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 >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精選16篇)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精選16篇)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您好!現在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半坡博物館,它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灞河之間,建成於1958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反映原始社會的遺址博物館,是黃河流域一處比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遺址,距今約6020xx年左右,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這種文化遺址於1920xx年首先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所以被命名為“仰韶文化”。由於在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彩繪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稱為“彩陶文化”。現在博物館有兩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而半坡所處的灞、滻兩條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繞長安”中八水的兩條最重要的河流。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精選16篇)

現在請大家看,台階上的那建築便是遺址大廳,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遺趾”四個醒目的大字了吧,這四個字是由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如果仔細看,四個字有一個字是錯誤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説應該是“土”字旁,但郭老卻寫成“足”旁。對於這個,有人認為這是由於郭老一時喝多手下之誤;但更多的人認為郭老之所以這樣寫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們的祖先從遠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現代。

遺址大廳

各位遊客,請隨我一同步入遺址大廳內去拜訪一下半坡人吧!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溝、囿、陶、罐的大總體便是半坡遺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橋水力發電廠建設施工時偶然發現的,後來在陳毅元帥的建議下修建了該館。而後,又從54年秋到57年夏先後對其進行了5次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製、骨制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製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在這裏我們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樸,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在遺址中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囿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遊客請看,在遺址大廳的中央,有一座復原後的圓形房屋遺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處。哦,對了,這座房屋與別的房屋不同之處在於它屬於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積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莊內其它的房屋面積小而且門都是朝南開,構成了一個向心狀,將大房子團團圍住,這就從形式上反映了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這房子是做什麼用的嗎?這房子曾經也引起了許多考古學家和民俗學家的極大興趣,經研究我們知道了它的作用,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大會堂。這房子的一大用處是供老人和孩子們居住的:這些老人當中可能包括歲數較大的婦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長。另一個作用在此舉宗教禮儀活動:如兒童長大之後在此舉行成丁禮。如果氏族成員們遇到了什麼問題,象勞動產品如何分配,對外族進行報復等問題,氏族成員都要在此舉行議事會,進行商討。這房子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員受教育的場所。當一天勞動之後,氏族成員圍坐在火膛周圍聽有經驗的婦女講授生產生活經驗。

現在我們再來參觀一下半坡各個時期的房屋:

這兩所分別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圓形的房屋東西直徑為6.3米,南北直徑6.7米,門向南開,門寬1.10米,門兩側有隔牆,中間的灶炕被後期的一個窯穴所破壞。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邊長為3.8米,深為0.7米,入口為斜坡式。入口兩側有四個對稱的柱洞,灶坑居中,這所房屋的結構簡單,但也比較潮濕。

再看這所半地下式的長方形房屋,此遺址東西長4.4米,南北寬3.2米,深64釐米。西部比東部高出約10釐米,形成了一個平台,是半坡人睡覺的地方。挖掘時在房屋的東部發現了一些陶罐、箭頭和盛貝殼的碎罐。這都説明了半坡人睡覺有固定的地方,放置東西也有一定的順序。

這個遺址是後期的房屋遺址。此遺址面積為17平方米,門向南開,地面上鋪有一木板,四周豎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間用藤條連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裏外都用草泥塗上,這是最早的框架式結構的房屋。這座房屋已有了中國建築的民族特點,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窯展區

以圍溝為界,東邊為製陶區

陶窯展廳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窯一座。雖然陶窯已殘,但還能看出內部結構和使用方法。在遺址中我們一共發現了6座陶窯。窯分為橫穴和豎穴兩種,由火膛火道,窯箅和窯室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橫穴窯,後期使用的是豎穴窯,豎穴比橫穴先進。陶窯是人類第一次藉助水,火的幫助,通過化學變化從而製作出的物質,製陶術是人類在大自然鬥爭中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種類繁多,大小各異。但由於陶窯體積較小,每窯每次只能燒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雖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卻可以達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時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好,彩陶顏色純正,不禁使人感慨萬分。陶窯的形式雖然粗陋,結構簡單,但卻完整合理。當時人們利用它燒出了人們的生活用品,也燒出了色彩絢麗的彩陶藝術品,為當時人們的生息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使原始文化大放異彩。

墓葬區

圍溝北邊為墓葬區,這裏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種形式,但頭部一律朝西。另外還有5例為集體改葬的二次葬。這個有名的墓葬遺址説明當時人們非但已經有了比較複雜的靈魂觀念,而且已經有了葬禮這種宗教行為。

當原始人類還差不多過着動物般生活的時候,他們還不能將自己同自然分開,對於自身的生死沒有那麼關注。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四五十萬年前,他們的屍骨被隨意亂扔,説明他們還沒有產生靈魂觀念,更不要説還會想到人死後靈魂將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的宗教觀念。從考古發現,宗教最早產生於大約距今十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山頂洞人的遺骸周圍,就發現撒有含赤鐵礦的紅粉末,並有鑽孔的獸齒,石珠,骨墜等裝飾品做為陪葬,説明當時就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和對鬼神的崇拜。半坡遺址的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對於靈魂觀念,鬼魂崇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而當時已有了較複雜的靈魂觀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頭部朝西,表明靈魂的去向,可能與是否傍晚太陽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結束的觀察中受到啟發,認為人死後也像太陽落山,到西方的另一個世界。半坡村墓葬遺址中,兒童和成人墓地分開,反映了人們已對靈魂做出區別,相信冥間也有年齡層次的分別。此外,從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為當時氏族中地位稍高一點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為當時氏族戰爭中被俘獲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們認為他們因怨而死,死後靈魂無法安寧,一定會成為怨鬼作祟於人間,所以必須用殘酷手段處置他們,使他們無法作祟於人間,實行二次撿骨葬可能是認為屍體腐爛以後靈魂才能最終從肉體中解脱出來獲得自由或轉生。

甕棺區

現在我們看到了村落中發掘出來的一些甕棺,他們是用來作什麼的呢?甕棺是專門用來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兒被放入一個陶甕,上面蓋上一個陶盆,”這便是遠古時期埋葬嬰幼兒的理想工具。在當時有一個習俗:未實行“成丁禮”的幼兒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這一方面體現了母親對死去小孩的體貼和愛護。因為他們認為幼兒還未成長到足以保護自己的年齡,遠離大人是很容易被野獸傷害的。然而失去愛子的母親又怎能讓自己的親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難呢?她們是多麼的希望能時時的看到自己兒女的身影,便於常常照看。甕棺的圓孔是用來把死者引到另一個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現,半坡人認為兒女肉體雖死,但靈魂不滅,那圓孔便是靈魂出入的通道。用甕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商周之後,類似的習俗在當代一些少數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後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廣東連南族尚未滿月的孩子死去,人們認為他不會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將孩子的屍體用樹皮包起來埋在家裏的牀下面。

圍溝

現代戰爭中的鐵絲網體現了人們對某種外來危險的防衞。那麼在數千年以前的人類社會是否也採用過防禦外來侵擾的防衞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xx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這樣的防衞措施,而且規模宏大。在半坡遺址的村莊周圍,環繞着一條全長300米,寬6—8米、深5—6米,河底寬約千米,而且還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跡。類似於這種大圍溝在其它一些同時期的遺址中也有發現,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還起着避免野獸侵擾,防止各部落之間氏族成員因復仇而發生衝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會,人類與大自然鬥爭的能力極為有限,人們要生存,就要與大自然作鬥爭。大圍溝便是這一斗爭的產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勞和勇敢。計算結果表明,半坡遺址大圍溝總出土量為1.1萬平方米,如果用載重量為3噸的卡車可載裝3666輛。如此艱鉅的工程卻是我們的祖先在6020xx年前用簡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蹟。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們已經參觀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發掘出來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裏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產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這裏我們可以瞭解到半坡人的各種生產和生活的場面。

根據人類各個歷史時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歷史學家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石器時代(新、舊),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在人類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時間最長,如果把人類歷史按300萬年計算,舊石器就佔了299萬年。約在距今1萬年前,人類發明了磨製石器,進入新石器時代,約五六千年前,發明了冶煉術,進入青銅器時代,半坡人處於新石器時代的發展期。

半坡遺址位於滻河的第二階地上,這裏東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滻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這一帶樹林、竹林茂密,近處還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澤,其中生長着相當繁多的遊食動物。從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狩獵動物骨骼來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鵬鳥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為最多。這也許是因為因為斑鹿性情温馴,易於捕捉的緣故吧。

這個展櫃裏展出的狩獵工具有矛和弓箭,還有一種很厲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遠,射速快,推進力大,準確度高,殺傷力強等特點,是當時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現避免了人和野獸進行面對面的搏鬥,提高了遠距離殺傷野獸的準確性,弓箭延長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強了們祖先同自然界鬥爭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獵中的另一件法寶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飛球索”,用它來狩獵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時手抓一球對準野獸的方向猛力旋轉,遇到障礙物會自動纏住,這樣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獸。飛球索這種古老的狩獵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會,人們不放棄一切可以捕殺到野獸的方法,為了獲取肉食也會使用斧頭,錘頭,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設陷阱,網羅,圍獵等方法來捕獵它們。

這裏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獵工具,有魚叉,魚鈎,魚網,石網墜,陶網墜等。捕魚是半坡人一項主要經濟活動,滻河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魚場所。

俗話説,“姜太公鈎魚,願者上鈎”傳説姜太公釣魚所用的就是直魚鈎,對於傳説的真假我們無法判斷,但在半坡遺址中我們確實發現了早期沒有倒刺的魚鈎、魚叉,但這些工具使用時極不方便,紮上的魚稍作掙扎就會逃掉,最後由於人們不斷的總結經驗,終於發明了有倒鈎和倒刺的魚鈎和魚叉,它們製作得十分精細,幾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屬魚鈎相媲美。釣魚的方法也與我們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計當時叉魚法的使用多於釣魚法。

石網墜是用扁平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河卵石塊兩側打擊出缺口。使用時系在網底部(網墜也有陶製作的),使魚網能夠沉到河底。魚網我們雖未發現,但在發現的彩陶花紋中有索絡形的魚網飾花紋,這從側面已經證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魚網捕魚。當時人們主要是用麻繩來結網,這網雖然簡陋,但也會捕到數量可觀的魚,當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澤而魚”。

單純的靠狩獵和捕魚並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後來在不斷採集生活中,半坡的婦女逐漸發現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隨着有意識的加以培養,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把一種類似於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製成了粟,於是人們終於有了一種穩定的植物來源,為定居打下了基礎。這個陶罐裏所裝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來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這個展櫃裏展出的是半坡人生產工具,有石刀、石鐮、陶刀,還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盤。

半坡人在白鹿塬這塊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長的率領下,用石斧砍伐樹木,用石鋤修整土地,用石鏟和木棒刨出一個個小坑,將種子插種下去。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種莊稼要澆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飯。如果遭遇到旱災或水災可能就顆粒無收,不過好在當時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婦女們又成羣結隊用石刀和陶刀、蚌殼來收割,後來又發明了鐮。收割以後,婦女們先用自己的手將他們加工成穀子,再用一種類似於石磨的東西脱去穀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這種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農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糧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擬的優點: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壞。這些為半坡人能夠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着農業的出現而產生的家畜飼養也是半坡人的生活來源之一,發現的兩個圈欄建築遺址和一些動物骨骼説明先民們已開始飼養狗和豬,並開始對羊、牛、馬、雞等家禽家畜進行馴養。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半坡人的社會組織是婦女領導下的母子氏族社會,從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個人財產,沒有私有;既沒有階級又沒有剝削;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它的生產力特別低下,人們生活的十分艱苦。

這裏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來的陶器,半坡人在製作陶器時,主要有兩種方法,“泥條盤築法”,這是製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將陶泥搓成扁狀的泥條,再一圈一圈地盤成需要的形狀,經過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進陶窯去燒製;另一種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來制小的器皿,直接製成泥胎去燒製。半坡出土的陶器種類繁多,有經過篩選的陶土製成的表面光潔、質地細膩的細泥陶飲食器具,像碗、壺、盆、杯等,也有用摻着粗砂的陶土製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夾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

許多陶器上都繪有各式各樣的紋飾:繩紋,網紋,幾何形花紋和動物紋。紋飾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動的青蛙、猙獰的豬面以及或靜卧或騰躍、或追逐游泳的各種各樣的魚紋。尤其引人矚目的是有兩頭一身或兩身一頭的魚,還有多身人面,魚身鳥頭的奇特形象,這些樸素真切的圖案,非常明確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對象的特徵。半坡彩陶上的紋飾可能就是民族圖騰的起源。我國古時從圖騰崇拜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這些奇特的思想背後,藴藏着豐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間本沒有什麼龍、鳳、麒麟。可能是遠古部落間的連年戰爭,一方為了戰勝另一方,力圖把所崇拜的動物中的各種有力優美特點集中到一種動物上來,再加上些誇張的手法,於是就漸漸形成了龍和鳳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藝也是極高的,有陶質人頭塑像,鳥形雕塑和獸形蓋鈕。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這個葫蘆狀的陶壎,我們稱之為女人腰。它是我國最早的吹奏樂器,被譽為華夏吹壎第一人的劉寬忍先生曾與賈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盤磁帶名叫《風竹》。劉先生壎聲悠悠,彷彿把我們帶到了遠古時代,賈先生吟唱堪稱聲情並茂,兩人珠聯璧合,乃是樂壇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聽聽,真的會使大家有不錯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產力不斷髮展的基礎上漸漸地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這裏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紡輪、石紡輪、骨梭、骨針等。當時的半坡人已經會織布,他們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獸毛。當時的紡織機是一種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線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來回穿梭織布。從遺留的麻布痕跡觀察,粗的類似今天的麻布袋,細的類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獸皮為衣服。這個陶銼就是用來揉軟獸皮的,經過加工後,獸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適美觀。

這是半坡出土的骨針,從出土的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針先用骨頭磨成針的形式,而後再穿孔,但這樣的成功率很低,往往會前功盡棄。後來經過實踐,他們發現粗骨比較好打孔,後來就打出孔後再磨成針,這樣的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針可以同我們現在的鋼針相媲美。骨針的發現説明了半坡當時已經開始縫製衣服,至於衣服的式樣,當然沒有我們現在的衣服品種多,主要有兩種式樣:一種為連身,就好像我們現在的連衣裙,就是將整塊的麻布或獸皮縫製起來,中間穿一根繩子便成了;另一種大概“衣”和“裙”分開,就像我們現在的露臍裝,上身主要是護胸,下身主要是護腰和前身。就當時的文化水平來看,衣服不僅是用於防寒,而且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當然就該有裝飾品來粧點、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發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盤貼在陶器上的繩狀裝飾物使之更加美觀和實用。半坡人的裝飾口材料十分廣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貝殼等。製作精細,以環飾,珠飾為主。另外還有墜飾和片狀飾。就形狀看有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長方形等。按用途分:髮飾、頸飾、手飾、腰飾和貼衣鑲嵌式。有的還刻制有各種紋狀飾,分別佩帶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看來愛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們現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過程中,半坡人的頭腦中產生了數字和幾何圖形的概念,這一時期出現在陶器上的等邊三角形、各種形狀的房子和人面魚形的底紋,我們現在的高等數字和複雜的計算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為了記事和記數,半坡人創作了一些簡單的符號,共有22種113個刻劃符號,他們用這些符號記載其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記事符號大部分是在陶器進行泥塑加工時刻劃的,只有少數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劃的。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劃符號來表達他們彼此的思想交流,藉以反映和記載他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情況,這些記事符號被認為是我們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於是製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範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華清池參觀,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這裏的山、這裏的水,以及曾經發生在這裏並流傳了千年的愛情故事。

(第一部分:驪山得名,峯火戲諸侯,關中八景之一)

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臨潼區(縣)驪山北麓華清宮的故址,西距西安 30 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大家請看前方山巒,這就是著名的驪山。由於從遠處看,尤如一匹青蒼色的駿馬,因此得名“驪山”。“驪”在下漢語裏是黑色駿馬的意思。每當夕陽西下,驪山在斜陽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豔麗的紅裝。“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令人誤以為當年烽火還在燃燒,故有“驪山晚照”之稱,也成為關中八景之一。

大家請看驪山山峯最這一處,這就是坐落在驪山西秀嶺上的峯火台。大家都知道,峯火台是古代發信號調兵遣將的一種報警設置,就在公元前 779 年,也就是周朝末期,褒國為取悦周幽王,進獻美女褒姒,褒姒進宮後幽王便不理朝政,集眾愛於褒姒一身,不但廢了皇后,而且立了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可是褒姒卻終日悶悶不樂,為博得美人一笑,幽王説“誰能使王妃一笑,賞金千兩。”於是奸臣出計,點燃驪山的峯火,各路諸侯見到狼煙四起,趕來救駕,此時褒姒見驚恐萬分的各路諸侯,卻嫣然一笑,幽王驚喜若狂。公元前 771 年,當真正的戰事來臨時,幽王再次點驪山燃峯火時,各諸侯卻以為仍是在為取悦,無人救駕,西周就此滅亡。這也就是我們曾聽説過的“周幽王峯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

(第二部分:九龍湖,飛霜殿)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一邊一向前走一欣賞。我們面前的這片碧波盪漾的水面叫做九龍湖,它屬於華清池的西區。大家一定會問這裏為什麼以“九龍”為名呢?其實這個湖分成上下兩個區域,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謝下伸一大龍頭,龍日泉水淙淙,長年不絕,堤壁間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因而以九龍命名。

我們再來看這尊雕塑,不用問,這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正是在這裏演繹了一段人間最浪漫的愛情故事。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當年在華清池建造了怎樣的宮殿。這個飛檐翹角、紅牆綠瓦的唐式建築就是飛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祕色彩的宮殿中。這裏紅柱挺立,迴廊環繞,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東西兩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錯落有致,加上門前石龍盤階,石獅和石牛相襯,再配以龍鳳大缸及花木點綴,更顯示了皇家建築的氣派。

(第三部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湯,温泉水源。)

説起楊貴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她名叫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 17 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 735 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 5 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 745 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從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成為千古絕唱,甚至於兩人終日廝守,置其他嬪妃於不顧。白居易在他的《長恨歌》裏就這樣寫道:“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直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偕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那時楊貴妃才 38 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 742 年至 756 年的 14 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 43 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剛才我們提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年秋冬來到華清池,是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麼,我們現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峯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宮殿,遍佈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説:“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羣,主要殿舍以温泉為中心。這裏保存着 5 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海棠湯”又名“芙蓉湯”,俗稱“貴妃池”,因池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豔麗襯托貴妃的嬌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楊貴妃豐腴的形體。整個湯池呈現了唐代的協調的美學觀念。不僅如此,湯池的供水系統也設計得非常科學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徑為 10CM 的進水口,進水口上裝蓮花噴頭,寓意為海棠花蕊,下接陶製水管道,與温泉總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壓力從花蕊中自動噴灑出。

蓮花湯,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華清宮御湯遺址中最有氣勢,最具代表性的湯池,也稱“御湯九龍殿”。宮殿面積達 400 多平方米,有內殿外殿之分,御湯可儲水 100 近立方米。儼然一座龐大的室內游泳池,充分顯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氣的社會風尚及皇權神授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蓮花湯造型獨特,呈寫實的蓮花狀,這自然與宗教觀念相融合,將沐浴看作是與自然的溝通,最終實現“天人合一”,這也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對人間現實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執着。

星辰湯,是唐太宗李世民“湯泉宮”的文化遺存,專供唐太宗所用。原名“御湯”,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御用湯池,信奉“天人合一”説的唐玄宗便將酷像北斗七星的“御湯”更名為“星辰”湯。很顯然,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蒼天鬥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

尚食湯,形制小,工藝簡單,並無奇特造型,相對於前面的御用湯池,顯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據推斷,尚食湯在華清宮可解釋為皇帝賞賜給等級較高的隨行內待宮員的沐浴場所。

還有一個湯池是太子湯,顧名思義,是東宮的皇太子沐浴的地方。

其實,在華清池沐浴温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並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漢、隋、唐歷代封建統治者,都視這塊風水寶地為他們遊宴享樂的行官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築羅城,大興温泉宮……華清池,現浴池面積約有 3000 平方米,可供 400 餘人同時沐浴。温泉水每小時流量 110 餘噸,水温達 43 度。其水質優良,頗具醫療功效,極適宜沐浴。它既是一座國內罕見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遊人遊覽的文物保護場所。一旦完浴後可謂“冬走十里不涼,夏走十里不熱”。

(第四部分:環園——西安事變,五間亭,兵諫亭)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西安事變的舊址——環園。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議和、聯共抗日、釋放政治犯等條件。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以及中國共產黨促成的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大家看到的這一字排開的 5 間房屋,就是蔣介石當年住的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小小的五間廳中。我們可不能小看這五間房子,當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裏; 1934 年修葺後,這裏又成國.民黨高官遊覽休想的場所; 1936 年 10 月、 12 月蔣介石兩次到陝西來,都以華清池為“行轅”,就住在五門廳。他在這裏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因而引起張學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致了門月 12 日凌晨 6 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酣睡中的蔣介石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衞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一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內,後來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今天,在五間廳內,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牀、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複製擺放,我們仍然能看到當年激戰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痕跡。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座高 4 米,寬 2.5 米的石亭,建於 1946 年 3 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當時名曰“民族復興亭”、“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 1986 年 12 月在紀念“西安事變” 50 週年前夕,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好了,今天我們華清池景區的講解就到這裏了,謝謝大家!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您好!現在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半坡博物館,它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灞河之間,建成於1958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反映原始社會的遺址博物館,是黃河流域一處比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遺址,距今約6020_年左右,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這種文化遺址於1920_年首先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所以被命名為“仰韶文化”。由於在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彩繪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稱為“彩陶文化”。現在博物館有兩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而半坡所處的灞、滻兩條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繞長安”中八水的兩條最重要的河流。

現在請大家看,台階上的那建築便是遺址大廳,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遺趾”四個醒目的大字了吧,這四個字是由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如果仔細看,四個字有一個字是錯誤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説應該是“土”字旁,但郭老卻寫成“足”旁。對於這個,有人認為這是由於郭老一時喝多手下之誤;但更多的人認為郭老之所以這樣寫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們的祖先從遠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現代。

遺址大廳

各位遊客,請隨我一同步入遺址大廳內去拜訪一下半坡人吧!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溝、囿、陶、罐的大總體便是半坡遺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橋水力發電廠建設施工時偶然發現的,後來在陳毅元帥的建議下修建了該館。而後,又從54年秋到57年夏先後對其進行了5次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製、骨制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製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在這裏我們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樸,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在遺址中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囿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遊客請看,在遺址大廳的中央,有一座復原後的圓形房屋遺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處。哦,對了,這座房屋與別的房屋不同之處在於它屬於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積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莊內其它的房屋面積小而且門都是朝南開,構成了一個向心狀,將大房子團團圍住,這就從形式上反映了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這房子是做什麼用的嗎?這房子曾經也引起了許多考古學家和民俗學家的極大興趣,經研究我們知道了它的作用,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大會堂。這房子的一大用處是供老人和孩子們居住的:這些老人當中可能包括歲數較大的婦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長。另一個作用在此舉宗教禮儀活動:如兒童長大之後在此舉行成丁禮。如果氏族成員們遇到了什麼問題,象勞動產品如何分配,對外族進行報復等問題,氏族成員都要在此舉行議事會,進行商討。這房子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員受教育的場所。當一天勞動之後,氏族成員圍坐在火膛周圍聽有經驗的婦女講授生產生活經驗。

現在我們再來參觀一下半坡各個時期的房屋:

這兩所分別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圓形的房屋東西直徑為6.3米,南北直徑6.7米,門向南開,門寬1.10米,門兩側有隔牆,中間的灶炕被後期的一個窯穴所破壞。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邊長為3.8米,深為0.7米,入口為斜坡式。入口兩側有四個對稱的柱洞,灶坑居中,這所房屋的結構簡單,但也比較潮濕。

再看這所半地下式的長方形房屋,此遺址東西長4.4米,南北寬3.2米,深64釐米。西部比東部高出約10釐米,形成了一個平台,是半坡人睡覺的地方。挖掘時在房屋的東部發現了一些陶罐、箭頭和盛貝殼的碎罐。這都説明了半坡人睡覺有固定的地方,放置東西也有一定的順序。

這個遺址是後期的房屋遺址。此遺址面積為17平方米,門向南開,地面上鋪有一木板,四周豎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間用藤條連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裏外都用草泥塗上,這是最早的框架式結構的房屋。這座房屋已有了中國建築的民族特點,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窯展區

以圍溝為界,東邊為製陶區

陶窯展廳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窯一座。雖然陶窯已殘,但還能看出內部結構和使用方法。在遺址中我們一共發現了6座陶窯。窯分為橫穴和豎穴兩種,由火膛火道,窯箅和窯室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橫穴窯,後期使用的是豎穴窯,豎穴比橫穴先進。陶窯是人類第一次藉助水,火的幫助,通過化學變化從而製作出的物質,製陶術是人類在大自然鬥爭中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種類繁多,大小各異。但由於陶窯體積較小,每窯每次只能燒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雖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卻可以達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時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好,彩陶顏色純正,不禁使人感慨萬分。陶窯的形式雖然粗陋,結構簡單,但卻完整合理。當時人們利用它燒出了人們的生活用品,也燒出了色彩絢麗的彩陶藝術品,為當時人們的生息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使原始文化大放異彩。

墓葬區

圍溝北邊為墓葬區,這裏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種形式,但頭部一律朝西。另外還有5例為集體改葬的二次葬。這個有名的墓葬遺址説明當時人們非但已經有了比較複雜的靈魂觀念,而且已經有了葬禮這種宗教行為。

當原始人類還差不多過着動物般生活的時候,他們還不能將自己同自然分開,對於自身的生死沒有那麼關注。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四五十萬年前,他們的屍骨被隨意亂扔,説明他們還沒有產生靈魂觀念,更不要説還會想到人死後靈魂將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的宗教觀念。從考古發現,宗教最早產生於大約距今十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山頂洞人的遺骸周圍,就發現撒有含赤鐵礦的紅粉末,並有鑽孔的獸齒,石珠,骨墜等裝飾品做為陪葬,説明當時就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和對鬼神的崇拜。半坡遺址的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對於靈魂觀念,鬼魂崇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而當時已有了較複雜的靈魂觀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頭部朝西,表明靈魂的去向,可能與是否傍晚太陽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結束的觀察中受到啟發,認為人死後也像太陽落山,到西方的另一個世界。半坡村墓葬遺址中,兒童和成人墓地分開,反映了人們已對靈魂做出區別,相信冥間也有年齡層次的分別。此外,從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為當時氏族中地位稍高一點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為當時氏族戰爭中被俘獲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們認為他們因怨而死,死後靈魂無法安寧,一定會成為怨鬼作祟於人間,所以必須用殘酷手段處置他們,使他們無法作祟於人間,實行二次撿骨葬可能是認為屍體腐爛以後靈魂才能最終從肉體中解脱出來獲得自由或轉生。

甕棺區

現在我們看到了村落中發掘出來的一些甕棺,他們是用來作什麼的呢?甕棺是專門用來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兒被放入一個陶甕,上面蓋上一個陶盆,”這便是遠古時期埋葬嬰幼兒的理想工具。在當時有一個習俗:未實行“成丁禮”的幼兒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這一方面體現了母親對死去小孩的體貼和愛護。因為他們認為幼兒還未成長到足以保護自己的年齡,遠離大人是很容易被野獸傷害的。然而失去愛子的母親又怎能讓自己的親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難呢?她們是多麼的希望能時時的看到自己兒女的身影,便於常常照看。甕棺的圓孔是用來把死者引到另一個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現,半坡人認為兒女肉體雖死,但靈魂不滅,那圓孔便是靈魂出入的通道。用甕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商周之後,類似的習俗在當代一些少數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後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廣東連南族尚未滿月的孩子死去,人們認為他不會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將孩子的屍體用樹皮包起來埋在家裏的牀下面。

圍溝

現代戰爭中的鐵絲網體現了人們對某種外來危險的防衞。那麼在數千年以前的人類社會是否也採用過防禦外來侵擾的防衞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_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這樣的防衞措施,而且規模宏大。在半坡遺址的村莊周圍,環繞着一條全長300米,寬6—8米、深5—6米,河底寬約千米,而且還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跡。類似於這種大圍溝在其它一些同時期的遺址中也有發現,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還起着避免野獸侵擾,防止各部落之間氏族成員因復仇而發生衝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會,人類與大自然鬥爭的能力極為有限,人們要生存,就要與大自然作鬥爭。大圍溝便是這一斗爭的產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勞和勇敢。計算結果表明,半坡遺址大圍溝總出土量為1.1萬平方米,如果用載重量為3噸的卡車可載裝3666輛。如此艱鉅的工程卻是我們的祖先在6020_年前用簡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蹟。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們已經參觀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發掘出來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裏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產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這裏我們可以瞭解到半坡人的各種生產和生活的場面。

根據人類各個歷史時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歷史學家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石器時代(新、舊),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在人類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時間最長,如果把人類歷史按300萬年計算,舊石器就佔了299萬年。約在距今1萬年前,人類發明了磨製石器,進入新石器時代,約五六千年前,發明了冶煉術,進入青銅器時代,半坡人處於新石器時代的發展期。

半坡遺址位於滻河的第二階地上,這裏東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滻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這一帶樹林、竹林茂密,近處還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澤,其中生長着相當繁多的遊食動物。從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狩獵動物骨骼來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鵬鳥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為最多。這也許是因為因為斑鹿性情温馴,易於捕捉的緣故吧。

這個展櫃裏展出的狩獵工具有矛和弓箭,還有一種很厲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遠,射速快,推進力大,準確度高,殺傷力強等特點,是當時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現避免了人和野獸進行面對面的搏鬥,提高了遠距離殺傷野獸的準確性,弓箭延長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強了們祖先同自然界鬥爭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獵中的另一件法寶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飛球索”,用它來狩獵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時手抓一球對準野獸的方向猛力旋轉,遇到障礙物會自動纏住,這樣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獸。飛球索這種古老的狩獵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會,人們不放棄一切可以捕殺到野獸的方法,為了獲取肉食也會使用斧頭,錘頭,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設陷阱,網羅,圍獵等方法來捕獵它們。

這裏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獵工具,有魚叉,魚鈎,魚網,石網墜,陶網墜等。捕魚是半坡人一項主要經濟活動,滻河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魚場所。

俗話説,“姜太公鈎魚,願者上鈎”傳説姜太公釣魚所用的就是直魚鈎,對於傳説的真假我們無法判斷,但在半坡遺址中我們確實發現了早期沒有倒刺的魚鈎、魚叉,但這些工具使用時極不方便,紮上的魚稍作掙扎就會逃掉,最後由於人們不斷的總結經驗,終於發明了有倒鈎和倒刺的魚鈎和魚叉,它們製作得十分精細,幾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屬魚鈎相媲美。釣魚的方法也與我們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計當時叉魚法的使用多於釣魚法。

石網墜是用扁平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河卵石塊兩側打擊出缺口。使用時系在網底部(網墜也有陶製作的),使魚網能夠沉到河底。魚網我們雖未發現,但在發現的彩陶花紋中有索絡形的魚網飾花紋,這從側面已經證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魚網捕魚。當時人們主要是用麻繩來結網,這網雖然簡陋,但也會捕到數量可觀的魚,當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澤而魚”。

單純的靠狩獵和捕魚並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後來在不斷採集生活中,半坡的婦女逐漸發現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隨着有意識的加以培養,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把一種類似於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製成了粟,於是人們終於有了一種穩定的植物來源,為定居打下了基礎。這個陶罐裏所裝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來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這個展櫃裏展出的是半坡人生產工具,有石刀、石鐮、陶刀,還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盤。

半坡人在白鹿塬這塊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長的率領下,用石斧砍伐樹木,用石鋤修整土地,用石鏟和木棒刨出一個個小坑,將種子插種下去。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種莊稼要澆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飯。如果遭遇到旱災或水災可能就顆粒無收,不過好在當時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婦女們又成羣結隊用石刀和陶刀、蚌殼來收割,後來又發明了鐮。收割以後,婦女們先用自己的手將他們加工成穀子,再用一種類似於石磨的東西脱去穀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這種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農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糧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擬的優點: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壞。這些為半坡人能夠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着農業的出現而產生的家畜飼養也是半坡人的生活來源之一,發現的兩個圈欄建築遺址和一些動物骨骼説明先民們已開始飼養狗和豬,並開始對羊、牛、馬、雞等家禽家畜進行馴養。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半坡人的社會組織是婦女領導下的母子氏族社會,從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個人財產,沒有私有;既沒有階級又沒有剝削;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它的生產力特別低下,人們生活的十分艱苦。

這裏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來的陶器,半坡人在製作陶器時,主要有兩種方法,“泥條盤築法”,這是製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將陶泥搓成扁狀的泥條,再一圈一圈地盤成需要的形狀,經過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進陶窯去燒製;另一種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來制小的器皿,直接製成泥胎去燒製。半坡出土的陶器種類繁多,有經過篩選的陶土製成的表面光潔、質地細膩的細泥陶飲食器具,像碗、壺、盆、杯等,也有用摻着粗砂的陶土製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夾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

許多陶器上都繪有各式各樣的紋飾:繩紋,網紋,幾何形花紋和動物紋。紋飾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動的青蛙、猙獰的豬面以及或靜卧或騰躍、或追逐游泳的各種各樣的魚紋。尤其引人矚目的是有兩頭一身或兩身一頭的魚,還有多身人面,魚身鳥頭的奇特形象,這些樸素真切的圖案,非常明確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對象的特徵。半坡彩陶上的紋飾可能就是民族圖騰的起源。我國古時從圖騰崇拜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這些奇特的思想背後,藴藏着豐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間本沒有什麼龍、鳳、麒麟。可能是遠古部落間的連年戰爭,一方為了戰勝另一方,力圖把所崇拜的動物中的各種有力優美特點集中到一種動物上來,再加上些誇張的手法,於是就漸漸形成了龍和鳳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藝也是極高的,有陶質人頭塑像,鳥形雕塑和獸形蓋鈕。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這個葫蘆狀的陶壎,我們稱之為女人腰。它是我國最早的吹奏樂器,被譽為華夏吹壎第一人的劉寬忍先生曾與賈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盤磁帶名叫《風竹》。劉先生壎聲悠悠,彷彿把我們帶到了遠古時代,賈先生吟唱堪稱聲情並茂,兩人珠聯璧合,乃是樂壇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聽聽,真的會使大家有不錯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產力不斷髮展的基礎上漸漸地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這裏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紡輪、石紡輪、骨梭、骨針等。當時的半坡人已經會織布,他們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獸毛。當時的紡織機是一種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線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來回穿梭織布。從遺留的麻布痕跡觀察,粗的類似今天的麻布袋,細的類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獸皮為衣服。這個陶銼就是用來揉軟獸皮的,經過加工後,獸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適美觀。

這是半坡出土的骨針,從出土的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針先用骨頭磨成針的形式,而後再穿孔,但這樣的成功率很低,往往會前功盡棄。後來經過實踐,他們發現粗骨比較好打孔,後來就打出孔後再磨成針,這樣的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針可以同我們現在的鋼針相媲美。骨針的發現説明了半坡當時已經開始縫製衣服,至於衣服的式樣,當然沒有我們現在的衣服品種多,主要有兩種式樣:一種為連身,就好像我們現在的連衣裙,就是將整塊的麻布或獸皮縫製起來,中間穿一根繩子便成了;另一種大概“衣”和“裙”分開,就像我們現在的露臍裝,上身主要是護胸,下身主要是護腰和前身。就當時的文化水平來看,衣服不僅是用於防寒,而且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當然就該有裝飾品來粧點、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發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盤貼在陶器上的繩狀裝飾物使之更加美觀和實用。半坡人的裝飾口材料十分廣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貝殼等。製作精細,以環飾,珠飾為主。另外還有墜飾和片狀飾。就形狀看有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長方形等。按用途分:髮飾、頸飾、手飾、腰飾和貼衣鑲嵌式。有的還刻制有各種紋狀飾,分別佩帶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看來愛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們現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過程中,半坡人的頭腦中產生了數字和幾何圖形的概念,這一時期出現在陶器上的等邊三角形、各種形狀的房子和人面魚形的底紋,我們現在的高等數字和複雜的計算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為了記事和記數,半坡人創作了一些簡單的符號,共有22種113個刻劃符號,他們用這些符號記載其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記事符號大部分是在陶器進行泥塑加工時刻劃的,只有少數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劃的。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劃符號來表達他們彼此的思想交流,藉以反映和記載他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情況,這些記事符號被認為是我們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於是製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範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4

那是我五年級的事了,可是,即使過了三年,這件事依舊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裏。

那一年,我看見別的小朋友騎着自行車在街上溜來溜去,可棒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那樣。於是,我想媽媽提出了這個願望,媽媽二話不説地答應了。

我和媽媽把自行車牽了出去。已到了外面,我就迫不及待騎上車,往坡下衝。但是由於我是第一次騎,掌握不好平衡,在半坡中摔了下來。我的手被磨破了皮,痛的我“死去活來”的。我心想:我的手被磨破了皮,我該怎麼握把手呢?我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但手一碰到把手,就火燒火燎般的痛。我該怎麼上去呢?

忽然,耳邊傳來了媽媽的聲音:“你不要一直想着你的手受傷了!堅強點!一點一點走上來!”聽了媽媽的話,我忍着痛,握緊把手,踉踉蹌蹌地,走一步,滑兩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爬上了坡。媽媽笑了,先把我帶回家,塗了碘酒,又帶我出來學車。

媽媽把我的車牽到了平地上,我騎上了車,搖搖晃晃地,像喝醉了酒一樣。媽媽幫我扶住了車。我心想:有媽媽在後面幫我扶着,我已經沒什麼好怕的了!想到這,我加快了速度,像風一樣飛了起來。殊不知,媽媽早已放掉了手,可我卻渾然不知,以為有媽媽扶着呢,越騎越快。在我即將撞上一棵樹時,我居然躲了過去!正當我以為是媽媽幫助我的時候,我回頭一看,媽媽正在遠處笑吟吟地看着我。我驚呆了!媽媽對我説:“你已經學會了,不信你試試看!”我屁股一坐,兩手一握,雙腳一蹬,自行車就吱吱地轉了起來,我騎的是那麼平穩,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很多東西,不管你多麼努力都實現不了,正因如此,必須努力的時候絕不能躊躇。事後,媽媽對我説:“當你決定了要向前邁進的那一刻時,你就已經踏出前進的一步了。”這句話是我終身受益。

媽媽,謝謝你的幫助。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您好!現在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半坡博物館,它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灞河之間,建成於1958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反映原始社會的遺址博物館,是黃河流域一處比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遺址,距今約6020xx年左右,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這種文化遺址於1920xx年首先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所以被命名為“仰韶文化”。由於在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彩繪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稱為“彩陶文化”。現在博物館有兩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而半坡所處的灞、滻兩條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繞長安”中八水的兩條最重要的河流。

現在請大家看,台階上的那建築便是遺址大廳,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遺趾”四個醒目的大字了吧,這四個字是由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如果仔細看,四個字有一個字是錯誤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説應該是“土”字旁,但郭老卻寫成“足”旁。對於這個,有人認為這是由於郭老一時喝多手下之誤;但更多的人認為郭老之所以這樣寫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們的祖先從遠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現代。

遺址大廳

各位遊客,請隨我一同步入遺址大廳內去拜訪一下半坡人吧!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溝、囿、陶、罐的大總體便是半坡遺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橋水力發電廠建設施工時偶然發現的,後來在陳毅元帥的建議下修建了該館。而後,又從54年秋到57年夏先後對其進行了5次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製、骨制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製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在這裏我們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樸,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在遺址中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囿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遊客請看,在遺址大廳的中央,有一座復原後的圓形房屋遺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處。哦,對了,這座房屋與別的房屋不同之處在於它屬於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積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莊內其它的房屋面積小而且門都是朝南開,構成了一個向心狀,將大房子團團圍住,這就從形式上反映了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這房子是做什麼用的嗎?這房子曾經也引起了許多考古學家和民俗學家的極大興趣,經研究我們知道了它的作用,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大會堂。這房子的一大用處是供老人和孩子們居住的:這些老人當中可能包括歲數較大的婦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長。另一個作用在此舉宗教禮儀活動:如兒童長大之後在此舉行成丁禮。如果氏族成員們遇到了什麼問題,象勞動產品如何分配,對外族進行報復等問題,氏族成員都要在此舉行議事會,進行商討。這房子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員受教育的場所。當一天勞動之後,氏族成員圍坐在火膛周圍聽有經驗的婦女講授生產生活經驗。

現在我們再來參觀一下半坡各個時期的房屋:

這兩所分別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圓形的房屋東西直徑為6.3米,南北直徑6.7米,門向南開,門寬1.10米,門兩側有隔牆,中間的灶炕被後期的一個窯穴所破壞。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邊長為3.8米,深為0.7米,入口為斜坡式。入口兩側有四個對稱的柱洞,灶坑居中,這所房屋的結構簡單,但也比較潮濕。

再看這所半地下式的長方形房屋,此遺址東西長4.4米,南北寬3.2米,深64釐米。西部比東部高出約10釐米,形成了一個平台,是半坡人睡覺的地方。挖掘時在房屋的東部發現了一些陶罐、箭頭和盛貝殼的碎罐。這都説明了半坡人睡覺有固定的地方,放置東西也有一定的順序。

這個遺址是後期的房屋遺址。此遺址面積為17平方米,門向南開,地面上鋪有一木板,四周豎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間用藤條連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裏外都用草泥塗上,這是最早的框架式結構的房屋。這座房屋已有了中國建築的民族特點,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窯展區

以圍溝為界,東邊為製陶區

陶窯展廳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窯一座。雖然陶窯已殘,但還能看出內部結構和使用方法。在遺址中我們一共發現了6座陶窯。窯分為橫穴和豎穴兩種,由火膛火道,窯箅和窯室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橫穴窯,後期使用的是豎穴窯,豎穴比橫穴先進。陶窯是人類第一次藉助水,火的幫助,通過化學變化從而製作出的物質,製陶術是人類在大自然鬥爭中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種類繁多,大小各異。但由於陶窯體積較小,每窯每次只能燒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雖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卻可以達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時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好,彩陶顏色純正,不禁使人感慨萬分。陶窯的形式雖然粗陋,結構簡單,但卻完整合理。當時人們利用它燒出了人們的生活用品,也燒出了色彩絢麗的彩陶藝術品,為當時人們的生息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使原始文化大放異彩。

墓葬區

圍溝北邊為墓葬區,這裏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種形式,但頭部一律朝西。另外還有5例為集體改葬的二次葬。這個有名的墓葬遺址説明當時人們非但已經有了比較複雜的靈魂觀念,而且已經有了葬禮這種宗教行為。

當原始人類還差不多過着動物般生活的時候,他們還不能將自己同自然分開,對於自身的生死沒有那麼關注。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四五十萬年前,他們的屍骨被隨意亂扔,説明他們還沒有產生靈魂觀念,更不要説還會想到人死後靈魂將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的宗教觀念。從考古發現,宗教最早產生於大約距今十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山頂洞人的遺骸周圍,就發現撒有含赤鐵礦的紅粉末,並有鑽孔的獸齒,石珠,骨墜等裝飾品做為陪葬,説明當時就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和對鬼神的崇拜。半坡遺址的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對於靈魂觀念,鬼魂崇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而當時已有了較複雜的靈魂觀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頭部朝西,表明靈魂的去向,可能與是否傍晚太陽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結束的觀察中受到啟發,認為人死後也像太陽落山,到西方的另一個世界。半坡村墓葬遺址中,兒童和成人墓地分開,反映了人們已對靈魂做出區別,相信冥間也有年齡層次的分別。此外,從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為當時氏族中地位稍高一點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為當時氏族戰爭中被俘獲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們認為他們因怨而死,死後靈魂無法安寧,一定會成為怨鬼作祟於人間,所以必須用殘酷手段處置他們,使他們無法作祟於人間,實行二次撿骨葬可能是認為屍體腐爛以後靈魂才能最終從肉體中解脱出來獲得自由或轉生。

甕棺區

現在我們看到了村落中發掘出來的一些甕棺,他們是用來作什麼的呢?甕棺是專門用來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兒被放入一個陶甕,上面蓋上一個陶盆,”這便是遠古時期埋葬嬰幼兒的理想工具。在當時有一個習俗:未實行“成丁禮”的幼兒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這一方面體現了母親對死去小孩的體貼和愛護。因為他們認為幼兒還未成長到足以保護自己的年齡,遠離大人是很容易被野獸傷害的。然而失去愛子的母親又怎能讓自己的親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難呢?她們是多麼的希望能時時的看到自己兒女的身影,便於常常照看。甕棺的圓孔是用來把死者引到另一個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現,半坡人認為兒女肉體雖死,但靈魂不滅,那圓孔便是靈魂出入的通道。用甕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商周之後,類似的習俗在當代一些少數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後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廣東連南族尚未滿月的孩子死去,人們認為他不會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將孩子的屍體用樹皮包起來埋在家裏的牀下面。

圍溝

現代戰爭中的鐵絲網體現了人們對某種外來危險的防衞。那麼在數千年以前的人類社會是否也採用過防禦外來侵擾的防衞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xx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這樣的防衞措施,而且規模宏大。在半坡遺址的村莊周圍,環繞着一條全長300米,寬6—8米、深5—6米,河底寬約千米,而且還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跡。類似於這種大圍溝在其它一些同時期的遺址中也有發現,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還起着避免野獸侵擾,防止各部落之間氏族成員因復仇而發生衝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會,人類與大自然鬥爭的能力極為有限,人們要生存,就要與大自然作鬥爭。大圍溝便是這一斗爭的產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勞和勇敢。計算結果表明,半坡遺址大圍溝總出土量為1.1萬平方米,如果用載重量為3噸的卡車可載裝3666輛。如此艱鉅的工程卻是我們的祖先在6020xx年前用簡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蹟。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們已經參觀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發掘出來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裏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產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這裏我們可以瞭解到半坡人的各種生產和生活的場面。

根據人類各個歷史時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歷史學家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石器時代(新、舊),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在人類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時間最長,如果把人類歷史按300萬年計算,舊石器就佔了299萬年。約在距今1萬年前,人類發明了磨製石器,進入新石器時代,約五六千年前,發明了冶煉術,進入青銅器時代,半坡人處於新石器時代的發展期。

半坡遺址位於滻河的第二階地上,這裏東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滻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這一帶樹林、竹林茂密,近處還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澤,其中生長着相當繁多的遊食動物。從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狩獵動物骨骼來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鵬鳥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為最多。這也許是因為因為斑鹿性情温馴,易於捕捉的緣故吧。

這個展櫃裏展出的狩獵工具有矛和弓箭,還有一種很厲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遠,射速快,推進力大,準確度高,殺傷力強等特點,是當時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現避免了人和野獸進行面對面的搏鬥,提高了遠距離殺傷野獸的準確性,弓箭延長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強了們祖先同自然界鬥爭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獵中的另一件法寶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飛球索”,用它來狩獵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時手抓一球對準野獸的方向猛力旋轉,遇到障礙物會自動纏住,這樣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獸。飛球索這種古老的狩獵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會,人們不放棄一切可以捕殺到野獸的方法,為了獲取肉食也會使用斧頭,錘頭,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設陷阱,網羅,圍獵等方法來捕獵它們。

這裏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獵工具,有魚叉,魚鈎,魚網,石網墜,陶網墜等。捕魚是半坡人一項主要經濟活動,滻河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魚場所。

俗話説,“姜太公鈎魚,願者上鈎”傳説姜太公釣魚所用的就是直魚鈎,對於傳説的真假我們無法判斷,但在半坡遺址中我們確實發現了早期沒有倒刺的魚鈎、魚叉,但這些工具使用時極不方便,紮上的魚稍作掙扎就會逃掉,最後由於人們不斷的總結經驗,終於發明了有倒鈎和倒刺的魚鈎和魚叉,它們製作得十分精細,幾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屬魚鈎相媲美。釣魚的方法也與我們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計當時叉魚法的使用多於釣魚法。

石網墜是用扁平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河卵石塊兩側打擊出缺口。使用時系在網底部(網墜也有陶製作的),使魚網能夠沉到河底。魚網我們雖未發現,但在發現的彩陶花紋中有索絡形的魚網飾花紋,這從側面已經證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魚網捕魚。當時人們主要是用麻繩來結網,這網雖然簡陋,但也會捕到數量可觀的魚,當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澤而魚”。

單純的靠狩獵和捕魚並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後來在不斷採集生活中,半坡的婦女逐漸發現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隨着有意識的加以培養,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把一種類似於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製成了粟,於是人們終於有了一種穩定的植物來源,為定居打下了基礎。這個陶罐裏所裝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來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這個展櫃裏展出的是半坡人生產工具,有石刀、石鐮、陶刀,還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盤。

半坡人在白鹿塬這塊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長的率領下,用石斧砍伐樹木,用石鋤修整土地,用石鏟和木棒刨出一個個小坑,將種子插種下去。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種莊稼要澆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飯。如果遭遇到旱災或水災可能就顆粒無收,不過好在當時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婦女們又成羣結隊用石刀和陶刀、蚌殼來收割,後來又發明了鐮。收割以後,婦女們先用自己的手將他們加工成穀子,再用一種類似於石磨的東西脱去穀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這種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農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糧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擬的優點: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壞。這些為半坡人能夠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着農業的出現而產生的家畜飼養也是半坡人的生活來源之一,發現的兩個圈欄建築遺址和一些動物骨骼説明先民們已開始飼養狗和豬,並開始對羊、牛、馬、雞等家禽家畜進行馴養。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半坡人的社會組織是婦女領導下的母子氏族社會,從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個人財產,沒有私有;既沒有階級又沒有剝削;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它的生產力特別低下,人們生活的十分艱苦。

這裏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來的陶器,半坡人在製作陶器時,主要有兩種方法,“泥條盤築法”,這是製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將陶泥搓成扁狀的泥條,再一圈一圈地盤成需要的形狀,經過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進陶窯去燒製;另一種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來制小的器皿,直接製成泥胎去燒製。半坡出土的陶器種類繁多,有經過篩選的陶土製成的表面光潔、質地細膩的細泥陶飲食器具,像碗、壺、盆、杯等,也有用摻着粗砂的陶土製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夾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

許多陶器上都繪有各式各樣的紋飾:繩紋,網紋,幾何形花紋和動物紋。紋飾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動的青蛙、猙獰的豬面以及或靜卧或騰躍、或追逐游泳的各種各樣的魚紋。尤其引人矚目的是有兩頭一身或兩身一頭的魚,還有多身人面,魚身鳥頭的奇特形象,這些樸素真切的圖案,非常明確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對象的特徵。半坡彩陶上的紋飾可能就是民族圖騰的起源。我國古時從圖騰崇拜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這些奇特的思想背後,藴藏着豐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間本沒有什麼龍、鳳、麒麟。可能是遠古部落間的連年戰爭,一方為了戰勝另一方,力圖把所崇拜的動物中的各種有力優美特點集中到一種動物上來,再加上些誇張的手法,於是就漸漸形成了龍和鳳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藝也是極高的,有陶質人頭塑像,鳥形雕塑和獸形蓋鈕。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這個葫蘆狀的陶壎,我們稱之為女人腰。它是我國最早的吹奏樂器,被譽為華夏吹壎第一人的劉寬忍先生曾與賈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盤磁帶名叫《風竹》。劉先生壎聲悠悠,彷彿把我們帶到了遠古時代,賈先生吟唱堪稱聲情並茂,兩人珠聯璧合,乃是樂壇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聽聽,真的會使大家有不錯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產力不斷髮展的基礎上漸漸地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這裏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紡輪、石紡輪、骨梭、骨針等。當時的半坡人已經會織布,他們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獸毛。當時的紡織機是一種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線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來回穿梭織布。從遺留的麻布痕跡觀察,粗的類似今天的麻布袋,細的類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獸皮為衣服。這個陶銼就是用來揉軟獸皮的,經過加工後,獸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適美觀。

這是半坡出土的骨針,從出土的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針先用骨頭磨成針的形式,而後再穿孔,但這樣的成功率很低,往往會前功盡棄。後來經過實踐,他們發現粗骨比較好打孔,後來就打出孔後再磨成針,這樣的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針可以同我們現在的鋼針相媲美。骨針的發現説明了半坡當時已經開始縫製衣服,至於衣服的式樣,當然沒有我們現在的衣服品種多,主要有兩種式樣:一種為連身,就好像我們現在的連衣裙,就是將整塊的麻布或獸皮縫製起來,中間穿一根繩子便成了;另一種大概“衣”和“裙”分開,就像我們現在的露臍裝,上身主要是護胸,下身主要是護腰和前身。就當時的文化水平來看,衣服不僅是用於防寒,而且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當然就該有裝飾品來粧點、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發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盤貼在陶器上的繩狀裝飾物使之更加美觀和實用。半坡人的裝飾口材料十分廣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貝殼等。製作精細,以環飾,珠飾為主。另外還有墜飾和片狀飾。就形狀看有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長方形等。按用途分:髮飾、頸飾、手飾、腰飾和貼衣鑲嵌式。有的還刻制有各種紋狀飾,分別佩帶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看來愛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們現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過程中,半坡人的頭腦中產生了數字和幾何圖形的概念,這一時期出現在陶器上的等邊三角形、各種形狀的房子和人面魚形的底紋,我們現在的高等數字和複雜的計算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為了記事和記數,半坡人創作了一些簡單的符號,共有22種113個刻劃符號,他們用這些符號記載其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記事符號大部分是在陶器進行泥塑加工時刻劃的,只有少數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劃的。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劃符號來表達他們彼此的思想交流,藉以反映和記載他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情況,這些記事符號被認為是我們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於是製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範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6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鈎、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瞭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們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於是製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範例。

半坡小孩實行甕棺葬。小孩死後,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個坑,放個大陶甕或罐,把小孩屍體放在裏面,上面蓋個陶缽或陶盆,並在當中鑿個洞,可能是供死者靈魂出入的通道。較大的孩子則用兩個陶甕對起來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這充分表達了父母對子女的眷戀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甕棺共有73個。由於當時自然條件很差,人們的生活十分艱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7

陝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遠古時代原始人類就在這裏繁衍生意,創造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四十多年來,文物考古工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和發掘,在陝西境內發現上千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數萬件文物。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20xx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半坡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遺址。1953年發現,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5次規模較大的科學發掘,發掘面積達1萬平方米。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1958年建成了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蹟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除建造文物展室外,還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區蓋起保護大廳。 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遺蹟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先民生產與生活情況。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有着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館於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中外遊客20xx多萬人次。

具有原始村落風格的大門裝飾,魚池中聳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遺址大廳正面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半坡遺址”四個遒勁雋美的大字,都為半坡博物館的文化氛圍平添了一種情趣,使人們產生一種迴歸自然、迴歸歷史、迴歸藝術的真情實感,此情此景,常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

半坡遺址分為居住、製陶、墓葬三個區,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人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製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製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該館現有陳列室三個,遺址大廳一個。在這裏,您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樸,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館陳列的有機延伸。它以積極保護遺址為前提,依據考古發掘資料,將珍貴的遺產從地下搬到地上,立體地再現人類母系氏族社會。它豐富博物館的內涵,弘揚華夏悠久文化歷史,薈萃了黃河流域史前藝術、風俗人情、民居田園的生活。它發揮了文物的優勢,集科研、考古、教學、旅遊、娛樂於一體,被中外遊客譽為“華夏第一村”。

1996年半坡博物館被確定為全國一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將半坡博物館評定為“西安旅遊十大景”之一,半坡遺址為國務院頒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8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鈎、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瞭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9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鈎、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瞭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0

半坡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聚落遺址,是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落。遺址發掘的房屋有平面呈圓形或正方形、長方形等幾種形制。方形房屋一般面積較小。圓形或長方形房屋的面積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個別小的僅10平方米。在居住處的中心地點有1座面積相當大的長方形房屋,面積達160平方米左右,是氏族成員公共活動的場所。發掘約有200餘座,説明半坡氏族公社已是一個相當大的集體和聚落。

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因最早發現於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共發現遺址1000餘處,經較大規模發掘的有10餘處,其年代約為其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公元前4820xx年-公元前3000 年)間 。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1

對於古城西安半坡博物館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早在家鄉上學時就在歷史教科書裏知道了半坡母系氏族社會,説陌生因為僅僅是在教科書裏看到的文字。真正瞭解半坡遺蹟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回到西安後,特別是新世紀初經常參加活動,多次來到半坡博物館,有了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但這也僅僅是瞭解,對半坡博物館的歷史還是一知半解。

半坡博物館實際上離我居住的地方不遠,它就位於西安滻河東岸過去有小香港之稱的紡織城半坡村,它是新中國最早的一個遺址博物館,也是新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它是一座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距今已經6000多年了。

首先是它的大門,猶如原始村落風格,幾根大木柱子的裝飾,讓人一看就有遠古時代感,從大門而入,就是一個魚池,魚池中聳立的是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石雕,還有遺址大門正面郭沫若題寫的“半坡遺址”四個遒勁雋美的大字,給半坡博物館的文化氛圍平添了一種情趣,使人們有一種迴歸自然,迴歸歷史,迴歸藝術的真情實感。

我們細看半坡姑娘雕塑,這位高綰着髮髻、面含微笑、秀美雋雅的半坡姑娘正蹲踞水邊,望着水面,凝神遐思……她手裏拿着的打水瓶子,正是6020xx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或罐)。

至如這尊雕塑的寓意是什麼?6000多年前的人類是怎樣生活?他們吃什麼、住什麼、穿什麼?他們的婚姻形態是怎樣的?他們是天下為公嗎?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嗎?那就隨着導遊詞和我的鏡頭一起走進6020xx年前的半坡遺址,一起窺探那遙遠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揭開那一層層神祕的面紗,走進神祕的世界,去感受6000多年前半坡人的生活吧。

半坡遺址自1958年發現後就開始建成我國第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博物館,1961年半坡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半坡博物館也是全國百座愛國主義示範教育基地之一。在未發現兵馬俑以前,在西安流傳一句話,叫到西安不到半坡博物館就等於沒有到西安,也因為此,它一度成為西安十大旅遊景點之首。我們從水塘旁半坡姑娘塑像前左行,就是第一展廳,在這裏用圖片和實物佈景詳細的記錄和介紹了半坡人的生活習俗和母系社會的婚姻與勞作。

這裏有母系氏族社會留下來的陶罐,説明早在6000多年前,我國就有陶罐燒製技術。還有佈景實物,特別是現代的聲光設備向我們展示了半坡人為了使自己在艱險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創造性地進行的一些生產活動,他們的一些創造發明以及為人類歷史發展所做的貢獻。

還有那幅半坡遺址自然地理位置復原圖。半坡遺址就在滻河東岸的二級台地上,前臨滻河,後倚白鹿原,南邊是終南山,北面是一望無邊的渭河川地,也就是關中平原。從那綠水依依的景色中可以看出這裏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一個便於古人類定居和生活的好地方。據資料介紹,6000多年前,這裏的氣候比現在要温暖和濕潤,相當長江中下游亞熱帶氣候。白鹿原遍佈原始森林,終年樹木茂密葱籠,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如犀牛、鹿、馬、豬、羊、兔、狐狸、雕等出沒其間,半坡人就是在這裏進行狩獵和採集生產的;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半坡人選擇了這樣一個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定居下來,從事生產勞動,創造着驚人的原始文化。這些都可以通過那些陶罐、石鏟和石鋤可看出,陶罐是裝種子或者食物,石鏟石鋤是翻地的工具,還有那用樹枝削成的如劍狀物品作為獵殺動物的畫面,都很好的闡釋了半坡人為了維持自身生存,主要依靠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狩獵和捕魚生產。在這些展覽中,據説那個“人面魚紋盆”最珍貴,是國寶級的,也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看似普通的陶盆,四周繪製的似魚非魚圖案。儘管不是真品,但瀏覽者都在它面前駐足,為它魂牽夢繞。這古老神祕的圖案,是半坡人的氏族圖騰,他們傾注了太多的願望,以及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在一個尖型茅屋下,有一對那個時代的男女仿真人像,好多人在這裏與遠古時代的人像合影,或許也是為了記憶。看那穿着,視乎是獸類的皮或用骨針和線把葛麻纖維縫製成的衣服,或許這就是最原始的衣服。

細心地會發現,那女人和進門水池雕像的半坡姑娘手裏都提着一個尖底陶罐,據説尖底罐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種水器。它小口、短頸、鼓腹、尖底,腹中部有一對半環狀耳穿,可以繫上繩子,用手提着去打水。這種罐的造型奇特而優美,在自然界中難以見到。它不僅美觀,而且使用極為方便:當它汲水時,由於水的浮力作用,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自動傾倒;水灌到一定程度時,瓶的重心下移,恢復原位,瓶身自動端正,提出水面,水不傾灑。經專家研究,這種自動汲水的現象,恰是物理學中重心原理和傾定中心法則的最早運用形式。

所以有專家説,半坡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不是簡單、機械的重複,而是不斷積累經驗、豐富知識,不斷有所思考、有所創造、有所提高,由此推動了人類社會從矇昧走向文明的進程,或許這就是今天的創新。

還有牆面上那一個個木刻的字畫,很好的介紹了半坡人母系社會的婚姻習俗,突然想起瀘沽湖,那裏的母系社會是不是和遠古時代的母系有些相似?帶着“哥德巴赫似的猜想”,我們拾級而上,就來到6000多年前的半坡遺址保護大廳,雖然僅僅是溝壑和罈罈罐罐,但這裏是真正的6000多年前的半坡人生活的地方。

首先看到的是半坡村落原址模型或舊貌,半坡村落呈不規則圓形,以一條大圍溝為界分為三個部分:圍溝以內是居住區,溝外北邊是墓葬區,東邊是製陶區,村落中心有一條小溝穿過,將村落分成兩部分。據瞭解在這裏共發現房屋遺蹟46座,儲藏東西的地窖200多座,飼養家畜的圈欄2座,各種墓葬250座,陶窯6座,各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達萬件之多。豐富的遺存證實這是一座距今6700—5620xx年間的黃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它揭示了一段沒有文字記載的輝煌歷史。

村落佈局嚴謹,建築井然有序,雖然破損,但村落中心那大房子依稀可辨,在它的周圍,密佈着氏族成員居住的小房子,小房子的門朝向中心大房子,體現了當時的氏族是一個團結向心的整體。據資料介紹,小房子是氏族內成年女子的住所,她們晚上在這裏接待外氏族前來走婚的男子,並與之結成對偶夫妻,開始一段時間的偶居生活,所以説半坡人的婚姻形態是對偶婚,我又想起瀘沽湖的走婚(是不是有些相似)。據網絡資料介紹,從村落的整體規劃佈局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着嚴密紀律的社會組織,有着一定的制度規範,按照一定的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發達的母系氏族聚落羣體,她們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聯繫在一起,在一個女性氏族首領的帶領下,過着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尊老愛幼、人人平等、產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制生活。

從半坡遺址保護展廳繼續前行就來到近年來新建的反映原始社會生產、生產狀況的半坡母系族村,它是半坡博物館陳列的延伸。據説投資方已經沒有續建,但以保護遺址為前題,依據考古發掘資料,將珍貴的遺產從地下搬到地上,立體地再現人類母系氏族社會的那些建築還在,雖然有些破損,但從這些建築中可看出它不僅豐富了博物館的內涵、弘揚了華夏悠久文化歷史、薈萃了黃河流域史前藝術、風俗人情、民居田園的生活,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地上的半坡遺址景觀。雖然這些年西安建成很多遺址博物館,但半坡遺址博物館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想它都是第一博物館,在陝西在我國甚至在世界都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如果你需要了解歷史,如果你需要了解仰韶文化,如果你要了解母系氏族社會,那麼就抽空到半坡博物館去看看吧,或許這裏會有你所有需要的答案,也或許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2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們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於是製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範例。

半坡小孩實行甕棺葬。小孩死後,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個坑,放個大陶甕或罐,把小孩屍體放在裏面,上面蓋個陶缽或陶盆,並在當中鑿個洞,可能是供死者靈魂出入的通道。較大的孩子則用兩個陶甕對起來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這充分表達了父母對子女的眷戀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甕棺共有73個。由於當時自然條件很差,人們的生活十分艱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3

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先參觀位於西安東部滻河沿岸的半坡,這裏有一座大型的考古發掘遺址——半坡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進入大門,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荷花池。荷花池裏有一座雕像,是一個婦女拿着一隻瓶子正在舀水。她手裏拿着的瓶子可不是現在咱們平常用的瓶子,那是隻尖底瓶。尖底瓶瓶頭很小,兩邊有兩個把兒能穿線,底也很尖,所以稱之為“尖底瓶”。尖底瓶不但容易打水,而且水不容易溢出,所以這個尖底瓶的製作非常令我們現代人驚訝,誰都不會想到古人竟然有那麼大的智慧。再看一下那拿着尖底瓶的是一位婦女,説明那時是母系社會,婦女地位非常重要。

繼續往前走,我們進入了進入發掘遺址現場,遠遠就看到大門的上端“半坡遺趾”四個字,感覺到有些不對勁,“趾”偏旁不是土,而是足,為什麼呢?寫錯了嗎?後來經導遊介紹才知道,原來不是寫錯了,而是表示這是古人在這留下了足跡的意思。

步入這座建於考古發掘遺址,好似穿過奇妙的時光隧道,回到了距今6000多年以前,我們可以近距離、直觀地一窺史前時代先人們的生活。往裏面看,當時那些房子已經不見了,只留下一些地基。房子分為三類:一類是小圓形的,一類是小方形的,還有一類是大圓形的。大圓形的房子一般是用竹竿和草編織而成的,有點像洞穴,這是穴居人從洞穴逐漸進化成房子的一種過渡。在小方形房子裏,還有門檻,那是為了防止動物進家來偷食東西而建造的。

我還看到一個瓶罐,瓶罐上有蓋子,蓋子上穿着一個洞,這不是用來保存食物的,也不是用來盛水的。而這是他們的孩子在不幸夭折後,母親對孩子的二次埋葬,那麼二次埋葬是什麼呢?就是把孩子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等皮肉腐爛,留下骨頭擺整齊,塞進罐子裏。那上面的蓋子為什麼留一個孔呢?據説是讓孩子的靈魂升上天堂,所以這個孔叫做出魂孔。這個瓶子也是尖底瓶,尖底瓶既可用來裝水,也可以用來埋葬孩子的屍骨。在門檻的後面,看到了一個鍋灶,它只有邊框,説明那時候人們能用火來取暖了。再往前走,有一個墓葬,這是兩人合葬。你肯定會猜想是夫妻合葬,不過那時候是不會有夫妻合葬的,因為那時婦女的地位更優先些,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於男女地位不一樣,埋葬就自然不能再一起了。一般都是姐妹、兄弟一起合葬。我再往中間看,有許多尖底瓶擺放在一起,那就是早夭孩子們的屍骨。那為什麼母親要這樣做呢?因為為了代表母親對孩子的思念之情,想孩子永遠陪伴在身邊,她就把孩子放進瓶子裏,每天都去看一下。再往前走一走,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墓葬,墓主人是一位族長的小女兒,她非常小,不幸夭折了就葬在這裏。在出土墓葬時,發現了一些玉墜、玉鐲等非常珍貴的陪葬品,説明這個小女孩的地位非常高。再往前走,我來到了一個展廳,展示了墓葬中的骨頭。我看到了一副骨架,她的手是彎曲的,腳也是彎曲的,好像是被捆綁着,這説明她可能觸犯了族裏的規矩,從而被捆綁活埋了。我往旁邊看,看到一位女性的屍骨,她的膝蓋上有幾件隨葬品。在新石器時期,母系都有六至七件隨葬品,而男性只有三至四件隨葬品。

半坡遺趾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婦女地位的重要性。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4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鈎、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瞭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5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鈎、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瞭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2022年陝西半坡遺址的導遊詞 篇16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西距西安市120公里,東距寶雞市96公里。法門寺自古就因為安置有釋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於世,所以被華夏王朝擁戴,而成為我國最早的四大佛教聖地。

法門,意為修行者必入之門。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建。法門寺塔,有名“真身寶塔”,因藏有釋加牟尼的手指骨一節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釋加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祖骨分成八萬四千件,分藏於世界各地,並建成八萬四千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門寺塔和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的稱譽。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剛進來的山門,又叫做“三門”,左右兩邊的分別為無相門和無作們,中間為空門,我們一般把出家稱為步入空門,大概就由此而來。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法門寺唯一的古建築銅佛殿,大殿裏供養的是釋加牟尼的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在大殿兩邊還有十八羅漢像,所以銅佛殿也叫羅漢殿。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法門寺真身寶塔,但是我們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門寺自古因安置於釋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稱於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記載,公元前485年,釋加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祖骨分成八萬四千件,分藏於世界各地,並建成八萬四千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是其中的第五處。所以最初的法門寺叫阿育王寺,法門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時唐太宗在這裏重修了一座四級木塔供養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慶年間時崩毀,在明代萬曆年間,由法門寺僧人化緣重修了一座8稜13層的磚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時候,當地政府為了重修這座塔的時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邊殘塔,87年在清理塔基準備重建時意外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四枚釋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寶。法門寺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下面就請大家到地宮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門寺地宮總長21.2米,面積31.84平方米,是迄今國內發現規模最大的寺塔地宮。地宮所發現的4枚佛骨,最令人矚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後室的八重寶函內,長40.3毫米,上下俱通,豎置在進塔基銀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漢白玉雙檐靈帳之中,形狀與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後室祕龕五重寶函的白玉棺內,管狀,長37毫米,白中泛黃。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繪菩薩阿育王塔內,色澤形狀與(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第1、2枚相似。經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和副會長周紹良先生堅定,其中第三枚是靈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餘三枚為影骨,是唐皇帝為保護真骨而命人仿製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聖骨,與有同等的意義。

在參觀完法門寺地宮之後,我們就來到了法門寺的大雄寶殿,大雄是對釋加牟尼的尊稱。它是1994年開光的,裏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別代表五個方位東西南北,分別是不空成就,阿彌陀,八日如來,寶生佛,阿處佛,旁邊的是二十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參觀完法門寺之後呢,我們來參觀一下西邊的法門寺博物館,它是1988年11月9號正式對外開放,是全國唯一的以佛教內容為主題的專題性的博物館。博物館由法門寺歷史陳列、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法門寺唐密曼陀羅文化陳列和法門寺大唐珍寶陳列。

我們先參觀一下法門寺歷史陳列館,在法門寺歷史陳列館中,主要向人們展示了法門寺的建寺歷史由因,以及各歷史朝代對法門寺進行修建的歷史實物。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大唐珍寶陳列,其中有44件國寶級文物,99件一級文物,它是陝西88個博物館中國寶級文物比例最大的一個博物館,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帳碑,它將地宮中的珍寶是誰送的,叫什麼名字,尺寸大小呀什麼的,作了詳細地記載,是一件國寶級的文物。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貴的瓷器——南方越窯出土的祕色瓷,祕色瓷專用於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種,工藝複雜難度高,因祕方祕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祕色瓷盤,好像底部有一層薄薄的水在上面,給人感覺非常的晶瑩剔透。但是祕色瓷畢竟在中國已經失傳了1000多年,法門寺地宮中屬於首次出土,可以説,它的製作方法還是不能夠知道的,應該説是屬於千古之謎。

另外,唐代的絲織品也是相當珍貴的。但由於絲綢不易保存,很多都風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繡,簇就是收縮的意思。就是用金絲盤結成花朵的紋式再固定到絲綢的上面,就把這種織物稱為簇金繡。簇金繡的珍貴之處呢,第一就是它保護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們看,它的質地是羅,上面的花紋全都是金絲繡的,但是,這種金絲可不是一般的金絲,它呢首先用純金絲在胎線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纏繞上去,如果説中間的胎線為一米,那麼金絲要纏3000轉。我們看到織物就是用這種複合線來織花紋的,曾經做過一個測量,沒想到是這種簇金繡上所用的金絲最細直徑只有6四,6絲就是0.06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在現在世界上製作的這種金絲只有20絲在日本,中國只有70絲,沒有想到在唐代據文物顯示當時的拉絲技術已經相當的高,已達到了6絲。(在唐代織金錦工藝精湛令人吃驚。織錦所用的金絲,最細直徑僅為0.1毫米,比頭髮還細。以絲線為芯,以金線一圈圈纏繞,一米長的金絲要繞3000多圈,武則天供奉的繡裙就是這種織品製成的。)

另外,還展出了一些兩河流域進貢的琉璃器。

接下來,我們到珍寶閣去參觀一下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這個展櫃的文物佈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羅做結集的。

其中最珍貴的文物是這件鎏金雙攏12環的錫杖,名為錫,其實它並不是錫做的,而是搖這個錫杖環的時候會發出淅淅的響聲,是以聲來命名的。錫杖的級別也是有區別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屬於世界錫杖之王,規格最高的錫杖,這枚錫杖全長為1.96米,重2390克,用了2兩金子和58兩銀子製成的,然而,代表錫杖級別高低的屬於杖首輪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見桃子形狀的叫鼓,這個錫杖總共有四個鼓,每個(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鼓上套了3個環,4鼓12環,4鼓12環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級別的法力——四諦12因緣,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而這種級別的錫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才有資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錫杖之王。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貴的是這件鎏金捧真身菩薩。菩薩身上掛滿了珍珠,手上有一個荷葉造型的托盤,盤子上有一塊純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經考證是一位叫誠一的和尚給唐懿宗李崔送的39歲生日禮物。説它珍貴是因為這位菩薩還完成一樁重要的歷史使命,唐懿宗李崔當時為了迎請法門寺的舍利,曾經説:“生得見舍利,死而無憾”。所以,舍利迎到長安之後,在興跪拜之禮的時候就是安置在菩薩手中所捧的荷葉盤之上,所以這尊菩薩也叫捧真身菩薩。

到這裏呢,法門寺的餐館也接近尾聲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裏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修蓋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於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篡,專門講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為孝經作的序。玄宗為孝經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要以“孝”治理天下。後面是孝經原文。小字是玄宗為孝經作的註釋。底座由3層石台組成,上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捲雲瑞獸。此碑由4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稱“石台孝經”。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等12部經書,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17面3萬餘字也陳列於此,合稱>。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並能永久保存,就把這12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後7次刻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酉安市東35公里處,從喜來登酒店坐車到那裏大約需要50分鐘時間。自秦兵馬俑博物館於1979年10月1日開館至今,已有為效眾多國家的黨政首腦都參觀過這個博物館,更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客不遠幹裏來參觀這個人類奇蹟。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説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説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也説;“這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裏看一看。”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這位成就一代偉業的歷史巨人介紹給諸位,以便使大家能對秦始皇兵馬俑和與之相關的歷史有一個較詳盡的瞭解。

談秦兵馬俑,必須先介紹一下面贏政。公元前259年,一代偉人贏政誕生了。13歲時,其父死後.他繼承了王位。按照泰國慣例.國王在22歲舉行過“加冕禮”以後,才可以親自執政。當時.秦國的大權仍攀握在太后、相國呂不韋、宦官謬癟(160 6i)手中。特別是螺貞.手握大權,炙手可熱,他見宛改逐漸長大,便陰謀叛亂.奪取政權。公元前238年,22歲的贏政去故都雍城納新年宮舉行加冕禮。謬酉在從霸年宮回咸陽的路上埋下伏兵,準備將贏政殺死。當贏政察覺此事後,憑優勢兵力訂敗鑼盔,將其生擒並車裂致死。贏政親致以後.以呂不韋放縱嫁亮為名,放逐日不韋。呂不韋后來飲毒灑自斃。這樣,贏政順利地消滅了政權內部的兩大敵對勢力,鞏固了自身的地位。

為了進一步鞏固君主權力,贏政選用了一批精明強幹酌文臣武將,如掌握軍事的尉繚,攀管國歐的李斯。接着,贏政制定了遠交近攻、離間外敵、各個擊破的戰賂方針,開始統一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達500多年各諸侯國割據稱雄的混亂局面。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0xx年,在不到io年的時間裏,泰國滅亡了6國,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為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這又一次顯示了贏政的維才大賂。

贏政稱自己為始皇帝.因為他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能把他所創立的政權幹代萬代傳下去。為此.他整頓了官僚制度。

第一.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親自任免;

第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

第三.秦始皇還統一了法律、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另外,他還徵用勞役,廣修馳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經濟文化的交流。他將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修築的長城連在一起後.又加以擴展,形成了西起甘肅臨挑,東到遼東因石的萬里長城,有效地遏制tjb方遊牧部族對案朝的騷擾。

中國皇帝大都為自己營造巨大(轉載自本站,請保留此標記。)而豪華的陵墓。在這一點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歲剛即位時,就下令為其修建陵墓。這座原高120米.周長20xx多米的巨大陵丘、雖經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在仍有76米之高,g長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陽微縮於自己的陵園內,其佈局幾乎完全相同。陵園內城西北部為獻殿建築區,陵東北部窪地是用以祭記的養魚池,陵園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場.陵西外城之外是一個大墳場。據史書記載,秦朝全國總人口約20xx萬,壯丁不過700萬,而築陵時,壯丁最多達70萬,可見工程之浩大。

案始皇的陵寢如同一座龐大的地下宮殿,真可謂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頂有天文星宿圖,t是由各種均餡生輝的珠寶構成的,下邊有五嶽、九州以及由機械驅動水銀構成的江河湖海。另外,還沒有讓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廳。為防止盜威,每座墓門上都安有自動發射的弓箭。整個陵墓可以説是一個金碧輝煌,固若金湯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他連那些為他伴駕b不曾生育的宮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寢的工匠們都不放過.下令在他人殆時,將這些人統統活埋,為的是不讓宮女外嫁他人,不讓陵寢內的祕密泄露。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秦俑館一號坑,坑裏就是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面對威武整肅的龐大軍陣,你們的腦子裏一定會閃現如下問題:這些秦傭是怎麼發現的?為什麼他們的相貌各異?為什麼要製作這些俑?1、2、3號坑裏共有多少俑等等。好,現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這些問題。

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楊村農民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的。據村裏的老人講.早在明朝,就有人在這裏發現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裏的難民在村外空地上訂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們卻發現井底的水不見了。他們中膽大的腰繫繩子,下去查看。不一會兒.井裏傳來驚叫聲,上面的人暖緊把井裏的人拉上來。這人説,他看見一個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聽者都非常害怕,想趕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們最終決定報告文物部門。

經過考古專家們的勘探、鑑定.秦捅館內的t、2、3號坑被確認為案始皇稜的陪葬坑。從1974年到1979年,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在1號坑遺址上矗立起一座氣勢宏偉、結構科學的建築物。這就是1979年10月對國內外遊客開放的素兵馬俑1號坑。3號坑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遊日對外開放。現在,在2號坑的遺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築又落成了,它於1994年11月開始接待遊客。從此,3個俑坑全都被保護在建築物裏,不再經受風吹日曬雨淋。在供遊人觀看、懷古的同時,考古工作者們還在這裏繼續發掘整理兵馬俑。經測量,1號坑東西長3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4260平方米。侗坑的最東端是3gf面向東的武士,每排7個,共210個捅。他們是部隊的前鋒。前鋒部隊的後面為部隊的主體,他們被誹成38路縱隊,站在11個坑道里。每個坑道都是青磚鋪地,坑道內例的兩邊,每隔2米就有1根立柱。這些立柱支撐着木質屋頂,屋頂上是織成“人”字形的紋席.席上是土。整個坑道距地表5米深。另外,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備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們分別是部隊的右翼、左翼和後衞。現在,1號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據推剿.全部發掘完後.僅1號坑就將出土6000多個兵馬桶。

這裏是1994年11月開放的2號坑。它是由車兵、騎兵和步兵構成的曲尺形方陣。估計可出土兵侗1000多件,車馬和鞍馬500多匹。2號坑佔地6000平方米。它東面突出部分為一個小方陣,6334個彎兵桶組成。2號坑南部為64乘戰車組成納方陣,每排有8輛戰車,共8誹;中部為19輛戰車和隨車徒手兵湧;北部是戰車和騎兵。北部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daoyouci/6joz4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