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大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經驗和賺錢哪個更重要

大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

來自教育部的統計數據表明,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59萬人,比XX年增加64萬人。去年10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透露,XX年應屆大學畢業生佔新成長失業青年比重有所增加,目前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很嚴峻。在所有求職人員中,失業人員所佔比重為54.3%。其中,新成長失業青年佔20.5%,而在新成長失業青年中,應屆高校畢業生佔40%。有專家介紹,XX年之前,由於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還將逐年增長,供給增長率每年約為7%,預計需求增長率每年不超過5%,供需缺口還會擴大。

那麼,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如何?在新近揭曉的中華英才網舉辦的第六屆大學生僱主調查顯示,大學生的薪酬期望值持續降低,偏愛以國企為代表的穩定型企業,有近1/4的學生將國有企業作為求職首選。

經歷是財富

來自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一項針對全國青年讀者的調查顯示,53.7%的青年同認為第一份工作主要是“積累經驗”,而31%的青年則把重點放在“掙錢”上。雖然整體上以“長遠利益”為打算的青年佔多數,但“生存”的壓力使他們不得不更現實。

“收入過低”對於初入職場產生的壓力逐年上升,調查中,在“60後”、“70後”和“80後”人羣中,以“收入過低”作為首要因素的,分別佔16.4%、18.9%、20.2%。“我們這一代不一樣,我們讀書掏光了家裏的積蓄,畢業了又滿街都是大學生找工作”,有“80後”受訪者這樣説。

一位資深策劃人在和幾位即將邁入職場的實習生討論這個問題時説,從學校的練習場進入職場的真正跑道,每個人都要儘快令自己成長起來,社會的競爭不再只限定同齡人間,經驗決定了你的起點,更決定你的速度。同時經驗不是一蹴而就的,潛心地在職場中學習,做個“有心人”,才是長久之計。

該策劃人認為,入職期一切不成熟的心理都該拋棄,比如“寧做鳳尾,不做雞頭”的心態,由於大公司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只需要在前人所建立的框架裏行事;同時由於大公司名氣大,個人的榮譽感、虛榮心能得到很好的滿足。而在小公司,很多框架是要你去搭建的,需要你發揮更大的創造力和更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壓力很大。但是小企業用人機制相對更加靈活,對於那些希望挑戰個人空間,實現自我價值的學生來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經歷就是財富,要好好把握。”這是過來人在談話中反覆強調的一句話。

薪酬期望再降

以積累經驗為求職目標的大學生們再次創下了薪酬期望值的新低。在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中,薪酬期望值總體呈下降趨勢。調查結果顯示,1000 4000元的選擇人數佔了77.6%,除了最低月薪比XX年的1800元提高了200元外,在3000元以上的水平段上,選擇比例普遍大幅降低,尤其是在8000元段上,甚至創造了2.1%的歷史新低。這一數據將對就業個體產生指導作用,XX年大學生就業心態不宜好高騖遠,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放低薪酬要求,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圖發展,不切實際的漫天要價可能會與機會擦肩而過。

雖然不是隻為“賺錢”,但對薪酬的關注並沒有下降,“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結果顯示,“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以16.6%的選擇率排在首位。“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和“良好的工作條件與環境”緊隨其後,分別為15.7%和12.2%。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還排名第一的“培訓發展機會”今年跌出了前三名。

中華英才網人力資源專家張廷文表示,有競爭力的薪酬已成為企業搶奪人才的重要砝碼,其實從登上top50榜首的中國移動身上可以看出,學生更多是從薪酬福利與品牌實力兩個方面考慮是否加入企業。在cpi一路看漲的今天,薪酬待遇更是為初涉社會,自食其力的大學生就業人羣所看重。同時,企業知名度及工作環境兩項指標比例的躍升,意味着大學生越來越關注環境和職業健康,對工作的滿意度和愉悦感有了更高要求。本土企業受青睞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本身,大學畢業後,都希望能進入有一定知名度、規模的企業,畢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從學校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對於大學生們來説,跨國公司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規範的用人機制、明快的辦事作風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它們的“品牌效應”也頗為吸引人。但在現實的就業形勢面前,讓許多大學生不得不考慮,向左還是向右?

從第六屆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本土企業日益受到大學生青睞。繼XX年top50強榜單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平分秋色之後,XX年本土企業的上榜數量明顯增加,以28席首次超越了外資企業,佔據了過半比例。同時,國有企業的青睞程度也普遍提升,在上榜的5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數量大大提高,有接近1/4的學生入職首選國有企業,國家電網、三一重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都是新上榜的國有企業。而選擇“中外合營”與“外商獨資”企業的比例則有所下降。從行業分佈看,汽車、房地產、金融、能源化工關注度增加,但對計算機、互聯網的熱情有所回落,甚至在大學生偏愛行業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位。

張廷文認為,在就業環境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穩定的僱傭關係、較好的福利保障制度等優勢突出,而且隨着國有企業市場化水平的提升,改制和重組的深化,特別是國有企業創造利潤能力的提升,帶來了員工薪酬水平和發展空間的整體改善。品牌競爭力穩步上升,大學生對國有企業的一些偏見正在消失。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十年,也是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的三十年。截止到XX年,民營企業就業已經佔到全國就業的75%,對國家的税收貢獻已經達到55%。民營企業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國企和外資企業,很多民營企業用十年走過了跨國公司和國有企業五十年的道路和歷程。從最近的地震捐款事件,也能體現民族企業具備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然而具有成長潛力的民營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力資本的不足。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大量本土企業國際化,人才的國際化程度也在快速地提升。加入這樣的民營企業實質上是低成本進入國際人才市場的一個捷徑。這也成為吸引大學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外資企業雖然仍高居榜首,但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從前。這一調查結果也向外資企業發出一個信號:必須提供更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否則將面臨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對人才的分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k4yq0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