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17篇)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17篇)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朋友: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17篇)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門廣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我們今天在天安門廣場遊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大家向我這裏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的主要景觀。(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遊客目光集中於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天安門的的滄桑歷史。除了天安門城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後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築就是"_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_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願望。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建築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裏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着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築,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會堂"。關於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好好好,大家現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儘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杆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裏集合,我在這裏等大家.

下面我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原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門,含"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安門城樓,建築在巨大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台上,造型莊重渾厚,宏偉典雅,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樓通高34.7米。城台上的大殿寬九楹(62.77米),進深五楹(27.25米),象徵封建帝王的"_"至尊。大殿為重檐歇山式,朱牆黃琉璃瓦頂。南面設有菱花隔扇門、窗36扇,殿內外立有直徑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樑枋等處、均繪滿了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極為雄偉壯觀。

1988年的元旦,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向遊客開放。在天安門高大的暗紅城牆中闢有五個券洞門,明清時代,這裏的門、橋行走規制森嚴,中門為皇帝進出專用。皇帝每年冬至往天壇祭天,夏至去地壇祭地,孟春赴先農壇耕籍田,都要出入天安門。那麼,在當時,是不是隻有皇帝一人才能進出中門呢?這位朋友答的對,不是。大家知道還有什麼人可以走這裏嗎?(稍做停頓)讓我來告訴大家。此外,皇帝的父母可從中門入宮;皇帝大婚,皇后可從中門進入一次;新科狀元等"金殿傳臚"後,可從中門出宮一回。除此之外,嚴禁任何人進出,否則是要治重罪的。中門左右的兩座旁門,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文武百官通行。過去天安門是座只進喜,不出喪的吉祥之門。

好好天安門的設計者是蒯(kuǎi)祥。蒯祥是江蘇吳縣人,明初洪武年間生於木匠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望的木工師傅,能主建大型工程。蒯祥受父親影響,從國小藝,勤奮好學,聰慧過人,三十來歲時,已成為才華出眾的木工匠師了。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經"靖難之役"取得帝位後,決定從南京遷都北京。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明成祖朱棣調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前來北京營建工程巨大、難度極高的天安門(初名承天門)等宏偉建築。蒯祥以高超的設計方案和精湛的建築技藝,被推選為皇宮工程的建築設計師。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蒯魯班"。蒯祥曾擔任建築皇家宮殿的官吏,直至工部左侍郎等官職,為中國的民族建築藝術創下了光輝的業績。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這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為何稱之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説法吧?但這裏不養鴨,怎麼才能知道春天的來臨呢?我們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這裏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此處是最先柳綠花紅,向人們報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遠處羣山起伏,古塔聳立,現在我來問一問大家,遠處的這座古塔是在頤和園園內呢,還在園外?遠處的山叫玉泉山,盛產優質礦泉水,是專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們飲用的。

遠處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園內,其實是在園外的玉泉山,這種把別處的景色,借來一用的造園方法,稱為“借景”。

再看看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小的島嶼,它叫南湖島它的南面有三個小島——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鑑堂,象徵東海三仙山的蓬萊、方丈和瀛州,它與萬壽山遙遙相對,這種造園方法叫“對景”。

連接南湖島與東岸陸地的橋叫十七孔橋,是仿北京著名的盧溝橋而建,為何要在這裏仿盧溝橋建一座十七孔橋呢?這得從乾隆皇帝説起。

乾隆皇帝雖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遊歷中對江南的景色及建築都非常喜歡,因此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將天下美景盡繪長廊之內,將天下精美建築集於頤和園當中,於是頤和園中便出現了“黃鶴樓”、“岳陽樓”、“盧溝橋”等景緻。乾隆皇帝還想留住杭州和蘇州的景色,於是,又仿杭州的蘇堤在頤和園內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橋用以增色,而且還消除了由於西側建築少而產生的空曠感,起到了造園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還有萬壽山後建蘇州街,整條街再現蘇州水鄉的美景,這樣一來,足不出京,就可遍遊江南秀色,雖然造景花點錢,但節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費及辛苦。如此説來,還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橋東側有個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與十七孔橋及南湖島連接在一起,形似一隻烏龜的頭,頸和身軀,用烏龜形狀象徵長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處伏着一隻銅牛,與真牛大小相仿。為何在此設銅牛?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為了鎮水,乾隆皇帝鑄銅牛,還特意寫了一篇《銅牛銘》,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種説法是“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緻被稱為“織耕圖”,象徵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吧!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昌閣,請看我們前方的這座關城式建築,叫文昌閣,閣樓內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銅像。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深受世人信奉,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當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祿,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會幸福嗎?不一定!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瀾堂(指向北側)。那裏曾經是光緒皇帝的“監獄”。身為皇帝,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夠可憐的吧!為什麼貴為天子的光緒皇帝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咱們待會再講。現在先請各位欣賞一下美麗的景色,照張像,我們5分鐘後在玉瀾堂門前集合。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親愛的遊客們: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同參觀介紹北京最有名的故宮。故宮在北京市的中心,是明和清兩朝代的皇宮。故宮嘛,可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大、最雄偉、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故宮的正門——午門,這個門為什麼要叫午門呢?是因為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而射進午門。故宮的城牆有四個大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

現在,請大家望望上面,大家可以看到足足有10米高的城牆上有一棟五層的樓。樓角輕微翹起看上去就像五隻鳳凰在翩翩起舞。

朋友們,進了門口,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五座白玉石橋,橋下是金水河。走過橋後,我們就來到了為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太和殿呀,可是所有宮殿中最大建築。高36米,寬63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而明清兩代的皇帝即位、春節等盛大的慶典都在這裏舉行。繞過這個大殿,我們就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每邊21米,各三間,是一座方形殿。然後嘛,當然就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東西兩側的房現在啊,可都已經改成為歷代藝術的陳列館。之後又去到乾清宮、交秦宮、坤寧宮……最後就來到御花園了。佈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眼看有堆秀山,山上有御景亭,每年的重陽節都可以上去登高哩!

朋友們,我的介紹完畢了,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真正地細細遊賞。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4

各位尊敬的遊客好,我們又見面了,現在我們參觀的是北京的頤和園。

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

我們先走長廊。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你們注意看上面是不是有一些圖畫呀?那是橫檻,橫檻上是不是畫着一些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走完長廊,前方就是萬壽山了,你們抬頭一下,看是不是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那裏是佛香閣,下面是不是有一排排的宮殿,那就是排雲殿了。現在,我們要登上萬壽山了,我們在佛香閣,你們向下看,正前方就是昆明湖了。

好了,時間不等人,我們快點趕路吧。在昆明湖你們可以看見到一座橋,數一下是不是有十七個孔的,那是十七孔橋,我們現在就上去,橋上有很多獅子,且姿態不一。

現在就請大家文明遊覽吧!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裏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峯,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牆緞怕讞甕城。在甕城牆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牆,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湧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裏的岔道城。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起衝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為“居庸外填”,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關城的城台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為明朝萬曆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後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着修築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遊人。這裏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裏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我們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着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於中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見當時的軍工業是比較發達的。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 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從關城城台到南峯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峯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峯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峯。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 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以更優質的旅遊服務、更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着大家的到來!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前面的那座山就是軍都山,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這座山上。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築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剛才我們所經過的路,就位於關溝中。關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南口鎮,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城關,全長40裏。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這裏佈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居庸關,上關,八達嶺。在關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在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那條鐵路就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由詹天佑設計的京張鐵路。因為八達嶺地區地勢複雜,技術難點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設計的人字型鐵路,成功解決了火車不能直接爬坡和轉彎的難題,而打通長達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歎服。現在在青龍橋火車站樹立的銅像就是詹天佑的,還有紀念碑。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傑出代表,因為這裏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講長城修築在這裏?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衞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説到這裏,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於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説在1920xx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裏,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麼突出了。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介紹了那麼多景觀,您一定急切的想來到景區遊覽一番,不用着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好,這裏就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遠處是壯麗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長城重要的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匾額:北門鎖鑰,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東門的匾額為:居庸外鎮,意思是居庸關外又一重鎮。現在我們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着一門大炮,名為:神威大將軍。是崇禎年間製造的。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7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天橋南大街126號,它的的前身是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始建於1950年,1959年建成,佔地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以展示生物和人類發展史,普及自然知識為主中,是一座大型自然主題博物館。

這裏有生動的生物進化史陳列,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千姿百態的植物的各種個樣的生物化石和標本,自然博物館有5個展廳,分別是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餘萬件,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

“動物陳列”按系統發育順序展示了現生主要動物類羣,反映了動物界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複雜的演化歷程。“植物陳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細菌、藍菌,真核生物的藻類、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標本及生態照片,展現了諸位的多樣性,再現了植物演化的歷程,反映了植物對動物、人類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陳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跡,通過大量的化石標本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由變温到恆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歷程。“人之由來陳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歷史進程,以及個體的人十月懷胎的誕生過程,勾畫出人類自身的發展軌跡。“恐龍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恐龍復原,配以聲光電,讓觀眾彷彿回到了億萬年前的遠古生態環境中,因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請大家跟我往這邊,來了解一下恐龍的滅絕。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生活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它們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但是在6500萬年前所有的恐龍就全部滅絕了,恐龍究竟是怎樣滅絕的呢?

大家説的都有道理。

其實,關於恐龍的滅絕有很多假説,至今還是一個謎。現在最流行的是小行星撞擊説,據説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形成大爆炸,導致地球環境改變,使恐龍全部滅絕。

不管怎樣,恐龍的滅絕肯定與環境變化有關係。所以,大家要從我做起保護地球的環境。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謝謝的大家的參觀。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樑導遊。現在帶着你們一起遊覽故宮,大家請聽一下我的介紹。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羣。故宮是明朝的永樂皇帝建成的,到今已有近五百八十年的歷史。

故宮規模宏大 ,東西寬為753米,南北長為961米,總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全部建築由大小院落約十座,建築面積為16萬平方米和大小宮室9999間。宮殿四周圍有高約10米,長約3。5公里。硃紅色的宮牆。宮牆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即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城牆四隅各矗立着一座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角樓。宮牆外圍着一條寬為52米的護城河,使北京成為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堡。

故宮正門外為一條南北狹長的前庭,是進出故宮的重要通道,通道長是600米,全用大青石鋪成。通道東側為勞動人民的文化宮,西側為中山公園。

故宮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佔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其中有許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類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青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章文物展覽等,是是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文化藝術博物館。

各位遊客,我就帶你們遊覽到這裏,接下來的時間,你們就自己到別處去遊覽一下,去加深瞭解故宮的知識吧!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9

各位!現在我們來到了圜丘壇景區,其實呀,它才是真正的“天壇”,因為這裏才是皇帝在冬至祭天用的祭天台。圜丘壇建於明嘉靖年間,即公元1530年,位於整個院落的南端,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院落中的陳設。請看西邊,那裏有一杆很高的木杆,它叫望燈杆,是祭天的時候掛燈籠用的。各位也許要問:祭天掛什麼燈籠呀?當然要掛啦!因為當年祭天的時間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日出前七刻,即零晨四點一刻。您想想,在漆黑的冬夜,老百姓都在被窩裏熟睡的時候,皇帝來祭天,也真是夠辛苦的,掛個燈籠照個亮,不過分吧?不過,皇帝照亮,非同一般,那必須是“吉燈高照”。那麼現在請大家猜一猜這座燈竿有多高?現在我來宣佈正確答案:燈杆的高度是九丈九尺九寸,為什麼不再加點湊夠10丈呢?肯定有原因,不錯,請各位先猜猜看,待會兒我再告訴大家。不僅燈杆不一般,那燈籠也不一般,高有兩米,直徑兩米六,夠氣派吧!但最不一般的還得説那燈籠中的蟠龍通霄寶蠟,長有一米三,直徑三十釐米,可連續燃燒12個小時,既不用剪蠟花,也不流蠟油,是當年皇帝祭天的專用寶蠟。

再看看東邊的這個綠色建築物,它的名字叫燔柴爐,是在祭天大典結束後,焚燒祝板及祭品的地方。這是鐵鐐爐,在進行大典的時候爐內燃燒鬆杆、松柏,同時還燒些檀香木,一時間火光沖天,香煙繚繞,不但增加了神祕莊嚴的氣氛,而且在寒冷的冬夜給皇帝帶來了一絲暖意,真是一舉多得呀!

現在,言歸正傳,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它是一座三層的圓形石台,為什麼要將祭天台設計成圓形呢?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既然是祭天台,自然要設計成圓形了。普通人看這座祭天台是用大理石建制的,但設計者們是用數字“九”建成了這座神祕的祭天台,現在我們一起來找找那些神祕的“九”看它們藏在何處。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這兒咱們不妨來個腳踏為實,請大家一邊登上這一組台階,一邊數數這組台階有多少級(自地面層到底間層,因為這裏人少,面積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正好九級(把客人帶到底層平台的東側)。往上還有兩組台階,每組也是九級,整個圜丘壇東、南、西、北各開一口,每個登壇口都有上、中、下三組台階,每一組台階都是九級,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12個“九”了。我們再找找看,腳下底層祭壇的壇面直徑21丈,沒有“九”,中層直徑15丈,也沒有“九”,頂層“九”丈,有一個“九”,如果把三層直徑相加,便是四十五,五九四十五,不但有“九”還有“五”,象徵皇帝的“”之尊。真是巧奪天工!那麼,別的地方還有“九”嗎?有!請各位更上二層“九”,我們到最上層看一看。

各位,現在有沒有感到“九”的氣味兒更濃了?大家請看壇面中心,有塊圓形石塊,它叫天心石,被一層一層的扇形石板所環繞,這第一環是九塊,第二環是二“九”一十八塊,第三環是三九二十七塊,直到最邊上一環為九九八十一塊。再看一看中層,它由十個九塊開始至十八個九塊,底層至十九個九塊至二十七個九塊,即三層壇面,每層鋪九環石板,每環石塊又都是九的倍數,自一倍至二十七倍,這樣,上、中、下三層壇面共鋪石板3402塊,即378個“九”。

還記得嗎?剛才我們看到的望燈杆高九丈九尺九寸,燔柴爐兩側台階各九級,皇帝還嫌不夠,祭天時還要向皇天上帝敬酒,可見皇帝對九的崇敬,為什麼?咱們下壇再説。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世界上顯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羣、故宮又叫紫禁城、它整座城池建成於公元1420_年、位於天安門廣場北側、自故宮建成後先後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牆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

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後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據説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的房間後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了。

接下來、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午門、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着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像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午門在明代這裏是舉行獻俘大典的地方、大家可能聽説過“推出五門斬首”、這裏雖是午門、但卻不是砍頭的地方、在明朝的時候、這裏是廷杖之所。

進入故宮的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既是明代皇帝御門聽證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接下來參觀的是太和殿廣場及太和殿、這裏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廣場基本呈正方形、整個院落平坦寬闊、氣勢非凡。

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的漢白玉基座之上、莊嚴肅穆、在每一層基座的邊緣都伸出很多小龍、那些小龍是傳説中一種沒有角的龍、他們是大殿的排水系統、每個龍頭的嘴裏都有一個小孔、即噴水孔、三層基座之上共設有小龍頭1142個、每當下大雨的時候、雨水便從1142個龍頭嘴裏的小孔內排出、非常壯觀、為宮中一景、被稱為“千龍吐水”。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1

俗話説:“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潭柘寺是北京市最大的寺廟,有着1700多年曆史的,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和“潭柘八寶”就已經名揚京華。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門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峯,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峯呈馬蹄狀環護,規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剎就建在寶珠峯的南麓。這裏植被繁茂,古樹名花數量眾多,自然環景極為優美。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週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20xx年的歷史,因其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而民間一直稱其“潭柘寺”。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佈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牆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莊嚴宏偉。今天的潭柘寺不僅以古蹟眾多,風景優美吸引着四海賓朋、八方遊客,而且還修建有現代化的旅遊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是京郊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2

北京大觀園是一座再現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景觀的仿古園林,位於宣武區南菜園(市區西南隅護城河畔)。原址為明清兩代皇家菜園,明代曾在此設"嘉疏署"。1984年為拍攝電視劇《紅樓夢》,經紅學家、古建築家、園林學家和清史專家共同商討,按作者在書中的描述,採用中國古典建築的技法和傳統的造園藝術手法建造。園中的園林建築、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點綴等,均力圖忠實於原著的時代風尚和細節描寫,《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為賈府大小姐元春而建的省親別墅,因此園中定期舉辦"元妃省親"古裝表演。

大觀園總面積12.5公頃,建築面積8千多平方米,開闢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疊石6萬土石方。全園有庭院景區五處、自然景區三處、佛寺景區一處、殿宇景區一處,共有景點四十多個。大觀園在每年農曆春節七年級至初六舉辦"紅樓廟會"。廟會內容包括:文藝演出、民間花會、風味小吃、民俗活動等。其中"元妃省親"古裝巡遊是大觀園文化廟會的傳統項目和獨有的特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期間還舉辦"北京大觀園'中秋之夜'"。活動以文藝演出、賞月團聚、觀賞夜景為內容,每屆舉辦3至4天,是京城中秋活動的傳統品牌項目。

北京大觀園是京城一處極富特色的古典園林。在佔地13公頃的範圍內,40餘處亭台樓閣、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 繁花名木、鶴鳴鹿啼,宛若人間仙境。它將傳統造園藝術三術融為一體,創造了影視置景和園林建設相結合的新模式,給中國園林界增加了“名著園”的新內容,造就了潛在的文化遺產,是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也是百年後的真文物。大觀園的藝術魅力和深遠價值得到了社會廣泛的公認。北京大觀園渴望眾多的紅樓尋夢者親臨其境一睹芳容。

大觀園建築面積8千多平方米,開闢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疊石6萬土石方。全園有庭院景區五處、自然景區三處、佛寺景區一處、殿宇景區一處,共有景點四十多個。

大觀園在每年農曆春節七年級至初六舉辦“紅樓廟會”。廟會內容包括:文藝演出、民間花會、風味小吃、民俗活動等。其中“元妃省親”古裝巡遊是大觀園文化廟會的傳統項目和獨有的特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期間還舉辦“北京大觀園‘中秋之夜’”。活動以文藝演出、賞月團聚、觀賞夜景為內容,每屆舉辦3至4天,是京城中秋活動的傳統品牌項目。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3

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東北部120公里的險關重鎮古北口境內,此段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離原北齊長城基礎的明長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長城原貌的一段古長城。

司馬台長城,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構思新穎、形態各異,它集萬里長城眾多特色於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長城”。

綜觀司馬台長城,可用“險、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險:司馬台長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築,蜿蜒曲折,驚險無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橋兩段,更是險中有險。天梯是單面牆長城,坡陡牆窄,最窄處不足半米,呈直梯壯沿山體上升,兩側更是陡峭懸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頂端,便是天橋,長不逾百米,寬只有一磚,約40釐米左右,兩側又是懸崖絕壁,令人不寒而慄,英雄氣短,遊客把這兒稱作咫尺天涯。雖然名為天橋,但到這裏的人們卻都説:“過橋難,難於上青天”,這裏可説是明長城中依山設險,險上加險的最險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馬台長城又一特點,兩敵樓相距最近僅43.8米,最遠600米,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間,若按當時明代築長城的規定,每500米修敵樓一座的話,可見此段長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敵樓和城牆的建築形式奇特多樣。從外觀來看,敵樓有單眼樓、雙眼樓、三眼樓、四眼樓和五眼樓,有單層樓,上下相通的雙層樓和三層樓。它們均為空心敵樓,大小不一、形態組合各異,是按駐軍的官銜等級,駐防人數以及地勢險要程度分別來建造的。從內部結構來看,有磚結構、磚木結構、磚石結構;又有單室、雙室、多室之分;房間佈局有“田”字、“井”字;樓頂變化多端,有平頂、穹窿頂、八角藻井頂、覆鬥頂;就連門窗也新穎別緻,有邊門、中間門、有磚券和石券,還有技藝精湛的雕花花崗巖石門。這是長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司馬台長城東段的仙女樓和望京樓就是兩種具有代表性的敵樓,望京樓是司馬台長城的制高點,海拔986米,為空心三眼樓,二層磚石結構。這裏視野開闊,隱約可見北京城輪廓,故稱望京樓。望京樓頭,東觀“霧靈積雪”、“蟠龍卧虎”、北看“燕山疊翠”、南瞧“水庫明珠”、壯麗關山,盡收眼底。仙女樓是敵樓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樹叢中,下部條石合縫,上部磨磚達頂。內部用青磚砌成兩道大拱,三條甬道,十個券門。頂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網狀的八角藻井,四邊砌四個磚柱,遊人在裏面輕輕放歌便能發出悦耳的迴音。門券上還有並蒂蓮花浮雕,整個敵樓處處給人以精巧、細膩、秀麗之感。彷彿它不是人間戰爭的防禦設施,而是一座仙境樓閣。此外、城牆的構造更是匠心獨運,富於變化。因地形和軍事上的需要,城牆又分為單邊牆、雙邊牆和障牆,有磚砌、石砌及磚石混合砌,城牆上的箭孔疏密也從幾十個直到上百個。巧:體現為進可攻,退可守,步步為營的障牆。而小天梯上的障牆,可謂登峯造極,在20多米的垂直落差內從最頂上的障牆箭孔,一直可以通過所有障牆的射孔,到達最下的射孔,精巧之至,另人讚歎。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邊將士苦戰禦敵的戰爭場面。奇:構築在溶洞上的長城,洞與城的巧妙組合,在整個明長城中絕無僅有,令人稱奇叫絕。

司馬台長城雖以山勢險陡、長城雄奇為主景,卻不乏碧波盪漾、湖光帆影的優美環境,長城角下的鴛鴦湖賦予了這段長城以靈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涼爽的冷泉和冬季熱氣噴湧、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匯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經東歷夏,從不結冰。夏季裏盪舟湖上,清風徐來,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司馬台長城不僅有奇麗的風光,亦是一座文化遺產的寶庫。今年來,在這段長城上發現了許多長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題名碑”,碑上記載着當年修建長城時的情況以及與建城有關的官員的名字,同時這裏還發現幾處城牆和敵樓上有帶戳印文字的磚,上面刻的都是參加修建長城的軍隊名稱和年代,如“萬曆五年山東左營造”、“萬曆五年寧夏營造”等等。長城磚上帶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長城上也是及為少見。在修復這段長城清基過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當年守城將士使用過的各種武器,其中有鐵炮、石炮、鐵鏃鐵銃、手雷、三眼銃。鐵彈丸、火藥勺等,還有守城戰士用過的生產生活用具,其中有鋤頭、鐵鏟、菜刀、鐵燈碗等等,以上這些文物很珍貴,它為研究明代長城及明代歷史提供了價值很高的事物資料。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司馬台長城則是這份遺產中的一顆明珠,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段長城,並滿足廣大中外遊客更好地領略長城的風采,司馬台長城景區一手抓文物保護工作,一手抓旅遊開發建設,使司馬台長城這一世界文化瑰寶無愧於時代,無愧於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的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台長城是中國長城之最。”

司馬台還為遊客提供登城隱形索道、遊覽峽谷索橋、鴛鴦湖上泛舟、游泳、垂釣、住宿、小型會議、山寨野味等服務。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4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它建成於清朝乾隆年間,原有亭台樓閣140多處,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

歷史上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範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遊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遊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説:"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於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傢俱、精緻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琅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鐘,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製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製園林建築,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餘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羣。園內水面約佔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迴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覆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風物傳説

石花洞又名潛真洞、石佛洞,位於房山區河北鎮的南車營村,是中國四大名洞之一。關於石花洞有這樣一個傳説。很久以前,一位叫圓廣的雲遊僧人來到南車營村,見這裏風景秀麗便決定於此小憩,但盛暑中一股清涼的氣流令他倏爾驚醒,他下意識地順風望去,見陣陣涼風就來自山溝北側巖石的縫隙間,好奇心驅使他去弄個明白,便掄錘握鑿在凹處乒乒乓乓幹了起來,終於鑿開了一個桶口粗的洞口,他穿過薄壁的洞口,向裏爬了很遠很遠,看到了眼前一點點越聚越大的熒光,藉着熒光他看到眼前這個巨大的洞穴中裝飾着許多千姿百態、晶瑩透亮的柱狀、花狀、傘狀、球狀神奇絢麗的景物,他陶醉了,於是就有了“仙鄉洞府地,潛夢入真藏”的詩名,和洞口“潛真洞”三個大字,此後他便於此奇洞為家,潛心修行。如今,時間雖以過了720_年,創在當代名人趙樸初先生題名的“石花洞”旁側,“潛真洞”三個剛健的楷書大字仍然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石花洞是國內發現的巖溶洞穴中規模大、洞層多、沉積類型全、次生化學沉積物數量大的洞穴。洞體為多層多枝的層樓式結構,有上下七層,一至五層洞道全長5000米,六、七層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充水洞層。洞口海拔高程25l米,距離區內潛水面160米,屬於近潛水面洞穴。石花洞以天然形成的石花而得名。石花形式繁多,異彩紛呈,數量龐大,為國內洞穴之最。石花洞的總體特徵是洞體多層多支,從上到下共7層,每層景觀各不相同,被譽為“北京的地下明珠”。其中由月奶石形成的“石蓮花”,由540餘片石鐘乳組成的高10米,長18米的石幔以及石旗、雙彩石盾、龍宮雙柱等景觀都是中外洞穴巖溶景觀精品,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AAAA景區。主要遊覽內容:人文趣味層、探奇觀賞層、奇石展館等。

石花洞已開發一、二、三層洞道,全長1900多米,對遊客開放的一、二兩層洞道長1362米,有十二個高大的洞廳和十六個洞室組成。還有形態各異的大小支洞六十三個。石花洞洞內次生化學沉積物種類多、造型美,有千姿百態的石花、石枝、石鐘乳;典雅秀麗的石塔、石盾、石燈、石梯田;雄偉壯觀的石幔、石旗、石瀑布;銀白耀眼的月奶石和閃爍發光的彩光壁,石花洞彙集了巖溶洞穴沉積的精華。石花洞不僅沉積類型多、形態美,而且洞體堅固、層次分明,洞內空氣新鮮、環境優良。由於洞體深部有較大的空間和地下暗河,因而形成了洞穴氣候環境自行循環調節的優越條件。

石花洞的“遙池石蓮”,已生長320_餘年,潔白豐滿,由大片的月級石沉積而成,世界稀有,中國首次發現:“黃河瀑瀉”,由高12米,寬23米的巨大石鐘乳形成,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龍宮豎琴”,垂高10米,長18米,由540餘片石幔摺疊布成,堪稱國內洞穴第一幔:“銀旗漫卷”、“閃光壁”、“洞天三柱”、“後宮仙帳”等十二大洞穴奇觀無不令人讚歎叫絕。為滿足遊人的需求,石花洞在加強深層開發的同時,在洞出口增加了“世界洞穴奇觀展”,共彙集、展出世界著名洞穴景觀照片上百幅。

銀狐洞(又稱三英洞)位於房山區佛子莊鄉下英水村南100米處,距北京城區68公里,交通方便。該洞1991年7月15日發現並開發。銀狐洞洞體為橫向單一形態,洞深90餘米,總長約4000米。已開放旱洞20_米,水洞800米,洞內有8個高大廳堂和40多個景點及地下暗河的流水洞段,洞道寬一般5-10米,平均洞高8米左石,洞內面積約3萬平方米。

銀狐洞是石花洞地區內的又一奇觀,洞中步移景換,使人目不暇接。特別有塊國寶奇石,長約兩米,雪豹頭臉銀狐身,形似一隻“倒掛銀狐”,它通體浮現着約兩寸長潔白如雪的毛刺,密密扎扎地像絨一樣晶瑩剔透,銀白耀眼,美麗動人。另外洞內還有粗狀高大的石筍、石柱,典型的石旗、石帶,晶瑩的鵝管、閃爍發光的石瀑布、潔白無瑕的石柱、石毛、石花等。銀狐洞雖然洞體單一,但洞內沉積的微型景觀豐富多彩,有其自己的特色,再加上有近800米長的水洞,清清的碧水,清澈見底的地下河。

石花洞地區的巖溶洞穴分佈密度高,成洞條件好,形成過程複雜。這些高大的廳堂和精美的景觀,是大自然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精心雕塑出來的。

石花洞由多層溶洞組成。這種多層結構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頂。當時,洞頂層就相當地下水位的水準面,在這裏有地下水溶蝕、搬運,把洞穴物質帶走,洞穴形成後,出現了地殼上升,該層溶洞隨地殼上升而地下水位則相對下降;其後,當地殼穩定下來時,地下水又在新的巖層部位進行溶蝕搬運,便形成了第二層溶洞。這樣,地殼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層洞穴。可見,石花洞七層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標誌着這一地區至少發生過六次間歇性上升。如今,地下水仍在溶蝕着最低層洞穴。

石花洞內的自然景觀玲瓏剔透,有滴水、流水和停滯水沉積而形成的高大潔白的石筍、石柱、石梯田等,和滲透水、飛濺水、毛細水沉積形成的眾多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並有晶瑩的鵝管、珍珠塔、彩光壁等,眾多的五彩石旗和美麗的石盾為中國洞穴沉積物的典型,大量的月奶石蓮花為在我國洞穴中首次發現。

石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除地下部分的巖溶洞穴及洞內次生化學沉積景觀外,地上部分還有地層剖面和地質構造形跡等地質遺蹟景觀和部分古建築及人文歷史景觀等。

石花洞內的環境優雅,空氣新鮮,洞內温度常年13度。石花洞地區的巖溶洞穴分佈密度高,成洞條件好,形成過程複雜。這些高大的廳堂和精美的景觀,是大自然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精心雕塑出來的。石花洞由多層溶洞組成。這種多層結構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頂。當時,洞頂層就相當地下水位的水準面,在這裏有地下水溶蝕、搬運,把洞穴物質帶走,洞穴形成後,出現了地殼上升,該層溶洞隨地殼上升而地下水位則相對下降;其後,當地殼穩定下來時,地下水又在新的巖層部位進行溶蝕搬運,便形成了第二層溶洞。這樣,地殼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層洞穴。可見,石花洞七層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標誌着這一地區至少發生過六次間歇性上升。目前,地下水仍在溶蝕着最低層洞穴。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除地下部分的巖溶洞穴及洞內次生化學沉積景觀外,地上部分還有地層剖面和地質構造形跡等地質遺蹟景觀和部分古建築及人文歷史景觀等。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6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京魯迅博物館[1]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1956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是為了紀念和學習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魯迅先生而建立的社會科學類人物博物館,現為司局級公益性事業單位,隸屬於國家文物局,是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北京魯迅舊居位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0_年5月至1920_年8月,魯迅在此居住。魯迅在這裏完成了他的《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墳》《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北京魯迅博物館主要擔負着魯迅遺著遺物的徵集與保管、魯迅研究與研究生培訓、魯迅文化的宣傳與展示等任務;發展目標和方向是逐步成為以“三個中心一個園地”為理念的學習型博物館,成為全國的魯迅文物資料收藏中心、魯迅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魯迅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當代作家活動園地。

北京魯迅博物館的魯迅研究室,是經_和黨中央批准於1976年2月成立的。北京魯迅博物館出版的《魯迅研究月刊》以其獨特的思想性與學術性,得到學術界好評,多年來一直是全國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轉載量和引用率名列前茅。

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7

後海是13世紀元大都規劃設計的基本項目之一,什剎海周邊從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繁華商業區,它在當時是漕運的終點,被稱為"北京古海港",那時沿岸處處是酒樓歌台、商肆作坊。後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觀山,垂柳拂岸的閒散之地,岸上的民居與居民,周邊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為它鋪陳着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人們來這裏只為了在這裏依然能夠聽到秋日裏清脆的蟲鳴,依然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羣的縮影,依然能咀嚼那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後海是老北京久負盛名的消暑、遊玩場所。藏匿在衚衕中的小吃,隨處散發着爆肚、滷煮、灌腸的味道,流竄着誘人的豆汁酸。

在賓館休息了一個下午,四點多鐘的時候,我們去後海玩。我想,北京城裏還有海嗎?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説,到了那裏就知道了。從北京飯店出發,坐了十幾分鍾出租車就到了,有一片寬廣的水面,靠近岸邊的水上還開着幾朵荷花。岸邊有一座牌樓,上面寫着:“荷花市場”。荷花市場前面的一小片空地上,有許多人在玩踢毽子的遊戲,有老人、青年、孩子,還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遊人,可熱鬧了。媽媽指着水面説:“這就是後海,她並不是真的大海,在蒙古語中,海就是湖的意思。”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後海的岸邊,都是一些酒吧和小店,店主把桌椅排在門前,還鋪上一些裝飾物,很好看。可能還不是吃飯的時候,只有零星幾位客人坐在那裏悠閒地吃着東西。

我們邊走邊看,突然,我看到有人在划船,激動地叫:“我要划船!”高興姐姐積極響應。於是,我們上了一條船,這條船是要用腳踩才會前進的。爸爸和叔叔又去買來一些零食放在船上。我們坐在船上,邊吃邊享受着美景,湖水清澈見底,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島,上面有茂密的樹林。經過一片遼闊的水面,前面出現了一座小小的石橋,我們把船划過去,勉強通過了橋洞,過了橋,“柳暗花明又一村”,水面又變得寬闊起來。輪到我踩船了,我雙腳使勁地蹬,船乘風破浪,我的心也跟着船飛起來了。漸漸地,天色暗了了下來,後海四周的燈都亮了起來,一片輝煌,好像五顏六色的煙火濺入人間。人也一下子多了起來,酒吧裏的音樂在夜空中迴盪。

我們下了船,又繞着酒吧街走了一圈,霓虹燈照亮了後海的夜空。看到每個酒吧都有歌手在唱歌,遊人摩肩接踵,有些人坐在酒吧門口的沙發裏,聽着音樂,喝着飲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qoqzz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