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述職報告 >

綜合試驗站站長述職報告

綜合試驗站站長述職報告

XX年,石首綜合試驗站按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書和首席、體系內的各位專家下達的各項任務,也配合地方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為本區域水產業的發展做了諸多工作。我現就XX年主要工作情況作如下述職:

綜合試驗站站長述職報告

一、任務委託協議中規定的各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1、開展異育銀鯽“中科3號”的親本保種、擴繁、規模化人工育苗技術及養殖模式研究

我站今年共繁育異育銀鯽“中科3號”xx萬尾,在5個示範片及周邊養殖面積2518畝,記錄其生長、抗逆性狀況,並同步進行飼料配方與投喂技術初步研究,同步開展養殖模式研究,篩選最適放養密度、放養規格等。研究養殖過程中疾病發生情況,獲得新品種病害防控初步技術。

2、加大草魚疫苗的使用和研究

我站在示範片內開展了草魚出血病、嗜水氣單胞菌、細菌性疾病三聯滅活疫苗的示範推廣。對依託單位石首老河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生產的草魚苗種全部實行免疫後再出售,在示範片大規模推廣草魚免疫技術應用,並進行了免疫促進劑和新型微生物製劑的試用推廣。今年示範片內草魚疫苗使用率達到93.4%,輻射區域草魚疫苗使用率達到63.1%。

3、參與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

我站配合遺傳育種崗位專家鄒桂偉研究員,開展了長豐鰱和草魚品種篩選,引進推廣長豐鰱xx萬尾,新品種在我站的依託單位老河四大家魚原種場育種,在示範片及周邊池塘開展套養3567畝,在白蓮湖示範片xx畝大湖開展混養示範,以後將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大宗淡水魚類育種與高產養殖品種。

4、開展病害防控技術的集成示範

在示範片示範推廣底質改良劑、水質改良劑、人工藻粉等,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量,發展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健康漁業。配合開展病毒病的診斷和檢測技術示範和應用,面積xxx畝;配合開展細菌病的診斷和檢測技術示範和應用,面積xxx畝;配合開展寄生蟲病的診斷技術示範和應用,面積xx畝;配合開展真菌病診斷和檢測技術示範和應用,面積xx畝。

5、開展池塘水質調控機制與底質調控技術研究

我站配合養殖與工程設施研究室主要開展了養殖水質監測與預判技術、池塘底層營養釋放技術、池塘底泥改良技術三個方面的技術研究,並已取得初步成果。參與建設高標準現代漁業養殖基地,面積1227畝;建立池塘生態工程化調控與模式建設規範1套;建設大宗淡水魚高效健康養殖模式示範片1257畝,輻射4.2萬畝。

6、開展大宗淡水魚精確投喂技術的研究與示範

在各示範片開展試驗養殖,研究不同規格魚類的主要營養素需求,推廣新型、健康的養殖模式,我們主要開展了草魚80:20養殖技術試驗示範,異育銀鯽“中科3號”、長豐鰱套養試驗示範。

7、參與開發風乾魚等大宗淡水魚類加工產品

在體系加工研究室的幫助下,與本地好味源水產加工廠合作,開展水產品冷凍、保鮮、醃製、乾製、熏製、調味、殺菌等技術研究,開發了風乾魚等大宗淡水魚類等產品。參與開發風乾魚等大宗淡水魚類加工產品2個;協助建成大宗淡水魚類加工示範生產線1條;協助建立大宗淡水魚類產品標準1項;協助完成大宗淡水魚類應用技術研究。

8、開展大宗淡水魚信息監測及信息上報

按照產業經濟研究室的要求,試驗站還安排專人負責收集和分析本地漁業生產、市場流通、消費需求等環節的有關信息、動態,參與水產產業相關政策的收集、分析和評估。並按要求完成信息採集上報、工作日誌的撰寫及工作簡報的徵稿工作。

二、對本區域產業發展和技術支撐情況

石首綜合試驗站對本區域水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為了促進試驗站試驗示範成果的快速轉化,我們從多方面指導區域內水產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

1、完成示範基地建設

今年試驗站按照體系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大了6個示範基地的建設,擴大了試驗站的輻射範圍,能使體系的成果得到更大範圍推廣。

2、推廣了兩個新品種

重點推廣體系主推品種異育銀鯽“中科3號”和長豐鰱。今年我站擴繁異育銀鯽“中科3號”1500萬,長豐鰱1000萬,在示範進行大規模中試。通過試驗示範養殖,新品種有着傳統產品不可比擬的生長、抗病方面的優勢,畝平增加效益380元以上。

3、推廣了三個新模式

主要推廣了草魚80:20健康養殖、異育銀鯽“中科3號”專養、異育銀鯽“中科3號”、長豐鰱套養3種成熟的養殖模式。

4、召開了五次技術培訓會

今年我站開展了以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為主題,以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目標的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綜合科技下鄉、信息調查採集等活動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宣傳水產品質量安全法規,提高養殖户科學養殖水平和綜合素質。全年共組織各類培訓班5次,現場指導、現場調研、科技入户15次,產業諮詢30餘次,應急救災服務3次。培訓基層技術人員224人次,其中崗位人員25人次,漁技人員75人次,漁民124人次。為地方主管部門及規模企業提出各類建議措施等近20條,發放高產技術示範規程、各類明白紙、技術手冊、技術資料、科技簡報0.3萬餘冊(份),技術輻射面積20萬畝,參訓養殖户水產養殖技術和安全用藥意識有明顯提高,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

5、建立了病害防控預警網

建立快速準確的疫病早期診斷與預警網,我們為示範片配備了工作電腦及打印設備,各示範片可在第一時間將疫情的相關照片、數據上傳試驗站,試驗站技術人員可以針對疫病的發生情況進行有效的早期處置。

6、積極參與本地的大型漁業活動

石首綜合試驗站成立以來,圍繞荊州水產業發展需求,大力提供產業技術支撐,同時廣泛參與當地重大漁業活動,全面提升漁業效益等方面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廣泛宣傳報道的同時,我們還積極向有關部門及領導彙報工作進展,配合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開展多次大型活動,為荊州水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1)參與四大家魚原種親本標誌放流。4月20日,在長江石首段夾河口水域成功舉行了長江石首段四大家魚原種親本標誌放流活動。這次放流活動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主辦,石首綜合試驗站依託單位老河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承辦,共放流“四大家魚”原種親本7051公斤,405組。其中白鰱3xx公斤,238組;鱅魚xxx公斤,56組;草魚1607公斤,89組;青魚819公斤,22組。本次放流親本全部是XX年前從長江捕撈的天然水花,經過原種場及石首綜合試驗站精心培育而成。在放流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技術團隊對所有放流親本進行了體檢,詳細記錄了每尾親魚的體重、體長、雌雄,提取了鱗片、尾鰭樣本,對每尾親本編號並打上了電子標籤。放流後,長江水產研究所和石首綜合試驗站定期跟蹤放流四大家魚原種親本活動情況,開展了相關的科研活動。

(2)積極開展抗災復產。今年以來,荊州區域低温寡照,魚類生產減慢,疾病增多,水產業發展受到極大影響。石首綜合試驗站配合當地漁業主管部門針對這一不利氣候,採取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漁民開展抗災保生產。一是全體試驗站技術人員與基層漁技人員一道深入養殖一線,開展針對性指導服務,發放技術資料;二是利用石首老河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的技術及信息優勢,為漁民緊急調配魚種xx萬多尾,緩解了漁民死魚後的補塘苗種壓力。

(3)協助示範基地申報全國漁業種業示範場。湖北省長吻鮠良種場是國家級長吻鮠良種場,也是石首綜合試驗站的6個示範基地之一,有近三十年的長吻鮠繁育歷史。石首綜合試驗站通過積極謀劃,多方努力,今年該場順利通過農業部的評審,被正式批准為XX年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範場。

(4)配合主管局參加各種展示交易活動。10月25日至28日,石首綜合試驗站配合石首市水產局參加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布展,並全程參與農交會。

今年以來,體系功能研究室崗位科學家鄒桂偉、解綬啟、王桂堂、曾令兵等多次到我站指導開展科研活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柳正,省水產局局長李勝強,副局長張漢中、林偉華,荊州水產局局長肖家浩,我市市委書記丁輝等領導相繼到我站進行觀摩調研,對石首綜合試驗站的工作給以高度評價。

三、團隊人員參加體系工作和團隊建設情況

自石首綜合試驗站批准成立以來,我站積極參加體系組織的各項活動,站長易沫及其團隊成員出席了每次由體系組織的新品種推介會、工作交流會及其它活動。體系育種與繁育研究室主任鄒桂偉及其團隊,中國科學院水生所專家解綬啟、童金苟研究員等專家分別在我站依託單位建有試驗示範基地,我站團隊成員積極配合,精心管理,確保了他們的有關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工作日誌填報情況

我們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會上試驗站團隊成員彙報近期的工作開展情況,再按體系的要求由專人負責網上填報日誌,目前,我站共完成工作日誌xx篇,上報工作簡報6篇。

五、經費使用情況

截止到今天,國家預算我站經費xx萬元,我們在確保資金安全、節約的前提下,加大了經費的執行力度,共完成預算經費xx.075萬元,佔總費用的86%。

六、存在的問題及明年的工作計劃

(一)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我市的水產養殖業一直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在水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問題日益顯露:

1、種原問題。我市雖有國家級原種場兩家,但親本來源基本靠野生捕撈,沒有人工選育的良種。另外,親本培育條件簡陋,多品種混養,導致親本發育不全,生產的苗種量少質差,效益低下。

2、病害防控與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水產品的疾病種類多、來勢猛、危害大。同時,水產類安全有效的藥物貧乏,漁民科學用藥知識有限,濫用藥物現象時有發生,致使養殖水體中微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直接造成了暴發性流行病的不斷出現,也造成了水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

3、池塘條件與養殖技術、養殖模式不相適應問題。①池塘基礎設施老化,標準化生產程度低,影響養殖產量,增加養殖風險;②養殖佈局合理,有的湖泊出現過度、無序開發,造成資源衰退和浪費;③不斷增加的養殖密度超過了水體的承載能力,破壞水質,造成環境污染;④真正通過人工選育,生長快、抗病力強的良種沒有得到普及推廣;⑤水產專用飼料(肥料)使用不合理,飼料係數偏高;⑥養殖模式落後,名特優套養比例不合理。

4、淡水產品的保鮮、加工及貯藏技術問題。保鮮、加工技術落後,無深加工技術,產品附加值低。

(二)明年的工作計劃

1、加大體系新品種選育、擴繁與推廣。改變親本單純靠野生捕撈的現狀,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良種,開展高效、規模化的苗種繁育,建立良種的規模化養殖示範基地,進行大面積推廣。

2、加大病害防控、診斷與安全用藥技術推廣。針對本地水產品病害流行規律,普及安全用藥知識,建立統一的病害監測、預防的綜合防控體系。

3、加大池塘改造升級與新型養殖技術、養殖模式推廣。對老舊池塘改造建立以獎代補等相關激勵措施,促進池塘標準化建設步伐;重點研究草魚等常規品種的無公害飼料配比技術;研究其在不同養殖季節、不同密度下的飼料投喂技術;研究肝膽綜合症等營養學疾病的解決途徑;研究在不同的養殖模式中的投飼率和最佳控制技術;與飼料相關的水質改良技術等。

4、加大池塘水質調控機制與底質調控技術研究。開展養殖水質監測與預判、池塘底層營養釋放與池塘底泥改良3項技術研究。協助制定水體水質監測、水體水質預判、池塘底泥控制技術、池塘底泥修復技術、池塘底泥管理示範、池塘溶氧檢測技術、池塘溶氧調控技術和池塘溶氧管理示範規範。

5、加大精確投喂技術與品質改善營養學調控的研究與示範。開展試驗養殖,研究不同規格魚類的主要營養素需求,推廣新型、健康的養殖模式。開展多種飼料配方、投喂模式試驗,研究飼料營養成份和添加劑的變化對魚產品外型、加工性能、營養成分、質地口感等品質變化的影響;研究不同如投喂率、投喂頻率、投喂節律及上市前的投喂管理等對魚產品品質變化的影響;研究魚產品中主要異味如藻腥味、土腥味、泥腥味等積累和代謝規律。

6、加大淡水產品的保鮮、加工及貯藏技術研究。進行淡水產品的保鮮、加工及貯藏技術探索,引進水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uzhi/ppyd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