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年終工作總結 >

縉雲處劇聯合會工作總結

縉雲處劇聯合會工作總結

本會,由文化界、戲劇界的專業人員和社會有識之士組成。自XX年籌建,經縣主管部門批准,取得法人資格。確立以“中興處劇,促進婺劇,多元併發,共創繁榮”為總體方略。四年來,在市、縣主管局和文聯的正確領導、在縣老促會、各文化站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為承前啟後,榮地宏業,做了一定工作。現作總結匯報如下:

縉雲處劇聯合會工作總結

一、尋根問祖,固本正源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與文化原本同步而生、同步而長。俗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創造一方文化;

縉雲,素有“戲劇之鄉”之美稱。而源於何時?根於何地?史無記載,實乃憾之。我們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認真負責的精神,約請前輩,聚匯行家,溯遠究源,先後召集大小會議百餘個,走訪老藝人千餘人次。查閲譜諜史志,蒐集傳聞逸説,運用唯物辯證觀點,對縉戲的歷史淵源進行探索研究,並對若干問題作了認證與定論;

縉雲山,因“縉雲氏”而名,位於仙霞嶺與括蒼山之間,甌楠婺椒四江源頭之地。杜光庭《名山記》載,其域三百里。道教籍典曰:卅六洞天之廿九——玄都祈仙洞天。唐玄宗天寶七年(748)敕改“仙都山”, 敕建“黃帝祠宇”,謂曰“道教勝地。”招引眾多高人雅士遊覽陳詞,積澱雄厚文化底藴。

據考:縉雲山麓昆坑嶺口、方川金盤、好溪名山等地出土距今一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斧、石鑿、石錛……(錄自《縉雲文史資料》)可見農耕文化歷史之悠久;《史記正義》載,黃帝又曰“縉雲氏”。從陝北高原遷移至古百越族聚居之地的浙江中部,建立以“縉雲”為名之“方國”。鑑於境內孤石屹立,直刺雲天,形如“且”(祖)字,縉雲氏族就將其作為始祖軒轅黃帝之神主祭拜,其山名為“縉雲山”。繼之軒轅黃帝在縉雲山鑄鼎煉丹、駕龍昇天之傳説遠播江南各地,從而使縉雲成為江南祭祀軒轅黃帝的中心……故《浙江通志》載:“夏禹以前,浙江蓋有兩國,一為縉雲氏,在今縉雲縣;一為防風氏,在今武康縣……”;春秋時有范蠡師辛氏計倪,即倪翁,(?— 前465年)與晉時康樂公謝靈運(385-433),等相繼而來遊覽或隱居縉雲山的大批文豪名士,潑墨餘香,增添邑之文化底氣……

唐時得道高士葉法善,處州松陽人(616-720)清列十二戲神,(據《婺劇簡史》載)擅於音樂,長於劍術,貞觀間修練於縉雲山,(清《縉雲縣志·輿地志》有“葉法善試劍處”之載)集萃縉雲山道教文化之精華,拱編《大鼓頭場》、《太上彌鑼》、《翻騰九樓》,偕同唐明皇作《霓裳羽衣曲》攜歸鄉里(土名《月宮調》),奠定本土戲曲根基,萌芽“縉山腔”即“道士腔”,為戲曲初始文化;

《汪氏宗譜》載,宋大學士右丞相汪藻,安徽歙縣人(1056—1134),元豐八年(1085)中進士入翰林,元右六年(1091)奉使温處道,涉足縉雲山,愛山水之勝,卜居東鄉孫宅大樹園,易名“宮澤園”。為求人丁興旺,與鄰友善,開創“什錦戲”(俗名“香丁戲”),組建“童子班”,演繹“彩戲”以謝神恩。

政和四年(1114)藻公仲子汪寶任職永嘉教諭攜“什錦戲”衍傳楠溪江畔,產生“永嘉戲文”,史稱“南戲”。

紹興間(1131—1162),藻公官居大學士右丞相高位,攜“宮曲”致仕還鄉,再創板腔套曲,配演雜劇大戲,完善“縉山腔”,組建“新錦大班”,傳聞一曲《祈雨記》出自其手。

概之,源遠流長的本土農耕文化、植根厚被的當境黃帝文化、玉成其事的入縉名儒文化三者的融合而肇發固有縉雲特色的戲曲 —— 縉雲雜劇(縉山腔)。沿着販鹽之商道和甌、楠、椒、婺四江流向各地。繼發諸聲腔,遂成“四大聲腔”,為中國南戲之源,故人稱縉雲山是中國戲劇之搖籃。

上述,得到了戲劇專家浙科大洪波教授的充分肯定,他語重深長地説:“你們搞處劇,作為本土文化,地域觀念,可以理解。我是婺劇專家支持你們搞處劇。”又説“中國處劇縉山腔的確立,是戲劇傳承、發展、創新中的一大壯舉,是中國戲劇理論創新的一大成果,可以作這樣的定義:中國處劇縉山腔是中國南戲之源。”

5月29日,洪教授應聘縉雲縣戲劇聯合(總)會顧問,並一再強調説:“中國處劇縉山腔既是中國南戲之源頭,亦是中國戲曲之源頭。既是處州文化的支撐點,亦是浙江文化之亮點 ……”

二、拱編三著,拾遺補闕

拱編一部“縉雲戲劇史志”,既是縣文化部門的意向,亦是全縣藝人們向來所望。我們本着為縉雲戲劇“固本正源”出發,以先祖梅公子仙百歲壽誕既“梅藝研究討會”為契機,組織人員拱編“縉雲戲劇史志”即《中國·縉戲通志》、《中國·處劇通史》、《中國·處劇音樂》。(簡稱“三著”)。自XX年春為始至XX年冬,歷3年,初稿告畢,彌補縉雲戲劇歷史的空白,為固本正源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1、《中國·縉戲通志》 首尾分為十二卷,即:源本·大記·基業·戲場·班社·劇藝·音樂·佐札·雅集·管理·綜表·叢錄。採用“宗譜”格式拱編,全書a4六百開面,50餘萬字,涉源之深,涉面之廣,具有濃厚的人情味和綿長的傳承關係之特點。

表明劇史之悠久性:《志》點明“縉戲”由縉雲山肇發,與道教文化一脈相承之歷史淵源。並分“大事朝記”與“大事年記”,原汁原味記載着縉戲沿革發展之輝煌歷程。

(以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置縉雲縣為中樞,上溯不限,下以共和歲次丙戌(XX)丑年底日為限。)

拱修內容之豐富性:《志》以“縉山腔”為基點,承上啟後,注重“縉山腔”淵源文化和延伸文化,廣泛收錄相關戲曲元素文化。注重戲劇常識,專設相關章節,融歷史性、知識性、可讀性為一體,內涵豐富,涉面之廣。

旌表人事之嚴肅性:專設《旌表》對曾為縉雲戲劇作過貢獻的單位與個人,經多方參議,總會審議而入《志·旌表》,當具嚴肅性。

宗紀圖表之傳承性:自軒轅黃帝開始至葉法善為遠祖世系,宗脈本土處劇以葉法善為開山鼻祖而紀,境內其它劇種之劇士依次傍之,且以師承為序。

2、《中國·處劇通史》:

處劇,因地而名,俗稱“處州戲”。《通史》全書分:

統 籌·圖文札記 序 編·肇宗本記 第一編·開宗大鑒

第二編·雲和大宗 第三編·羣藝大業 第四編·綜藝大班

附 編·行頭專記 第五編·木偶大乘 第六編·劇目大觀

第七編·演出大記 第八編·散記大綜 第九編·人物大典

第十編·音樂大略 增 編·復興紀事

《中國·處劇通史》着重申明處劇脈起縉雲山,遍佈東甌地;源於唐,興於宋,成於元,盛於清,定名於建國之初,延傳於盛世當今之特關係。突出自巫儺戲—司工戲—香丁戲—南戲——徽戲,一脈相承之淵源關係,分處東、處西、處南三路,較全面地修錄處劇業績,重墨人物旌表和宗藝傳承。

3、《中國·處劇音樂》:

處劇,東甌土生土長之古老劇種。融縉山、亂彈、玉巖、楠昆、徽調、北灘、甌錦等聲腔為一體。道曲風韻濃郁,地方特色鮮明,長期活動於民間,積澱底藴豐厚,表演題材廣泛。但從未系統地挖掘整理且為其它劇種“瓜分兼容”,實感遺憾。為拾遺補缺,傳承發展,自XX年初夏開始由應必高先生出任主編蒐集資料,整編成文。全書分基韻·聲樂·器樂·八仙四個部份,約五百開面,較全面的收錄流行在民間的處劇音樂,着重“縉山腔”的搜錄,容鄉曲、道曲、宮曲、宗曲為一,以固“中國·處劇音樂”之根基,為之正宗流傳。

三、承前啟後 榮地宏業

鑑於1952-1963年麗水專區撤併。1956年4月10日,政府接管劇處宗脈“子仙班”(《麗水地區戲曲志·96版》載明為“處州亂彈”代表性班社),故“處劇”入鄉隨俗,易稱“婺劇”。部分老藝人離團會同鄉間藝老創辦班社,聚徒授藝。自此,一分為二,處劇正宗一脈,衍傳民間。兩者構成“南橘北枳”特定關係。自XX年冬月,經胡葛福、陳小菲等專家指點,為響應省委省府“建設浙江文化大省”偉大號召,打造本市文化品牌,在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重樹處劇藝幟,弘揚本土文化”,開創了戲劇歷史新局面。

一、抓復興,重揚本土文化風韻:

XX年7月間,雙龍村在首復“縉雲縣雙龍處劇團”的基礎上,舉辦中國處劇縉山腔研討會。胡盛瑋、辛福明兩同志作了題為《處劇“縉山腔”研討會在縉雲召開》的報道。官方媒體為之關注。先後省文化廳網、省非遺辦網、市文廣新局網、衢州市文廣新局網、縉雲政府網等12家媒體作了轉載,引起社會共鳴……

XX年11月5日,縣主管局、縣文聯、縣戲劇聯合[總]會在縉雲壺鎮處劇(香丁戲)發源地姓汪村,聯合舉辦“中國·處劇振興會”成立大會,市文聯書記劉程遠、浙大胡葛福專家、市老文化局長潛友良、縣人大副主任胡巧良、縣政協副主席呂楚金、縣宣傳部副部長潛春紅、縣文廣新局局長施碧清、縣文聯主席夏會革、縣老促會會長沈慶凡、壺鎮鎮黨委書記鄭偉堅、壺鎮鎮人大主任朱漢忠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同時召開《中國處劇振興學術研討會》,縣電視台記者李靜蓉和縣非遺辦胡盛瑋兩同志分別作題為《中國處劇振興會成立》、《縉雲縣召開處劇振興學術研討會》的報道;省文化廳網、省非遺辦網、《浙江文化月刊(XX年第11期)》、衢州市文廣新局網、麗水市文廣新局網、市旅遊局網、市信息港網、市羣藝館網、縉雲政府網、縉雲新聞網、麗水市電視台(實況紀錄播放)、縉雲縣電視台(實況紀錄播放)、《處州晚報》、《麗水日報》等分別作轉載報道。

《處州晚報》(XX.10.6)作《處劇有千年歷史·縉雲縣有一羣人想把它發揚光大》的報道;《麗水日報》(XX.11.10)作《縉雲縣積極開發保護處劇文化》的報道;《麗水日報·甌江特刊》(XX.11.13)作《處劇回家號角吹響》的報道。

縉雲舒洪鎮文化站長上官新友同志撰文《剖析處劇的發展和演變》,對處劇的肇發和沿革作了較為全面的闡述。原文發表於《麗水XX綠谷文化論壇》。

XX年寅月間,鎮東村舉辦“鬧元宵促和諧同建文化村”、“度佳節聚眾力共榮處劇業”三場文藝晚會獲得成功。縣、市電視台分別作報道,推動了農村戲劇文化的發展。

同時,建立《中國·處劇研究》、《中國·仙都戲曲》、《縉雲戲劇評論》、《縉雲舞蹈見聞》等4個博客,引發處婺爭嗚。宣傳了處劇文化,促進了藝術交流。

二、抓組織,促進戲劇網絡建設:

經努力,建有縉雲縣戲劇家聯誼會、縉雲縣處劇研究社、縉雲縣戲劇研究會、縉雲縣處劇聯誼會、縉雲縣舞蹈聯誼會、縉雲縣處劇音樂協會、縉雲縣處劇藝術學會、縉雲縣戲劇評論會等分會;在溶溪、七裏、舒洪、新建、壺鎮、大源、大洋等鄉鎮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下,分別成立鄉鎮戲劇聯誼會。目前,擁有城鄉戲劇社團組織20餘個。從不同的角度,為創建縉雲文化強縣作了應有的奉獻。

三、抓基點,挖掘研究縉山古曲:

處劇基調底藴——縉山腔,是縉雲古文化之根基。為此,偕同文化站組建了雙龍、姓汪、鎮東、上湖等村級處劇活動基點。同時,在全縣範圍內建立了一百多個處劇鑼鼓班,目的在於以正處劇之源,以固縉雲文化之柢,從而弘揚土本文化,提高本縣知名度。目前,處劇縉山腔已列我縣申報市級“非遺”項目之一。

四、抓作品,厚被處劇藝術植根:

在中興處劇中,我們重視了基礎性建設,先後對原有的《反昭關》、《白門樓》、《當陽救主》、《黃鶴樓》、《水擒龐德》、《回龍閣》、《百壽圖》、《珠簾寨》、《南界關》、《還金鐲》、《拾玉鐲》等傳統劇目作了整編,對《失刑斬》、《喋血武陵》、《魂斷漢宮》、《相國恨》、《鐵榜文》、《烏紗夢》、《血濺洞房》等新編歷史戲作了移植,並新編《祈雨記》、《軍情急》、《詹狀元》(初稿)、《五星八仙》、《和合八仙》等作品。

數年來,我們為首人員自投資金30多萬元,籌集社會資金35萬元許。自始至今,未曾向政府伸手要過一份錢,無私地忘我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兩會代表”為此十分關注,今春 4月,全縣六個人民代表團,共為“中興處劇”之事作提案7個,政協代表團提案3個,計10個,是我縣“兩會”有史以來同一類型提案之最。

八月十五日上午,提案“中興處劇”的兩會代表歡聚廣電大樓十四樓會議室,聽取縉雲縣戲劇聯合[總]會胡定才會長“關於組建四年的工作總結”彙報和閲籤應國付局長承辦的“提案回覆”。代表們充分肯定縣主管局的正確領導和戲劇界四年來所取得的豐收成果,並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土處劇文化的弘揚光大。

縣主管局施碧清局長在肯定總會所取成績的基礎上,要求大家對處劇加強理論研究,擴大社會影響,把處劇事業做實,做好,做大,使之重展雄風,提高本縣知名度……引發雷嗚般之掌聲。

“彙報會”的勝利結束,象徵着處劇中興,史入新階段。

四、方興未艾,鑑往知來

回首歷程,數月崢嶸,四載艱辛,一路高歌,“中興處劇,促進婺劇,多元迸發,共創繁榮”的方略初見成效,如願以償——處劇得以正名復譽,重現處州大地。

鑑於政宣不力,經紀不力,“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遲遲未能開展而產生連鎖反響;

一、處劇,雖得省地縣文化主管部門和行家的認可,而無財力以扶持發展與壯大,難得持之以恆。

二、總會,自身資金缺短,工作難得正常開展。同時,骨幹隊伍缺乏專業訓練,業務技能與事業的發展難能平衡,對工作亦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屬會,已構成網。由於自身力量的不足,缺乏聯繫與指導。對境內的六大劇種未能理順關係,給以協調指導,並組織正常的聯誼活動。

概之,自總會的籌建開始延今歷4週年,時至兩會“復興處劇”提案的呈報,歷史已構成一個段落,同時可見處劇中興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客觀事實告訴我們,歷史是根,文化是魂。而戲劇是文化的總載體,處劇是處州之文脈。如何發展壯大,有待官方的扶持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為此,懇請有識之士們,上順天意,下順民心,伸出熱情的雙手扶持處劇中興,敬慰先賢英靈於九泉,開創本土文化新紀元。

正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標籤: 處劇 縉雲 聯合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nianzhong/r4wv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