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關於濟南趵突泉公園五龍潭公園名泉的調查報告

關於濟南趵突泉公園五龍潭公園名泉的調查報告

從7月11號開始到7月13號,也就是今天我們的調研之路已經走了兩站了,接下來的這一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走的這一站就是五龍潭公園。五龍潭公園內有11處名泉。分別是五龍潭,古温泉,賢清泉,天鏡泉,西蜜脂泉,還有新入選的月牙泉,官家池,回馬泉,虯溪全,玉泉以及濂泉。

關於濟南趵突泉公園五龍潭公園名泉的調查報告

首先先介紹一下我們的計劃和路線:

1.調研前期開會商議調研整體框架,進行具體分工。

2.調研的前一天晚上開會制定出第二天具體的調研細節,路線和內容。

3.調研當天回學校之後整理當天資料。

4.針對每一個泉,我們都會放上一張網上的照片和我們調研照的照片以進行對比説明。

5.7月12號晚上我們團隊開會制定7月13號的具體調研內容,列出11個泉的地理位置和特徵,方便尋找。並查詢最近的交通路線。

6.7月13號早上8點準時出發,乘坐66路公交車在西門站下車,往北走大約150米到五龍潭公園。

接下來介紹一下我們對五龍潭內各個名泉的調研:

五龍潭

五龍潭又稱龍居泉、灰灣泉,潭水深達6米餘,是濟南最深的一處泉水,水流常年不涸。五龍潭曾列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五龍潭泉羣為濟南四大泉羣之一,周圍有泉29處。

相傳,昔日五龍潭水深莫測,每遇天旱,到此禱雨輒應。元朝初年,潭邊建廟,內塑五方神龍,後人便稱其為五龍潭。關於五龍潭的形成,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説很多。元代散曲家張養浩在《復龍祥觀施田記》中説:“聞故老言,此唐護國公秦瓊府邸遺址,一夕雷雨,潰而為淵。”北魏時,五龍潭邊建有“客亭”,唐代稱“歷下亭” 。

關於五龍潭的傳説,是眾説不一,但是大家對於五龍潭是秦瓊的府邸這一説法沒有質疑。五龍潭水面寬闊,比較清澈,從遠處看像是一面鏡子,但是那並不是説水澄澈如鏡,而是那狂闊的湖面對光的反射,仔細看看潭水,雖然能比較清楚的看見魚在遊動,但是也能看見泉水的渾濁。潭的西面有亭台樓閣,東側有假山林立。比較有一番意境。

這兩張圖的最大不同不是拍攝角度的不同,而是我們進行調研的時候五龍潭的泉水已經不是像網上這張照片那樣水源源不斷的注入五龍潭裏面了,是幾乎沒有水流出來了。而且我們拍到的這張照片中五龍潭的水似乎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清澈了。

古温泉其泉如名,古樸而温潤。和五龍潭一樣,古温泉也是金明清三代名泉。之所以叫做古温泉是因為即使在寒冬季節,該泉水温常年保持在18°c左右,泉水有水汽散發,水面仍然暖氣飄裊。古温泉被東側被規則的修葺着,北側則和竹林相接,西側與亭台相連,泉水與亭台樓榭交互融合,更顯古色古香。古温泉是五龍潭公園內比較淺的一個泉了,而且泉水十分清澈,一眼能忘到底部,泉內的金魚都能數的非常清楚。

古温泉南側就是黨政機關舊址,在這文化政治底藴比較濃厚的地方,原本清秀的泉也變得深刻了。

過去,這裏是東流水街,所以古温泉在古代又稱“東流水泉”,歷代沿泉多有建築。清代康熙年間,歷城人張秀在此建一庭院,名“漪園”,當時的詩人汪士慎曾作《遊漪園記》,描述古温泉的景緻:“濟南發地皆泉,而其奇尤在城西。温泉者,七十二泉之一也。”

很容易看出這兩張照片的最大不同是拍攝的季節不同,上一張是冬季,而我們拍的是夏季。

人們往往走到賢清泉跟前還在尋找賢清泉,看不出眼前這泓沉靜的碧水就是賢清泉。我們也是那人們中的幾員。我們也是走到賢清泉跟前還沒有意識到它,要不是通過賢清榭我們還真不敢確定那就是我們要找的賢清泉呢。賢清泉北側緊挨着賢清榭,南側楊柳垂蔭,賢清榭兩側柱上的題字“茶仙”鶴“烹茗”似乎透露出此處是品茶休閒的好去處,隱約中流露出了賢清泉的幽靜之特點。也掙説明了這樸實無華的賢清泉確有聖賢隱居山野之風。

賢清泉不僅具有歸隱之風而且水勢很好,早在清代,按察使沈廷芳曾在《賢清園記略》中讚道:“濟南名泉甲天下,舊傳七十有二,其著者為趵突、為珍珠,而賢清實具二泉之體而微焉者也。”清乾隆時期(1736-1796)利用懸清泉建成一所水景園“朗園”,景色怡人。現在,朗園早巳湮沒,清泉仍在。和五龍潭,古温泉一樣也是金明清三代名泉。

在網上這張賢清泉的照片中可以看見泉底了,這樣看來賢清泉並不是很深,我們拍到的賢清泉是水還比較多的時候。而且這兩張照片拍攝的地方並不一樣,是選擇了房子兩個不同的面。

天鏡泉水面平靜如鏡,日月星雲倒映池中,如天垂鏡,天鏡泉也因此而得名。用“天光雲影共徘徊”來形容天鏡泉是再合適不過了。但可惜的是我們是白天去調研的,無法感受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美景和意境了。

天鏡泉在古代也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泉了,它位於五龍潭公園西南角,又名“江家池”,因明代江浚六世祖江湖來濟南定居在泉邊,故名。明萬曆年間(1573-1620),山東提刑按察副使張鶴鳴,見其泉水明如鏡,景物倒映,“如天垂鏡”,將其改名為天鏡泉。清道光《濟南府志》載:“天鏡泉即江家池,方廣一畝,可鑑鬚眉。”

天鏡泉是五龍潭泉羣中的第二大泉,不僅盛水期水勢很好水很清涼,而且地勢也很好,現在已經被“包裹”在飯店的院內了,飯店在盛夏時節把成箱的啤酒直接放在泉裏,似乎天鏡泉已經變成天然的冷藏室了,雖然泉再飯店內,可以提高客人用餐的愉悦性,還可以為飯店提供便利,但是這也使得天鏡泉的觀賞價值降低了,不僅使遊客們找不到它而且即使知道它在這裏,又有誰願意跑到飯店裏去看泉呢?雖然清澈見底,魚如穿梭,上下蕩遊,好像在琉璃池中,很是好看。而且有詩描寫天鏡泉,“池湧千珠亂,天垂一鏡明。”但是如果一直被包裹在飯店裏邊,漸漸地天鏡泉就失去了它原本天然特性了吧。

天鏡泉的這兩張照片最明顯的區別是,它的用途不同了,第一張的它還是“自由的”,第二張的它已經被酒店包裹着了,第一張的它還是用來為遊人觀光的,第二張的它已經為酒店冰啤酒了,已經為酒店服務了。

月牙泉位於五龍潭公園東南隅,有不規則形狀的自然石圍成,四周垂柳。刻在難免石頭上的月牙泉三個字比較奇特,我們差點沒有認出來,經過詢問最終才得以確認。

網上曾説 :濟南各種形態的泉水都有,但沒有一個如月牙泉般奇妙。

見到月牙泉的人無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泉水從高出地平面近三米的山石上飛泄而下,在山石的碰撞下,激濺起濛濛雨絲,飄者如練,斷者如珠,撒落在一池碧水中。

清人王培荀在《鄉園憶舊錄》中記載:“月牙泉,在西北外北巷中,故名。月牙泉泉水極其清澈,有王氏宅臨泉,隔一牆,內有巨池,蓄紅魚數十頭,長几尺餘,粗如巨桶,不知養自何年。” 古人也曾贊過月牙泉,但是我們看到的月牙泉並非如此奇特,雖然月牙泉中有高出水面三米多的蘑菇雲狀山石,但是已經不再往外流水。是因為7月的濟南還沒進入豐水期還是因為人為原因水位下降導致蘑菇雲狀山石不往外噴水?這就將是我們要研究的了。

現在的月牙泉和以前的最大區別就是泉中間的蘑菇石不往外湧水了。我們瞭解到,在XX年7月17日月牙泉出現瞭如下圖所示的30餘年未見的 “月牙飛瀑”奇觀,這是由於暴雨使得濟南水位上漲導致的,但是在XX年1月12日,隨着省城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月牙泉出現了復湧之後的首次間歇性停噴。因月牙泉在羣泉中噴湧水位最高,它的停噴預示着省城地下水位出現了大幅下降。在今年即XX年7月13號,我們進行調研的時候,蘑菇石上已經不是稀稀拉拉的流水了,而是幾乎就看不見有水從上邊流下來。這説明今年的水位比XX年同期水位還要低。

西蜜脂泉雖然是屬於五龍潭泉羣,但它並不在五龍潭內,而是在五龍潭南門西側的關帝廟內。該泉水勢良好,盛水期泉溢池清,泉水汨汩自池底湧冒,從池北壁石洞中往東北方向注入五龍潭,蜜脂泉分東西蜜脂泉,因泉水甘甜似蜜,故名,明朝晏璧曾賦詩讚美西蜜脂泉道:“西池泉味比東強,何必天寒割蜜房。莫道脂甘能悦口,試將一飲勝天漿。”

做一個假設:如果讓你在濟南名泉中選一泉飲用,你一定會首選蜜脂泉,因為蜜脂泉名給我們的印象太甜美了,它的名字非常吸引人。但是現在是不是還是“泉如其名”呢?我們調研的過程中,發現東西蜜脂泉的泉水水質都不一樣,西蜜脂泉比東蜜脂泉稍微清澈一點,但是水中青藻漂浮,還有一直烏龜和非常少的幾條金魚,看見這樣的泉水是不是還敢拿起來喝呢?雖然現在的蜜脂泉不像詩詞裏形容的那樣“甜蜜”但是作為金明清三代名泉,還是需要保護和研究的。

雖然蜜脂泉外表沒什麼變化,可是它的“內容”已經不是以前那樣了,泉水不再像以前“何必天寒割蜜房”了。但是現在的西蜜脂泉充滿了關帝廟內的文化,在南側的牆上都是中外交流文化的紀念照片。關帝廟內還彙集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關公文化資料,包括各種關帝廟、關帝像等,並有很多國際文化交流學者前來交流,蜜脂泉在文化的薰染下也變得更加深刻,但是似乎它原本名泉之名很少被記起了。

官家池聽起來很有些官宦世俗之氣,但泉池自然生成,周圍更是自然石駁成。頗有自然的味道。

官家池泉名的由來,是因為相傳古時為一官宦人家居住,此處泉水水質甘美,取自池內泉水生出的豆芽與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本地居民多到此取水,官家池因而得名。

官家池泉眼眾多,水質清澈甘美,冬温夏涼,泉水周圍桃花戲水,綠柳夾岸,茅亭翠竹,小橋卧波。正如詩中所述的:“池是官家匯眾泉,湧出珍珠純天然。遊人賞泉不知醉,茅亭翠竹到泉邊。”管家池泉水是非清澈,能清晰的看見水中游魚。而且在官家池旁邊有一塊寫有“禁止泡腳” 的警示牌。這不僅説明了對管家池的保護,還説明了泡腳現象曾經有出現過,我們希望人們可以自覺的保護泉水,而不是靠這樣的明文規定來強行制止。

我們拍到的官家池並不像給你顯示的照片那麼虛幻,那麼美,只是覺得我們的更顯示一點,獲學士拍攝工具的不同造成效果不一樣,但是第一張中的官家池泉水更加清澈。

回馬泉位於五龍潭公園內南側,條石砌池岸,十分規整。水面與“淨池”相連,池中間建一曲橋迴廊,設有座欄,供遊人憑欄觀魚賞泉,名“曲池觀魚”,南岸石壁上嵌“回馬泉”石刻。

回馬泉地勢較低,水湧旺盛,池中有幾十處泉眼,池底水清見底,雖然睡眠和淨池相連,但是游魚卻很少在回馬泉內“徘徊止步”都集中在淨池內。

看似簡單的回馬泉,其實背後有着動人的故事。

相傳五龍潭內建有唐朝武將秦瓊府邸,一日秦瓊在此遛馬,戰馬騰空,馬蹄落地處出現泉眼,故取名為回馬泉。這一個個傳説一個個故事更能讓人們相信五龍潭公園是神祕的。

虯溪泉位於五龍潭公園內東北方,或許因為它的位置亦或許因為它的“與世無爭”虯溪泉不像其它的泉那樣引人注目,來這裏的人很少,但是看過虯溪泉的人,無不為它的清幽而動心。

虯溪泉為假山石壘砌的不規則泉池,泉邊綠柳翠竹環抱,池水碧透,池中央有一條弓形石,石中部有一泉眼。它不是天然泉而是20世紀60年代,水文地質部門在此鑽探,鑽孔中湧水甚盛,遂作為一處泉眼保留。於是才有了今天的虯溪泉。虯溪泉意境十分清幽,前面介紹的賢清泉是讓人有種想隱於世的感覺,而虯溪泉的安靜則是讓人有種想在此排憂的“衝動”。

這兩張虯溪的照片基本上沒有什麼很大的變化,只是可能因為光的不同和水底綠苔的映襯顯得第二張的虯溪更加清澈靈動。

位於五龍潭公園東南側的玉泉,用自然石壘築駁岸,形狀十分奇異,上刻玉泉二字。泉邊假山,翠竹,泉自石下流出,溶入水溪與月牙泉相匯後流入五龍潭。

玉泉是我覺得在濟南的最特別的一個泉,不僅在於它泉水外湧的獨特,還在於它讓帝皇和平民共飲一泉水,共烹一壺茶。

玉泉泉水玉潔冰清,為優質礦泉水,可以直接飲用,飲後有滌盡塵囂,令人心曠神怡之感。清乾隆南巡路經此地,品嚐玉泉水後題詩曰:“靈泉清霖滌煩痾,功德由來利物多。”常有附近居民至此汲水烹茶,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

我發現玉泉水是五龍潭內唯一有遊人直接接來飲用的泉水,這應該是對玉泉水質的極大肯定。但是,也真是由於這樣,很多遊人在周圍聚集,造成周圍人羣太過擁擠,我們進行取水都十分困難,這樣的現象並不利於遊人的參觀。

濂泉地處五龍潭公園西北隅,泉池由自然石砌壘,形狀是非不規則,北岸水邊石上刻濂泉名,四周垂柳成蔭。

濂泉池面積廣闊,水質清澈。水中游魚清晰可見,濂泉池中立一小亭,名“寒玉亭”,亭接水廊,廊接“濂軒”。這裏似乎是整個五龍潭內人最多的地方,濂池不是五龍潭最大的泉,不是水最深的,也不是魚最多的,甚至更不是最清澈的,為什麼會有最多的遊人呢?其實不難理解,濂池是整個五龍潭內最適合孩子玩耍的地方,寒玉亭和濂軒都為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空地來玩水,而且泉水使得周圍空氣清涼。所以濂池幾乎成為了五龍潭內最受歡迎的地方。

這兩張關於濂池的照片給人的感覺就是明顯的不同,第一張不像是夏天的濂池,而且周圍沒有人,濂池內似乎也沒有魚,相對於第二張就想的生動的多,第一張是從濂池背面像南拍,第二張則是從濂池南面像北拍。方向不同,角度不同,給人的感覺就很不同。

我們團隊和濟南大學西校還有山東建築大學的同學在五龍潭的合影

這是7月13號的調研,總的來説,五龍潭的各個泉比較集中,有利於我們調研的進行,通過這11個泉和我們在11號以及12號的泉水調研進行對比,能夠得到這樣幾個結論:

在旅遊景點內的泉水的保護比較到位,污染的現象相對較少。

旅遊景點內的泉都比較集中,而且幾乎沒有出現斷流,泉水乾涸不湧的現象。

景點內的泉以前的樣子和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人為改造破壞現象較少。

我們覺得,應該將72名泉都進行保護,不能只是針對景點內的泉水進行保護,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以及增加政府對非景區內的名泉的關注來加強對泉的治理,即使不能保證泉水不斷流但至少要保證泉水不受污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d36d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