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安徽導遊詞 >

關於安徽的導遊詞3篇

關於安徽的導遊詞3篇

個人,一條路,人在途中,心隨景動,從起點,到盡頭,也許快樂,或有時孤獨,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世界那麼大我們應該去安徽看看。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關於安徽的導遊詞,僅供參考。

關於安徽的導遊詞3篇

安徽合肥市包公園導遊詞一:

包公園,歷史悠久,古稱廬州,又名廬陽,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江淮之間、巢湖北岸,轄東市、西市、中市、郊區4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總面積7266(市區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區127.94)萬。市內道路廣闊,綠樹成蔭,風景優美,既多現代建築,又有名勝古蹟,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為安徽省省會,合肥是全省經濟、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全國甲等開放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等30餘所高級院校。高科技工業園、科大同步輻射實驗室等蜚聲中外。

“合肥”名稱之由來,説法不一。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夏水暴漲,施合於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東淝河,這是一種説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説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裏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脣齒”的戰略位置,常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這裏就已開始形成商業都會。秦、漢在此設郡縣,明、清為廬州府治,時為安徽省省會,如今已是千檣鱗次、商賈輻湊的商 業都會。

合肥素有“綠色城市”、“花園城市”的美名,其環城公園便修建在合肥古城牆的基本之上,沿着起伏的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綠林帶及護城河,精築而成。環城公園總長約達9公里,分為六個景區,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銀河景區;湖巒相映、水碧楓赤的西山景區;林木葱蘢、芳草常青的環北景區。這樣的環城公園無城牆之隔閡,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風光。

近年來,合肥經濟突飛猛進,城建日新月異,五里飛虹東西飛架,廬州燈火流光溢彩。高新技巧開發區、經濟技巧開發區、龍崗工業區等鑲嵌周邊。淝水穿城而過,環城公園似翡翠項鍊;逍遙古津、包河秀色、瑤海公園等如珍珠散落其間;蜀山春曉、包公墓園、教弩梵鍾、吳王遺蹤,徜徉其間,弔古論今,讓人留戀忘返。

合肥的名勝古蹟甚多。從前有鎮淮角韻,梵剎鐘聲,藏舟草色,教弩鬆蔭,蜀山雪霽,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頂朝霞八處,統稱 “廬陽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頂朝霞等景,現已不屬合肥市;鎮淮角韻等景,因天長日久,物換星移,已蕩然無存,成為歷史陳跡。現在的名勝古蹟以教弩台,明教寺,逍遙津,包公祠等最為著名。

合肥物華天寶,地傑人靈,名人輩出,星轉鬥移,改造開放給合肥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如今,合肥市正以科學城、工業城、園林城、衞生城的嶄新姿態。

安徽合肥名教寺導遊詞二:

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明教寺,它為於合肥最繁華的商業街淮河路的東段,與逍遙津公園隔壽春路相望。

説起明教寺,就不能不提起合肥人濃濃的三國情結,合肥因三國時期曾作為古戰場而聞名,現今的明教寺便是在三國古代戰場時教弩台舊址上建立起來的。教弩台也稱“曹操點將台”。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教弩台位於古淝河與逍遙津水的匯合處,離合肥約五千米,是魏吳兩軍對峙的前沿陣地。宋朝的時候,合肥城市擴建,教弩台被圈入城內,從此它便成了合肥興衰沉浮的歷史見證物。

公元6世紀的南北朝時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鼎盛時期,修建寺廟成了當時的一大潮流。明教寺就建在南朝梁天監年間,它原名為鐵佛寺,後毀於兵變,唐代時有人在寺廟遺址掘得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鐵佛,後上報朝廷,代宗皇帝李豫下令重建,定名“明教寺”。隨着朝代的更換,在多次的戰火中,

明教寺歷經滄桑,到清代咸豐五年全部毀於戰火。現在大家看到的明教寺主體建築為光緒年間所建。抗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時期,寺內的主要設施再次被毀,“文化大革命”之後又被重新修建。明教寺門前原為南向的直上台階,33級,後為便利街道交通,直階改為東西雙向。台階前面,立着兩隻高達五米的石獅,為什麼寺廟前常立石獅?傳説獅子為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都為之膽戰心驚。因此,佛教引用“獅子吼”比喻佛祖説法氣勢恢弘,佛法無邊。

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上前殿,此殿名為天王殿,現在大家看到的彌勒佛笑容滿面、憨態可掬。彌勒佛本是釋迦牟尼弟子,後登佛位,他的造型是按照布袋和尚塑造的,彌勒佛的東西是“護世四天王”。佛教認為佛教有四天王護佑,才會太平。老百姓稱其為“風調雨順”之神。現在我們轉到彌勒佛的背後是佛教的護法神韋馱菩薩,據佛經記載原先彌勒和韋馱各管一座寺院。但由於彌勒過於寬厚,而韋馱又過於嚴厲,兩人的寺院都管理不善,香火不盛。後來,佛祖讓他們共同管一個寺院,兩人剛柔相濟,互為補充,寺院的香火慢慢興盛起來。現在我們前往大雄寶殿,“大雄”是對釋迦牟尼底稱號,坐在大雄寶殿的高台中央,他的左邊是阿彌陀佛,右邊是藥師佛。佛教認為佛有“三世”之分,橫三世佛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中央婆娑世界釋迦牟尼佛,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縱三世佛為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我們這裏所供奉的是橫三世佛。我們在來看看釋迦牟尼的前方兩側是他的兩個弟子迦葉和阿難。大殿東西兩壁塑有十八羅漢佛像,各具神態,形象逼真。大家再轉到佛像的背後是觀音菩薩的塑像,我們所看到的是南海觀音,看見南海碧波盪漾,觀音手持楊柳淨瓶,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在大殿左側左側的大鐘也是珍藏的歷史文物之一,為清道光年間鑄造。每當有佛事活動,鐘聲悠揚清遠,可傳遍合肥老稱。

安徽省博物館導遊詞三:

安徽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方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安慶路。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科學館、皖北文管會、蕪湖科學館、皖南文物館合併的基礎上籌備,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

該館陳列大樓建築面積11580平方米,文物庫房4156平方米。館藏文物有歷代銅、陶、瓷、金、 銀、玉器、貨幣、書畫、民俗、磚雕石刻、文房四寶、革命文物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物等,總計104684件。其中古籍109126冊 (其中善本書8000餘冊),一級藏品135件。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歷年來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如壽縣蔡侯墓出土的蓮瓣銅壺,通高80釐米,器形高大,蓋頂作鏤空的蓮瓣形,頸部有對稱的獸形雙耳,四獸作足,造型生動,為春秋時期少見的藝術珍品;壽縣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通高113釐米,口徑87釐米,重約400千克,形體高大,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僅次於1939年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該館珍藏的古代瓷器 有1963年宿松縣北宋(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與注碗,注子高20.2釐米,碗高13.9釐米,是景德鎮青白瓷中少見的佳作,也是宋瓷斷代中的珍貴標準器物。鐵畫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一種,具有立體感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館藏清初鐵畫名家樑在邦的作品《蘆蟹圖》,是鐵畫中的代表作。

安徽省博物館 - 博物館珍藏該館陳列以地方歷史為重點,有《安徽古代史》、《安徽革命史》和《安徽古生物化石》三個基本陳列。1981~1986年6月,該館先後舉辦各種展覽120多個,每年觀眾15~22萬人次。1984年4月,《安徽古代文房四寶展》曾在日本東京展出。

該館從事文物保護科研的人員,曾對青銅器防腐蝕進行研究,用局部電蝕法去除青銅器上的粉狀鏽,並結合使用苯駢三氮唑化學浸蝕劑保護青銅器,已取得較好的效果。

科研室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的科研項目“激光全息文物 無損檢測”,獲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表揚獎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成果三等獎。

博物館叢書該館編輯出版的書刊有《壽縣蔡□墓出土遺物》、《安徽名人畫選》、《毛主席視察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藏品選》、《安徽畫家彙編》、《安徽古代文房四寶展覽圖錄》、《明清徽州社會資料選編》、《歙事閒談》(校訂本)、《新四軍在皖南》及《安徽文博》等。

標籤: 導遊詞 安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anhui/6nwj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