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空巢老人調研報告2篇

空巢老人調研報告2篇

本文目錄空巢老人調研報告走訪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調研報告

關愛空巢老人,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社會、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也是婦聯組織履行職責、積極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為此,新浦區婦聯對全市的“空巢老人”生活狀況進行了認真調查,及時掌握情況,為婦聯組織積極參與社會管理提供依據。

空巢老人調研報告2篇

一、我市“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着老年人口增加、高齡化趨勢加快、“空巢”家庭的增多,許多家庭無法承擔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要提供社會服務的老年人和“空巢老人”比例在逐步上升。調查顯示,造成“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子女工作原因不在身邊;二是兒子自然分家、女兒出嫁;三是老人和子女不和,不願意住在一起。

二、當前“空巢老人”生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條件相對較差

城鎮“空巢老人”生活條件相對好些,大部分的老人家庭靠退休金,10%左右靠社會救濟,9%左右為其它來源。而農村“空巢老人”收入來源少,經濟非常拮据,生活條件相對較差,他們的生活簡陋,穿的都是好多年前的衣服,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平時也很難吃上一次肉,逢過年過節,人來客往,生活才有所改善。並且大多農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但收入菲薄,子女們平均每月每人給老人生活費用不到150元,有些家庭甚至在一年當中也沒有給足老人150元的生活費。

(二)身體健康狀況堪憂

在空巢老人”中長年患病的比率高達70%-80%,雖然大部分老人都參加醫療保險,因報銷比例很低,到醫院看病,又需要支付昂貴費用,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受疾病折磨,甚至有些家庭出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更多老人是怕給兒女添負擔,每次病痛發作,吃一些廉價的止痛藥,隱瞞自己病情不説,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給兒女找麻煩。子女外出謀生通常是一年回來一次,也沒有太多錢給父母看病,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三)生活孤獨情感空虛

“空巢老人”都存在生活方式單調的問題。城鎮“空巢老人”的主要娛樂活動是打撲克、玩麻將牌,晚上一些老年婦女會到社區廣場跳健身舞。而農村“空巢老人”則因居住分散,有些因條件有限,沒有供老人休閒娛樂的固定場所。不管是城市老人或農村老人,他們最怕的是孤獨,空虛感是他們常有的情緒,他們生活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狀態下,孤獨地出去,孤獨地回來。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老人有孤獨、壓抑、有事無人訴説之感。他們常年勞累,情感孤獨再加上思念親人等複雜的情感因素,對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了的傷害,使他們加速了進入老年痴呆的行列,大部分老年人存在心情抑鬱、惆悵孤寂、行為退縮現象。

(四)安全問題存在隱患

由於“空巢老人”年齡較大,行動不便,極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對象。針對老年人的人身傷害、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也較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穩定受到一定影響。同時,一些老人身體素質差,身體狀況一旦出現危險信號,身邊又沒有親人在,很容易出事,每年“空巢老人”因心肌梗塞、腦血栓等急性病搶救不及時病逝的都有十幾至幾十例。

三、婦聯組織在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中的作用

(一)發揮婦聯組織橋樑紐帶作用,呼籲政府部門建立完善保障機制

1、要繼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要進一步拓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範圍,對無生活來源,長期患病,久治不愈,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條件的“空巢老人”,及時把他們納入救助對象,給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2、加大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扶持。要適當提高政府補助的比例,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通過一系列政策激勵,吸引農民參保。制定並完善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養老保險措施,促進農村家庭孝心養老向制度養老的轉變。

3、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一是由政府投資在每個社區建立一所可容納100人左右入住的福利院,工作人員工資列入財政預算。二是加強以村、社區為基本單位的老年人活動場所的建設,增加報刊、雜誌等閲讀資料和必要的健身器材,為老有所樂提供場所。三是各鄉(鎮)、街道要成立基層老齡組織,村、社區要建立 “空巢老人”家庭檔案,大力倡導和組織志願者隊伍,組織志願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採取結對幫扶的辦法,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項服務,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

(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家庭養老功能,發展居家養老模式

儘管多數“空巢老人”獨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裏,而不想選擇入住老年公寓,家庭養老仍然是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的養老方式。因此,一方面要從以德治家入手,從家庭細胞開始,積極營造以家庭養老、敬老為榮的良好風尚,弘揚敬老愛老親老的傳統美德。各級婦聯組織要加強“尊老愛幼、孝敬老人”傳統美德的宣傳和教育,呼籲成立基層老年協會,督促兒女們細心周到地照顧老人,對不孝敬老人的子女,社會輿論要予以譴責,子女所在單位和組織要嚴肅批評教育。各級婦聯組織要聯合有關單位繼續開展好“文明家庭”、“和諧家庭”、“孝親敬老模範”、“好兒女、好媳婦、好婆婆”等優秀家庭角色的評選表彰活動。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行協議養老制度,對子女不及時履行贍養義務的,基層老年協會、婦女組織要及時督促和幫助落實,必要時可以幫助老人採取法律手段解決,為“空巢老人”養老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要加大對不履行贍養義務,不孝敬老人的行為曝光力度,讓全社會都來譴責這種不孝行為,引以為戒。三是要積極探索以家庭為核心,以村居、社區為依託,從城市向農村輻射,為居住在家的“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衞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養老模式。

(三)履行維權職責,創新維權服務手段,依法維護空巢老人合法權益

“空巢老人”反映較多的仍然是維權問題。無論是來自社會的歧視、欺侮老年人的違法行為,還是來自子女相互推諉、拒不贍養老人的失德忘本,均可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老人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各級婦女組織應積極助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把《老年法》等有關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政策落到實處,做好“空巢老人”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等合法權益的維護工作,建立老年人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制度,抓住侵權的典型案例,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輿論支持,幫助老年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開展巾幗志願者活動,建立社會關愛機制,發展老年服務事業

1、開展巾幗志願者愛心服務活動。各級婦女組織組織巾幗志願者、黨員代表,針對空巢老人積極開展愛心服務活動,實行結對幫扶,定期上門家訪並進行跟蹤服務,及時瞭解掌握“空巢老人”的基本情況,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積極為空巢老人排憂解難,使他們真正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及時發現、挖掘典型人物及感人事蹟,營造巾幗志願者幫扶“空巢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激發巾幗志願者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2、發揮老年人互助作用。大多數老年人在進入晚年後,最怕精神孤獨、寂寞,怕成為社會和家庭的“累贅”,要關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多為他們參加社會活動創造條件。通過在社區建立老人互助小組,提倡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健康老人為體弱老人服務,從而促進老年人之間的優勢互補。對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開展入户服務,切實解決多病、體弱、“空巢”老人的後顧之憂。開展醫療、生活照料等入户服務,建立家庭病牀,提供無償或低償醫護服務。

3、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積極鼓勵下崗女工、失業女性從事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在社區開辦老人日託所、聊天所、家政服務機構,設立求助熱線,提供聊天、日常護理、買菜做飯、陪醫送藥、保姆服務等多種社區服務方式,及時為老人排憂解難。建立社區婚姻服務機構,獨居家庭夫妻雙方一旦失去其中一個,經濟和生活照料都會出現問題。而再婚是失偶老人實現夫妻互養的先決條件,要為“空巢”獨居老人牽線搭橋,營造歡樂之家,使之過上安祥健康的晚年生活。

走訪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調研報告空巢老人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活動過程

我們三個返鄉志願者在觀音閣鄉婦聯陸主席和團委王書記的帶領下,於XX年7月29日來到觀音閣鄉桃花村進行調研工作,此次調研主要是慰問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我們先是來到留守兒童嚴宇薰的家裏。她和爺爺早早的就在門口等着迎接我們,我們給她帶來了小小的文具用品。這個小女孩很小就由爺爺奶奶帶大的,但是她很乖很聽話。由於爸媽長期不在家裏,小小年紀便學會了自立。

接下來我們去到空巢老人家裏。兩個老人家剛好做事回來,看到我們來了熱情地叫我們坐下並倒茶給我們。我們與老人親切地交談着,瞭解他們的生活與近況,並提醒他們要注意身體。

最後我們來到了小朋友嚴禮林家裏。他只有2歲,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對於我們突然的造訪,小朋友顯得很認生。我們給他帶來了一個小玩具,他甚是喜歡。慰問完他的爺爺奶奶和了解了他們家的基本情況之後,我們也離開了。

(二)活動結果

通過這次走訪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我們瞭解到多數家庭的年輕夫婦外出打工,只能留下老年人和小孩共同生活,所以留守老人和兒童較多,導致農村勞動力缺乏,整個村莊缺乏人氣,感覺空寂。那些空巢老人的生活很拮据,沒有太多的收入,大部分都是靠種莊稼過日子。他們還要照顧他們的孫輩,且由於他們的年齡都比較大了,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不能為那些留守兒童輔導作業,而許多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教育,他們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大多都是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後就直接出去工作了。

留守兒童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但是缺少父母的督促和教育讓他們的成長出現心理上的誤區。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髮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起着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於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於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濟較為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濟支付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採取物質補償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麼就可以非常輕易地得到什麼,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裏逐漸形成了“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着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我們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有效監管,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好。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複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為。

(三)建議意見

1、作為政府,敬老院、養老院不僅要辦多,還要辦好,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歸、老有所終。

2、對於家庭的責任不能放棄,物質需求解決之後,精神需求也要跟上。政府要鼓勵,社會要提倡,同時還要有具體的措施。

3、對無生活來源、長期患病、久治不愈、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條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門要及時把他們納為救助對象,給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對低保邊緣的困難老人,要根據當地社會經濟水平給予及時的救助,及保障他們晚年的基本生活。

4、加強養老保障體系的建立等等。

5、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

6、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

7、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為依託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

8、下大力氣優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幹部,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我們必須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新農村建設可以説是熱火朝天,農村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的新型政績工程,真正基礎差經濟落後的地方卻無人問津,可以説是從未盼到過高級領導的“現場辦公”,致使新型落後地區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形成,致使這種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通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繫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羣體和留守兒童問題有增無減。因此,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我們應該堅持全面發展觀,不僅“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而且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發展經濟提高收入,而且關注民本民生優化社會環境。總之,就是要建設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jg8w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