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有關的調查報告(精選19篇)

有關的調查報告(精選19篇)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

調查時間:

有關的調查報告(精選19篇)

調查對象:樹木和水的污染

調查方法:觀察周圍的環境,訪問過路的人,查資料

調查過程:首先,我們去金色華庭小區,那裏的花草樹木,還有清澈見底的河水,但我們不知道樹木在減少,也不知道河水在變髒,於是我們就訪問了小區裏的叔叔阿姨們,請問你們這兒的樹木減少了嗎?叔叔阿姨門回答道:“現在的樹木不停地在減少。”接着,我們又訪問了一位老人:“老太太,憑你多年的經驗,你覺得,這裏的河水清澈嗎?”那位老太太説:“這裏的水啊!不是髒,就是臭,而且我發現,這裏的魚兒死的死,髒的髒,讓人……人們見了就噁心!”

調查結果:我們應該多種樹,少砍樹,這樣子的話,如果每人種一棵樹,那麼全中國就種了13億棵樹,如果每人砍一棵樹,那麼,光是中國就砍去了13億棵樹木。當然,也有保護環境的人,比如説:“清潔員阿姨或清潔員叔叔在幫忙掃垃圾,有的人隨地吐痰,人們就提醒她説要保護環境,不要隨地塗痰了……

我們那兒的樹木比較少,但人們都喜歡在人行道上扔果皮紙屑,導致路上垃圾多。希望大家多種樹,少扔垃圾,多騎自行車,我們應該要節約水,我們可以把洗澡水,洗臉水用來沖廁所,洗車子,淘米水可以洗臉,洗頭髮,洗碗,所以我們要節約水源。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2

我上國小六年級,我學習了《萬里長城》、《白鶴梁》、《兩千多年的地下大軍秦兵馬俑》……我被這些遺蹟深深吸引,於是我展開調查,我調查的是——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中國的藝術精品,它氣勢宏偉規模巨大,結構嚴整讓世人震撼的藝術精品,所以是世界奇蹟。萬里長城主要事蹟是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土,常常建造小的長城,到了秦朝時,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於是這個暴君就讓老百姓造長城,百姓們修了一萬兩千六百里的萬里長城,被世人稱作萬里長城。傳説,在一位農家院裏有個孟姜女,她的丈夫被軍隊抓到來修長城。過了很多年一直沒有回來,於是孟姜女就找丈夫,過了很久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死了,於是孟姜女就開始哭,後來才有了孟姜女哭長城哭倒一大片,在後來有了姜女廟。

通過這次調查,我知道了兩千多年的百姓們為了修長城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我們要感謝他們。我還懂得了修長城的工人們,是用自己的智慧修築的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人的驕傲,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3

説到“限塑令”,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是從2019年6月1日開始執行的。其主要內容是:1、從2019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2、自2019年6月1日起,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限塑令”是為了環保而發佈的,可它對環保真的有用嗎?我覺得,“限塑令”或許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妙。“限塑令”不再允許商家為顧客免費提供塑料袋,而改成收費了,而且收費標準遠高於成本。一個批發價只要幾分錢的塑料袋,要到消費者手裏,就必須掏兩到三毛錢。商家從中就能更多獲利了。有些貪圖小利的店家會不會給顧客多使用塑料袋呢?如明明只需要兩個袋子,卻給他用三個呢?而作為顧客來説,會不會因為一個塑料袋才幾毛錢,多用幾個也不到一元錢而不在乎呢?帶着這些問題,我特地去了一趟海寧比較有名的大型超市——華聯超市,做了一次實地調查。下面是華聯超市某週六下午四點左右,收銀通道5分鐘內購物袋使用情況統計表及統計圖:華聯超市5分鐘內購物袋使用情況統計表購物總人數35人購買塑料袋人數26人購買環保袋人數2人自帶塑料袋人數1人自帶環保袋人數3人不使用購物袋人數3人 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購買塑料袋的人明顯居多,約佔74.3%。而且我發現,自帶環保袋的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年輕人普遍都傾向於購買塑料袋。我分析:因為中老年人比較節約,不怕麻煩,並且環保意識相對較強,所以自帶環保袋較多。年輕人一沒有養成隨身攜帶環保袋的習慣,特別是男士,隨身很少帶包,所以帶環保袋很不方便。二覺得塑料袋也不貴,而且礙於面子,生怕因為“連區區幾毛錢也要省,太吝嗇了吧!”而被朋友嘲笑。而環保袋因為價格比塑料袋高出十倍左右,因此也不受大家青睞。不用購物袋的,主要是購物量少。而一般到這類大型超市購物,量普遍較多。通過以上種種現象表明,“限塑令”還沒有深入人心,或者説執行得還不夠到位。大多數顧客用不用環保袋還是以方便為原則,用價格槓桿來限制塑料袋的使用,效果還不夠明顯。需要更深入、廣泛、細緻的工作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4

近來,有不少同學經常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部買零食,導致同學們放學後經常在校外逗留。我對零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就調查一下。

為了調查清楚,我特意到校門口的小賣部走了一遭,結果發現,小賣部的零食主要分成幾類:1、油辣棒類;2、煎炸類;3、薯片類等。其中有五毛的和一元的,其中五毛的最多,但十分不衞生,特別是油辣棒,抓一包在手上都有許多油滲透出來,再仔細一看,每根油辣棒上都有許多細鹽。就算這樣,也有許多同學圍在校門口買這買那。據統計,我班有1/5的同學買零食,買的這些零食還有兩類:糖類和餅乾類。糖類是最乾淨的了,可同學不太喜歡糖,自己知道這些零食有害身體健康,還“偏向虎山行”。有的同學幾乎每天都能在小賣部看到他的身影。

最後,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再外面的小賣部買那些來路不明的零食,愛護自己吧,別以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去賭一場不可能贏的遊戲吧!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2019年8月8日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奧林匹克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從第一屆奧運會到現在,每一次奧運會的舉辦,每一次聖火的點燃,都打開了人類心中那迎接文明的窗子。作為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2019年的奧林匹克是我們向世界展示東方文明禮儀的一次很好的機會,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為文明奧運出一分力呢?為此,我以“情繫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做了一次社會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蒐集有關“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資料。 2、查找書籍、報刊,詳細瞭解對創建文明奧運不利的原因,並找出整治的辦法。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調查什麼獲得的資料上網查找 有關“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資料。 我們還應該多注意日常行為規範。而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我,也應為奧運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明言行,禮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和公民行為準則,給世界人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並且,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走在道路上遇到垃圾,主動去彎腰去撿一撿;看到盲人過馬路,主動讓一讓;路邊的草坪少去踩一踩;有人問路,應該熱情地為他服務……只要每個人都向文明跨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向前跨出一大步。 查找書籍、報刊 瞭解對創建文明奧運不利的原因,並找出整治的辦法。 認為“隨地吐痰”、“吸煙”、“亂扔廢棄物”、“大聲喧譁”這些不文明行為將極大的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文明形象,應該加大力度進行制止。同時呼籲廣大市民自覺遵守文明守則,做一個文明的奧運參與者,做一個文明的奧運東道主。 四、結論 1、通過這次研究,我們也知道了還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在出現例如:“隨地吐痰”、“吸煙”、“亂扔廢棄物”、“大聲喧譁”。 2、雖然社會中不文明的現象並沒有完全消失,但已經大大的減少了。 五、建議 2019年的奧運會即將召開,通過這次研究,我建議大家自覺遵守文明守則。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6

我的調查報告五年級(4)班晏祖豪為了瞭解我生活的環境,我決定來一次調查行動。下面就是我的調查結果。河水變成了綠色我在我居住的小區後面看見一條綠色的河,真奇怪。我趕忙問住在這裏的一位叔叔,這是怎麼了?他説:“工廠的廢水、人們的生活污水不經過處理就排放到河內,污染了水質,時間長了,水就發臭、發綠,一到夏天,綠頭蒼蠅、長腿蚊子嗡嗡亂飛,怕人呀……”説到這裏,他重重地歎了口氣。樹林沒了我來到田野裏。怪了,我上次來這裏,這裏還有好多樹呢,現在咋就沒有了?原來,這裏的人們需要傢俱,他們就把樹都砍光了!唉,做傢俱是對的,但這樣光砍樹不種樹,也不行呀!況且樹林裏還住着小動物們,它們怎麼辦呢?回來後,我組織起我的小夥伴們,對人們進行了環保宣傳,呼籲人們保護環境,共同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7

近視調查報告

近視在當今社會是個嚴重的問題,甚至已被人視為一種潮流.

隨着年級的增高,我班同學近視的人數逐漸增多,已遠遠超過了一半人數.

經過調查,我發現,我班同學視力大多數在4.8與4.9最多,只有少數同學的視力還保持在5.0以上.戴眼鏡的同學有11個,但近視的卻有20個,而我們班只有31人啊!沒有近視的只有11個呀!

通過百度網,我查到了近視眼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軸性近視眼,是由於眼球前後軸過度發展所致.第二種是彎曲度過強所致.第三種是屈光率性近視眼,是由於屈光率間質率過高所引起.

針對這些調查資料,我要對大家提個建議:

要正確做好寫字,讀書的姿勢,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體.書與我們的眼睛保持適當的距離.看書、寫字時間不應該太長,中途保持適當休息,少玩電腦.看書、寫字時的光線要適當.維生素b對眼睛有好處.近視的同學應該多吃含鋅較多的食物.認真做眼保健操.

一起宣傳保護眼睛,讓大家眼裏的世界更加明亮!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8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27日16:37:30

調查地點:

調查目的:走在繁華而熱鬧的市場裏,刺眼的錯別字隨處可見;“我行我塑”理髮店,“飛頭打耳”遊戲廳,“花之招展”花館,“衫青水袖”時裝店 …… 這些店門常讓人覺得十分趣味,也覺得隱隱不安。污染了祖國的語言文字,以淨化祖國的語言文字。

調查材料分析:今天,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帶着筆記本到夏西市場轉了一圈,在短暫的半個小時內,竟發現了不少錯別字,我用筆記本詳細地寫下來,下面是我在市場裏發現一些錯別字,有的是亂用漢字同音混淆等…。一。 亂用漢字,修摩托被寫成休麼。2 多筆少畫,全面護理,。3對字不理解:修自行車寫成修單車。二。簡繁體字混用:手?、青出於藍勝於藍等等……三、電視中,常常亂用漢字,在廣告中常出現一些新名詞,默默無鼠、快人快語等等……

我建議:商家應制造正規廣告,政府要加大力度監管。讓我們共同把這些牛皮癬,一同清除。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目的 瞭解衢江水的污染程度。 二·調查時間 2019.8.25~8.26 三·調查方法 1.比較法 2.觀察法 3.訪問法 4.實驗法 四·調查內容25日晚,我來到衢江邊,看見水很渾濁,走過後有點臭味。26日下午,我又來到衢江邊,這時剛下過雨,比25日好多了,既沒有臭味,也不渾濁。我又訪問了一位打魚二十多年的漁夫,他説:“這水1975年前很好,到1980年後就不好了,現在好起來了。比90年代好多了。主要因為那邊造了大壩,大魚捕不到了,這魚小,魚少,我一天只有幾十元。”我觀察了一下,衢江裏有水葫蘆,見下圖: 還有漂浮物,下圖:而且在邊上,可能是人們隨手扔不遠,落在了邊上。 江中還有排放污水的管道,好多處呢!實驗:(1)我舀了一些水回家,用同樣的餐巾紙把它同自來水做一次過濾比較。自來水過濾後的餐巾紙是無色的,河水過濾後的餐巾紙是淡灰色的。(2)取來兩條小金魚分別放入河水和自來水中,幾天過去後,我發現河水中的金魚正想翻白肚皮,不習慣這裏的生活。而自來水中的金魚好些,自由自在。可以看出,江水髒,自來水乾淨。五·調查體會 我希望通過我的調查報告,給某些人上一堂課,讓某些人看了後不再扔垃圾。保護衢江,保護每一條河,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對象:樹木和水的污染

三、調查方法:觀察周圍的環境,訪問過路的人,查資料

四、調查過程:

首先,我們去金色華庭小區,那裏的花草樹木,還有清澈見底的河水,但我們不知道樹木在減少,也不知道河水在變髒,於是我們就訪問了小區裏的叔叔阿姨們,請問你們這兒的樹木減少了嗎?叔叔阿姨門回答道:“現在的樹木不停地在減少。”接着,我們又訪問了一位老人:“老太太,憑你多年的經驗,你覺得,這裏的河水清澈嗎?”那位老太太説:“這裏的水啊!不是髒,就是臭,而且我發現,這裏的魚兒死的死,髒的髒,讓人……人們見了就噁心!”

調查結果:我們應該多種樹,少砍樹,這樣子的話,如果每人種一棵樹,那麼全中國就種了13億棵樹,如果每人砍一棵樹,那麼,光是中國就砍去了13億棵樹木。當然,也有保護環境的人,比如説:“清潔員阿姨或清潔員叔叔在幫忙掃垃圾,有的人隨地吐痰,人們就提醒她説要保護環境,不要隨地塗痰了……

我們那兒的樹木比較少,但人們都喜歡在人行道上扔果皮紙屑,導致路上垃圾多。希望大家多種樹,少扔垃圾,多騎自行車,我們應該要節約水,我們可以把洗澡水,洗臉水用來沖廁所,洗車子,淘米水可以洗臉,洗頭髮,洗碗,所以我們要節約水源。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1

每天早上到校、放學的時間,校門前的小攤小販、學校門旁小店前,總能看到許多學生,或買或看,熱鬧非凡。他們的錢從哪裏來?怎麼使用?

近日,文化路國小四年一班圍繞這些問題,對該校四年級三個班共計139人進行了一次調查。

[數據一]73.9%學生平時有零用錢,但認為父母平時要給零用錢的佔69%,從早餐、中餐或其它地方節省下零用錢的佔15%。

[數據二]零用錢最願給的是父母佔94%,63%學生的零用錢是父母主動給的,父親又比母親大方,有51.3%學生的零用錢是父親給的,而爺爺奶奶給的只佔5.9%。

[數據三]26.1%的學生用零用錢買零食,12%的學生留着當學費,37.9%的學生用來買學習用品,3%的學生將錢捐給中國兒童福利院,20%的學生羨慕其他同學有很多零用錢,從家中偷偷拿錢的人佔到了1.2%。

[數據四]通過做家務賺取零用錢的較多,佔42.9%,通過外出打工或準備這樣做的學生佔2.9%。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2

題目:美麗的南郭寺

內容①看地圖和資料,②實地考察。

報告內容:

南郭寺位於天水的東南角,那裏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有平坦的大路,還有漂亮的房屋。這裏風景優美,古樹參天,梵宇輝煌,有漢柏隋塔唐槐之説。歷來為天水第一古剎,“南山古柏”被列為秦州八景之一。南郭寺現存清代建築較多,而且比較完整。西牌坊前有兩株參天古槐,高約25米,圍達6、8米,樹齡均在千年以上,俗稱唐槐。

每當星期六、星期天,就會有好多人來到這裏,到小店吃吃飯、喝喝酒、看看美景,真是別有一番韻味兒。每天早晨,山腳下,就會聚一些老爺爺老奶奶,一起唱歌、跳舞,奏樂。尤其跳舞人最多,好多老奶奶一起唱呀、跳呀。

現在,南郭寺又煥然一新,綠樹鮮花化着南郭寺,大路亭台裝點着南郭寺,池塘溪水打扮着南郭寺,南郭寺又成為天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3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我家定了牛奶,每天都能喝道新鮮的牛奶,日子久了,媽媽產生了懷疑,牛奶喝多了會不會對生體有危害呢?

二、上網查資料,閲讀報刊,收看新聞

調查家人的飲食習慣

三、雖説牛奶好處很多,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於牛奶“危害”的研究不斷出現。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獎單位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表研究稱,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卵巢癌發病率。

去年9月,日本山梨醫科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章夫在《產業醫學雜誌》上撰文指出:芬蘭人和瑞典人雖然比日本人多喝了4、5倍的牛奶,但卻更易骨折;過量飲用牛奶或吃乳製品可能引發心肌梗死和腦梗塞。

他還懷疑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都與牛奶中的激素有關。

總的來説,這些“危害論”包括4個方面:1、導致蛋白質攝入過量,損害健康;2、牛奶呈酸性,會溶解鈣,導致骨質疏鬆;3、導致患糖尿病、皮膚過敏的機率上升;4、導致患乳腺癌等癌症的機率上升。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4

寒假,學校大學生實踐調查的作業,因此,我對我家鄉的環境進行了調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讀書,很少回家,回家也從來沒有好好的瞭解家鄉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的調查和實地走訪,説實在話家鄉的環境讓我打吃一驚。小時候,經常從爺爺、奶奶那一輩聽到這樣的説唱: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氾濫 。我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河水是清澈見底的,河裏魚蝦成羣結隊,傍晚時分河裏的石頭上會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們就這樣一邊撿着螃蟹,一邊嬉戲,這裏曾是我童年快樂的回憶,是我童年迷戀的地方。那時從來不曾想過這一切都會逝去。

可是現在卻應徵了 “魚蟲絕代,河水氾濫 ”的説法。

河道里滿是廢器、垃圾,由於垃圾的堆積,沒有清理,河水變得臭氣難聞,河裏沒有了魚蝦,更別説小孩嬉戲了。而且許多水資源也因為人類的過度索取和開發已經枯竭。不僅僅在於河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無得污染。今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天氣也變得異常炎熱,特別是在夏天令人難以接受。

我通過調查發現造成家鄉環境污染的原因有:

1、白色垃圾;

2、森林遭受破壞,水資源污染嚴重,森林面積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問題。

3、整治仍不徹底,在城區雞鴨屠宰點和燒肉攤點污染嚴重,花盆和盆景中煙頭紙屑較多,商户佔道經營較多。

4、設施不夠完善。

5、交通工具廢氣和噪音。

6、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灌溉農田後流出的廢水廢渣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瞭解到,解決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衞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牢記心中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5

根據惠來電大的教育教學安排,本人於9月2號至10月2號到惠來縣神泉鎮華埔國小進行社會調查活動。我調查的課題是:《國小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調查報告,我主要從調查的基本情況、調查結果以及對國小生正確使用零花錢的建議三部分來具體敍述。

一、 調查的基本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國小生幾乎都有零花錢。即使當地經濟仍較緊張,但都能看到我周圍的學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錢。放學前後,校門口及附近的小店總是擠滿了買東西的同學。他們有的買零食,有的買玩具,還有的買本子……那他們的零花錢是從哪裏來的?又是怎麼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為此,我對本班34位同學進行了調查,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説明:

1、調查目標:瞭解國小生零花錢的來源;瞭解國小生對零花錢的支配;以及瞭解家長對國小生使用零花錢的看法,方便學校對國小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2、調查內容:在當今社會中,物質顯得愈加重要。而國小生也同樣作為一個消費者,他們也不例外。為了更清楚地瞭解他們對零花錢的使用情況,我主要是調查了他們的零花錢的來源、零花錢的用途以及家長對學生擁有、使用零花錢的看法等。

3、調查對象:華埔國小501班的34名學生,5位家長和學校裏的4位教師。

4、調查方法:為了更好的進行此次的調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獻資料法瞭解我班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確定留守學生數量;同時還使用了觀察法,利用課前課後對他們使用零花錢情況進行調查;最後還通過問卷調查法,採訪了個別家長和教師。

二、調查結果

1.我通過對五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之後,發現大多數家長是在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零花錢,少數家長以孩子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孩子零花錢,並且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把錢用在學習上,不允許孩子亂花錢行為。

2.我通過對四位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後,老師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是必要的,但要限量。給他們零花錢既可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又可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

3.通過對我班國小生的調查,我瞭解到:這個班級的34人中,留守兒童佔總數的34%;有零花錢的學生佔總數的90%。其中30%的學生是父母主動給零花錢的;10.2%的學生是通過自己勞動賺來的;9.3%的學生是親戚朋友給的;6%的學生是家長以學生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的。而在零花錢的支配上,14%的學生把零花錢交給父母儲存;30%的學生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15%的學生把零花錢用在網吧和娛樂;35%的學生用於買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學生對自己零花錢的使用是比較有規劃的。造成這種現象,通過我調查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1.現在學生家庭基本條件都不錯,家長每天給孩子幾塊錢的零花錢根本不在意。同時一些留守兒童由於家長出遠門謀生,加上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都會給一些零花錢。

2.得到的錢太容易,同學們就不會去想怎麼花錢,平時花錢時,沒有計劃,甚至大手大腳,大部分浪費在不該花的地方。

3.家長太溺愛,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給錢,不問怎麼花錢,導致學生缺乏理財概念,消費隨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4.學校對學生也缺少相應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方面的教育。

三、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對國小生合理使用零花錢有以下建議:

1、家長應控制給孩子的零花錢的數目。即使家裏經濟很寬鬆,也不能多給。家長應讓孩子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口上,如買學習用品、乘車,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飢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長應該經常瞭解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從以上的調查情況看,家長沒有對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進行追蹤,這是導致孩子亂花錢的主要原因。平時對孩子多家管教,如果發現孩子亂花錢多花錢,應及時制止,並講一些節儉花錢的好處,理財小竅門等等,讓孩子有“家長掙錢不容易,我不能隨便花錢”的意識。

3、家長可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從小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年紀較長的學生可讓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讓他們在社會上親自實踐,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這也能較快地鍛鍊孩子,增長他們生活的見識和本領。

4、培養孩子一定的理財觀念。如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開銷計劃: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幹什麼?等等。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為多領零花錢而撒謊,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5、鼓勵學生自己存錢,給自己交學費,買學習用品,這樣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能讓孩子更有效得使用零花錢。

6、老師可利用班會,召開主題班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結語:

通過調查和討論,我認為對國小生進行節儉教育,限制國小生的不良消費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需要家長、學校聯合起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養成不能鋪張浪費的毛病,讓他們知道金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好習慣。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6

圍繞課程改革的落實情況,我於20xx年3月起深入部分國小進行了持續半年的教學調查。調查的結果很不理想,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更多的是憂慮。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課程的落實在我市、尤其是在農村國小任重而道遠。課改的需要與現實的差距還很大。

我市於20xx年下學期開始試行新課程和使用新教材。教育局組織了四輪培訓,二年多來,新的理念貫徹和落實得怎麼樣呢?帶着這些問題,我於20xx年3月起深入學校進行了持續半年的教學調查。共走了25所學校,聽課86節,走訪教師百餘人。總的感覺是有喜也有憂。

成 績

在課改的這段時間裏,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發生了許多變化。教師的教育觀念在變、教學行為在變;學生的思想在變、學習方式在變。這是可喜的一面。體現在課堂上有如下幾方面的變化。

1、變課前鋪墊為情境導入。

過去我們的數學教學通常是由複習引入新課,學生感覺每節數學課只與數字和運算符號打交道。時間長了,對數學就產生一種厭倦感,尤其是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更對學習數學失去信心。現在不同了,許多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老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來引入新課,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進入新課,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變得愛學數學,想學數學了。

2、變遠離生活為走近生活。

幾十年來,我們的在校學生只知道學習數學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而不知他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存在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這是因為我所教的數學遠離學生活。而現當我們走進課堂時,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我們所看到的數學課是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在一起,生活氣息非常濃。我感覺到數學課已經走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教學,學生就不會感到數學離他們那麼遙遠;就會真正明白為什麼要學習數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變聽數學為做數學。

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走進課堂就嘰嘰喳喳講個不停、寫個不停,學生只是靜靜地在聽數學。這是我們延續了幾十年的教學方法。現在這種現象有了明顯的改變。取而代之的是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源主動地去學習數學,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多了,學生在做數學了。這正是新的課程理念所要求的。

問 題

成績是喜人的,在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我感到更多的是憂慮。新的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在不同區域、不同年齡的教師之間差異很大。總的情況是年輕的教師比年老的教師好;城區、廠礦比農村好;參加過培訓的比沒培訓的好;低年級教師比高年級教師好。總之,新的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離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的問題。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年級第八冊有一個內容是“簡單的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這個教學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數據掌握統計知識,教材上用到了“和平一街、東大街”等地名,這只是給學生一個背景材料而已,其目的是要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教師在組織教學資源時,應該、也完全可以結合本班學生居住地所分佈的情況編一個例題,數據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找,這樣就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由然而生。象這樣的倒子教材上很多。然而,我們在調查中感覺到,教師大多是死搬教材,沒有一點靈活性。過多地受制於教材,書上怎樣寫,他就怎樣教,一成不變,缺乏生活氣息。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裏所説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動輒搞小組討論。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序。

有些分組學習是幾個同學圍在一起嘰嘰喳喳亂叫一陣,給人以表面的積極討論問題的假象,看上去熱熱鬧鬧,沒有實際效果。不僅如此,而且還會助長不良風氣的形成,影響學習效果,造成新的兩極分化。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教師並沒有掌握合作學習的真正要義,老師們採用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並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其充分展開討論。往往是學生還沒開始學習,教師就叫停下。完全是一個形式,走走過場,給聽課者看,使得合作學習有形無實,給人以做秀的感覺。

我們不應將“新”與“舊”看成區分教學方法的“好”與“壞”的主要標準,不能採取極端主義態度,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某些教學方法。恰恰相反,我們應當更為明確地提倡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傳統的方法有它的優點,時髦的方法也有它的侷限性。我們只有通過積極的教學實踐,深入地去認識各種方法的優點與侷限性,才能依據特定的教學內容、對象和環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合作學習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但它不是萬能的。不要動不動就合作,動不動就討論。

3、課堂教學評價過於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這一理念老師們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課堂上情況就不一樣了,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不分年級,不管問題的難與易,都用表揚他,頂呱呱;你真棒;你真行;獎勵五角星和大紅花等予以表揚。過多的、廉價的表揚無異於捧殺。教師的表揚不要隨意和漫不經心;要發自內心的,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他的答問已引起老師的興趣。這種表揚要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否定學生的結論,則要讓其明白錯誤的原因,使其體面地坐下。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因人而異,因問題的難易使用不同的評價語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評價的目的。

4、只見老師講課,不見學生動腦

前面提到課堂教學方式有了明顯的改變,但這離新課程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調查中發現,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有超過40%的課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只看見教師不斷地在説,看不見學生在動口、動手。課堂上靜悄悄的,看上去課堂紀律很好,有序,可是學生並沒有積極在思維,是被動在學習,有一種被教師牽着走的感覺。這種安靜嚴重卻制約了學生的智力和個性的發展。不利於學生的成長。是與新的課程理念相違背的。

課堂教學本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是必要的;但更應該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要關注每個學生是否在動口、動手,動腦;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在説些什麼,做些什麼;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5、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於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於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眾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6、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事實上,在被調查的對象中沒有幾人做到這點。

此外,在課堂上,教師似乎懼怕學生出錯,尤其是公開課,一旦學生出錯,教師就馬上捂蓋子。唯恐因此而打亂自己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計劃。

課堂是出錯的地方,出錯是正常的,不出錯就不正常了。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學生都會了,還要我們老師幹什麼呢?學生出錯了,教師應該讓學生把問題説完,然後分析其錯誤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這才是我們的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答案”所應具備的態度。

總之,從上述情況來看,我們的課改任重而道遠。

分 析

課改在我市實施已有二年多時間,新課程理念在課堂上沒能真正得到落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上的, 也有主觀上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思想認識不到位

有些教師認為教學改革改了幾十年,改來改去還是這個樣;還有些老師認為這是上面的領導為了推銷教材而作的宣傳,是糊弄人的。因此從思想上就沒有把課改當回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夠透徹。

新課程培訓雖然進行了四輪,但對每個教師而言,也許就一次,回到學校後就再沒有學習,據瞭解,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師沒有見過《課標》,僅憑几天的大課學習,怎能透徹地理解《課標》所藴藏的真正理念呢。自然就更談不上在課堂上如何去實踐了。

3、教師年齡偏大

國小教師年齡偏大,這是多年來的老問題,可真是爺爺奶奶教國小。近幾年國小數學教師年齡偏大的問題更為突出,有些學區幾乎找不出年輕的數學教師,還有的國小,數學教師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這些教師教了幾十年書,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經驗,但同時,思想也已成定勢,很難接受新鮮事物;還有些老教師認為,幾十年都這樣過來了,改不改都是教書。改革那是年輕人的事。大年齡的教師在我市國小數學講台上算得上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上述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4、年輕教師同化現象嚴重。

青年教師本應是“課改”的生力軍。在農村,由於大部分學校老年教師居多,進取心不強,學校很難形成一種教學研究的氛圍。本來就是鳳毛麟角的年輕教師由於長期處在這樣一個不利於自己成長的環境之中,使得她們在思想上過早地老化,惰性,不思進取。自然影響到她們的成長,因此,在農村國小中,缺乏優秀的年輕數學教師也就成為必然。課改的落實也就勢必受到影響。

5、教師隊伍不穩定

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總以為國小教師要什麼都會教,這是個錯誤的認識。樣樣都會,勢必樣樣都不會,更談不上精。系統的知識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就國小數學而言,幾加幾,我相信人人都會,收廢品的也會,可是要教好數學卻不是人人都行的了,我們知道,中學數學教師來教國小數學也不一定能勝任,何況其它學科的呢。不專就不便於教師鑽研業務,自然就不利於教師自身業務的提高,今年教語文,明年教數學,弄得教師無所適從,怎麼去專啊,教師也不適應。不用説精通,就連國小六年中系統的數學知識都不清楚,如何去教好數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數學教師師參過數學培訓後,回到學校卻改教語文,而參加過其它的培訓的老師卻來教數學,有的根本就沒參加過任何培訓,手中又沒有《課標》可學,這又如何去理解新課程理念,如何在課堂上體現新的理念呢?國小教師隊伍不穩定現象已嚴重影響了國小教育,不有説新理念的貫徹,就是常規教學都已很成問題。

建 議

1、加強基層教學研究

切實加強以學區和學校為單位的教學研究。要實實在在地坐下來研究問題,不要形而上學,重形式,走過場。那種只聽課,不討論的研究活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2、加強教師理論學習

理論源於實踐,對實踐又具有指導作用。如果教師連新的教育理念就不懂,《數學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都不知,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去呢?因此,在現階段,教師的當務之急是加強理論學習。學區和學校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學習《數學課程標準》。

3、儘快充實師資力量

新課程理念要靠教師去落實,相對而言年輕人在這方面有熱情、有開拓精神,接受新鮮事物快。而國小數學教師隊伍年齡老化現象已到相當嚴重的地步。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作宏觀控制,儘快充實國小數學師資力量。

4、切實穩定教師隊伍

要使新課程得到很好的落實,切實穩定教師隊伍這是非常重要的。國小教師今年教這科,明年教那科的現象必需得到根植。只這樣才有利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才有利於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才有利於新課程的落實;才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7

【摘要】當前大多數高等院校已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但基本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外交學院針對在校本科學生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需求狀況做了全面詳細的調查,本文就學生對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實際需要、對課程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彙總,供即將開設或正在完善就業指導相關課程的同仁參考。

【關鍵詞】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成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廣大學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發揮大學生羣體的資源優勢和潛能,使他們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一直是國家、高校和社會非常重視的問題。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大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大學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是大學生進入職業生涯的重要準備期。為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幫助學生儘早為就業做準備,引導學生進行長遠的自我發展規劃,以利於他們更好地發揮個人潛質,充分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外交學院對在校本科學生進行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需求狀況調查,以此作為開設相關課程的基礎工作。

1.調查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700份,回收568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81.1%。囿於時間限制,我們從回收問卷中抽取了261份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抽取問卷時為兼顧到各個專業、各個年級的學生情況,我們按照從各系各專業各年級回收問卷中抽取約1/2的原則,使得問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抽取的被調查者中,男生126人,女生135人,各自所佔總數的百分率分別為48.3%和51.7%,比較均衡。

2.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2.1 學習生活規劃:多數學生有動力和目標

“規劃”強調的是制定一定的方向和目標,有比較詳細的打算、計劃以及實施的步驟。“規劃”是一種意識和習慣,有了這種意識和習慣,有助於個人儘早為即將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做準備,能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意味着個人成功的機率會更大。對於大學生來説,進行良好的學習生活規劃是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和前提,因為只有把現階段的任務完成好,才能更好地進行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為了解學生學習生活規劃狀況,問卷中我們設計了“你對目前的學習生活有規劃嗎?”一問,61.69%的學生選擇了“有”,19.92%的學生選擇了“沒有”,18.39%的學生選擇了“説不清楚”,這個數據説明學生中的大多數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較強,這與現代大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比較自主自由的性格特點有關。同時,這個數據也讓我們看到還有三成多的學生沒有或沒有明確的學習生活規劃,這説明還有一部分學生缺少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對目前的學習和生活感到迷茫和困惑。如果這些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更清楚一些,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更明確一些,他們對於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將會更積極。

2.2 職業生涯規劃:七成多學生感到迷茫

對於“你畢業之後的打算”的選擇,49%的學生選擇了“就業”,選擇國內升學和出國留學的分別為29%和14%。近年來就業壓力的增大,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學歷的期望值有所提高,使得選擇升學和出國留學的學生比例比較高。這組數據還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於畢業之後的選擇都有了初步的打算,沒有打算的學生僅佔7%。

對畢業之後打算的選擇

然而,畢業後有了初步的打算並不等於有了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到什麼領域就業?對想要從事的職業瞭解多少?自己將來的職業角色定位是什麼?還要做哪些準備?研究生畢業或留學生涯結束後,同樣會面臨“就業”。調查統計數據顯示,雖然有80.08%的學生“考慮過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但是,對於想從事的職業“很瞭解”的僅佔4.6%,“有一點了解”的佔61.69%,“不瞭解”的佔5.75%。可見,對於想要從事的職業及外部職業環境的瞭解和認識,大多數學生還不夠深入。這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為求職做準備造成很大的障礙。

對於“你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有必要嗎”一問,選擇“有必要”、“沒有必要”和“無所謂”的學生分別佔88.89%、3.07%和8.04%,可見,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然而,與此相矛盾的一組數據是:在問答“你是否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問題時,僅有25.29%的學生選擇了“有”,“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説不清楚”是否有、或是否明確的學生佔了七成多。可見,絕大多數學生認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有必要,但是又有大多數學生還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這個矛盾表明:多數學生對於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還處於迷茫狀態,不知道從何下手。

談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障礙,“缺乏指導”、“缺乏實踐經驗”、“缺乏信息”都是重要的原因,其中,選擇“缺乏實踐經驗”的頻數最高,表明很多學生希望通過參加實習、社會實踐等方式來認識自己、認識職業,從而進行自我規劃的務實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學生希望能更多專業實習、社會實踐的機會提供給他們,以進行自我鍛鍊、自我積累的願望。此外,還有不少學生寫下了別的原因:缺乏自信和勇氣;對專業的發展去向不是很清楚;現在的能力與夢想的職業存在差距;理想與現在所學的專業偏差太大;還處於低年級,思想不夠成熟,專業不夠硬;關鍵還是缺乏指導,等等。這些原因一方面表明他們已經在認真地對待和思考這個問題,並且已經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於他們來説雖然顯得有些遙遠,但是也是很現實和重要的話題;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迫切需要學校提供給他們相關的信息資源、科學的引導和幫助。

2.3 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需求

目前,全國多數高校都已經開設了職業規劃指導的相關課程,但基本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學生對此有多大的需求,他們最想從中獲得什麼,具體開設的內容、形式是什麼,學生對此又有些什麼期望和建議。只有通過調查和研究,回答好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為開設課程做好準備,也才能更深入地完善課程設置,達到課程目標。對此,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相關問題。

(1)是否應該開設課程以及在哪個年級開設比較合適。根據表6和表7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認為學校應該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並且佔51.72%的學生認為在大三年級開設此課程更合適,贊同大二年級和大一年級開設的學生分別佔34.1%和11.11%,這説明更多學生認為剛入學的第一年主要精力在於適應大學生活、熟悉環境、熟悉專業;在第二年開始在瞭解一定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探索自我、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並開始關注未來的發展方向;而第三年則是通過實踐、實習,以及在瞭解到更多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明確方向來集中精力為第四年的畢業做準備。因此,學生的選擇也體現了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普遍的發展規律。

(2)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對於課程應該包含的內容,學生都不僅僅選擇一項,為了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應該是豐富並且對於學生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從表8中,我們可以看到,“求職技巧”、“行業、職業、單位的相關信息”、“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個性化的職業指導”受學生認可度更高,也有學生寫下別的內容:職業測評或個人就業能力的測評;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所要求的能力有哪些;他人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都應該共享,等等,都是學生需要的內容。這表明,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期望豐富而務實。

這門課程應該作為專業指導課、公修課、還是公共必修課?對此,學生們更多地都不僅選擇一項(詳細數據見表9),這也表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這門課程,由於其特殊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形式應該是更為靈活並且是多元化的,因為他的對象是具有發展差異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因此,有學生希望從專業的角度及其發展方向來明確所學專業的發展趨勢,有的學生希望通過公選課的形式來了解更為豐富的信息,有的學生希望它是必修課(也有的學生註明因為擔心公選課選不上而希望是必修課),不少學生希望以系列講座的形式來及時解決所面臨的難題和困惑。由此也可以看出,對於學生來説,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他們具有實際的意義,能真正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惑,並直接有利於他們以後的就業和發展。

3.對學校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意見

對這個開放式問題,不少學生認真地提出了意見,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要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學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學校的就業狀況,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剛進大學就會關注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就業情況,同時在學習生活中他們也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以增強自身的動力,這使得大多數學生急切地需要相關方面的指導。比如,學生通過以下建議表達了希望:“提早開設,越早越好,為迷茫的學生們指明道路”;“在低年級多進行一些如公務員考試、外交部入部考試、求職技巧等方面的講座,不然低年級很茫然,沒有發展動力”;“從大一抓起,給新生樹立起職業規劃的概念,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的目標性和緊迫感”;“大一、大二甚至大三學生很迷茫,想有方向支持。”在提出自身需要和希望儘早開設的同時,學生也給這門課程的開設提出了建議,比如“少些大而空的理論課,最好不要過於形式、過於籠統,職業生涯規劃是應該針對個人的優缺點、能力、個性、品行而製作的,所以最好少而精”;“要針對學生專業,就業指導要具體化,有針對性”;“避免過於狹窄,希望提供職業能力測評”;等等,這表明學生對這門課程期望值非常高,希望能實實在在地得到幫助。

(2)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出於更多地獲得社會職業信息,在體驗中認識職業和鍛鍊自己,從而為今後就業積累更多的資本,絕大多數學生都迫切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實習和實踐,例如,不少學生提出“在校學生缺乏工作經驗和對具體工作的瞭解,應多給我們提供實習的機會,並傳授工作經驗,讓我們對未來的職業有感性和理性的認識”、“更多一些的實際模擬活動”、“對學生實習加大力度引導”等類似的建議,這表明學生希望在實習、實踐中積累經驗,儘早為就業做準備。

(3)信息資源和就業指導形式多元化。“信息量更大”、“詳細瞭解往屆畢業生就業去向”、“多舉辦往屆畢業生求職經驗講座”、“開展更多的交流――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這些建議都表明學生希望通過獲得更多相關的信息資源來幫助自己瞭解職業情況和就業形勢,也希望能通過更多的就業指導形式來拓寬對職業的認識,比如與師兄師姐的交流、與用人單位的交流等,以此來更有目標性、更有針對性地為就業做準備。

(4)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繫與合作。“擴大校園招聘的範圍”、“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用人單位來學校招聘人才”、“雙選會可以更多,考慮不同的時期,比如考研前後,針對不同學生羣體的需要”,學生希望擴大對職業領域的瞭解,減少就業領域的限制,所以建議學校通過多渠道比如挖掘校友資源、加強對外宣傳等方式來更多地向社會推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市場。

4.結論與建議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深入地瞭解到學生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需求和期望,綜合起來,我們提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1)學生普遍關注就業問題,這是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契機。調查顯示出學生關注自身職業發展和就業去向的緊迫意識,他們普遍希望開設相關的指導課程,因此,儘早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將會受到學生的歡迎,進一步完善有關課程也會更容易得到他們的認可。

(2)開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責任重大。學生對這門課程表達出了迫切的需要,但同時對之抱有較高的期望值。由於這門課的特殊性,對課程的實踐實效性要求較高,與學生的實際需求聯繫緊密。因此,要備好這門課,上好這門課,真正發揮對學生的重要作用,任重道遠。

(3)開設好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需要與院系專業教師密切配合。各院系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直接面對學生,對於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有更為細緻的瞭解,對於學生的認識和了解也更加深入,這是備好就業指導課的前提。同時,各學科的專業教師對於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有比較清楚地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因此要把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開設好完善好,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圍。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8

新年即將來臨,大家又將得到長輩的壓歲錢。孩子們每年有多少壓歲錢?這壓歲錢是怎樣處理的?孩子們又是怎樣看待壓歲錢的?我對這些問題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做了一次調查。

一、調查時間: XX年2月20日~25日

二、調查地點:⒈家中 ⒉朋友家

三、調查對象:國小生、學生家長

四、調查目的:

對國小生們如何使用壓歲錢,比較準確地瞭解與統計,並且能夠根據這些數據,總結出一些方法和規律提供給國小生和家長們,使家長和學生們都能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壓歲錢。

五、調查問題:

1. 你認為家長們應該給壓歲錢嗎?

2. 如果應該,你認為給多少壓歲錢最合適?

3. 你認為錢是最好的“壓歲禮物”嗎?

4. 你認為怎樣用壓歲錢才最有意義?

六、調查方法:

①上網查詢 ②電話資詢 ③查閲報刊 ④詢問路人

七、調查結果:

孩子們怎樣看待壓歲錢

表1:你認為家長們應該給壓歲錢嗎?

有關的調查報告 篇19

一.調查目的:

打暑假工和做兼職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首選。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除了賺點小錢,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學會接觸各類社會人士,豐富社會經驗;不浪費空餘時間,理論結合實際,也是為今後工作打基礎。

二.調查對象:

三.調查內容:

四.調查結果:

我們是年輕人,我們不可能與世隔絕,也不願成為死讀書的書呆子 ,這是眾多大學兼職生的共同心聲。因此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實習等是大學生的 輔助品 ,通過兼職、實習等能感受到學校沒有過的壓力和感受,也可以學到在學校學不到的許多寶貴的東西。不論是什麼職業沒有層次,都能在其中學到許多東西,有它的利與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與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這樣看待的了。有的大學生認為只要是有報酬,就算是與自己所學的專業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們接受的工作,可以勝任,他們都會去做。

五.調查結果分析:

後的大學生與80前的大學生大相徑庭,不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經濟條件,還是自身的價值觀,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因此,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説,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到影響就不要考慮兼職。其中有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曾在兼職期間,由於學習時間大量減少,最終在期末考試中掛科了,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得不償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測的人用兼職的幌子來欺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這樣一來,大學生的財產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現代社會急需綜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備專業知識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實踐動手的能力。畢竟,給我們一本書我們可以記很多知識,可過不了多久我們便會忘記;然而給我們一份工作,我們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滅的經驗。畢竟大學生畢業之後,只能做一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了,而現在選擇兼職打工可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豐富大學生的人生經歷!他們需要在打工中磨練自己,鍛鍊自己!

六.結果和建議:

通過調查,同學們大都希望在大學期間從事兼職工作,家長們基本同意子女兼職並予以支持。在兼職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由於缺乏經驗和社會閲歷,不知如何應對,有些同學還被欺騙過。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善於交際,能力突出,能夠將兼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另外,同學們一致認為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鼓勵指導同學們從事兼職,使大家在豐富課餘生活的同時,既鍛鍊了能力,又獲得了一定的報酬,為以後的就業做好準備。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鍊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標籤: 調查報告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g7lw6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