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通用18篇)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通用18篇)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

王府井大街,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全長約三華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區。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通用18篇)

遼、金時代,王府井只是一個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後,人煙逐漸稠密 ,當時稱之丁字街。明代,這裏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規模,改 稱十王府街。清代廢十王,改稱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20xx年,北洋政府 繪製《北京四郊詳圖》時,把這條街劃分為三段:北段稱王府大街,中段稱 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與王府合稱,就成了"王府井大街"。1920xx年,東安市場成立,老東安市場是北京人最愛逛的地方,1920xx年出版的《京華百二竹枝詞》中有一首單説它的“新開各處市場寬,買物隨心不費難,若論繁華首一指,請君城內赴東安”。由此足以見得東安的地位。

王府井的日用百貨、五金電料、服裝鞋帽、珠寶鑽石、金銀首飾等, 琳琅滿目,商品進銷量極大,是號稱"日進斗金"的寸金之地。 近年來,王府井發展更快,從南口北京飯店入 街北行,只見牌匾高懸,店鋪森然,人頭攢動,如流水一般,從早到晚,每天進入這條街的中外顧客多達百萬人次。這條大街現在已經擁有了亞洲最大的商業樓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場、賓館與專賣店。王府井還是國內商業旅行社聯結最近的大型購物場所,國有品牌、老字號最集中之地。這條充滿現代氣息、高品位、高標準的國際化中心商業街,與法國的香榭麗舍大街結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百貨大樓、外文書店、丹耀大廈、工美大樓、王府女子百貨商店、穆斯林大廈、新東安市場與盛錫福、同升和、東來順、 全聚德、四聯美髮、百草藥店構成了這條810米商氣十足的現代化商業街。府井。二十世紀初期,王府井大街的商業活動進入了新時期,並躋身於北京四大商業區。

自1996年開始對王府井進行擴建改造,如今投資10億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東方廣場成為它的另一大景觀;老北京一條街也從首層移至地下一層,營業面積由500平方米擴大到2700平方米,完全仿照明、清的建築風格設計裝潢,共有自然店鋪40家。這條街的一大特色是集中了一大批中華老字號名店。內聯升、步瀛齋的鞋,盛錫福、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絲綢,王麻子的剪刀,戴月軒的湖筆徽墨,汲古閣的古玩玉器,元長厚的茶葉,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的糕點,全聚德的烤鴨,六必居的醬菜和天福號的醬肉以及傳統小吃和紅螺果脯等,在老北京一條街都有店鋪。

王府井就是王府井,老井如同聚寶盆,它在京城商圈的特殊位置,其他商業街無法取代。來北京還是去趟王府井吧!

像埃菲爾鐵塔(景區詳情 )和香榭麗舍大街一樣,北京王府井商業大街早已經名聲在外了。而對於眾多的國人來説,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長城一樣,是必不可少的日程。不知從何時起,旅遊、購物都不再擠到擁擠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附近的各種檔次的商場商廈、超市,使人們享受到了物質豐富的商品經濟社會的好處。王府井大街幾乎成了人們談起物質貧乏時代的代名詞,王府井大街在北京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變得越來越模糊了。於是,王府井大街決心改變自己的面貌了,自一九九二年起王府井就開始悄悄地改變着自己的面貌,而九九年的八月,在經歷了“八年抗戰”之後終於以嶄新的面貌和世人見面了。

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規劃,將其定性為“北京商業第一街”,商業風格以“現代”、“新潮”為主,整治改造後的王府井大街,從金魚衚衕到與長安街相界的南口,八百一十米長略呈波浪型的大街兩側分佈着十二個大型商場,除原有的百貨大樓、工藝美術大樓、穆斯林大廈、外文書店、協和商場、新東安商場外,還新建了百貨大樓新樓、東華服裝、明輝大廈、好友世界、丹耀大廈、東方廣場等六個大型購物娛樂商務綜合性商廈,大型商場一條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謂是獨一無二的。

步行在王府井大街的人們可以看到,八百一十米長的主街寬敞平坦,紅色的花崗巖鋪成的地面乾淨整潔,路面上沒有了馬路牙的隔斷,以前空中密如蜘蛛網的電線也全部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轉入了地下。走在王府井大街上會讓人感到設計者無微不至的關懷,累了,街上有獨立的座椅,可以讓你隨時坐下來休息;想打點話,大街兩側九組十八個的IC卡電話亭會方便你與朋友聯絡;每隔四十米一個的垃圾桶讓你可以隨時處理掉手中的垃圾;想問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會為你指點迷津。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2

北京大學是當前中國學科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理科、新型工科、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和醫學學科是她的傳統強項。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我國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所大學,為中國近代正式設大學之始,其成立標誌着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並開創了中國的現代學制。北大成立之初即為中國最高學府,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着中華數千年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聲譽。有人用“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來評價北大的歷史地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0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20xx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之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京大學從此日新月異。-、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初,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匯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繫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返回故園,於1946年10月正式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近400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並且產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併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題詞:“發揚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為振興中華做出更大貢獻”,並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發出了“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國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啟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從此,北京大學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3

天壇在北京市東南部,崇文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0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羣。今日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就是當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側的中山公園是祭祀豐收神即五穀耕地之所。

在整個北京城裏,北有地壇祭地,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其中天壇最為光彩奪目、氣宇非凡。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這是天壇內最宏偉、最華麗的建築,也是想象中離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層屋頂,均用深蘭色琉璃瓦鋪蓋,象徵天色。

壇面除中心的太極石是圓形外,外圍各圈均為扇面形,數目也是陽數,象徵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極石上,象徵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壇的附屬建築有皇穹宇及迴音壁。如果説天安門城樓已成為中國的象徵,那麼,天壇祈年殿就是北京這座不朽名城的象徵。的確,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築是智慧和文明的結晶,在通高38米、直徑30米的體積內,容納瞭如此豐富的學問。

同時,她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頂峯,僅憑木榫交結,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這一驚世傑作。天壇另一美妙絕倫之處,是奇妙的回聲。站在圜丘壇的中心叫一聲,你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沉的迴響,這聲音彷彿來自地心,又似乎來自天空,所以人們為它取了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約0.9米的圍牆,你站在一端貼着牆小聲説話,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貼牆面就能聽得異常清晰,並且還有立體聲效果,這就是“迴音壁”。這證明520xx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原理。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4

大家好!我是鬱鬱葱葱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閆,請大家叫我閆導。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皇家園林——頤和園。

請大家跟着我走。這就是大殿,我們繞過大殿就可以來到長廊。長廊又叫畫廊,一共有237間,長達728米。每間的檻上都有一幅畫,每幅畫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我們現在離開了長廊,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請大家往上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三層建築就是佛香閣。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建築就是排雲殿。

現在我們已經站在萬壽山的山頂了。大家看下面的景色的一大半已經呈現在眼前,有葱鬱的樹叢,有硃紅的宮牆和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還有畫舫遊船緩緩遊過。

下山以後,如果有需要乘坐遊船的遊客可以到昆明湖裏盪舟。不坐船的遊客請跟隨我到十七孔橋上欣賞昆明湖的美。最後,我們到湖中心的小島集合。坐船的遊客請不要往湖裏扔垃圾,以免污染了昆明湖的美麗景緻。

現在,我們腳下踩着的就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有幾百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一隻獅子,各個惟妙惟肖,姿態不一。

下了橋,我們來到的是與十七孔橋相連的小島。現在請兩路遊客匯合。我帶領大家遊覽頤和園的最後一個景點。這座小島上有葱鬱的樹叢,還有華麗的宮殿。在這裏,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後,由我帶領大家回酒店休息。

今天的遊覽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三:頤和園導遊詞

尊敬的遊客,今天我們來到美麗的頤和園遊玩,它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皇家園林,希望大家不要破壞園林內的建築。這次旅遊由我來當導遊。

我們先來到頗有名氣的長廊參觀一下。那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多搭配啊,多美啊!這條長廊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這麼獨特的風景,您一定沒有見過吧!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現在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仰望就可以看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屋頂上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金碧輝煌的宮殿,是排雲殿。

現在我們已經登上萬壽山,這裏是觀看頤和園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真靜啊!靜的像一面鏡子。這水真綠,綠的像一塊碧玉。您一定也感受到了它的美了吧!那我們下山遊覽一番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旁圍着長長地堤岸。想去那個島上游玩嗎?那就得經過這長長的石橋。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很精美的小獅子,沒有哪倆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的美景太多了,介紹也介紹不完,還是您自己去細細品味那美景吧!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歡迎您到圓明園參觀遊覽。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它建成於清朝乾隆年間,原有亭台樓閣140多處,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

歷史上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範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遊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20xx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遊賞。雍正皇帝於1720xx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説:"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於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傢俱、精緻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琅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鐘,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製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製園林建築,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餘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羣。園內水面約佔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迴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覆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體現了我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説它:"實夭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園林建築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於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人們常常這樣説: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圓明園這座舉世名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野蠻洗劫的焚燬,成為我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

如今的圓明園遺址公園,以遺址為主題,形成了凝固的歷史與充滿蓬勃生機的園林氣氛相結合的獨特的旅遊景觀,既具有重大的政治歷史價值,又是一處難得的旅遊勝地。圓明園被毀的悲劇,曾是中華民族屈辱的象徵,圓明園的重生,已經成為並將繼續成為中華民族奮發圖強、日益繁榮昌盛的見證。隨着專項規劃的出台,20xx年基本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的目標已經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堅信一個充滿綠色的圓明園必將成為綠色奧運的一顆明珠;一個基本完整的圓明園必將成為人文奧運的一個亮點。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6

魯迅博物館位於北京市阜成門內西二條,是建國後最旱建立的“人物傳記性文學博物館”。該館的前身為原西三條的北京魯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興建博物館,於195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20週年紀念日落成開放。1994年擴建後的新展廳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築,與故居相鄰。該館佔地1.3萬平方米。

魯迅(1881一1936),漸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故居內為“魯迅故居舊景陳列”,這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間,東西房各一間,一直保持着當年先生居住時的模樣,南房是會客室,北屋東西兩房間分別為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間一間為餐廳,北屋當中一間向北凸出一小間,面積僅8平方米,是先生的卧室兼書房,即著名的“老虎尾巴”,先生自稱“綠林書屋”,陳設十分簡樸。東廂房闢為展室,舉辦“魯迅在北京西三條21號”展覽。  該館在1993年被西城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青少年“兩史一情”(中國近代史、中國革命史和國情)教育基地。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7

女士們、先生們:咱們今天下午的活動內容是逛衚衕和參觀四合院。衚衕和四合院是歷史上北京城的有機體,是組成社會的細胞,是老北京人休養生息、繁衍掙扎的地方,是北京城歷史演進的的有力見證。我們想真正地瞭解北京人的生活,就得鑽衚衕,串四合院。

為了使大家遊覽中增加情趣,現在利用乘車的時間,向大家介紹一些有關衚衕和四合院的知識。

(導遊員可利用適當的時間,向客人們總述或分段介紹下面的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千萬不可小看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更不能把它們看成是僅供人們棲身住宿的地方,如果聽我稍加講解,就可發現,原來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藴藏着如此豐富的中華文化!我先介紹一些有關“衚衕”的知識。

(衚衕一詞的由來)

北京城內的衚衕與繁華的大街比起來,確實有些不起眼,但是據專家們考證,明朝就有人對衚衕進行研究了,至今已有了五六百年的研究史。衚衕的寫法明朝與現在不同,是將“衚衕”二字,分別夾在“行”字的中間,如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出版的《京師五城坊巷吞[集》中的“吞[”二字,就是典型的早期文獻證明。明朝人對這種寫法非常得意,説胡和同是“胡人大同”的意思,從表面上看具有“少數民族團結”的,然而二字都夾在“行”字之間,就暗示着蒙古人(元朝統治者)早晚要走人的了。

歷代眾多的專家們曾從多角度對衚衕一詞進行考證,有的從音韻學角度,有的從字形發展角度,有的從方言角度……最後較集中的成果認為衚衕一詞原是蒙古語。本世紀40年代出版的《北京地名志》載,在蒙古,比村稍大的部落就叫衚衕,也有專家説,衚衕是蒙古語中“浩特”的音譯。浩特即城鎮,包括衚衕。

原內蒙古大學副校長張清常先生的考證是較有説服力的。他認為衚衕是蒙古語“Hottog”的音譯,是水井的意思,有人譯作“霍多”或“忽洞”,現在內蒙古仍有以此音命名的地方,如賽音忽洞(好井)、烏克忽洞(死井)、哈業忽洞(雙井)等。北京地區一向以水井為中心,分佈居民。

(衚衕一詞何時出現)

衚衕一詞既然來源於蒙古語,那麼蒙古人統治北京地區的元大都時期,這個詞有可能就出現了。果然,人們在元雜劇中發現了“衚衕”一詞。元代大戲曲家王實甫的《歌舞麗春室》雜劇中,就有“恰便以錦衚衕”的唱詞,在其他的元雜劇中也有類似發現,如“辭別了老母,俺串衚衕去了”(《孟母三移》)、“我家住在磚塔衚衕”(《沙門島張生煮海》)……戲中的磚塔衚衕即現在西四丁字街南有座七級磚塔的那條衚衕。

既然元代才出現衚衕這個詞,而北京卻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曆史的古城,人們可能會問,元代以前,北京地區的街巷叫什麼呢?回答很簡單的,那時的北京地區是按古代傳下來的舊制,叫做街、巷、坊、裏等。這一點從宣武區的地名中可得到證實。因為宣武區的歷史早於內城。換句話説是先有宣武區(古薊城),後有內城區(元大都),所以宣武區中現在叫衚衕的地名相對要少,而以坊、巷、裏、街等為地名的較多,如南橫街、白紙坊、華康裏、清泉巷等。

(有因可循的衚衕名稱)

一些外地朋友或外國客人對北京五花八門的衚衕名稱表示不可思議,耳朵眼、椅子背、豆芽菜、象鼻子坑、燜葫蘆罐、石老孃、王寡婦、大腳、臭皮等,都是衚衕名,令人不得要領,不如其他的大城市,如上海、天津等,用地名或事件作為該市地名,或稱道,或稱路,讓人一目瞭然。其實北京的地名也是有其內在聯繫的,只是沒引起人們的注意罷了。如果稍加分析,不難發現,北京的這些地名都與人們的生活或社會現象有關。之所以人們覺得它們如此五花八門、雜亂無章,主要是因為這些名稱出現的時間有先後,社會現象複雜造成的。總的來説,北京的這些衚衕名稱是自然形成的,並非出於行政命令,統一規劃,而且是源於生活。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8

親愛的遊客朋友,大家好!我姓郭,大家可以叫我小郭。今天我們將遊覽的是頤和園。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將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遊覽時請大家自覺保護它的清潔。首先,讓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前身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早在金盧元二年金主完顏亮就修建金山行宮於此,後代不斷擴建,至清朝慈禧時大力重建,稱“頤和園”。

頤和園的總面積為294公頃,主體是昆明湖和萬壽山。因此,待會兒我們也着重參觀這兩個景點。園中宮殿廳軒、樓閣亭堂格調各異。整座園林集中國園林藝術之大成,宛若天成!好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飽覽頤和園的景色吧!

大家請跟我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這就是有名的長廊。大家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是多麼的莊重典雅,一眼望不到頭。各位請隨我沿着這條長廊走,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大家仔細看就可以發現每一間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上面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繁花似錦。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9

天安門前的漢白玉橋,一般稱為金水橋。

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橋”。5座內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

華表

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築羣,增強了古老建築藝術的整體感。華表是天安門的一個重要標誌,與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雍容典雅的金水橋、威武雄健的石獅子渾然一體,已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的美麗景觀。天安門前華表頂上的那隻蹲獸叫“犼”,望着皇宮外頭,人們稱它“望天犼”、“望君歸”。在天安門城樓後邊也有兩座同樣的華表,頂端也蹲着一隻石犼。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着皇宮的方向,人們稱它“望君出”。“望君出”就勸誡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宮殿裏,該到民間看看百姓的疾苦。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座對稱的華表,原來並不在現在的位置。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廣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遊行集會等羣眾活動。為方便遊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華表分別向東、向西並向北挪移數米至金水河岸邊並列擺放。

天安門前石獅子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安置一對身軀龐大的石獅。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精緻。據《中國獅子藝術》一書記載:“這兩對石獅雕刻於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疙瘩,按當時規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這兩對石獅雕刻比例協調,瞪着大眼睛,微微側歪頭,半咧着嘴,鬣毛工整地纏捲成渦旋狀,前腿上有一個不大的“圓錢”紋,身披纓絡盤結錦帶,胸綬帶上有環鈴和纓絡穗墜。石獅的用材是一種灰白中夾帶着均勻淺灰綠色斑的石頭,抗自然風化能力強。石獅用整塊料石雕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樣,體現了明朝的雕刻工藝,是北方石獅的代表。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對。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

我叫_,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裏就是聞名世界的故宮博物館,簡稱為故宮,就是昔日的皇家宮殿。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為“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有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佈置着帝王發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仄殿、坤寧宮)。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春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處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周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故宮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佈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

朋友們,因為時間倉促,這次對故宮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詳細的參觀。謝謝合作!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1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xx多年裏,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裏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佈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佈局的北方傳統住宅的統稱。北京四合院源於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築。一座座青瓦灰磚的四合院之間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

北京的宗教寺廟遍佈京城,現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雲居寺、八大處等。道教的白雲觀等。伊斯蘭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宮等,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門教堂等。

北京中軸線是指元、明、清時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城市規劃具有以宮城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特點。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里。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前門箭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 端門,午門,紫禁城,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後門橋,鼓樓和鐘樓。從這條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就有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東華門、西華門;安定門,德勝門以中軸線為軸對稱分佈。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先生曾經説:“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 永定門、中華門、地安門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拆毀,而近年來又重新修建了永定門城樓。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我叫天才綿羊,今天由我來擔任大家的導遊。希望我們能一起渡過一段愉快的旅程。

北京王府井大街就像埃菲爾鐵塔和香榭麗舍大街一樣,早已舉世聞名了。對於眾多的國人來説,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長城一樣,是必不可少的日程。

改造後的王府井大街,從金魚衚衕到與長安街相界的南口,810米長,略呈波浪型,大街兩側分佈着十二個大型商場,除原有的百貨大樓、工藝美術大樓、穆斯林大廈、外文書店外,還新建了六個大型購物娛樂商務綜合性商廈,大型商場一條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謂是獨一無二的。

步行在王府井大街的人們可以看到,主街寬敞平坦,紅色的花崗巖鋪成的地面乾淨整潔。走在王府井大街上會讓人感到設計者無微不至的關懷:累了,王府井街上有獨立的座椅,可以讓你隨時坐下來休息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

您們好,歡迎您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小王。

中國科學技術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1984年11月21日中國科技館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姚依林親自為開工奠基典禮剪綵。科技館東臨亞運居住區,西瀕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佔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館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

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此外,新館設有多間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及多功能廳。讓兒童和大人同在一起享受科學中的快樂,也讓更多的人愛上科學。

新館建築為一體量較大的單體正方形,利用若干個積木般的塊體相互咬合,使整個建築呈現出一個巨大的"魯班鎖",又像一個"魔方",藴含着"解鎖"、"探祕"的寓意。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中國科學技術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中國科學技術館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活動,並經常舉辦面向公眾的科普講座。

中國科學技術館遵循科普宗旨,按照"確保安全、優質服務"的承諾,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國家4A級旅遊景點"、"首都文明旅遊區"和"青年文明號"等。館內許多主張環保的體驗設備,遊客可自己親手進行體驗。

中國科學技術館目前向觀眾開放主展廳、兒童科學樂園、特效影院和短期展廳,其中特效影院分為巨幕、球幕、4D和動感四個影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設有觀眾餐廳,位於地下一層,提供中餐自助和比格披薩自助。餐廳總面積900平米,可同時容納約700人就餐,就餐環境乾淨、明亮、整潔,空調以及各種設施齊全,顧客用餐採用方便、衞生的刷卡式消費。紀念品商店位於各層公共空間內,出售百餘種精美的科技館紀念品和科技特色紀念品。

該館與北美、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各國科技館建立了定期的情報交換,並進行了人員互訪,重視與國外科技館的交流與合作。中國科技館出版不定期刊物《科技館》,編寫有《國外科技館資料彙編》等。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工程建築造型新穎,風格簡約,整座建築呈現為一個由魯班鎖構成的巨型魔方。

工程佔地面積4。8萬㎡,長228m,寬182m,總建築面積10。23萬,建築總高度45m。地下一層,主要為動感影院、4D影院、停車庫及設備用房;地上四層、局部五層,設有出入大廳、中央大廳、主題展廳、穹幕影院、巨幕影院、報告廳、多功能廳及辦公用房等。[1]

外裝飾主要為鋁折板幕牆、玻璃幕牆、石材幕牆。內裝飾:室內吊頂主要為鋁板、礦棉吸聲板;牆面主要為鋁板、塗料和木質吸聲板;地面主要為石材、橡膠地板和玻化磚,地下車庫地面為環氧自流平。

工程8度抗震設防,框架抗震等級為一級,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工程採用天然地基,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底板平均厚度為1。4m,基礎埋深10。47m)。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局部鋼結構(柱網間距13m,層高9。5m)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大型科普基礎設施。一期工程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_年4月29日建成開放,新館於20_年9月16日建成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中國科學技術館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和培訓實驗活動,讓觀眾通過親身參與,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和感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學素質。

始建於20_年5月9日的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位於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東臨亞運居住區,西瀕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佔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此外,新館設有多間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及多功能廳。

新館建築為一體量較大的單體正方形,利用若干個積木般的塊體相互咬合,使整個建築呈現出一個巨大的“魯班鎖”,又像一個“魔方”,藴含着“解鎖”、“探祕”的寓意。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前面的那座山就是軍都山,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這座山上。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築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而我國曾經出現了三個修築長城的高峯,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統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為了加強統治,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將蒙恬30萬軍隊和很多勞力將原來北方的燕、趙、秦長城連了起來,並加以擴充,歷時9年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的長城,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道萬里長城。到了漢朝,漢武帝也是為了加強防禦,“不叫胡馬度陰山”,修築了一條近兩萬裏的長城,同時這也保護了新開發的絲綢之路,漢長城是秦長城的一道前沿陣地和防線,它西起新疆,東到遼東,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朝代。而明長城則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的最高峯,工程之大,技術之精是獨一無二的。當年朱元璋在統一全國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當時元朝雖然已經滅亡,但是還保持着比較完整的軍事實力,加上逐漸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斷侵擾,所以開始修築長城。明朝大規模修築長城達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虎山,西到甘肅嘉峪關的明長城全長6350公里。

明長城具備三個特點,築構完備,管理完善,佈局嚴密。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而長城在我國古代最原始的目的雖然是防禦,但是它同時還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軍事作用,第二則是經濟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屯田的開發和北疆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樂業,第三是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還保護了通訊和促進了對外開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古代,不僅僅只有這三次修築長城的經歷,據統計,在上下兩千年裏,先後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都修建過長城,有人做過粗略的計算,如果將長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牆,繞地球10圈兒多都有富裕。著名的民間傳説:烽火戲諸侯和孟姜女哭長城也是發生在萬里長城上的。如今,長城在經過幾次修整之後,基本恢復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且它還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防禦性城牆!遍佈了我國16個地區,全長達到了10。8萬里。

剛才我們所經過的路,就位於關溝中。關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南口鎮,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城關,全長40裏。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這裏佈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居庸關,上關,八達嶺。在關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在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那條鐵路就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由詹天佑設計的京張鐵路。因為八達嶺地區地勢複雜,技術難點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設計的人字型鐵路,成功解決了火車不能直接爬坡和轉彎的難題,而打通長達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歎服。現在在青龍橋火車站樹立的銅像就是詹天佑的,還有紀念碑。

關溝因為居庸關而著名,我們可以看到前面宏偉的建築就是居庸關,它的名字起源於秦朝,以秦始皇遷徙“庸徒”在這裏居住所以得名。在關內,有一個著名的漢白玉石台,就是雲台。它是元代的一坐過街塔,上邊原來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後來的地震中毀壞了。明代又在原處]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間又被毀了,只留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柱礎和望柱。雲台的面積有310平方米台下的券門上刻有獅、象、四不象、金翅鳥等浮雕,分別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騎,還有天龍八部護法天神的浮雕。內壁上還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獸圖案,券頂上還佈滿了曼陀羅的圖樣,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還有六種文字鐫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這些都是元代的藝術精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傑出代表,因為這裏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講長城修築在這裏?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衞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説到這裏,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於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説在1920xx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裏,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麼突出了。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介紹了那麼多景觀,您一定急切的想來到景區遊覽一番,不用着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好,這裏就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遠處是壯麗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長城重要的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匾額:北門鎖鑰,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東門的匾額為:居庸外鎮,意思是居庸關外又一重鎮。現在我們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着一門大炮,名為:神威大將軍。是崇禎年間製造的。

八達嶺長城有三台兩牆組成,什麼是三台兩牆呢?現在就讓我給大家來解釋一下,三台分別是城台,敵台,其中城台構造的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風寒的地方。那敵台的構造相對就要複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箭用的,所以這裏也具有防禦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煙台。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築。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古人獎白天點燃的煙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係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餘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白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遞到皇城大內。

説完了三台,下面就來説一下兩牆。長城外側的高牆叫做牒牆,有垛口是用來防禦敵人的。而內側不足一米高的則叫作女兒牆,也叫做宇牆。在最開始長城內側是沒有女兒牆的,可是經常有人會跌下山崖,所以就修建了這道牆。在長城牆根的地方每隔不遠就有一個小水溝,雨天的時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沖刷城牆。而長城的牆體裏面使用石頭塊鑄成的,外邊砌上磚,再在上面鋪上石板,從而使建築非常牢固!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京昌平縣境內,有一處明代帝王陵墓羣,即中外聞名的十三陵。在周圍40公里的範圍內,埋葬着明代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從葬宮女等。

(一)概況

明永樂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鑑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區尋找"吉壤"。先後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營等處,朱棣均不滿意。後來江西術士廖均卿説,昌平北有吉壤,可做萬年壽域,名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一個小平原。朱棣視察後很滿意,決定在此建造皇陵,改黃土山為天壽山。永樂七年(1409)正式建陵,到永樂十一年竣工,即長陵。明代歷朝(除景泰帝外)皇帝陸續在此建陵。 明制規定,陵墓每年大祭三次(清明、中元、冬至),小祭四次(正旦、孟冬、生辰、逝日)。每次謁陵耗費巨大。十三陵地面上建築曾幾度遭到破壞,最嚴重的一次是清兵入關。明末清太祖崛起於東北,威脅明朝安全。有人説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的祖墳風水有關。他們(金人)的祖墳在房山,如搗毀,清兵即滅。天啟皇帝於天啟二年(1622)派人毀房山金陵,並建關帝廟鎮之。清兵入關後,採取同樣的報復手段,破壞了明陵。清乾隆五十年,為了攏絡漢人,曾下令修繕明陵。民國時期,1920xx年左右,當地豪紳爭奪產權,明陵又遭破壞。

1繃昴骨範圍

墓區原有一道40公里長的圍牆。紅色圍牆自南邊的大宮門起,依山而築,設有中山口、東山口、老君堂口、賢莊口、灰嶺口、錐子口、雁子口、德勝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十個關口,各口駐兵把守。現在紅牆已無,但從地名上看還能瞭解到當年的墓區範圍。

2繃昴怪兄嵯

(1)石牌坊

石牌坊是陵區最南端的建築。該坊五門六柱十一樓,高14米,寬2886米,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夾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十六條生龍,造型生動。

(2)大宮門

大宮門是陵墓區的正門。門分三洞,旁連40公里圍牆。門前豎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門內有數千軍士守護,任何人不得闖入。當時規定"謀毀山陵者,以謀大逆論,不分首從,俱凌遲處死"。山陵內盜砍樹木者斬,家屬發往邊疆充軍。

(3)碑樓

該樓為重檐頂四出陛、樓內馱巨碑,即長陵的神功聖德碑,高三丈(該碑正式建立於宣德十年,即公元1435年)。正面為神功聖德碑文,3000餘字,明成祖長子仁宗朱高熾撰。碑陰是乾隆五十年(1785),清高宗的《哀明陵三十韻》,詳細地記錄了長、永、定、思幾座陵墓的殘破情況。碑東側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嘉慶九年(1804)清仁宗論述明亡的原因。

(4)石象生

神路兩側有一組石雕羣,24獸,12人,共18對,36個。包括獅子、獬豸、駱駝、麒麟、馬、象各4匹,二卧二立。武臣、文臣、勛臣各4人。

(5)櫺星門

櫺星門俗稱龍鳳門,在此處有"天門"之意,門三道之間有短垣相隔。6根門柱形似華表,三門額坊中央雕有石刻火焰珠,故當地人又稱其為火焰牌坊。 櫺星門北有7孔漢白玉神橋一座,通往長陵陵門。

(二)埋葬帝后簡表

陵 名埋 葬年 號廟 號在位年代年 數享 年附葬皇后長 陵朱 棣永 樂成 祖1403~14242265徐 氏獻 陵朱高熾洪 熙仁 宗1425148張 氏景 陵朱瞻基宣 德宣 宗1426~14351038孫 氏裕 陵朱祁鎮正統天順英 宗1436~1464(前後)2238錢、周氏茂 陵朱見深成 化憲 宗1465~14872341紀、王、邵氏泰 陵朱佑樘弘 治孝 宗1488~15051836張 氏康 陵朱厚照正 德武 宗1506~15211631夏 氏永 陵朱厚艏 靖世 宗1522~15664560杜、陳、方氏昭 陵朱載趼 慶穆 宗1567~1572636李、陳、李氏定 陵朱翊鈞萬 歷神 宗1573~16204858王、王氏慶 陵朱常洛泰 昌光 宗16201月39郭、王、劉氏德 陵朱由校天 啟熹 宗1621~1627723張 氏思 陵朱由檢崇 禎思 宗1628~16441735田、周氏

(三)長陵

長陵是十三陵中第一陵,佔地10公頃。墓主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

1繃暝捌矯娌季

陵墓有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從陵門到潭髏擰A昝拍詼西側原有神廚、神庫各5間。東南角有碑亭一座,無碑文,建於嘉靖十五年(1536)。清順治皇帝見過陵墓後,於順治十六年(1659),在石碑正面用漢、滿兩種文字鐫刻其謁陵感受。碑陰是乾隆皇帝於1785年謁陵後鐫刻的謁明陵八韻。第二進院落從潭髏胖聊諍烀擰T耗邶潭韉羈9間,深5間,重檐廡殿頂。殿內60根楠木柱,當中4根柱直徑都在1米以上。該殿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殿中原有大佛龕,供成祖和徐皇后。殿兩側原有廊廡15間,現已無存。第三進院落從內紅門至明樓。院內前部是二柱牌坊,依次為石五供、明樓和寶城。 明樓是每座陵墓的標幟,也是每座陵墓中軸線上的最高建築。樓頂為重檐歇山式,建於方城之上,四出陛,額曰"長陵"。刻碑為萬曆三十二年重立。原碑刻"太宗"(朱棣原來的廟號),後來世宗嘉靖皇帝於嘉靖七年改太宗為成祖,未換石碑,只用木雕成祖之碑鑲之。萬曆三十二年(1604)雷擊起火,木雕被毀。大學士沈一貫奏請改新碑。明樓兩側連寶城,城內園丘即寶頂,週一百丈,下面即地宮。

2倍西井

長陵的陵園還轄屬東西井。東井在德陵饅頭山之南,西井在定陵西北。"井"內葬着被"賜死"的殉葬宮妃。她們是皇帝的地下隨侍,雖賜死但無資格入地宮。埋葬她們的墳(豎葬)叫"井"。

(四)定陵

定陵在昭陵東北大峪山(原名小峪山)下,埋葬着明代第十三代帝王萬曆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二位皇后。萬曆十一年(1583)朱翊鈞借祭陵的機會勘察了陵區,最後決定在小峪山為己建陵,改小峪山為大峪山。因陵地有巨石,工程量級大,有人諫阻其不聽,決定次年開工。朱翊鈞時年才22歲。從萬曆十二年開工,至萬曆十八年竣工,歷時6年之久。墓穴工程質量極佳。竣工後,28歲的萬曆皇帝,曾在自己的地宮中飲酒歡賀,然後將墓口封閉。朱翊鈞是個殘暴荒淫之君,在位48年不問朝政,縱飲歡樂,還巧立名目廣納民女,如選"九嬪"、"十俊"等。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6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它建成於清朝乾隆年間,原有亭台樓閣140多處,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

歷史上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範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遊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遊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説:"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於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傢俱、精緻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琅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鐘,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製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製園林建築,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餘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羣。園內水面約佔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迴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覆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體現了我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説它:"實夭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園林建築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於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人們常常這樣説: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圓明園這座舉世名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野蠻洗劫的焚燬,成為我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

如今的圓明園遺址公園,以遺址為主題,形成了凝固的歷史與充滿蓬勃生機的園林氣氛相結合的獨特的旅遊景觀,既具有重大的政治歷史價值,又是一處難得的旅遊勝地。圓明園被毀的悲劇,曾是中華民族屈辱的象徵,圓明園的重生,已經成為並將繼續成為中華民族奮發圖強、日益繁榮昌盛的見證。隨着專項規劃的出台,20xx年基本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的目標已經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堅信一個充滿綠色的圓明園必將成為綠色奧運的一顆明珠;一個基本完整的圓明園必將成為人文奧運的一個亮點。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7

"季節輪迴,難耐我們迴歸自然之心。”不知您在這裏聽了這句話是否感到親切。願大家此時把工作的疲勞和生活的煩惱拋到九霄雲外,同我一起沐浴大自然的慷慨與激情。今天由我為大家做沿途解説,首先我代表幽谷神潭的全體員工歡迎各位的到來,如果大家在遊玩過程中有什麼不解的問題,請向我提出,我會盡全力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首先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游泳池,池中水是流動的春天然礦泉水,此水全部是由山頂流下來的,山上長滿了許多珍貴的野生藥材,比如柴胡、山姜、百合、白芍……因此水中溶入了許多藥材的汁液,所以在此游泳清涼自在、身上爽滑,且有祛病健身等功效。

各位朋友,不知當您進入峽谷,是否感覺清爽之氣撲面而來,當您漫步在石築的小路上,舉頭仰望兩岸高巖壁立,鬱郁蒼蒼,山石由近而遠,加上谷中縱橫的溪流,淙淙作響,是否讓您的精神為之大振呢?

現在引入您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石頭架在兩石之上形成一個拱門,上書“通天門”,巧妙地把人文精神融化在大自然地鬼斧神工之中。順着我地手往上看,巨大的巖壁酷似一張山神的臉,長長的鼻樑、緊閉着的嘴、雙眼一開一閉着,張開的眼關切着進入幽谷神潭的人們,守護着您的安全,閉着的眼告訴人們它並不在意您擾了山神的清淨。

這條峽谷共有2.5公里的路程,澗中處處有水,而且山有多高水便有多高,有水就有魚,讓您感到大自然那充滿靈動的神韻。

為了您在登山過程中,不感到疲勞和空虛,除了能感受大自然的神韻外,也能欣賞到人為藝術,所以我們請了各地有名的石匠在此雕刻了一些書法篆刻和古代巖畫。這一組“漸入佳境”不正是在督促您向上走,裏面的景色會更美。

在您的周圍,有各式各樣的石頭,形象萬千,獨具特色,比如趴在消息裏的那隻小龜,正做正向上攀登的動作,傳説它從谷裏被衝下來,至今已有數萬年之久了,悠閒自在的趴在那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被衝到這裏能?請您隨我一起祛尋找答案。

人有“三分長相,七分打扮”一言,那麼景也就有“三分象,七分想”一説,大家請回頭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卧虎嶺”好似真的一隻頭向西的大老虎在那趴着,傳説是玉皇大帝派遣在這裏的“守山之王”。

這裏有一塊巨大的“探頭石”,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屋檐,由於夏天雨水過多,所以將這個圓柱立在了下面,讓遊客在此歇腳時有一定的安全感。

朋友們,想嘗試一下“高空飛人”的感覺嗎?我們景區一九九八年八月份開發了這項人工娛樂設施——“高空速滑”,其娛樂性、刺激性強,但有驚無險,如果朋友們有興趣的話可以親身體驗一下。

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深約3米,寬約2米的深溝,溝里長着一些綠色的苔蘚,不時從石縫裏流出一股清泉。傳説這裏曾經是鮎魚精的洞穴,它經常危害方圓百姓,興風作浪,引起玉皇大帝的憤怒,於是下令雷公捕殺它,為百姓除害,鮎魚精受了傷躲進洞穴,至今血還殘留在洞穴裏,那股清泉沖刷到現在,也不能衝去它的罪惡。

面前者譚不及其清澈見底,忠心希望人餘人直間底情誼就象這“情深似水”潭,至於這個名字的由來請大家隨我往前走,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聽我講一個感人而又悲傷的故事,這隻大龜在努力向上爬的同時頭卻朝向谷口,而在它的保護下,她的孩子橫卧着,將頭藏在媽媽的脖子下,原本山下谷口那隻小龜也應在媽媽身旁,只因在雷公捕殺鮎魚精的時候,當晚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嚇壞了母龜和它的兩個孩子,為了躲避這場災難,母龜便托住小龜,往山頂跑,突然,在它身邊的一隻小龜不留神踩到一塊散的石頭,便掉了下來,又隨着洶湧的河水被衝到了谷底。大龜的頭就這樣一直衝谷口望去,望她那失散多年的孩子,眼淚掉了一遍又一遍,積成了一個潭,人們為之感動,起名為“情深似水”潭,潭裏的眼淚流向谷底,衝到小龜的身體,也寄託了母親的思念,真可謂“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

在往前走又一塊大石頭擋住了我們的視線,“換了人間”四個大字刻在其上,繞過此石到清涼谷,請大家暫時溶入這自然之中,盡情享受人家最美的境界。走到這兒我們暫停腳步,這裏樹木茂盛且涼爽,由此梯而上,是一巨大平台,周圍樹蔭遮掩、清風吹拂,坐在上面,望着滿谷的秀美,心都醉了。

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幽谷神潭的奇景之一的“飛瀑”。高百尺,上下兩疊,上疊側峯壁立之間,奔騰的山泉如蛟龍出谷,協風帶霧,雜在下疊的花崗巖上,浪花飛濺,滿谷轟鳴,而後由慢撒在鱗片狀的崖壁上,形成一副書迷寬的水簾,飄飄灑灑一瀉數丈,形成飛瀑奇觀,其中最深處在3.4米,雖然沒有李白那“飛流只下三千里,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壯觀,但其秀美也樂在其中了。

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那麼在這裏我要對大家説的是“不到神潭更遺憾”。走過這一關便是“神潭”,登天梯樂趣無窮,有驚無險,當您站在天梯頂轉頭向谷底瞭望,兩側的山峯聳立,中間那條小路就像一條卧龍向上蠕動,衝着谷口大聲喊,會讓您的心情更加舒暢。

現在大家看到的便是著名的“神潭”。潭方百尺,最深處達8米多,上接飛瀑,下引清流,遠觀上下兩條瀑布如雙龍含珠,更為神奇的是自上而下為一整塊灰白色的天然花崗巖衝擊而成的,但何以能衝成這麼深的一個潭,也是令人不解的。在潭水靜時,雖然有8米深,確清澈見底,潭底一閃一閃的是硬幣,每一枚都代表了遊客的一個心願,潭中小魚悠哉遊哉,潭口闊而潭底小,象臉盆狀,水質很高,屬純天然礦泉水。

傳説這裏有只神龜,是專管人間陰晴雨雪之事,所以當地百姓敬潭如神,有祈雨的儀式流傳至今。在大旱時方圓幾十裏百姓到神潭旁的“祈雨神廟”中祈雨,人員為男性,光着上身,扛兩隻羊,提着一個銅酒壺,祭祀完畢,從神潭汲半壺水,這水不能動,待下雨後再把水倒回潭中,據説及其靈驗,常常在歸途中便有大雨。

北京景點旅遊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世界上顯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羣、故宮又叫紫禁城、它整座城池建成於公元1420xx年、位於天安門廣場北側、自故宮建成後先後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牆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

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後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據説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的房間後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了、

接下來、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午門、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着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像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午門在明代這裏是舉行獻俘大典的地方、大家可能聽説過“推出五門斬首”、這裏雖是午門、但卻不是砍頭的地方、在明朝的時候、這裏是廷杖之所、

進入故宮的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既是明代皇帝御門聽證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接下來參觀的是太和殿廣場及太和殿、這裏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廣場基本呈正方形、整個院落平坦寬闊、氣勢非凡、

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的漢白玉基座之上、莊嚴肅穆、在每一層基座的邊緣都伸出很多小龍、那些小龍是傳説中一種沒有角的龍、他們是大殿的排水系統、每個龍頭的嘴裏都有一個小孔、即噴水孔、三層基座之上共設有小龍頭1142個、每當下大雨的時候、雨水便從1142個龍頭嘴裏的小孔內排出、非常壯觀、為宮中一景、被稱為“千龍吐水”、

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1420xx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改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意思是、宇宙間的一切關係都可以得到協調的意思、後來康熙年間又重修第二次、才有今天的規模、它是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出處顯示“第一”、那是“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大殿內的陳設簡單而又富麗堂皇、地上是“金磚漫地”、皇帝的九龍寶座位於二米高的楠木高台上、皇帝升座後、頗有居廟堂之高、君臨天下之威風、寶座前陳設有寶象、仙鶴、香亭等物品、都取其美好的寓意、

在太和殿外的露台上左右各有一隻烏龜和仙鶴、取之龜鶴延年之意、江山社稷萬代相傳、此外、還有日晷、嘉量、是古代的計時工具和計量器具、象徵皇帝公正無私、對天下百姓都是坦誠、平等的、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

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着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築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後牆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裏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後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在紫禁城內居住的地方、坤寧即是像大地一樣寧靜、安忍不動、意思是説皇后是後宮之主、母儀天下、應該有大地一樣安忍不動的胸懷、後來、自雍正皇帝開始坤寧宮西部改成了薩滿教的祭祀場所、東部改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後花園--御花園,它位於北京故宮中軸線最北端、這裏是帝后們的休閒娛樂的場所。整個花園呈長方形,佔地雖然只有1.2萬平方米,但卻容納了大小20多座不同風格的建築。御花園以欽安殿為中心、中軸線上的唯一的一所宗教性建築、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明代曾叫玄武門,清代為了避諱康熙皇帝玄燁的“玄”字,改為神武門。神武門是皇家的報時台,原來門樓上設有鐘鼓,每天早晨鳴鐘,晚上擊鼓,為在紫禁城居住的帝后們報時,此外皇帝外出巡幸也出此門。

好了、我們就先講到這裏、下面給大家2個小時自由參觀的時間、大家要保護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保護好文化遺產、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3qmk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