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習總結 >

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

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

從難忘的培訓生活中脱離出來,肯定久久不能回神吧,把學習到的知識寫下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請閲讀,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
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一

為期一個多月的教育技術培訓將近結束,我的收穫甚多。在線培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平台,一個增強自我學習能力的平台,具體收穫

(一)對本次培訓的理解

理論上的教育技術是指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從研究對象看,教育技術包括兩個部分,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的資源;從研究範疇看,教育技術包括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五個方面;從應用目的看,教育技術指運用技術支持與優化教學過程達到優化教育教學的目的。

通過老師對各模塊的深入剖析,不同小組精闢見解的介紹及同組成員的集體討論,共同作業,我對教育技術有了新的想法。即把教育技術當作手段,把思想和觀念轉變到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上來,教師利用各種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性人才。而信息技術只是教育技術中的一個,或者説是實現教育技術的技術基礎,以提高教育技術使用的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為本次培訓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評價的平台和技術支持。

(二)感受新理念教學的獨特魅力

1、團隊合作學習的形式貫穿了整個培訓過程,隊員間的合作與互助組、團隊內、團隊間的熱烈討論幫助我們理清了概念,同時也促進了反思,這樣的活動效率很高,值得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借鑑使用。

2、信息技術為過程性評價提供了高效、簡潔的平台,每次的討論,每次的反思,學習全部記錄在相應的網絡空間中,將學習的點點滴滴記錄了下來,幫助我們記錄了這次“培訓的成長曆程”,在我培訓結束的時候回顧一下,成就感驟升,這也體現了信息技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可想而知,如果能把這樣的平台真正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那麼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高學生興趣必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形式更加豐富,給學生的自主空間,幫助學生確立自主的尊嚴和獲得可持續發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育效果。

(三)新認識和學習了一些實用性極強的軟件,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

本次培訓中用到的思維導圖軟件、網頁設計軟件,特別適用,有效的降低了教學備課時的負擔。同時在運用的過程中對於教學技術的理解更加清晰。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將所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二

信息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肩負起推動教育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歷史重任,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除了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使用方法。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能幫助教師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從而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

通過12天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程》的培訓學習,我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而在未來教育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幫助者和品德的示範者等。教師既是學生的長者、引路人,又是朋友、夥伴。在現代和未來的教育中,教育不再是指學校教育,它包含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教師的眼光不僅限於課堂,更要放眼社會。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學生在學校獲取的知識、技能不可能滿足學生終生的需要,因此教師必須樹立終身教育思想,認識到學校教育的任務不只是傳授一些現有的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掌握不斷獲取知識、加工信息的能力,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終身受益。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在要求教師掌握這些新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增加了教學法直觀性。現代教育技術媒體運用於課堂教學,以其直觀可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變得更加形象,顯示了與傳統教學手段炯然各異的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對於教師來説,是教學方法方式的改革,教師只須根據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於課堂教學的課件,課前在網上多使用“拿來主義”,將已有的東西用於自己的教學,只要便於學生理解與掌握,就應該説是所需的;如此一來,教師減少了因學校要求必須使用多媒體或課件教學,而免去自制課件所需大量時間,從而間接地減輕了工作量,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學研究之中,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此的優勢,對於教育教學和教師來説,無疑是有益的。 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使用,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激發創造力,提高學習效果。

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豐富想象、減輕學習難度。如在教學分數“平均分”的概念時,使用已有課件可將一個圓分成所需的平均份數,簡單明瞭、直觀形象,很容易便於理解和掌握。同時,學生對計算機上的圖形能根據其運動而展開豐富聯想,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學生喜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上的課,容易接受新知識,便於學習的提高。

通過《教育技術能力教程》的培訓學習,我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信息教育技術前進與變革的需要,它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積極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整合教育資源。為造就新一代人才而努力。

教育技術培訓學習總結三

教育技術,對我來説,以前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自從今年暑期參加了培訓,讓我對教育技術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也深深地被它所吸引。培訓已經結束,在這短短的幾天中,我有過迷茫,也有過喜悦,更多的是收穫。

與以往的培訓相比,本次培訓具備很多的優點:輕鬆活躍的教學氣氛;認真嚴肅的備課態度;在教育技術培訓的每節課上,學習氛圍是寬鬆的,課堂討論是活躍的, 互動互助式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在這輕鬆活躍的教學氣氛的背後,實際上藴涵着主講老師認真嚴肅的備課態度。總之,對我來説,不管是技術上還是在思維和高度 上都帶給我非同一般的震撼。

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更深深的體會到:

1、提高了認識

十個模塊的培訓讓我感覺到:要轉變教師的角色。《師説》中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這一詮釋 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這六個字中,“傳道、解惑”好理解,關鍵是“授業”,怎樣“授業”呢?“規劃主體單元”模塊的核心之點是:教師的作用不再是象在傳 統教學中那樣把問題的“陳述”呈現給學生,而是圍繞着學生所學知識而設計出知識誕生的“原始情境”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從教師那裏得到現成的 答案,而是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回答而得到所學知識。

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 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師來説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着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 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 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我對“教育技術”也有了新的認識,“現代教育不再是某一學科的教育,而是各學科齊頭並進,真正做 到全面素質教育。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和 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的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才能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 水平還有待於提高。特別是這八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集中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 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通過培訓,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 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使我懂得要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過去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 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合作性學習轉變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短暫的幾天學 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 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總之,在這次培訓中,我的確收穫頗豐,在這裏,我再次感謝各位領導給了我這次難得的機會,也感謝一直辛苦陪伴我們的主講老師,感謝各位學友的相互幫助,是你們讓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新的起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xi/7pnd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