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精選30篇)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精選30篇)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孫家棟 ——星斗煥文章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精選30篇)

#感動中國#【孫家棟 功勛科學家】87歲的孫家棟是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等多個“第一”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他領導發射的衞星佔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他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人物頒獎詞【孫家棟:星斗煥文章】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衞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

江西奉新泥洋國小教師 支月英——芳蘭振惠葉

#感動中國#【支月英 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1980年江西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19歲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隻身到離家兩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國小,成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她從“支姐姐”到“支媽媽”,絢爛了大山裏兩代人的童年。

#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人物頒獎詞【支月英:芳蘭振蕙葉】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3

三入火海救人英雄 王鋒——忠義感乾坤

#感動中國#【王鋒 火海救人英雄】20xx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陽一棟民宅突發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3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王鋒卻幾乎燒成“炭人”,約五六十米的路上都是他血染的腳印!儘管各界解囊相助,10月1日38歲的王鋒還是永遠走了……

#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人物頒獎詞【王鋒:忠義感乾坤】面對一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4

湖南衡山白雲村大學生村官 秦玥飛——君子通大道

#感動中國#【秦玥飛 耶魯村官】耶魯大學畢業,現任湖南衡山福田鋪鄉白雲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玥飛選擇回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6年。改善灌溉系統、建現代化敬老院,為鄉村師生開展信息化教學……他説成功不可能一夜間發生,“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做。”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5

書記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看似寥寥數語的評價實則卻是對張富清老英雄的高度敬重。在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啟動之際,書記親自做出重要批示,彰顯出“不能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的錚錚承諾,張富清同志的典型事蹟無疑是最為鮮活的“歷史教科書”。

張富清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來鳳縣領導多次上門探望。老人總是動情地説:“當年和我並肩戰鬥的那些戰友,許多都犧牲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我有什麼資格把戰功拿出來顯擺呢?又有什麼資格向組織提要求呢?”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張富清老人深藏功名63載的緣由,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樸素的內心獨白,也道出了一名共產黨員最純粹的理想信念。

作為黨的基層工作者,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要以張富清老同志為前行榜樣,堅定理想理念,自覺與實現民族復興和中國夢相融相生。要以克己奉公、一心為民作為根本出發點,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不斷強化自身的理論武裝,增強執行能力,嚴格廉潔自律,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大局觀,幹好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

學習張富清,就要學習他堅守初心的奉獻精神。革命戰爭年代,勇敢衝鋒;和平時期,不怕偏遠。初心在心,始終如一,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永遠是奉獻、奉獻、再奉獻。在張富清身上,奉獻就是底色,奉獻就是追求,奉獻就是夢想。深藏功名,堅守奉獻,這就是新時代我們奔跑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奔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精神是奔跑的營養,奔跑有奉獻,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時代,我們都在奔跑,我們應該用奉獻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個輝煌的成績。

學習張富清,就要學習他敢於擔當的價值觀。俗話説:“偉大源於平凡,崇高緣於質樸”。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學習張富清戰鬥英雄,匡正人生價值座標,始終以英雄為榜樣,強化擔當擔當意識,努力幹好本職工作,堅決完成黨交給的每一項任務。因此,要時刻以先進為標杆,以典型為榜樣,做一個永葆黨員本色的好乾部。同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始終不忘自己的理想目標,敢於直面矛盾和羣眾的需求,逐條分析解決問題,把嘴上説的、會上定的、紙上寫的,變成一個個的具體行動和一項項的務實有效的舉措。

學習張富清,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克已奉公的精神。在部隊,張富清保家衞國,奉獻勇敢,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奉獻的是默默奮鬥,淡泊名利。我們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做到嚴於律己兩袖清風,要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要做到淡泊名利、經得起考驗,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要始終貫徹落實黨中央“八項”規定,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樹立起共產黨人胸懷坦蕩、無私無畏、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6

張桂梅的事蹟感動每個人,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着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們欽佩。“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

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麼目的,有什麼好處?什麼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着説:“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着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着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向傳遞真愛的使者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繫,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華坪。媽”、“張媽媽”。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華坪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和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校園媽媽”、“張媽媽”。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她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幸運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張老師的生命價值觀非常清晰。

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們學習她,學習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

我們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重要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大家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重要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我們學習她的精神品質,有利於在社會主義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為一名戰鬥在大理市太邑山區的教師,我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7

湯洪波,1975年10月出生,湘潭縣雲湖橋鎮飛欄村人。他從一名飛行學員成長為一名航天員,這一路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又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在困難面前,湯洪波迎難而上,勇於直前,敢於衝破一道道難關。

1995年,湯洪波被空軍某航校錄取。可入學後,他遭遇到了第一道難關——體能成績在班裏是最後一名。空軍航校的學員是實行淘汰制的,如果體能通不過,就會被淘汰。怎麼辦?練!只有練,才能增強體能。於是,湯洪波一有空就在跑道上一圈一圈跑,在單槓雙槓上反覆地練,在操場上堅持跳高跳遠。晴天,就在操場上鍛鍊;雨天,就在器械室鍛鍊。不管學業有多忙,他堅持天天練從不間斷。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他的體能成績從最後一名進到優秀行列。

從航校畢業後,湯洪波來到了空軍某部。在進行飛行訓練時,湯洪波駕駛的飛機在落地時,一度把握不穩。於是,他總是拿着飛機模型比劃着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他躺在牀鋪上,腦子裏還在一次次演練操作飛機的起降,琢磨着眼手腳如何更好地協調;甚至在吃飯時,他也常常拿着飯勺子比劃着。經過幾個月訓練後,他的飛行訓練成績次次被評為優秀。

20__年,湯洪波被選為航天大隊航天員。天空和太空,有着巨大的跨越,航天員要完成上百個課目的訓練。這些訓練,既挑戰學習能力,更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可失重訓練一度是湯洪波邁不過去的坎。失重訓練時,訓練服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動。一段時間,他一穿上訓練服,心裏就煩躁。後來,他請教執行過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如何闖過煩躁關,又請工作人員把訓練服温度儘量調低,以便讓情緒穩定下來。經過反覆訓練後,他終於闖過了這道難關。

20__年12月,湯洪波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20__年6月17日9時22分,他和戰友聶海勝、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向了太空。3個月後,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勝利返回地球。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8

王珏(1970—20__),男,生前系温州市洞頭區大門鎮嶴面村衞生室醫生。

王珏化名“蘭小草”,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每年2萬,已經堅持了15年,並承諾希望能捐夠33年。慈善機構收到了捐款,想要尋找到這位好人,多次聯絡,王珏都沒有現身。

家人曾問王珏,為何以“蘭小草”的名字行善? 王珏當時説:平凡、善良的奶奶特愛畫蘭花,並且在村裏很受尊重,取名時將“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

缺席了無數次公益獎項頒獎,堅持公益捐款十多年,今年7月,王珏被檢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最終得以大白。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9

1996年,劉伯明在北戴河療養時,聽説要招航天員,當時對航天員也不太瞭解,但參加體檢心裏很激動,因為“能當上飛行員就很神聖了,當宇航員,那是什麼感覺”!

“當時只知道加加林和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一直激勵着我,我讀高中的時候,當時寫作文我就用過那句話:‘對個人來説,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説,卻是一大步。’首先我對阿姆斯特朗這種精神特別佩服,他把這件事定位在全人類的事業上,當時這句話給我啟發很大。後來對載人航天陸陸續續瞭解了一些,尤其是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失事給我的印象很深。通過這幾次事件,我對載人航天比較瞭解了,而且認為這件事特別適合一個非常勇敢的人去執行。”

神六任務 地面陪同

神六任務中,劉伯明入選了梯隊。雖然最終沒能上天,但他和戰友們一直在地面值班,陪同在天上飛行的費俊龍和聶海勝。

20__年10月12日深夜,太空中的聶海勝即將迎來自己41歲生日時,劉伯明從攝像機畫面裏看到聶海勝的面部有些紅——“感覺如何?”

聶海勝回答:“很好。這麼晚了,還不睡啊?”

劉伯明説:“你都不睡,我能睡嗎?”

回憶起這一幕時,劉伯明開心地笑了。在他看來,從神五到神七的每一次飛行任務,都是14名航天員共同完成的。

劉伯明是航天員中英語最好的一個,但他當年會考時的英語成績卻是零分。

他九年級時的語文老師張述和説,劉伯明就讀的農村國中,英語課只開半年,也沒有正規的英語老師。但,即使在一門課零分的情況下,劉伯明還是考入了縣裏的重點高中,並從此在英語學習上格外下功夫。

“他連走路、幹活時,都在背單詞。”父親説。

劉伯明和妻子張瑤都愛好體育,是鐵桿球迷,喜歡多種體育項目。凡是有世界級比賽,不管是晚上什麼時間,兩人都會爬起來觀戰。劉伯明經常沒有時間,張瑤就代飽眼福,回來再將精彩片斷講給劉伯明聽,而劉伯明也像聽評書似的陶醉在一旁。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0

【頒獎詞】崇仁厚德

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事蹟】劉盛蘭,男,91歲,山東省煙台市蠶莊鎮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着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着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20xx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裏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着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1

3、心有清泉:趙久富

【趙久富事蹟】

趙久富,男,60歲,湖北團風鎮黃湖移民新村黨支部書記。

20xx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餘嘴村成為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村支書趙久富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留下來的名額,告別80歲高堂,認真細緻作好移民工作,代領61户村民搬遷到團風鎮移民新村。

20xx年,跨世紀工程南水北調正式通水。此時,南水北調移民第一村十堰鄖縣餘嘴村支書趙久富帶領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來,大家也都找到比過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調一期移民開始時,七歲的趙久富跟隨父母搬遷到了餘嘴村,20xx年,他成了村裏移民的第一責任人。這裏有61户要外遷到千里之外的黃岡。家園難捨,故土難離,移民工作最難張嘴。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的是幹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遷的標準,趙久富可以選擇留下,但他還是主動選擇了外遷黃岡。趙久富80多歲的父母親決定不跟兒子外遷到黃岡,但他們支持兒子帶頭外遷。

村支書帶頭外遷,61户村民陸續簽了搬遷協議,20xx年的4月30日,移民搬遷對隊伍就要出發了,家家户户開始收拾家當裝車。趙久富黨旗掛在了自家外牆上,這是他在餘嘴村當村支書的第26個年頭,也是他在餘嘴村當村支書的最後一天。趙久富的母親拄着枴杖步行了5公里,來到了移民現場。母子遙望,趙久富不敢流淚,怕耽誤了移民的行程。

20xx年,餘嘴村變成蓄滿清水的庫區。而移民們在趙久富的帶領下,在新的家園也走上了致富路。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2

《杜甫秋興八首集説》是葉嘉瑩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電影邀請日本音樂家佐藤聰明以杜甫《秋興八首》為本,結合雅樂及現代樂創作電影音樂,為杜甫詩歌帶來新生命,並以杜詩形成電影的隱性雙線敍事結構,由外而內,追尋交織於葉嘉瑩身上的個人生命史和詩史。

影片表層的結構,是以葉嘉瑩在北京察院衚衕的祖宅為章節,從大門走入脈房、庭院、內廂房,循着時間和空間脈絡,一層層進入更深的心靈境地。最後一節沒有名字,似乎暗喻祖宅的被拆,也隱藏了內心深處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味。王國維説“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這是葉嘉瑩辛苦坎坷的一生經歷,而一位友人卻説她,“人生最難的就是把自己退到一個位置,用相同的態度去接受一切,輕而化之”。

經歷了這麼多離難興悲,一個人如何能夠承受得了?但葉嘉瑩泰然處之,平靜、疏淡地回憶自己的漂泊輾轉和至親的離去,彷彿都是第三人稱敍事中的雲煙過往,而她沉浸、陶醉其間的,是唐詩宋詞。她津津樂道於王國維的“要眇宜修”難以統領朱彝尊的《靜志居琴趣》,自得於為它找到了一個名詞“弱德之美”。當她沉醉地吟誦《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娓娓道來其詩詞之法門時,像在電影裏滴了幾滴她的學術精華,令人想見那些學生為何會仿造聽課證來聆聽她的講學。葉嘉瑩一針見血地道出古詩詞中幽深隱祕的情感,而對於自己親歷的喪亂、生死卻彷彿視而不見,這在電影裏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復調,留給觀眾思考回味。

這種優美的復調形式中,也帶有對古典詩詞呈現形式的一種現代化創新探索。前不久,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在網上再次引發熱議,很多網友好奇於其中的男女對唱歌詞全然不同,卻能完美和諧,其中也借鑑了一種詩詞相和的復調形式。在《掬水月在手》中,最為精妙的一處是葉嘉瑩和其師顧隨兩首同題詞作的呈現。他們曾就一殘句“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先後創作兩首《踏莎行》,兩詞意思相和,但文辭不同。電影中,男聲和女聲同時吟誦了這兩首詞,字幕分在左右兩邊,而最後一句合為一處。這令人感受到了詩詞吟和中,文辭雖異,卻能共通共鳴的妙處。稍顯遺憾的是,“對唱”版《踏莎行》朗誦語速稍快,字幕停留太短,未能給觀眾留夠思考和欣賞的間隙。這是復調結構對於大銀幕呈現的挑戰,細節、層次豐富,大量文言文和古詩文穿插呈現,在小屏幕和網絡傳播中,更方便隨時停留查看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這種復調結構所帶來的參差錯落之美。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3

大愛深沉:張紀清

【張紀清事蹟】

張紀清,74歲,江蘇江陰市市民。

20xx年11月,在郵局突然暈倒的老人張紀清被送到醫院。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祕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0xx年的好心人炎黃。

1987年,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1000元的捐款用於敬老院的建設,捐款人署名是“炎黃”。當時這筆捐款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工資。從此以後的20xx年間,無論是希望國小還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20xx年間,江陰人一直在尋找“炎黃”這位好心人,當地甚至還建設了一個“炎黃陳列館”。

20xx年11月,這位好心人“炎黃”終於現身了,他就是張紀清。張紀清出生貧苦,改革開放後成了鎮上首個萬元户。手裏有了些錢他就開始捐款。之後,他又幹回了老本行會計,拿的是死工資,可是捐款卻沒有中斷。張紀清在家裏明確表態,錢會用到別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錢自己去掙。現在張紀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樸,現在還住着過去的老房子,但是依舊捐款。

張紀清坦言署名“炎黃”是不想讓被幫助的人有負擔,他説“我們做一點點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張紀清就是“炎黃”,這個祕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並一直支持着他。這份堅持20xx年的凡人善舉成就了大愛,在這個冬天帶給很多人温暖。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4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沒有什麼坎兒過不去的”。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兩人幾十年來相濡以沫、身殘志堅,為了小康生活而不懈奮鬥的故事感染了全國的億萬觀眾,也被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點名。在雙雙重度殘疾的現實下,兩人不僅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還無微不至地照顧哥嫂留下的兩個孤兒,孝老愛親美德成為每一個家庭的精神標杆。

孝老愛親 良好家風眾口傳

“當初,我到她家提親時,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兩個殘疾人在一起無法生活。”張順東説,他並沒有放棄,最終以真誠打動了她,組建了這個特殊的家庭。結婚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相繼而來。

隨着兩個孩子的出生,家裏日子更難了。李國秀用腳抹把淚:有時一分錢都沒有,覺得日子太不如人了,別人能收穀子自己不能收,栽秧的時候找不到人幫忙,兩個人急得哭,死的心都有啊!兩口子哭完,咬咬牙還得幹。李國秀常常流着淚説:“我這一生最大的虧欠,就是不能給孩子一個擁抱。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用雙手抱大的,而我家的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張順東堅信:兒女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決不能把貧困傳給下一代,再苦再難也要供孩子讀書。20__年,女兒張光瓊讀高三,日子也到了最難的時候。張順東夫婦想辦法,家裏多養了十幾頭豬。地少了地瓜秧等豬食不夠,除了自家七八畝地,兩口子還租種幾畝地。張光瓊説,爸媽晚上幹完活回來,再烀好第二天的豬食,常常半夜了。此時張順東腳跟發炎,原本一張創可貼就能護住的傷口,裂開大口子,腳腫得像榔頭。有時候走路,腳印都是沾血的;晚上泡腳,又是一盆血水。家人勸張順東歇歇,他不肯:“腳閒好了,家就閒垮了”。傷情不斷惡化,張順東左腳到了必須截肢的地步。女兒勸他去做手術,張順東直搖頭:“錢花在了醫院,你上大學怎麼辦?”女兒説:“書我不讀了,我要出去打工!”張順東、李國秀又氣又愛,一家人哭作一團。這一年,張順東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户。後來他做了左腳截肢手術,根據有關政策,兩萬多的手術費,自家只出了八百多元。張光瓊永遠記得:我讀大學,是爸爸用腳換來的!撫養孩子雖然艱辛,但好在一雙兒女都已成人成才。如今,大女兒大學畢業已經成婚,在一所國小教書,小兒子在東川也有穩定的工作,家裏的生活越來越好。

張順東夫婦從小就言傳身教,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夫妻倆雖然殘疾,照顧自己都有困難,但從未因此推卸自己贍養父母的義務,母親已經八十多歲了,生活難以自理,這對身體殘疾的夫妻把老人照顧得很好,老人經常誇:“老東是個好兒子,國秀更是個好兒媳。”

張順東哥哥家有兩個孩子,前些年張順東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繼去世,之前,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曾承諾過,一定會照顧好孩子們。哥嫂的兩個孩子從小就成為了孤兒,由張順東母親幫助撫養,為了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經常給予無微不至地照顧,後來母親失去勞動力,孩子們雖長大了,但夫妻倆依舊操心着,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學一樣都沒有落下,他們夫妻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兑現了當初的承諾。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5

不久後,丈夫離世,她精神上的石頭隨之瓦解。女兒畢業、結婚,她肩上的重擔也隨之減輕。當時她想:“我一輩子辛勤勞苦,到晚年,我的兩個女兒都出嫁了,我想我將來可以樂享餘年。”

1976年,命運給了52歲的葉嘉瑩又一次沉重的打擊。當年那個與她相依為命在患難中成長的大女兒,在外出旅遊時出了車禍,與女婿同時罹難。料理完女兒、女婿的後事,她閉門不出,日日哭泣,寫了10首哭女詩,每一句都是對女兒最透徹的思念。

“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痛哭吾兒躬自悼,一生勞瘁竟何為”,她歎命運不公,反思勞瘁一生的意義。年逾半百,痛失愛女,葉嘉瑩悲痛欲絕。但是經此一難,葉嘉瑩突然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聽聞中國恢復大學聯考,她請願回國教書。她要讓自己從“小我”的家中走出來,要把“餘熱都交給國家,交付給詩詞”,要把“古代詩人的心魂、理想傳達給下一代”。

她曾在信中寫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沒有選擇的餘地”,而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動地爭取。1979年春,國家同意了葉嘉瑩的申請,最終受邀去南開大學任教。於是,葉嘉瑩在南開大學開始了三十餘年的教書報國路。

每次上講台,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雖然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但是仍常常在黑板上大段板書。

因此,她的課程在南開非常受歡迎,不僅中文系,外系外校甚至外地的學生都來聽講,場場爆滿,甚至有學生為此偽造聽課證。在此期間,葉嘉瑩應邀到國內的幾十所大學講學,以及輾轉國際多所大學講學,她將傳承古典文化作為自己的責任。

除了教課,葉嘉瑩在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以老師顧隨的名義設立“駝庵”獎學金。她在晚年賣掉京津兩處房產,又將自己的稿費、版税收入悉數捐出,累計捐贈3568萬元,在南開大學設立了“迦陵基金”,用以支持研究古典詩詞文化。

將全部財產捐獻,在她看來,不過是實現了她“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的一點願望。莊子説:“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不懼歲月,優雅老去。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6

毛相林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紮根基層一線的脱貧攻堅楷模。

向毛相林同志學習,要學習他對黨忠誠、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10年內遞交入黨申請6次,帶頭學習黨報黨刊,堅守基層43年,毛相林同志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赤誠。身為新時代的基層青年幹部,向毛相林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堅守基層一線,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絕對忠誠,恪盡職守、積極作為,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向毛相林同志學習,要學習他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毛相林同志始終牢記職責使命,不懼艱險、迎難而上,向貧困挑戰、同命運鬥爭,做新時代的“愚公”,以最原始的方式步步向前鑿進,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一條“天路”,結束了下莊村與世隔絕的歷史。向毛相林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想為敢為、勤為善為,奮力推進重慶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向毛相林同志學習,要學習他心繫羣眾、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毛相林同志始終保持純真質樸的為民情懷,心裏總是裝着下莊村的父老鄉親,為修村裏公路拿出自己的錢,為修文化廣場、衞生室、下莊人事蹟陳列室無償讓出自家建房用地,用真心付出和無私奉獻贏得幹部羣眾的廣泛讚譽和信賴。向毛相林同志學習,就是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心實意為羣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永遠做人民羣眾的貼心人!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7

他是一位老者帶着一副碩大的墨鏡顯得精神抖擻,但是墨鏡裏卻藏着一隻失明的左眼;

他有一副健壯的身板透露出軍人的豪邁氣魄,但是健壯的身板卻沒有了大部分的四肢;

看!這位沒有左眼和四肢的老者正在用裝着筆的殘肢揮灑筆墨在書寫着他濃墨重彩可歌可泣的人生!當看到電視裏這一組組感人的畫面時我被震撼了。

他是誰?他就是朱彥夫,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一個錚錚鐵骨的山東漢子;一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共產黨人;一個永遠心繫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乾部。

朱彥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區的小山村,家境貧寒。戰爭年代他不幸失去左眼和四肢成了“肉軲轆”但他仍然是戰士!和平年代作為村支書的他身殘志堅帶領羣眾脱貧致富。他殘後不願寄生拼命鍛鍊自理能力,學會裝卸假肢,吃飯,穿衣,解便,還學會了認字,讀書和寫字。僅有0.3的視力的他克服重重困難寫成《極限人生》這部書,他是中國的保爾,他是時代的楷模,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朱彥夫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什麼是人生的價值怎樣堅定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怎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做為一名線路檢修的電力工作者我被他身上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堅強的意志,在工作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在困難面前我們要用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它而不是迴避它。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辦法提高,多向同事請教,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磨練自己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只有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了,我們整個團隊的能力就會提高,才能更好的把線路工程做好,更好的造福人民,更好的服務社會。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為民服務的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我們所從事的職業關乎人民的生存發展,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稍有不慎不但給自己帶來傷害更給人民和國家造成損失。因此在工作當中我們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心繫人民,工作認真負責,保質保量完成,不隱瞞或者遺漏隱患的問題,不偷懶,不走捷徑,操作規範,安全意識強,切實解決好人民羣眾的突出問題,讓我們的線路工程讓領導放心讓人民滿意。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堅持不懈的毅力。作為線路電力工作者除了自身的業務技能外更重要的一點要具備堅持不懈的毅力品質。在自身的安全意識上我們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安全第一,永不鬆懈,不報僥倖心理,要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永遠有安全的保障,才會不斷進步。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人品,他當村支書,從不領村裏一分錢。在工作中我們不能拿不屬於我們的集體的一針一線,不能腐敗不奢侈,要勤儉節約,愛護集體的公共財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業績樹立更好的形象。

朱彥夫先進事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行動起來向朱彥夫同志學習,為人民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8

1998年1月5日,從全軍數千名優秀飛行員中選拔出的首批14名航天員進駐航天城,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立。這一天,從此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此後的20年,航天員大隊圓滿完成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多人多天、太空出艙、交會對接、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後有11名航天員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劉伯明就是其中光榮的一員。

20__年的秋天,神舟七號以天馬行空的優美姿態在太空繪就了當年最美的中國畫面,劉伯明與翟志剛、景海鵬三位航天員經過了68個小時多的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後,將這一壯舉留在了所有中國人的記憶裏。

在入選航天大隊之前,劉伯明和另兩位航天員翟志剛、景海鵬一樣都曾經是飛行員,對於航天事業的熱愛,促使他報名並經過嚴格的選拔,進入了航天大隊。十幾年來,在航天大隊裏,他經歷了嚴格的訓練,做好了隨時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出征太空的準備。在這一次的神七載人航天任務中,他終於夢想成真,實現了自己作為航天員的最高理想,併為祖國和人民帶來了成功太空漫步的捷報!

航天英雄劉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的一個普通農家,他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時候,家裏很窮,劉伯明很懂事。假期裏,他上山放豬。在依安一中讀書時,學校離家有20多裏地,別的同學都住校,但懂事的劉伯明為了省住宿費和餐費,每天騎自行車

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別的孩子早起兩三個鐘頭。為賺學費,劉伯明暑假到附近磚廠做力工。冬天的依安特別冷,即使不下雪,劉伯明騎到學校時也是臉上、脖子上、身上掛滿了白霜,衣服都是濕的,被同學們戲稱為“小雪人”。但是無論雨多猛、雪多大,他從未遲到或早退過。父親劉志生説,雖然每天騎車往返20公里很辛苦,但是劉伯明高中3年從未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過。高中3年,鍛鍊了劉伯明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為他日後奠定了堅實基礎。

正是從高中時代的一篇英文課外資料中,劉伯明第一次接觸到了“航天”這個詞。“‘對個人來説,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説,卻是一大步。’讀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時説的這句話,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確是全人類的事業。”劉伯明事後表示。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19

劉伯明,男,漢族,籍貫黑龍江依安,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__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備份乘組。20__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獲“航天功勛獎章”。20__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據央視新聞消息,17日12時43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此後,飛船返回制動發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

返回艙成功着陸後,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搜救分隊第一時間抵達着陸現場,返回艙艙門打開後,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身體健康。

隨後,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員劉伯明55歲的生日。他説:“這個生日,我終生難忘。以後,我們會飛得更遠、更久,會將外太空更美的風景帶給億萬華夏兒女!”

前天,中國空間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即神舟十二號,在太空中遨遊了92天后,成功降落在東風着陸場。

在太空“出差”的英雄航天員們,終於回家了。

航天員劉伯明今年55歲,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曾經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而對於很多南方人來説,齊齊哈爾這是一座“查無此人”的城市。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這是航天員聶海勝(中)、劉伯明(右)、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新華社發

其實並不是,這是一座很厲害的城市,神舟七號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翟志剛,東京奧運會第34金王曼昱,演員沈騰、張翰,歌手吳莫愁等也來自齊齊哈爾。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0

12年前,一位剛剛考入大學的學生,為了讀大學,而又不得不同時要照顧自己患病的母親,所以只能揹着自己的瘋娘一起上大學。他的故事當年感動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那麼12年過去了,這位不惜千里背瘋娘上大學的劉秀祥如今怎麼樣了呢?

他叫劉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個貴州偏遠的普通農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順其自然的,那麼也許大家也就都不會認識他了。但是他正因為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而收穫了成千上萬人的眼淚和感動。

他在家裏他排行老三,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本來最小的他應該是得到哥哥姐姐們的照顧,和父母的寵愛的。生活即使過得有點艱難,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然而上天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四歲開始就要承擔起所有家庭的責任。

在劉秀祥四歲那年,命運的魔爪便毫無聲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讓他本來幸福的家庭偏離了軌道。這一年,劉秀祥的父親突然發病,被緊急送往醫院後不久便去世了。這對於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説,也許還不知道什麼是生死,什麼是永別了。

劉秀祥的父親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更別説他怎麼託付別人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緊接着他的母親也因為承受不住這天大的打擊,患上了間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連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這三個未成年人身上。

在經受了這樣的打擊,4歲的劉秀祥本來還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沒想到7年後自己的哥哥姐姐因為忍受不了這樣不堪的生活離家出走,再無音訊傳回。劉秀祥從此過上了更加艱難的生活,只能依靠村裏的一些鄰居幫襯過日子,好在哥哥姐姐這些年教會了他如何種地,才讓這11歲的孩子可以維持生存下去。

剛讀三年級的劉秀祥,承擔起了照顧患病母親的重擔,忍受着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為這種磨練,讓他懂得了堅強,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每天他為了不影響去上課,迎着還未褪去光華的月亮就得起牀了,去地裏種菜,去山上砍柴,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準備,最後給母親做好早飯才能放心去上學。

生活已然怎麼艱難,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的念頭,所以他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當時學校離他家很遠很遠,每天來回就得花4個小時,這不得不使他要比別人跑得更快,所以腳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

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的,因為他付不起高額的學費,也不能去太遠的地方讀書,家裏喪失自理能力的母親還需要他照顧。最終他做出了一個堅強的決定,選擇了一個不要學費的民辦中學就讀。

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他帶着母親到縣城上學,為了解決住宿問題,他在學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簡易的棚子,這裏便成了他臨時的家。

這樣艱苦的條件並沒有影響他求學的信念,白天他在學校心無旁騖地上課,晚上他就出去撿破爛來換生活費,去菜市場撿剩菜拿去做飯,吃肉對於他來説是一種奢望。為了夢想和母親,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而是保持着樂觀向上的精神。

在那個金光燦燦的夏天他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通知書,高興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幾圈。為了湊足自己的學費,他揹着自己的母親到山東賺學費。當然大學他同樣是揹着自己的瘋娘去學校,在經過了報道之後,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好心人開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學校的幫助下,他最終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學業。

畢業那年,很多單位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在面對前程似錦的未來時,他又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鄉做一名鄉村老師。也許在大城市裏工作會更好,工資也會更高,但是他説,他要回饋這個家鄉,回饋這個社會,要用自己的經歷去激勵更多的孩子,讓他們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這樣他帶着母親回到了曾經的故鄉,成為了當地的一名普通老師,不再過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經是縣裏實驗高中的副校長,不過他仍然堅持在教育一線的崗位上給孩子們上課。

20__年劉秀祥入選了中國好教師,他説這只是幸運,而沒有覺得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是上限了,他覺得自己還要更加努力。

20__年劉秀祥榮獲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説這是碰巧,他的內心到底有多偉大才能承榮譽時而沒有半點驕傲。

他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戰勝不了的磨難,不拋棄,不放棄就會成功。我們出身的環境沒法改變,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他用自己最勵志的人生告訴我們,“倘若命不眷你那便與命爭,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與天鬥。”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1

傷病對於每名運動員都是頭號“公敵”,蘇炳添也沒能倖免。在蘇炳添14年的職業生涯中,20__和20__年兩次遭受腰傷的困擾,並且10年他還受過一次傷。20__年他飽受腰部肌肉傷病困擾,競技成績嚴重下滑。全年17強,只在室內賽拿到3個冠軍。他最看重的室外百米僅在瑞士賽奪冠,成績為10秒34。當時蘇炳添傷病嚴重程度,教練組都很悲觀了。更可怕的是,蘇炳添自己也萌生了退役的想法。跟小時候自己總想着做逃兵不同,這次是因為自己的身體跑不動了。想着壯志未酬,蘇炳添那段時間無比痛苦。但是經過無比漫長的困獸之鬥,最後蘇炳添還是選擇了繼續戰鬥。在500多天沒有參加任何比賽的背景下,蘇炳添在20__年4月24日廣東肇慶的田徑分區邀請賽跑出9秒98。賽後蘇炳添熱淚盈眶,上次破10秒還是在3年前。雖然離的時間不久,但是對於蘇炳添來説卻恍如隔世。觀眾們看到蘇炳添的神勇表現也無比激動:他們的“蘇神”回來了!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2

臨危不懼 捨己救人

回顧張麗莉受傷的那一幕,第十九中學教師李金茹泣不成聲。那天,距離李金茹幾米外的張麗莉站在車旁正在疏導學生。突然,原本停在路旁的客車猛地向學生們衝過來。危急時刻,只見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一名嚇傻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無情的車輪碾到了下面。“我當時第一反應是麗莉完了,大喊快救張老師。孩子們也高喊,張老師怎麼了!”李金茹説:“其實麗莉當時如果躲開完全有充足的時間,但她把精力放在救學生上了!”“麗莉呵護學生勝過自己。”第十九中學副校長靳豔萍説,她還有一次保護孩子的故事在學校傳為佳話。20xx年冬天,張麗莉班裏有一名學生生病了。她領着幾名班幹部去看望。過馬路時一輛自行車因為坡路太滑,搖搖晃晃地朝學生閆泓軼撞了過來,眼看就要撞上了。這時,張麗莉猛地一把將閆泓軼攬在懷裏。閆泓軼沒什麼事。可是張麗莉卻被自行車撞了個正着,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麗莉在生命垂危的時候,還惦記着她的學生。”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主任趙鳴雁説,“張麗莉昏迷多天後,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高位截肢後,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後果會是怎樣。出人意料的是,張麗莉不僅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説:“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30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30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3

神舟十二號今天安全返航了,神十回家了。在這個舉國歡慶,為之自豪的時刻。我們不得不為我們的航天英雄豎起大拇指。這其中就有我心中的英雄,聶海勝。

聶海勝是湖北棗陽人,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他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他曾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員梯隊。聶海勝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已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__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__年10月12日,終圓了“九天攬月”的夢想。20__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神舟十二號飛船20__年6月11日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__年6月20日,太空授課中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狀態,指令長聶海勝盤起腿,玩起了“懸空打坐”。

聶海勝為區區幾元錢的學費犯愁,只好東挪西借,有時代替學費交到老師手中的竟是一隻兔子。聶海勝姐弟六人,他排老六。父母靠種田維持生計,家大口闊,生活拮据。小時候,糧食不夠吃,印象裏最多能搜撿到的就是紅薯面做的黑窩[1]子、雜麪餅,蘿蔔乾、鹹菜、大醬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因此直到現在聶海勝一聞到大醬味就犯惡心。對待學習,聶海勝自覺而刻苦。儘管沒錢買學習資料,但課本上的內容,在哪頁哪個位置,他都清清楚楚。樊莊村國小教師徐大田説,海勝讀國小時經常穿着姐姐的舊布衫,打着赤腳,但他學習很刻苦,特別是數學成績好,經常考滿分。國中畢業考試,聶海勝考上了縣重點高中。那個假期,他搬木材、下地幹活,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國中畢業考試,聶海勝考上了縣重點高中,整個楊壋鎮只有兩個學生考上。學校瞭解到他的家庭困難,為他補助了救濟金。每次放假,他還去十幾裏外的堂兄家幫着搬木材、裝茶葉、下地幹活,一個假期下來能掙十幾塊錢。就這樣,他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

若預備梯隊有機會飛天的話,執行過神舟六號任務、已於20__年晉升少將軍銜的聶海勝,將成為首位以將官身份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1964年10月13日出生於湖北棗陽的聶海勝,是唯一一位從「神五」到「神九」四次載人任務的梯隊成員。

儘管各國載人航天曆史上,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年齡並無上限,但因為年齡等原因,14名首批航天員中還沒有執行過任務的成員,將部分退役或轉崗。

20__年10月17日,也就是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凱旋兩年零1天之後,費俊龍、聶海勝平安返航。與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相比,中國神舟實現了新的跨越。把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送入太空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與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那枚火箭相比,在運載質量、安全性能、舒適性以及圖像實時測量系統等諸多方面進行了75項技術改進。要把1公斤的東西送入軌道,火箭就得消耗62公斤。神六飛船比神五重了200多公斤,因此發射神六的火箭也重了許多。

火箭的可靠性為0。97,安全性為0。997。第一次在點火通道里又加上了一道“保險門”。這樣,在出現誤點火信號的情況下,即使火工品爆炸了,也無法點燃發動機。科研人員還找到了改善振動環境的最佳途徑,減少了火箭在飛行過程中振動給航天。20__年6月10日,擔任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宇航員。飛船飛行任務的3名航天員名單公佈。湖北籍航天員聶海勝繼執行“神六”任務之後再度“飛天”。

聶海勝,他是祖國的英雄,兩次上九天攬月,他無愧於人民,他為祖國爭的的榮譽,將載入史冊。我心中的英雄,我要向你學習。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4

近日,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芭蕉箐坪子村小組村民張順東、李國秀夫婦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稱號。這是張順東夫婦繼獲得全國脱貧攻堅奮進獎、全國最美家庭稱號後,獲得的又一項榮譽。

從北京領獎回來,張順東和妻子李國秀、兒子張光雲商量起了在電商平台開店的事,開始計劃接下來的新生活。

立冬過後,烏龍鎮芭蕉箐坪子村的天氣涼了一些。每天清晨,張順東會和妻子結伴來到田間,打理自家菜地。站在田埂上,望着遠處高低起伏的山脊,張順東不時會想起以前自己和妻子一起去趕集的日子。

二十幾年前,為了多賺錢,張順東夫婦在村裏開起小賣部。他腦子靈,背穀子去賣,再買一些雜貨回村,放到自家的小賣部銷售。每週逢一、四、五,天剛矇矇亮,張順東和李國秀夫婦就出發去縣城。

“天亮了再走,好攤位就沒了,會耽誤生意。那幾年,村子到縣城的路還沒有修通,我們兩個順着山脊走去縣城,別人走一個小時的路,我們要走兩三個小時才能走到,每次去趕集賣貨,來回都要走一整天。”這生意一做就是十幾年。

如今,芭蕉箐到烏龍鎮、東川區的路都修通了,家家門前都鋪了柏油路,從村子到東川城區,開車僅需40分鐘。這個月,村裏又開始進行雨污分流網管的改造,張順東家旁邊的部分道路也在其中。閒睱時,張順東夫妻時不時地在家門口張望,“日子確實越來越好了!”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李國秀露出笑容。

今年,張順東和李國秀把開了20多年的小賣部翻新,這也是村裏唯一的雜貨店。但這幾年雜貨生意不如以往了。“村裏基本上只剩下老人了,一半的人家都是全家在外面打工的,來買東西的人少了。”張順東説。

張順東和李國秀夫婦倆雖然只有一隻手、兩隻腳,但他們不等不靠,張順東學會了駕駛農用三輪車,李國秀則靠雙腳在地裏勞動。這兩年,張順東的腿又做了幾次手術,再次截肢後的雙腿,已無法再承擔幹農活的重壓。他把在外打工的兒子叫回家,幫助自己和妻子一起打開電商這道大門。

今年初,東川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負責人就曾帶着電商負責人上門,為張順東一家量身定製了電商發展計劃。幾個月來,張順東和兒子積極參加了昆明市、東川區舉辦的電子商務培訓班,張順東從電腦如何開關機開始學習,在手機上下載了各種軟件,一有機會便向其他本地電商“達人”取經。在老師的指導下,網上的“順東商店”開起來了。

目前,他們的淘寶店鋪“順東雲品店”已完成了7次直播,共賣出298份東川麪條,其他電商平台的店鋪也在積極接洽中,運營的兩個社交媒體賬號也積累了近5000名粉絲,下一步,他們準備在粉絲基數達到平台要求後,開啟新的直播通道。

今年9月,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張順東、李國秀家加蓋起了雲品電商直播間和刺繡工作室,從線下銷售到網上銷售,張順東、李國秀夫婦開啟了新的增收模式。

“感謝大家來到順東雲品直播間!”直播間裏,張順東常常對着鏡頭不知道説什麼好,這時,平時不太愛説話的李國秀就會接過話茬,讓丈夫拿着商品在鏡頭前展示,而她開始介紹商品、回答顧客的提問。鏡頭外,張光雲一面看着後台數據,一面給爸媽支招,教他們直播時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雖然直播得不算順利,但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想認真做下去,通過自己的嘗試為鄉親們帶個頭,把電商這種模式帶進村,走出一條新的致富之路。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5

學習體育兩不誤

蘇炳添不僅是國家隊的中國速度,還是暨南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樣非常讚賞,“蘇炳添陽光、努力且十分謙虛。雖然因為訓練的原因不常在學校,但是和同學老師的聯繫和溝通從不間斷。在學習上,雖然是體育特長生,但卻十分認真。本科論文還是‘優’!平時因為訓練缺課,都會及時補上。是體育生中很努力、很認真的人,願意學習的一個孩子。”

正是因為謙遜的性格,在張培萌跑出10秒成績後,蘇炳添和張培萌成為了互相推進的搭檔,兩人攜手奪得亞運會接力冠軍,並刷新了全國紀錄。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6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後,我幾乎可以淚流滿面了,一個個感動人物,一件件感動的事都湧現在我的腦海中。

一個總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細細心、批改文件時總是一絲不苟,他對科學的熱愛,他就是----朱光亞。他20__年逝世。他對以前充滿遺憾,對未來充滿嚮往。當我看到朱光亞的一幕情景之後,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個肝膽醫生,不畏手術的風險,執意的來策劃手術計劃。當一個女孩生命垂危時,眾多醫生都不敢為她醫治,而他卻不管如何都要試試,進行了9個小時的手術終於結束了,女孩已經好了起來;他還常常為別人着想,為病人們擺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時找不到鞋……他就是吳孟超,把病人當做是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而且他要求的手術費是十分便宜的。

劉偉對未來的嚮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擊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難。他這種嚮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後用腳彈出了一首首優美動人的鋼琴曲。

這三個人物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們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動人物。不論是殘疾人還是四肢完好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空。為別人所着想、為他人創造美好的未來:這是吳孟超和朱光亞。而劉偉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堅持不懈闖出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夢想。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7

缺胳膊缺腿但從不缺“鈣”,殘軀不足30公斤卻意志如鋼。濟南軍區原某師戰士、一級傷殘軍人朱彥夫謝絕特級護理,在沂蒙山一個異常貧瘠的小山村幹成了一番事業。3月下旬,記者採訪時,人們用3句話概括他的傳奇人生:參加戰鬥上百次,失去四肢和左眼;擔任村支書25載,治山治水拔窮根;宣講千餘場,著述兩部書。

朱彥夫出生於1933年7月,14歲入伍,16歲入黨,先後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戰役戰鬥上百次,3次榮立戰功。1950年12月,在異常慘烈的長津湖戰役中,朱彥夫所在連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後,全連僅剩下一個彈傷遍體的朱彥夫。歷經47次手術、93天昏迷後,朱彥夫雖然醒了過來,但膝蓋以下、肘部以下和左眼珠全沒了,成了一根名副其實的“肉軲轆”。

重度傷殘,信念依舊。1956年初,剛學會穿戴假肢行走的朱彥夫,毅然回到家鄉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第二年,朱彥夫被推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25年。期間,他帶領羣眾在石山中打出3眼深水井和3個大口井,修建引水渠,徹底解決了祖祖輩輩吃水難問題;帶領鄉親填平3條大溝,平整出近200畝旱澇保收的小平原,年增產糧食數萬公斤;帶領羣眾種樹、種果,綠化荒山800餘畝,經濟效益持續釋放。現任黨支部書記劉文合對記者説:“老支書是個大能人,在他帶領下,俺們村在全縣第一個有了拖拉機、第一個實現平均畝產300公斤、第一個通了電……”

1982年,身患多種疾病的朱彥夫辭去村支書,鄉親們以為他要頤養天年了,不料他又開闢了另一個戰場:傳播我黨我軍光榮傳統。14年間,他到軍營、企業、學校,作傳統報告1000多場,聽眾超過百萬人次。期間,沒有上過一天學的朱彥夫,翻爛4本字典,閲讀大量經典名著,用嘴含筆、用殘臂夾筆,撰寫出版了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説《極限人生》。1996年,他作傳統報告時突發腦梗塞,從此半身癱瘓。出院後,他又口述了24萬字的傳記文學《男兒無悔》。

81歲高齡的朱彥夫曾有多個身份:戰士、支書、作家,而他最看中的是“戰士”這個身份。他説:“戰士就意味着衝鋒,生命不息衝鋒不止。”今年3月,濟南軍區黨委和山東省委分別作出《關於深入開展向朱彥夫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8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是前進中源源不絕的動力,任何時候,精神支柱永遠都不能倒下。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的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四種: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永不言棄的抗爭精神,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勇於創造的創新精神。

(一)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兩人加起來,只有一隻手,兩隻腳,但是,他們身殘志堅,自立自強,樹立了“脱貧光榮,爭貧可恥”的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不爭貧,他們付出了超越常人數千倍、數萬倍的艱辛艱苦和汗水心血,才實現了脱貧致富奔小康,真正應驗了一句話:“凡自強不息者,必獲自救”。

(二)永不言棄的抗爭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不拋棄、不放棄”,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們夫妻合力奏出了與生命不屈抗爭的最強音。正如貝多芬所説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們夫妻永遠不向命運低頭,攻堅克難,永不言棄;生命不息,就與命運抗爭不止。

(三)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不等不靠,迎難而上,艱苦奮鬥;迎接挑戰,戰勝自我,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雄辯地證明了“奮鬥,改變人生;夢想,使我們與眾不同。”在他們夫妻頑強地拼搏下,女兒大學畢業,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兒子長大成人,現已外出務工,“脱貧致富奔小康,鄉村振興放光芒”,現在,他們家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紅紅火火。

(四)勇於創造的創新精神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敢於直面生活,善於創造、勇於創新。在鄉村振興的戰略中,超越自我,永不懈怠;發展電商,積極作為;奮力開拓,終有所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29

1988年3月,劉秀祥出生在貴州望謨縣一個偏僻的農村裏,他上面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家中條件不太好,勉強有口飯吃。

不幸的是,在劉秀祥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去世,家中的頂樑柱倒了,天塌了。

母親因受不了打擊,精神出現問題,一家人眼看就要沒飯吃了,劉秀祥的姐姐和哥哥決定輟學回來幹活,只讓弟弟一個人堅持上學。

姐姐後來對劉秀祥説:“無論生活再苦,都要堅持讀書,並且要出人頭地。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好好學習。對於我們這個家庭背景來説,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道路。”

劉秀祥將這一句話銘記在心,開始努力學習,可現實並不會因為你不認輸就輕易放過你,等待劉秀祥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劉秀祥11歲那年,突來的大冰雹把田裏的莊稼全毀了,一家四口頓時陷入絕境.

年僅17歲的姐姐最終決定嫁人來逃離這樣的苦難生活,而哥哥把家裏唯一值錢的耕牛給賣了,然後拿着錢遠走高飛……

一連串的打擊讓劉秀祥母親的病情更加嚴重,已經到了生活無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時,小小的劉秀祥也沒有能力撐起這個家,怎麼辦?

命運雖然殘忍,但劉秀祥不肯低頭,他把家裏的田地全租出去,換來每年500斤的糧食,勉強夠自己和母親吃。

每逢週末,他還跟着村裏人上山挖藥材賣,用賺來的錢買油鹽,還有母親要吃的藥,就這樣過了兩年,國小畢業的時候,劉秀祥以全縣第三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

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由於成績足夠優異,考慮到劉秀祥家的困難,學校決定讓他免費入學。

為了照顧母親,劉秀祥把她一起帶到學校所在的縣城,因為身上沒錢,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搭了個草棚,便成了母子倆臨時的家。

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劉秀祥一下課就去撿廢品,每個月能掙20塊錢,這一點錢根本不夠用,他們能活下來的惟一法寶就是省。

劉秀祥和母親每天吃的都是白開水泡飯,有時候他會去菜市場撿一些別人丟掉的爛菜葉,這就算是“加餐”,豬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年,劉秀祥以優異的成績考進當地最好的高中,還攢了600塊錢。

去高中學校報到時,劉秀祥依舊帶着母親,此時學校附近沒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塊一年的價錢,租了一個農户家裏不用的豬圈,這就成他與母親的住所。

劉秀祥的日子依舊過得很苦,他學習的時間比別人少,但成績依舊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績,考上大學是板上釘釘的事,結果因為壓力過大,考前一週他生病了。

劉秀祥想過放棄,但他無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記中曾寫過的一段話:“當你抱怨沒有鞋穿時,回頭一看,發現別人竟然沒有腳。”

是啊,劉秀祥起碼還有個媽媽,他還有家,於是他重整旗鼓,準備再考一次,再難再苦都不能將他打倒。

蒼天不負有心人,20__年,劉秀祥如願以償考上了山東臨沂大學,他依舊帶着自己的母親去上學。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事蹟,被《人民日報》及多家中央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也感動了無數人。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篇30

蘇炳添破十神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機會總是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速度,屬於執着於每個0.01秒的人。

懷揣着這種不服輸的信念,蘇炳添捅破了這層讓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窗户紙”。

蘇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破十對中國是個里程碑,作為中國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我感到非常驕傲。但在未來的路上我還要繼續努力,不要因這個成績而自滿。”蘇炳添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説。作為中國“飛人”,他的未來依然可期。

劉翔的含恨退役,讓黃種人在短跑領域出現真空,蘇炳添橫空出世,及時填補了空缺,這位步頻型的小個子英雄,擁有無與倫比的瞬間啟動能力。在國內,蘇炳添面臨張培萌的競爭;在亞洲,蘇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戰,儘管之前蘇炳添生活在張培萌、桐生祥秀的陰影下,但天道酬勤,他憑藉劃時代的壯舉榮膺黃種人第一飛人,註定被寫進體育歷史教科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3vm3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