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培訓工作總結 >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精選16篇)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精選16篇)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

為了使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開,是全鎮的教師都能真正的瞭解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上課流程,中心校精心準備了一次課改現場培訓會,並請教研室的教研員來上課、指導。給我校的老師帶來了很大的益處,使我們受益匪淺。為學校進一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精選16篇)

在此將現場會後老師們的進步做一個反饋:

一、全體教師都有了課改的意識,不再向以前一樣牢騷滿腹了,都在根據大的教學框架,摸索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這説明培訓活動起到了作用。

二、學校的老同志比較多,上個學期備課的基本是沒有,現在備課明顯有了改變,注意了問題的設計,能夠與學研指導案聯繫起來,這樣就有利於教師在課堂上的發揮,能高效把控課堂。

三、各班都再積極的組建合作小組,動員學生也儘快的主動參與到課改中來。正在逐步鍛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年青教師的表率作用比較好,能主動的去學、去做,積極的上課。

還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隨着課改的實施也凸顯了一些矛盾,課改是否會影響成績,少講學生是否會掌握知識要點等等,這是改革進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只有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用堅持不懈的毅力去克服,矛盾才會迎刃而解。

二、部分教師總是不敢放手學生,總是以講代學,豈知學生對老師不厭其煩的講課並不感興趣。這在課堂調控檢查時能感覺到,在老師講課時,學生中就多了無精打採的人,對老師的灌輸根本隻字未聽。

三、部分教師上課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不能控制好紀律,甚至是課堂失控,實際一節課有些學生真正學習時間僅有幾分鐘,甚至整節課都是無所事事。這樣必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學生的基礎還比較差,再加上多為留守兒童在家學習無人看管指導,對於學研指導案上的預習部分很難完成。學生很難主動的融入進課改,積極主動的去思考解決問題。

雖然困難很多,但是我們學校教師要繼續堅持課改之路,並不斷創新,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2

生物新課改,給我許多思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的情感處於積極的、自由的、寬鬆的心理狀態,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自己不斷去積累,不斷去學習探究。下面談談自己在本次新課程培訓中的一點體會。

一、新課改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

新課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眾,為的是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矗所以,新課改着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

1、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自覺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有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作貢獻的志向與願望

3、具有民主與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自覺行使公民的權利,履行公民的義務,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具有社會責任感

4、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5、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

6、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視野和與其他國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二、教師在新課改中的作用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主體。新課程最終要落實到教學中來,沒有教學,新課程終究只是一個靜態的方案,而不會是現實的課程。而教師恰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體,任何其他人,如專家、各級教育行政人員,等等,不管對新課程有多麼熱心、有多麼關注,都不能代替教師的實踐。

教師一是要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用自己的創造性實踐去實現新課程;一是要對自己的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滿懷信心,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的優長與不足的基礎上,藉着新課程的契機,發揚光大以往的優長,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種認為新課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陳舊的、不適應新課程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也不利於新課程的開展。

三、新課改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説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教學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主張變革傳統的教學,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而是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不再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而是主動地去探索。

3、教學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體應用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正在迅速地改變着課堂的教學模式,成為促進科學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體等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科學教學是具有掛圖、投影片等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優越性。然而,這就要求科學教師,應當儘快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學軟件的製作等。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事實上,只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從這種意義上來説,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4、業務素質的提高

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理科學)。這是從事科學教育所必備的素養。其次,要了解相關學科知識。現代社會正逐漸進入“信息社會”,社會各部門的工作也逐步從大工業時代分工細密的專業化進入信息時代的綜合化,學科之間互相滲透。傳統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僅靠上述狹窄的專業知識已很難應付現代教學需要,所以教師要開闊本學科視野,需具備與科學相關的基本知識等,還需瞭解科學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繫及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比較完整的基本知識。

總之,高中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着眼於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於高中生物教學來講,核心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高中教學又是必須面對大學聯考的,這是一個迴避不了的現實,因此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也就成為一種現實的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師需要在新課改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唯有這樣才能滿足新形式下社會的需要,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身上肩負的使命。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3

山東省高中教師全員培訓,規模巨大,準備充分,培訓設施手段先進。通過13天的培訓學習,使我接觸到了專家學者們的教育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同時還與省內的一線教師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收穫頗多,感觸較深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説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嶄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觸動着每位教師的心靈,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鋪設好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一、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直接影響着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直接影響着教育教學的效果,影響着素質教育的進行。素質教育力求使每個學生在本身原有素質基礎上,獲得和諧和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自我教育,具備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具體來講,一方面要轉變過去那種過份強調—教育的社會、經濟、政治功能而忽視其育人功能的觀念。另一方面要轉變惟升學者是人才、惟升學者能成才的觀念,確立多渠道成才、多規格育人的人才觀;要轉變以分數論人才、以升學率論效益的質量觀,確立德、智、體全面發展,個性特長充分發展的質量觀;要轉變只對少數學生負責,只對學生升學負責的施教觀,確立對每個學生負責,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負責的施教觀。

二、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方式的選擇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才能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以學生髮展為本,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改變了傳統教育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從中可以看出,素質教育的落實既要有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還要有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在課堂教學方式方面,常見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啟發講授模式;自學討論模式;目標定向模式;發現式教學模式;開放研究性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等,不論哪一種教學模式的建構和選取,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教學過程中教師到學生的單向交流變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使教學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各種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侷限性,而教學內容的不斷變化決定了不能把某一種教學模式作為萬能的模式去傳授所有知識。靈活地運用教學模式,是指在對比各種教學模式的理論,優點和侷限性的情況下,針對教學實際,汲取幾種教學模式的特點、重點進行組合,使教學過程得到優化。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認知活動,為能力的全面培養創造條件。

在學生的學習方式方面,目前,在我國的課程改革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學習方式,歸納起來,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均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倡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並不是三種獨立的學習方式,三者之間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只有通過三者的優化組合,才能實現由傳統的學習方式向新的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注重教師自身的素質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發展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教師發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動力;教師發展是教師自身幸福的源泉。素質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師要關注專業化理論發展,瞭解學科課程要求

作為一線教師,首先要熟悉所教學科的主要內容,對學科內容知識的產生、發展、功能等有系統的認識,能從總體上把握教材,駕馭教材,要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等,就個人來講,雖然我從高一到高三教了一輪,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我執教的第二個階段我着重加強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認真講課,去研究習題,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2、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處理教材的能力,課程開發的能力,瞭解學生的能力,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自我監控能力等,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教學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課堂的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師專業化的必然要求,具體工作中,可通過集體培訓,集體備課,集體教研,校本課程開發等途徑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師要終身學習與發展,終身學習是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師要向課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多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如《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探究教學論》《討論式教學法》等,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教師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多與同事進行交流,加強教師間的合作,或者利用網絡與更多的同行進行交流與學習。教師要向自己學習,從自己的教學中學習,即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發展的有效的途徑,通過教學反思可以積累教學經驗,使教學設計更加合理化,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形象地位。在教學中,我已經養成了寫教後記的好習慣,每節課後在自己的教案本上及時記下課堂中成功之舉或不足之處,或者提出改進性的意見,一段時間後,再把這些內容加以整理和總結,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教師要向學生學習,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學相長”。在教師的工作中,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個性特徵,學生的多樣性、發展性、不確定性,使得教師經常需要面對不少新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也能促進教師的發展。

歌德有句名言説:“人生至關重要的事是有遠大的目標和達到這個目標的雄心壯志”。新課程的改革對我們每位教師來説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4

為此,學校委派管教學的副校長張宗君老師赴天津匯文中學實地掛職學習了半年,體驗其課改氛圍,並與天津匯文中學建立了“友好校”關係學校,不斷吸收和學習匯文中學的課改經驗;5月份,又組織骨幹教師編寫了《環縣一中新課改通識讀本》,《揚起自信的風帆》兩本校本教材,人手一冊,利用教研活動學習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和宗旨,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國培計劃開始後,學校又選派骨幹參加了全省的骨幹輔導者培訓;教務主任、教研組長親赴蘭州近距離聆聽了專家關於新課改的講座;7月9日11日學校選派了13位輔導老師和13位班主任在西峯參加了輔導老師和班主任培訓;7月27日77位老師參加了全縣新課改革培訓會議;7月28日至8月8日所有培訓老師在學校多媒體教室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年普通高中新課程遠程培訓。

為期12天的新課程培訓,教師們熱情高漲,每天守候、學習、思考、反思,感受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新模式的無限魅力,聽取了專家的精彩點評、同行的教學體會研討;不斷地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每位老師的教學打下了基礎、指引了方向、提供了素材。總的説來,通過各種培訓學習,我們的收穫是:

一、認識了新課程改革的意義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變革迫在眉睫,它關係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把握新課標,吃透新教材。新教材的着眼點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簡單給予,而是把形成知識的過程的體驗、把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們在給予學生知識的時候,並不是像過去那樣把知識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給學生提供案例、問題和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是不是、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讓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我們今天必須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互教、互學。一方面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品味了“以人為本”思想

新課程對教學的要求不同於以往課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更加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科學性、學生的自主性。強調深入到學生的認知世界,通過參與學習過程,給他們深刻的體驗。新課程指導下的學生還要懂得如何善待生命:通過各種活動感悟生命的奧祕、意義與價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三、自覺轉變了教師角色,大力推進開放式教學

教師應該做一個積極的倡導者、推動者、踐行者。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四、領會了“深入學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諧課堂”的真正內涵

有時學生往往認為老師所講的,除了應付考試外,和自己再無任何關係。這時要與學生溝通,及時轉變其思想,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還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電視錄像、甚至網上教學的優勢。製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課件,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教師的角色與從前相比發生了質的飛躍,不再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新課程理念下的老師的知識應更豐富、教學理念要不斷創新,不僅要教學生學什麼,更要教學生怎麼學。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環縣一中的全體老師願充當時代的弄潮兒。不但我們的思想要刷新,我們的教學方式要刷新,更重要的是我們應是終生的學習者,我們要以身作則、虛心求進步,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5

一、培訓實施的基本情況

(一)加強領導,建構培訓組織實施的保障機制。

我市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慎重確定了項目單位,成立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職成教股。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局長任組長,教育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職成教股、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電教站及各高中負責人為成員,切實保障了培訓的組織實施。

(二)積極主動,全力開展有關管理工作。

為了積極抓好項目培訓前、中、後期各項工作,我市積極主動地開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及時出台了《漢川市暑期普通高中課改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實施方案》,認真挑選項目單位,確定各班培訓人數、班主任和輔導教師,本次培訓項目單位為漢川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漢川高中、實驗高中,培訓對象語文63人、數學57人、英語56人、物理40人、化學41人、生物21人、政治16人、歷史18人、地理14人、信息技術9人、通用技術6人、綜合活動4人、音樂10人、體育13人、美術9人。

2、分別召開相關人員會議,我們分別組織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工作專班會議,確定了各項目學校領導蹲點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各項目單位分別召開了各培訓工作專班會議,佈置工作,強調責任,解決問題。

3、充分作好技術設備後勤保障。7月15—17日,工作專班分別到各項目單位檢查了收視設備、教室學習場地等準備情況,及時派技術人員到培訓點幫助檢修設備,確保各培訓點的正常接收。7月19日前,各項目單位作好了充分準備,都能通過網絡下載培訓資源,保障了培訓的順利開展。7月21日開始之時,項目領導小組嚴局長帶頭,職成教育股組織專班到培訓點巡查,督促各培訓點按時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各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督學,參與研討,收到較好效果。如:漢川一中劉其林主任、汪四坤副主任、漢川二中副校長雷亨亮、張廣洲、工會主席陳豔平、教務主任尹漢橋、綜合高中副校長何正金等。

(三)注重實效,確保培訓各項管理到位。

加強過程管理,是提高培訓實效的關鍵環節,為使管理到位,我市以培訓制度為制約手段,以網上信息交流平台為引導,管理學員學習,同時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首先是加強制度管理。項目管理辦公室制定了《遠程培訓班級管理辦法》,建立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明確班級管理員(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工作職責,對具體工作進行了細化分工。嚴格簽到考勤,實行考勤彙報、通報制,每次集中在線學習之後,通報學員出勤情況。

其次是加強溝通引導。項目管理辦公室向學員公佈了班級管理員手機、電子郵箱等有關信息,指導學員向網絡交流平台發送信息,方便學員及時、快捷地反映問題,促進溝通交流。

最後是健全檔案。在檔案管理方面,我們要求各培訓點,及時收集整理培訓材料,如文件、通知、計劃、總結,學員信息,發言稿、考勤記錄、照片、簡報、學員心得、論文等分類歸檔。同時,我們各培訓點建立好電子檔案,方便管理。

二、培訓成績與效果

首次普通高中課改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工作在我市取得了一定成績,不僅使我市在教師遠程培訓組織和管理上積累了經驗,為今後在我市開展更大規模的遠程教師培訓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使本次參與培訓的單位和教師收穫較豐,教師們對高中課改有了較深的認識。參訓教師一致認為,這次培訓是及時有效的。

一是更新了觀念。短短10天培訓,給了廣大教師全新的思想空間,他們在網上向專家提問,在課餘與同仁交流,利用完成作業的機會思考自己平時教學的得失和課改的前景,思想觀念有了革命性的飛躍。

二是開闊了視野。這次培訓不僅讓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得到昇華,更通過網絡讓教師們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教學片段的實錄視頻,讓教師近距離的體驗到一些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他們看完後的討論交流,讓整個培訓活動變成一個合作、探究的大課堂。

三是解決教學中的困惑。講座的專家都是深入教學或來自一線教師,案例分析貼近教學實際,分析切中時弊,指導得法,有實際的指導作用,解決平時教學實踐中的苦惱與困惑。

三、工作體會與建議

這次遠程培訓,規模大、節奏快、成本低、質量高,對於創新培訓形式有着重大深遠的意義。我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繼續堅持和加強如下幾方面工作:

1、強有力的組織管理是保障

教師遠程培訓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集中培訓,不是將教師集中到培訓機構進行學習,而是組織學員通過網絡進行遠程學習,這對培訓管理提出挑戰,如果不能進行到位的管理,就難以保證學員學習的真正實現,要進一步探索過程管理的有效機制,加強過程性管理,有效的制約和激勵學員學習。

2、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是基礎。

培訓內容是保證培訓質量的首要因素,只有做到遠程培訓的內容和形式符合學員的學習要求,富有針對性。適應性,才能真正調動起學員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並能夠自覺轉軌為教育教學此文轉自行為。本次遠程培訓從內容到形式結合了新時期教學工作的實際,針對了新課改的新情況,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富有理論指導性和一定的現實針對性,這是取得良好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

3、建立系統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是保障培訓質量的重要環節。

遠程培訓不是被動的聽聽評評,而應該有管理學員學習的全部過程的科學考核評估體系,要對學員學習時間和交流情況、思考習題和作業成績全面進行評價考核,要求學員網上學習必須達到一定的時間,應要求學員每個學習模塊都要提交學習交流的文章,並積極評論其他學員的文章,為了檢驗學習效果,每個學習模塊要完成相應作業和思考題。培訓結束根據各項成績評定培訓效果,確保培訓質量。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6

高中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時代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課程的改革總體來説應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是科學的,應該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否則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充分考慮課程的特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課程教學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提高課程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1、真正理解素質教育。

新課程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

2、整體把握新課程。

整體把握新課程有利於統攬全局,減少盲目性。整體把握新課程,我們可以站在一個高度去認識整個高中課程的所有模塊內容,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繫。這樣有利於整體安排教學、設計教學方案。有利於教師把握教學的難度、廣度和深度。整體把握可以就某些知識的前後聯繫設計教學,減少盲目性,增強時效性,才能在傳授知識時遊刃有餘,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整體把握新課程有利於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的理念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整體把握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實施教學。整體把握新教材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通過教學的研究和積累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在教學中如果能經常對某些問題進行分析,可促使教師不斷去研究和總結反思。這樣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素養和理論水平。

3、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長期以來,教師一直處於整個課堂的中心地位,學生淪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養成了很強的依賴心理,自主學習意識相當淡泊。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普遍感覺枯燥乏味,甚至害怕和厭惡數學,很難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成中,過多關注自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缺乏必要的指導和督促,導致學生學習更多的是死記硬背和機械模仿,知識遷移和應用意識薄弱。我認為教師更多的應該扮演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牢固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地位的作用。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督促學生獨自完成練習,轉變過強的依賴意識,克服思維惰性。變“講解式”為“問題式”,把學生的思維儘量引到最近發展區;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激發學習的原動力和內驅力。課後及時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逐步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學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會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學生形成的自學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將終身受益。

4、在教學中不斷改善教師的教學行為。

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思想教育和傳統文化科學知識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科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上教師的一切活動都對學生將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明確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遵守課堂教學的嚴密性、嚴肅性,努力克服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性,使學生在課堂這個陣地上,通過教學的全過程,在思想道德和科學知識等方面,都能有所長進,這正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應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教師要適時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不斷幫助學生矯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在教學生涯中教師還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反思、勤總結,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5、不斷完善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

準確性是評價靈魂。評價語務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評價時因人而異,體現個性化。本着“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評價標準。更多的`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主動參與學習,是否有濃厚的興趣,是否去主動探索研究,尊重個性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要區別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對相同任務的完成程度、對同一問題的認識,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問題認識存在差異,教師應能針對不同的水平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讓學生感到符合自己的水平,不誇大。

過度的評價,不能恰如其分的評價會讓孩子迷失方向,不能準確把握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是真還是假,不利於孩子的進步。所以教師在評價時應斟酌自己的語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讚美一定要真誠而親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教師的評價應有激勵作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非常期待別人對他的賞識和激勵,教師的讚賞和鼓勵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飽含激勵的加以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感受濃濃的師愛,得到了向上的力量。在我們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中,學生經常會説“老師有時間你給我談談,給我鼓鼓勁”。看來學生期待老師的表揚與激勵,這會給他們帶來動力。

參加此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對新課程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深切體會到注重理論學習、關注現代教育發展趨勢的必要性。通過學習,教師還應努力在學科教學實踐中體現新課改的核心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科學地整合並使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當今社會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們應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教學,用淺易的教學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於思維。

此次培訓工作組織嚴密、管理嚴格。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親自組織,協調。參訓教師努力克服盛夏酷暑帶來的不便,學習態度端正,聽課認真,能自覺遵守培訓班的管理規定。廣大教師從思想上、認識上、理念上進一步明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目標、任務,更新了教育觀念,掌握了新課程標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從而為進一步適應新教材對教師的要求,確保新學期開學之際能夠順利走上講台,擔負起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7

一年來,我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認真學習落實上級文件精神,以重實際,抓特色,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抓好教學監控,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加速了學校發展。

一、加強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1、為了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必須徹底改變教師舊的教學觀念。我校十分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大力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種培訓、在這一學期裏,我校蘆小妞老師,楊翠萍老師到鄭州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精英論壇觀摩課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組織教師聽專家講座,看專家教學實錄,並對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過程進行經常性的反思。通過一系列的學習,使我校教師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並將一輪課程改革視為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教師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於更新教學觀念”的共識。確立了“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樹立學生髮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

3、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繫。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侷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於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繫。

二、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提高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是提高師資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教師集體備課與論課活動,強調合作交流等,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使老師走上學習中研討,實踐中總結,總結中提高的成長曆程。

在校內教研活動中,我校制訂了語文教研組長李豔利老師,數學教研組長許亮老師。要求教研組長,每學期初制定好該組教研計劃,寫好教研活動記錄,學期末做好教研工作總結。要求每位教師在一學期內都要講一節校內公開課,教師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本學期,我校共舉行教研活動17次,取得了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課的教師,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質。老師始終面帶微笑,教態親切、自然、普通話標準,語言準確,富有感染力,教師的範讀情景交融,把學生帶入如夢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學語言流暢,板書美觀工整、新穎,教態大方,駕馭課堂能力強。部分教師設計製作的課件很好,運用自如。

另外,我校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的遠程教育設備,組織教師學習專家講座,優秀示範課等,和校內聽課間周進行。本學期校長聽課不少於30節,主任聽課不少於40節,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10節。

讓老師切實有效的由新課程的旁觀者,變成新課改的組織者、參與者,投身到新課程中的改革中,並在實踐中找出其中最關鍵、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並在教師中進行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使教師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覺調合教與學的行為,提高課堂的教學效能。

三、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

1、學習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課改的核心之一。不會學習的人將是21世紀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凸現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

2、新課程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教師要走下高高的神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我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動、合作的師生關係,在與學生交往互動、合作交流中與學生心靈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四、 狠抓教學常規工作,重實際,重實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學管理制度,加強了學校內部各項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對學校的授課計劃、備課、教學、批改、輔導、複習、考試、成績評定等項教學規章制度,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同時提出具體的改革設想,以達到教學管理系統的整體優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是教師,每位教師必須備好每一節課,積極從教材中挖掘出啟迪學生,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學上的最佳工作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一定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能力。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創設問題的情景,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教法。根據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自學能力。努力改進教法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

3、積極參與一課多研活動。通過活動,增強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瞭解、互相學習。

4、結合我區的教學工作計劃,把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和開展“走近、走進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為校本教研的重點。

5、注意總結經驗。在這一學期裏,我校的教師能按要求做好教學反思,能積極把理論與實踐相聯繫,有意識的把實踐上升為理論撰寫成文章。

總之,新課改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樹立課改必勝的信念,紮紮實實做好新課改工作。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8

本期我校的課改工作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一如既往的推進課堂改革進程,全面深化和推進素質教育。在本期的課改工作中,全體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課改中去,加強教學研究,羣策羣力開展課改工作,積極撰寫經驗論文;繼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斷推進課堂改革,深化學校特色建設,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創建特色化學校服務。

一、強化組織領導 優化課改管理

為使學校課改工作真正做到領導有力、措施落實,真抓實幹,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各成員的具體分工,各成員平時加強協商研究和對課改的領導和指導,及時跟蹤、瞭解課改工作情況。

二、將課改管理和常規管理並軌,規範教學,夯實素質教育的基礎

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化,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教學常規,新常規必須要處理好自主學習和自我約束、多元發展和學會選擇、張揚個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關係。因此要以《綱要》和新課程為標準,在繼承傳統的、優秀的課堂的基礎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學常規。因此本期我校課改的重點是:將課改向常規並軌。我們的教學管理也實現教學常規和課改兩個管理的並軌,將課改管理作為常規管理,以紮實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來促進課改過程管理。

1、嚴格教學紀律。學校對教師教學常規的管理是嚴格而有序的,教師必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堅決禁止擠佔和私自調課,以保證學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們要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準備,特別是提前五分鐘到教室,轉換觀念,做到教師等學生上課,而不是學生等老師上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人格,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等。

2、逐步完善常規管理,體現制度化、規範化與人性化、科學化的有機結合。實現課堂轉型、師生角色轉變及課程功能的轉變,關鍵在於行之有效的教學常規管理。我校對教學常規進行修訂完善,修改完善《希望國小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檢查與隨機檢查結合起來,並根據學校實際進行了適當的物質獎勵,打破了吃大鍋飯的現象。

3、加強了教學的過程性管理;首先是實行領導隨堂聽課。學校領導經常性深入一線課堂聽課,實行每月不定時隨堂課檢查,保證每一個月每位教師的課有領導聽、評,每位領導每學期保證至少聽、評完全校教師的課;對於通過聽隨堂課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交換意見,幫助和督促整改。這樣就準確把握課改現狀,瞭解我校新課程實踐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與教師保持緊密聯繫,並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下與學科教師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與建議,指導教師的教學,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又促進常規到位。隨堂聽課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師一種“必須人人真真上好每節課”的觀念和壓力,極大地推動了教師日常教學的認真規範程度,使教學工作走上一條紮實而穩定的道路。半期,學校對質量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商量對策,為抓好教學質量做好指導,當好參謀。

三、努力開展教研活動

1、我校的教研活動以校本教研為核心,學校依據實際情況成立了十一個教研組,各組除了具體負責組織的組長之外,還有一名領導分管,負責檢查督促。各組組長在擬定計劃的基礎上嚴格按計劃開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動,結合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和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效果,使教研活動確實起到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成長的作用。全體教師還認真參加中心學科教研組活動,並能按時保質完成每次心得體會和論文,並及時將教研活動所得運用於實際的教學工作之中,以促進教學業務素質的提高,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學習、研究和交流。

通過幾年的課改和校本教研的實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個教師心中,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除了開展的集中業務學習,老師們還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了自學,並寫出心得體會和學習筆記(每人每期5000字以上);同時,教師將學習和教學中的困惑、問題面對面的相互交流已成為一種常規行為,並且要求每一位教師努力寫好教學反思;教師還加大了課堂交流的力度,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評課人均達20節次,管理人員達40節;

4、組織老師參加了縣以上課堂教學研討。

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我縣舉辦的課堂研討會,包括雙語學校,送莊中心國小、橫水一中等學校的課堂研討會,努力學習先進教研,積極為教學服務。

四、落實過程管理 提高課改質量

1、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滲透新的課堂理念,為全面實施課堂改革打好堅實的基礎。

2、評價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學,各學科制定了科學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方案》,並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註重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加強課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們利用家訪、家長會等活動,展示課改成果,讓家長感受學生可喜的變化,讓家長走進新課程,認識課改,接受課改,從而參與課改,以提高課改的質量。

通過課改課改,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從而使課堂呈現生機勃勃,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充滿了師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實、探究、創新的氣氛。在課堂上,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個性特徵,激情激趣,在充滿情趣的課堂中儘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智慧的挑戰。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師對課改認識還比較膚淺,理解尚不透徹,因而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對課改工作的進一步認識、實踐、總結、提高有待於解決。

課改出現新舊觀念的碰撞,使我們的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產生新問題和新困惑,如:如何進一步加深對課堂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創新?如何既重視個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體,重視科學性等等。所有這些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今後的課改實驗中不斷探索、不斷梳理。

課改中出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呈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傾向,新課程學習中出現的學困生的學習更應該得到關注,教師對這一部分學生的輔導的科學化、有效性的研究還應該進一步加強。

我們相信,只要循着課堂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課改工作一定會居於全縣前列。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績只代表過去,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在今後的課改實踐中,我們將深化學校的課改工作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持續快速發展。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9

根據市教育局和片區教研室20xx年度工作計劃,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期我校的課改工作主要以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念,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為目標展開,我們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紮實開展“三課活動”,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展示本校教師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推廣優秀的教法和經驗,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也為會診和解剖課堂,解決教學中一些共性問題,學校教科室、教導處在9月下旬組織了為期近三週的“三課活動”,學校成立了九個學科評價組(國小語文、數學,國中語文、數學、英語、理化生,政史地、藝體電腦和幼兒組)負責對“三課”課堂進行全面剖析,客觀、公正、準確的進行了定性評價。

本次三課活動,學校共排了51堂課,其中國小語文7節,數學3節;國中語文10節,數學8節,英語8節,物理2節,化學2節,政治1節,歷史3節,生物1節,地理1節;音樂2節,電腦3節。學校要求全校教師在三課活動中務必聽完本學科的課,再選聽至少10節跨學科的課。通過檢查發現全校不少教師不僅聽課數量多,而且記錄認真詳細,分析到位,建議合理。學校把教師參與三課活動的情況納入第一學月六認真工作考核和期末考核。當然,這次活動時間安排比較緊,老師們在完成自己教學任務之餘,克服了不少困難,儘可能擠出時間參與“三課活動”,使本次活動得以順利圓滿地完成。

二、繼續做好大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和運用水平。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的課程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學年開設基礎上,

學校全員參與,開發出了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特徵的校本課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課程形成了體系。

三、改進了集體備課制度,使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

在過去實行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為了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對每位教師的課堂真正起到指導作用,本期學校教導處、教科室進一步規範了我校的集體備課制度,主要作法是:學校成立了年級各學科備課組,每個年級每個學科均由組長具體負責,採取先集體研究,再由教師本人形成個性化的教案,並且集體研究的過程必有相關領導參與其中,由蹲點領導簽字認可學校才予以認定其集體備課。

四、積極組織全體教師不斷總結,提煉、優化課改成果

1、組織學校骨幹教師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成果評選活動。本期有14位教師撰寫的教研論文在國家、省市獲獎或在有關刊物發表。

2、16位教師參加本年度省教科所優秀信息技術論文評審,其撰寫的優秀論文已送省教科所參評。

3、積極撰寫教學案例評析,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月均應撰寫至少一篇優秀案例評析,各教研組每一學月交一篇到學校教科室,學校全體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評析的熱情高漲。在11月進行的年度教研成果評選中,學校一共評選出48篇份優秀成果送片區教研室。

五、其它相關工作

1、承辦了片區教研室組織的校本教研現場會。

2、承擔了片區國中語文、數學、英語、理華和國小語文專題教研活動的部分研究課、教材教法講座及專題講座。

3、認真組織了學校領導幹部賽課活動,我校有三位領導由片區教研室推薦到縣參賽。

4、加強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對教師進行為期三週的現代信息技術培訓活動,提高教師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讓現代信息技術真正走進學校每一位教師的課堂。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0

按照縣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於本學期開始實施新課程改革工作。我校課改的主要目標是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把許市中學的教學模式與我校的實際工作相結合逐步形成適合我校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為了更好的達到目標,這學期我校把七年級143、144、145三個班定為課改班級,進行課改工作的實驗與探究,具體做了如下工作:

1、做好宣傳動員工作,使學校、家長、社會形成共識,課改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加強領導,優化課改管理。為使我校課改工作真正做到領導有力,措施落實,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的具體分工,各成員平時加強協商研究和對課改的領導和指導,及時跟蹤、瞭解課改工作情況。為了加強管理,我校還制定了《花古中學課改實施方案》,並出台了相關制度及評價機制。

3、培訓學習,更新教學理念。新課程的理念始終是進行課改實驗工作的源頭活水。為此學校堅持以理念為先導,組織全體老師分層次多形式參與學習與培訓。我校先後組織全校課改老師專程赴岳陽許市中學和邵陽十七中觀摩學習,並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改的相關理論,交流心得體會,從而促使教育理念不斷更新。

4、制定集體備課制度,使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我校的主要作法是:學校成立了各學科備課組,每個學科均由組長具體負責,採取先集體研究,再由教師本人形成個性化的教案,並且集體研究的過程必有相關領導參與其中,由蹲點領導簽字認可學校才予以認定其集體備課。

5、優化課堂教學。課改的主戰場在課堂,學校把“抓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作為重中之重。 在課堂上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孤立、接受變為自主、合作、探究。老師們在課堂上注重創設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學氛圍,同時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學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合作互相幫助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完善,以儘快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6、各班成立學習小組,學生間實行一對一的互幫制度,組與組之間,組內組員之間相互評比,建立學生評價機制。通過開展各項課外活動訓練學生的各項能力,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7、落實聽課制度。學校領導小組隨時走進,督促課改工作在課堂上落到實處,課改老師相互聽課,聽課者聽完課後彼此進行交流對話、點撥指導、共同探究,使老師的教學行為在思維的碰撞、交流、啟迪中得到進一步轉變。

8、積累總結,取得成果經驗。我校要求老師即時總結,有感必發。以學科組為單位,每週總結本組課改工作,總結經驗與不足。其次每位老師平時加強每節課後的回顧與思考,對自己認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時寫出來,形成個案。

9、學校積極為課改工作做好後勤保障。製作課改宣傳標語,營造氛圍;為課改班級配置小黑板;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學校報銷所有費用。

經過近一學期的努力,我校的課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根本的改變,教學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大家都意識到這是一次新的挑戰,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與激情,學校的教研氛圍當然更為濃厚了。

2、建立了新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許多學生都由被動、膽怯變得主動、大膽,由沉默寡言變得能説會道。

3、學生掌握了新的學習模式,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很多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當然,我校的課改工作還只是剛開始,還是探索階段,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新課程提倡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氛圍中主動探究,並一再強調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對於如何恰當地把握時間和把握開放度,我們感到比較難操作,總有顧此失彼的感覺。一節課完不成教學任務是教學中常有的現象。

2、 優生髮展與扶持學困生很難兼顧。新的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是民主平等的對話過程,要求教師要想方設法激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形成樂學的氛圍;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實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量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質疑、討論、交流、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開拓性得到有效發展。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式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與個性品質。優生具備這一條件和要求,質疑時,他們是發現者;合作討論時,他們是組織者;發言交流時,他們是代表者,他們的潛能得到良好發揮。而學困生因為基礎的薄弱,參與性、主動性的欠缺,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後優生半步,常常是問題剛想到一半,結果已被他人得出。學困生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達的機會。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秉着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新課程改革的力度。但一學期以來,學校在課改方面投入資金6萬多元,使得學校辦公經費尤為緊張。課改所花費資金明細數:

1、為教室添置黑板(三塊大黑板,十八塊小黑板)共計7500元。

2、組織課改教師赴岳陽許市中學及邵陽十七會考察學習六天花費8000多元。

3、課改宣傳資料:3000元。

4、購置課改書籍及資料近1500元。

5、購買一台電腦打印機和一台速印機用於導學案印刷36000餘元。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1

我校課改工作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樹立服務意識,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摸索開放性辦學新模式,紮實有效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緊緊圍繞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增強發展意識,加強教學研究,發揚全校教師團隊合作探究的精神,羣策羣力,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化學校特色建設,努力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課改管理。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大教育變革。它對於從根本上確立廣大教師先進的、科學的教育思想,從根本上改進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從而確保基礎教育有重大突破,使面廣量大的有個性、有創造力的、身心和諧發展的、能肩負起現代化建設重任的一批批人才茁壯成長。

1、學校建立、健全了與課程改革相匹配的內部管理機制,激發教師參與各種校本培訓的熱情,努力營造課改良好氛圍,不斷推進我校課改向縱深發展。

2、實施和完善了以下幾項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即備課制度、上課制度、聽課制度、輔導制度、嚴格考試考核制度等。3、對於課改成果能及時進行宣傳報道。如校園藝術節、教學現場會、陽光體育活動等,都能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

二、抓師資隊伍,保證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教學水平取決於教師的綜合素質。

1、抓培訓。我校始終把教師培訓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和培訓,教師的視野寬了,眼界遠了,觀念新了,方法多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成了他們終身追求的目標。他們越來越對教學工作產生極大的樂趣和積極地投入。認真組織教師集中進行校本培訓學習,觀看學習名師講座。

2、指導好教師的個人學習。

(1)學習內容:學校利用業務講座時間專題對教師進行了讀書學習指導。,要完成學校提倡的“五個一”:每週進行一次教研活動;每次教研活動提出一個教學上的問題,並有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每一課都有自己的教學反思;每學期上一節校級公開課或研討課,有詳案;每學期上交一篇成型的教學經驗、論文、案例。

(2)學習要有方向,帶着問題學,要與自身崗位工作實際相聯繫,與自身的教科研課題相聯繫。自學內容每月不少於兩次。

(3)教學反思、教學隨筆,每月不少於兩次;對研究的陶研課題每月必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一次總結。教師人人有學習筆記、自學筆記和教學隨筆。

3、抓幫帶。為了做好新教師、年輕教師的思想及教學業務水平提高工作,通過教師結對活動,使學校青年教師能儘快地成長起來,重視自身的學習,推進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培養優秀的青年教師隊伍,從而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重視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繼續發揚老教師、骨幹教師的傳幫帶的精神。形成人人幫、學人人、幫人人的教學氛圍,全面提升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年初舉行了教師結對儀式,教師間互幫互學、團結合作的意識更強。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2

根據縣教科局全縣十二所國小課改試點校加強課改試點工作的有關要求,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基本功,打造具有人民國小特色的教學模式。現將我校課改工作推進情況彙報如下:

一、堅持課改工作的長效機制。

學校成立課改領導小組,校長宋永生擔任課改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任小華為副組長,學校中層和各教研組長為組員的課改領導小組。在實施上,既不搞一哄而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長期負責領導學校的課改工作,做到了組織上有保障。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技能,竭力推進大目標教學,就目前學校實行的“先周備課,中心發言,形成共案”,進行小組課改探討,要求教師對所教教材的各個目標要了如指掌,教材之間的聯繫要熟透於心,且能舉一反三,做到心裏有書,胸中有數。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應用自如、有效點播,達到預期目的。

三、典型引路,確立課改年級。

我們利用學校骨幹教師資源,開展課改創新,引領全體教師投入課改之中。學校首先請在教學中有引領示範作用的4名教師進行了課改示範,為全體教師作了很好地榜樣作用。為了穩步推進,我們以四、五、六年級的語文、數學科為試點,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改革,以學校研究“六步四環”課堂教學模式為重點,並結合國小生的特點,始終將愉快教學法貫穿全過程,展示“六步四環”教學理論在課堂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改變教學結構,改變座次排位,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開放課堂教學,讓所有教師觀摩受益。

四、全面輻射,分步推進。

根據不同年級,構建不同年級的學習合作框架:五、六年級學生有了較好的學習基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上佔到總時間的80%。同時,合作小組實行六人一組,由組長牽頭、組員互助,確立合作討論學習模式。老師的檢查、提問、指導時間不超過總時間的20%;三、四年級在運行這一模式時,老師指導的時間不能超過總時間的35%。

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要完全靠老師紮紮實實地教,但這種教,絕不是咀嚼餵養,要給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灌輸合作意識,到第二學期,老師在指導時,一定要留出20%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討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二年級要利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初步通過查字典,藉助學過的舊知識,逐漸輔導他們自學,引導他們學會質疑、提問,討論,逐漸過渡到合作學習。在時間分配上,學生自主佔有時間逐漸加大,逐步過渡到60%。

五、根據年級不同,確立探究要求。

老師的提問精心設計,提的問題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智力開發。在講的訓練上要嚴格遵守七不講:知道的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不講,經過查資料可以學懂的不講,通過同學幫助後能弄懂的不講,藉助於舊知識能解決新問題的不講,通過相互討論能弄懂的不講,通過合作學習能得出結論不講。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方法上做到,即全面抓課堂教學改革,又要做到分層次逐漸推進。根據學生年齡小、知識量少的實際,在不同年段,實行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竭力倡導先學後教,不斷地挖掘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組內研討,個人嘗試。

學校在校本教研上推行的是“先周備課,中心發言,形成共案”。這種研討模式有力的促進了教學資源的整合,變單一的教學個體為羣策式的集體智慧,實行了資源共享。大家在先周備課的基礎上,研訓課例,使課型得到延深,集思廣議,充分發表對教材施教施學的策略,形成了共識,明確了課改的方向和擔負的責任。教師在課改嘗試教學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疑惑,往往會阻礙課改的進程,但通過組內研討使問題和疑惑得以解決,就會加速個人課改嘗試。

七、提煉出“六步四環”課堂教學模式。

學校通過認真研究洋思經驗,杜郎口經驗,發現這些先進的教學法模式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打破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讓更多的學生獲得自己喜歡的有效知識成為我們每個教師思考的問題。我們通過查資料,外出學習,上實驗課,開展教研活動,進行了及時的學習與交流,得到一定的解決。立足學生髮展的需要,立足學生成長的必要,我們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嘗試,提出了人民國小課堂有效教學模式。

1、整體結構:目標導航----課前預學----預學檢測----質疑解惑(合作探究)----檢測反饋---培優輔差(拓展培優、補救鞏固)

2、基本特點:10+20+10自主學習,學案引領,小組合作,先學後教,學導互動。

3、模式板塊:預學檢測板塊和展示反饋板塊

第一板塊:預學檢測(課前30分鐘)

總體目標:學生根據目標導航(自學指導)完成自己能解決的所有問題,並生成展示反饋課的學習目標。

要求:

教師:制定學生預學目標,預學指導,並作適當引導啟發,並在課前對學生預學情況進行檢查。

學生:通過閲讀,操作,查閲資料等多種方法完成預學任務,完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第二板塊:展示反饋。(課內40分鐘)

主要課堂教學流程如下:(略)

質疑解惑(自主合作探究):是課的中心環節。這個環節中,首先學生根據教師的目標引領交流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其次讓學生交流點評,再次讓學生談談自已學習中的困惑,最後教師根據學習情況點撥引領,對於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並對學生提出課後探索的要求。

檢測反饋:通過相關不同類型測試題,來分層檢查一下學生當節課的目標完成情況,併產生日日清的對象,利用課後補救鞏固提高,達到真正鞏固掌握。

培優輔差(拓展培優):鼓勵中上學生做一些教師設計的拓展題,進行拓展培優,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查漏補缺。

4、方法步驟

(1)調整原有教學模式,如課堂結構必須保證10+20+10時間。

(2)調整原有常規管理模式,如時間要保證新課前的預習時間30分鐘,課前要檢查學生預學準備情況,課堂評價要根據課堂情況對學生標準量化,實行積分制,調動學生積極性。

(3)保證當堂完成作業,併產生日日清對象。

(4)實行小組承包制,進行每一節課的小組成員都要有任務。

老師要把握每一個學生特點、愛好、特長、不足等,明確學生的動機,服務和滿足學生的需要,相信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一方面要真正實施民主化教學,做引領者、合作者,在關鍵時給予點撥與指導;另一方面要敢於放手,敢於向自我和傳統挑戰,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喜愛的最主要學習方式,為學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八、課改工作的疑惑

1、由於學生長期受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學習影響,實施“六步四環”教學模式時,學生動口的積極性不高,需教師不斷地激勵和發動,學生座位的突然變化,學生精力難以集中,討論時有的學生開小差,不能抓緊時間學習。

2、受教師組織教學能力和講授式課堂的影響,班級間學生的表現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級學生不夠活躍,甚至出現冷場的尷尬局面;有的班級學生過於活躍,搶話説,爭着展示,課堂顯得有些亂,學習小組管理方法過於單一,需要教師加強組織教學,適度調控。

3、給學生以足夠的自學、討論交流的時間,教師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時常不由自主地給學生講課,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小組討論後鼓勵更多的學生展示,展示人數、次數、精彩度與展示時間存在着矛盾。

4、班額過大影響課堂活動的開展。我們現在班額都是70多人,這無疑使教師在組織實施課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的觀察瞭解及師生間的互動、合作等增加了難度。

以上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做法,很多地方還需不斷修正完善,我們將不斷地學習借鑑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將課堂改革推向深入,創設有效課堂。我們堅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會在課改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3

根據工作計劃,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期我校的課改工作主要以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念,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為目標展開,我們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紮實開展課改活動,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展示本校教師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推廣優秀的教法和經驗,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也為會診和解剖課堂,解決教學中一些共性問題,學校教科室、教導處在9月下旬組織了為期近三週的“三課活動”,學校成立了九個學科評價組(國小語文、數學,國中語文、數學、英語、理化生,政史地、藝體電腦和幼兒組)負責對“三課”課堂進行全面剖析,客觀、公正、準確的進行了定性評價。

本次三課活動,學校共排了51堂課,其中國小語文7節,數學3節;國中語文10節,數學8節,英語8節,物理2節,化學2節,政治1節,歷史3節,生物1節,地理1節;音樂2節,電腦3節。

二、繼續做好大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和運用水平。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的課程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學年開設基礎上,學校全員參與,開發出了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特徵的校本課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課程形成了體系。

三、改進了集體備課制度,使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

在過去實行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為了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對每位教師的課堂真正起到指導作用,本期學校教導處、教科室進一步規範了我校的集體備課制度,主要作法是:學校成立了年級各學科備課組,每個年級每個學科均由組長具體負責,採取先集體研究,再由教師本人形成個性化的教案,並且集體研究的過程必有相關領導參與其中,由蹲點領導簽字認可學校才予以認定其集體備課。

四、積極組織全體教師不斷總結,提煉、優化課改成果

1、組織學校骨幹教師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成果評選活動。本期有14位教師撰寫的教研論文在國家、省市獲獎或在有關刊物發表。

2、16位教師參加本年度省教科所優秀信息技術論文評審,其撰寫的優秀論文已送省教科所參評。

3、積極撰寫教學案例評析,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月均應撰寫至少一篇優秀案例評析,各教研組每一學月交一篇到學校教科室,學校全體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評析的熱情高漲。在11月進行的年度教研成果評選中,學校一共評選出48篇份優秀成果送片區教研室。

3、認真組織了學校領導幹部賽課活動,我校有三位領導由片區教研室推薦到縣參賽。

4、加強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對教師進行為期三週的現代信息技術培訓活動,提高教師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讓現代信息技術真正走進學校每一位教師的課堂。

5、積極籌備《課改筆記》再版工作。

6、積極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校本教研研討會”、“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及實驗教學現場會”,並在大會上分別作了經驗交流。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4

我校的課改工作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一如既往的推進課程改革進程,全面深化和推進素質教育。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來指導教學工作,積極實踐,不斷探索,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學校的課改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加強領導 優化課改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大教育變革。為使學校課改工作真正做到領導有力、措施落實,真抓實幹,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各成員的具體分工,各成員平時加強協商研究和對課改的領導和指導,及時跟蹤、瞭解課改工作情況。

二、加強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1、我校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理念,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時更新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實效,注重方法,注重過程,積極引導教師採用參與式教學,構建和諧課堂,讓同學學的輕鬆、輕鬆、愉快。

2、通過學習《課程規範》,讓教師懂得:教學的最終目標不是給受教育者適應實際,而是改造,創立新的實際,從而培養出有發明能力的人。重點是引導同學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3、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同學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繫。引導教師挖掘課堂潛力,挖掘課程潛力,挖掘同學潛力,從而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同學視野。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參與式學習,互動式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為同學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提供實驗的平台,從而將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外,從而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繫。

三、狠抓教學常規管理,重實效。

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提倡超周備課,狠抓課後輔導,給學困生開“小灶”,引導他們正確生長。精心組織好每一堂課,引導教師積極挖掘教材潛力,重點是培養同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堅持“兩主一線”的教學模式,深化課改。深入鑽研教材,明確重、難點,掌握關鍵。認真總結教學反思,吸取教訓,不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狠抓作業批改工作,力爭要求每位教師做到精批細改,必要時做到面批面改。強化“三結合”式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求教師首先制定計劃,並定期督查,實施。定期召開課改例會,針對出現的問題,和時糾正,認真反省,將工作做得更完善。

四、實踐活動,優化課堂教學

課改的主戰場在課堂,學校把“抓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作為重中之重,力求使課程的生命煥發於課堂,課改的魅力呈現於課堂。

1、發揮教研組優勢,加強集體備課

備課由“服務於老師教”向“服務於學生學”轉變。備課突出“三維度整合,為學生制定全面的發展目標;瞭解學生,為學生找準真實的學習起點;挖掘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集體備課時,由組內中心發言人説理念、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過程,其他老師認真傾聽,並在事先獨立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出謀劃策,提出改進意見,探討其中的問題,並在上課嘗試的基礎上再集體討論,進一步完善與優化。如此,凝聚着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老師們的備課較前更體現課標的理念,更具有可行性,更利於老師優化課堂教學了。

2、發揮骨幹力量,以點帶面

骨幹教師是學校課改實驗工作的排頭兵,為此學校千方百計為骨幹教師提供更多學習途徑。今年,已有1位老師參加了國培計劃培訓,2位老師參加了區級骨幹教師培訓,2位老師參加鎮級骨幹教師培訓。以上培訓學習使我校骨幹教師真正深入新課程,成為課改實驗工作的生力軍。在此基礎上,骨幹教師學以致用,以點帶面,已有3位骨幹教師在我校範圍內作專題講座,引領其他老師深入理解體會新課程的理念,成效顯著。

3、轉變教與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上好平時每一節課 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老師們注重上好平時每節課。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孤立、接受變為自主、合作、探究。老師們在課堂上注重創設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學氛圍,同時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學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合作互相幫助學。如此課堂較前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五、校本培訓,豐富多彩

學習是不竭的動力,構建學習化羣體是課改推進之必須。為此我校更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本培訓。

⑴讀書活動,競賽提高

我校積極開展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人人讀新課程理論書籍,人人撰寫讀書筆記,人人交流心得體會,人人蔘與讀書競賽。

⑵外出觀摩,切磋交流

老師們不僅向書本學,也積極向同行學,向兄弟學校的老師,向市內外先進學校的老師學.這一學期,學校先後組織老師外出赴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河南永威學校等實驗觀摩學習,親臨課改現場,切磋課改體驗,提升教學理念.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師對新課改認識還比較膚淺,理解尚不透徹,因而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對課改工作的進一步認識、實踐、總結、提高有待於解決。

新課改出現新舊觀念的碰撞,使我們的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產生新問題和新困惑,如:如何更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如何既重視個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體,重視科學性等等。所有這些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今後的課改實驗中不斷探索、不斷梳理。

我們相信,只要循着新課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課改實驗的明天會更加燦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績只代表過去,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將新課程繼續向前推進的無窮動力。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5

xx年,劃歸小店區教育局管理後,我校課改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xx年,藉助“一三三區域課改”的東風,我校在學案設計和使用、小組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完善,模式教學初見成效。在我校國中部即將併入x中之際,將課改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目標

1、推進我校教學改革

借全區整體推進教學改革的東風,推動我校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工作,完善教學管理服務,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2、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課改模式

在前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把我校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引向深處。逐步構建切合我校實際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3、培養一批課改能手

通過交流課、學案編寫評比、學科教研等活動,切實提高全校教師課改工作的創造性和執行力。最終,使一批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能脱穎而出,真正帶動我校教師隊伍建設。

4、形成以學案為核心較為完備的資源庫

在教學教研過程中,不斷完善課改工作的具體思路和措施,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以學期為單位,組織教師對教學研究成果補充完善,為下一步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二、開展情況

1、工作開展過程

20xx年x月份,4名骨幹教師赴江蘇洋思學校觀摩考察,返校後,為全校教師做了考察工作彙報。按照洋思教學模式,並結合我校實際精心準備,在國中進行了彙報課,讓師生近距離了解課堂模式教學的魅力。期會考試後,模式教學在我校部分科目進行試點。 20xx年x月初,教導處2位教師參加了區教育局赴昌樂高級研訓班的學習。學習回來後,針對洋思、昌樂兩所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確定了我校“先學後教.學案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並開始在七、八年級進行模式教學的嘗試。之後,我校全部教師陸續參加了小店區組織的昌樂專家講座及公開課觀摩學習。

2、重點工作

(1)學案的編寫、應用。

學案的編寫、使用,是我校模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校教師認真研究了洋思、昌樂兩所學校的學案體例和實際操作過程,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多次的嘗試後,最終形成了具有我校特點的學案編寫體例。對頁眉、水印、字號等基本格式進行了統一要求,對不同科目的學案呈現形式、學生活動設計、排版的合理性也作出了相應的要求。

教導處也相應地調整了業務考核要求,鼓勵教師編寫學案。在借鑑資料、印刷材料上盡最大可能提供便利。

經過1年多的實踐,學案工作基本由模仿借鑑過渡到自主編寫為主,學案式教學也成為教師授課的一個基本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校的學案工作有了一定的積累,獲得了很多積極的經驗。在20xx年小店區教研室標準化驗收中,我校提供的學案資料獲得了相關領導的好評。

(2)小組建設

在原有的基礎上,以學力水平為主,兼顧學生綜合能力,對學生小組進行調整。新的學生小組增加了課堂反饋、班級基本工作、學生活動等的職能。

同時,結合實際,不斷豐富學生小組的職能,逐步強化師生對學生小組的認同和應用。結合需要對學生不斷進行相應的培訓,使學生能夠逐步理解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3)在重點學科重點開展觀摩課活動

以英語、數學、政治、化學等四個學科為重點,組織教師按照我校課堂模式進行示範課,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

示範課的一個特點就是關注細節。將課堂每個環節操作過程的影像資料記錄下來,用文本的方式加以彙總,進行具體點評分析,讓教師換一個角度來看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更加有效地進行改進。

示範課的又一個特點是注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將教材、電子白板課件、學案三者進行設計和應用上的整合,將模式教學的推進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相結合。

三、存在困惑

1、模式教學的統一性與教師個性風格、不同學科特點之間的矛盾。 在“271高效課堂”小店學科培訓時,昌樂學校的教師也提出過同樣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的摸索出的思路是,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理念內涵、操作結構是相對穩定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自身的教學風格對教學模式各環節進行靈活的處理,體現對模式應用的實效性。當然,不論怎樣調整,有一個重點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科學設計和合理組織。因為,高效課堂的實現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在這個方面體現。

例如,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數理化科目的任務安排和時間分配,就和語政史科目有較大區別,加大了教師講解的比重,以適應中差生較多的實際。

再如,當堂檢測環節不一定非要放在課堂的結尾進行,也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化整為零、穿插進行。

這種嘗試可以説適應了我校當下的教學情,但是,模式教學的規模化優勢還是難以真正得到體現。

2、評價工作的配套

作為“先學後教.學案式”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學案。進入整體推進階段後,學案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就與試點階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鼓勵教師更多更好地編寫出具有原創性的學案,如何 鼓勵教師用好學案,以完善學案式教學模式,這就需要相關評價體系的介入。但我校目前的工作評價體系還沒有在這個方面做出更為給力的規定。

四、努力方向

鑑於我校國中部教師即將併入x中的實際,最後一點就不再贅述。希望在水工學校近2年的課改工作實踐,讓教師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有所幫助、有所借鑑。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 篇16

xx年,劃歸小店區教育局管理後,我校課改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xx年,藉助“一三三區域課改”的東風,我校在學案設計和使用、小組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完善,模式教學初見成效。在我校國中部即將併入x中之際,將課改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目標

1、推進我校教學改革

借全區整體推進教學改革的東風,推動我校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工作,完善教學管理服務,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2、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課改模式

在前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把我校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引向深處。逐步構建切合我校實際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3、培養一批課改能手

通過交流課、學案編寫評比、學科教研等活動,切實提高全校教師課改工作的創造性和執行力。最終,使一批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能脱穎而出,真正帶動我校教師隊伍建設。

4、形成以學案為核心較為完備的資源庫

在教學教研過程中,不斷完善課改工作的具體思路和措施,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以學期為單位,組織教師對教學研究成果補充完善,為下一步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二、開展情況

1、工作開展過程

20xx年x月份,4名骨幹教師赴江蘇洋思學校觀摩考察,返校後,為全校教師做了考察工作彙報。按照洋思教學模式,並結合我校實際精心準備,在國中進行了彙報課,讓師生近距離了解課堂模式教學的魅力。期會考試後,模式教學在我校部分科目進行試點。20xx年x月初,教導處2位教師參加了區教育局赴昌樂高級研訓班的學習。學習回來後,針對洋思、昌樂兩所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確定了我校“先學後教。學案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並開始在七、八年級進行模式教學的嘗試。之後,我校全部教師陸續參加了小店區組織的昌樂專家講座及公開課觀摩學習。

2、重點工作

(1)學案的編寫、應用。

學案的編寫、使用,是我校模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校教師認真研究了洋思、昌樂兩所學校的學案體例和實際操作過程,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多次的嘗試後,最終形成了具有我校特點的學案編寫體例。對頁眉、水印、字號等基本格式進行了統一要求,對不同科目的學案呈現形式、學生活動設計、排版的合理性也作出了相應的要求。

教導處也相應地調整了業務考核要求,鼓勵教師編寫學案。在借鑑資料、印刷材料上盡最大可能提供便利。

經過1年多的實踐,學案工作基本由模仿借鑑過渡到自主編寫為主,學案式教學也成為教師授課的一個基本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校的學案工作有了一定的積累,獲得了很多積極的經驗。在20xx年小店區教研室標準化驗收中,我校提供的學案資料獲得了相關領導的好評。

(2)小組建設

在原有的基礎上,以學力水平為主,兼顧學生綜合能力,對學生小組進行調整。新的學生小組增加了課堂反饋、班級基本工作、學生活動等的職能。

同時,結合實際,不斷豐富學生小組的職能,逐步強化師生對學生小組的認同和應用。結合需要對學生不斷進行相應的培訓,使學生能夠逐步理解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3)在重點學科重點開展觀摩課活動

以英語、數學、政治、化學等四個學科為重點,組織教師按照我校課堂模式進行示範課,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

示範課的一個特點就是關注細節。將課堂每個環節操作過程的影像資料記錄下來,用文本的方式加以彙總,進行具體點評分析,讓教師換一個角度來看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更加有效地進行改進。

示範課的又一個特點是注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將教材、電子白板課件、學案三者進行設計和應用上的整合,將模式教學的推進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相結合。

三、存在困惑

1、模式教學的統一性與教師個性風格、不同學科特點之間的矛盾。在“271高效課堂”小店學科培訓時,昌樂學校的教師也提出過同樣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的摸索出的思路是,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理念內涵、操作結構是相對穩定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自身的教學風格對教學模式各環節進行靈活的處理,體現對模式應用的實效性。當然,不論怎樣調整,有一個重點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科學設計和合理組織。因為,高效課堂的實現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在這個方面體現。

例如,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數理化科目的任務安排和時間分配,就和語政史科目有較大區別,加大了教師講解的比重,以適應中差生較多的實際。

再如,當堂檢測環節不一定非要放在課堂的結尾進行,也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化整為零、穿插進行。

這種嘗試可以説適應了我校當下的教學情,但是,模式教學的規模化優勢還是難以真正得到體現。

2、評價工作的配套

作為“先學後教。學案式”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學案。進入整體推進階段後,學案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就與試點階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鼓勵教師更多更好地編寫出具有原創性的學案,如何鼓勵教師用好學案,以完善學案式教學模式,這就需要相關評價體系的介入。但我校目前的工作評價體系還沒有在這個方面做出更為給力的規定。

四、努力方向

鑑於我校國中部教師即將併入x中的實際,最後一點就不再贅述。希望在水工學校近2年的課改工作實踐,讓教師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有所幫助、有所借鑑。

本期我校的課改工作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一如既往的推進課堂改革進程,全面深化和推進素質教育。在本期的課改工作中,全體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課改中去,加強教學研究,羣策羣力開展課改工作,積極撰寫經驗論文;繼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斷推進課堂改革,深化學校特色建設,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創建特色化學校服務。

一、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課改管理

為使學校課改工作真正做到領導有力、措施落實,真抓實幹,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各成員的具體分工,各成員平時加強協商研究和對課改的領導和指導,及時跟蹤、瞭解課改工作情況。

二、將課改管理和常規管理並軌,規範教學,夯實素質教育的基礎

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化,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教學常規,新常規必須要處理好自主學習和自我約束、多元發展和學會選擇、張揚個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關係。因此要以《綱要》和新課程為標準,在繼承傳統的、優秀的課堂的基礎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學常規。因此本期我校課改的重點是:將課改向常規並軌。我們的教學管理也實現教學常規和課改兩個管理的並軌,將課改管理作為常規管理,以紮實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來促進課改過程管理。

1、嚴格教學紀律。學校對教師教學常規的管理是嚴格而有序的,教師必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堅決禁止擠佔和私自調課,以保證學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們要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準備,特別是提前五分鐘到教室,轉換觀念,做到教師等學生上課,而不是學生等老師上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人格,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等。

2、逐步完善常規管理,體現制度化、規範化與人性化、科學化的有機結合。實現課堂轉型、師生角色轉變及課程功能的轉變,關鍵在於行之有效的教學常規管理。我校對教學常規進行修訂完善,修改完善《希望國小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檢查與隨機檢查結合起來,並根據學校實際進行了適當的物質獎勵,打破了吃大鍋飯的現象。

3、加強了教學的過程性管理;首先是實行領導隨堂聽課。學校領導經常性深入一線課堂聽課,實行每月不定時隨堂課檢查,保證每一個月每位教師的課有領導聽、評,每位領導每學期保證至少聽、評完全校教師的課;對於通過聽隨堂課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交換意見,幫助和督促整改。這樣就準確把握課改現狀,瞭解我校新課程實踐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與教師保持緊密聯繫,並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下與學科教師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與建議,指導教師的教學,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又促進常規到位。

隨堂聽課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師一種“必須人人真真上好每節課”的觀念和壓力,極大地推動了教師日常教學的認真規範程度,使教學工作走上一條紮實而穩定的道路。半期,學校對質量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商量對策,為抓好教學質量做好指導,當好參謀。

三、努力開展教研活動

1、我校的教研活動以校本教研為核心,學校依據實際情況成立了十一個教研組,各組除了具體負責組織的組長之外,還有一名領導分管,負責檢查督促。各組組長在擬定計劃的基礎上嚴格按計劃開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動,結合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和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效果,使教研活動確實起到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成長的作用。全體教師還認真參加中心學科教研組活動,並能按時保質完成每次心得體會和論文,並及時將教研活動所得運用於實際的教學工作之中,以促進教學業務素質的提高,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學習、研究和交流。

通過幾年的課改和校本教研的實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個教師心中,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除了開展的集中業務學習,老師們還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了自學,並寫出心得體會和學習筆記(每人每期5000字以上);同時,教師將學習和教學中的困惑、問題面對面的相互交流已成為一種常規行為,並且要求每一位教師努力寫好教學反思;教師還加大了課堂交流的力度,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評課人均達20節次,管理人員達40節;

4、組織老師參加了縣以上課堂教學研討。

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我縣舉辦的課堂研討會,包括雙語學校,送莊中心國小、橫水一中等學校的課堂研討會,努力學習先進教研,積極為教學服務。

四、落實過程管理提高課改質量

1、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滲透新的課堂理念,為全面實施課堂改革打好堅實的基礎。

2、評價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學,各學科制定了科學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方案》,並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註重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加強課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們利用家訪、家長會等活動,展示課改成果,讓家長感受學生可喜的變化,讓家長走進新課程,認識課改,接受課改,從而參與課改,以提高課改的質量。

通過課改課改,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從而使課堂呈現生機勃勃,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充滿了師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實、探究、創新的氣氛。在課堂上,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個性特徵,激情激趣,在充滿情趣的課堂中儘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智慧的挑戰。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師對課改認識還比較膚淺,理解尚不透徹,因而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對課改工作的進一步認識、實踐、總結、提高有待於解決。

課改出現新舊觀念的碰撞,使我們的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產生新問題和新困惑,如:如何進一步加深對課堂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創新?如何既重視個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體,重視科學性等等。所有這些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今後的課改實驗中不斷探索、不斷梳理。

課改中出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呈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傾向,新課程學習中出現的學困生的學習更應該得到關注,教師對這一部分學生的輔導的科學化、有效性的研究還應該進一步加強。

我們相信,只要循着課堂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課改工作一定會居於全縣前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績只代表過去,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在今後的課改實踐中,我們將深化學校的課改工作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持續快速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peixun/mzq7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