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情況報告 >

高中化學科評估自評情況報告

高中化學科評估自評情況報告

一、科組概況

高中化學科評估自評情況報告

化學科組是我校一支年輕而又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教學隊伍,經過科組教師的多年來的共同努力已成為了一個富有務實奉獻、開拓進取精神的和諧團結的集體。科組教師與時俱進,努力地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和實踐能力。以教科研促教學,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面積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化學尖子生。全體全體教師勇於創新,爭創一流。在教科研和教學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業績。20xx年被評為廣州市“優秀化學科組”。

新課程的實施,掀起了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給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樣也是對我們化學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新的挑戰和機遇。化學科組全體老師乘課程改革的東風,滿懷豪情地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大潮,勇當弄潮兒,勇創教學水平的新高,三年來在教科研和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科組教師承擔了“十五”市、區教育科研立項課題,並已順利結題,獲得了三等獎;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獲獎或發表的有115篇次。先後有42人次獲得校、區、市、省級單位的表彰。

1、教師基本情況

科組現有教學人員共19人,全部本科學歷;高級教師11人,一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佔化學教師的57.9%。

2.實驗室配置與設備

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XX年學校在區電教站的大力支持下對理、化、生實驗室進行了徹底改造,現共有化學實驗室6間,分上下兩層。其中一間是化學探究室,主要供輔導學生參加化學競賽及化學課外活動用,所配儀器設備先進。五間配備了抽風裝置,可進行一些有毒氣體產生較多的實驗;全部實驗室都安裝了先進的、帶電腦的多媒體平台。配備了兩名專職實驗教師,各種儀器、設備、藥品、模型齊全,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開出率均達到了100%。

3.教師教學硬件與軟件情況

全科組老師人人通過學校電腦水平測試,每人都配備了台式電腦,可在寬帶網上縱橫馳騁,大部分老師可自行開發多媒體課件,實現了信息技術手段與本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信息化教學在我校的迅速發展,本學科組教師在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方面,在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方面,在以實驗為引導、探索啟發式教學、做好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探討性分組實驗等方面,全面啟動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網上的化學實驗資源,把研究性學習貫徹到每一個課堂教學中。利用一系列成功的實驗教學為學生學好化學打下堅實基礎。

二.教學理念與教學目標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自古以來歷代教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我們仿效之.!

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我們敬仰之!

30年前我們忽視了智育,30年後我們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應試教育,忽視了德育和體育,如何撥亂反正,實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我們探究之!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我們實踐之!我們以為教書育人的科學發展觀的四大基本元素是: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全面---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

協調---知識、方法、價值觀三維教育可持續發展---自學方法、終身學習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它以促使學生髮展為根本,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立足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大力倡導科學探究,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滲透和融合,構建新的高中化學新課程體系。我校化學組的各位教師,自廣東省開展新課程標準以來,積極參加省、市、校各級的培訓,各位教師還努力學習有關新課程的理論,本組主要學習了《走進新課程》、《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指導》和《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等四本書。按照新課程實驗全員培訓,不培訓不上崗的規定,我們連續三年組織化學教師參加市的新課程培訓,還參加了市教研室化學科在教研活動中的理論學習和觀摩課學習。每位化學老師都取得了新課程培訓證書。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形成了新的教學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教學,作為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正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只有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才能使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布魯納認為:認識結構是指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的心理結構,是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內部因素和基礎。學習不是被動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積極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成功學習的基礎,只有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認識、主動獲取教學內容,主動吸收人類精神財富,他們才能認識世界,從而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2.創新教育

舊教材中,化學課程內容偏重於學科知識專業化、系統化,講究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存在着“繁難偏舊”的弊病,這是以知識為中心教學和片面追求升學率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有鑑於此,新課程立足於21世紀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着眼於課程內容與學生認知特點和發展需要的內在聯繫,提出新的學習主題和相應的內容標準。由此出發,新課程標準對作為課程內容具體體現的化學教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首先,教材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社會發展的現實,展示化學對推進社會文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才能紮根於學生的心靈深處。其次,教材內容的安排也體現科學探究的特點,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材內容的信息傳遞也用文字陳述,圖形、表格和各種醒目的欄目等多種途徑,從而增添化學知識的魅力,讓學生喜歡化學和主動學習化學。最後,教材在知識安排和版面設計上富於開放性和彈性,給老師和學生留有個性化創造的空間。總之,化學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個性活力,體現了濃郁的人本意識。

3.研究探索

新課程開設了一些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如高一化學有調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價格、資源情況及燃燒物對環境的影響,對家庭燃料的選擇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燒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二化學調查常用電池的種類、使用範圍、性能和價格以及電池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調查廢舊電池如何處理以及回收廢舊電池的意義和價值。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從生活、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中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或化學學科內一些適合於通過探究來學習掌握的基本問題,這種方式要求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時,要遵循科學和進行科學研究的步驟和過程,要敢於面對困難和障礙,科學探究更注重學生在探究中表現出的創造性,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空間不侷限於教育和實驗室,他們還要到工廠、社區、科研所、圖書館等地進行調查、訪問和查資料。經歷問題探究的實踐過程,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體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與感悟,激發起探索、創新的興趣和慾望,建立一種主動宏觀,獨立思考並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4.學以致用

新課程更好地體現了化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能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世界,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首先,貼近生活,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認知事物的有效途徑,結合日常所聞,並由此得出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便捷,更有感性認識的基礎。因此,新課程中編寫了一些課外小實驗或家庭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在課餘利用日常生活用具或物質就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當學生能用化學知識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後,他們是十分高興的,並有一些成功感,由此,可以進一步激發起對知識的渴望,並有助於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很有好處。

5.環境保護

21世紀隨着現代科學與技術進步,給人類社會帶來了高度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但同時也給人類生存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和各種公害。在眾多的環境污染問題中,以大量化學物質進入環境、破壞生態、影響人體健康最為嚴重。為了預防和解決我國環境問題,新教材高一化學《氧族元素,環境保護》開闢了專門的章節,來讓學生們學習環境保護。首先教材告訴我們如何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的方法;其次教材介紹了常見的污染及其防治;再次教材以生動的圖片向我們展示了環境污染和造成的危害,從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我們得到了感性認識。在高三化學教材的《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章節中,進一步要求學生在設計或進行實驗操作時,均應考慮到環境保護問題,對於廢氣、廢水、廢渣及有害物質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氣中。另外,在侯氏聯合制鹼法,燃料的緩慢燃燒、甲烷、煤、石油等章節內容中,也充分滲透環境教育思想。總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新教材在內容上的編排,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要求。科組長盧克老師的《關於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與探討》的論文在《中學化學教學參考》雜誌上發表。

6.愛國愛民

愛國主義教育是素質教育之根本。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古代的化學成就舉世聞名,如黑火藥、造紙術、濕法鍊銅的發明,煤、石油、天然氣的發現,鋼、鐵的冶煉等。在當代,我國的煤、鋼鐵、氮肥、化纖等產量均居世界前列,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qingkuang/y6o7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