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關於八達嶺長城景點的導遊詞(精選3篇)

關於八達嶺長城景點的導遊詞(精選3篇)

關於八達嶺長城景點的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我是著名旅行團出來的金牌導遊。我姓範,大家可以叫我“範導”。我帶大家第一站去的是雄偉的八達嶺長城。

關於八達嶺長城景點的導遊詞(精選3篇)

我們從北京出發,大約有一百多裏的路程就來到了長城腳下,那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石磚築成的。城牆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擊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裏就會有一個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八達嶺長城有三台兩牆組成的,什麼是三台呢?其實三台分別是城台、敵台。其中城台構造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敵台的構造相對就要複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回井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擊用的,所以這裏也具有防禦敵人的功能。

這座長城是用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換來的,如果你站在長城上,會想起勞動人民的勞作。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有的人會累的倒下了,甚至還會累死。

好啦!遊客們,我想大家今天一定很高興吧!大家累了上車休息吧!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八達嶺長城的導遊詞,感謝大家支持!

關於八達嶺長城景點的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我們今天的第一站就是長城。唐代李益曾言一首《登長城》: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長慘,無風沙自驚。當今聖天子,不戰四夷平。常言到不登長城非好漢。然而我們終於來到長城上了。在此我要向諸位介紹一下長城的概況。

長城位於北京的北面,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各個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就在自己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秦始皇嬴政在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將各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

我國曾經出現了三個修築長城的高峯,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長城在我國古代最原始的目的雖然是防禦,但是它同時還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軍事作用,第二則是經濟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屯田的開發和北疆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樂業,第三是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還保護了通訊和促進了對外開放。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裏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峯,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牆緞怕讞甕城。在甕城牆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牆,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湧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裏的岔道城,

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起衝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為“居庸外填”,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關城的城台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為明朝萬曆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後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着修築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遊人。這裏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裏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唐代汪遵的《長城》説到,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從關城城台到南峯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南峯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建築工程的傑出代表。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遊客們,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順勢走下長城。遊客們!踏着這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你有沒有感受到古長城留下來的氣息呢。

關於八達嶺長城景點的導遊詞 篇3

長城導遊詞

大家好,今天我帶大家去遊覽萬里長城,我很高興,希望大家也要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萬里長城。大家請注意,不要在城牆上亂塗亂畫,不要亂扔垃圾,以免給後來的遊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來介紹一下萬里長城吧!萬里長城始建於公元前5世紀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侯國們為了防禦各國互相攻打,所以修築了萬里長城。公元3世紀,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派蒙田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後,為了防禦匈奴再次攻打秦國,所以把原來分段的長城連接起來,築成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前17世紀中葉明代末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現在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東的鴨綠江邊。其中山海關至鴨綠江邊一段約長二千公里,現已全部毀壞,但山海關到嘉峪關一段,大部分仍然保存下來。城牆平均寬五米,可容五馬並騎,十人並行。內側砌成高約一點五米的矮牆,外側砌成高約一點五米的牆垛,牆上的瞭望口是用來了望敵軍軍情的,射擊眼是用來架槍和作文

和大炮來射擊用的,排水溝和吐水嘴是用來排水的。在關口和險要的地方設有凸出的羅城,

還有供傳遞軍情的烽火台。這些設施就在這兒,大家可以摸一摸、觀察觀察。作文

大家請沿着萬里長城向前看,就會發現萬里長城規模宏大。一次修築用的磚石如果用

來修築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長牆,這道長牆足以環繞地球一週而餘;如果用來修築寬五

米,厚三十五釐米的馬路,那就要環繞地球三四周。如果包括歷代的重修和補築,那工程

總量就要增加許多倍了。因此,以工程的艱鉅浩大,則要居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為世界人

民所矚目。現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重點保護的文物。

萬里長城是人類歷史上耗費人力最大,時間最久,物資最多的建築,它是一座稀世珍

寶和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萬里長城像徵着中華人民的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

是中華人民的驕傲,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vp8d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