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少年兒童沉迷於電子遊戲的調查報告

少年兒童沉迷於電子遊戲的調查報告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智能手機、社交遊戲等帶動之下,青少年玩遊戲的人口越來越多。最近美國一個調研機構的調查顯示,在2到17歲這一年齡段(即兒童、少年),91%的...研究顯示,少年兒童對於遊戲的興趣大增,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有着緊密關係。2019年,在2到17歲這一年齡段中,只有8%的人口玩移動遊戲。如今,這一比例已經顯著提升到了38%。另外,遊戲人口增長最快的年齡段是2-5歲。一些孩子還不會説話,就已經開始玩遊戲。業界分析人士指出,隨着智能手機逐漸普及,不僅父母的手機上就可以玩遊戲,家裏的iPad也成為遊戲工具,另外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中學生開始擁有手機,而除了打電話和發短信之外,這些手機也具備遊戲功能。手機的普及,實際上是廉價遊戲終端的普及。

少年兒童沉迷於電子遊戲的調查報告

中國小生沉迷於電子遊戲已成為當前一種社會問題,許多家長、老師都為此苦惱,學生本人卻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除了影響學生的學習,更可怕的是有損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長期沉迷可引起近視,誘發癲癇,導致精神不振,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下降,損害人際關係,誘發品行障礙和人格障礙等。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少年兒童沉迷電子遊戲呢?根據分析主要由五方面的因素造成:(1)遊戲本身的魔力;(2)個人因素;(3)家庭因素;(4)學校因素;(5)人際關係因素。

一、遊戲本身的魔力

(1)很多遊戲以卡通形象出現,畫面跳躍,符合兒童形象、思維的規律,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就好象少年兒童特別喜愛動畫片一樣。

(2)虛擬現實中少年兒童的自戀和全能感得以象徵性地表達。

(3)虛擬現實可以象徵的方式學習角色的扮演和角色認同。

(4)虛擬現實,不需承擔責任,任何失敗都可隨時被否認或逆轉,在這裏任何事情做糟了,都可以重來。

(5)虛擬現實可以象徵的方式釋放不能良好控制的無意識的本能衝動,現實中被壓抑的攻擊衝動和禁忌的幻想可以在虛擬現實中得到釋放和滿足。

二、個人因素

(1)好奇心的驅使。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探索這個世界的動力,面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兒童一次好奇的偶遇都可以因行為得到強化而使行為得以保持下來。

(2)尋求刺激、滿足興奮的需要。人有興奮的需要,要維持興奮必須有足夠的信息輸入,生活單調枯燥的人們很自然地會去尋求刺激,這是一種類似覓食的行為。青少年沉迷電子遊戲與大人泡酒吧是一樣的。

(3)性格的偏移。一些調皮、任性、倔強、富於攻擊性的同學更易沉迷電子遊戲。

(4)尋求自我實現。每個人都在尋求自我實現,當在現實中遇到挫折,很自然會轉到虛擬現實中來尋求補償,使受到挫折的自我再次壯大。遊戲中的過關斬將給予他們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三、家庭因素

(1)父母缺乏管教、缺乏正確引導。有些家庭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對其放任自流,缺乏正確的引導,這樣的同學很容易跟風走上邪道。

(2)父母期望過高,管教過於嚴厲苛刻,使孩子缺乏足夠的自由空間,什麼事情都得遵從父母的意志,按照父母規劃的軌跡來生存,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遭到扼殺,作為一種代償或反叛,也作為了一種渲泄不滿和壓力的途徑,孩子很容易棄明從暗投靠電子遊戲大軍。

(3)家庭不和——逃避精神困擾、轉移注意力。一些不和的家庭,特別是父母關係緊張,爭吵、家庭暴力、冷戰都會使孩子缺少温暖、關愛和安全感,幼小的心靈倍受困擾,為逃避精神困擾,忘卻煩惱,電子遊戲自然就成為孩子的避難所。

四、學校因素

(1)有的學校管理過嚴、約束過多,缺乏素質教育內容,推行應試教學模式,為考試而讀書,管理刻板教條,剝奪學生探索、好奇、興奮的需要。

(2)學習壓力。繁重的學習任務令孩子身心不勝負荷,身心疲憊,為調整情緒學生容易選擇電子遊戲來舒展身心。

(3)學習成績差——替代行為。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差、在班上拿不到名次,不能出人頭地,不能體現自我的價值,作為補償,攻城掠地、過關斬將的電子遊戲很自然地成為他征服他人的替代行為。

五、人際關係因素

(1)人際關係敏感——社交回避。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或人際關係敏感的同學容易出現社交焦慮或恐懼,為迴避社交,電子遊戲的虛擬世界,便成了他的歡樂天地。

(2)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資訊的發達,心智發育過早過快,青少年獨立意識過早萌芽,此時想疏遠父母,但又得不到社會的認同,找不到歸屬感,孤獨、挫折感油然而生,此時電子遊戲就會乘虛而入。

瞭解了少年兒童沉迷於電子遊戲的原因,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讓網絡真正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一味的限制我們上網,不僅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趨利避害,引導我們在網絡中尋找正確的方向,健康的成長。

一、注重家庭教育

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裏包含着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是我們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孩子出生後,從小到大,幾乎三分之二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長的教育。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着子女,這對我們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範,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着人的一生。因此,要使我們戒掉上網成隱的惡習,也就離不開家庭教育這一環。

首先,要加強對孩子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要求我們用審慎的態度對待網絡,做一個道德高尚的小網民。家裏有電腦的孩子經常在家上網,那麼,家長對孩子上網加以控制,限定時間,規定查閲與學習有關的資料和其他健康的內容,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上網。我們還未達到有自控能力時,家長不在時可將電腦加密關閉,必要時可加裝保護未成年人、防止其誤入不良網頁的防護軟件,以免我們長時間上網或其他網絡不良影響的危害。家長應加強對我們的監督,充分了解我們的業餘生活,杜絕其獨自進入網吧。對已沉迷網絡的同學,更要注重其行為的糾正,並進行必要的勸止、批評,把他們從網絡迷戀中解脱出來,決不能姑息放任。並且,要多為我們創造社會交往與實踐的情境,鼓勵我們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擴大我們興趣,依據我們的特點,想法將我們的興趣轉移到書法、繪畫、手工、游泳、體育等健康活動上來,對我們的每一點進步和成功都給予讚許和鼓勵,逐漸淡化孩子對網絡遊戲的依戀。

二、加強管理 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學校應把“網絡道德教育”作為專項工作,常抓不懈。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網絡教育。教師應多與家長溝通,多瞭解我們在校外上網的情況。特別是對已“走火入魔”、上網成隱的同學,應積極與家長配合,共同做好引導教育工作。

三、淨化和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社會是保證我們成長的大環境、大課堂,是學校、家庭教育的延伸與發展。目前,家庭及學校周邊的社區環境中存在着諸多不利於我們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因此,整合社區內優勢資源,建立相對固定的社區青少年教育基地,為青少年開闢更廣闊的教育空間。積極加強社區建設,努力整治校園周邊社會文化環境,禁止隨意擺攤設點,對不健康、影響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堅決清理。社區還組織老幹部、老戰士、老教師、老專家、老模範等擔任“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進入網吧開展監督工作,加強監控,積極倡導文明上網,為青少年創造綠色網絡空間。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區青少年教育的載體之一,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社區內的文化體育設施,也在節假日、休息天面向全社區居民開放;另外還建立社區圖書室、綠色網吧室、青少年新奇樂俱樂部,不定期的組織青少年學習活動,並要求每位學生做到:①要在網上好好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②要誠實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別人。③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不隨意相信網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虛擬的遊戲時空。 ⑤要控制上網時間,有一定的自制力。

其次,社區教師是一頭連着學校一頭連着社區,當學生從學校返回社區的時候,這段時間對於學生而言,基本上是德育教育的一個盲區,作為社區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學校德育教育進行延伸。學校的德育教育通過社區教師可以在社會得到延伸,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又可以在社區教師的引導下找到科學的方法。社區教師架起學校與社區、家庭的橋樑,解決了社區德育工作力量不足和缺乏專業人才的問題,又解決了學校德育與社區德育的有效溝通。積極開展社區青少年教育思考:(1)青少年希望得到社區多方面的教育服務,熱心社區公益事業。但由於他們的課業負擔較重,因此缺少社區活動的時間。(2)青少年在成長髮展中,對社區的教育需求是多種多樣的,社區服務應當考慮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青少年的多種需求。(3)社區青少年文化需求現象較為普遍。社區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積極開展適應青少年需求的文化活動值得反思。(4)社區應該加強與轄區內學校充分溝通、合作,變封閉式的教育為開放式的教育,變靜態的教育為動態的快樂式教育,建立一整套社區青少年教育的評價激勵機制和反饋機制。

學校、家庭、社會密不可分。學校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做好橋樑和紐帶。家庭教育要主動適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做好支持、配合。社會教育要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為基礎,提供必要保障。只有三個方面緊密結合、協調一致、形成合力、抓住機遇、趨利避害,化挑戰為動力,才能使網絡成為我們學習的好工具,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人要有一個堅定的目標,有一個高雅的品位,有一個高尚的人生價值,也就是人們常説的要有一種信仰。沉迷電子遊戲的同學們,不要再執迷不悟了,你們正是長知識、長身體、長才乾的黃金花季,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還有很長的美好人生旅程,倒不如趁年少時博覽羣書,在書籍的海洋中吸收人類幾千年積澱下來的文化精華,跟着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去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最後,擺脱電子遊戲的最好方法就是從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79x7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