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模板 >

指導畢業論文:國外利率市場化

指導畢業論文:國外利率市場化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現狀

指導畢業論文:國外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是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由市場主體自行決定利率的過程。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從1996年6月取消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為開端,是一次實質性改革。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本着“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大額長期、後小額短期”的原則,先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市場及銀行間市場國債和政策金融債的發行利率,並對外幣存貸款利率完全的放開,對貸款利率管下限和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浮動區間變化等。2017年7月20日,央行決定放開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下限、票據貼現利率及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管制。這樣更增加金融機構的自行定價權,我國利率市場化取得進一步重大發展,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上限仍受到管制,因此如何安全地取消已是當下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本文通過分析國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得出相應啟示。

二、國外利率市場化進程

20世紀50年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實行利率管制措施,對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着經濟的發展,利率管制導致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礙本國經濟的發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各國掀起以利率市場化為標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

從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美國實行“q條例”,即對金融機構的存款利率進行管制,但不對金融市場其他利率進行干涉,使市場利率與金融機構的存款最高利率差距越來越大,阻礙了經濟的正常運行,從而走上利率市場化改革之路。美國實行漸進模式,首先從70年代開始,美國逐步取消不同額度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利率上限管制,其次從80年代開始,採取大額定期存款、小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利率的順序取消存款利率管制。最後在1986年美國徹底取消利率管制,利率水平完全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成功地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穩定了金融體系,更好地適應當代經濟的發展。

(二)日本利率市場化改革

日本的利率市場化是一場被動的改革,因實行對內管制、對外自由的措施導致金融貿易摩擦不斷,迫使日本開始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從1977年開始,大致經歷了四個過程:(1)實現國債發行和交易利率、銀行間拆借利率、票據買賣利率及大額可轉讓定期的發行利率市場化;(2)在存貸款方面,降低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發行的要求,同時管制大額存款的利率放鬆。貸款利率由以前的法定水平加一定利差決定改為由銀行平均融資利率決定,並停止了利率的窗口指導,日本銀行鼓勵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獲取資金。(3)日本遵循先定期後活期、先大額後小額的原則,實現了小額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市場化。日本經過長達17年的努力,在1997年圓滿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

(三)印度利率市場化改革

20世紀80年代後,印度的經濟進入低迷期,政府對貨幣信貸供給的放鬆,為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及國內財政赤字,政府債務不斷增加,出現通貨膨脹率高、低儲蓄利率的經濟現象,長期利率管制已影響到經濟的正常發展。1985年印度先以國債交易為突破口進行試探,同時放開15天到1年的存款利率,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但效果並不如意。1992年本國政府再次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根據自身作為新型市場經濟體的發展中國家特點,並以貸款利率先於存款利率為思路,採取漸進式的改革方式,逐步降低存貸款利率,實現貸款利率市場化,放開小額與出口貸款利率,2017年央行宣佈商業銀行可自行決定儲蓄存款的利率,標誌印度利率市場化完成。印度是第一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對利率市場化進程起到一定作用,同時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國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可借鑑印度進程。

(四)智利利率市場化改革

智利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以失敗為告終,1974年政府宣佈開始實行利率市場化,放鬆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准入,私人可設立金融公司及放鬆各種利率管制,經過短短兩年就實現了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但智利是在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的,由於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監管不力等,使該國利率市場化陷入困境,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困難。政府不得不出面進行挽救,對利率進行重新管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muban/8n0m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