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精選19篇)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精選19篇)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裏長出了水稻,這是袁隆平團隊試種的,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這一新的嘗試立即引發國人點贊:了不起!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精選19篇)

為“鹽鹼地種海水稻”打call,讚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拼勁兒。袁隆平院士今年90歲,這個年齡對於一般人而言,應該是兒孫滿堂,頤養天年。而對於袁老而言,現在還是他的事業“青春期”。他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帶領他的團隊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刷新了一項又一項記錄,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支持他的是讓中國人吃飽吃好,是對自然科技的不懈追求。黨員幹部是幹事創業的主力軍,更要以袁老為榜樣,堅守初心,踐行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紮實做好本職工作,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裏手”,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奉獻所有光和熱。

為“鹽鹼地種海水稻”打call,讚的是“敢為人先,創新創業”的闖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將青海格爾木市大棚內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開墾的鹽鹼地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黨員幹部要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大膽去想,大膽去幹,只有這樣才能攻破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困難不要畏手畏腳,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積極尋求辦法,敢於嘗試試驗,在不斷的嘗試失敗中,找到最佳解決辦法。要敢為人先,別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

為“鹽鹼地種海水稻”打call,讚的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幹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針對格爾木獨特的自然條件,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優化最優配比,運用水稻耐鹽鹼試驗、耐寒試驗、耐旱試驗等方法,專門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為後續積累經驗、進而大面積推廣邁出了第一步。無論是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進入新時代,實事求是一直是我們推進工作的重要法寶。黨員幹部要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發現真問題,敢於説真話,紮實辦真事,贏得羣眾的真滿意。要認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每一項工作,服務好每一名羣眾。

90歲的袁隆平,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長勢良好的海水稻,我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2

温馨的餐桌上,我們吃着香噴噴的大米飯;廣闊的稻田裏,一位耄耋老人辛勤工作。在陽光下,他顯得很年輕,只是背有點彎,臉上有幾道皺紋而已,沒錯,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袁隆平爺爺。

他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一輩子有兩個理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讓全世界人民都吃飽飯,可這又是何其的困難,但是袁隆平爺爺他真的做到了。八年時間,只為調配雜交種;炎炎夏日,14天的奔波,只求一株雄性不育種;身患胃病,他一隻手捧着肚子,另一支手扶着稻穗。沒錯,這就是我們所崇敬的袁隆平爺爺!終於,新一代雜交水稻橫空出世,平均每年解決3500萬人温飽問題,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而且雜交水稻還有着巨大的潛力,還可以繼續研究,這極大解決了一個有14億人口大國的糧食問題。

飽飯人應當憶袁公。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__年、20__年、20__年、20__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傾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而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叁優一號。在20__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911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旱稻畝產619公斤,真正實現了每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公關目標。

他勤於科研,身材瘦小,風吹日曬皮膚黑,像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獎項很多,卻為人低調,可他從不在意,攻艱克難,一絲不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給母親寫的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捱餓,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的遺憾,母親即將過世,自己卻因開會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多少的悔與盼都成了老人的惦念。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希望每位坐在餐桌前的同學都能憶起那位國士無雙——袁隆平。從此碗中有米飯,心中有袁老!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3

天陰沉沉的,窗外的雨水淅淅瀝瀝地下着,我坐在房間里正上着網課,突然,電腦上彈出一條新聞:默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__年5月22日13時02分逝世。

這個消息如同雷電直擊我的心坎,腦袋裏“轟”的一下,整個人都僵住了,大腦裏一片空白。就在這一剎那,“金豆豆”噼裏啪啦地掉落下來,淚水打濕了書本上的字。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緩過神來,低頭望了望被淚水打濕的字跡,想起袁隆平爺爺曾經的那些事……

袁隆平爺爺年輕時收了幾個徒弟,每天,田園裏都看得到他們的身影。這天上午,袁隆平爺爺和他的弟子在幹活的時候,突然,大地劇烈搖晃,整個人重心往下倒,房屋也向他們壓過來。袁隆平爺爺心裏喊了一聲:不好!便大聲的對附近的人們説:“鄉親們!快跑啊!地震了!”喊完馬上轉過頭對他的弟子説:“快,你們先跑,帶上鋤頭和其他工具!”弟子也着急了:“老師,可您……”“不用管我的,我拿完種子馬上就來。”話音剛落,袁隆平爺爺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房間,翻箱倒櫃的找種子。終於,在牀頭櫃上找到了那包種子。

傢俱可都碎了,玻璃渣片一堆,一不小心就會刮到流血,房屋也在倒塌,很可能就在一瞬間,這條生命就會飛灰煙散。可袁隆平爺爺不顧一切,拿起了那包“珍貴”的種子。

他曾説:“假如我不在家,那麼就一定在試驗田;如果不在試驗田,那也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袁隆平爺爺一生都在鑽研水稻,為我們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讓全中國14億人吃得飽飽兒的,不餓肚子。這比天高,比地深的情誼,我們怎麼能忘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後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因為,在每一粒米飯裏都有您的功勞!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4

在科學研究上,袁隆平是一個特別認真特別嚴謹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個豁達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應該輕鬆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輕鬆愉快的一劑良藥。富於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維敏捷,才華出眾,胸襟開闊,為人隨和。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與袁隆平在安江便認識,之後又寫過他不少作品,算是老朋友了。有次我與老伴到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望他,臨別時留影紀念,他是一位譽滿全球的大科學家,我自然讓他站在中間。他開玩笑地説:“這不是第三者插足嗎?”我和老伴不禁一笑。

袁隆平幽默的故事

袁隆平的幽默,是一以貫之的。

當年,他在安江農校當老師的時候,一時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這一舉動自然引起學生哈哈大笑。袁隆平正色地説:“笑什麼,愛因斯坦還拿美元支票當書籤呢?”

袁隆平喜歡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釦子掉了不補,皮鞋髒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給他取了渾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潔的意思。這個渾名是一個叫李效牧的老師取的。李效牧是個快活鬼,那時候興學“蘇聯老大哥”,便給他取了個渾名叫“扁腦殼夫”。有位姓曾的老師寫文章愛帶之乎者也,袁隆平就給他取渾名叫“曾員外”,有位姓曹的老師愛哼京戲,便取渾名“曹孟德”。他們之間不稱呼姓名或某某老師,而是以渾名取樂。

袁隆平才華橫溢,愛好廣泛,拉小提琴、游泳、打排球、跳踢踏舞,還愛打麻將。打麻將不帶“彩”而是鑽桌子,袁隆平輸了照樣鑽。他有時手氣不好,連連失手,鑽了一次又一次。有人説,這回就免了吧!袁隆平不領情,照樣鑽,做為一個工程院院士、世界級著名科學家,打麻將鑽桌子,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只是現在年歲老了,鑽桌子有困難,改為別的方式,再不鑽桌子了。

吸煙,是目前威脅着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據統計,全國煙民達三億。對此,袁隆平來個反話正説,總結了抽煙七大好處:友誼的橋樑(人與人交往的媒介);靈感的源泉(激活思維和靈感);寂寞的伴侶(抽煙排除寂寞);“非典”的剋星(煙中含有焦油);痴呆的良藥(煙中含有尼古丁);健康的象徵(如果抽煙的人不想抽煙説明身體不行了);納税的大户(國家一部分税收來自煙民)。袁隆平的一席話,讓人覺得他是在宣揚抽煙有益,錯了,這是他賣關子,最後的結論是:“弊大於益,我不吸煙。”

説起給孩子取名,袁隆平也與眾不同,袁隆平三弟兄,清一色的男子漢,他生了三個兒子,按他的説法是“單一品種”。大兒子小名叫“五一”,二兒子小名叫“五二”,三兒子小名叫“五三”,一、二、三、四,部隊行進的口號,只是老四缺席,到了“三”就劃了個句號。而到孫輩,名字也都是袁隆平取的,大孫女生下來前幾天接連下雨,生下的當天,雨過天晴,故取名“袁有晴”;第二個孫女是農曆“雨水”節那天生的,故取名“袁有清”。袁隆平得意地説:“晴是太陽,清是雨水,有太陽有雨水,萬物茁壯成長。”在給孩子取名上,他沒有忘記農業,也沒忘記“幽”一“默”。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5

在一些人眼裏,似乎袁隆平很有錢,但他是一位拿國家俸祿的科學家,每個月的全部收入連工資和補貼加起來,總共4000多元錢的樣貌。他樂呵呵地説,這些收入不低了,夠我花的了,所以,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表彰和扶掖對農業科研有貢獻的人。此外,他還出資捐助過教育事業。

他對於金錢的觀點,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他説:“錢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沒有錢,飯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錢夠一般日常生活開銷,再小有積蓄就行了,對錢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對錢看得太重,被金錢矇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呀。

對人生,對金錢,對地位,乃至對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徹明瞭,他向來對自我很“小氣”,對別人卻有一份古道熱腸,俠義肝膽,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會盡全力幫忙他人。他是博士生導師,帶過許多博士生,其中有一個是從農村來的,家裏生活較困難,有一次,這位學生打電話給他,説是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他十分同情,從自我的工資收入中給那個學生寄去了兩千塊錢。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6

袁隆平爺爺,1930年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遺憾,袁隆平爺爺於20__年5月22日13點07分,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這位讓人敬佩的院土從此離開了人世,離開了我們。袁隆平爺爺曾在中學時代就立志成為一名農業專家,所以在高中畢業後,他選擇了農學專業,從此走上研究農業的道路。

袁隆平爺爺他曾經説,他做過一個這樣的夢:田裏的水稻產量很高,有高梁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他就坐在這樣的稻穗下乘涼。這場夢還沒有實現,您為什麼就遠行了呢?目睹靈車駛過長沙街頭的場景,我的眼淚在眼睛裏不停地打轉,這個為了國人能吃飽飯,而奮鬥了一生的袁爺爺,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現在,袁隆平爺爺的的禾下乘涼夢,還沒有實現,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鑽研,依靠科技,把爺爺的夢想去實現。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7

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夏季糧食的豐收時節。糧食的大豐收讓祖國的糧倉爆滿,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讓讓人明更加安康。但是為我國甚至全球糧食曾收層產的袁隆平院士卻離開了我們。

糧食的豐收意味着國民能吃飽飯,意味着國家的國泰民安。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糧食不僅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糧食問題是安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糧食不像其他商品,糧食少一點都會餓死人,是一個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他為人類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貢獻。俗話説的好“民以食為天”,人的生存離不開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説過:“中國人要把飯碗拿到自己的手裏面,不要靠人家,我們現在就是在為自己的飯碗而努力”。

週末回家看到路邊的田地裏綠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壓彎了腰,偶爾的一陣風,稻穗隨着風擺動,我彷彿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邊看着稻田豐收的笑容。再過幾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時候,到時候田地裏一片一片的金燦燦,每當這時就想起了偉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為糧食的曾加產量而努力,與種子打交道,簡直就是稻田裏的守望者,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遠銘記於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吃飽飯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後的每次吃飯我都會想起他。

斯人已逝,憂思長存。他在稻穗下乘涼的未完成的夢,後人將踏着他的腳印繼續前行。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8

袁隆平,一個幾乎家喻户曉的人。大學學農的袁隆平因親身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讓他不滿足於在農業學校當了一名教師,於是轉向研究雜交水稻。半個多世紀以來,袁隆平將“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個人夢想與“解決中國人民的温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幾十年來他披星戴月,寒來暑往,為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產量增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榮膺“國家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勛章”、“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家頂尖榮譽。

按理説,袁隆平專注水稻研究已幾十年,早已功成名就,榮譽無數,完全可以光榮退休,安享餘年,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為自己的人生設置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這讓我又想起_年,當時已近七十歲的袁隆平在迴應有關他落選中科院院士話題時曾説過一句話:“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説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一點,我努力並不是為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這些年來,袁隆平不僅是這樣説,更是這樣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選擇堅守在農業科研一線,每天戴着一頂草帽,卷着兩隻褲腿,在烈日下、在稻田裏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繼續為實現“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夢想不懈奮鬥、辛勤耕耘。這些年來袁隆平以解決世界的糧食問題為己任,在不斷追求的路上,服務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説,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僅向世人詮釋了一個農民科學家對糧食問題的理解,而且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實踐,讓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斷的追求。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裏,每個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燦爛的星河也確實令人嚮往,但若不腳踏實地,鍥而不捨,怎麼能到達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處呢?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以袁隆平院士為榜樣,始終堅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精神,並融於崗位、融於日常,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敬業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擔當,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業追夢路。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9

他的辦公室裏面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一線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擋開了,"你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後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作報告,他就紮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1998年,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採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麼看法"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之後跟助手説,"我就是個過路財神。"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給他1.5萬美元獎金,但是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一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跟人説起他以前做過兩次的夢:田裏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

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儘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説,"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0

袁隆平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來,不畏艱辛、執着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峯,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先世界,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我國及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熱愛祖國、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説,“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自年輕時他就立志獻身雜交水稻事業,併為之不懈拼搏、頑強奮鬥,始終把為國家解決好“民以食為天”問題當作自己的重大責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堅定、鍥而不捨。

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研作風。“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這充分體現了他潛心實幹的本色和求真務實的作風。“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交優勢”,這曾經是世界經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權威和書本,20世紀60年代初,他從對“鶴立雞羣”稻株的觀察中悟出天然雜交水稻的道理,從而勇敢承擔起雜交水稻研究的課題,不畏艱難,反覆試驗,終於研究成功三系雜交水稻。袁隆平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創新,帶領我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兩系法雜交水稻,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樂於奉獻的崇高品德。

上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相關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實現。上世紀80年代,他帶領“863”項目組開展攻關,提倡團結協作,很快獲得了成果。他沒有把政府撥給的數千萬元作為自己的研究專款,而是組織起全國的協作單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還將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科學獎和世界糧食獎等獎金全部捐獻出來,設立獎勵基金,獎給為科研做出貢獻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們。袁隆平不僅傾心解決中國糧食問題,而且長期關注世界糧食安全。在他眼中,雜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他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的追求,併為之做出了極大努力。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1

所有最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而在許多人的心裏,他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國的脊樑人物中,袁隆平是極具標誌性的存在,是中國數十億人深情愛戴的“國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

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勞在雜交水稻科學研究一線,只為14億中國人有飯吃。在普通中國人的認識中,“袁隆平”三個字是一個充滿意義和情感的象徵,象徵着一個國家的人民從飢餓走向温飽,從貧窮走向富強,從趕上時代走向引領時代。從“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到今天“天問一號”跨越行星際,共和國的科學家們向真理之路不斷探尋,靠着自力更生、頑強執着和大膽設想、認真求證,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這是袁隆平的話。袁老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一生都在追夢,在大地上追夢。袁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測,還有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人類福祉的使命追求。雜交稻研究是具有開創性的,是對真理的渴望和嚮往,是對中國人民的負責。袁老用雙腳丈量寫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實驗室”就是國民經濟主戰場,他的科研目標很純粹,就是解決吃飯問題。

袁老是共和國最不平凡的農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曾經歷過舊中國貧窮落後年代的人,內心烈的願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變中國的種子。這位老人也是最偉大的農民,他留給青年人的話是: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並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他躬身力行,在農田裏做實驗,9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堅持做科研,實現“高產更高產”。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是他心頭的重中之重,他要解決的不只是當代人的吃飯問題,他想永遠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今天的中國,一項項代表着人類科技前沿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我們深知,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爭中腰桿子就不硬,正如“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的腰桿子挺起來。今天一位科學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還在深深濡染着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必將其代代傳承。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2

20世紀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遺傳理論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國資料,學習了孟德爾和摩根的現代遺傳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一代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終身學習,熱愛和鑽一線,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堅守崗位。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樂於奉獻,振興中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第三,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當他人階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以來,一直着眼大局,從困難出發,考慮全局,所以每次項目啟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合作攻關。

20世紀70年代,他將研究團隊發現的野生材料毫無保留地分發給國內18家研究機構,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後續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實現。從這個角度來説,我認為作為一個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應該有這種精神,團結協作,承上啟下,傾聽大家的聲音,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一個合格的服務員,圍繞整個公司和部門做決策,加強協調,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為項目服務好。努力加強自身修養,打造環保行業領先形象。最後要學習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風,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自命不凡;他作風樸實,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體現了憂國憂民、造福人類、自強不息、勇攀高峯、勇於面對困難、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創新精神。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堅持和奉獻深深激勵了我。作為一名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的名聲並不顯赫,我們的地位並不高尚,我們的收入並不富裕,但是我們從事的職業卻極其高尚,所以我會努力實現我個人的社會價值。可以説,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激勵了我們,也淨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好地貫徹各級領導的工作安排,積極開展各部門的工作,認真學習節能環保新技術和新知識,努力掌握全球環保領域的新趨勢,拓寬知識面,以適應現代生產和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環保設備的質量,建設一個項目,一座豐碑。同時,還不如組織部門員工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開展員工文化體育活動,關心員工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蹟為榜樣,以各方面的標準,不斷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進步。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3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開設了一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裏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陽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裏就像一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一層又一層,在背上結了一層鹽霜,皮膚曬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説:“要不我們倆一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裏不怕苦的農民都自歎不如。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你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閒啊。和農民一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麼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飢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煙袋笑一笑,隨即又鑽進那一望無際的稻田裏。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一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4

是誰,在田間辛勤工作;是誰,忙於工作,以實驗田為家;是誰,解救人民的飲食問題……種種疑問指向一位偉大國士——袁隆平。

望着面前熱氣騰騰的米飯,一位辛勞的身影漸漸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在田地埋頭苦幹,一次次實驗造福於民,您的功名被人傳頌,您的身影永存於人們的心中!您雖已是高齡老人,但您不辭辛勞,一直在田間穿梭,一直為人民服務;您整天潛心實驗,但您絲毫不古板,爽朗的聲音迴盪在我們的心中,您的發明成就,也成為人們暫無絕口的美食,成為了人們的福音,解決了人們的飲食問題。像這樣的偉人、國士,被所有人所讚頌。

可是,就在昨天,您卻遠離了我們,遠離了世界,遠離了您的實驗成果……當您的遺體在駛過長沙街道時,許多人追隨着您,大聲呼喊——“袁爺爺,一路走好!”話音剛落,許多人泣不成聲。

關於糧食,你們這樣説:“一粒糧食能夠拯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上世紀六十年代,饑荒餓死人,大家都吃不飽飯,我都親眼見過。”當記者問:“您還擔心這種現象會發生嗎?他釋然的回答:“不可能了。”説完,他鬆了一口氣。

關於工作,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國的夢。“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這樣説。

5月23日,袁爺爺去世後,長沙天降暴雨,羣眾冒雨為袁爺爺送行。

回過神來,面對着白米飯,我竟淚眼朦朧,懷着最高的崇敬與懷念,對袁爺爺説一聲:“袁爺爺,一路走好,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5

袁隆平,一個研究雜交水稻近半個世紀、還在繼續研究的傑出科學家,一個做着“禾下乘涼夢”、把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作為畢生理想的可敬知識分子,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爭相學習的對象。自主創新的`春天已經來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號角已經吹響,學習袁隆平同志先進事蹟,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意義。為此,農村司、農村中心黨支部向科技部全體黨員幹部發出如下倡議:

一、學習袁隆平同志,就是要矢志民生,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把思想統一到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上來,把行動統一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科學發展和和諧發展的偉大實踐上來,把個人發展統一到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上來。拓寬視野,放眼全球,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和國際觀,在科技管理的本職崗位上,努力落實構建和諧世界的戰略構想。

二、學習袁隆平同志,就是要執着創新,不斷完善宏觀管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靈魂。建設創新型國家呼喚不間斷的管理創新。要以仁者的胸懷、勇者的膽識、智者的頭腦、志者的堅韌,不辭艱辛,不懼困難,勤於探索,勇於創造,適應轉變政府職能需要,不斷開拓宏觀管理新局面,推動自主創新事業不斷攀登新高峯。

三、學習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求真務實,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使我們的思維不落後時代,部署不脱離實際。堅持科研方向從需要中來,科研成果到需要中去,把科技發展的節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有機結合起來。堅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提高調查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不斷的創新實踐中提升自我。

四、學習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淡泊名利,不斷健全廉政人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榮辱作為個人道德抉擇的標準,弘揚時代精神和先進文化,為當為之事,拒絕腐化墮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責任和付出作為個人價值抉擇的重要內容,陶冶人文情操,培養健康情趣,甘於奉獻。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和利益觀,堅持自警、自勵、自省、自重。

袁隆平説:“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6

_年5月22日13:07,華夏大地萬户千家傳來米飯的香氣,一個聲音説到元老該走了,袁老説再給我點時間,等孩子們把午飯安心吃完在走吧,這是袁隆平院士去世消息時,一位網友的留言。

田地上有一個人,他時而觀望倒稱或拿個本子記錄着什麼烈日,下身穿一件寬鬆的白襯衣,一副老農民般的輝煌,面孔是飽經風霜的,臉上留下了一條條溝壑,在起伏間留下了風雨打鬥的痕跡。而這個人就是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通過研究,他發現了水稻可以雜交,他每年至少有300天是在稻田裏度過了,在1973年,他和助手終於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每畝水稻生產提高20%,每年可多收1億多千克的糧食,可多養活7,500萬人口。

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袁隆平院士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研究,淡泊名利,一件農夫波法智慧,收穫富足。

袁隆平有兩個偉大的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顛覆蓋全球夢。袁隆平院士這兩個夢想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袁隆平院士逝世,試試這個消息一出我們舉國通悼。

衷心感謝您元爺爺您在農業領域裏的無私奉獻和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衣食無憂的生活。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7

他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卻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外界對袁隆平爺爺最動人的一句評價是:“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粒種子是怎麼找到的,14天,14萬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鏡,右手拿鑷子,彎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終於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爺爺發現一株稻株結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這個稻株做種子,水稻畝產會上千斤,而當時高產的水稻才不過五六百斤。在袁隆平爺爺的努力堅持下,他帶領科研團隊不斷研發,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水稻畝產從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隆平爺爺帶領着他的團隊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紀錄。這樣的輝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隆平爺爺有兩個夢想,第一個是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我們可以坐在稻穗下乘涼。我想他的這個夢,已經快要實現了。回憶曾經缺糧的苦,他一字一句嚴肅地説:“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為,不正是一個國家的拯救者嗎?

袁隆平爺爺的另一個夢想:是讓全天下都能吃飽飯。他在湖南開辦雜交水稻培訓國際班,來自80多個發展中國家14000多個學生跟他學習最先進的育苗技術,親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稱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隆平爺爺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長不出莊稼的馬達加斯加開荒,去仙人掌都種不出的迪拜種水稻,不僅是我,許多的外國專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隆平爺爺的事蹟時時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術,攻堅克難的勇氣,樂觀豁達的心態,低調謙遜的美德,沒有一項不令我佩服,而最讓我欽佩的,卻是他那專注、堅持、畢生逐夢的信念。20__年5月22日,91歲的袁隆平爺爺離開了我們。巨星會隕落,光芒永不滅!袁隆平爺爺一定變成了天上的恆星,正含情脈脈地凝望着大地的五穀豐登吧。記得您曾説:人生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而我想對您——我最最崇敬的人説:我會好好吃飯,也會努力做一粒好種子!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8

昨天下午我從網上得知袁隆平爺爺逝世的消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從未見過袁老先生,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袁爺爺,不會忘記他的貢獻他的精神。我們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的就是一個又一個像袁爺爺這樣的明星指引護航。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我們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五穀雜糧,在我們國家人們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爺爺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辛苦的研究雜交水稻的種植,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着水鞋在濕漉漉的水稻田裏親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爺爺為了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的時間,經過上千次上萬次的失敗,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沒有放棄,最後終於成功了,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啊!如今,我國大江南北的農田都種上了袁隆平爺爺培育的雜交水稻,增加了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貢獻啊!

當我們吃着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就會想起讓人類擺脱飢餓,讓天下人民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所以如果想要紀念袁隆平爺爺,最好的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費,一粒糧食都不要浪費!

袁隆平事蹟作文材料 篇19

大米,是中國人的主要食品。可長期以來,水稻產量不高,人口又那麼多,農民們成年累月種田栽稻,還是滿足不了吃的需要。糧食產量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大障礙。農業科技工作者袁隆平決心為國攻關,解決這個難題。

袁隆平是湖南一個鎮上的農校教員。雖然工作條件差,可他一心撲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學外,就是在試驗田裏培育高產品種。在試驗中,他發現天然雜交水稻穗大粒飽,產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種,就退化了,失去了優勢。他就想進行一種試驗,培育能保持高產的雜交水稻的種子。為了這個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有時候在試驗田裏觀察,連家也顧不上回。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培育成功了。這種雜交水稻畝產達到1000多斤,在全國推廣後,我國稻穀在幾年中增產了1000多億公斤,真是一個飛躍!袁隆平獲得了國家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美國等國也引進了他的成果。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改變我國糧食生產的落後狀態打了一個翻身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oqlk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