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精選17篇)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精選17篇)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實驗得來的,因此課外科技實驗活動也是物理教學的第二生命,部分教師過分依賴於課堂演示實驗的探究,而把物理課外實驗活動丟到一邊不去顧及,這是十分錯誤的思想認識,決不符合現行的素質教育。新課程的理念中明確指出,物理學不是僅僅簡單地向我們揭穿迷底,而是將引導我們像科學家那樣去研究、探索這些物理現象。看來課外科技實驗活動有他的獨到之處,因此現將本學期的課外科技活動總結如下: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精選17篇)

主要工作回顧

1、根據我校工作計劃的要求,本學期我依然以質量立校,全面育人為指導思想,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本學期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面積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同時,還需致力於優秀學生的培養,促使更多尖子學生脱穎而出。也是充分發揮物理教學在“科教興國”中作用,本學期我擬定可行物理課外科技活動計劃,並按計劃如實進行。

2、以興趣引路,形成合理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安排物理課外科技實驗。

實施的過程中本學期主要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由老師給物理小組的學生上課。另一種是自學討論,即以同學自學,討論、研究為主,教師僅提出要求,提供材料對同學在自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和點撥。從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活動的權力,不受到教師的限制。

3、在採用自學、討論法時,本人本學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給他們每人制定一些綜合應用訓練、實驗訓練等。

②選擇合適的課外書籍和課外科技參考資料。

③根據活動目的進行有序的動手訓練、交流、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4、本學期重的完成的課外活動實驗有兩個:

①安全用電的實戰演習。

②科幻永動機不成立的原因分析。

取得的主要成績

1、開展物理課外科技實踐活動,既鍛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使得他們嚐到“跳一跳”就摘到“果子”的甜頭,讓他們接觸一些在課堂內未見過的綜合實驗,從而使他們的求知慾不斷得到滿足,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2、九年級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科幻永動機不成立的原因分析,讓他們知道物理在於不斷的.實踐,不要違背客觀事實的道理。

3.八年級主要引導學生如何安全用電的實戰演習,讓物理用於生活,生活與物理聯繫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物理的興趣。

4.不在上述情況下的基礎上,在課外活動中還引導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將有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研究的課題可以是課本內容的延伸,指導學生閲讀有關資料,開拓思路,設計實驗方案,寫出有一定質量實驗總結。

存在的問題及以後的打算。

1、積極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讓他們自覺地熱愛和保護環境。根據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不同層次的環境教育。認識物理與環境的關係。觀看相關學科的教師定期進行環保知識講座,加強對學科教材中滲透環境教育知識的理解,加強對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2、多開展環保科技和實踐活動。訂閲與環保有關的報刊雜誌,積極宣傳學習環境科普知識,舉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環保實踐系列活動。進行物理環保競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開展有關以環保與物理的主題的研究性學習。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2

這個學期的物理教學主要以複習為主,以書本為主,每個知識點都作全面的複習。

1、第一輪複習。

迴歸課本,夯實基礎。考題要求學生能在具體事實中,辨認出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建立以現實生活為實例、發現物理知識點、探究物理知識的內涵,總結一般性物理規律特點的模式。同時考查學生對基本測量儀器的使用、認識和掌握,對基本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單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數的記憶和理解。

從第四周到五一節為九年級物理複習時間,時間較長,而且學生務必在複習的過程中掌握考點的物理知識。這樣在複習中學生才能對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運用到各種不同的題型中,才能有把握的去做綜合潛力題。

2、第二輪複習。

這輪的複習以八年級物理為主。分光學板塊、聲熱板塊、電學板塊這四大板塊。每個板塊列出考點知識,學生先對照考點回憶一遍,然後進行考點知識的訓練。這一輪複習到五月底結束。

3、專題複習。

針對會考的題型,分作圖專題、計算專題、實驗專題、填空專題、選取專題等。這樣一方面讓學生懂得每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另一方面再次對知識點以不同形式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練習的同時加強理解。等到會考前夕,多次進行會考題的測試和講評,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儘量減少失誤。

4、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

每節課把知識點透過誘導的方法,激發學生潛在的求知慾,讓學生從點到面的把物理知識消化、吃透。而不是停留在“灌輸式”的教學上。在第一輪複習時,尖子生會輕視基礎,這樣我在複習時,總會找幾個易出錯的題進行課堂10分鐘測試,讓他們自己檢測一下對基礎的理解程度。這樣,他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也不敢輕視基礎了,反而會覺得基礎很重要。

例如,我們在平面鏡成像時,學生閉上眼睛都能説出平面鏡能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出個題一考他們畫平面鏡裏的成像時,有4成以上的學生會把像畫成實線,還有部分學生對斜放的平面鏡的像找錯。這説明學生在學時只停留在表面的記憶上,而沒有去真正理解知識。因此,無論是哪個知識點的複習都務必複習得有血有肉,這樣學生覺得有收穫,能開發智力,而且又樂意學。

對於普通學生的教學其實會更難,我不會以為他們對自己要求低,就隨便應付。課堂上我要讓每一個學生行動起來,就務必先激發他們對學習物理的興趣,每堂課講幾個重要的的知識點之後就對應進行訓練,鼓勵學生都動腦。

有時採取小組賽來刺激他們,有時講點搞笑的話題讓他們回到課堂上來。有時將其它課程和物理聯繫起來,這樣,學生覺得老師不會那麼死板,又有點敬佩老師,就會構成老師説的話具有權威性。有時我把一些搞笑的物理實驗在課堂再次演示。

如在複習大氣壓強時,我先題問生活是的大氣壓強實例有哪些,但學生只能回答出幾個例子,之後我透過實驗演示給他們,學生髮現原先生活中處處存大大氣壓強,透過這種手段,能讓學生記憶深,有收穫。

5、鞏固練習。

每週做過的習題,我都會蒐集起來,週末前後時找個時間,再測驗一次,學生對這些題能做出個八九成,自然就有學習的動力了。

這學期我們收穫頗多,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如學生的書寫格式不規範,答題不到位,事事必親自過問,這都是我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有待改善的地方。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3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説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二、彈力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

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

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鈎、指針、刻度、外殼

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 認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鈎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時力要沿着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説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 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温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 正比 。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第八章 力和運動

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説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2、慣性: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説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利用慣性: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

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

二、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5、力和運動狀態的關係: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

説明

受平衡力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運動快慢改變 運動方向改變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三、滑動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5、滑動摩擦力:①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②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③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量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7、應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②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第九章 壓強 一、壓強

1、壓力:

⑴ 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注意: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F = G

⑵方向: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P30圖9.1—3中,甲、乙説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説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液體的深度:液體中的某點到液麪下的距離叫做該點在液體中的深度

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量法。

3、壓強:⑴ 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⑵公式:p = F/S 推導公式:F = PS、S=F/p

⑶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⑴ 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⑵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⑷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 h

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 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壓 強

公式

p = ρ g h

適用範圍

通用公式:一般固體

一般液體

一般思路

水平面:F = G p=F/S

先 p = ρ g h再 F = PS

特殊思路

圓柱形物體p = ρg h

規則容器裝液體:F = G p=F/S

3、連通器:

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裏裝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麪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強1、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2、大氣壓的測量:托裏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裏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麪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着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A、實驗前玻璃管裏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標準大氣壓: 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760mmHg=76cmH g=1.01×105Pa

3、大氣壓的測量工具:氣壓計。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4、大氣壓的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5、沸點與氣壓關係: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 降低 ,氣壓增大時 升高 。

6、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抽水機。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1: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飛機的升力:飛機前進時,由於機翼上下不對稱上凸下平,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較小,下方流速小,壓強較大,機翼上下表面存在壓強差,這就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一、浮力

1:浮力:一切浸在液體或氣體裏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施力物體:液(氣)體

二、阿基米德原理

1.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2. 方向:豎直向上

3.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三、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物體運動狀態

物體運動方向

力的關係

V排與V物

密度關係

下沉

向下

F浮 G物

ρ物>ρ液

漂浮

靜止在液體表面

F浮= G物

V排物

ρ物>ρ液

4.從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決定於液體的密度、物體排液的體積(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與物體的形狀、密度、質量、體積、及在液體的深度、運動狀態無關。

10.3物體的浮沉條件的應用:

1.浮力的應用

1)輪船是採用空心的方法來增大浮力的。輪船的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輪船從河裏駛入海里,由於水的密度變大,輪船浸入水的體積會變小,所以會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變(始終等於輪船所受的重力)。

2)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或下潛。

3)氣球和飛艇是靠充入密度小於的氣體來改變浮力。

4)密度計是漂浮在液麪上來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2、浮力的計算:

1)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2)稱量法:F浮=G物-F拉(當題目中出現彈簧測力計條件時,一般選用此方法)

3)漂浮懸浮法:F浮=G物

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當題目中出現體積條件時,一般選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一、功

1、做功的含義: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裏就説這個力做了功。力學裏所説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n 有力無距離: 搬而未起,推而未動,有力作用但沒有移動距離。

n 有距離無力: 物體因為慣性通過一段距離,運動方向上沒有力對物體做功(踢球離開腳後移動的距離, 人對足球沒有做功)。

n 力和距離垂直: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過了一段距離,但通過的距離和力的方向垂直,物理在力的 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這個力對物體沒有做功。

2、功的計算:作用在物體上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這個力的成效越顯著,説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用公式表示:W=FS,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功的單位:焦耳(J),1J=1N·m。

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必須與F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3、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説明: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於任何機械都適用。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或者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不用機械時對重物所做的功(Gh)。

二、功率

1、定義: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定義公式:P=W/t

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功W的單位:焦(J),時間t的單位:秒(s),功率P的單位:瓦(W)。

4、單位:主單位: W ,常用單位 kW,它們間的換算關係是:1kW=103W

5、推導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υ表示物體在力F的方向上運動的速度。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功率P的單位:瓦(W),力F的單位:牛(N),速度υ的單位:米/秒(m/s)。

三、動能和勢能

1、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並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動能 ①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②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3、重力勢能 ①物體由於高度所決定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②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被舉起的高度有關。

高度相同的物體,物體 重力勢能越大;質量相同的物體,物體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4、彈性勢能

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四、機械能及其轉化

1: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J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方式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

2:機械能守恆: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保持不變。

人造地球衞星繞地球轉動,機械能守恆;近地點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遠地點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一、槓桿

1、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繞着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槓桿。

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槓桿,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硬物體棒)、受力(動力和阻力)和轉動(繞固定點)。

槓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甚至是任意形狀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且是硬物體,都可稱為槓桿。

2、槓桿的五要素:

①支點:槓桿繞着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力的作用線: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

③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①槓桿平衡是指:槓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②實驗前:應調節槓桿兩端的螺母,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從槓桿上量出力臂。

③結論:槓桿的平衡條件(或槓桿原理)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4、應用:三種槓桿:

名稱

結構特徵

特 點

應用舉例

省力槓桿

動力臂大於阻力臂

(L1>L2,F1F2

歸納總結:物理學中提到的“速度”一般指瞬時速度,而通常所説的火車、飛機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

會考物理知識點:透鏡

關於物理中透鏡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透鏡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通過上面對物理中透鏡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的學習物理知識。

會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

下面是對物理中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內容講解,需要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從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1、調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光具座不用);2、調整它們,使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質 應用

u > 2f f2f 倒立放大實像 幻燈機

u = f 不成像 (像的虛實轉折點)

u u 正立放大虛像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

口決一:"一焦(點)分虛實,二焦(距)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口決二: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如果物放焦點內,正立放大虛像現;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

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遠。

口決三:

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像物同側虛像大;

一條規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注1: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上面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考試成功哦。

會考物理知識點:眼睛和眼鏡

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是對眼睛和眼鏡內容的知識學習哦,供大家參考。

眼睛和眼鏡

眼睛: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鬆,晶狀體比較薄(焦距長,偏折弱)。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折強)。

近視的表現: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後方向太長,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

近視的矯治:佩戴凹透鏡。

遠視的表現: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後方向太短,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後。

遠視的矯治:佩戴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100×焦距的倒數( )。

上面對眼睛和眼鏡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物理知識,爭取做的更好。

會考物理知識點:照相機和投影儀

下面是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的內容知識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照相機和投影儀

照相機:

1、鏡頭是凸透鏡;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

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捲、屏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於二倍焦距,大於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以上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學們會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會考物理知識點:顯微鏡和望遠鏡

同學們對顯微鏡和望遠鏡很熟悉吧,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在物理中的應用。

顯微鏡和望遠鏡

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4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

一、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工作

教學是我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物理教學更具特色,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我任教八年級年級的3至4班的物理課程。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做好課堂教學“四認真”: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認真"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認真"批改學生作業,使學生對物理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探究科學水平。另外,課後根據得失及時"認真"的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從短短几句到長長一篇不等,目的是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

在課堂教學,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努力的尋找器材完成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力求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較大的作用。

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一學期以來,我到七中聽取了幾節區級優質課評選、學習,在網絡上也結實了幾位同行,尤其是潘老師的教學隨筆,讓我受益匪淺。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物理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教育的轉型與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怎樣與新課程同行》等。通過學習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平時有機會我積極參與學校的聽課、講課活動,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三、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順利完成的同時,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1、對於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雖然認真學習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3、物理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今後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物理教學的特色點,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進一步!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5

本學期,在學校的安排下,我擔任了九年級的物理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以使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備課方面

我結合課本和教參及導學案,完善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對其重新進行審視,將其取捨、增補、校正、拓展,做到精通教材、駕奴教材,為上課這個環節做最好的準備。

當我挾着滿載心血的教案本走進課堂的時候,我充滿了自信,彷彿自己就要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每節課,不管是陰天還是晴天,我都覺得窗外滿是陽光,用自己最大的熱情帶給學生嶄新的知識。與此相應的是,學生的聽課熱情普遍提高了,幾乎沒有人睡覺、聊天,每一雙眼睛都緊緊盯着講台上的我,並且不時的會提出這樣或那 樣的新鮮的問題。

所有這些不能不得益於我認真謹慎的備課。當然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而且還要備學生,一個不瞭解學生的老師肯定不是一個成功的老師,我在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

瞭解學生,第一要記住學生的名字,這也是對學生最起碼的尊重。第二,除了在課堂上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外,還應該注意和學生溝通。我經常利用課間休息或兩飯時間和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聊天,側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等,以便更好的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備課,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而且都要備好、備精,只有這樣才能上好課。

二、上課方面

充分的備教材,備學生,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的上課。如果説備課有些“紙上談兵”的意味,那麼上課就是“真槍實彈”了。備課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上課則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如何“以靜致動”,這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素質。

這學期,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質,與上學期相比有一定的進步。在教學內容上,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力求完成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並且及時從學生那裏得到反饋。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同一班級,仍需根據課堂情況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做到隨機應變,適時調整,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十分必 要的。我改變了以往崩者臉孔給學生上課的做法,帶着微笑教學,它能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帶來求知的動力,調節課堂氣氛。

除此之外,每上完一節課我都要進行反思,記錄下每堂課的感受和感覺有遺憾的環節,注意下次上課時修正不妥的地方。總體上看,這學期在上課方面的收穫很大,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和提高。

三、作業方面

佈置作業要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上網蒐集資料,對各種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

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 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五、狠抓學風。

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對該課很感興趣,學習勁頭也濃,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後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都很差,有些同學是經常不及格,我找來差生,瞭解原因, 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物理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後再加以鼓勵,併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並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麼。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總之,這學期有成功,也有失敗,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只有我們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處處為學生着想,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太多的計較只會成為阻礙。在今後的日子裏,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的,例如: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繼續提高課堂氣氛,課後更多地瞭解學生等等.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6

作為21世紀的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要努力成為常流水。我參加了教育部國培計劃貴州省農村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今天能有這樣一個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學及科研水平的機會,是我莫大的榮幸。參加教育部國培計劃中西部地區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

這次培訓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是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一路走來,專家、名師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着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後,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在感觸較深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説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我對此次培訓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目前農村國中物理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我們國中物理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

二、通過培訓,學習到了許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

這次培訓的目標是:

1、通過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通過對國中物理課程改革現狀和存在問題的研討,拓展國中物理教師的專業素質。

3、通過對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知識的學習,優化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促進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和拓展。

4、通過對國中物理教學案例的觀摩和研討,提升教師對物理課程的理解水平以及實施能力。

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物理教育教學理論。

2、國中物理新課程理論及實踐。

3、國中物理課程標準解讀及新課程案例剖析。

4、國中物理教學案例研討。

5、國中物理課程與教學研究方法。

培訓方式主要以:專題講座、集體研討、案例分析、優秀案例觀摩等。在西南大學十五天的培訓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獨特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裏,我們來學習,來聆聽,來探討,來傾訴,思想與思想的碰撞,觀念與觀念的交鋒,經驗與經驗的交流。在這裏,我們收穫了知識,也收穫了友誼。

三、通過培訓,促使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

在任何時候走進教室都會看到我和參加學習的學員們在各抒己見紛紛參與討論,因為我們就像海綿一樣,拼命地吸取所學到的各種教育教學的'理念,每一種理念理論知識我們都儘量內化為己所用。一個多月的培訓下來,那近百條的討論是我們認真學習的見證。

是啊,終身學習是教師的基本職責所在,認真學習和傳播國培計劃的精神和內容,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作為一名國中物理骨幹教師,應該繼續以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要向課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多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多與同事進行交流,加強教師間的合作,或者利用網絡與更多的同行進行交流與學習。同時,要向學生學習,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學相長 。骨幹教師、優秀教師,不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終結者,而是教師終身發展的又一個新的起點。這次培訓只是一個開始,只是給我們學習指引了道路,學習將不斷進行下去,也將以此作為對自己的要求,不斷地去學習,快速地成長。

這一個多月來的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國中物理骨幹教師,就要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積極實踐新課改,促進自己教學工作的不斷進步。今後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鋭意創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7

通過這30來天的學習,我認識到舊的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要想做一個合格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應該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閥,必須有一種新思路,一種新理念,這樣我們才能跟上現代教育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現代的教育。

這次培訓,通過講座、看視頻、研討等這樣的形式使我們知道了新的教學思路、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通過這次培訓會不僅提高了自己理論水平,瞭解了當今教育現狀和發展方向,而且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應徹底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要採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去進行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通過培訓開拓了我的視野,也開拓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下面我就本次參加培訓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感受一:要改變只灌輸知識,只注重知識傳授、對學生進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把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的課堂是要有生命活力的課堂,課堂該是鼓舞人心的: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清晰的尊嚴感,能使學生找到自信。要使每個學生都感到非常輕鬆,感受學生的活力,達到人人蔘與。課堂要體現自主性,也就是學生自願學習,要想讓學生自願學習,就要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集體感,也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共享合作的樂趣。教師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感受二:探究式學習涉及到一個過程的要求。也就是説,要有一個研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問題的提出是一個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環節。這個問題可以由老師提出。但是,如果説真正要讓學生去進行深入探究的話,我們可以由老師啟發引導學生去建構自己的問題。這就比由我們老師自己提出問題來更有意義。然後是探究過程,探究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形成研究能力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要善於去引導、組織學生,同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他們的主體性。

感受三:教學中,我們要保證課堂的和諧,首先就是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民主氛圍。要做到這一點,當然老師的心態很重要,要把學生當成朋友,當成平等的人來看待,學生就會跟你越來越親近,你的教學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感受四:評價手段上,要打破原來的只重分數的終結性評價,要把形成性評價作為平時檢查、督促、鼓勵和評價學生的主要手段,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中的激勵機制,要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嚴密而科學的評價系統,以促進教學的活潑發展。

另外,這次培訓,為廣大教師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同時調動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的鑽研興趣,也提高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這次研修學習開闊了廣大教師的視野,淨化了廣大教師的心靈,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提高的機會,一個充實自我的機會,同時研修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是一個課程工作者,再是一個教學工作者,我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研究。我們的知識要不斷更新,做到與時俱進,讓學生不斷得到充分發展。通過本次培訓,我深深體味到自覺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和教育素養的提高應成為每位老師的共識。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8

第一章物態及其變化

1、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固態、氣態、液態。

2、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物態變化跟温度有關。

3、温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計的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5、攝氏温度的規定:在大氣壓為1。01×105pa時,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規定為0度,而把水的沸騰温度規定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6、温度計的使用:

⑴讓温度計與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温度計液麪穩定不再變化時再讀數,

⑵讀數時,不能將温度計拿離被測物體,

⑶讀數時,視線應與温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麪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⑷測量液體時,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體温計:量程一般為35~42℃,分度值為0。1℃。

8、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9、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有固定熔點即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温度不變。如:金屬、食鹽、明礬、石英、冰等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變軟、變稀變為液體。如:瀝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11、蒸發是隻在液體表面發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發生。

12、影響蒸發的因素:液體的温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麪的空氣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體表面,塗一些易揮發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吸熱來達到降温的效果。

14、沸騰:在一定温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5、液體沸騰的條件:温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從外界吸熱。

16、沸騰的現象:從底部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麪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

液體沸騰時的温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麪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普通鍋裏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麪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製成的。

17、液化: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18、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温度和壓縮體積。

19、所有氣體温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温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裏的。

21、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昇華吸熱。

22、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放熱。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華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態變化:

雲: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空中。

雨:雲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熱熔化成小水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霧和露: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

24、衞星外部整流罩塗有特殊物質的作用:物質熔化和汽化都吸熱,降低衞星温度保護衞星。

25、電冰箱的電動壓縮機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把氣態製冷物質壓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熱液化,被液化的製冷物質通過節流閥進入冰箱內部的蒸發器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温度降低。

第二章物質的性質

1、長度的測量,測量結果包括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

2、誤差:是指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在任何測量中都存在,誤差的產生跟測量的人和工具有關,只能減小不可避免。通常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而錯誤是應該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時視要與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水銀應與凸液麪的頂部保持水平)

4、質量: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叫物體的質量。

物體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變化無關。

5、質量的測量工具:枱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盤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把標尺上的遊碼撥至左側零位置,

調節橫樑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樑在水平位置平衡。將物體輕放在左盤上,右盤放砝碼。

用鑷子撥動遊碼,使指針指在中央刻線上,記錄數據。砝碼用畢必須放回盒內。不能用手捏砝碼。

7、密度: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ρ=m/v

8、納米材料:將某些物質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時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與較大尺寸時發生了異常變化,稱為納米材料。

納米方法處理後的領帶具有自潔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納米方法處理後的物質也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

9、鋰電池的特點:體積小、質量輕、能多次充電、對環境污染小。

10、記憶合金:主要成分是鎳和鈦,它獨有的物理性質是:當温度達到某一數值時,材料內部的晶體結構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外形的變化。

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選定一個標準物體做參照物,這個選中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

2、運動: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3、位置變化:一指兩個物體間距離大小的變化,二指兩個物體間方位的變化。

4、相對靜止: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相同的兩個物體稱為相對靜止。

5、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國際單位制是米/秒,常用單位:千米/小時。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9

一、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

國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點便是圖片多、實驗多。筆者的一般教學設計是讓學生先讀本節課要講的內容,然後再做物理實驗,最後得出結論。同時,對於學生得出的結論的出入性要提前考慮到。當然,也可以先讓學生看圖讀文,再進行物理實驗,進而得出結論,甚至找出新的問題。總的來説,備課要從學生興趣特點出發,從教學實際出發進行周密安排。

二、備課中要預設學生自主探索環節

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體現在課堂中,就是要觀察、多實驗、多思考,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才是國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想實現上述教學目的和要求,需要重視課前備課。實驗是物理學科存在的最大的象徵,可以説沒有實驗就沒有物理學存在的依據。因此要非常重視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探索。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放手讓學生動手,自己去探索觀察,進而思考並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三、減緩坡度,平緩推出

對於教材中設置的難度較大、較為抽象的物理實驗,學生即便動手進行了實驗,效果也不會特別明顯,結論也不易得出,這就給物理教學帶來了困難。但這也倒逼着我們的教師去尋找新的、更為巧妙的解決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對於難度較大的實驗,可以通過降低難度、減緩坡度、平緩推出來實現教學要求,同時也不降低學生對於物理知識學習和掌握的深刻性。比如在學習九年級物理《電功和電功率》一課時,可以通過設置如下兩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1)這裏有三隻家庭常用的白熾燈,請同學們説説哪個更亮?(在黑板上分別寫出燈泡的瓦數,分別為30W、40W、150W的燈泡,請幾位同學上台來觀察電燈泡,問:你覺得哪盞燈亮些?)(2)通過多媒體屏幕顯示家庭電路的動畫,讓學生觀察開燈和開電爐時電能錶轉動的快慢。(學生很清晰地觀察到開燈時電錶轉動較慢,開電爐時電錶轉動較快。)通過上述兩個小問題降低了學生對於“電功和電功率”的理解難度,減緩了坡度,平緩推出了電功率這一物理概念,所有這些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課前的用心準備。

四、打造高效教研組,實行集體備課

教研組的一項重要活動就是實行集體備課,這樣做可以起到集思廣益,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真正發揮了教研組存在的價值。但集體備課中也存在問題,備課質量有待提高,下面就集體備課談談幾點體會:

(一)集體備課找典型

在集體備課中,我們會明顯感覺到有些教師的教案非常簡略,設計粗糙,但是有些教師的教學設計編寫非常有新意,對於課堂教學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於後者,我們應該在集體備課中進一步完善,深入挖掘,在集體智慧的結晶下,使之成為更有典範性的教案。

(二)集體備課中明確教學重難點

對於教學重難點,教師用書中也許寫明,但是這並不完全和我們的教學實際相吻合。因此,要根據我們的學情和教學實際,重新理清教學中哪些是難點,需要突破,哪些是重點,需要深化。在集體備課中,需要區分主次和重難點,這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就物理課本而言,也有重難點章節,一定要加以區分。

(三)集體備課中,不斷提出和解決新問題

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物理知識也是如此。這些知識相互聯繫、相互遞進,因此在集體備課的時候需要理清教材中物理知識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思路清晰,容易為學生建構起良好的物理知識結構。集體備課中,對於課堂上遇見的新問題,要及時提出來,請同行們一起協商,就同一節課已經進行了集體備課,在教學中也要進行細緻的安排,預期效果應該較好。但是通過實際教學會發現課堂效果並不理想。針對上述問題,需要及時進行反思發現新問題。從教案的設計、編排上、講解的方式、內容的選擇進行思考。對於這些問題,如果一個人去思考,常常無法撥雲見日,所以應該把它帶到集體備課中,通過大家廣泛的討論,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解決。

五、與時俱進,寫活教案

00後的學生愛動、愛玩、厭學,比較活躍。因此,教案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在具體的修改和完善過程中要多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畫

國中物理課程中有需要畫圖的地方。例如:反射、折射現象中的光路圖,以及實驗過程中的實驗圖,通過多畫,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熟悉和理解。電學、磁學中的電路圖、磁感線等,也要經過多畫,才能更好地加以把握,所以備課時應注意留足學生繪圖的時間。

(二)補

知識在更新,教案也必須不斷修改與完善。如個人認為合理的教案在經過具體的教學實踐發現不全面的地方應該修改補充,陳舊的知識應該刪除。另外教案設計過程中,也必須進行補的過程與活動,如光路圖、電路圖,或實際接線路過程中,多以補的形式出現,讓學生把沒完成的地方補出來。

(三)改

改在課堂教學中活動中,對學生很有必要。通過改,使學生對知識的加深理解,得到了鞏固和利用。例如:同樣是畫圖和一些實際的接線過程中,或有些實驗探究中,教師在備課時,有意將內容搞錯,讓學生自己修改,在改的過程中運用了知識和拓展了知識。隨着時代的進步與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學生性格特點的變化,上好優質課,提高學生的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成了教師首要而艱鉅的任務,而完成這一艱鉅的任務,備課是關鍵,從備課入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0

通過三個的國培學習,使我的教育教學水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從中也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新的技能以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而更重要的是開闊了眼界,增強了科研意識,學習意識。對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這次培訓中,有幸結識了來自全疆各地州的優秀骨幹教師,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遺憾和在“國培”中的學習心得,增長了知識,收穫了經驗,增進了學習交流。現總結如下:

一、課程設置合理,針對性強。

在培訓中,專家名師的專題講座,內容科學充實,風格迥異,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精闢的專業理論知識,高超的教學技能,給我們以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啟示。從各位專家、名師的身上體會到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和光榮,並且感受到了專家、名師知識的淵博與人格的魅力。《教師核心價值觀及其實踐》《國中物理教師培訓的設計與實施》《國中物理課程標準解讀》《物理課堂中的教學導學策略》《國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特色資源開發》《v10課程》等課程中提供的具體素材和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日後在教育教學上少走彎路,提高國中物理教育教學質量有着深遠的影響。通過培訓課程的學習,使我的教學技能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使我的教育教學和學科知識也更加系統化、具體化,使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適應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二、學以致用,教學相長。

根據“國培計劃”課程按排,我認真進行了學習,並積極上網閲讀同仁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適時地參加在線研討,將好的教學經驗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收到了很好的實際效果,體會到教學反思的作用,並將教學反思總結成經驗論文,切實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三、啟發和培養了科研,終身學習的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自己不斷的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技能、方法、思想,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學生。年輕教師,更要不斷加強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業務水平和理論素養,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國培”學習即將結束,但我學習的腳步卻再也停不下來,我將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四、有付出就有收穫。

為了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充分利用休息時間上網學習。在學習、交流、生活中,以培訓為平台,以工作為紐帶,以責任為動力,以真誠為基礎,我再次感受了那種學習的靈動、抱負、激情。不一樣的是,增添了一份責任和感謝,但更多的是收穫。在國培這段日子,能近距離地聆聽專家名師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感受同仁們真誠的指點,是我今生的幸福。

五、“影子教師”實踐,指引了我奮鬥的方向。

在一個月的“影子教師”教育實習裏,我堅持做到每天聽導師霍老師的課,在徵得其他老師同意的情況下,還聽其他教師的課。每節課我都認真做了課堂記錄,而且寫下評價。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還和作課教師進行關於這節課教學情況的交流,向上課老師請教聽課中的疑惑、不懂之處,交流自己對這節課的看法,做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我努力成為導師的“影子”。每天都和導師霍老師進行交流,

努力學習他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實習期間,我在虛心接納的同時沒有盲目地全盤接受,而是用審視的、辯證的思想來反芻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來自於諸多教師的信息。如果讓我來上這節課,我要講授哪些內容,摒棄哪些內容?回味這一個月的收穫,足以用“豐富”來形容。首先,受到了教育。聽了指導老師霍老師的課,我知道了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有奉獻精神,要有“堅守”的意志,這是做好教育的前提,是一個優秀老師成長的基礎。因為教師這個職業不可能使你獲得豐富的物質財富,只能使你成為精神富翁。一個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隨波逐流的老師是不可能靜下心年來潛心研究教學的,是不可能取得事業成功的。

在這即將離別的時刻,我衷心的感謝國家,感謝國培,給了我再學習的機會,二感謝師大,感謝首席專家金美芳教授,讓我能近距離地聆聽專家名師的講座,三感謝班主任吳建琴老師、馬靜老師你們辛苦了!同時,也祝各位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一帆風順、幸福安康!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1

一、槓桿

1.槓桿

(1)槓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槓桿。

(2)槓桿的五要素:

①支點:槓桿繞着轉動的固定點(O);

②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F1);

③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F2);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2.槓桿的平衡條件

(1)槓桿的平衡:當有兩個力或幾個力作用在槓桿上時,槓桿能保持靜止或勻速轉動,則我們説槓桿平衡。

(2)槓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槓桿的應用

(1)省力槓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的槓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槓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槓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槓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二、滑輪的應用

1.定滑輪

(1)實質:是一個等臂槓桿。支點是轉動軸,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於滑輪的半徑。

(2)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

(1)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槓桿。支點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繩子與動滑輪相切的點,動力臂是滑輪的直徑,阻力臂是滑輪的半徑。

(2)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3.滑輪組

(1)連接:兩種方式,繩子可以先從定滑輪繞起,也可以先從動滑輪繞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3)省力情況:由實際連接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決定。繩子段數:“動奇定偶”。拉力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其中n是繩子的段數,h是物體移動的高度。

4.輪軸和斜面

(1)輪軸:實質是可以連續旋轉的槓桿,是一種省力機械。輪和軸的中心是支點,作用在軸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輪上的力是動力F1,軸半徑r,輪半徑R,則有F1R=F2r,因為R>r,所以F1

(2)斜面:是一種省力機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三、功

1、功

(1)力學中的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裏就説這個力做了功。

(2)功的兩個因素:一個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另一個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兩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物體受到了力,但保持靜止。②物體由於慣性運動通過了距離,但不受力。③物體受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互垂直,這個力也不做功。

2、功的計算

(1)計算公式:物理學中,功等於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Fs。

(2)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單位是牛頓(N);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m)。

(3)計算時應注意的事項:①分清是哪個力對物體做功,即明確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必須與“F”對應。③F、s的單位分別是N、m,得出的功的單位才是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四、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號“P”表示。單位是瓦特(W)常用單位還有kW。1kW=103W。

(2)公式:p=W/t。式中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W);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s)。

(4)功率與機械效率的區別:

①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們之間的物理意義不同,也沒有直接的聯繫,功率大的機械效率不一定大,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五、機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也就是人們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時必須做的功。在提升物體時,W有用=Gh。

2、額外功——W額外

(1)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2)額外功的主要來源:①提升物體時,克服機械自重、容器重、繩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機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總功——W總:

(1)人們在使用機械做功的過程中實際所做的功叫總功,它等於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 W有用+ W額外。

(2)若人對機械的動力為F,則:W總=Fs

4、機械效率——η

(1)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總。

(3)機械效率總是小於1。

(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①減小摩擦,②改進機械,減小自重。

六、動能和勢能

1、能量

(1)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2)單位:焦耳(J)

2、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運動的速度。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3)單位:焦耳(J)。

3、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單位:焦耳(J)

4、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

(2)單位:焦耳(J)。

(3)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七、機械能及其轉化

1、機械能

(1)定義: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機械能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的能量。

(2)單位:J。

(3)影響機械能大小的因素:

①動能的大小;②重力勢能的大小;③彈性勢能的大小。

2、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化。

(2)在分析動能和勢能轉化的實例時,首先要明確研究對象是在哪一個過程中,再分析物體質量、運動速度、高度、彈性形變程度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能的變化和轉化情況。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2

本學期任教八年級x班的物理課程,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新的教材資料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要有新的教學理念,我在教學中,留意全面進步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現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扼要小結以下:

一、精心備教全面掌控新課程標準

透過學習我體會到新課程標準不同與以往的教學大綱,課前我熟讀新課程標準及新課程理念的相干資料,透徹理解並把握新課程標準,力爭在每節課前仔細研讀然後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在教學每個一節課前,精心預備、認真備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做到教學中有的放矢,不打無預備之仗。從一學期的教學狀況來看效果較好,學生的各項素質有較大的進步。

二、培養愛好激起學習用心性

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愛好的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的源泉。我在教學中十分留意學生學習愛好的培養,我主要是這樣做的:教學中不生搬硬套,不弄灌輸式教學、不提倡死記硬背,多讓學生參與課堂實驗和課外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親身體驗和感悟。其次展開課外實踐活動,如:弄課外小實驗小製作,也聯繫家長展開家庭活動。另外在課堂上展開適當的情形教學和課堂遊戲,教學中儘可能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使課堂更生動也能激起學習愛好。

三,重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

我明白科學探究是增加學生體驗的一種有效方式探究能激起學生的思想潛力,探究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潛力,觀察潛力創新潛力等在教學中多設計探究活動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形,若器材不足或沒有器材,我就自制或教學生自制,起初探究課很難掌控課堂,感覺有些雜亂,經一段時間明白堅持發現收穫較大:學生的自學潛力明顯增強,而且學習的用心性主動性明顯增強。

四、多給學生鼓勵和幫忙培養學習自信心

物理是八年級學生開始接觸的一門新課,起初,學生感覺難度較大,學習信心不足有的學天生績不理想。這類狀況我沒有急於求成,更沒有拔苗助長,而是從發展培養學生的星期動身。適時給學生鼓勵,給他們信心,不弄偏困難。從多方應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用讚美的眼光看學生,相信這點不行那點行,這天不行明天行。對有困難的學生耐心的輔導和幫忙,鼓勵他們大膽的參與課堂。很多學生由怕物理到喜歡,由差到好。

五、轉變教學觀念,不但教書而且育人

放下老觀念和老思想,放手讓學生學習,讓他們在民主、同等、簡單中學習。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在教學中還多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教給他們做人的到了道理。

以上是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扼要的小節,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如:怎樣建立較好的評價體系,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等。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努力和進取,力求精益求精。

本學年的物理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一年來,我擔任八年級三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本人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學成績為中心,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回顧這一年,忙碌而又充實,付出了,努力了,收穫了。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3

進入國中後,有一門新的功課叫做物理。很多孩子對於物理的學習都感到很困惑,怎麼學都學不會。為了幫助同學們輕鬆學好物理,小編給出以下指導。

想要克服一個困難,首先要明白問題所在。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學困生呢 物理學困生什麼表現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學困生的形成 該如何才能改善這種情況呢

一、國中物理學習中學困生的表現和分類

學困生具體表現為:

1、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2、對物理知識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

3、對課本知識找不到重、難點,不能理解。

4、對物理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積極思維,學習困難,持消極態度。

5、不能理解、掌握簡單的物理實驗操作,不能遷移舊知識、舊技能,去解決新問題。

總體表現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後是放棄。將學困生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學習暫時困難型;該類型學生主要是學習基礎能力較好,學習中所遇問題,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 學習能力缺乏型;這類學生主要特點為: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題能力,都較低,但學習行為習慣較好,意志比較堅強。

3、學習動力缺乏型;這類學生的能力總體水平處於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學習習慣、學習意志低於上述兩類學生,主要由於自身學習動力不足而導致學習困難。

二、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自身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還有社會因素造成,這裏僅談教學過程中的失誤或缺點所致的三個原因。

1、教學思想有偏差導致教不得法,學生學習情感難於建立。

這個問題突出表現為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忽略多數學生實際水平,違背教育客觀規律,教學精力主要集中在培養學優生上;師資力量主要集中在重點班級;注重統考學科而忽略常識科目,使學生的愛好特長得不到發展和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德育、體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發展,精神面貌和身體素質也受到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願望重視不夠,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而失去學科吸引力,學生喪失學習信心,產生厭學、棄學心理,學習情感無法正確建立,最終成為學困生。

2、教學過程中缺乏適應學生髮展規律的教學手法和教學藝術,從而導致學生學困方面的最終形成。

(1)教學過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鋪墊,使學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體抽象物理感念或規律的情景。

中學生抽象思維邏輯能力較弱,形象直觀思維佔有相當比例,恰當地給學生提供,較豐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課件、錄象、實物等感性材料,減緩知識坡度,逐步使學生的認識水平與知識同步。例如:講到“慣性”內容時,可以通過課件或錄像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車在高速行駛中剎車,車繼續向前滑行一段距離;人坐在汽車中,車啟動人向後倒;拍打身上的灰塵等

(2)新課教學過程中知識遷移和聯繫的忽視,使學生未形成良好知識體系,也是形成學困的主要原因

新課教學前,對學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礎,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必要的知識鋪墊,有利於知識的遷移,但是如果即使抓不住新知識,生長點和支撐點,不能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事例尋求聯繫點,會造成新舊知識脱節,不能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會造成新知識的學習和接收造成困難。例如:講“電流的形成”內容時,可以對比水流的形成,加強知識概念鋪墊,遷移和形成

三、學困生如何進步

在實際物理教學中立足教學實際,實現學困生轉化。

(1)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抓住有利學習時機,積極開展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要深入學生學習實際,根據學生平時、聽課、作業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習慣、心理特徵、智力水平等情況,結合測驗考試成績,分析找出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善於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激勵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樹立能夠好的信心,努力搞好學習,從而走上正常學習軌道

(2)鍛鍊學困生的意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學困生學習過程中,情緒波動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畏懼困難與挫折,學習本身就充滿了困難挫折與挑戰,因而要引導學困生戰勝困難,壓倒挫折,在練習中克服重重阻力,在情景中循序漸進,不斷磨練,逐步養成習慣,提高自我克服困難能力,逐步提高學好物理信心。

(3)教師要熱情關懷,嚴格要求,對待學困生要有耐心和愛心,消除學生學習上心理陰影,使他們自尊、自信,讓潛藏在內心的熱情激發出來,興趣才會產生,同時鼓勵同學們親近、信任、關心、熱情幫助,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突出人文關懷特點,形成教學相長的和諧發展氛圍。

綜上所述從教學角度分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的某些失誤或不當而造成的,而預防學困生的產生是一個長期而又複雜的艱鉅工作,要求物理教師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手段,注重教學小節,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國小困生形成與發展,為教育學生素質整體提高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4

城區一中 蔡小軍

本期我通過網上研修學習和外出學習,使我的教學觀念得到了徹底的改變,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習中我接觸到了專家教授們的教育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同時還面對面的與指導教師和一線教師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受益匪淺。可以説本次研修對我今後的物理教學工作將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作為一個一線的中學教師,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為做一名名師而努力奮鬥。下面,我就談談在本次研修學習活動中取得的一些收穫:

第一、以課堂為自己的主陣地,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絕不盲目的照搬硬套,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

第二、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物理知識從生活中來,應用到生活中去。在學習方法上要求學生重

在理解,對所學的物理知識要能夠靈活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在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在學生取得點滴成績時予以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們對難題就有了挑戰性,這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為了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課堂上我總是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用物理知識解釋。比如,在學習了摩擦力之後,我讓學生親眼觀察了一遍自行車的結構,然後讓學生回答自行車的結構中哪些是為了增大摩擦,哪些是為了減小摩擦。通過這樣的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信任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俗話説“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尊重、關心、信任學生,和學生友好相處是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種穩定,持續的關係,不僅是在知識、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靈上的溝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關心、信任、尊重。

第四、教師要不斷學習充電,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課程改革對

我們教師無形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就要求我們自身不斷的研修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使自己的課堂真正的精彩,真正的高效。

通過本期的研修學習,使我清楚地發現了以往的教學模式的弊端,大大地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煥發學生的潛能。通過研修學習,使我掌握了一些新穎的教學模式,如:“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方法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通過研修我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高漲;師生關係才能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這也是新課改向我們提出的課題。 總之,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任何一堂優秀的教學都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基礎,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儘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

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上課的教師自身素質要高,駕馭課堂能力要強,對於學生錯誤性的認識,教師能夠及時予以講解。另外教師要善於運用啟發,提問題時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有的放矢;使用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能使學生在輕鬆、愉悦中獲得知識。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等等”。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好一名教師卻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問自己,我做到了沒有?我們的老師做到了沒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轉變觀念,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本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我明白自己前進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這次培訓對提高一線教師的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更使我獲益良多。我決心以這次難得的培訓學習為契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與時俱進,盡職盡責,使自己成為一名新時期優秀的教師,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5

XX年學期即將過去,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大膽革新,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時我秉承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政治學習和專業學習,不斷接受新的思想,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為下學期的繼續發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一、把新課程標準走的理念帶進課堂

怎樣教物理,《國家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物理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此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而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二、改革課堂教學,加強了師生互動,促進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深知我們每位物理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無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集體備課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

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説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在集體備課中,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較強的物理思想方法得於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瞭然於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九年級電路、圖型連接、各種物理電學公式的計算、實驗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的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説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我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研討反思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我在總結自己教學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地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這我的許多問題,有個在認識。努力處理好物理教學與現實實踐的聯繫,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的意識和能力。

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6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 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純油(自由電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縛住了,所以才不導電的),純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乾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我國規定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36、24、12、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温度

17、滑動變阻器:

A、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19、電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為電功的單位,俗稱“度”符號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

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B、“10(20)A”指這個電能表長時間工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

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

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21、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表達式為。 Q=I2Rt

25、家庭電路由:進户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接火線。

27、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 它升温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28、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9、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30、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31、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 是南極(S極)

33、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35、磁體周圍存在着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36、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38、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39、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並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40、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

41、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4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鐵芯的有無,線圈的匝數

43、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③磁極可由電流的方向來改變。

44、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45、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46、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應用:發電機

47、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①電路必須閉合;

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48、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49、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應用:電動機。

50、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國中物理課外科技實驗工作總結 篇17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

作為教師應該細心洞察任何一個能給學生樂趣的突破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本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學習興趣。物理學科與別的學科不同。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但它又不同於簡單的"看"和"做",它還得想--思考,正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還得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如:在講“光的直線傳播”時,教師可以先提出這些的問題:① 打雷時,雷聲和閃電同時同地發生,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這是為什麼? ② 在講“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我們的實驗條件是讓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各種物體表面滑行,實驗現象是發現滑行的距離不等,而實驗結論是通過抽象的理想化的思維得出的--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這和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不一樣。所以這僅*簡單的"看"和"做"是不行的,還得仔細思考:物體已經在運動--有一個速度了,所受的摩擦阻力越小,滑行得越遠,要是沒有阻力呢? ③ 在講“光的反射”時,我們也可創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假如你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走進一間屋子裏,裏面的東西你是否能看到呢?”學生回答:“不能”。“那怎樣才能看到它們呢?”學生回答:“打開燈就能看到屋子內東西”。“不錯,很聰明!那麼,同學們再思考一下,為什麼打開了燈就能看屋內東西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創設這樣情境,就能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趣的物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學生就願學、樂學,而且還能學好,學活。

二、注重探索,重視實驗,掌握概念

1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實驗具有客觀真實性,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又能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為上升理性認識打好基礎;還能讓學生加深對定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儘量做好所有演示實驗,儘可能也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如:在講“光的折射”時,我就為學生準備了一些碗筷和硬幣。讓他們做了3個實驗:① 往空碗裏倒水,觀察碗底倒水前與倒水後有什麼不同?② 在盛滿水的碗中,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從側面斜視水面,會發現筷子有什麼變化?③ 在空碗裏放一枚硬幣,調整視線的位置,使眼睛剛剛好看不到硬幣。這時,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變,讓另一個同學再往碗裏慢慢地倒水(不要讓水衝動硬幣的位置),隨着水位的上升,觀察者又會發現什麼情況?在上述實驗中,學生們就能看見碗底“變淺”、筷子“折彎”和硬幣“升高”了,這些都是由於光在水和空氣的界面上發生了一種折射現象。從而加深了對光折射的認識。實驗後,組織各組的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得出初步結論。在做實驗的同時,不僅要學生知道實驗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驟,還要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通過分析、歸納、推理得出結論。同時在如何改進實驗方法、提高實驗精度、設計實驗等方面也要作必要的指導。課外時也可以增加一些輔助實驗,然後再集中討論,看誰製作產品,並且找出它們的優點。從而再去改進自己的設計。因此,實驗對學生學好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實驗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決不能“用嘴做實驗”。

2 學習國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關鍵。聽課的時候要學會從老師的講解中抓住:① 弄清概念的和外延及它是怎樣提出來的。② 瞭解概念的表達方式。③ 弄清怎樣使用這一概念進行計算或解決實際問題。④ 弄懂概念應用的範圍和條件。這樣學習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領。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説明如何聽物理概念課。

(1) 將物理概念層次化

很多物理概念往往有多層含義,概念的層次化就是將其複雜的分解為多個層次,讓學生一層一層逐步認識,最後綜合各個層次的內容,得到一個完整的定義。

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

第一層:物體是做直線運動(體現"直"字)

第二層: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體現"變"字)

第三層: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均勻變化的(體現"勻"字)

得出定義: "物體在一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量均相等,這樣的速度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所以不管概念分幾層,也不管各層之間是平行關係還是層層遞進關係,你聽課的時候只要將各層的含義分開,將每一層含義弄清即可。

另外,概念的內容有輕有重,分層就應該有主有次。在聽課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抓住重點的反應本質屬性的內容,並加以強調,區別那些非本質、容易混淆的現象。

例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第一層:力的作用能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舉例汽車的各種運動情況:靜止→運動;運動→靜止;速度逐漸變小,速度逐漸變大等等)。

第二層:力的作用能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舉例汽車左轉彎、右轉彎;騎自行車轉彎等等)。

第三層:力不是產生運動的原因,也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三、精講精練,源以生活

於物理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關係最為密切,在學習物理學之前,學生已從那些膚淺、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中獲得了不少的"日常經驗"。這些日常經驗先入為主,常常干擾科學概念的形成,成為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障礙。在課堂上老師要有目的指導學生探索、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結論。而不是教師講授知識後得出的結論。課後練習題與作業題要精選,做到“雙基”結合,螺旋式上升形式,同時多講題型、思路、方法和規律。而不是搞題海戰術,以減少學生的負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0v63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