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論文格式 >

學術論文的寫作規範及發表流程大綱

學術論文的寫作規範及發表流程大綱

什麼是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的寫作規範及發表流程大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vdc 001.81、cb 7713-87號文件給學術論文的定義為: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具有四大特點:①學術性 ②科學性 ③創造性 ④理論性

①學術性: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學術”,所謂學術,是指較為專門、系統的學問。所謂學術性,就是指研究、探討的內容具有專門性和系統性,即是以科學領域裏某一專業性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當然也有的學術問題,僅憑一個專業的知識解決不了,就會由兩個或幾個專業的專家聯手合作研究,運用各自的專業知識,解決一個學術問題,寫出學術論文。例如夏商周斷代問題,單靠歷史學家就解決不了,於是調集古文字學家、天文學家、考古學家等等多學科專家共同研究,再寫出科學論著。學術論文從選題上説有很強的專業性。如《唐代中書門下體制下的三省機構與職權》、《中蘇條約中的利益衝突及其解決》、《論宋太宗》等單從題目上看就有很強的專業性。相反,如《我所認識的啟功先生》、《假期:少兒看電視悠着點兒》等等單從題目上看就沒有專業性。

從內容上看,學術論文更是富有明顯的專業性。學術論文是作者運用他們系統的專業知識,去論證或解決專業性很強的學術問題。有時候,單純從題目上還難以判斷是否學術論文,必須從內容上加以辨別。如XX年是辛亥革命90週年紀念,我國主要大報都發表社論,雖然它也談歷史問題,但主要着眼於現實,這就不是學術論文,而是議論文、政論文。如果某個歷史學專家從歷史學的角度研究辛亥革命的某個問題就是學術論文了,如《歷史研究》XX年第一期發表的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源的文章《張湯交誼與辛亥革命》,分析立憲派的兩位代表人物張謇與湯壽潛在辛亥革命時期在各項革新事業中的貢獻,這就是學術論文了。再如關於破除迷信的論題,可以寫成政論文或思想評論,但如果由一位地理學家運用地理知識去論證“風水術”的古代科學與封建迷信並存一體的特點,這就不是一般議論文,而是學術論文了。如果從心理學角度剖析“算命術”和“占卜術”,也很可能成為一篇心理學專業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所以從內容上看是否有明顯的專業性是學術論文和一般議論文最重要的區別所在。

從語言表達來看,學術論文是運用專業術語和專業性圖表符號表達內容的,它主要是寫給同行看的,所以不在乎其他人是否看得懂,而是要把學術問題表達得簡潔、準確、規範,因此,專業術語用得很多。

② 科學性:

科學性是學術論文的特點,也是學術論文的生命和價值所在。開展學術研究,寫作學術論文的目的,在於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從而促進科學的繁榮和發展,這就決定了學術論文必須具有科學性。

所謂科學性,就是指研究、探討的內容準確、思維嚴密、推理合乎邏輯。

學術論文要做到科學性,首先是研究態度的科學性,這就是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要以嚴肅的態度、嚴謹的學風、嚴密的方法開展學術研究。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就必須從大量的材料出發,通過分析材料得出結論。而不能先有結論,再找材料去論證。從事實驗研究,就應對課題進行系統的多方面的實驗,從大量的實驗數據中分析綜合,得出正確的結論。

現在為已經去世的人寫傳記之風很盛,尤其是當代人物,某位幹部去世了,其子女或許搞到一筆錢,就物色某個人,請他為其親屬寫傳紀。有的人就為尊者諱,任意拔高,違背史實,歪曲史實,這就不是科學的態度,用這種態度寫出來的傳記,必然科學性不強。

態度的不端正主要表現為:有的人為了沽名釣譽,譁眾取寵,故意歪曲事實,標新立異,甚至偽造事實,提出所謂新觀點。如英國一位曾經名揚四海的研究者,“深信理論無誤而編造數據”;前蘇聯的一位女科學家為了使自己聲名顯赫而虛構“細胞起源”的假實驗。也有的人為了達到某種私人目的,窺測方向,看風寫文章,不管真實情況如何,專門看權威者的意向,完全以某一權威的是非為是非,這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而不是科學的態度,就不可能寫出具有科學性的文章來,例如毛澤東同志對李白與杜甫的態度不同,更喜愛李白而不太喜愛杜甫。郭老知道後,在他的著作《李白與杜甫》中,就揚李抑杜,從而使這本著作的科學性就打了折扣。

學術論文要做到科學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也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去進行科學探討。科學性在思唯方式上的重要表現就是邏輯性。王力先生説:“撰寫論文,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運用邏輯思維,如果沒有科學頭腦,就寫不出科學論文,所謂科學頭腦,也就是邏輯的頭腦。”(引自《談談寫論文》見《怎樣寫學術論文》ps.北大出版社1981年)

有些史學論文在評價歷史人物時,用簡單化的方法,好就是絕對的好,壞就是絕對的壞,這都是缺乏科學性的,因為這不符合事實。歷史人物是複雜的,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方法去評價他,一定要實事求是。有幾分功就肯定幾分功,有幾分過就指出幾分過,這才是科學的。

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就是先用歸納法,再用演繹法,而不能反過來。要從大量的具體材料去歸納,從個別到一般,以歸納為基礎,再作分析,最後得出結論。對結論還要多設疑問,反覆思考論證,凡是先有結論,再找材料的研究,都是反科學的研究方法。

學術論文要做到科學性,第三是內容的科學性。什麼樣的內容才符合科學性?這就是論點正確,概念明確,論據確鑿充分,推理嚴密,語言準確。

論點(觀點)即學術研究的成果結論,這個結論應能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揭示客觀真理,符合客觀實際,經得起實踐驗證,經得起推敲和邏輯推理。

論文中概念的外延、內涵要有明確性、準確性和確定性,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隨意更換概念。

論據要確鑿充分,不能使用孤證就輕率得出結論,更不能歪曲材料,偽造材料。

推理嚴密就是論據和論點有機聯繫而無懈可擊,假想推斷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有些考證需要類比,也要注意類比的可比性與可靠性。

③ 創新性:

創新性被視為學術論文的特點之一,這是由科學發展的需要決定的。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如果科學研究只作繼承,沒有創造,那麼人類文明就不會前進。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髮現、不斷髮明也就是不斷創新的歷史。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創新精神,這個民族就要衰亡。同樣,一篇論文如果沒有創新之處,它就毫無價值。

學術論文的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填補空白的新發現、新發明、新理論。人類的科研活動,主要是發現活動和發明活動。發現是認識世界的科學成就。把原來存在卻未被人們認識的事物揭示出來,就是發現。如居里夫人發現鐳,考古學家發現恐龍化石等。科學發現為人類的知識寶庫增添財富,使科學得到發展。發明是改造世界的科技成就,運用知識發明出對人類有用的新成果,成為直接的生產力,如蒸汽機、電子計算機等等。新理論是一種自成系統的學説,它對人類的實踐具有巨大的理論指導意義。如馬克思的《資本論》,李四光的“新華夏構造體系”、鄧小平理論等。

b. 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完善、創新。創新離不開科學繼承。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在繼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基礎上的發展,也是一種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如日本彩電,繼承了三分歐洲技術、七分美國技術,在綜合國際300多項高新技術基礎上,創造了更先進的日本技術。電子計算機也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繼承、創新,不斷髮展,至今仍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更新換代。鄧小平理論也是在繼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創造性地發展了社會主義理論。

c. 在眾説紛紜中提出獨立見解。開展科學研究過程中,學術爭鳴是不能避免的,參加學術爭鳴切忌人云亦云,應對別人提出的觀點和根據給以認真的思辨,並積極參與爭鳴,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和立論根據。對活躍思維,產生科學創見做出一點貢獻,也是一種創造性。

d. 推翻前人定論。由於人們在探究物質世界客觀規律過程中,總是不能一下子窮盡其本質,任何學派的理論、學説,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正確。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認識和研究者本人的知識結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侷限性,他們研究而得出來的結論,即使當時被認為是正確的,但隨着歷史發展,科學進步,研究手段的更新等,很可能會發現這些定論存在着問題。所以,對待前人的定論,我們提倡繼承,但不迷信,若發現其錯誤,就需要用科學的勇氣去批判它、推翻它。科學史上這類例子太多了,這也是一種創新。

e. 對已有資料作出創造性綜合。之所以這也是一種創新,就在於作者在綜合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引導人們去解決問題。

當今世界,信息豐富,文字浩瀚,能對資料作分門別類的索引,已經備受歡迎,為科學研究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而整理性論文,不僅提供了比索引更詳細的資料,更可貴的是整理者在閲讀大量的同類信息過程中,以他特有的專業眼光和專業思維,做出篩選歸納,其信息高度濃縮。整理者把散置在各篇文章中的學術精華較為系統地綜合成既清晰又條理的問題,明人眼目,這就是創造性綜合。這種綜合,與文摘有明顯區別。這種綜合需要專業特長,需要學術鑑賞水平,需用綜合歸納能力,更需要發現具有學術價值問題的敏鋭力。

我們應積極追求學術論文的創造性,為科學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應自覺抵制“人云亦云”或毫無新意的論文,也應自覺抵制為晉升職稱而“急功近利”、“鸚鵡學舌”地去寫那些重複別人説過的,改頭換面的文章。將論文寫作當作晉升職稱的“敲門磚”,這是學術的悲哀。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一篇學術論文的創造性是有限的。驚人發現、偉大發明、填補空白,這些創造絕非輕而易舉,也不可能每篇學術論文都有這種創造性,但只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見,在現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增添一點新的東西,提供一點人所不知的資料,豐富了別人的論點,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學術做出了貢獻,就可看做是一種創造。

④ 理論性:

學術論文與科普讀物、實踐報告、科技情報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具有理論性的特徵。所謂理論性就是指論文作者思維的理論性、論文結論的理論性和論文表達的論證性。

a. 思維的理論性。即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思考,不是停留在零散的感性上,而是運用概念、判斷、分析、歸納、推理等思辨的方法,深刻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經過高度概括和昇華,使之成為理論。

進行理論思維,把感性認識變成理性認識,實現認識上的飛躍,不是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這需要花大力氣、下苦功夫。有的人因時間緊迫,或因畏懼艱難,在理論思維上怯步,以致把學術論文寫成羅列現象,就事論事,從而使學術論文失去理論色彩,其價值也就大為遜色了。

b. 結論的理論性。學術論文的結論,不是心血來潮的激動之詞,也不是天馬行空般的幻想,也不是零散瑣碎的感性偶得。學術論文的結論是建築在充分的事實歸納上,通過理性思維,高度概括其本質和規律,使之昇華為理論,理性思維水平越高,結論的理論價值就越高。

c. 表達的論證性。學術論文除了思維的理論性和結論的理論性外,它還必須對結論展開邏輯的、精密的論證,以達到無懈可擊、不容置疑的説服力。

在弄清什麼是學術論文之後,我們對史學論文就好理解了。

論文的組成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一)題名

1.題名規範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題名應該避免使用公式和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等。必要時,可使用本行業通用縮寫詞。

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若題名語意未盡,可以用副題名補充説明論文中的特定內容;有時,論文是分階段的研究成果,也可分別用不同副題名區別其特定內容。外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

2.命題方式

3.撰寫英文題名的注意事項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説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二)作者

1.作者署名的規範

作者署名置於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筆人,也可標註於篇首頁地腳位置。有時,作者姓名亦可標註於正文末尾。

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於作者署名下方。多位作者的名字排列上是以對論文的貢獻大小來排列。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註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並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註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

示例:王軍1,張紅2,劉力1

(1.××師範大學物理系,北京 100875;2.××教育學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2.翻譯作者及其單位名稱的注意事項

①翻譯單位名稱不要採取縮寫,要由小到大寫全,並附地址和郵政編碼,確保聯繫方便。

②翻譯單位名稱要採用該單位統一的譯法。

③作者姓名按漢語拼音拼寫,採用姓前名後,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複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字,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姓氏與名均不縮寫。

例如:

li hua(李華),zhang xi-he(張錫和),zhuge ying(諸葛穎)

(三)摘要

隨着計算機技術和因特網的迅猛發展,網上查詢、檢索和下載專業數據已成為當前科技信息情報檢索的重要手段,對於網上各類全文數據庫或文摘數據庫,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數據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摘要是對論文綜合的介紹,使人瞭解論文闡述的主要內容。論文發表後,文摘雜誌或各種數據庫對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讓讀者儘快瞭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從而避免他人編寫摘要可能產生的誤解、欠缺甚至錯誤。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着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1.摘要的規範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説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廣。

論文一般應有摘要,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正文前。摘要一般在論文完稿後再撰寫。

為了便於交流,還應有英文摘要。中文編排在前,英文在後。中文摘要的前面以“摘要:”或“[摘要]”作為標識;英文摘要的前面以“abstract:”作為標識。英文摘要的內容一般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它的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300字(外文摘要相應地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有時,根據特別需要,摘要的長度視正文長度、主題範圍、重要性等而定,一般限制其字數不超過論文字數的5%。

2.撰寫摘要注意事項

①不得簡單重複題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諱把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不要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詮釋論文內容。

②儘量採用文字敍述,不要將文中的數據羅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簡潔,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應刪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説明,不要列舉例證,不介紹研究過程;

③摘要的內容必須完整,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應寫成一篇可以獨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條列式書寫法。陳述要客觀,對研究過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説明。

3.撰寫英文摘要注意事項

以上中文摘要編寫的注意事項都適用於英文摘要,但英語有其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注意。

①英文摘要的時態常用一般現在時或一般過去時。其中一般現在時用於説明研究目的、敍述研究內容、描述結果、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討論等;一般過去時用於敍述過去某一時刻(時段)的發現、某一研究過程(實驗、觀察、調查、醫療等過程)。用一般過去時描述的發生或現象,往往是尚不能確認為自然規律、永恆真理的,所描述的研究過程也明顯帶有過去時間的痕跡。英文摘要偶爾也採用完成時。

②英文摘要採用何種語態,既要考慮摘要的特點,又要滿足表達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儘量不要隨便混合使用語態,更不要在一個句子的混合使用語態。

③現在主張摘要中儘量採用主動語態的越來越多,因為它有助於文字清晰、簡潔以及表達有力。但是,為強調動作承受者,或者僅僅説明事實經過,至於那件事是誰做的,無須一一證明,均可採用被動語態;有些情況下被動者無關緊要,也必須用強調的事物作主語。

④原來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稱開頭,現在傾向於採用更簡潔的被動語態或原形動詞開頭。行文時最好不用第一人稱,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編輯刊用。

(四)關鍵詞

1.關鍵詞規範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範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詞組,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詞組。

應標註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儘量從國家標準《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註。關鍵詞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五)正文

1.正文規範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1.參考文獻的規範及其作用

為了反映文章的科學依據、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正文之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所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或文字,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都必須註明出處或加以註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説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註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六)致謝

一項科研成果或技術創新,往往不是獨自一人可以完成的,還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許多論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謝"。主要對論文完成期間得到的幫助表示感謝,這是學術界謙遜和有禮貌的一種表現。

論文發表流程

1.發表論文的過程。

投稿-審稿-用稿通知-辦理相關費用-出刊-郵遞樣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

文章投稿後,一般3-15日之間就會收到審核結果通知。通過的,會給予發用稿通知。

一般收到通知的同時,會要求辦理相關費用以及辦理方式,大部分雜誌社只收版面費,部分期刊收審稿費用和其他費用。辦理完畢後,文章就會被安排版面並給予發表。通常文章安排的發表時間,是根據雜誌的徵稿時間定的。一般雜誌會提前1-3個月時間徵稿,滿一期開始徵下一期。

雜誌出刊後,一般各雜誌社會統一郵遞。

2.發表論文審核時間

一般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週,高質量的雜誌,審核時間為14-20天。

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4個月,須經過初審、複審、終審三道程序。

3.發表論文有效問題。

國家規定,必須發表在正規的cn期刊正刊上,論文才有效,但也有一部分高校有更低的要求,研究生答辯之前論文可以發表在增刊上。

部分非法期刊借版面費的名頭非法斂財,非法期刊的最主要特點就是沒有cn刊號,市場上還有一些偽造的期刊。

一本期刊必須又cn刊號才是正規期刊。一本期刊對應一個刊號。期刊的信息可以從新聞出版總署的查詢系統裏檢索到。非法期刊是在新聞出版總署裏檢索不到的。所以説,新聞出版總署的檢索系統可以有效辨別期刊的真偽。

4.期刊的級別問題。

國家從來沒有對期刊進行過級別劃分。但各單位一般根據期刊的主管單位的級別來對期刊劃為省級期刊和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主管單位是省級單位。國家級期刊主管單位是國家部門或直屬部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geshi/6ogp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