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2500字範例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2500字範例

7月31日,我校13名大一本科同學在魯雄剛副書記、副校長的帶領下,在上海站乘坐k560次列車,經過24小時20分鐘的車程,於8月1日午後順利抵達延安站。延安小分隊的活動將圍繞“延安紅色精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再發現與新形式宣傳”這一課題展開。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2500字範例

一下火車,同學們就被延安當地獨具特色的地理風貌吸引:林木葱鬱的高山環繞城市,房屋建築依山而建,裸露的黃土與穿山而建的公路隧道,目之所及的一切使同學們腦海中原本由影視作品塑造出的陝北樣貌第一次鮮活起來,而這裏崢嶸的革命歲月也慢慢鋪展開來。

在10天的行程中,同學們首先抵達延安市區,以延安大學為基點探索延安室內的紅色遺蹟、文化設施、新聞出版機構與主要商圈;隨後,奔赴南泥灣,以當年三五九旅戰士們棲居的山頭為基點學剪紙、包餃子、唱民歌;末了,前往西安,在博物館與宏大的歷史遺產前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發展脈絡。

在延安大學的協助下,同學們很快在延大學生宿舍安頓下來,與本校迥然相異的住宿環境:八人間寢室、公用水房、洗手間、定時23點熄燈、沒有空調和電扇,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別樣趣味的大學生活。稍事休整,第二天,實踐活動便正式展開。

同學們首先來到的是延安大學內的校史館與路遙紀念館。在校史館中,通過講解員飽含深情的講解,同學們瞭解了延安大學曲折的建校過程,而延大的建校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國在那一艱難時期的建國史、我黨在延安期間發展史的縮影。延安大學在1941年由澤東青年幹校、中國女子大學和陝北公學院合併而成。在今天,依託着其歷史底藴和文化積澱,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專業成為了其特色專業,學校正源源不斷地為延安當地以至於陝西省全省輸送着各類人才。其校史中許多校友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通過了解同學們認識到,如果延安大學加大對於優勢專業的投入,甚至以此形成一種文化產業,那麼相信這樣的一段光榮歷史一定會反哺延安人民,進一步促進其經濟的發展。

接下來在延安大學學生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了路遙紀念館,瞭解路遙的生平。偉大的作家路遙正是因為熱愛,才能在貧困和疾病中也不放棄寫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文學創作。正如北大才女劉媛媛在演講中所説的“貧窮並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性”。即使生活貧困但精神世界仍然可以很富有,依然可以有所成就,追求在大多數人看來很奢侈的夢想。從《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同學們難以忘懷這位“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作家。路遙的作品將作為本次課題的重要切入口,成為成員們進一步瞭解黃土文化的重要契機。參觀學習過程中,魯雄剛副書記還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路遙及期作品的深刻認知,是同學們對路遙的認識更加深入和形象。

接下來,同學們步行來到了楊家嶺革命舊址。在延安大禮堂外的樹陰下,同學們首先聆聽了延安大學行政學院團委書記李生策的報告《xx在樑家河村》,回顧了xx當年相應號召上山下鄉後的一系列成長史。從文革時父親遭受迫害,自己毅然決定下鄉,到無法堅持逃回北京,再到被祖父母鼓勵重返延安,與當地羣眾共同建設,在屢遭駁回的基礎上,不斷申請入團、申請入黨,最終成功入黨並被選為樑家河村村支書,率先建設沼氣池的故事讓同學們不無感慨。同學們還了解到,在當今的延安,還有許多總書記長期捐贈而得以不斷髮展的學校等設施。

隨後,大家走入黨的七大會址大禮堂。會廳內正中央掛着毛主席和朱德的畫像,兩邊的24面黨旗象徵着從1921—1945年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年。這裏見證了“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七大的召開,也見證過名劇《白毛女》的首映。禮堂不遠處的****中央辦公廳,是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舉行地。周圍,分佈着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等人的舊居。同學們穿梭於一個又一個窯洞中,在陰涼的窯洞中感受着當年熱火朝天的革命工作氛圍。

此時的延安,難得地下起了雷暴雨,延河由於上游水庫泄洪,水位上漲了不少,整個延安突然又籠罩在了煙雨之中,平添幾分秀氣,顯出了少有的面貌。

第二天的參觀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畫上了句號。延安革命紀念館是展現延安革命歷史最全面、最廣泛的展示集中地。不論是黨來到延安、在延安發展各項事業、搞大生產運動還是後期的戰略轉移、再次解放延安,針對延安革命的各個重要歷史時期,館內都有豐富的展示。館內的講解與豐富的史料展示和場景復原,讓同學們對延安革命史中重要的人、事以及時間節點有了深入的瞭解。“世界的延安”展廳也將成為小分隊課題的重要切入點,期望深入瞭解在延安的國際友人及他們與延安革命史交織的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夜裏,歷經不少周折,校黨委朱志遠書記專程來到了延安,看望參加實踐的同學並一起參加了小分隊的活動。次日夜晚,朱書記還饒有興致與部分同學一起來到街邊小吃店,一邊關心學生的食宿問題,一邊交流社會實踐的體驗,使同學們感受到了學校的關心和對社會實踐工作的高度重視。

第三天一早,朱書記、魯書記與同學們一起乘坐公交抵達南橋,參觀****西北局舊址博物館。與其他博物館不同,這裏除了黨的建設工作外,更加偏重西北局在發展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關係上的成果,詳實展示了陝甘寧邊區建設的經濟數據,展櫃裏也放着許多老百姓生活常用的物品。在序言廳的牆上,摘錄着毛主席的一句話“我説陝北是亮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點。……陝北已成為我們一切工作的試驗區。”“這裏就好像是整個當今中國的prototype。”一圈瀏覽後,同學們對陝北地區是怎樣孕育出了整個新中國文明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隨後,大家來到了抗大舊址紀念館。大門口的“活潑、緊張、嚴肅、活潑”分外搶眼。整個展館,完整展現了抗大從沒有教員、沒有教材、沒有教室的“三無”學校,通過在延安革命時期不斷吸納生源與人才,最終發展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國防大學等多所學校,成為新中國公立高等教育源頭的完整歷程。窯洞教室、草紙教材、糙米糠菜、幾十人的大通鋪與如今的上科大校園彷彿站在歷史隧道的兩頭。從一無所有到光輝遍灑,抗大的辦學歷程無疑激勵着每一個人在踐行“立志、成才、報國、裕民”的上科大人才培養理念的路上走得更遠。

在雨中,學校領導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延安市地標——寶塔山的山頂,放眼山下,盡是當今延安城區整齊、欣欣向榮的面貌。同學們在革命紀念館曾經瞭解到,當年在日軍與******軍的輪番轟炸下,延安古城幾乎喪失殆盡,而只有寶塔作為航標得以留存。一時間,同學們漲起了豪情,登上台階,一起擺出了前進的手勢。

第四天一早,同學們又和朱書記與魯書記共同乘坐公交車來到了棗園革命遺址附近。大家首先來到了張思德紀念碑前,聆聽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黨性教育教研室教授李世民講述延安精神與張思德的事蹟。李教授以親近生活的口吻,將張思德的優秀品質概括為“言必信、行必果”、“説的少、做的多”,並一同分析了白求恩同志與雷鋒同志的事蹟。末了,李教授還提醒同學們注重歷史唯物主義,要結合歷史環境來分析人物,才有價值與意義。

隨後,大家步行來到棗園舊址,瞻仰遺蹟。毛澤東主席一生159篇重要文章,122篇寫於延安,而其中29篇就在棗園完成。棗園內的灌溉溝渠和一間間窯洞,大家聽着講解,一處處走過。

幾站公交車又將大家帶到了唐樂宮劇場,品鑑舞台劇《延安保育院》。在《延安頌》、《延安保衞戰》等當地的大型演出中,該劇因着眼點獨特、情節動人、視覺效果出色而獲得了更多的好評。在這裏,組內的同學發生了意見上的碰撞與交織。一些同學在演出結束後熱淚盈眶,也有一些同學認為劇情沒有跳出老規矩、沒有營造好整體的節奏。該劇將作為課題“新形式宣傳”部分的重點研究對象,探索進行符合當代人審美習慣的紅色文化衍生宣傳應該具有哪些合適的手段與出發點,也力圖為該劇本身提出有益的建議。

下午,同學們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延安大學團委,聆聽李教授的報告《延安精神與成功之路》。報告中,李教授指出,不管是奧運精神還是世博精神,歸根結底,他們都發源於陝北、發源於延安。李教授説,延安精神歸根結底是“艱苦奮鬥”精神,加上黨中央正確的政治路線,就能將黨,將國家,帶上成功之路。同學們就馬錫五審判法這一話題進行了一些提問,李教授由此告訴大家,“司法為民”,中國社會目標是法治,然而當下不能完全脱離人治,因而馬錫五審判法在當下依舊有它的意義在。李教授最後説到,做事,我們要講求辯證唯物主義;做人,我們要講求歷史唯物主義。

第五天,由於前期活動緊湊,不少同學感覺疲憊,小分隊進一步分為小組進行活動。一個小組上午出發,前往鳳凰山附近進行了考察,探訪了陝甘寧邊區銀行舊址與延安市中山圖書館(即市圖書館)。同學們發現,延安市市內的文化設施亟待完善,市圖書館內的圖書更新緩慢,建築陳舊,讀者稀少;而街上曾有過的書報亭也在市容整治的時候被一筆抹去,作為新華書店的發祥地,城市中卻難覓書香,讓人惋惜。

另一個小組下午出發,來到了《延安日報》社,找到了許懷金社長,一方面瞭解延安市的經濟發展情況與政策走向,另一方面調研延安媒體行業的新媒體發展規劃。許社長親切地向同學介紹説,延安依靠豐富的石油和煤炭資源,長期以來有着較好的經濟基礎。但是近年來受到國際能源市場價格下跌影響,開始步入了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的階段。許社長同時也驕傲地説,延安地區豐富的紅色革命遺址、黃帝陵與陝北黃土風情人文風情也是延安發展旅遊產業的重要資源。安塞縣的腰鼓早已在世界各地打響,教練員供不應求。《星光大道》節目中,陝北民歌歌手也屢屢奪冠,颳起一股“陝北風”。民間剪紙更是充滿藝術氣息,惹人喜愛。在新媒體發展問題上,許社長拿出了市委市政府的許多文件説,在新一輪媒體融合建設中,《延安日報》社擔綱了延安新聞網、延安日報網的建設工作,即將進行早期過刊數字化,微信、微博、客户端全覆蓋,多媒體採編平台培訓等工作。本次課題將試圖建立一個介紹延安歷史資源的專題網站,期望能與延安新聞網合作,為自助遊旅客提供充分的導覽信息。

第六天一早,同學們拜訪了八一敬老院。與別的敬老院不同,這裏的老人基本都是經歷過戰役的延安地區的老人。在交流過程中,有的老人興致勃勃拿出自己的書法作品給同學們展示;有的老人拉着同學的手在掛滿歷史照片的走廊裏一路小跑,興奮地介紹着革命的歲月;有的老人清了清嗓子就唱起了嘹亮的軍歌。儘管年事已高,但老人們個個神采奕奕,看同學們聽不懂陝北方言,就動筆寫了起來。臨走時,幾位老人把同學們拉到了毛主席像旁一起拍了照,同學們都感歎道“這裏真不像一家敬老院啊”。

晚上,在動身前往南泥灣的前夜,同學們和帶隊老師來到了延安大學團委的辦公室,進行了一次思想交流會,討論了近期在延安的參觀與實踐後的感受,並結合課題主要切入點“國際友人在延安”、“《延安保育院》演出”、“路遙的黃土高原”、“新媒體宣傳建設”的撰稿方案,對延安市中心“千城一面”、抗大與科大創校比較、延安地區經濟發展的未來、當代人接受紅色教育時不自覺“跳出”歷史情境,難以浸入、八一敬老院所見所聞、文化設施建設落後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進一步提升了對延安精神和紅色文化的認識,並以此結束了小分隊在延安市區的實踐活動。

8月7日一早,同學們與陪伴了多日的延安大學團委的志願者同學們告別。同學們將離開延安市區,前往南泥灣,住宿窯洞,捲起褲管,下地幹活,開展下一段珍貴的人生體驗。

範文二

有這樣一段記憶,雕刻在心、無法磨滅;有這樣一段征程,充滿艱辛、風雨無阻;有這樣一羣老人,矢志不渝、奉獻不止。為了緬懷革命先輩、傳承革命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月28日,校學生會實踐團一行12人在劉嘉老師的帶領下從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人文樓前出發,奔赴湖州槐坎,開啟了為期三天的“重走革命之路 追尋紅色記憶”社會實踐活動。

讀不完的歷史

6月28日中午,校學生會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順利到達了湖州市長興縣槐坎鄉温塘村。下午2點,實踐團首先前往槐坎鄉江南紅村蘇浙新四軍紀念館進行參觀。到達紀念館的時候,隊員們感受着革命的氣息,經過講解員的講解,知道了粟裕將軍在革命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革命戰役中,長興縣一共有104位戰士奮勇抗戰,而現如今僅剩下兩名倖存者,這兩位老人現在都有102歲的高齡。隨後,調研團面對黨旗進行了莊重宣誓,並在粟裕將軍墓前進行了深沉的哀悼與懷念。

紀念館裏的記錄,讓隊員們學習到了當年革命先輩堅韌不屈、勇於奉獻的精神,也更加清晰的明白我們身上肩負的重任。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沿着革命的道路,繼承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踏不盡的征程

6月29日早上午,校學生會實踐團繼續探尋紅色革命路程。隊員們從住所出發,路經槐坎鄉老汽車站、新槐村、東風村、仰峯村,歷時2個半小時到達新四軍革命舊址——新四軍司令部。在當地村委的帶領下,隊員們進入了原本封存的司令部舊址,參觀了粟裕將軍在革命期間的住所,裏面包括了粟裕將軍的辦公室、住房、機關內部的醫療所及紡織坊,並且根據當地村民提供的信息,知道這所住所也是粟裕將軍兒子粟戎的出生地。繼續往裏走,到達新四軍的供給部、政治部和辦公室三大舊址。裏面的每個房間都還存放着當時新四軍所使用過的工具,這一件件老舊的工具,證明着當年新四軍在這裏為百姓做過的貢獻。

中午,實踐團到達了東風村的革命舊址——方司令和譚司令的住址和十月村的革命舊址——蘇浙公學舊址。這裏面的事物和粟裕將軍住所的事物相似,儉樸、簡約,這都是新四軍生活的體現,也是敍述着新四軍戰役過程中生活的不容易。

下午,我們返回住所。一天下來,我們行走了兩萬四千多步,雖然大家都感到筋疲力盡,但是也紛紛表示瞭解了蘇浙新四軍的部分歷程,重走他們的老路,就是為了感受艱辛,為了能夠更加珍惜我們的現有的好生活,好好利用現在好的條件,加強學習,將來成才能夠更好地報效社會。

道不盡的故事

6月30日,實踐團的任務就是尋找新四軍革命仍然還倖存下來的革命老戰士。在村委的幫助下,有幸找到了一位革命老爺爺和一位瞭解革命的老婆婆。爺爺説:1943年的時候新四軍在此革命,因為要擴軍,所以他也參加了戰役,那年,他才18歲。老人含淚給我們介紹着當時新四軍革命的辛酸歷程,他説,這段辛酸史,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更感謝新四軍帶給他們幫助。

在老婆婆家裏,她和我們描述了當時的戰爭情況。她説:自己的爺爺是個地下革命黨,她用顫抖的手一邊筆畫着,一邊講述當時的戰爭史,老婆婆含淚説:她的爺爺和母親被日本鬼子抓住,逼供新四軍內部信息,在拒絕回答後被狠狠的鞭打。她還描述了新四軍的逃亡過程。聽着這些血淚史,我們也跟着落淚了。

三天社會實踐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帶給每一位隊員很大的感觸與收穫。隊友們紛紛表示,這次暑期紅色之旅,不僅帶領我們重温歷史,設身處地的感受到了那段崢嶸歲月,而且也進一步切實體會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我們會更加銘記歷史,發揮紅色精神,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情懷深入心,伴隨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lgpk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