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模板 >

論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區位選擇

論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區位選擇

摘要: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大規模、全方位的推進,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起了重大變化。經濟自由化的趨勢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區位因素在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時的影響程度及其性質。本文采用數據和圖表的方式,通過行業和區域兩個角度分析了跨國公司在中國區位選擇的現狀;通過最新的數據,運用比較綜合的方法,全方位多層次的衡量了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策略種類並探討其影響因素,如政策環境,人文環境,民眾對外資的態度,金融監管制度,法律完善程度,企業運行狀況,人均gdp,土地成本,聚集效應,交通與教育,國民素質等等;從而獲得有益的政策建議,即各地區在制定吸引跨國公司的政策時,既要了解自己的區位優勢, 又要輔之以最佳的政策組合, 才能實現政策設計者的目的,增強對跨國公司投資的吸引力。

論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區位選擇

關鍵詞: 跨國公司投資 區位選擇

聯合國《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中國在2017年以61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額,繼續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外資流入國,在全球範圍內成為第三名,僅次於美國(960億美元)和英國(780億美元)。而其中大部分外資都是由在中國的跨國公司來完成的,據介紹,截至2017年8月底,共有來自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華投資,累計投入資金6000億美元,企業超過53萬家。目前,留存註冊外商投資企業約28萬家,外資2455億美元。 中國何以能夠吸引大批跨國公司前來投資,它們在中國又如何比較衡量,如何選擇投資地點,本文將這些問題理解為區位選擇。研究中國特有的區位優勢,對於理解、分析跨國公司對華投資的動機及區位選擇戰略,制定合理的政策方針和科學的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戰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就目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本文試圖從地區和行業這兩種思路來分析其現狀的區域結構與行業組成。從地區的角度來看,當前的跨國公司投資主要分佈如下表:【表1】

由表1可以看到,目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選擇策略是多元化多層次的,但又由於個案的不同導致不同的偏好。一般來説,外資在中國的投資偏向於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河北,山東和遼寧的許多城市;其次是華東沿海地區,如江蘇,上海,浙江等地;華南沿海則是指福建,廣東各地市;西部和中部等其他地區都處於外商投資選擇的末端。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本文也有如下表格可以達到直觀的分析結果:從表2和表3的數據看到,當前外資在我國投資的行業中,首選是製造業,在04和 05兩個年度中合同項目,合同金額和實際利用金額三項連續位居第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房地產業緊隨其後,批發和零售業也在2017年度進入前三。這幾個行業吸收外資的項目和資金佔全部外資項目的75%以上。因此在以下分析中,本文主張以這三個行業的要求和角度來分析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區位選擇的策略和發展趨勢。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大規模、全方位的推進,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起了重大變化。經濟自由化的趨勢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區位因素在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時的影響程度及其性質。通過各種資料數據的例證,可以發現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區位選擇有如下幾種變化發展的趨勢:

1.由注重市場潛力和接近市場程度轉向重視經濟活動的集聚性和生產規模。現有的經濟活動的規模是一個重要的區位因素。經濟活動集聚的規模和結構都會對外商投資的區位選擇產生影響。就長三角地區而言, 其協議註冊外資佔全國的比重達到44%,到位外資佔全國的比重達47.8%,發揮了吸引外資的半壁江山的作用。其中蘇州市的情況很能説明這個問題。根據2017年蘇州市統計公報,全市新增註冊外資15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按原口徑統計實際利用外資60.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4%。外資項目規模繼續擴大,新批超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佔項目總數的33.7%,註冊外資金額佔全市註冊外資的63.5%,其中9個新批項目超億美元。1207家外商投資企業先後增資,一、二、三次產業註冊外資之比為0.2:91.2:8.6,單項註冊外資規模提高到703萬美元,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已有107家落户蘇州。 以上是在蘇州工業園區的調查結果,這在很大程度上説明了集羣效應的好處,即跨國公司能通過將生產性經濟活動集中在大量經濟活動的區位以獲取外在經濟效益。

2.隨着社會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跨國公司的區位由追求多元化經營向強化核心競爭優勢的區位轉變,考慮到人才,資訊,經濟環境等戰略性資本的價格與可獲得性。人才和智慧是在技術創新的競爭中取勝的關鍵要素, 當然也就成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跨國公司來説, 競爭對象除了物質商品和市場以外, 對人力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為此, 跨國公司在對外直接投資的決策時所考慮的區位因素也隨之進行了大幅的調整。以知識、智力、人才為基礎的人文環境成為投資環境的關鍵內容。在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將是對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的重要生產要素, 其稀缺性將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是吸引國際直接投資的關鍵因素。另外, 以信息、通訊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業上升為投資環境中基礎設施的主導因素。以北京為例,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了眾多的人才與智能,同時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先進,因此跨國公司在北京設立的研發機構相對較多。

3.跨國公司區位選擇的行業選擇因素在整個選擇策略中的比例開始增大。由於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勞動力和生產原料的價格和可獲得性業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各個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從事該行業的企業必須進行不同的區位選擇。例如勞動密集型企業,當前的區位選擇趨勢就是從東南沿海和環渤海區域向中部和西部發展。這種趨勢不僅促進了原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也有利於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另外製造業投資層次上移 , 服務業成為投資新熱點。如本文第2頁中表2是來自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將其與第3頁中表3顯示的2017年的數據比較,也能夠十分明顯地看到行業結構的變化。

4.政策因素在跨國公司區位選擇戰略中的比重有所減小,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穩定和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包括政治,文化,地緣等等眾多因素。毫無疑問, 一些優惠政策的推出, 有力地促進了國際貿易和跨國直接投資的發展, 對實行此種政策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近年來, 一方面, 隨着經濟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發展, 公司間的競爭已不再侷限於某一個別區域, 而是擴展到全球範圍, 為此, 跨國公司紛紛採取全球化戰略, 其對外直接投資往往不再侷限於某一個別項目, 而是重視全球市場的整體性, 為其在全球範圍獲取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服務。另一方面, 近年來一系列的金融危機的爆發, 也迫使跨國公司在進行區位決策時慎之又慎, 不得不再三考慮宏觀經濟狀況。總的來説, 富有效率及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始終是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首要考慮, 這一點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更加明顯。因此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區位選擇也傾向於長三角,珠三角等基礎設施,經濟環境,金融監管等各方面條件較為優越的地區。

5.實施“本地化”戰略。隨着市場容量的不斷增長 , 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佈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 跨國公司開始加快實施“當地化”戰略。這一“當地化”戰略表現在研發當地化、生產當地化、採購當地化和品牌當地化等多個方面。例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亞太總部原本設立在香港,2017年1月1日經商務部認定成立的在華地區總部,通過香港管理與協調整個中國地區的進出口狀況,2017年1月其在中國設立的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商務部審核,取代香港成為新的豐田公司亞太區總部。這樣的事例以後還將不斷上演。

二、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區位選擇的策略

所謂區位選擇策略,顧名思義就是按照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功能和需求,從各個方面考察和比較衡量各地包括眾多因素在內的環境,從而選擇出最適合最有利於本公司的區位。

1. 公司總部的區位選擇策略

一般來説,跨國公司總部的功能是制定戰略決策,通過激勵和推動公司遠景目標的制定程序來領導公司的全方位的發展。採取一系列的戰略步驟,對行業的變化和各業務單位的優勢與劣勢形成詳盡的瞭解;建立在公司特有的資產(如品牌、有利的競爭地位、技術研發等)。其功能性質決定了它的區位要求有便利的交通運輸,及時的信息和人才獲取,便於與關鍵人員和法律,金融,廣告等專業服務隨時接觸。因此通常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總部或者區域總部機構都以大都市區作為實際區位,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特別是上海,從2017年開始, 跨國公司把中國區乃至亞太區總部轉移到上海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今後上海在“總部經濟”方面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在上海成功舉辦2017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以及取得2017年世界博覽會的承辦權後, 跨國公司開始全面重視它的全球經濟地位。因此, 北京和上海隨後的發展情形出現變化:2017年, 上海跨國公司區域總部數量全面超越北京。該年,北京的相關數字是24,上海是41; 次年, 前者逼近30,後者超過86; 2017年, 根據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統計, 截止6月底, 經上海市政府認定的跨國公司區域總部累計已達104家,其中包括33家“全球500強”。

2. 研發機構的區位選擇策略

研發機構的工作過程要經過研究階段、研製階段和生產階段。首先經過市場營銷和調查,而後根據調查結論進行產品設計和產品開發,然後才能生產商品並進入市場。所以它的區位要求接近於科研機構,接近於數量充足、高素質的勞動力供應地,尤其重要的是,接近於新產品使用者。從實際的情況和數據來看,大部分處於大都市區,大科研院校集中區,如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目前的情況來看,長三角地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經濟狀況較好,周圍有浙江,上海,江蘇等發達省份,同時在人力資源和原材料的價格與可獲得性等方面又有較強的相對優勢,因此是跨國公司建立研發機構不錯的選擇。目前,外商在江蘇設立研發中心58家,在上海設立的研發中心有80多家,長三角地區從以前的生產製造中心逐漸向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研發中心轉變。

3. 生產經營機構的區位選擇策略

和研發過程不同的是,生產經營機構的活動是按照從市場獲得勞動力和原材料,再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最後將產品賣出,即從市場獲得利潤的程序進行的。數據表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直接投資70%都集中在第二產業。眾所周知,生產經營過程是企業實現其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重要步驟,因此生產經營機構的區位選擇顯得尤其重要。在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從市場取得原材料和勞動力,按照一定的結構和規格要求進行生產,加工,製造和裝配,再將產品通過各種渠道售出,從而獲得利潤。這就要求生產經營機構的實際區位要求接近原料產地,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取勞動力,並有發達的交通網絡以便將產品快速推向市場。因此,跨國公司在中國長期以來熱衷於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區域投資建立生產經營機構,也是出於以上各個方面的考慮。不過隨着近年來以上各地區經濟發展,導致了房價上升,勞力成本增加,地方政府出於區域發展的目的也減少了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廠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中西部地區交通和通訊條件都大有改善,而勞動力和原材料又相對廉價,比較優勢決定了今後跨國公司會趨向於在中西部地區建立生產經營機構,如可口可樂公司2017年在中國追加投資1點5億,並且率先在中部的鄭州,武漢等地建立了分支機構。雖然這個過程是漸進而非大躍進式的,但仍然會對我國的經濟的均衡發展起到正面的作用,同時對於跨國公司來説,不僅節省了成本,對擴大在中國的品牌影響也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算是一個雙贏的策略。

三、影響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區位的因素

總體説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區位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將其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經濟發展狀況 若某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就意味着在該地投資獲得較多收益的可能性較高,而高收益對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起着直接的正面作用。如江蘇省之所以成為國內第二大吸收外資的地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江蘇省的經濟一直保持穩定的高速增長,其gdp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1%,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百分之二點九。如此良好的經濟發展狀況自然對外商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2. 開放水平 本文將開放水平理解為一個地區在政府職能和經濟,設施等方面開放程度的綜合表現。一個地區的開放程度決定了該地區的經濟管理水平是否接近國際水平和該地的民眾及政府對外資的接受程度,決定了是否能夠較快有效地引進外資,包括技術與設備。仍以江蘇省為例,早在2017年,其引進外資的第一位蘇州市與最後一位宿遷市之間的利用外資7 比例就達到100:1的驚人差距。可見開放水平高的地區將對外資和跨國公司的吸引力。

3. 市場因素當前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市場機制市實現和調節資源配置的一種經濟機制和手段。一個地區的產品和要素的價格和供求狀況;進行的經濟活動是否規範,市場化程度如何,法規法律是否完善,等等這些條件都對跨國公司的資金流入有巨大影響。

4. 優惠政策通常來説發展中國家主要依靠給予外資優惠政策以吸引外國投資者,包括跨國公司在內。中國採取的也是這一途徑,如税收優惠,信貸放寬,優先獲得外匯使用權等等。當然這一政策在時間和空間上是有侷限性的,在各個地區的優惠程度也存在着較大區別。

5. 文化環境包括區域內的人員文化素質和語言文化環境。若一個地區有較為豐富的高素質人才,將促進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和生產擴張,降低培訓成本,加快產品本地化的進程。另外如華僑和港澳台地區的投資通常集中於南部沿海地區,也有語言和當地文化的因素。

6. 其他因素比如民眾對外資的態度,金融監管制度,法律完善程度,企業運行狀況,人均gdp,土地成本,聚集效應,交通與教育,國民素質等等。

四、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的政策建議

本文的政策含義非常明晰。我們應根據跨國公司投資戰略的演變趨勢 , 調整和完善 相關政策 , 發揮跨國公司投資促進我國產業升級的積極效應。從制度因素的角度來看,各地要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市場經濟,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要加強軟環境的建設,加快與國際經濟規則和體制接軌的步伐, 加強產權保護力度; 要精兵簡政, 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 學會採用國際通用的慣例來管理外商投資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尤其是信息設施的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在政策方面, 各地區要改變招商引資的思路, 從原來的政策吸引儘快轉變到規制吸引上來,通過規範的經濟運行環境和完全的市場化來吸引跨國公司的選擇。具體來説表現在以下方面:

1. 維持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 增強對跨國公司投資的吸引力。 在前面本文已經分析到,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和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是跨國公司向東道國擴大投資和轉讓先進技術的根本動力。早在2017年 , 我國就成為全球引進外資規模最大的國家 , 而美國的外資流入規模迅速萎縮 , 這就證明了這一規律。因此 , 我們應該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 , 鼓勵民間投資 , 擴大中西部地區開發和開放的力度 , 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 切實解決城市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 , 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 以提高人均收入 , 擴大市市場容量 , 保證對外資流入的吸引力。

2. 繼續改善投資軟環境 , 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制定完善透明的法規和政策,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和投融資環境, 降低地方政府的干預, 解決在政策的具體執行中彈性較大、透明度不高等問題, 這是減少投資不確定性的重要手段。首先, 規範對外資企業的激勵和規制政策, 逐步開放一些受管制的行業和領域, 改變對外資企業在税收等方面的超國民待遇和在進入限制、經營範圍和開業條件等方面的低國民待遇。其次, 逐步轉變管理和審批體制, 對外資制定透明、規範、健全的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結合投融資體制和外匯管理制度的改革, 在外資的准入、審批程序和管理等方面,逐步從行政審批制向依法規範、引導和監督轉變。

3. 建立基礎設施體系與配套服務體系。 由於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和主導產業,任何一個產業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和對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體系的具體要求,所以各地區應該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和主導產業,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鼓勵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並圍繞這些產業的發展需要,適度超前發展有效的基礎設施體系和相關的配套服務體系。

4. 以產業比較優勢為基礎形成聚合經濟優勢,吸引跨國公司的投資。

目前,許多跨國公司都把立足點放在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而把其他許多產品和工序外包出去,這樣既減輕了負擔,也提高了自身的靈活性和適應多變的世界市場的反應能力。在這一戰略調整過程中,因為要把許多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外包出去,就要求當地擁有一批有效率的企業羣來承接跨國公司外包出去的業務。這樣,當地企業能否與跨國公司形成一個有效的關聯,並通過有效關聯成為跨國公司配套的當地企業,就成為影響跨國公司fdi區位選擇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有些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的一些地區,很快看到了這一發展趨勢,將外資政策的重點轉向積極扶持發展當地的配套企業,發展當地的跨國公司的合作伙伴,並把它作為吸引跨國公司、吸引某個產業羣的跨國公司fdi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各地區應該從自己的產業比較優勢出發,發展優勢產業,形成聚合經濟優勢,來吸引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

[2] 國家統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

[3] 蘇州市統計局《蘇州市統計局2017年統計公報》,2017

[4]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2017世界投資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

[5] 王志樂《2017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中國經濟出版社,2017

[6] 姜巖《跨國公司對華直接投資區位選擇戰略研究與借鑑》,2017

[7] 王永峯,邱振聲《跨國公司在華r&d投資研究》,2017

[8] 任勝鋼《蘇州產業集羣與跨國公司互動關係的實證分析》,2017

[9] 張喜民《跨國公司投資戰略調整對我國產業升級的影響及對策研究》,2017

[10] 田貴明《影響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區位因素與吸引外資的政策取向》,201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muban/xjyr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