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大學生暑假園區發展歷程和現狀調研報告範文大綱

大學生暑假園區發展歷程和現狀調研報告範文大綱

園區建設促進工業佈局界域化,可以使大量資本、人力、物力在既定區域內集中投入,是迅速推動生產要素集聚、提升產業層次的有效措施,也是實現資源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回顧近幾年工業園區的發展歷程,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出: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越來越直接表現為經濟發展平台之間的競爭和招商載體之間的競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對於資源優化配置、產業合理佈局、做大經濟總量、提升地區形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着沿江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區各級工業園區以規劃為先導,狠抓基礎設施投入和項目推進,園區經濟按照區委提出的"一帶二區三大板塊"的生產力佈局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下面就全區工業園區的發展和現狀加以淺析,並提出對策及措施。

大學生暑假園區發展歷程和現狀調研報告範文大綱

一、園區發展歷程和現狀

(一)、鄉鎮工業園區起步較早發展緩慢

區鄉鎮工業園區建設始於""期間,在全市乃至全省屬於啟動較早的地區。從九二年起各鄉鎮因地制宜,形成了多種發展模式,相繼開發建設了、、馬羣三個工業園區。如:當時的鎮是以本地特色產業為基礎,創建了國際建材工業園;工業園則摒棄"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舊模式,開闢荒山,形成一個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域。當時鄉鎮雖意識到工業園區是新生事物,但還沒有完全從戰略上充分認識建設工業園區的深遠意義,工業園區建設缺少全區統一領導,基本上是鄉鎮自主開發,由於經濟基礎薄弱,且投入有限,基礎設施落後,所以至""末,全區工業園區總體上處於"休眠"狀態,並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

(二)、園區現狀與特點

我區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認真分析總結園區經濟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結合地區發展總體規劃,從發展經濟的戰略角度,提出了"依託園區經濟,實現本區工業的二次創業"的口號,對全區各園區的建設規劃再次進行了細化,明確了園區的功能定位,各級黨委、政府把園區建設工作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今年區委、區政府又提出了"一箇中心、二個市場、三個分園、四個重點園區"的發展思路,將全區工業園區建設推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1、園區建設步伐加快,企業佈局趨向集中。

預計至今年底,全區7個工業園區(4個重點園區、3個分園)規劃總面積達48.64平方公里,累計完成開發面積7.8平方公里,完成總投入16.86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7.55億元,項目投入9.31億元;入園企業148家,其中外向型企業39家,總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6家。

2、投入不斷加大,園區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預計至今年底,全區各園區共完成投資9.82億元,佔全區工業投資總量的89.98%,起到了龍頭帶動作用。其中基礎設施投入4.95億元,同比增長229%,項目投入4.87億元,同比增長186%。預計實現工業產值14.73億元,現價增加值3.15億元,利税1.41億元,佔全區工業總量的比重分別為22.84%、23.83%、26.29%;分別同比增長21.16%、24.71%、27.54%。

3、園區規劃佈局合理,產業特色鮮明。

各工業園區嚴格按照規劃要求,依據功能定位,吸納項目,集聚產業,逐步形成了錯位發展、差別競爭、產業凸現的園區開發局面。馬羣科技園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園區以海陵藥業、金龍軟件等科技型項目為核心,規劃發展IT信息和生物藥業等高科技產業;邁皋橋創業園規劃面積10.2平方公里,園區以7425廠、新恆基管業等項目為核心,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等都市型工業企業;規劃面積為14.77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是我區唯一一家在園區規劃範圍內有深水岸線的工業園區,搶抓沿江開發先機,規劃引進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冶金、建材、機械製造等用水量大、運輸量大、吞吐量大的產業。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3.77平方公里,也依據當地基礎特色產業,把規劃入園項目定位於新型建材、精細化工、機械加工、紡織服裝以及不鏽鋼深加工等產業,使我區工業園區在內涵和功能定位上都有了質的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園區載體招商的吸引力。

4、園區投資環境日趨優化,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

一是在我區現有園區硬環境建設中,絕大多數園區所在街鎮都是按照"先當債主、再當財主"的方式開展園區建設,投入了大量的前期啟動資金,拉框架、出形象,積極吸納民間資本和外來資金,進行園區初期開發。目前多數園區達到了"五通一平"的要求。二是隨着園區建設的深入和經驗的積累,各街鎮對園區的管理與服務手段趨向成熟,成立了園區管理辦公室,區領導牽頭各重點園區,街鎮領導掛抱重點項目,為入園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全區園區軟環境建設夯實基礎。三是由於入園企業在基礎實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共享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建設和運作費用,降低了生產成本,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入園企業中,個體私營經濟和外來投資項目佔到總數的80%以上,這些企業經營機制靈活,產銷銜接緊密,經濟效益明顯。

5、加大政策扶持,園區競爭力不斷提升。

我區各園區以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為導向,以市級重點鄉鎮園區優惠政策為依據,根據本區實際,放大政策效應,制定了各自的園區優惠政策,主要是規費減讓、資金扶持和貸款貼息等,不斷完善招商引資的軟硬環境。年,我區出台了加快園區建設的一系列政策,明確街鎮自籌資金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由區財政按投入資金的10%給予補貼;貸款300萬元以上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由區財政補貼3年利息;街鎮之間引薦項目入園的,其引薦項目實現的税收按3:7分成,完成的經濟考核指標也按3:7分成等。這些政策有力地撬動園區的開發,大大地加快了園區建設的步伐,不斷提高了園區的競爭力。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飢不擇食"仍是目前工業園區建設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問題。有的街鎮受到形象進度的壓力,對進園項目沒有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進行質量把關,在入園項目上缺少篩選、審核和評估程序,存在着"裝進籃子就是菜"現象,一方面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產業滯後的企業搬不出;另一方面將工藝相對落後、有污染的企業,以及低水平重複建設的項目入駐園區,影響了園區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園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政策可操作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區的快速發展。雖然市委、市政府對市重點園區建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管理方式方法滯後於園區發展實際,可操作性不強。園區控制性詳規以及項目個案具體的審批權限均仍掌握在上級主管部門,導致行政效率下降。特別是優惠政策實施週期太長,操作程序複雜,集中表現在用地方面享受市級重點園區的優惠政策手續繁瑣,影響了項目的順利推進,政策窪地的優勢不能充分顯現。

3、投資主體單一,形象進度不快。我區園區基礎設施投資是由區、街鎮兩級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籌措資金程度不高,投資主體單一,投入不足,僅限於有限的財力和自籌資金,園區開發資金瓶頸制約突出,導致投資強度和開發速度遠遠跟不上項目入駐要求,影響了園區形象進度。

4、項目開工率不高,投入強度較低。今年一至三季度,全區進園區的簽字發照內聯項目159個,開工93個;簽字發照外資項目18個,開工9個。但這些項目單體不大,缺乏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旗艦和龍頭項目,稀缺的園區土地資源利用率不高,而且部分項目成熟度低或項目推進力度不夠,導致項目開工率低,形成了目前投入強度相對較低的園區開發局面。

5、園區招商成本居高不下。由於區域間招商引資競爭激烈,為了吸引好項目、大項目,競相採取土地優惠辦法,各園區往往要對較高的徵用土地價格採取補貼,加重了園區建設的負擔;同時園區之間為爭搶好企業、大項目,經常拼比"優惠",使園區的建設成本進一步增大,制約了工業園區良性滾動開發機制的形成。

三、工業園區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沿江開發的總體趨勢、功能區劃、產業定位和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為實現園區建設的總體目標,要圍繞重點,突出難點,進一步加大園區的聯動開發力度、項目推進力度和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提高園區的檔次和規模,使工業園區真正成為我區沿江大開發中的增長極,為推進"富民強區"、實現"兩個率先"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健全機制,構建科學的園區運作模式。

為確保各級工業園區快拉框架、快出形象,增創招商載體的新優勢,在強化對工業園區領導,加大"行政推動"的外部力度的同時,要建立健全園區開發和項目推進的內在機制,探索園區發展的有效運作方式,儘快走上符合市場機制要求的公司化管理軌道。當務之急,規範現有園區建設開發公司運作模式,使之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的主體和法人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自我積累的企業,變政府行為為企業行為,同時建立科學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要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實施獨立的會計核算,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園區開發公司的內在活力,才能用市場化運作的方法籌措資金,增強園區投入強度,才能規避園區開發的短視和無序行為。增強園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完善規劃,提高園區建設檔次。

一是各工業園區制訂規劃時應切合本地區實際,工業園區的近期、中期和長期建設規劃,做到一次規劃,分步實施。規劃要符合市政府有關政策和區級規劃,切實保證其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做到定位起點高、質量標準高,具有以人為本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尤其對地處沿江地帶且土地資源多、發展空間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要認真做好中長期建設規劃工作。二是圍繞"一帶二區三大板塊"的生產力佈局,接轉開發區、大學城、龍潭港的輻射,進一步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把開發園區作為產業集羣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對馬羣科技園這個啟動較早的園區,在高起點、大手筆規劃,高標準高層次推進的同時,吸納高科技項目,延伸高科技產業鏈,推動高科技產業集聚,儘快形成高科技產業集羣。三是注意規劃的有機銜接,認真實施"一箇中心、二個市場、三個分園、四個重點園區"的方略。充分發揮金港創業中心的科技產業集聚和孵化功能,帶動各級園區珠聯璧合、聯動發展。通過城北市場羣和仙堯市場帶建設,既加快我區城市化進程,又為馬羣科技園、邁皋橋創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等四大園區提供強大的信息、科技和人才支撐。四是組織實施規劃,嚴格落實規劃,園區要按照既定的產業規劃吸納項目,樹立強烈的科學規劃就是生產力的意識,決不能貪一時之小利而做影響長遠發展的事情。

(三)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做優發展平台。

最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郊縣經濟發展的意見》,二十條意見,條條是富礦,為我市郊縣經濟的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區要以此為契機,積極行動起來,搶抓政策先機,把優惠的政策貫徹落實到園區建設上來。一是在政策扶持上應積極對上多做工作,爭取目前的市級園區優惠政策讓東部享受,同時不斷爭取享受省乃至國家級等更高級別的園區政策優惠。二是在工業園區建設資金籌措方式上,要由"面向區長轉向面向市場",由單一的兩級或三級財政投資為輔、適度舉債、市場融資、吸引社會資金投資並舉的方式轉變,形成多元投入的新格局,不斷給園區加快建設輸入"血液"。三是放大政策效應,用好用活用足各項園區政策,尤其是財政貼息扶持政策,明確配套資金的比例,以此來撬動園區開發的大投入。

(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增強產業集聚功能。

一是高標準搞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做優,努力做到設施配套,功能齊備,為園區集約化生產提供一流的共享水平;二是抓好進園區項目的投產顯效,確保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對入園的企業,在項目建設、技改投入以及生產經營上提供必要的資金貸款擔保服務,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三是明確園區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工業園大力發展耗水量大、耗電量大、運輸量大的,以重加工業及物流業為主的臨江產業;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其電力、氣源、道路等基礎設施優勢,着重發展紡織、新型建材、精細化工、電子等能夠增加税收、擴大就業的項目;邁皋橋創業園包括燕子磯集中區重點發展輕工、紡織等無污染的都市樓宇工業;馬羣科技園積極培育IT、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高科技產業,逐步形成錯位發展、差別競爭、特色鮮明、產業凸現的園區開發新格局。

(五)突出招商引資,提高園區投入強度。

園區的發展,關鍵要靠項目支撐,特別是旗艦型項目和龍頭型項目落地生根,唯有這樣才能擴大園區的發展規模,體現園區的品味檔次,提升園區的總體形象。一是要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在招引項目上,明確有針對性、有目標、有重點的招商思路。在園區推介宣傳上,要突出園區特色和園區優勢;在招商內容上,要突出沿江開發招商和載體招商;在投資主體上,要突出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在項目推進上,要突出環保評價和安全評價,以此保證入園項目的質量,拒環保敏感型和資源消耗型項目於園外。二是在吸納高科技含量、資本密集項目的同時,各工業園區也要因地制宜,引入一些勞動密集型項目,解決因拆遷而失去土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從而安置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緩解我區就業壓力,收到"穩定園區周邊社會環境"和"富民強農"的雙重效果。三是增強投入強度,提高產出密度,突出對入園企業數、註冊資本到帳數、生地轉熟地數、用電量和税收等5大指標的考核,全面拉開園區框架,進一步提升園區形象。

(六)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是在做大我區工業經濟載體同時,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土地政策,注重節約不可再生的寶貴土地資源,對入園企業佔用土地嚴格把關,本着節約的原則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強對項目用地和單位產出的捆綁考核。二是建議引入土地產出率指標,以此強調工業園區的集約化開發建設,整合所在園區的資源優勢,提高投入產出比,實施差別競爭,縮短開發期,儘快進入"產出期",努力使園區經濟利益最大化。三是提高項目開工率,在合同約定期內未能及時開工的項目,限期退讓土地並賠償土地佔用損失,遏制借項目之名行圈地之實的行為。

(七)發揮兩個優勢,構築資源共享平台。

一是進一步分析、、所具有的發展優勢,並認真利用好、整合好、發揮好。各園區應依託開發區和校區,主動接受其輻射,強化對其大項目的產業鏈接,吸收消化其科技成果,適應沿江大開發的要求,不斷提升工業園區建設的層次和規模。二是充分發揮"三區聯動"體制優勢,構建"三區"重點項目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促進園區建設,加速全區經濟發展。三是抓住經濟技術開發區榮升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封關運營和沿江開發的機遇,積極延伸開發區企業產業鏈,加速啟動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此為載體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集羣,爭取把其建設成為與開發區相配套的新型工業園區,使之成為全區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平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q03p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