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加強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幾點思考

加強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幾點思考

家庭是未成年人性格、人格培養、發展的第一場所。在家庭裏,未成年人學到了最初的社會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道德規範、行為習慣等。國內外研究證明,未成年人的早期生活經驗,將深刻地影響其一生。在家庭諸要素中,家庭結構、家庭教育方式和教養態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家庭居住環境等都對未成年人的成長其着重要作用,如果在這些家庭要素中出現問題,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起到極其消極的影響,這類家庭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問題家庭。 XX年,我們通過對300個家庭的問卷調查,問題家庭普遍有以下一些特徵: 1、家庭環境不良。 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始於家庭,不良的家庭環境會導致子女不健全的人格,主要表現有:(1)、家庭關係對抗。問題家庭經常充斥着吵罵、指責、揭短、廝打,孩子沒有歡樂,享受不到父愛、母愛和家庭的温暖,有的只有恐懼、憂慮和失望。(2)、家庭行為有失風範。主要是指有些問題家庭的父母文化素質、道德水準低下,行為不檢點、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甚至有違法犯罪記錄。 2、教育方式不當。 心理學家認為:未成年人個性發展及特徵與父母教育方式和教養態度關係很大。而不少問題家庭缺少應有的教育子女的意識和知識,缺少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從而導致未成年人誤入歧途。他們主要有以下幾種不良教育方式:(1)、冷落受氣型。由於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氣筒,從而易被社會上的惡習所吸引,自暴自棄或逆~擊別人。(2)、簡單粗暴型。由於問題家庭的很多父母文化素質低,缺乏科學、正確的教育方法,遇到孩子犯錯時,多取用打罵、體罰。(3)、自由放任型。有些問題家庭的父母忙於工作、掙錢,只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視思想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思想教育不管不問,或乾脆讓孩子自由放任。 3、相互銜接不夠。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單位的緊密結合,相互銜接,互相促進。然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問題家庭在與學校、社區、單位及社會教育銜接不夠。(1)、與學校教育疏於溝通。許多問題家庭家長很少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認為教育主要是學校的事,父母承擔生活就行。(2)、與社區教育及單位教育不願溝通。出了學校,許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有問題也是家事,在面對社區或者是單位上門做工作時,不願配合。(3)、與社會教育難以溝通。許多問題家庭在面對子女教育束手無策,需要提供相應的教育指導、心理諮詢、維權等服務時,不能很好的利用社會教育資源。 一、問題家庭未成年人表現出來的特點 1、心理問題日益嚴重。 由於問題家庭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在社會上受到外界的歧視,從而出現了很多心理疾病,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他們主要表現在:(1)、自卑心理。很多孩子由於家庭原因(如父母離異、父母不和等)怕外界或同學説三道四,不敢或不願意跟同學接觸,造成自我封閉,性格孤僻,情緒自卑,給自己施加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2)、逆反心理。問題家庭子女由於在家裏得不到父母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產生了對父母和老師的不信任,不願意聽父母和老師的教導,開始討厭別人把自己當小孩看,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有時覺得父母和老師是和自己作對,產生了一種逆反心態。(3)、極端心理。由於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社會的有力支持,他們產生了一種對社會的不滿情緒,使他們對周圍的人總想反抗,唱反調,總有一種胡鬧的慾望,內心出現矛盾,客觀世界處處使他們感到緊張,容易出現越軌,冷漠無情,破罐子破摔,從而產生一種極端的心理。 2、犯罪問題日益突出。 據我們初步統計,在青少年違法犯罪人員中,絕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問題家庭的子女,且他們違法犯罪呈現出三種趨勢。(1)、低齡化。江漢區今年上辦年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案件51起,共117人,其中14歲至16歲的未成年人就有37人,佔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32%。(2)、低文化。江漢區今年批准逮捕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國中文化50人,佔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43%,國小及文盲的14人,佔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12%。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無人看管,不想上學,輟學後與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鬼混在一起,久而久之,深受其害。(3)、團伙化。很多問題家庭的子女在犯罪過程中,藉助於團伙的力量互相壯膽,以減輕自身的恐懼心理,幹出了一個人不敢幹的暴力犯罪,常常以此來增強自己逃避懲罰的安全感。江漢區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案件中,其中團伙犯罪就有14起,涉案未成年人62人。 3、學習狀況日益堪憂。 由於大部分問題家庭子女在家庭裏得不到温暖,在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困擾,使他們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耽誤學業。(1)、逃學、厭學現象比較普遍。他們在學校學習成績不理想或犯錯誤時,家庭很少給予關心,學校老師也疏於管理,使他們對學習、生活產生了厭惡情緒,經常逃課,沉溺於網吧、遊戲機等場所,逃避現實。(2)、中途輟學現象比較突出。問題家庭子女在逃學、厭學的過程中,極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分子所引誘,讓他們得到一時的安慰和滿足,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的父母甚至主動教導小孩一些不良行為,讓他們在社會鬼混,不去接受教育,流浪社會。 二、加強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和改進問題家庭家長正確觀念和教育方式。 (1)、加大宣傳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現代家庭教育的新觀念、新方法的力度。絕大多數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家庭家長之所以不能教育好孩子,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教育孩子,因此,我們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加大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現代家庭教育的新觀念、新方法的宣傳力度,從而改變問題家庭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問題家庭家長家庭教育的意識,從根本上改變問題家庭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問題。 (2)、開辦問題家庭家長學校。針對問題家庭家長,開辦家長學校,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聘請專業人士和有豐富家教經驗的家長為教師,按不同問題的家庭進行定期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個培訓不只是單純的講課,而是要在每一次的培訓後讓參加培訓的家長進行一次交流分享,把他們在教育子女中遇到的問題,

加強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幾點思考

錯誤和經驗都講出來,哪怕是幾句話、幾分鐘,讓大家共同從教育孩子的實踐中學習、借鑑、總結、研究,從而不斷提高他們教育子女的能力。 2、加強對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教育、幫助和引導。 (1)、建立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檔案。對每一個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建立檔案,加強對他們學習、生活、心理和家庭情況的瞭解、跟蹤,並詳細記載。並對問題家庭未成年人按不同的家庭問題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類別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措施分兩類:一類是制定問題家庭家長的教育措施,一類是制定問題家庭未成年人的教育措施,採取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的教育。 (2)、加強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心理輔導。針對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心理問題較嚴重這一情況,應鼓勵孩子多與同齡,特別是與異性好友交往,學會互相關心,體貼的處世之道。注意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多利用週末或節假日與孩子輕鬆相處,巧妙談心,做孩子的“心理醫生”,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惑。應在每一個轄區開辦“心語室”,對社區的問題家庭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用愛心撫慰問題未成年人心靈的創傷,為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困惑,幫助他們解決新的問題。 (3)、開展問題家庭未成年人幫教和扶貧助學活動。應積極拓展“三個三”江漢幫教,採用心理疏導、環境引導、活動教導等幫教方法,對問題青少年進行結對幫教,幫助他們走出迷途,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針對部分問題家庭經濟環境較差的情況,積極開展扶貧助學活動,打響江漢區“愛心暖童心”——九年義務教育助學活動品牌,組織區轄各大單位團青組織廣泛開展“愛心暖童心”助學活動,與問題家庭的特困子女結對,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4)、開展緊扣形勢、寓教於樂、豐富多彩的活動。活動是教育未成年人的載體,充分發揮青少年校外活動陣地的功能,利用雙休日、重大節假日、革命傳統教育周和寒暑假等有利契機,組織開展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公民道德實踐教育、法制安全自護教育、社會實踐等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活動,培養問題家庭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豐富未成年人的業餘生活,增強他們綜合素質。 3、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社會性網絡。 (1)、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要認真做好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繫。學校老師要經常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環境,家長們的施教手段,並將孩子在校情況向學生家長進行通報,通過家長和老師對教育方式方法的共同探導,可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有針對性、及時性,使兩方面教育形成合力,提高整體教育效益。 (2)、充分發揮社會在指導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專家指出,社會指導家庭教育能彌補許多教育中存在的空白,它針對家庭教育問題提出要求,配合學校和家長所在單位,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干預、教育和指導,為增強家庭教育的科學性、計劃性和藝術性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增強教育效果。 (3)、建立社會干預機制或機構。針對目前的法律法規中的一些條款已不能滿足形勢的發展這一現實。社會應建立防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或其他嚴重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機制或機構,當有此類事件或苗頭髮生時,明確具體部門及時予以制止,同時開展調查取證,切實用法律武器捍衞未成年人的權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e3zn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