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十篇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十篇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1

我校的課改工作以《課標》為指導,一如既往的推進課程改革進程,全面深化和推進素質教育。在課改工作中,全體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加強教學研究,羣策羣力開展課改工作,積極驗證《課標》和教材,積極撰寫經驗論文;繼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深化和改革適合新課程的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化學校特色建設,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創建特色化學校服務。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十篇

一、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課改管理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大教育變革。為使學校課改工作真正做到領導有力、措施落實,真抓實幹,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各成員的具體分工,各成員平時加強協商研究和對課改的領導和指導,及時跟蹤、瞭解課改工作情況。

二、將課改管理和常規管理並軌,規範教學,夯實素質教育的基礎

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化,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教學常規,新常規必須要處理好自主學習和自我約束、多元發展和學會選擇、張揚個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關係。因此要以新課程為標準,在繼承傳統的、優秀的課堂的基礎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學常規。因此本期我校課改的重點是:目標引領、先學後教、當堂檢測。我們的教學管理也實現教學常規和課改兩個管理的並軌,將課改管理作為常規管理,以紮實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來促進課改過程管理。

1、嚴格教學紀律。學校對教師教學常規的管理是嚴格而有序的,教師必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堅決禁止擠佔和私自調課,以保證學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們要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準備,特別是提前一分鐘到教室,轉換觀念,做到教師等學生上課,而不是學生等老師上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人格,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等。

2、逐步完善常規管理,體現制度化、規範化與人性化、科學化的有機結合。實現課堂轉型、師生角色轉變及課程功能的轉變,關鍵在於行之有效的教學常規管理。我校學習落實《國小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檢查與隨機檢查結合起來。

3、加強了教學的過程性管理;首先是實行領導隨堂聽課。學校領導經常性深入一線課堂聽課,實行每月不定時隨堂課檢查,保證每一個月每位教師的課有領導聽、評,每位領導每學期保證至少聽、評完全校教師的課;對於通過聽隨堂課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交換意見,幫助和督促整改。這樣就準確把握課改現狀,瞭解我校新課程實踐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與教師保持緊密聯繫,並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下與學科教師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與建議,指導教師的教學,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又促進常規到位。

隨堂聽課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師一種“必須認認真真上好每節課”的觀念和壓力,極大地推動了教師日常教學的認真規範程度,使教學工作走上一條紮實而穩定的道路。學校對質量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商量對策,為抓好教學質量做好指導,當好參謀。

三、開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動以校本教研為核心,學校依據校情、師情和生情以及學情,成立了教研組,負責檢查督促。組長在擬定計劃的基礎上嚴格按計劃開展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結合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和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確實起到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成長的作用。全體教師還認真參加中心學校教研組活動,並能按時保質完成每次心得體會,並及時將教研活動所得運用於實際的教學工作之中,以促進教學業務素質的提高,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學習、研究和交流。

通過幾年的課改和校本教研的實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個教師心中,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對新課程理念、課標、綱要的學習已成為一種自覺行動和需要。除了學校開展的集中業務學習,老師們還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了自學,並寫出心得體會和學習筆記;同時,教師將學習和教學中的困惑、問題面對面的相互交流已成為一種常規行為;教師還加大了課堂交流的力度,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評課人均達20節次。

3、堅持校本培訓

為提高老師的業務技能,我們按校本培訓計劃開展了校本培訓,內容涉及多方面,老師們均抱着認真學習的態度參與,使校本培訓切實起到了促進老師專業成長的功效。

四、落實過程管理提高課改質量

1、繼續認真驗證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學性和適應性。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勇於實踐,敢於質疑,在教學中發現新課標、新教材的缺點和不足,並大膽對新課標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而不是一味的、忠實地去執行課標。

2、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努力向新課程標準靠攏,為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打好堅實的基礎。

3、評價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學,各學科制定了科學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方案,並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註重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加強課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們利用家訪、家長會等活動,展示課改成果,讓家長感受學生可喜的變化,讓家長走進新課程,認識課改,接受課改,從而參與課改,以提高課改的質量。

通過課改,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過

程逐漸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從而使課堂呈現生機勃勃,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充滿了師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實、探究、創新的氣氛。在課堂上,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個性特徵,激情激趣,在充滿情趣的課堂中儘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智慧的挑戰。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師對課改認識還比較膚淺,理解尚不透徹,因而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對課改工作的進一步認識、實踐、總結、提高有待於解決。

課改出現新舊觀念的碰撞,使我們的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產生新問題和新困惑,如:如何進一步加深對課程理念的理解和創新?如何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而不是堅決地去執行新課標)?如何既重視個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體,重視科學性等等。所有這些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今後的課改實驗中不斷探索、不斷梳理。

課改中出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呈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傾向,新課程學習中出現的學困生的學習更應該得到關注,教師對這一部分學生的輔導的科學化、有效性的研究還應該進一步加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績只代表過去,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將新課程繼續向前推進的無窮動力。在今後的課改實踐中,我們將深化學校的課改工作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相信,只要循着新課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課改實驗的明天會更加燦爛!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2

按照教體局的統籌安排,全縣國中塊兒共分為5個課改小組,我所負責的是課改核心校第一組。我組由五所課改核心學校構成:道口鎮二國中、道口鎮三國中、王莊三國中、老店一國中和產業集聚區英民中學。5所學校的項目負責人分別是韓華校長、韓存國校長、王樹英主任、郭好勛校長和孟令山校長。

我組從20xx年8月24日在英民中學錄播室開核心校方案啟動會開始,一直到12月15日,共舉行聯片活動6次,其中英民中學舉行了兩次。每次活動幾位負責人都是親自帶隊,可見其對課改的重視。

下面將核心校第一組聯片教研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聽課議課活動

1、8月24日啟動會上建羣

首先在英民錄播室第一次課改核心校的啟動會上,我們在微信上面對面建了個羣,起名為“課改核心校第一組”,課改核心校的負責人、校長和聯繫人都在羣裏,這樣便於溝通聯繫。

2、8月31日出爐本小組總方案

我們組精誠團結,在聯繫學校英民中學課改負責人孟令山校長的牽頭組織下,各個核心校在規定的時間8月31日提前做好了各校自己的課改方案,如具體時間,地點,所選項目,負責人,等都非常具體,我們小組結合各校自己的工作方案共同商量權衡,最後由孟校長彙總微調微改後發放到本羣裏,形成我們組總的課改方案。

3、依據課改總方案各核心校如期舉行聯片活動

從9月29日開始,我組在道口三國中舉行首次聯片教研活動開始,以後每次活動都是提前在微信羣裏通知,活動做得是有條不紊。

活動以課堂為主,兼併小組合作學習、作業優化設計。老師們認真聽課評課,認真做筆記學習,都説這樣的活動接地氣,很是讚許。

英民中學的“五步三查”的課堂教學框架,在原有學科模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完善,融入自身特色和個性,使教學流程更貼近實際,服務於學生,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充分發揮育人、求知功能。除此之外還進一步強化集體備課,全員賽課、評課,精品課的組織展示等活動。

老店一國中以備課組為單位,每週組織一次,先集體備課,再讓一人上公開課,其他組員分工從“教師主導:課程駕馭能力”、“學生主體:學習過程評價”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觀課,議課時從各自觀察的角度去探討本節課的優缺,有的是從教師的教學目標設置、教材處理優劣、課程生成引導、民主氛圍營造、知識情感情境創設,有的是從教師的精講點撥、教學方法與輔助手段、教師的基本功,有的是從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思考探究的廣度與深度,有的是從學生的聽講情況、自學與互動參與面、展示點評狀態等。因為本次觀課議課活動不是為了優質課的選拔,所以老師在議課時無所顧忌,全面的評出了老師講課的優缺點。

9月29日老店一國中35人分別參加了在道口三中舉行的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的,10月19日老店一國中28人蔘加了在道口二中舉行的語文、數學、英語觀課議課和優化作業設計活動。10月27日老店一國中26人分別參加了在王莊三中舉行的語文、數學、英語觀課議課和優化作業設計活動。12月1日大部分教師在老店一國中分別參加了語數英的觀課議課活動。12月15日老店一國中29人分別參加了在英民中學參加的觀課議課和優化作業設計活動

道口鎮第三初級中學分別參加了道口鎮第二初級中學、王莊鎮三中、老店鄉一國中和英民中學承辦的觀課議課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老師們紛紛表示這項活動不是流於形式,對做課教師的課堂表現是實實在在的挑缺點,揚優點,它無論是對授課教師還是對觀課議課教師的專業成長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只是這項活動所涉及的科目多為語、數、英三科,建議五所課改核心校其他學科以後也要安排。

聯片教研增友誼,觀課議課促成長。本學期道口鎮第二國中老師共參加了5次觀課議課活動,分別在道口三中、道口二中、王莊三中、老店一中、英民國中,每次活動主辦方都精心組織安排,教研室教研員我、楊豔敏、張燦義、柳峯等老師全程跟蹤指導。每次活動道口鎮第二國中參與的老師都在40人以上,不顧路途遙遠,不顧天氣寒冷,不捨得當誤一節課。教師們認識到這次“觀課議課”有別於傳統的“聽課、評課”方式,不僅瞭解了觀課的目的是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要觀察對象,而不是觀看老師的表演。而議課就是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行為以及寄託的教育理想進行詮釋、理解、討論和對話,議課者要作為參與者帶着問題和研究方向全程參與授課的全過程。教師們帶着任務觀課議課是才能言之有物,對教師們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與提高。

總之,本學期教研課改給道口鎮第二國中師生帶來了豐碩成果:

教師方面,1、張曉培、楊麗鵑老師參加了縣信息技術融合課大賽;2、王賽麗、楊麗鵑、都莉莉老師參加了縣優質課微型課大賽,並獲得一等獎;3、在區説教材比賽中,米鑫老師榮獲物理組第一名,王賽麗、都莉莉、康慧枝老師分別在語文組、英語組和歷史組中榮獲第二名;4、畫毓萍老師所帶班級被推薦參加省書香班級評選,康慧枝老師所帶班級被推薦參加縣書香班級,康會枝教師並取得縣級讀書標兵。

學生方面:1、20xx年第八屆中學生英語綜合技能展評活動中鄭夢琪同學榮獲省一等獎;2、20xx年在省舉辦的《誦讀中華經典傳承傳統美德》小小家講壇中劉佳婷同學榮獲二等獎;3、四位同學在道口鎮舉辦的讀書之星評選中分別囊獲前四名的好成績。

通過這些觀課議課活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核心素養明顯提高,不僅如此,通過活動老師們還總結了許多寶貴的教學實踐經驗。一部分老師都有了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所提高。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完善,效果更加突出。

二、教材研讀比賽活動

為了參與縣裏的11月中旬的教材研讀比賽活動,我組每個核心校首先進行了自己校內的教材研讀活動進行初選,然後按學科按名次推選出成績優異者參與片區賽。

英民中學教師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首先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然後是學校再進行賽,在學校賽的時候請的是教研員做評委。最後按名次往上推選。英民中學設計的《教材研讀評價標準》和活動的整個流程深受一些兄弟校的認可,紛紛效仿取經。

老店一國中在開學之初讓每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課標,把握教學方向,立足課程之本。研讀課標後,每位教師寫出自己的研讀課標心得。研讀課標的同時,老店一國中還要求教師解讀教材,整體感知教材,透析教學參考書,畫出本冊書的知識樹或思維導圖,讓每個備課組評出本組最優秀的知識樹或思維導圖。每個備課組都要組織本組成員集體深入細緻地研討本冊書的知識結構,教學重難點,易考點、易錯點,以及教學建議等。10月份每個備課組進行了教材解讀比賽,評出本組優勝者,11月2日全校進行了教材解讀決賽,決賽中,老師們以精煉的語言,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各學科説一冊、説專題、説單元、説一個領域的説教材模式,從教材編寫體例到教學建議,從單元板塊到知識之間的立體式整合,研説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全面深入、娓娓道來,真正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提升教師教學內功的訓練場,使全校教師受益匪淺。最後評出了全校教材解讀一等獎王喜花、袁曉梅、劉淑娜等。

在協作區的説教材比賽中,道口鎮第三初級中學五名選手的成績很不理想,沒有一名選手進入全縣的説教材決賽中。事後究其原因,五名教師表示對説教材的基本流程不甚瞭解,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去説。活動過後,縣教研室學科教研員分別在英民國小、錦和國小報告廳等場所舉辦的説教材講座讓教師們眼前一亮,醍醐灌頂。這説明道口鎮第三初級中學的很多教師平時缺乏外出學習和培訓,老教師偏多,大多不願外出學習,今後要激勵教師外出學習,扭轉這種不良局面。

道口二國中在教材研讀方面推出優勝者王賽麗、李月霞、都莉莉、米鑫、康會枝5位教師參加區説教材比賽。在區説教材比賽中,米鑫老師榮獲物理組第一名,王賽麗、都莉莉、康慧枝老師分別在語文組、英語組和歷史組中榮獲第二名。米鑫老師被推薦參加全縣説教材比賽,並取得了優異成績。

通過教材研讀比賽活動,老師們知道了什麼是教材研讀,研讀什麼,怎麼研讀,並對教材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從而提升了老師們的專業素養。

三、精彩紛呈的全員賽課活動

20xx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各核心校均舉行了“全員賽課”活動。全員賽課活動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方案為指導思想,注重體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本次活動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相互啟發的平台,同時對提高教師整體的素質、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成長起到了很有好的作用。

道口鎮第三初級中學的全員賽課活動是全校教師間的“觀課”加上本教研組成員之間的“議課”。學校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觀課不少於20節。每個教研組賽課結束後,成員之間都要互相打分,在同一教研組內分出名次。這項活動每名教師都十分重視,賽課成績好的教師方能被推選為鎮級優質課。

課改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任務,在今後教學活動中我們將會不斷的借鑑、吸收新的教學經驗,同時結合本縣本鄉鎮的實際,創造出更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我堅信在教體局張局長的帶領下,在教研室胡主任的領導下,在課改負責人周主任的組織安排下,我縣是課改工作一定會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3

我們學校是在去年七月份被區教育局確定為課改基地校的,課改一年多來,在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研究下,小組自主討論合作檢測模式已經形成,效果顯著。

我們目前的課堂呈現了高效課堂教學結構,所謂高效課堂的結構,就是把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活化元素都發揮到最大值,讓學生在課堂上被課堂模式激發以後,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去,真正地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習發生在學生身上,讓孩子真正的發自內心的主動的去索取知識。孩子的狀態在課堂當中得到了激揚,老師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在課堂當中真正和學生一起構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教師是學習的首席,是孩子在課堂中的引路人,是孩子在遇到迷惘時的點撥人,是和孩子一起教學相長的學習者,在課下是課堂的設計者。

我們平時的做法是這樣的,先進行集體備課:我們把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做不好,導學案就編不好,導學案編不好課堂就進行不好。接着就是編寫導學案:編寫導學案是決定了課堂成敗的關鍵,課堂出現問題80%都在導學案上,導學案編得過簡,對孩子沒有導的作用,導學案過難,孩子沒法用導學案進行學習。由於現行的教材不能滿足學生自學的需要,所以教師要編寫導學案(也稱學案),我們常把導學案比作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編寫導學案的目的是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就是把學生從“已知領域”引向“未知領域”。要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着,通過已有知識,學生自己閲讀和理解就能掌握一些新的知識。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清楚為什麼要編寫導學案以及如何編寫導學案,如果習題化或編成提綱式就不能實現引領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難以完成自學的任務。

有了充分的準備,我們才開始上課:分為幾步,一是預習展示課。利用1-2節課的時間把導學案預習透,預習展示課不到位,下一節課將無法進行,要求用獨學、對學、羣學的學習方式完成a、b、c三類目標。學習目標分為四類a類、b類、c類、d類,a類目標屬識記類,如英語的單詞、語文的字詞、理科的定理、定義、公式,b類問題通過對子組來完成,c類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d類問題就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可能經過小組討論也完不成,但完成到什麼程度算什麼程度,這個作為下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來呈現。“預習展示課”中的展示內容要少而精,要對“提升展示課”有指導和鋪墊意義。

第二是提升展示課。是高效課堂最精髓的一部分,為什麼高效課堂要展示?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是讓學生把學習成果發表出來,把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把研討的內容通過展示的過程提升出來;第二個作用就是利用展示的方式來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因為孩子的表現欲和探究欲是天生的,孩子對什麼東西都好奇,對什麼事都想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每個人都存在的天性。我們就利用孩子的這種天性,讓他把知道的和想要表達的在課上説出來,説的過程實際上看孩子對一個問題的思考思路,老師要捕捉到孩子思維中存在的問題,你就會發現孩子在學習當中哪裏出毛病了,教師在點撥指導的時候就有了抓手。如果不通過展示的過程,孩子做錯了我們只知道結果錯了,應該怎麼做才對,那麼這個孩子就沒有思考和學習的歷程,這個學習永遠是不深刻的。再一個通過孩子展示,得到了同伴的認可,孩子就有了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對孩子的學習是一個強化,是對孩子學習興趣的激發。

第三是鞏固展示課。這種課型重點體現的是老師對習題的設計能力,我們這種課堂,一是孩子的活動多了,孩子在課堂上動口時候多了,動手時候少了,發現過了一段時間,一到考試的時候,孩子就錯誤百出,達不到學習的目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提升,反而下降了。原因就是讓孩子動手的時候少了,給孩子設計的練習題發散度不夠。鞏固展示課設計的練習和傳統的作業是不一樣的,傳統的作業老師沒有目的性,留的作業就是課後的第幾題到第幾題,哪頁到哪頁,出現大量的重複,同一個題目做了一個,第二個就沒有必要再做了。重複的作業只強化了兩個東西,一個是應付老師,因而錯誤百出,實際上是強化了孩子在作業當中的錯誤,老師對練習題的設計一定要精心,要照顧到每一個層次,題的發散性要強,包容性要強,設計的練習題要一題多解,孩子通過對這道題的練習,對課堂所學的知識能起到連貫的作用,能夠歸納總結,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這種展示課上,孩子的練習過程當中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要及時展示給其他同學。

目前,我們整個課堂的描述可以從一個字到十個字:學-自學-學舒服-揪住雙本-以學生為本-自主合作探究-把學習還給學生-學會會學學樂創學-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如果用四句話概括我們目前的課改工作,那就是以人為本講自主,合作探究共發展;三維目標得實現,會學樂學露笑臉。

新學期,我們還搞了學校、班級文化建設。教室內張貼了課改標語,教室外張貼了班名、班號班主任寄語。我們把每一條標語,每一張獎狀,每一個班名、班牌和班徽都要給同學們做解讀,它是什麼含義。當把這些功能化到學生心裏的時候,就有了一種集體榮譽感,就有了一種向上的精神,當學生的精神豐富,有了共同的追求的時候,不管是班級的建設還是小組的建設就都有了魂,有了魂以後,孩子們的榮辱感就特別強,這樣活動才能達到真正的有效,也常常能達到高效。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植入,只是把一個小組分了,把一個班級分了,只是做一個人數的劃分,這個東西就沒有意義,所以文化一定要深深地根植在師生的心裏。

校園文化能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體現一種團隊的精神。優秀的文化一定具有良好的導向和約束作用,是一種粘合劑,是一種極強的凝聚力量,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創造出被師生認同的價值觀念。高效課堂只有作為共同的價值觀被教師認可,學生接受,才能成為一種常態化教學,實現真正意義的高效。

高效課堂的工作沒有止境,隨時都會遇到一些困擾,課堂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可能沒有問題就是大問題了。難題就是價值,問題就是抓手,解決就是進步,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將會沿着這條道路,不懈努力,昂首前行。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4

一、新課程改革的形勢和要求:

新課程改革實驗已全面開展,勢在必行。通過系統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感受很深,收穫也很大。我們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經不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首先是不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其次是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要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想很好地實現這種轉變,首先必須認真、仔細、準確地解讀新課程標準;準確、透徹地理解和領會其中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和新要求。因為這是實施歷史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新課程教學。

二、當前的課改進展情況:

目前課改進展情況,還仍然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教學方式沒有發生轉變,教師還仍然按照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組織教學,強調知識點的落實,強調學生記憶基礎知識,仍然發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去做,搞題海戰術。這一切都是因為新的大學聯考模式還沒有出台,到底將來怎麼考法,學校和老師心裏沒底。因此課改進展情況十分緩慢。但是,從當前國家以及實驗省份教育主管部門的決心看,新課程改革必須開展下去,現在只是一些相關的大學聯考政策、措施還沒有出台。因此,我認為,我們還應該先入為主,否則我們將會陷入被動。“把握了契機,就把握了成功!”

三、關於如何實施新課程的認識:

我們通過認真閲讀和分析新課程標準,理解和掌握了內容和要求,為了正確實施新課程教學,還必須首先深刻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實質:

一)正確把握新課標規定的學習版塊,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

新課標規定高中歷史必修分三個學習模塊,四個學習主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共計25項學習內容。通過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選修分為六個學習模塊(六個獨立的學習主題),學習內容涉及:重大改革(9個)、近代民主思想與實踐(7個)、20世紀戰爭與和平(6個)、中外歷史人物評論(6個)共30個學習內容、探索歷史的奧祕(1個)、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個)。

二)歷史課程標準從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目標。這些理念和目標能不能實現,關鍵在課堂教學落實。因此,歷史教師必須努力實現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方法的重大轉變,應樹立全新的教學目標觀,才能創造性地實施和推進歷史課程。歷史新課標明確提出,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歷史教師要真正“教好”歷史,就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目標觀。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5

從X年下半年開始,我市高中音樂課程改革工作全面啟動,在市教育局統一部署下、在全市高中一年級執教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實驗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現將實驗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一、加強培訓轉變觀念

在省教科所統一安排下,我市有50多名高一音樂教師參加了X年暑期在X市進行的高中音樂新課程培訓活動。雖然此次培訓活動的時間有限,但容量大、內容豐富多彩、老師的講解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過理論聯繫實際、新舊課程對比、課堂參與互動,把新的意識、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法傳遞給每一個受訓者,提高了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的重新定位、教材特點、教材教法等方面的認識、理解,改變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思想,為我市順利成功開展新課程實驗工作明確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二、開展高中新課程實施情況調研促進高中音樂課的發展

為了解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情況,我市於X年10月10日至11月3日對全市省級示範高中、一般高中、農村高中、民辦高中等不同類型的21所學校進行了深入調研。通過看材料、座談、聽課、實地觀看等方式,對我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各個學校在建立組織、課程開設、課時安排、課堂教學、校本教研等方面,積極探索,勇於實施,從組織上、制度上、物質上為課改實驗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和困惑,比如由於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有的學校領導重視不夠,沒有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場地、器材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教師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師資短缺問題嚴重,由於校內同行少,同教材的少,教研活動不能經常性開展等。

高中新課改實驗的啟動期,又是矛盾凸現期,既有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也有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情況。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對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與要求,對老師也進行了積極的引導,有力的促進了高中音樂課的順利實施。

三、成立高一年級中心備課組,制定課改實驗計劃。

為了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有步驟、以點帶面,全面促進我市高中音樂課改實驗工作地順利進行,我們於X年11月成立了各個縣區的高一年級中心備課組,20xx年3月成立了市級高一年級中心備課組。目的就是解決同一學校高中音樂教師少,教研活動難以開展的問題。市級備課組活動一學期兩次活動,縣級備課組每週一次,並且制定了工作計劃,確定了具體的工作目標和任務:

1、學習課標、研究教材、探索教法;

2、寫好教案、做好課件、備好課、説好課、上好課;

3、做好專題研究、寫好專題論文和實驗總結;

4、上好研究課例,發現和培養優秀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6

一、培訓實施的基本情況

(一)加強領導,建構培訓組織實施的保障機制。

我市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慎重確定了項目單位,成立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職成教股。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局長任組長,教育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職成教股、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電教站及各高中負責人為成員,切實保障了培訓的組織實施。

(二)積極主動,全力開展有關管理工作。

為了積極抓好項目培訓前、中、後期各項工作,我市積極主動地開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及時出台了《漢川市暑期普通高中課改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實施方案》,認真挑選項目單位,確定各班培訓人數、班主任和輔導教師,本次培訓項目單位為漢川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漢川高中、實驗高中,培訓對象語文63人、數學57人、英語56人、物理40人、化學41人、生物21人、政治16人、歷史18人、地理14人、信息技術9人、通用技術6人、綜合活動4人、音樂10人、體育13人、美術9人。

2、分別召開相關人員會議,我們分別組織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工作專班會議,確定了各項目學校領導蹲點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各項目單位分別召開了各培訓工作專班會議,佈置工作,強調責任,解決問題。

3、充分作好技術設備後勤保障。7月15-17日,工作專班分別到各項目單位檢查了收視設備、教室學習場地等準備情況,及時派技術人員到培訓點幫助檢修設備,確保各培訓點的正常接收。7月19日前,各項目單位作好了充分準備,都能通過網絡下載培訓資源,保障了培訓的順利開展。7月21日開始之時,項目領導小組嚴局長帶頭,職成教育股組織專班到培訓點巡查,督促各培訓點按時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各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督學,參與研討,收到較好效果。如:漢川一中劉其林主任、汪四坤副主任、漢川二中副校長雷亨亮、張廣洲、工會主席陳豔平、教務主任尹漢橋、綜合高中副校長何正金等。

(三)注重實效,確保培訓各項管理到位。

加強過程管理,是提高培訓實效的關鍵環節,為使管理到位,我市以培訓制度為制約手段,以網上信息交流平台為引導,管理學員學習,同時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首先是加強制度管理。項目管理辦公室制定了《遠程培訓班級管理辦法》,建立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明確班級管理員(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工作職責,對具體工作進行了細化分工。嚴格簽到考勤,實行考勤彙報、通報制,每次集中在線學習之後,通報學員出勤情況。

其次是加強溝通引導。項目管理辦公室向學員公佈了班級管理員手機、電子郵箱等有關信息,指導學員向網絡交流平台發送信息,方便學員及時、快捷地反映問題,促進溝通交流。

最後是健全檔案。在檔案管理方面,我們要求各培訓點,及時收集整理培訓材料,如文件、通知、計劃、總結,學員信息,發言稿、考勤記錄、照片、簡報、學員心得、論文等分類歸檔。同時,我們各培訓點建立好電子檔案,方便管理。

二、培訓成績與效果

首次普通高中課改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工作在我市取得了一定成績,不僅使我市在教師遠程培訓組織和管理上積累了經驗,為今後在我市開展更大規模的遠程教師培訓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使本次參與培訓的單位和教師收穫較豐,教師們對高中課改有了較深的'認識。參訓教師一致認為,這次培訓是及時有效的。

一是更新了觀念。短短10天培訓,給了廣大教師全新的思想空間,他們在網上向專家提問,在課餘與同仁交流,利用完成作業的機會思考自己平時教學的得失和課改的前景,思想觀念有了革命性的飛躍。

二是開闊了視野。這次培訓不僅讓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得到昇華,更通過網絡讓教師們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教學片段的實錄視頻,讓教師近距離的體驗到一些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他們看完後的討論交流,讓整個培訓活動變成一個合作、探究的大課堂。

三是解決教學中的困惑。講座的專家都是深入教學或來自一線教師,案例分析貼近教學實際,分析切中時弊,指導得法,有實際的指導作用,解決平時教學實踐中的苦惱與困惑。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7

通過這次十天的新課改培訓,收穫很大,我深刻地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我對於怎樣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克服語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難有了新的思考。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

新大綱、新教材的出台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閲讀和寫作分開是新教材的又一亮點。寫作要遵循創作的規律,採用階梯式的訓練方法,進行系統的記敍文、議論文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個台階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長,而不是搞大學聯考應試式作文訓練。

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關鍵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係。我想在教學中我們,一是教師要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要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並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品嚐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要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三、抓住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門學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通向學習樂園的嚮導,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它才能引導你在知識的樂園裏遨遊。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認真備好課,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努力把每堂課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裏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語文外延。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8

打造高效課堂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20xx年啟動,我校緊緊抓住課程改革的契機,以課程為基礎,以課堂為載體,全面高度推進課程改革。

一、改進管理機制,推進課程改革。177中學的高中生源是東城區一錄到底的學生,有相當多的學生厭學,這些學生的國中基礎知識非常薄弱,接受高中新課程非常困難,課程改革要取得切實進展單一靠抓教學肯定是不能提高成績的,也是與課改精神相悖的,課改重視的是學生全面的發展、自主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學校只有改進管理才能推進課程改革。為此,我們打通了教育、教學、教務、總務四大塊,使四者緊密結合。教育為教學保駕護航;教務、總務科學地為教學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平台。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全校的所有教職員工的職責都有了相應的變化,每一個工作者都是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推進者,各部門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服務,各部門相互協調為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強化校本研訓,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增強教師課改實施力。課程改革需要理念先進、專業水平高的教師羣體作為實施者和推進者,校本教研是教師改變教育思想、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20xx年北京進入高中課程改革,我校便把校本教研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老師們通過校本教研,轉變了陳舊的教育觀念,建立了課改新理念。在校本教研中,我校通過各級培訓,使老師們在教學觀上樹立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思想理念。老師們在教學中自覺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活動,在實踐中重視學生獨立性、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人才質量觀上,注重素質教育,老師們樹立了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為一體的全方位育人的思想觀念。三年來,我校以課堂實效為主題,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開展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訓。我們通過主題報告、經驗交流、專家指導、教研組研討、青年教師培訓、主題校級公開課、質量分析診斷會等等多種教研模式加以引領,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助推了教師課改實施能力;以“有效精彩,確保課堂質量”為主題的青年教師評優課活動,以“課堂有效性的探索--來自課堂的實踐與思考”為主題的中年教師評優課活動……教師們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加強反思,老師們認識到高效課堂是學校發展的內涵,是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教師們深深領悟到自己要通過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輔導、有效批改、有效考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除校本培訓、校本教研之外,我們還注重學習型組織建設,使之制度化,快速提升教師的課程改革能力。善於不斷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基本特徵,根據學校學習制度,每學期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完成至少五千字的有關課程改革的讀書筆記。每學期的讀書活動都有檢查、有評比、有獎勵。多年來,學校管理者全面掌握每位教師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通過嚴格的管理,確保學習實效,確保業務提高。讀書學習已化為教職工自覺的行動,教師們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快速提升了教學水平。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9

上好新課程的語文課,要不斷加強學習培訓,在轉變教師觀念的同時,努力創造適合學生的語文學習。可以重點通過樹立課程理念、把握課程目標、開放語文課程、改變學習方式、關注課程評價幾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經過一段實踐,我覺得語文課一定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學習的過程不在於傳授系統的語文知識,而在於學生聽説讀寫的實踐活動。以閲讀教學為例,閲讀教學的主要形式應是“以讀為主,討論交流”,一節課大部分時間應是學生的讀書交流活動。當然,這種讀書活動決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教師應作為讀書交流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參與者,要有層次地安排學習過程,進行必要的對話式的指導和講解,使學生的讀書交流活動有序、有質地推進。

把握課程目標,是上好新課程的語文課的關鍵。很明顯,新課程不是不要“雙基”,但是新課程的“知識與技能”與傳統教學的“雙基”不同。

首先,傳統教學老師傳授的“雙基”是系統的基礎知識,而學生主要是接受、儲存這種知識。這種“雙基”知識的運用就需要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儘管十幾年來我們強調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但是這種知識為本的“雙基”並未改變。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學應試的知識、練應試的技能、培養應試的心態成了時尚,“雙基”成了升學的敲門磚。

新課程則不然。新課程需要的是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語文課程不再是系統的語文知識的教學內容和單純的基本功訓練。新課程的語文教育提出教學的開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體驗,注重學生的經驗,注重學生的實踐與探究。這正是終身學習所需要的。

其次,“學習”這個詞的本義不僅是對前人經驗的繼承,更是學習者自己發現、探索的實踐活動。傳統教學過分強調接受學習,學習以書本為主、以認知為主、以獲得間接經驗為主。儘管這種學習保證了人類文明高效率的繼承和發展,功不可沒,但是這種學習卻是以犧牲個體的直接生長體驗為代價的。學生在獲得“濃縮果汁式”知識的同時,失去了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經歷和體會,失去了人類發展取之不竭的動力——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豐富性和完整性。這種傳統的學習已喪失了學習的基本內涵——實踐性。

新課程改革堅持學習的實踐性觀點,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知主體的活動。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習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使我們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回歸“學習”的本義,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僅用接受的方式學習,更多地是在發現、探究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學習生活的知識,學習生存的技能,學習生命的意義。這也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國際委員會提出的終身學習的內涵: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有定向、激勵、調控作用。教師要善於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激起學生對達到預定目標的強烈願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

教學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有教師預設的文本,而且有在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中生成的文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經驗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課程不再是“學生適合教師的教學”,而是“教師創造適合學生的教學”。因此,預設的教學目標不應是固定不定的,而應該是開放的、生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的經驗和需求,及時調整教學目標。

改變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課程的語文課的核心任務。傳統教學主張課堂為中心、課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是一種“目中無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養規格化人才的教育,強調的是對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變。對學生來講,這種教育採用的是一種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這種教育的教學忽視情感,忽視創新精神的培養,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學生,不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學語文,就應該是學生自己學習識字寫字,自己學習讀書,自己去進行口語交際,自己學習寫作文。以閲讀教學為例,閲讀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有層次地讀書,由“讀通”到“讀懂”再到“品讀”。正如課程標準提倡的“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得到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學習過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以前在學法指導上有兩個偏向:一是具體情境下的學法指導多,一般情況下的學法指導少;二是教師教給學生統一的學法多,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法方法少。現在非常重視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羣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來進行合作學習,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要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包括合作學習的組織及學習活動。學習任務要明確。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與,為完成共同的任務組織活動,積極交流、溝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還應有必要的讓步。還要學會學習別人、讚賞別人,在共同活動中進行評價。

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

探求是人類的本能,求知慾是人類本性中最大的驅動力之一。探究學習正是適應人類的探求本能、發展每個人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

傳統教學以學生的接受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這次課程改革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讓學生在已習慣的接受學習之外學會探究學習。

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是探究學習的前提。天底下沒有一個不愛求知的孩子。青少年為探究提出的任何問題和答案都是有他們的邏輯和道理的,有價值的,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問題。

要鼓勵和幫助每一個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

要鼓勵和幫助每一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嘗試不同的方法,摸索適合自己獲取新知能力的途徑。這種“新知”可以是對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對自己是新的,對別人並不新。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複雜的,因此學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還可能是錯誤的。探索的經歷和體驗對學生的發展是有意義的,錯誤對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意義的。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關鍵是“我經歷了,我努力了”。

相信隨着課改的逐漸深入,我會探索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會有更多、更大的收穫。

課改工作總結模板 篇10

一、實施“學案導學”教學的背景

x年9月,新課程全面實施。《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播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藉助他人(教師和學習夥伴)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主動建構意義的方式獲得的。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課堂,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更是教育事業不斷髮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當前教學實踐中,仍存在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枯燥、高耗低效的問題。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尤其是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學校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理念並沒有完全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不少人只停留在認識層面,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灌輸為主要形式的教學仍佔據着一席之地,課堂還是教師的課堂,是教師展示的舞台。教師備課首先考慮的是教師怎樣教,教師的主角意識濃厚,表演慾望太過強烈。老師往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配合完成教案的過程,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忽視了學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的“講台意識”仍舊很濃,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控制慾和支配欲依然很強。

二是課堂上雖然有學生的活動,但讓學生張揚個性的作為還遠遠不夠。存在這些問題的課堂,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不能得以提升,學習積極性還在被壓抑,課堂缺乏思辯性與生成。課堂氣氛沉悶,回答問題的就那幾個學生,而其他的孩子只是默默地當“觀眾”。這也導致了不少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開小差,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被動,教師只管教,學生被動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訓練”活動。教學關係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

這些問題和矛盾在實踐中的具體反映就集中表現為課堂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因此,學校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作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要深化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改變、改善教師的觀念和行為,必須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抓手。

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概念

所謂“學案導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以課標、課本為綱,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為主線設計的教學活動方案。“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媒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導學”方案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説得更直白些,“學案導學”就是把課堂教學的流程、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學習中的反饋以書面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講的話做到心中有數,按“學案”開展學習,從而避免課堂學習中無謂的“枝蔓”,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堂教學改革經歷了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宣傳發動,理論培訓

首先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及“教師專業成長與角色轉換”,為教師洗腦,改變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教師觀、教育觀。學校領導給全體老師介紹課改名校(如江蘇洋思、山東杜郎口等)的課改奇蹟,為全體教師做《關於課堂教學的思考》、《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等專題講座,並邀請省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崇善為全校教師做了題為《教育教學四大理念》的專題講座。

2.第二階段:確立試點,開始試驗

學校於x年10月確立三年級為試點年級,開始實施“導學案”教學。實驗年級教師紛紛行動起來。

(1)佈置教室,營造氛圍。

(2)合理分組,培訓組長。

(3)制定評價制度,為課改順利進行做保障。

(4)開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踐。

3.第三階段:全面推開,初顯成效

4.第四階段:深化課改,立模踐模

在校領導班子的支持帶領下,學校骨幹教師多次到外地走訪、調研、學習,並結合我校實際,將學習到的先進經驗在我校進行大膽實踐創新。

四、“學案導學”教學實施措施

(一)建設學習小組,抓高效課堂的靈魂

(1)分組

學習小組的劃分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作為重要依據。再結合學生的性別、性格及單科成績等特點分組,實現“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組內異質”能夠為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提供較大的可能;而“組間同質”又可以為各學習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奠定良好的基礎。

(2)分工

●可以圍繞學習小組的建設給組員設置分工。

●可以根據學科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工。

無論是哪一種分工設置,各分工組長都要職責明確,做到人人管人,人人被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精挑組長人選,培養得力助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發現,儘管所有的小組都在努力,儘管所有的小組都不甘落後,現實的情況卻是有的小組一路遙遙領先,有的小組卻步履維艱,其中的差距就在於小組長的管理與協調能力的差異。因此,對於小組長人選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小組長的學習水平,而且還必須注重他們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

(1)班主任培訓。

(2)任課教師培訓。

(3)年級組培訓。年級每週都安排培訓任務,在調研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培訓。

(4)課前培訓。

(5)課中培訓。

學校制定了“小組長沙龍”制度。即每月定時召開一次組長交流會議,及時解決小組管理的疑難困惑,交流小組管理的優秀做法,並對其中的“金點子”表彰獎勵、加以推廣。制定嚴格組規,培養良好組風。小組建立初期就要求各小組學生儘快建立起一套嚴格細緻、切實可行,並具有約束力的“組規”,嚴格執行,使學生在小組內部也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營造鮮明氛圍,促成有效學習狀態。在教室的牆壁、黑板有學生自己書寫的、能夠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勇於展示自我的話語,營造自信、自勵、自發、自覺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參與合作、展示自我的積極性。

評價多元化,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要求班主任將小組建設納入班級常規管理,平時的思想、行為、學習狀態等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做到評價的多元化。

學校要求每個班級一週一評比,進行一週“展示之星” “點評之星” “質疑之星”“助人之星”評選活動,營造濃厚的小組競爭氛圍,強化課堂各個薄弱環節。一月一彙總,一月得分最高的小組即為班級月優秀小組,由班主任為在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小組頒發小喜報進行獎勵,獎項有最佳溝通獎、配合默契獎、共同進步獎、集體智慧獎等。

(二)精心設計“導學案”,為高效課堂導航

1.構建“361”備課模式

(1)構建“361”備課模式

②上傳及分發備課:主備教師將備好的“導學案”初稿統一上傳給教研組長,教研組長再將所有備課內容傳給組內所有老師。

③集體備課研討:學校有專門的集體備課室,而且規定了集體備課研討的時間,週二為數學,週三語文,週四是其他科目,研討時間為一下午四個小時。集體備課時先由主備人講自己備課預設,其它老師進行研討,那些策略可行,哪些需要改進,怎麼改進都是研討的內容。

2. 精心設計導學案

接着制訂了導學案編寫要求與原則。

一要全面瞭解學生,做到“五清”。知識底清,認知心理清,學習態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環境影響清。

二要做到“四個吃透”、“四個把握”。一是吃透教材內容所佔的地位、整體結構、主要線索、縱橫聯繫,把握住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

3.解決導學過程中的問題

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了許多困惑:“課堂教學任務不能夠當堂完成,教學時間不夠用”、“在自主預習生成課上,當學生生成的問題過多、過濫、太浪費時間的情況下,教師該怎麼導”、“在學生展示的環節中,教師又該怎麼導”、“在遇到學生相互追問十分激烈與學習時間有限產生矛盾時,教師該不該導,怎麼導”等等。經過學校教改領導小組的研究歸納,發現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怎樣才能使教師的導學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於是,確定這個問題為研討專題,要求每位實驗教師先進行解決假想。如:自主預習課上,根據學情,教師要善於去粗取精的進行導學;在學生展示中,教師要正確判斷、彌漏補缺的進行導學;在時間不足和討論激烈相矛盾時,教師要巧妙周旋,智慧的進行導學等。然後從不同的角度入手,來研究教師課堂導學的藝術。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驗證後,在學校課改論壇上,讓老師們暢談自己的感悟和新的認識,他們言有所向,言而有理。

(三)踐行“1239”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

為了進一步深化提升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學校研究確定20__至20__學年為“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年”。為將此項改革推向深入、力求實效,在校領導班子的支持帶領下,學校骨幹教師多次到外地走訪、調研、學習,並結合我校實際,將學習到的先進經驗在我校進行大膽實踐創新。

“1239”自主課堂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由知識立意轉為能力立意,是以導學案為統領,以小組合作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本質,以“三維目標”為綱領,以發展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為方向的課堂。“1”是指一案:學案引領,合作探究;二主:以學生為主,以自主探究為主,突出一個主體,即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這個主體,學習方式要以自主探究為主。 “3”是指課堂教學的三個階段。明確目標階段,自主活動反饋指導階段,應用達標階段。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框架,對教與學有一定的規範作用,有了模式就不會放任自流,“漫無章法”;模式是教與學的抓手,使課堂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目標,特別是課改初期,老師們易於操作。

五、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隨着課改的深入,我們驚喜地看到了課堂教學的奇妙變化。

一是學生變得大膽自信,合作學習能力增強了。

“有效教學是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競爭。”“爭當第一,我們很高興”,這是五年級二班學生的真實話語。高效課堂以小組為單位構建學習共同體,每個小組便是一個縮影。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合作探究,大膽交流,各抒己見,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中,通過展、思、論、評、記,在組內與組間互動,學得真實、質樸、自然、快樂,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為小組爭光,為班級爭光的團隊精神不僅體現在課堂上,更加映射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列隊、放學、勞動等。在小組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學生變得大膽自信,交往能力提高了,團結合作意識增強,行為習慣不斷規範,呈現文明向上的良好勢頭。中國教師報“課改山西行”對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做了深入的採訪,我校教師郭彥君的教育敍事《“捆綁”出的精彩》刊登在了中國教師報上。

二是學生變得愛學樂學,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

據調查問卷的資料顯示:課改前,在學生中,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只佔15%,有一定自學能力的佔17%,自學能力差的佔30%,根本沒有獨立學習能力的佔38%。相當多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很被動,學習效率低,有的學生甚至喪失了學習興趣,由於“不會學”導致“不愛學”和“不願學”。課改後,在學生中,有較強自學能力的佔35%,有一定自學能力的佔30%,自學能力差的佔20%,沒有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佔5%。

三是學生變得會學善學,語言、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

“先學後導,問題評價”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落到了實處。教師教學時大膽放手,把課堂的學習權充分還給學生。學生自主預習、圈點、勾畫、摘錄、閲讀;自主質疑、協作、探究;自主交流、展示、體驗。四是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實踐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如今在xx國小的學生中出現了“五多一少”現象,即:自主預習的多,大膽質疑的多,善於展示的多,樂於動手的多,勤于思考的多,牽強接受的少。無論那門學科,學生都能根據學習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一個個問題在學生的合作探究、動手實驗中,找到了答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高漲,並將課內知識拓展到了課外。

六、成績與困惑同在,期待與希望並存

高效課堂創建活動,學校、教師、學生均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學校被評為“三晉課改名校”,並承辦了“三晉國小課改試驗校經驗交流研討會”。接待了榆次太行國小、十二中、五寨縣第一小徐、原平七小、興原實驗國小、繁峙縣沙河四小、城北街國小及忻府區長征街聯校等六百餘名教師到我校觀摩學習高效課堂。當然,在推進高效課堂過程中,我們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如何加強課堂中教師的調控能力,靈活應對教學情況。高效課堂強調互動,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教師編寫的導學案如何更高效地為學生的自學導航。學案編寫一方面要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另一方面要符合學生認知的要求,這樣才能為學生自學導航。然而,我們在編寫學案時,有時只是幾點乾巴巴的要求,幾個生硬的題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4708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