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村最美家庭事蹟(精選6篇)

村最美家庭事蹟(精選6篇)

村最美家庭事蹟 篇1

今年37歲,韋家嶺村人,家中有5口人,上有公婆,下有一個正在讀國小的兒子,丈夫在齊星駕校工作。他們的家庭——妻賢子孝,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熱心助人,鄰里稱讚。他們一家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的真諦,受到了鄰里的一致好評。

村最美家庭事蹟(精選6篇)

一、公婆率先垂範,做好子女的楷模

婆婆沒有文化但卻是非常淳樸善良的農村婦女,她剛嫁到這個家庭的時候,不僅需要拉扯一雙兒女,照顧公公婆婆,還要伺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婆婆。老婆婆由於年事已高,意識不清醒,大小便不能自理,經常拉尿到褲子裏。為了讓老人能夠乾淨舒適,保證老人的身體健康,無論春夏秋冬,寒暑冷暖,都堅持到村裏的小河邊去給老人洗刷衣物和被褥用品。公公李維同是一個踏實肯幹,忠厚朴實的農民,為人正直,孝順老人,在村裏有很高的口碑和威信。公公兄妹6個,3個哥哥及2個姐姐都有正式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家庭條件都比他家好,但是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他夫妻兩個一起照顧爺爺奶奶及老奶奶並給他們養老送終。公公婆婆用他們的勤勞和善良努力維持着這個不易的家庭,給年幼的子女們樹立起了為人做事、尊老愛幼的模範和榜樣。

二、媳婦秉承傳統,敬老尊長受鄰里稱讚

x1年秋天,成了韋家村的媳婦。剛來時的家庭現狀是上有90多歲的奶奶需要照顧,公公因腿患有嚴重的靜脈曲張無法下牀幹活,家裏生活的重擔全靠婆婆一個弱小的女人承擔,既要忙碌着地裏的春耕秋收,又要照顧家裏卧病在牀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同時,還要償還因為公公看病,家裏蓋房子欠下的一屁股債,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白天上班,下班回到家裏就幫着婆婆上坡幹農活、操持家務、照顧生病的公公。為了能讓生病的公公儘快康復好起來,四處打聽偏方,求醫問藥。因為她的這份孝順和貼心,公公婆婆有事情也總是喜歡和她説,有個身體不舒服都是她帶老人去看病。而且自結婚以來,她從未跟家裏的老人紅過臉,更未發生過爭執。每逢老人生日或節日,她總是早早張羅着給婆婆置辦新衣服,給公公買喜歡吃的。婆婆姊妹8個,公公姊妹6個,在親戚們中靠自己的個人行動贏得了較高的口碑,左鄰右舍也都紛紛豎大拇指,稱讚她是村裏好媳婦的典型代表,給韋家村的同齡人樹立了一個敬老尊長的好榜樣。

三、夫妻相敬如賓,共同進步促家庭幸福

妻子善良賢惠,尊老愛幼,熱心助人。丈夫一身正氣,踏實肯幹,吃苦耐勞。他們夫妻風雨同舟,相濡以沫,工作之餘,默默地承擔着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家庭重擔,無怨無悔!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兒子禮貌懂事、健康陽光、小小年紀就養成了尊老敬老、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品質。

這就是一家,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中很普通的一個家庭。因為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是那麼的善良淳樸、團結和睦、那麼融洽,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和諧社會、和諧家庭的最美表現。

村最美家庭事蹟 篇2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崗經濟合作社張澤雲、吳發芳家庭,雖然普通,但堪稱最美家庭。這是一個擁有着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倆、兩位老婆婆,一個女兒。她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着最真實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數十年來,夫妻倆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一家人勤勞善良,樂於助人,女兒懂事好學,受到了鄉鄰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互敬互愛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家庭美麗幸福的源泉。婚後幾十年來,夫妻倆在生產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孝敬老人,照顧女兒;如今,夫妻倆都六十多歲了,不但要照顧年近九十的婆婆,還把一百多歲孃家老媽媽接到自家照顧。端飯遞水,洗臉抹汗,噓寒問暖,盡責盡孝,無微不至。每當看到兩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臉,夫妻倆如同吃了蜜糖一樣的甜。每逢農忙時,挖地種菜,為花椒修枝剪葉、施肥澆水,夫妻倆往往從凌晨三四點就要出門,除了回家照顧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雖然勞累但因為擁有一個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讓他們倍感欣慰。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樂,夫妻倆付出什麼都在所不惜,心甘情願。

説起女兒張利,是吳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驕傲。女兒從小就非常聽話懂事,平時在家,掃地、做飯等家務都幫忙分擔,若是碰上農忙的時候,更是會主動地去幫忙。吳安芳經常説:“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麼,只要孩子們有出息,自己就心滿意足了”。雖然家庭生活並不富裕,但在這對農村夫婦的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為了供孩子讀書,夫妻倆一門心思扎進莊稼地,為的就是莊稼收成能好點,多賺點兒錢,供孩子們讀書。同時夫妻倆也很注重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他們以身作則,孝敬老人,鄰里和睦,為的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使她能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在他們心中,孩子才是他們的希望,自己苦點累點都沒關係,只要孩子有出息,他們這心裏才踏實,日子才更有盼頭兒。女兒也在他們的關愛和呵護下茁壯成長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夫婦倆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女兒張利幾年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現留學美國。雖然女兒在家的時間少了,但是在外的她總是常打電話回來關心兩位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體,每當節假日回家時總帶些好吃好用的禮物回來孝敬他們。看到孩子如此孝順,夫妻倆心裏總是美滋滋的。鄉鄰們有時會問起他們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吳安芳覺得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説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他們任勞任怨、勤儉持家、肯於吃苦以及尊老愛幼,給孩子做了個好榜樣。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和鄉鄰們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係上,他們全家人都一直堅持着“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張澤雲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夫妻倆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他們的努力也讓他們收穫了幸福和温暖。夫妻倆用孝心,愛心、真心演繹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涵。

村最美家庭事蹟 篇3

有一種樹,沒有筆直的幹,沒有翠綠的葉,不與楊柳為伴,不與松柏爭美,只有在那個荒涼的大地上獨自生長,它就是紅柳樹。在富藴縣喀拉布勒根鄉,陳邊蕊和張邦榮夫婦就如同紅柳樹一樣紮根在喀拉布勒根鄉喀拉塔斯村。

陳邊蕊和張邦榮家共有5口人,陳邊蕊是一個個體户,經營煤場;丈夫張邦榮,中國共產黨黨員,退伍軍人,搞運輸,經營空心磚廠。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張政輝在烏魯木齊武警部隊參軍。女兒張慧怡出嫁後和丈夫一起留在家中幫忙。家裏還有79歲的老母親。他們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

一、像紅柳一樣紮根於貧瘠的土地

1986年,陳邊蕊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什麼也沒有張邦榮。張邦榮是家中的老大,嫁過去後就要跟他的四個弟弟和一個老母親一起生活。陳邊蕊嫁過去以後,沒有嫌棄家中的任何人,每天裏裏外外的忙乎,把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丈夫外出幹各種工作,掙錢養家。一大家子要生活,孩子也出生了,到處都要用錢。面對現實,她們正視生活中的困難,憑着如紅柳般的堅韌精神,白手起家,在鄉里開辦了第一家煤場。後來,隨着資金積累,夫婦倆又開辦了空心磚廠,靠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以誠待人,以信為本的經營理念,煤場和空心磚廠生意日見興隆。她們夫婦倆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她們一邊照顧老人孩子,一邊創業,像紅柳一樣紮根於貧瘠的農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幸福的生活。如今,兄弟們在哥嫂的幫助下,都已經成家立業。

二、結出一枚枚尊老愛幼的果實

陳邊蕊在生活中尊老愛幼,自結婚就和婆婆一起生活,對待婆婆平日裏噓寒問暖,生病了端茶倒水。每逢老人過生日,陳邊蕊都要給婆婆買一身新衣服。她常説:'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關心照顧好老年人的生活,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要求也是應盡的責任,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的財富'.在父母的言傳身教的影響下,陳邊蕊的兩個孩子也很孝順懂事。女兒張慧怡,昌吉衞校畢業,現和丈夫一起協助父母經營煤場和空心磚廠;兒子張政輝以父親為榜樣,光榮參軍,現在烏魯木齊武警某部隊服役。

三、擎起生命中一片片愛的綠意

有人説,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麼這種愛是小愛。陳邊蕊一家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種大愛。他們一家一直樂於關心鄰里,只要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夫妻二人一定二話不説,儘可能地給予幫助,她們一家的口碑在村裏一直很好,誰家有事都愛找她們幫忙。有誰家孩子上學缺錢,就問陳邊蕊夫婦借;有誰家>婚喪嫁娶,就請陳邊蕊夫婦幫忙;有誰家需要修房子,就找陳邊蕊夫婦幫忙……陳邊蕊夫婦從來不推辭鄉親鄰居的求助,遇到求助又出人又出錢,還出剷車。20xx年冬天大雪,道路不通,張邦榮自發的用自家的剷車給鄉親們推開一條路。巴列爾茨村五保户託海、葉爾蘭年老體弱,還患有殘疾,女兒智障,20xx年,陳邊蕊一家通過該鄉'愛心驛站'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認領這家'窮親戚',每年冬天,陳邊蕊一家都會免費供應託海家人燃煤,讓他們能過一個温暖的冬天,如今,每一年為貧困户送煤已經成了夫妻倆的共識,每年夫妻倆都給貧困户送煤。居民們親切的稱呼他們為'愛心温暖使者'.

四、綻放一串串燦爛的公益之花

陳邊蕊一家富裕以後不忘鄉親。她們就像紅柳一樣,獨自在沙漠綻放着那一串串不起眼的小花,裝扮着沙漠的春天。她們一家非常熱心公益事業,不管是鄉里還是村裏的公益事業,她們都積極參與,捐錢捐物,出人出力。陳邊蕊作為社區十户長,她積極調解鄰里糾紛,宣傳各類惠民惠農政策,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十户聯防、鄰里>守望,並經常性對居民進行法律法規知識、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知識的宣傳教育,維護社會穩定、反對民族分裂和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社區居民經常性地開展平安宣傳,積極組織居民户參與平安創建工作等。她還組織社區婦女成立了女子健身舞蹈隊,自掏腰包20xx元為舞蹈隊購買演出服裝,現在,逢年過節舞蹈隊都活躍在鄉村的舞台上。近年來她多次被縣婦聯、鄉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好媳婦'等光榮稱號。

陳邊蕊一家就如紅柳一樣,堅韌不拔的紮根於貧瘠的戈壁,就這樣正直挺拔、堅毅頑強、無私無畏的生長、開花、結果。

村最美家庭事蹟 篇4

孫,今年45歲,是XX鄉XX村一名普通的村幹部。在工作中勤奮學習,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是村裏被大家普遍認可的一名好村幹部。其妻子祁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兩人自結婚以來,在生活中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同甘共苦,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比爾蓋茨説過,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愛和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孫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也是親身去做的,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沒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面對困難時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成為人人羨慕的恩愛夫婦。

去年,祁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問題嚴重,動了一場大手術,共花去醫藥費近5萬元。在住院期間,孫陪伴在祁身邊,每天給她洗衣送飯,倒茶喝水,堅持每天幫祁擦洗身體。幫妻子洗臉端盆,按摩身體,如復一日,周而復始,每天都重複着這樣的流程。剛開始時,祁感到無法自己翻身時,孫協助她改變卧姿,一日多次來預防褥瘡。他知道住院的病人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他每天準備營養的飯菜,為了讓妻子吃的開心,還儘可能增加食品的種類。同時,由於家中還種着三四畝農田,他除了抽出時間照顧妻子,還要種莊稼,即使忙得像旋轉的陀螺,他也沒有任何怨言。

祁作為一個妻子,深知自己和公公婆婆的關係大大影響着這個家的幸福程度。她對自己的孃家盡心盡力,對婆家也是無可挑剔。孫母親年邁已經去世,只剩下父親一人,是一名轉業軍人,現在已經70多歲。曾經當兵的經歷,讓老人家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對他人的要求也十分嚴格。為了不讓公公挑出一點毛病,祁平時十分關心公公的生活起居。日常生活中他對公公尊敬有加,大事小事都和家人商量。祁家務事總是搶着幹,做事從不推諉,從不拖拉,在為人處事上也有節有理,公公和丈夫愛吃什麼,她就買什麼,很少為自己着想。長期的關心照顧讓嚴格要求的公公也豎起了大拇指。孫看在眼裏,喜在心裏,為家庭的和睦感到高興。

公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孫夫婦能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平時總是捨不得給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由於生養有兩個兒子,現在都在上大學,生活學費很貴。生活壓力很大。光靠家裏中的幾畝田地根本無法養起這個五口之家。為了生活和生存,孫利用平時不種田的時間,在汈汊湖通過挖藕賺錢。挖藕的工作和種田一樣十分辛苦,小腿長時間淹沒在水裏,容易患上疾病。有人跟他講,你這樣太辛苦了。他總説,辛苦算什麼,一家人的生活才重要。

雖然生活不容易,但是孫一家人總是對生活很樂觀。人生總不會一帆風順的,經歷的挫折中的綻放的真情才更值得人珍惜,什麼樣的家庭最美,和睦的家庭最美,團結的家庭最美,笑對生活的家庭最美!

村最美家庭事蹟 篇5

户主陳兵(聯繫方式:15×7221××1×),家住襄山區歐洲鎮小洲村二組,全家6口人。這是一個祖孫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陳兵夫婦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在這個家庭裏,大家互敬互愛,和睦平等,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動商量配合,互相關心扶助,理解溝通,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這稱得上是農村最美的家庭。世間萬物因和諧而美麗,因和諧而温馨。社會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他們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他們是萬家燈火中最平凡不過的那一盞,但他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守護着最真實的幸福。他們的事蹟也是平凡的。

一、家庭和睦,尊老愛幼

陳兵夫婦家庭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里,樂於助人,是村裏有口皆碑的模範家庭。生活當中,每當發生摩擦時,他們都能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問題。陳兵長年從事廚師工作,方圓左右,十里八鄉紅白喜事都請他幫忙,他的廚師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妻子劉愛民既是陳兵事業的好幫手,又是家庭主婦,把家庭照顧的細緻入微。長期以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只要丈夫有紅白喜事活,她都積極配合,甘當配手,從不叫一聲苦,喊一聲累,更沒有一句抱怨的話。一個具有優良的家風的家庭,家庭成員不自私、不狹隘、不懶散不怠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積極進取。積聚正能量,釋放正能量。夫婦兩人對上伺奉老人。父母年近七旬,身體多病,

不能幹重活。陳兵夫婦對二老體貼入微,經常噓寒問暖,從不在父母面前説一句狠話髒話,有病及時醫治,有好吃的讓着二老先吃。特別是妻子劉愛民對公婆比對自己的親爹孃還好,為二老洗衣做飯,端茶倒水樣樣都搶着幹,是遠近聞名的好媳婦。

陳兵夫婦還十分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堅信只有德育教育好了,才有資格接受別的教育。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加強親情培育,不斷磨鍊,言傳身教,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並健康快樂長大成人。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在父母的影響下,女兒順利考入襄山重點高中,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兒子在楊柳中學讀書,一直受到任課教師的好評。一家人對本地舉辦的各種募捐活動經常參加,對乞討的老人、殘疾或小孩,經常教育兒女拿些給他們,對社會弱勢羣體要有愛心,孩子心甘情願地把他的錢全部捐出去了,極大地培養了孩子的愛心。

二、勤勞致富,勤儉持家

陳兵夫婦既勤勞又勤儉。他們長年累月當廚師,為本村和附近幾個村的農户紅白喜事包席整場子,一場結束,少則兩天,多則四、五天,不管是皎陽似火的盛夏,還是冰雪交加的嚴冬,只要有人請,他們總是欣然前往。夫妻倆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一起解決,生活上共同照顧,事業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從來沒有因生活瑣事而吵架。由於夫妻倆誠信經營,本分做人,勤勞吃苦,廚師生意越做越紅火,附近幾個村有事都找他,業務量大了,勞動量也大了,有時一場結束,累的小夫妻筋疲力盡。但遇到一場接一場的紅白喜事,還是要含笑去面對,還要做好。再累也要忍着,再累也要堅持。不到萬不得已不請人幫忙,就是夫妻兩人硬撐着幹,就是靠着夫妻二人勤勞的雙手使家庭慢慢變得富有了。對一般人來説,有錢了,責任田應該讓給別人種了,但他們不這樣,他們只要一閒着就下地,把幾畝地整的有條不紊,收入高於同村其他專業種田户。他們就是靠着勤勞精神,搞一樣像一樣,做啥都賺錢。

陳兵夫婦致富不忘節儉,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他們時常教導兒女:“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家裏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儘量使其再發揮作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只要家裏沒人就關掉一切電源,注意節約每一度電和每一噸水。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助人為樂,鄰里團結

致富不忘飲水思源,陳兵夫婦做廚師,整場子,幾年時間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紅紅火火,方圓十幾裏附近幾個村紅白喜事都找他們夫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人品好,助人為樂導致人緣好。他們經常把幫助別人當成一種樂趣。當別人請求幫忙時,自己再忙也要竭盡全力幫忙,當看到別人有困難時,即使別人沒有打招呼,自己也主動伸出手拉一把。有一次,鄰居一位老人突然生病,當時他的子女們都沒有在家,陳兵知道後,一邊跟老人的子女聯繫,一邊用自己的麻木車將老人送到歐洲衞生院檢查,衞生院讓老人立即住院檢查,陳兵幫助老人進行了檢查,並墊付了住院費,辦理了住院手續,直到老人的子女趕到才離開。他家裏經濟條件好些,正因為如此,平常向他借錢的人不少,只要有困難的人張嘴借錢,他總是笑着滿足對方的要求,不打半點折扣,人們有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陳兵,因為他有助人為樂的好習慣。

陳兵還十分注重鄰里團結,和他住一起,從不擔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嘴,平時,夫妻二人樂於助人,寧可自己吃點虧,也不和鄰居們爭這爭那。從不背後論人長短,説三道四,有話桌面上説,公道正派。鄰居們相處幾時年沒有鬧過矛盾。人們總説他們夫妻脾氣好,其實是他們修養好。

牽手相伴近二十個春夏秋冬,陳兵夫婦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倆從沒因生活瑣事紅過臉、吵過嘴,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陳兵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最美家庭的真正內涵。

村最美家庭事蹟 篇6

雷正社同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出生於寺前鎮雷家河村二組,雷家河村前任黨支部書記。

雷正社同志出身於前幾十年以成分論的硬成分家庭,當時是推薦上學,成分不好就不能上學。沒有文化,少了學歷,這是他一生最遺憾的事情。1975年雷正社同志被上調到關中抽黃指揮部工程供電隊工作,1982年6月在關中抽黃部被接收為中共正式黨員,同年被調到抽黃車隊當駕駛員。雷正社同志家裏現有5人,其母今年83歲,耳聾,屬聽力一級殘疾,妻子今年58歲,因肢體癱瘓卧牀20xx年,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不能離人,兩個孩子均已大學畢業,自謀職業,各討前程,在外地工作。

20xx年是一個新世紀的開端。不幸的是天有不測風雲,5月27日中午他和妻子拉運小麥時,因繩斷將妻子從麥車上摔下,急速送往縣醫院搶救,病人危在旦夕,經檢查確定頸椎5-6節間嚴重粉碎性骨折,壓迫中樞神經全身癱瘓,由於傷勢嚴重,急速轉院於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做了頸椎移植固定手術,用鋼板及螺絲將頸椎固定,住院三個月,花費7.8萬元。當時新農合還沒有實行,醫藥費無從報銷,全靠東借西湊、親鄰相幫、備受艱難,總算撿回了他妻子的性命。在這百般努力下,保住了其完整的家。從此,其妻長期卧牀,不能做飯料理家務,而且當時大女兒正在讀高中,小兒子讀國中,家庭經濟壓力巨大,生病的妻子心情焦慮、神情不安、長夜難眠、呻吟不斷。他

作為一家之主,不知道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一切,其朋友用以下幾句話描述當時的情景:

辛苦遭逢起一經

妻落麥車殘已成

牀上病榻歎病身

惜慌境裏説惜慌

風雪飄搖雪中燕

病魔纏身轂觫羊

窮困眼淚強自寬

愁顏寂寞少睡眠

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雷正社同志深深思索,痛定思定,他們家不能被落下,不能被時代淘汰。他白天搶時間地裏耕作,晚上照顧病妻。妻子的吃喝拉撒、洗換翻身護理,甚至求醫問藥,得以精神解脱,樣樣力爭做好。病人堅強的活着,兩個孩子安心上學。他東家借西家還,借錢貸款的事從不讓孩子知曉,以免孩子心理有負擔。每逢開學,姐弟倆都能高興返校。這樣過了數十年時間,兒女們相繼畢業,現在都有比較穩定的工作,病人心情也好轉,保住了他們互相關心、互相體貼完整的家。

在雷正社同志家庭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村民選舉該同志做村上主要幹部。當時,雷正社同志因家裏情況實不接受,隨後,鎮黨委、政府幾位領導多次找他談話,村上的重擔、羣眾的期望、村民牽掛的事就落在他的肩上。該同志秉持着誠實為人、誠信做事的理念做事,埋頭苦幹,不負眾望,把村民的事當自家的事幹,兑現承諾,為村民辦了以下實事:

1、20xx年上跑下貸、協調各方爭取資金修通雷家河村通村公路3000米。

2、20xx年修建雷家河村北1公里處攔水大壩,因壩所屬60年代初人工砌石,壩面全毀,每逢澆地就得組織全體勞力用蛇皮袋子裝土攔水,遇大雨又被洪水全部沖走,村民澆地十分困難,該同志下定決心修好此壩,投資十多萬元,加固維修,並修了300米70型水泥渠道。徹底解決了村民澆地難的問題。

3、20xx年修通了雷家河村至交道鎮南社村水泥路面2.6公里。兩次修路全長5.6公里,投資127多萬元,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個人貸款數萬元,確保工程如期完成。此舉徹底解決了羣眾出行難問題。從此雷家河村通了班車,也為村域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鎮黨委、政府等多位領導給予表揚與好評。同年又投資10餘萬元修建雷家河村社區服務中心,村上有了辦公場所,村民開會再也不用站馬路。

4、20xx年分兩次實施修通雷家河上下村水泥巷道1500米,投資40多萬元。由於雷家河村是由上下兩個自然村組成,上下村水泥巷道修通後,村民喜在心裏、樂在其中,言盡方便。

5、20xx年雷家河村又用努力爭取的國家扶貧資金20多萬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栽植核桃樹苗700多畝,修通40型水泥渠道1300多米。進一步改善村民澆地難問題,為村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6、20xx年雷家河村又多方爭取資金300多萬元,復墾雷家河村高山荒地,荒蕪土地400畝。每天由十多輛大型剷車緊張施工。此項目附設抽水站一座、配電站一座、高壓線路1公里多、蓄水池4座,20公分鋼水管約4000米,塑料水管數千米。此項工程建成,將實現荒坡變水田,荒蕪土地綠樹成蔭,果蔬飄香,指日可待。

雷正社同志常説期盼借黨的以及三中全會東風,祖國和農村將會在新形勢下越來越好,農民朋友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祝願殘疾家庭人員也有好心情,有難同當、有伴偕老。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學習貫徹黨的惠農政策,心繫羣眾,做好本職工作,我們的祖國華夏強盛、人民安康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標籤: 事蹟 精選 家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4k34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