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並能永久保存,就把這12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後7次刻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酉安市東35公里處,從喜來登酒店坐車到那裏大約需要50分鐘時間。自秦兵馬俑博物館於1979年10月1日開館至今,已有為效眾多國家的黨政首腦都參觀過這個博物館,更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客不遠幹裏來參觀這個人類奇蹟。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説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説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也説;“這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裏看一看。”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這位成就一代偉業的歷史巨人介紹給諸位,以便使大家能對秦始皇兵馬俑和與之相關的歷史有一個較詳盡的瞭解。

談秦兵馬俑,必須先介紹一下面贏政。公元前259年,一代偉人贏政誕生了。13歲時,其父死後.他繼承了王位。按照泰國慣例.國王在22歲舉行過“加冕禮”以後,才可以親自執政。當時.秦國的大權仍攀握在太后、相國呂不韋、宦官謬癟(160 6i)手中。特別是螺貞.手握大權,炙手可熱,他見宛改逐漸長大,便陰謀叛亂.奪取政權。公元前238年,22歲的贏政去故都雍城納新年宮舉行加冕禮。謬酉在從霸年宮回咸陽的路上埋下伏兵,準備將贏政殺死。當贏政察覺此事後,憑優勢兵力訂敗鑼盔,將其生擒並車裂致死。贏政親致以後.以呂不韋放縱嫁亮為名,放逐日不韋。呂不韋后來飲毒灑自斃。這樣,贏政順利地消滅了政權內部的兩大敵對勢力,鞏固了自身的地位。

為了進一步鞏固君主權力,贏政選用了一批精明強幹酌文臣武將,如掌握軍事的尉繚,攀管國歐的李斯。接着,贏政制定了遠交近攻、離間外敵、各個擊破的戰賂方針,開始統一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達500多年各諸侯國割據稱雄的混亂局面。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0xx年,在不到io年的時間裏,泰國滅亡了6國,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為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這又一次顯示了贏政的維才大賂。

贏政稱自己為始皇帝.因為他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能把他所創立的政權幹代萬代傳下去。為此.他整頓了官僚制度。

第一.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親自任免;

第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

第三.秦始皇還統一了法律、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另外,他還徵用勞役,廣修馳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經濟文化的交流。他將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修築的長城連在一起後.又加以擴展,形成了西起甘肅臨挑,東到遼東因石的萬里長城,有效地遏制tjb方遊牧部族對案朝的騷擾。

中國皇帝大都為自己營造巨大(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而豪華的陵墓。在這一點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歲剛即位時,就下令為其修建陵墓。這座原高120米.周長20xx多米的巨大陵丘、雖經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在仍有76米之高,g長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陽微縮於自己的陵園內,其佈局幾乎完全相同。陵園內城西北部為獻殿建築區,陵東北部窪地是用以祭記的養魚池,陵園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場.陵西外城之外是一個大墳場。據史書記載,秦朝全國總人口約20xx萬,壯丁不過700萬,而築陵時,壯丁最多達70萬,可見工程之浩大。

案始皇的陵寢如同一座龐大的地下宮殿,真可謂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頂有天文星宿圖,t是由各種均餡生輝的珠寶構成的,下邊有五嶽、九州以及由機械驅動水銀構成的江河湖海。另外,還沒有讓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廳。為防止盜威,每座墓門上都安有自動發射的弓箭。整個陵墓可以説是一個金碧輝煌,固若金湯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他連那些為他伴駕b不曾生育的宮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寢的工匠們都不放過.下令在他人殆時,將這些人統統活埋,為的是不讓宮女外嫁他人,不讓陵寢內的祕密泄露。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秦俑館一號坑,坑裏就是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面對威武整肅的龐大軍陣,你們的腦子裏一定會閃現如下問題:這些秦傭是怎麼發現的?為什麼他們的相貌各異?為什麼要製作這些俑?1、2、3號坑裏共有多少俑等等。好,現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這些問題。

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楊村農民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的。據村裏的老人講.早在明朝,就有人在這裏發現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裏的難民在村外空地上訂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們卻發現井底的水不見了。他們中膽大的腰繫繩子,下去查看。不a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5篇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關於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5篇(一)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陝峽谷黃河河牀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

壺口瀑布,是由於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後,激起一團團水霧煙雲,景色分外奇麗。站在河邊觀瀑,遊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聲。

壺口瀑布的寬度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通常情況是,寬度在30米左右,汛期可擴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之間。

瀑布下方,在連接山西、陝西的七郎窩大橋,瀑布與大橋相映,形成一道誘人景觀。近年來,壺口瀑布已成為中華壯士“飛黃”的聖地,繼柯受良駕汽車飛黃成功後,朱朝暉又成功地駕駛摩托車在這裏飛越黃河。

關於壺口瀑布,民間有眾多傳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禹鑿孟門。相傳堯舜時期,黃河水流到壺口,因受孟門山堵阻,平陽一帶常遭嚴重水災。堯派鯀治水未成,禹去治水。禹仔細瞭解了壺口至龍門的地形,決定採取疏通河道的方法來治理洪水。孟門山在龍門之北,治水便從孟門山開始。

現在可以自由活動,請大家注意安全,現在又我想大家介紹幾項安全事項

1、不要跨過警戒線!

2、參觀遊覽請注意安全,小心突漲水或凌汛。

3、請您在計劃的安全區域內參觀遊覽,聽從安全人員的指揮。一個小時後就在這裏集合,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關於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5篇(二)

今天,我們坐了兩個小時汽車,終於到了黃果樹瀑布了。

我們沿着山路往下走,周圍山巒重重,樹木茂盛,秀麗宜人。忽然,外婆説:“你們聽到了嗎?”我們豎起耳朵細聽,果然傳來一陣陣雷聲,不對,彷彿是一陣陣鼓聲,由遠而近,越來越清。聽得我興奮不已,一路往山下治直奔。

哇!看到了,看到了,那碩大的飛瀑自天而降,像一匹匹發怒的馬從空中奔馳而下,又如垂落的天幕,在幽谷中展示大自然的優美和磅礴。

瀑布又好像滾滾巨龍,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天呼嘯飛瀉。直瀉下的瀑布映入犀牛潭中湧起無數水柱,忽高忽低,激起水花萬朵,四處拋撒,騰起一片片煙霧,在山腰織出朵朵白雲,纏繞山間。迷濛的細霧在陽光的照射下若隱若現,迷迷糊糊,化作一道道彩虹來到人間。

我站在犀牛潭旁,雖然太陽還在天上放着光芒,但瀑布底下卻下着濛濛細雨,衣服和頭髮都濕淋淋的。望着直瀉下的瀑布,感歎萬千:李白在廬山看瀑布時説:遙看瀑布掛前川;今天我要説:直觀瀑布飛下來。我不停地用攝像機攝下這壯麗的景觀。

談笑聲,讚歎聲,打鬧聲,隨飛瀑在山谷中揚起。

夏天是瀑布生命力最強盛的時期,強大的水流堵住了我們去水簾洞的道路,據説這是唐僧師徒取經之路,也是《西遊記》拍攝外景之地。表姐説,把這個遺憾留在下一次吧!

關於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5篇(三)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王曉芊,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陳師傅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才在車上有為先生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飛躍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眾和通過衞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億的觀眾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又一飛躍黃河的壯舉。這挑戰自我,戰勝大自然的壯舉,展現了我們黃河兒子的英勇氣概。

如果大家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現斷斷續續的摩擦痕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商業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時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黃河水運南下進行銷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龍王辿時,由於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續航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互相呼應,場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可惜隨着運輸業的發展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獨地生活在他們集體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青春同老鎮的繁華一樣漸漸消逝。

關於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5篇(四)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20xx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温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

20xx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巖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

關於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5篇(五)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導遊員張倩,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陳師傅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才在車上有為先生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飛躍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眾和通過衞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億的觀眾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又一飛躍黃河的壯舉。這挑戰自我,戰勝大自然的壯舉,展現了我們黃河兒子的英勇氣概。

如果大家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現斷斷續續的摩擦痕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商業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時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黃河水運南下進行銷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龍王辿時,由於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續航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互相呼應,場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可惜隨着運輸業的發展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獨地生活在他們集體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青春同老鎮的繁華一樣漸漸消逝.  朋友們,今天的講解就先到這裏了,有人説壺口瀑布是可以觸摸的威風鑼鼓,是可以凝視的黃河大合唱下面給大家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讓您盡情的融入這壯觀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過靠前觀賞景觀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護您的相機免受水霧的侵擾,願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一會兒.井裏傳來驚叫聲,上面的人暖緊把井裏的人拉上來。這人説,他看見一個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聽者都非常害怕,想趕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們最終決定報告文物部門。

經過考古專家們的勘探、鑑定.秦捅館內的t、2、3號坑被確認為案始皇稜的陪葬坑。從1974年到1979年,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在1號坑遺址上矗立起一座氣勢宏偉、結構科學的建築物。這就是1979年10月對國內外遊客開放的素兵馬俑1號坑。3號坑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遊日對外開放。現在,在2號坑的遺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築又落成了,它於1994年11月開始接待遊客。從此,3個俑坑全都被保護在建築物裏,不再經受風吹日曬雨淋。在供遊人觀看、懷古的同時,考古工作者們還在這裏繼續發掘整理兵馬俑。經測量,1號坑東西長3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4260平方米。侗坑的最東端是3gf面向東的武士,每排7個,共210個捅。他們是部隊的前鋒。前鋒部隊的後面為部隊的主體,他們被誹成38路縱隊,站在11個坑道里。每個坑道都是青磚鋪地,坑道內例的兩邊,每隔2米就有1根立柱。這些立柱支撐着木質屋頂,屋頂上是織成“人”字形的紋席.席上是土。整個坑道距地表5米深。另外,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備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們分別是部隊的右翼、左翼和後衞。現在,1號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據推剿.全部發掘完後.僅1號坑就將出土6000多個兵馬桶。

這裏是1994年11月開放的2號坑。它是由車兵、騎兵和步兵構成的曲尺形方陣。估計可出土兵侗1000多件,車馬和鞍馬500多匹。2號坑佔地6000平方米。它東面突出部分為一個小方陣,6334個彎兵桶組成。2號坑南部為64乘戰車組成納方陣,每排有8輛戰車,共8誹;中部為19輛戰車和隨車徒手兵湧;北部是戰車和騎兵。北部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5

大家好!今天我帶領大家遊覽的是黃河壺口瀑布。我叫,擔任今天的導遊,你們就叫我x導吧!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

大家請隨我一起看左手邊,這是黃河的主流,因為現在的水量不夠豐沛,所以只有主流有水,支流幾乎乾涸了。壺口瀑布最佳觀賞期分為兩段,一是春季4至5月份,正值農曆三月間,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開,岸邊凍結的冰崖消融,稱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至11月份雨季剛過去時,河邊眾多山泉小溪,彙集大量清流,陣陣秋風吹過,常有彩虹出現,被稱為“壺口秋風”。這兩個時期,水大而穩,瀑布寬度可達千米左右。

大家隨我一起往前走,看左前方,那是一個觀景台,聽,現在已經能聽到隱隱約約的瀑布聲了。馬上,大家就能看到以前只能在圖片中見到的黃河壺口瀑布了。

請大家隨我繼續往前走,這就是黃河壺口瀑布,看,河水的上游很寬,到中間突然變得狹窄起來,水流也變得湍急起來,當遇到幾十米的斷崖時,它們便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下,好像我們腳下的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很大,水流落下的瞬間被激起了一層如煙似霧的水珠,使我們都沉浸在如夢似幻的快樂中。之後,河水繼續向下遊流去,河道逐漸變得開闊起來,水流也變得平緩了許多。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進入龍洞。傳説,這是大禹治水時修建的,我們將穿過大約兩三層樓高度的石梯,一會兒大家就會看到更壯觀的場面。(帶領大家穿過石梯)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龍洞下方,大家隨我一起看右前方,在我們這個位置看,水好像從天上砸下來一樣,也就不難想象李白當年暢遊後寫下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詩句了。

今天的壺口瀑布之旅就結束了,希望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合作,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楊導,謝謝大家!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6

壺口瀑布,號稱“黃河奇觀”的中國第二大瀑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從上游滾滾而來的黃河,看上去並不想承受洶湧之類的讚美,巨大的傳送帶一般的平緩運行,淹人轟隆隆的壺口處鳴響裏,幾乎是無聲無息,只有在視覺中,水移動得讓人眼暈。但水的力量在壺口充分地體現出來,400米寬的河面,突然漏斗一樣被束成不足50米的一柱,形成特大馬蹄狀瀑布,徑直地砸向30米深的石槽中,真是“天下黃河一壺收”了。

壺口瀑布,位於宜川縣城東48公里的大峽谷中,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壺口鄉境,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接。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澱。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xx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壺口之名,得來已久。《禹貢》曰:“蓋河漩渦,如一壺然”,壺口即因此而得名。《古今圖書集成》謂:“山西崖之腳,盡受黃河之水,傾瀉奔放,自上而下, 勢如投壺。”傳説壺口是大禹鑿石導水處,故《水經注》載:“禹治水,壺口始。”

壺口瀑布是一個移動的瀑布。據《尚書·禹貢》記載,約在公元前770年,壺口緊連着孟門,隨着歲月的流逝,到820xx年成節的《元和郡縣誌》記載:壺口距孟門1000步(合1660米),而現在的壺口卻在孟門上游的3000米處,時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壺口在瀑布的沖刷與侵蝕下,每年大約以70釐米的速度向上遊移動,壺口瀑布在移動的過程中,就在這砂石河牀上衝開了一條深約60米,寬約30~40米的龍槽,所以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

壺口瀑布落差約30米,寬度最大時可達幹餘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滾滾洪流,到這裏急速收斂,注人深潭,聲似雷鳴,數公里外都可以聽到;水波急濺,激起百丈水柱,形成騰騰霧氣,真有驚濤拍岸、濁浪排空、倒卷半天煙雲之勢!每當夏秋之季,彩虹貫于晴空,分外秀麗。其聲、其勢、其景,可以用“壯、秀、奇”來概括,使人不能不為之陶醉。

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其流量卻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期,流量最少時僅150~300立方米/秒,這時河面冰封,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4月初,一且冰河解凍,流量驟增至l000立方米/秒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秒,這時,巨流夾着大量冰塊衝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驚天動地;到夏季,流量增至l000~20xx立方米/秒之間,這肘,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直射蒼彎,剎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濛的白霧,偶又顯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河水流量劇增到3000立方米/秒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號,激流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

由於自然生態的原因,黃河水色黃濁,與周圍高原峽谷的環境色彩構成和諧的自然美。黃河岸線曲折,河面形態開合多變,枯水期、常水期和豐水期水量不同,又形成不同的空間感受。黃河穿行於秦晉峽谷之中,被兩側陡崖石岸所束縛,激發出迥異中原河道的壯麗景色,那“不放黃河走,層層鎖石門,架空崩雪浪,奪濫戰乾坤”的豪邁氣勢,給人以人定勝天的強烈感受。

黃河壺口瀑布以其特有的侵蝕型、潛伏式瀑布罕見於世界瀑布景觀之林,公園內地質遺蹟類型齊全,遺蹟清晰,規模宏大,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科學性和觀賞性。在這裏,河谷地貌有:壺口瀑布、槽谷(秦晉峽谷、十里龍槽)、河心島(孟門離堆山)、渦穴、水蝕凹痕、側蝕洞穴、陡壁跌水、漏斗;差異沖蝕現象、河蝕地貌有:懸谷、支流谷底沖溝、潛蝕線溝;重力侵蝕地貌有:滑坡、崩塌、瀉溜、方山地貌等。其他類型的地層剖面、蟲跡化石、植物化石、節理、龜裂紋、侵蝕台地、沉積構造等地質遺蹟更是稀有。因此,20xx年,壺口瀑布正式進入國家地質公園的行列。

壺口風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神奇壯麗,變幻多姿,可以概括為“壺口十大景”。

第一景叫天河懸流:黃河水在壺口跌宕而下,落差達40米,形成橫崖千尺,懸水奔流,山飛海立,風雨迷離,驚天動地的河瀑奇觀。

第二景叫冰瀑銀川:冬季,冰封雪凍,瀑布掛滿冰凌,銀裝素裹,別有情趣,春季,黃河解凍,冰凌崩落,冰塊小者如牛,大者如屋,聲若山崩地裂,異常壯觀。

第三景叫黃河驚雷:宜川民諺道:“一里壺口十里雷”,滔天洪水傾注一壺,萬鈞之力激 起撼天驚雷,數裏之外即可聽勁隆隆吼聲。藝術家們則稱之“黃河在怒吼”、“黃河在咆哮”,如果把壺口瀑布喻為黃河的心臟,那麼這濤聲便是它的心音。

第四景叫彩虹飛渡:每逢日出時分,壺口上空便有彩虹飛架,五彩斑瀾,彷彿仙橋。古人詩詠“水底有神掀石浪,岸旁無雨掛長虹”。

第五景叫壺底生煙:飛瀑直下,激起團團水霧,如同壺底生出的黃色煙霧。古詩云:“收來一壺水,放出半天雲。”

第六景叫十里龍槽:傳説大禹治水時,曾有神龍相助,劈出一道石槽,疏導洪水,就形成了今日的“十里龍槽”。由於瀑布水流巨大的沖刷力,在堅固的巖上衝出一道狹長石溝,日久天長竟達5公里。

第七景叫卧鎮狂流:從秦晉交界的黃河大橋朝下望,河水衝出的龍槽豁然開闊,水面漸寬處,一塊巨礁屹立河心,俯視如門,側看如舟,仰視如山,其實是黃河中的一個小島。它雄踞中流,劃開河水,那就是傳説中“山石為禹所鑿”的孟門山。相傳大禹治水時,先在這裏鑿開了第一個阻擋洪水的“龍口”暗洞,就叫它孟門。那孟門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鏽有金明郡守所寫的“卧鎮狂流”四個一米見方的硃紅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時,這四個字便能露出水面,供遊人觀賞。民間傳説其為神石,水漲石長,終不能滅,頗具靈性。

第八景叫孟門夜月:傳説古代有位州官奉調人京,那時陸路尚不發達,他只好乘船沿黃河而下。船到孟門山下,天已黃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門山,觀賞這黃河小島上的夜景,只見明月高懸,映入河中,虛虛實實,分外好看。他在山上踏月觀景,情趣盎然,便吟出“山隨波影動,月照浪花浮”的詩句。回船人睡後,又夢見了明月入舟。次日早起幕僚為他圓夢,其中有一人説:“孟門乃龍門之上口,夢月入舟為鯉魚躍龍門之吉兆。”後來,這位州官果然應驗升遷。據説,巨石上的四個大字,就是由他親筆書寫,命人刻上去的。因此,民間還把這個孟門山叫做夢夢山。

第九景叫石窩寶鏡:在壺口兩邊石岸上,分佈無數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窩。石窩是由河水長期衝擊石岸,盤旋琢磨河牀凹處而成,所以多呈圓形,由此可見自然的造化之力。民間相傳,這些石窩乃當年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馬蹄蹤,故又稱“石臼仙蹤”。其實這些石窩水窪並非人工所鑿,而是經洪水激流數千年來衝擊石塊盤旋磨蝕而成,因此,每個坑從坑沿滑到壁都光滑無比,而且每個石窩裏都有一個圓形石頭。明代有人做詩讚曰:“河底有天涵兔影,山間無物掩蟾光。因其孟門開寶鏡,嫣娥向晚理殘粧。”

第十景叫旱地行船:是壺口地區獨有的航運方式,晉陝峽谷航運不便,到壺口卸下貨物,空船上岸,陸上行舟數裏,過壺口後,船再人水載貨,下行到禹門口連貨帶船一起賣掉,船工由陸路返回上游。

面對這洶湧奔騰的壺口瀑布和多種奇特幻景,大家一定會對偉大的黃河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讚歎,增添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詩人光未然,音樂家洗星海,就是在這黃河壯麗情景的激勵下,譜寫出鼓舞人民鬥志的《黃河大合唱》。新中國建立後,不少文藝工作者將它攝人電影、電視鏡頭,搬上銀幕,藉以反映中華民族的偉大形象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

站在壺口瀑布的邊上,有一種衝動也油然而生。您看,濁黃而巨大的水浪衝天而起,升騰出不散的白色霧雲,兩岸是水雕出的溝壑,一律的深褐色石板,重重疊疊似講述一個久遠的驚悸。從瀑頂向下層層跌下濁黃的河水,如捲動的綢緞,緞面上的鏤刻是高速艦艇在鮮花盛開的花海中行進時,背後捲起的花的漣漪。那是雄渾的造型,展現出非凡的壯美。在這樣的水面前,人類的目光像面對無垠的大海,是永遠不會滿足的,我們就只管無數次地在岸邊徘徊。誰也不知過了多久,我們的衣服都變得濕漉漉了。是水霧不倦地、濕潤地留在人們的臉上、身上,而飛落壺口的河水卻一興鑽進窄而深的“十里龍槽”,在重疊的石壁裏,竟幾乎成了一條暗湧。我們的那麼寬闊、奔騰的黃河,就這樣急匆匆地走遠了。

近年來,延安市委、市政府為了滿足國內外遊客的需求,投巨資改善了壺口的旅遊基礎設施,增設了孟門山大禹治水塑像、八角望龍亭、黃河轉九曲、夜觀壺口等遊覽項目,最近又在籌建直升機遊覽項目。重建了道路,並對道旁進行了綠化,梨園、蘋果園比比皆是,新修了三星級標準的觀瀑舫大酒店。住在寬敞明亮的房間,聽着瀑布的濤聲,品着黃河大鯉魚,喝着甘泉美酒,再來吼一段陝北信天游,簡直使人有如臨仙境的感受。

壺口瀑布以其深廣的哲理內涵,吸引着炎黃子孫。人們視其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奮發的精神象徵,稱之為“民族魂”,不少健兒在此搏擊洪流,揚我國威,創造了一 個個中華之最:

1987年9月,黃河漂流探險隊員壬來安乘坐由40個汽車輪胎纏結成的密封艙,順瀑布而下,揭開了人類在壺口體育探險的序幕,人稱“黃河第一漂”。其後,天津勇士張志強在黃河大橋跳懸索,人稱“中華第一跳”。

1996年8月,河南馮九山橫跨壺口走鋼纜,創下高空走鋼纜最長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譽為“華夏第一走”。

1997年6月1日,為迎接 香港迴歸,“亞洲第一飛人” 柯受良駕車飛越壺口,創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飛車世界紀錄,被稱為“世界第一飛”,現場的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廣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同時創造了另一項新的世界之最。

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縣青年農民朱朝輝騎摩托車飛越壺口,又創下了新的奇蹟。

這些奇蹟的創造,和壺口瀑布的驚世氣魄相得益彰,是對養育我們的母親河的最好的回報。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導遊員張倩,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陳師傅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才在車上有為先生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飛躍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眾和通過衞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億的觀眾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又一飛躍黃河的壯舉。這挑戰自我,戰勝大自然的壯舉,展現了我們黃河兒子的英勇氣概。

如果大家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現斷斷續續的摩擦痕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商業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時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黃河水運南下進行銷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龍王辿時,由於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續航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互相呼應,場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可惜隨着運輸業的發展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獨地生活在他們集體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青春同老鎮的繁華一樣漸漸消逝.  朋友們,今天的講解就先到這裏了,有人説壺口瀑布是可以觸摸的威風鑼鼓,是可以凝視的黃河大合唱下面給大家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讓您盡情的融入這壯觀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過靠前觀賞景觀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護您的相機免受水霧的侵擾,願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9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20xx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温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

20xx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巖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__旅行社的導遊員___,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x師傅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

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

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才在車上有為先生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西安壺口瀑布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導遊員張倩,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陳師傅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才在車上有為先生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飛躍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眾和通過衞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億的觀眾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又一飛躍黃河的壯舉。這挑戰自我,戰勝大自然的壯舉,展現了我們黃河兒子的英勇氣概。

如果大家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現斷斷續續的摩擦痕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商業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時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黃河水運南下進行銷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龍王辿時,由於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續航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互相呼應,場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可惜隨着運輸業的發展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獨地生活在他們集體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青春同老鎮的繁華一樣漸漸消逝.  朋友們,今天的講解就先到這裏了,有人説壺口瀑布是可以觸摸的威風鑼鼓,是可以凝視的黃河大合唱下面給大家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讓您盡情的融入這壯觀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過靠前觀賞景觀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護您的相機免受水霧的侵擾,願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飄飄處處間。”

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的詩句,描寫到驪山的風光。優美的詩句把我引入到風光秀麗的驪山之中。

驪山位於西安東方,距西安有二十多公里。那裏樹木蒼鬱,遠遠望去好似一匹驪馬,驪山因此而得名。

山腳下,有風景優美的華清池,碧波盪漾。鬱鬱葱葱的樹林中鑲嵌着造型優美的亭台樓閣。有楊貴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貴妃池”。驪山的半山腰,有“捉蔣亭”。那是“西安事變”時,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捉住蔣介石的地方。驪山東有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一號坑已經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雕塑精美,造型生動,。有將軍俑、士兵俑,有跪着的,有站着的,他們的着裝、頭式各不相同。他們一列列,一排排,陣容整齊,威武雄壯。因此而名揚中外,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驪山,是我遊過最優美的地方,我愛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的風光。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遊客朋友們:

眼前就是著名的晉陝大峽谷,母親河黃河就流淌在我們的身邊,到了這裏,我們就進入了壺口瀑布旅遊區,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4A 級旅遊區,壺口是最能代表黃河以及黃河文明的地方。

您聽,那遠處傳來的隆隆聲就是壺口在轟鳴在咆哮,激盪着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胸。早在《尚書. 禹貢》中記載,“蓋河漩渦,為一壺然”,故名。

壺口瀑布風光,隨四季而變換。時值桃紅柳綠之際,風和日麗,遠山開始披上一層淡淡的翠綠,然而,上游的冰凌仍不時飄浮而下,匯聚在壺口瀑布的上游寬闊的河道,繼而傾瀉跌下,如山崩地裂,瓊宮驚傾,激起玉屑冰晶,四處拋灑此時之山光水色,顯得格外嫵媚。倘若大雨滂沱,或陣陣春雨之後,黃河壺口瀑布,若黃龍騰雲駕霧而來,只見風雨煙霧,瀰漫天空,天地水三體一色 “四時霧雨迷壺口,兩岸波滔撼孟門”再恰當不過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之水,若自天上降落下來,跌落到頑石之上,濺起無數的水珠,眨眼之間便化成了縹縹緲緲的雲霧,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道道絢麗的彩虹,橫跨蒼穹。河水隨後又衝落進偏西的一個深槽,奔騰着流向下游。此情此景,恰如“湧來萬島排山勢,卷作千雷震地聲。”“映日彩虹連山水,滿天風雨不見雲”。

您看,河道中那塊忽隱忽現的寶石,傳説是伏羲和女媧成親時的媒石。

沿着左手方向我們看到的長長的航道就是曾經旱地行船留下的遺蹟,它是古代勞動人民用汗水和血水寫出的一部血淚史。

望着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清晰的航道,我們耳邊彷彿又迴盪起:“嗨,嗨喲喲,嗬嗨“的號子聲,號子聲聲,迴盪山谷,也是中華民族永不低頭 ,頑強不屈的性格寫照。

今天遊覽壺口瀑布景區已接近尾聲,在這黃河岸邊我們郭下村的村民將為大家表演與黃河息息相關的壺口鬥鼓,在雄健與嬌媚中讓我們感受壺口,或許閉上眼睛,你會感慨唯有這樣的人,這樣的鼓聲才能與壺口相容,與黃土相容,與祖國相容。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改名為昭應山、會昌山。周秦漢唐以來,這裏一直是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亙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古蹟志》雲:驪山“崇峻不如太華,綿亙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為舊居,媧聖既其出冶,周、秦、漢、唐以來,多遊幸離宮別館,繡嶺温湯皆成佳境。”

驪山美如錦繡,又名繡嶺,以石甕谷為界分為東繡嶺、西繡嶺。 驪山曾是帝王遊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蹟隨處可見,神話傳説層出不窮。“渭水秋天白,驪山晚照紅。”每當夕陽西下,驪山在落日斜陽裏紅霞萬狀尤顯壯觀,“驪山晚照”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驪山雲樹鬱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温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對驪山勝景及其歷史地位做了恰當而準確地概括。遠在上古時期,這裏曾是女媧氏“煉石補天”之處;西周時,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鬧劇;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將他的陵墓建於驪山腳下,還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唐朝時期,唐玄宗、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就連逃難而來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遊玩享樂,這是驪山滄桑的經歷,也是中華民族前進的歷史見證。

驪山不僅自然景觀秀麗,而且有幾十個馳名的文物景點勝蹟,古往今來,驪山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回憶,登驪山別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階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 石甕谷、舉火樓、遇仙橋、秤錘石、雞上架、三元洞、鷂子翻身等古蹟連在一起。遊人可拾級而上或乘坐驪山索道纜車登山至烽火台。極目遠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條玉帶飄動在綠野之間,俯視山下,風景如畫,遊人熙攘。

驪山半山腰有一塊上有金黃菌鏽的巨石,遠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狀似一隻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涼亭。這裏是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被捕處。五十年代改名為“捉蔣亭”,並在亭內正面上方石壁上題詞,敍述“西安事變”大略經過。近年改名為“兵諫亭”。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壺口在晉陝兩省的邊境上,我曾兩次到過那裏。

第一次是雨季,臨出發時有人告誡:“這個時節看壺口最危險,千萬不要到河灘裏去,趕巧上游下雨,一個洪峯下來,根本來不及上岸。”果然,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裏霧氣瀰漫,我們大着膽子下到灘裏,那河就像一鍋正沸着的水。壺口瀑布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視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裏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時,正式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衝進去,衝進去……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彷彿突然就要出現一個洪峯將我吞沒。於是,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黃河,我專選了個枯水季節。春寒剛過,山還未青,谷底顯得異常開闊。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這時的黃河像是一張極大的石牀,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鬆軟。我一直走到河心,原來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地人叫“龍槽”,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我倚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遊看去,這龍槽頂着寬寬的河面,正好形成一個丁字。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湧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後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彷彿只有這水的存在。當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着時,突然腳下出現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湧、更擠、更急。溝底飛轉着一個個漩渦,當地人説,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

黃河在這裏由寬而窄,由高到低,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着,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裏隆隆衝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當然這麼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麼多的水,於是洪流便向兩邊湧去,沿着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儘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於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4],乘隙而進的,折返迂迴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鑽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麼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歡迎您來到美麗的壺口瀑布。壺口瀑布位於宜川縣城東48公里的秦晉大峽谷中。黃河大峽谷兩岸的條條溝壑和來自高原上的上百條河流,如同一條條黃龍撲向黃河,掀起層層黃浪。請允許我在這裏文藝一下,這裏的景色可正所謂“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啊。看,那被黃土染了的黃河水,被緊緊地夾峙在500米寬的河牀上。喧囂的滔滔黃浪霎時撞向石壁,又急忙收成一束,硬是一齊擠進“壺口”,跌入到60米的深谷“十里龍槽”中。這,就是著名的壺口瀑布。

您現在看到的就是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壺口瀑布地質公園以黃河為軸心,足足跨越了山西和陝西兩省那麼遠。更是有一種説法:河東有呂梁山,河西為黃龍山。這裏山勢雄峙,氣勢浩大,黃河河道舒展蜿蜒。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其東西兩側的界線即由河道中心線向兩側分別擴展約1.5公里。如果您有那個想法更是可以圍繞着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足足走上那麼個一圈,便可以欣賞到黃河中最精彩的部分了,其中便以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為主要地質遺蹟。

遊客朋友您看,河牀中間的這道彎彎曲曲的深壕,就是壺口景區的另外一大景觀“十里龍槽”。 黃河在這一段上,河牀的巖石都是砂巖、頁巖和泥巖,石質非常軟,壺口瀑布水流向下衝擊,瀑布下方的河牀在沖刷下經年累月向後退移,於是在河牀上留下了一道深壕。

您知道十里龍槽名稱的來源麼?因為它彎彎曲曲有近十里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所以得名十里龍槽。

我們面前的就是石窩寶鏡。現在,您低頭可以看到我們腳下的石岸上,有大小不一的類圓形石窩,最中間的地方您還能看到一泓清泉,如同一面面形態各異的鏡子,壺口當地稱之為“石窩寶鏡”。您知道麼,這些石窩水窪並非人工所鑿,而是攜帶了大量泥沙的洪水數千年來衝擊基巖,遇到阻礙後盤旋研磨而成,因此,每個石窩內壁上都光滑無比,而且每個石窩在形成后里面都有一個圓形石頭,地質上稱為“渦穴”。這不單是壺口的一大景觀,也是地質上特有的現象。

遊客朋友您好,壺口景區的另外一大景觀旱地行船在今天已經看不到了。明清時期,陸路交通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黃河水運比較昌盛。上游沿河下來的大貨船到了壺口這個地方,由於瀑布阻擋,無法航行,必須把船拉上岸,由人力推拉繞過瀑布,到下游比較平緩的地方再推進水裏面。大的貨船要幾百人推拉,小的也要幾十人,船在岸上走,縴夫喊着號子,人的喊聲與水的怒吼交織在一起,想來場面應該是頗為壯觀的。

河船文化的代表是一個特別獨特的羣體—黃河船伕和縴夫,這是一個必須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羣體。船伕的精神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船伕的職業是一種象徵,他象徵一個民族劈風斬浪、勇往直前、奔向世界的胸襟和勇氣。他們才是真正的黃河魂,也是河船文化的精神層面的核心所在。

您現在所在的地方便是龍王辿古碼頭。別看現在只剩幾十面破敗的窯洞,當年這裏可是非常繁華的集鎮,尤其是明、清兩代最為興盛,當時有錢莊、鹽店商號60餘家,四季各有廟會,會期二十餘天,吸引了秦、晉、冀、隴等各地客商紛至沓來。

您知道麼,古籍對這邊有着特別詳細的記載: “地雖偏小,勝得涇陽三原,形似彈丸,賽過長安八水”。“客船雲集,如魚貫之相連;店鋪林立,似雁行不絕。”之句。那麼,為什麼這個彈丸之地會這麼繁華呢?這是因為隨着黃河航運業的興旺發達,當時每天停靠在龍王辿的商船最多有一千多條,碼頭堆積的糧食、油料、藥材、皮毛、瓷器、冰鹼、食鹽等各種貨物都要通過“旱地行船”繞過瀑布進入下游河中,然後銷售到全國各地。

我們面前的就是黃河。壺口上游由於支流眾多,這數以百計的河川每年從11萬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上給秦晉峽谷帶來了10億噸泥沙。您知道麼,黃河這麼多泥沙,我們全國人民每人幾乎可以分到一噸,壺口的黃河就是在如此沉重負擔重奔潰南流的。所以在西漢時就有“一石水,六鬥泥”的説法,那時起就有了“黃河”的稱謂。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接近我國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您想不到吧!黃河距今已經奔騰了160萬年,像巨龍般千古不息,

遊客朋友您好,您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秦晉大峽谷。從起點到陝西省韓城市與山西河津之間的禹門口共有720公里長。它將中華腹地的肥原沃野—黃土高原一分為二。由於古時峽谷以西為秦國,以東為晉國,因此,大峽谷被稱為秦晉峽谷。黃河,這條流淌了160萬年的母親河,在闖蕩到了內蒙古託可旗與山西偏關縣接壤,突然來了一個90度的大轉折,原本由西向東奔流的河勢調頭向南,一路呼嘯,勢不可擋。經過千萬年堅韌執著的沖刷,在莽莽黃土原上拉開了一道的巨大深邃的峽谷。

從壺口瀑布到下游的龍門,全長75公里。這裏有著名的黃河“三門”:宜川孟門、鄉寧石門、韓城龍門。您知道麼,就順着河流往前走,您一共能遇到11處險灘,50多道灣。河流的兩邊更是高山林立,遮天蔽日。沿途有睡女嬌、大禹峯等30多處自然景觀。除此而外,還有古炮台、李自成點將台等20處文物古蹟。並流傳着許多富有神奇色彩的古老傳説。如果您對這邊的古老傳説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詢問一下當地的老人們,無論哪個景點,那些好客的老人都能為您説出一堆神奇的傳説。

我們面前的就是龍門。要知道,峽谷的黃河河中曾經有兩座石島,古時稱為“上三峽”。不過現在河以中門為主流,靠陝西的西門駱駝巷已被泥沙淤積,靠山西的東門在元代時被堵塞建禹王廟。中門下游有一塊兀立河心的巨石叫“水面石舟”,上面雕刻有“龍門”兩個大字。相傳禹王墓就建在石上,不過由於河牀淤積,大石常常浸沒水中,在水落石出時仍然可以看到。

這裏是大禹治水之處,所以在東岸建有禹廟,相傳是漢代創建。據説廟中明德殿,正祀大禹塑像,大禹樣貌堂堂,就在如今也絕對是一流明星的樣貌,可惜這一切都在日軍侵華期間被毀滅殆盡。

遊客朋友您好,下面我來為您介紹一下我們在國小便學習的歌曲—黃河大合唱。

1938年春夏之交,光未然受派遣,在視察文化工作的時候,路過壺口瀑布。光未然在他1987年寫的一篇散文中這樣回憶道:“……駐足壺口,我被高空銀河傾瀉,震盪地殼,激起了萬丈煙雲的奇景驚呆了! ……”正是壺口瀑布的景象激起了作者洶湧的意象和奔騰的思索,也激起了他的創作詩情。

我們面前的就是民國石刻。旱地行船的盡頭,您會看到一塊巨幅石刻,這塊石刻的內容是和旱地行船有緊密聯繫的。旱地行船您也許都知道,由於石岸凹凸不平,行船頗費氣力,為方便貨船暢行,多家商賈鉅富便開動腦筋,開鑿了旱行船航道,內墊滾木,所有商船需經此航道由縴夫拉至下水裝船下行。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黃河大橋。

秦朝和晉國這兩個地方,從古時候開始便被一條大河阻隔起來,這條河表示我們現在的黃河。那時候,兩岸人民每天在河岸兩邊對望,卻難以來往交流。記得還有一篇歷史記載着當時兩國之間隔江打仗的現象:元末,為了渡軍,在石岸上鑿孔栓樁,往返纏以鐵鏈,上加橋板,建成了第一座橋,俗稱“壺口飛橋”。就從字面上想象,當時的場景也是令人震撼的,不知道那時候的人們要有多大的“腦洞”才能想到把船連在一起做成“飛橋”。

現在您看到矗立在河心的兩塊巨石就是大、小孟門山。傳説鯀治水時,從天帝那裏盜取了“息壤”,以堵氾濫的洪水,後來大禹治水時採取疏河導流的辦法,從中開鑿通道,將這塊巨石一分為二,立於可中,不被淹沒,宜川民間素有“水漲三尺,山高一丈”之説。又有傳説兩座山曾救過孟氏兄弟二人,因而稱作孟門山。

您別小看這兩塊巨石,據説明朝時,秦晉兩地曾因孟門的歸屬打過官司,明皇帝將其斷為陝西所有,但又聽説有大小孟門兩座山,要求當地百姓每年多納皇糧一百石,真是寸土寸金,後來,直到闖王李自成進京當了皇帝后才免了當地老百姓的皇糧。

我們面前的就是睡女峯。從壺口瀑布向南望去,在圪針灘的西側有一座酷似仰躺着的女人的山峯,傳説這就是大禹的妻子周女嬌幻化而成的。當年,大禹遇見了周女嬌,二人一見鍾情,遂結為連理。大禹和女嬌新婚燕爾僅三天時間後,大禹就投身到劈山導水的治水工程中去,誰知這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其間,大禹曾三次路過衣錦村家門口,但是都由於軍情,水情緊急而沒有機會踏進家門看望一下女嬌。這時女嬌已經身懷有孕,但是三年後仍未出生。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6

大家好我叫高瑞鑫,大家就叫我高導吧!是導遊得到可不是搗亂的搗,很榮幸與大家見面!接下來就有我來向大家介紹黃河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陝峽谷黃河河牀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

壺口瀑布,是由於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後,激起一團團水霧煙雲,景色分外奇麗。站在河邊觀瀑,遊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聲。

壺口瀑布的寬度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通常情況是,寬度在30米左右,汛期可擴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之間。

瀑布下方,在連接山西、陝西的七郎窩大橋,瀑布與大橋相映,形成一道誘人景觀。近年來,壺口瀑布已成為中華壯士“飛黃”的聖地,繼柯受良駕汽車飛黃成功後,朱朝暉又成功地駕駛摩托車在這裏飛越黃河。

關於壺口瀑布,民間有眾多傳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禹鑿孟門。相傳堯舜時期,黃河水流到壺口,因受孟門山堵阻,平陽一帶常遭嚴重水災。堯派鯀治水未成,禹去治水。禹仔細瞭解了壺口至龍門的地形,決定採取疏通河道的方法來治理洪水。孟門山在龍門之北,治水便從孟門山開始。

現在可以自由活動,請大家注意安全,現在又我想大家介紹幾項安全事項1、不要跨過警戒線!2、參觀遊覽請注意安全,小心突漲水或凌汛。3、請您在計劃的安全區域內參觀遊覽,聽從安全人員的指揮。一個小時後就在這裏集合,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王曉芊,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陳師傅共同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為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説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藴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才在車上有為先生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飛躍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眾和通過衞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億的觀眾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又一飛躍黃河的壯舉。這挑戰自我,戰勝大自然的壯舉,展現了我們黃河兒子的英勇氣概。

如果大家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現斷斷續續的摩擦痕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商業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時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黃河水運南下進行銷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龍王辿時,由於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續航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互相呼應,場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可惜隨着運輸業的發展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獨地生活在他們集體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青春同老鎮的繁華一樣漸漸消逝。

有關陝西壺口瀑布的導遊詞範文 篇18

今天,我們坐了兩個小時汽車,終於到了黃果樹瀑布了。

我們沿着山路往下走,周圍山巒重重,樹木茂盛,秀麗宜人。忽然,外婆説:“你們聽到了嗎?”我們豎起耳朵細聽,果然傳來一陣陣雷聲,不對,彷彿是一陣陣鼓聲,由遠而近,越來越清。聽得我興奮不已,一路往山下治直奔。

哇!看到了,看到了,那碩大的飛瀑自天而降,像一匹匹發怒的馬從空中奔馳而下,又如垂落的天幕,在幽谷中展示大自然的優美和磅礴。

瀑布又好像滾滾巨龍,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天呼嘯飛瀉。直瀉下的瀑布映入犀牛潭中湧起無數水柱,忽高忽低,激起水花萬朵,四處拋撒,騰起一片片煙霧,在山腰織出朵朵白雲,纏繞山間。迷濛的細霧在陽光的照射下若隱若現,迷迷糊糊,化作一道道彩虹來到人間。

我站在犀牛潭旁,雖然太陽還在天上放着光芒,但瀑布底下卻下着濛濛細雨,衣服和頭髮都濕淋淋的。望着直瀉下的瀑布,感歎萬千:李白在廬山看瀑布時説:遙看瀑布掛前川;今天我要説:直觀瀑布飛下來。我不停地用攝像機攝下這壯麗的景觀。

談笑聲,讚歎聲,打鬧聲,隨飛瀑在山谷中揚起。

夏天是瀑布生命力最強盛的時期,強大的水流堵住了我們去水簾洞的道路,據説這是唐僧師徒取經之路,也是《西遊記》拍攝外景之地。表姐説,把這個遺憾留在下一次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daoyouci/e0yed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