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3篇)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3篇)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1

為了瞭解中學生的誠信現狀,現對某市職業中專32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合歸納如下。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3篇)

一、中學生的誠信現狀

從調查問卷表中顯示,中學生的誠信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由於現代社會風氣不正,虛假事物過多,嚴重腐蝕了中學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學生對社會事物的誠信度逐漸下降。現從中學生對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的誠信現狀進行歸納總結。

1、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5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發現乞丐或殘疾人在路邊討錢,你會不會向他(她)投錢?結果認為“會”的佔50%,認為“不會”的佔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要你幫他(她)照看行李,你會不會幫他(她)照看?結果認為“會”的佔37%,認為“不會”的佔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説自己遠在外省,錢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資助他(她)車費,你會不會給他(她)錢?結果認為“會”的佔15%,認為“不會”的佔85%。

(4)你討厭不守信用的人嗎?結果認為“討厭”的佔100%,認為“不討厭”的佔0%。

(5)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守信用的人?結果認為“是”的佔93%,認為“不是”的佔7%。

2、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4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對你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的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70%,70%以下的佔21%。

(2)如果你班同學找你借錢物時,你會不會相信他(她)一定會還給你?結果認為“會”的佔88%,認為“不會”的佔12%。

(3)你相不相信學校的收費是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標準收取的?結果認為“相信”的佔6%,認為“不相信”的佔94%。

(4)你對你所就讀的學校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48%,70%以下的佔52%。

3、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3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認為你的父母對你信不信任?結果認為“相信”的佔93%,認為“不相信”的佔7%。

(2)你認為你父母會不會對你説謊?結果認為“會”的佔18%,認為“不會”的佔82%。

(3)你對你的父母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98%,70%以下的佔2%。

二、中學生誠信現狀的成因

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中學生對調查中的誠信對象誠信度高低的順序是家庭、學校、社會,其對社會的誠信度較低,對家庭的誠信度較高。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父母愛——人類的天性,是中學生對家庭誠信度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學生的港灣,是中學生的温牀,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是真誠的,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在父母眼裏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樹苗長得再高大,也永遠離不開那座山。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麼會不心疼呢?

2、社會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於中學生正處在模仿性極強的年齡階段,對社會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對於不正當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模仿心態。中學生的思想可塑性較強,並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對於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對於壞的事物卻接受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確引導,就會使他們走進思想的誤區。

3、學校內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學生對學校誠信度下降的結果。

有些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形成不思進取、散漫的學習、生活態度,併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些教師對學生聲色俱厲,諷刺挖苦學生,違背教育規律,肆意增加學生負擔,片面追求考分,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職業道德失範,有損教師的光輝形象,也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誠信度。此外,學校收費方面不太規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度。

三、中學生誠信現狀的對策

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話題。

1、培養中學生的“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中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並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不能讓受騙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受了騙卻去騙別人。要培養中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中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騙,同時,也不會去騙別人。這樣,社會才會得到淨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靈。

2、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水平。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擺在教書育人的首位,讓中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學校在德育過程中,應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對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道德教育。教師對其進行教育時,切忌大道理連篇,嘮叨不停,這樣極易引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礙。

對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學校應注重規範中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要求在校內必須佩戴校徽,注意儀表,並提倡在校內使用普通話及文明語言。運用多種教育形式,言傳身教,以情動人,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同時,還應加強中學生的法制教育,讓每個中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守法公民。

3、加強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通過多種媒體對其進行教育。要引導中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中學生解除心理的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中學生先進行教育時,要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亮點一面,不要過分渲揚社會陰暗面,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的真實,以增強對社會的信任。

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中學生的誠信問題,讓他們能夠在一個信任、舒適的大環境中茁壯成長,因為祖國將來的建設要等着他(她)們來繼續完成。我們的社會是由這麼多人組成的,以後的發展還要繼續,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誠信的作用,不能夠忽視誠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誠信才是我們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證,以後的路還要怎麼走,就靠誠信,社會能夠誠信下去,我們的社會才是健康的,相信誠信社會一定會重新回到社會中!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2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全人類所認同的道德規範。誠信,對於提升整個社會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將直接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正確的誠信意識有助於促進正確的誠信行為。因此,本次調查以大學生的誠信意識為主要調查主題。有效卷率為100%。

總體評價是:大學生對於誠信意識有着高度的認知水平,但是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出現背離的現象。

從調查問卷來看,性別的區別對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影響不大。本次問卷中,專科學歷的大學生佔20%,本科學歷的大學生佔80%,但是從結果來看,學歷的區別也不影響對誠信意識的認知程度。城鄉差距拉大,但是大學生受過了高等教育,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的學生都對誠信意識有着較高的認知。

首先,問卷調查關於大學生的國家助學貸款情況。在對待大學期間學習和生活經費的主要來源問題的回答中,約有70%的學生回答是父母供給,約有0.5%的學生選擇民間借款,約有1%的學生會選擇助學貸款。30%的學生認為家庭對負擔自己在校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有很大的困難,51%的學生認為有一定困難,19%的學生認為沒有困難,這説明大多數的家庭要負擔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在問及“如果大學生覺得家庭難以負擔自己在校的學費或者生活費時,首先想到的是那種籌資方式?”有23%的學生回答是向親朋好友要錢或者借錢,0.6%的學生回答是由家庭向銀行貸款,也有0.4%的學生會選擇從民間高息借款,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佔40%,約有20%的學生也願意勤工儉學來籌資。很多學生並不把申請助學貸款,回答是名額有限的學生佔40%,其餘的回答有貸款手續繁瑣,貸款額度太小,貸款條件苛刻,貸款利率太高和貸款程序透明度低的學生的比例分別是22%、1%、20%、8%和9%。雖然申請助學貸款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仍然有80%多的學生持十分贊同和比較贊同的態度。由於各種各樣的情況,在調查的所有問卷中有80%的學生沒有申請助學貸款,在20%的申請了助學貸款的學生中,90%多的學生把貸款用來繳納學費,當然極少的也有用於基本的生活開支,報考費用和購置消費品等。很多學生想通過貸款來繼續學業,因此,對助學貸款的性質和償還責任大多都有一定的瞭解,不瞭解的學生只佔10%。應該説大多數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道德修養,90%的學生表示願意及時償還所欠貸款,但是仍然有些學生會説不願意或者是情況而定。同樣,30%的學生在償還所欠貸款出現困難的時候會借債償還,也有30%的學生會延期償還,當然,也有個別的學生認為能不還就不還,這説明極個別的學生還需要加強誠信意識的培養。雖然很多學生表示願意及時償還貸款,但是以後是否有能力及時償還是要按情況而定,70%的學生認為如果沒有及時還款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無固定經濟來源和工作後收入太低無力還款,其餘30%的學生選擇不知道如何辦理還款手續和畢業後去向不明,沒有主動跟銀行聯繫,或許,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的貸款機制還需要更加完善。關於國家助學貸款的最後一個問題是:“如果不及時償還貸款的不良記錄將來會被所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有關相關部門共享,是否會對您的還貸意願產生影響?”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選擇沒有影響或者説不清楚,其他90%多的學生選擇有重要影響,一定會履約還款。畢竟沒有及時償還貸款反映了一個人的誠信情況,沒有人或者單位機構願意與一個沒有誠信的人合作。

其次,問卷調查關於大學生信用意識狀況。90%的學生同意誠信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誠信在自己的為人處世中非常重要。這説明當代大學生的整體誠信意識較高。同時,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容易被身邊的人接受,絕大多數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學生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依賴的人,對待自己的承諾會盡力兑現。大學生們從小被教育不能説謊,在成長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學會靈活看待關於謊言的認識,40%的學生認為人絕對不能撒謊,也有50%的學生認為可以撒謊,但是一定要是善意的,當然也不排除有10%的學生認為説謊沒有什麼大不了。對於誠信意識的狀況也反映在借閲圖書館的書籍、校園槍手、考試作弊和履歷造假等的問題上。60%的學生表示職位自己方便而不考慮別人,不自覺遵守圖書館的規章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同時,80%的學生認為校園槍手的出現涉及到一個人的道德問題,應該大力禁止。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的學生對以上兩個現象表示出無所謂的態度。大學生作弊應該是一個極為普遍的問題,有60%的學生回答自己有過作弊的想法但是未付諸行動,只有2%的學生回答自己沒有過作弊的想法及行為。同樣,有60%的學生認為作弊不可取,但是可以理解,只有10%的學生認為作弊是不可容忍不道德的行為。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順利就業,有些畢業生會在自己的履歷上作假,對待這個問題認識,有約一半的學生認為這種行為是無奈之舉,但是也是不誠實的行為。因為有60%的學生認為出現造假行為的主要原因是求知受挫帶來的負面效應。畢業生大多都想要一個薪水較高的工作,在畢業就業過程中,在於一個單位簽約後,面對另一個更優越的單位的招聘時,又70%的學生認為要遵守合同,選擇先簽約的單位。有20%的學生選擇視情況而定。從這幾個問題的回答結果來看,大多數的學生有較高的誠信識,但是在現實面前又出現了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向背離的現象。

在對“大學期間出現過那些信用不良行為”的回答中,65%的學生回答是沒有任何不良行為。有20%的學生回答是拖欠學費,10%的學生回答是拖欠住宿費,5%的學生會大是電話欠費。當然,對於不良行為的出現,有50%的學生認為是經濟困難,無償還能力和支付能力,也有30%的學生選擇是資金一時週轉不開,20%學生的選擇是由於缺乏有效的制約環境,認為不會影響到下一次貸款.和忘記還款時間等答案。現在嚴重的誠信缺失的行為已經會有法律的懲罰,40%的學生認為今後無法向銀行貸款或透支是最有效的處罰方式,也有40%的學生認為追究法律責任是最有效的處罰方式,另外,還有20%的學生選擇沒收抵押物,罰款和公佈黑名單的方式。

本次調查中反映出大學生應該從傳統誠信意識觀念中吸收營養,同時,還要結合現實需要創作性的轉化,把誠信作為自己做人的基本準則,樹立。“説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的觀念。尤其是在申請特困生補助,貸款和繳納學費以及自薦擇業等關鍵時候,要講求誠信,實事求是,對自己的承諾和行為負責。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具有誠信美德的並能為建設誠信社會做出貢獻的優秀大學生。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3

調查方式:

問卷

調查內容:

在校大學對社會誠信問題的調查問卷(詳見附錄)

組織管理:

小組長:何x

執筆人:

俞楊

結果分析:

現代學生普遍都非常重視誠信,將誠信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道德標尺來衡量一個人。但以此為基點,很多大學生都沒能以身作則的做到誠信待人,誠信為人。在一方面,他們認為高等教育對一個人的社會觀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即對是否能做到誠信起到影響作用;在另一方面,他們又在以各種各樣的或有或無的理由作為自己無法達到誠信的掩體。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紙醉金迷”的錯誤享樂觀,“拜金主義”的扭曲價值觀,已經使人們淡忘了古人所強調的“德”,“誠”。取而代之的是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其他的影響。

在調查報告中的第15題,很大一部分同學對未來社會的誠信度持悲觀態度。而由第3題,第10題,第16題,第17題來分析,正是由於這個社會中大家扮演的都不是絕對誠信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太多的虛虛假假扮演着反面角色,使大家對這個社會的誠信體系保持的保守態度。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有必要也有能力通過一些有悖於道德的方法來實現自我保護。這也印證了先前提到的,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慮這樣做是否會對他人或是集體帶來的危害。

就第9題的結果來看,幾乎100%的同學選擇了不會。據此分析,我想,在人們心中,還有一條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的存在,在這條底線之下的做法是大多數人無法容忍的。

值得注意的是第7題的結果,很多同學出乎意料的放棄了朋友,和親人的選項,轉而選擇了網友。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21實際,幾乎每個人都在上網,很難相信,他們都在向陌生人傾訴着自己苦惱,分享自己的祕密,發表自己的看法,發泄自己的不滿。這也再次敲響了社會誠信體系的警鐘,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已經放棄了相信他們本應該最相信的人。治理這種現象的方法,根據第13題的統計結果,政府誠信顯得尤為重要。

價值思考: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誠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可見,在古人看來,“誠信”乃是天下人團結一致的基本保證,是為人之道,是人們所需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之一。誠信的基本道德內涵是務真求實,誠實守信,不妄不偽,真實不欺。所以誠信的缺失,特別是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將會嚴重的影響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

想象如果一個社會失去了誠信,那麼一切社會保障將不復存在。國家的政策,法規,律法無法取得效果,社會公平、公正無法實現,社會秩序將處於混亂無序狀態。

在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的經濟交易必須是建立在講誠信、講信用的基礎之上的,這是經濟交換的基本原則。在經濟領域,經濟信用是誠信的最主要體現,誠信是經濟信用的堅實基礎和依據,而經濟信用是企業、居民等任何微觀層次的'主體開展經濟活動的基本支柱;而失去誠信與經濟信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對於經濟活動的主體而言,其危害是毀滅性的。而在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社會生活領域,誠信更是維繫正常的社會關係和人際交往的橋樑與紐帶,是折射真善美和社會良知的一面道德之鏡;而失去誠信,人與人交往的基本狀況就受到了威脅,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美好、和諧的生活狀態就會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精神奢望。

在現代社會中,誠信在國家機器與政策運行、政治與法律、經濟交往、意識形態與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所有領域都發揮着基礎性的、保障性的作用,是絕不容動搖的,是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規範和價值觀念之一,具有特殊的調節功能和導向、示範功能。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社會中的相對高素質人羣,誠信的缺失所引發的“不良效應”會更加明顯,更加深遠。而且大學生誠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極影響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和隱蔽性。由於大學生在學校期間尚未真正參與社會經濟活動,誠信缺失的危害尚不能充分體現出來;但是,當他們畢業後融入社會,分佈到祖國各地、各行各業後,誠信缺失所導致的嚴重危害就會真正凸顯出來,所以學校的誠信價值觀的教育對於引導大學生講誠信起着十分重要的核心作用。

現實意義:

大學生的誠信與否對和諧校園是否能成功構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於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競爭無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我們大學生中還存在許多不講誠信的現象。比如:有的同學考試作弊;有的同學擅自更改學習成績,在畢業推薦表上弄虛作假;有的同學無故拖欠學費,把父母給的學費任意揮霍;有的同學不按時歸還助學貸款;有的同學利用網絡的虛擬特性,隨意侮辱欺詐他人,或散佈流言蜚語,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等等。諸如此類的行為,是與大學生的稱號、父母的期望、黨和國家的要求背道而馳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養成不良行為和習慣後,將來很難有所作為,有的甚至會一步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學校在公民誠信道德建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有必要開展相應的誠信教育幫助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種理想層面的道德修養,學生普遍認同。然而當代大學生面臨着一種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就業方面,這使得大學生的命運更加坎坷。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大學生應對這種急劇變化的情況的素質能力受到自身社會閲歷的限制,在誠信方面容易出現偏差。就此次調查結果,及本小組從網上搜索的近幾年來數位專家、學者對大學生誠信狀況開展的調查研究的結果均表明當代大學生的主觀願望是在行為中表現出誠實守信,但在現實中卻表現出知行不一。

大學生作為國民中的優秀分子,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否具備誠信的品德是事關高校人才培養能否順利推進的重大問題,是新時期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幸的是大學生出現誠信危機的現象卻呈不斷滋生蔓延之勢。這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以上是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yek4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