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0700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0700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20040700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0700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新聞摘要:

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培訓團

(四川省草原管理站,四川成都610041)

2003年11月,為學習和借鑑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以及發展畜牧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四川省外專局聯合組織的草地生態恢復和“三化”草地治理培訓團一行14人,在南非比勒陀尼亞、約翰內斯堡、開普頓等地,就草地生態、人工種草、土壤肥料、牧草與飼料的生產和貯藏,放牧與農牧場管理、礦碴治理等內容進行了教學培訓,對安格盧(ANGLO)礦業公司礦渣植被恢復區,比勒陀尼亞大學試驗農牧場、開普頓家庭牧場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現報告如下:

1南非基本概況

南非位於非洲的最南端,面積122.7萬平方公里,人口4300多萬人,西南部臨大西洋,東南部臨印度洋,最南端的好望角為兩洋交匯處,地形地貌西部幾乎是沙漠,中部和東部是草地和森林,多以平坦地貌為主,山丘較少見。海拔高度從沿海的幾米上升到內陸的3000多米,氣候特點則是從開普半島的地中海式氣候變化到誇祖魯海岸的亞熱帶氣候,但在東北部內陸則是草原氣候。日照充足但變化較大,全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但時空分佈差異較大。全國農耕地佔10%左右,可灌溉地區佔5%。乾旱、半乾旱地區佔85%,濕潤地區佔15%。

南非的牧草生長受雨量條件的制約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畜牧業以草原畜牧業為主。分佈大致是:東部主要是肉牛、奶牛、豬、家禽等優良品種及雜交種,是畜牧業最集中的地區;北部降雨少、温度高,只適宜飼養當地的品種;西南部幾乎是沙漠,主要飼養美利奴細毛羊;南部沿海地帶主要飼養良種奶牛和肉牛;西北部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種植業主要是玉米、高粱、向日葵、土豆和小麥,也種植蔬菜、葡萄等。南非以礦產聞名,金礦貯量佔全世界的51%,鑽石和寶石貯量相當豐富,居世界第3位。鈾礦貯量居世界第一。交通發達,全國已形成較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高速公路人均佔有里程居世界第3位。從國民經濟結構看,南非以礦產為主的重工業佔國民經濟的50%以上,畜牧業佔30%左右,種植業、釀酒、旅遊及其他產業約佔20%。

2草地生態恢復和“三化”草地治理的主要特點

通過培訓和學習,感受到南非草地生態保護和“三化”草地治理呈現出一些顯著特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作法和經驗可供我們借鑑。

2.1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把草地建設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南非的自然條件並不算得天獨厚,草地和森林資源不算豐富,缺水十分嚴重。但是,南非從城市到公路,從機關、工廠、學校、商店到私人住宅周圍生態植被良好,青草、綠樹、鮮花是他們的主旋律,形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由綠色植物覆蓋的世界。長期以來,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環境立法和執法已實施多年,政府對農牧業生產的投資並不多,但不惜投巨資用於環境保護,大力提倡種草和植樹,並對生態環境保護有嚴格的規定。對採礦企業,在開礦之前必須要有恢復生態植被的規劃,政府才發營業執照;如果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及時恢復生態植被,政府則立即吊銷營業執照,關閉採礦企業。城市和公路建設注意保護原有植被,同時規劃了足量的草坪建植和樹木種植面積。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南非在乾旱、半乾旱生態十分脆弱的地區,建立規模較大的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政府規定造紙廠必須先植樹,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後,才允許伐樹用來造紙。從而形成先造後用、造用結合的良性循環。在南非種草和植樹,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

2.2礦產企業以種草為主要途徑,恢復礦渣生態植被南非是礦產大國,如果管理不當,亂採濫挖會給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礦業公司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勞工健康、人身安全三方面工作,把恢復礦渣生態植被作為己任,實行一邊開採一邊進行植被恢復。根據礦渣上層回填土層的高度,種植不同的植物恢復礦渣植被。回填土層高度在60cm以上,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30~60cm種植一般農作物,低於30cm就種植牧草。礦產企業幾乎用種植牧草來恢復礦渣植被。我們到安格盧(ANGIO)煤礦公司實地學習,瞭解到該公司為提高礦渣草地植被恢復的科技含量,與比勒陀尼亞大學合作,解決礦渣草地植被恢復的技術問題。

2.3發展人工種草,實行圍欄輪牧休牧南非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成為發展草地畜牧業的最大制約因素。畜牧業主要靠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來解決牲畜的飼料來源。因此,家庭牧場都十分重視利用雨季開展人工種草,尤其是在東部和沿海畜牧業比較集中地區的奶牛場和肉牛肥育場,幾乎靠人工種草發展畜牧業。種草面積視飼養規模而定,以栽培禾本科牧草為主或禾本科與豆科牧草混播,選擇耐旱、產草量高、草質較優的品種,在牧草生長季節進行放牧利用;雨季結束後牧草因乾旱缺水而乾枯,其枯草的營養價值仍較高,也可在旱季(或冬季)放牧利用,但大多數牧場都在雨季剛結束時割草調製青乾草。家庭農牧場在種植牧草的同時,一般都安排一定面積的土地種植玉米,作為枯草季節飼草料的主要來源。種植飼草料,實行機械化播種、收割和管理。人工種草,既發展了畜牧業,又恢復了草地植被。

與此同時,牧場主十分重視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大力推廣草地鋼絲圍欄技術,實行劃區輪牧。在當地的春季,牧場主利用雨水和光熱條件相對較好的季節,實行休牧,讓草地有休養之機,使草地得到可持續利用。

2.4提高牲畜質量,實行草畜平衡南非把減少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既作為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的關健措施,又作為保護好草原的重要手段。除北部地區因温度高、降雨少,主要飼養當地的山羊品種外,其餘地區都飼養良種畜和雜交種。肉牛品種主要是安格斯、夏洛來、海福特及其與本地牛的雜交種,奶牛品種以黑白花品種為主;南非是波爾山羊的原產地,山羊品種主要是波爾山羊;綿羊品種主要有飼養美利奴細毛羊和Dorper肉用綿羊。國家十分重視家畜良種的培育和推廣,設立了國家和民間的良種公牛精液中心,專門向全國各地的奶牛場、肉牛肥育場提供優良種畜精液。全國基本形成了國家的、民間的良種精液中心到生產場的良種繁育推廣網絡體系,牧場主通過限制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的措施來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並根據草地的生產能力來確定牲畜的飼養量,實行草畜平衡,既能避免破壞草原,有效保護草原,又能實現長久的經濟效益,推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2.5滅治草原蝗蟲,治理蟲害草地南非蝗蟲對草原的破壞十分嚴重,在蝗蟲危害區域每平方公里有蝗蟲4000~8000萬隻,3400只蝗蟲一天的採食量相當於1只羊的採食量(1.5kg乾草),全國蝗蟲每天要損害6000t牧草。南非政府對治理草原蝗蟲十分重視,建立了蝗蟲預警制度,要求發現蝗蟲必須立即上報,每年政府投資3000~5000萬蘭特專項用於滅治草原蝗蟲。滅治方法主要是在草原專家的指導下,一般在蝗蟲的產卵季節農牧民噴撒化學藥劑滅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6實行科學飼養管理,注重科研與生產結合南非的草地畜牧業是以家庭牧場為基本生產單位,牧場主一般都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農牧和生物技術科研、教學的專家、教授,大都有自己的農牧場,實行科學養殖,其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也較高。牧場主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實行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注重投入、產出和效益。

南非國家設立了農牧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農牧高新技術研究;地方設立了農牧科研所或站,主要研究農(牧)場的實用技術;大專院校也設立了專門從事農牧科學研究的機構和實驗基地,大多數從事基礎研究。農牧科研單位的人員工資由政府提供,但科研經費由公司或農場主提供,公司或農牧場主根據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關健性技術難題,與有關科研所和大專院校簽訂協議,出資進行研究,其科研成果直接應用於出資者,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從而避免了科研與生產的脱節,這一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ANGLO礦業公司的礦渣植被恢復,就是該公司出資由比勒陀尼亞大學進行試驗研究,在礦渣上種植牧草和農作物均獲得成功,並在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

3幾點建議

通過20多天在南非的培訓和學習,很受啟發。結合四川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進一步抓好“三化”草原治理,恢復草原生態植被我省草原位於長江黃河上游和源頭,草原面積3.13億畝(合2087萬公頃),佔全省幅員面積的43%。近30年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草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到2002年,全省有沙化、鼠蟲害、其它退化草原面積達16010萬畝(合1067.33萬公頃),並集中分佈在川西北牧區,這是我省草原保護建設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借鑑南非恢復草地植被的經驗,切實抓好我省“三化”草地治理工作。積極開展沙化草地治理的科學研究,推廣沙化草地治理的實用技術,恢復沙化草地植被;繼續採取生物、化學、物理、保護天敵等綜合措施,治理草原鼠蟲害;大力推廣補播、除雜、施肥等草地改良技術,治理好一般退化草地。特別是在川西北牧區,因採金、挖礦毀壞草原植被的現象很突出。借鑑南非恢復礦渣草地植被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切實抓好礦產企業的草地植被恢復。

3.2建立草畜平衡等三項草原保護制度,合理利用草原一是以鄉為單位劃定基本草原保護範圍,樹立標誌,並公告保護,建立基本草原保護制度。二是根據草地資源狀況和草原承載量,合理確定牲畜發展數量,防止超載過牧,建立草畜平衡制度。並通過加強技術服務和市場引導,加快畜羣週轉,優化畜羣結構,提高牧畜質量,使傳統型的數量畜牧業向質量型的效益畜牧業轉變。三是繼續採取有力措施,堅定不移地實行好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視其退化程度分別進行禁牧、休牧,建立禁牧、休牧和輪牧制度。

3.3加強草原基本建設,提高草地生產能力草原建設,是抓好草原生態環境建設和推進畜牧業發展的根本措施,是解決好我省草原所有問題的關健。多方籌集草原建設資金,加大草原基本建設的力度。重點抓好圍欄改良草地、人工草地、飼草飼料基地、牲畜棚圈以及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提高草原生產力,緩解畜草矛盾,逐步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實行科學養畜,既發展畜牧業經濟,又保護草原生態。

3.4依法加強草原管理,加大草原執法力度認真貫徹落實《草原法》,完善草原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州、縣草原監理機構,加強草原執法隊伍建設,增強執法手段,加大草原執法和監督管理力度,鞏固草原保護與建設成果。做到依法管草、依法護草、依法治草,使我省草原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3.5重視草原研究和實用技術推廣,提高草原保護建設的科技含量南非十分重視農牧科學研究,在牧草育種栽培、草地生態保護、家畜良種培育等方面有較高水平,並取得了一批很有影響的成果,為草地生態建設和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我省要進一步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草原科技隊伍,加強草原的科學技術研究,大力推廣實用技術,提高草保護建設的科技含量。■-[《四川畜牧獸醫》2004年第7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nxv3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