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美術教研活動總結報告(通用3篇)

美術教研活動總結報告(通用3篇)

美術教研活動總結報告 篇1

十月十七日和十九日兩個半天的時間在槐北路國小多功能廳,由區教研室舉辦美術教師培訓和聽課評課教研活動。通過活動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定的啟迪。

美術教研活動總結報告(通用3篇)

裕東國小王劍老師《運用多元評價策略,分享幸福美術課堂》講的很實際,她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教學方法與我們共同分享。從教學上面臨的一系列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策略,我都進行認真的記錄,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我把王健老師所降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美術課動手環節比較多,工具的準備相當重要,尤其是手工課的開設就會面臨所帶美術用具的問題,總會由些學生帶不來會帶不全,從而影響課堂的正常進行,也就會讓一些沒有工具的孩子無所事事,導致他們説話、亂動接着課堂紀律就有些亂的問題。採取集體式購買分發,這樣就不會為材料再浪費時間,每個孩子都有,剩下的課堂環節就非常好調控。

橋西區王勝軍老師的《木板年畫》設計的授課環節很好,整堂課學生都在老師的指揮下一個個環節有序進行,尤其是實踐操作環節,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深厚魅力。精彩的課堂學習會讓學生記一輩子。這就是一節課的成功也是一個老師的魅力所在。所以説好的課堂效果,離不開教師課下辛苦的思考準備工作

在沒有參加這次培訓之前,我認為美術課就是讓孩子畫畫,美術老師沒有什麼幸福感可談,可是經過這兩天的培訓,我看到了這些優秀的同行們,在自己的美術講台上是那麼的遊刃有餘,那麼地享受着經過自己創造的生動美術課堂帶給孩子們的快樂,這對一個美術老師來説卻是最為幸福的一件事。老師就是一個魔術師,創造性地把課堂變成一場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魔術遊戲,環環相扣,想讓學生不聽都比較難。

其實每個老師在教學上都有自己特點,彼此間相互學習交流,是老師快速進步的方法。而閉塞式按着自己的套路一成不變地幾十年教下來,別説學生會煩,可能自己都會麻木地。就某個教學環節或者課題大家分小組進行研討也是一種比較好的學習方式。有機會走出去到南方較發達地區的學校參觀交流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培訓。

美術教研活動總結報告 篇2

時光匆匆,轉眼又一個學期又將結束。本學期教研工作,根據學校教研工作計劃,以打造理想高效課堂為目的,以新課程理念為核心,組織各項地理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理念和能力,促進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以及學校地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研工作。為了更好地開展地理教研工作,先將本學期教研工作如下:

一、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和本學科組教師一起認真研讀相關教育教學理論,教師們真正學到了相關知識,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進行心靈的洗禮,同時,經過深入的學習,深刻感受其中教育的真諦。及時寫出內心的感受和心得,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用堅實的理論基礎武裝自己。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打造優質高效課堂

1.根據學校教導處安排,繼續推行一週一課聽評課活動,加強本學科組各位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和學習,加強集體備課、加強了集體研究,明確教材如何處理,哪些內容需要拓展延伸,哪一部分又可以簡略等等,解決教師對教材使用中的困惑。通過聽評課及集體備課等教研活動,是每一位教師對教材每一章、每一節都進行了分析,使教師之間更好的學習他人的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等等。然後結合教學實際從優化課堂教學的角度出發,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課堂教學的優化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使課改工作順利有效的進行。

2.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手段努力提高本組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向精品課堂推進。通過聽課對其他骨幹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基本的瞭解,並把閃光點進行消化吸收,運用到自己的課堂。同時就發現的一些問題和老師們進行了很好的交流,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加強期中期末前的複習研討交流工作,尤其是八年級複習交流工作。一是通過教研活動進一步明確了一輪複習的要求,要注重基礎知識,要在讀圖能力的培養上下功夫,要系統性地掌握相關內容,要抓住主幹知識,要總結題型及解題方法,選題訓練要精講精練。二是進一步研究近幾年的會考方向,把握重點,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通過小課題研究,讓本學科組每位教師都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及時總結教學心得,提升認識,互相交流。

4.利用網站的作用,加強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學校教導處的安排指導下,我校積極開展網絡教研和交流。要求每一位教師建博客並且不斷充實自己的才寶內容,使廣大教師提高了網絡教研和學習的能力。同時,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也是課堂教學效率得打大大提高。

根據學校教學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充實自己的課堂,為高效優質課堂而不斷努力!

總之,每一位地理教師都應該為地理教研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讓新教育在教育教學之路都能絢麗綻放!

美術教研活動總結報告 篇3

1.瞭解作者的身世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從而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感情。

2.通過意象分析揣摩詩歌的意境,進一步體會詩人對祖國複雜而深沉的愛。

教學方法:誦讀與品味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到“北方”這兩個字,你馬上會聯想到什麼?(啟發:你也許會想到某個物體,也許是某個景觀,也許是北方某種特定的情感)

學生髮言,如:

想到黃河——(那一瀉千里,“奔騰到海不復回”的黃河)

想到長城——(那巍峨起伏,不到那裏非好漢的長城)

想到大漠——(那“沙如雪”,“孤煙直”的大漠)

想到羊羣——(那風吹草低中的羊羣)……

師:這是你們心中的“北方”(充滿詩意的、富有現代感的北方)。其實,你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架構了一座通向詩歌的橋樑,因為聯想和想象正是詩歌最美麗的翅膀。現在讓我們把時光推至1938年,當年輕的詩人艾青在面對廣闊的北方時,他又會有想些什麼?他對北方有懷有怎樣的情感?

二、整體感知:

要求:放出聲音,自由朗讀全詩。(板書課題:北方 艾青)

問:誦讀時,你瞭解到北方是一個怎樣的所在?體會到詩人對北方懷有怎樣的情感?

明確:北方是悲哀的,詩人熱愛北方。令人悲哀的北方,卻點燃了詩人心中愛的火焰。

三、研習前三節問題:

(一)第一、二節

教師過渡:艾青既是位詩人,又是位畫家。他認為詩人“應該有如畫家一樣滲合自己情感的構圖”。在這首詩中,詩人就通過“情感的構圖”來描繪悲哀的北方。

1、聽教師朗讀前兩節(配樂),要求:這兩節中有哪個“情感的構圖”( 哪個畫面)讓你最有感觸?

2、師讀畢,引導:這些構圖就像一個個電影鏡頭那樣向我們展現了悲哀的北方。讀詩還要充分展開自己的創造性想象,選擇你最有感觸的一個畫面,讀一讀,品一品,品出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賞過程中,師簡潔點撥並指導朗讀,再全班跟讀或生領讀等,多種形式相結合。注意:第一生講到的片段一定要點撥朗讀到位,起示範作用。)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引導分三步:畫面想象或評析——語言點撥與把握情感——指導朗讀)

[準備]

(1)行人——細節:上身俯前,一步一步地。(行走姿勢)

路上行人的困苦情狀,所以在讀時要把一步一步掙扎着前進讀出吧。(師示範讀後生跟讀:語速要放慢,語調要低沉)

(2)驢子——(用擬人化的手法描摹在痛苦的重壓下驢子的神態)

載負了痛苦的重壓/厭倦的腳步/徐緩/修長寂寞。(讓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個畫面呈現出來,把作者的悲哀情感讀出來。)

(3)雁羣——(寫出它的形、聲、色)

雁羣為何要遷徙逃亡,因為這裏荒涼寒冷、無法在生存下去了。全部流離到綠廕庇天的南方去了。詩人在這裏強調的是“不安”,是“悲苦”,是“逃亡”,讓我們感到詩人沉重的心情。

師出示材料幫助理解雁羣畫面:(幻燈片)

1937年11月7日,第一架日本轟炸機呼嘯着撲向潼關街頭行走着的中國平民,開始了瘋狂的轟炸。八年抗戰,潼關遭到七年的轟炸,遭受了莫大災難,“房屋十室九家空”。

問:聯繫時代背景,這個惶亂的雁羣讓你有何聯想?

明確:寫雁羣,實寫人民的流離逃亡,生活難以為繼。故要讀出大雁逃亡時惶急、淒涼、忙亂的情狀,相對於讀驢子畫面時的疏緩語氣,這裏要急促。

師總結:北方是如此的暗淡、荒涼、陰鬱、破敗,生活在北方的人民是那樣的多災多難。總之,北方是悲哀的。

(二)學生齊讀第三節。

請一生談朗讀時特別關注這一節中的哪些詞語。

“災難與不幸”、“ 貧窮與飢餓”——這一節是對兩節的概括。

“洶湧”,“傾瀉”——説明災難與不幸的的深廣;刻畫,説明貧窮與飢餓的長久。

四、引導鑑賞第四節詩:

1、品讀前兩句,體會詩人感情的逆轉:詩人由悲哀轉而“愛這悲哀的北國”。讀好“愛”“而”兩字。師範讀一次。

2、北方——北國——國土

師:詩人對這片土地愛得如此強烈,以至於在詩的最後一節反覆詠歎。請找一找一共有幾次?

明確:四次。

問:文題是《北方》,而這裏卻反覆申明“我愛這悲哀的國土”,能否將它改為“我愛這悲哀的北方”?

明確:不能,因為這裏的北方只是當時中國的一個縮影。從“北方”到“北國”再到“國土”,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愛北方,其實就是愛祖國,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愛。

3、愛的理由

師:請再仔細讀一讀,説一説作者愛的理由。

討論後明確:

(1)這土地他們開墾過,這土地,他們生存過,這土地,他們保衞過。現在,遺留給了我們,故要愛它。

(2)人類的文化由語言來傳遞,語言是文化的根,淳樸的言語之的是古老的文化;寬闊的姿態指的是兼容幷蓄的胸懷或博大的胸懷。

(3)這是最艱苦的種族,艱苦中孕育着堅韌的精神;這是最古老的民族,悠久的歷史帶來了燦爛的文化。

師總結:因為這片土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這片土地有我們燦爛的文明,這片土地曾經孕育着我們古老而艱苦的民族,所以艾青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4、拓展感悟。

問:能不能把這首詩定位為一首悲歌?

生討論:

(1)詩人用了三次重複“我愛這悲哀的國土”,使人讀到傷痕累累的祖國,也是曾經讓驕傲和自豪的祖國。(2)我們從“我相信這言語與姿態,堅強地生活在大地上永遠不會滅亡”這些詩句裏讀到詩人對祖國抱有堅強的信念,看到了民族堅毅的精神,給人以振奮和鼓舞的作用。

老師明確:是頌歌。本板塊是頌歌的變奏。變奏是音樂上的術語,所謂變奏,就是先奏出一個自成段落的主題,然後以一系列的主題變形,使主題得到多方面的發揮.現在移植到文學中,指的是主題變形。

情感的“變奏”:——在苦難中堅信,在悲哀中熱愛。(不再是純粹的“聖歌”式讚頌,而是對黑暗現實的悲憤,是反思,透露出深深的悲劇感與憂患意識。是對苦難中的祖國的深沉之愛。)

因此,這是一曲頌歌的變奏。

詩人曾説:“我們是擔戴着歷史的多種使命的……我們寫詩,是作為一個悲苦的種族爭取解放、擺脱枷鎖的歌手而寫詩。”——艾青(《詩論?詩與宣傳》)正是這種厚重的歷史責任感,使他成為“時代的歌手”。這位時代的歌手,如果生活在新時代,看到嶄新的北方,他一定會唱出新的時代變奏曲。

5、生聽藝術配樂朗讀最後一節,要體會出詩人對國土的熱愛和信念!

五、結束語:

朱光潛先生説:“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賞詩的人們不但對於其他種類文學可有真確的瞭解,而且也決不會覺得人生是乾枯的。”我們從艾青的《北方》這一曲頌歌的變奏裏,看到了日寇鐵蹄下的悲哀,聽到了我們詩人堅毅的聲音。北方將使我們這些南方人倍增一份熱愛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n3ov6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