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 >

語文教育專業個人實習總結(通用3篇)

語文教育專業個人實習總結(通用3篇)

語文教育專業個人實習總結 篇1

(一) 學生們從國小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中,認識到教師職業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體會到國小教師職業的重要。

語文教育專業個人實習總結(通用3篇)

見習的學生們一到學校,除了聽課時間,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和自己的指導老師在一起,全程跟蹤學習。指導老師的事無鉅細、兢兢業業,給學生們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們向我彙報説:自己的指導老師幾乎不回辦公室,全天時間都在班級,從早到晚都和學生們在一起,既要管他們學習,還要照顧他們生活,每天的事情非常瑣碎,班級裏發生各種事情都要老師親自解決。現在的孩子見多識廣,有着各種各樣的小心思、小想法,發生矛盾、發現問題都需要老師去解決,真可謂是鬥智鬥勇。國小生正是什麼都要向老師學習的年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可見教師職業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國小期間正是學生們習慣養成階段,國小老師的要求和引導將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基礎,可見國小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要性。

(二) 國小語文教學注重能力的培養和人文關懷,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執行得堅決,甚至強調“知識來自學生”。

在見習期間,光復國小正在賽課,也正是我學習的大好機會。我每天都在跟學生們一起聽課,聽完課抓緊時間和學生們討論點評。聽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現在的國小教學的新方法和我們學院倡導的以能力為導向、突出能力目標的教學方法不謀而合。教師上課基本不講,(不講不是老師就沒事了“你是舵手掌握着前進的方向”課堂上老師就是舵手。)老師只是在巧妙地設疑提問,讓學生分組討論,強調學習夥伴的重要性,一個一個的問題都在學生的討論和回答中解決。如三小的精品課《旅遊中的數學》設計四個任務單,讓學生分組討論解決。任務的設計貼合生活實際,任務完成了,課程就結束了。《三峽之秋》也是如此,教師設計任務,強調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中解決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溝通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正是我院現在強調的六種職業核心能力。這樣看來,我斗膽地説一句:戴士宏教授的理論並不是創新,只是對當今倡導的教育教學方法的主流進行總結而已,這樣我們就能從思想上解決“能力目標”課改我們不能改的思想癥結了。我們常説的一句話“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借用到我們現在的教學方法:不改則落後。

李玉陽同學的總結我很認同。她總結是這樣寫的:通過見習我對作為教師自身的理解是:

1、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老師要用激情去感染學生;

2、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

3、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他們展示自己。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們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聽了學生的心得和體會,我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嗎?(課改尚未成功,同事還需努力)

(三) 作為國小教師必須瞭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

對於這一點,我的感受並不深,但同學們的感受非常深刻,看來學生們的見習真的是收穫不校這次雖然是小語教法課改安排的見習,但國小語文老師都是班主任,所以學生們這次的額外收穫就是學習和體會了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經驗。總結中學生們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心理”。諸如:要分析學生的心理、走進學生的心理、和學生進行內心的交流、讀懂學生的內心,知道他們想什麼,然後再想怎麼教等等。隋晶同學在和她的指導教師告別的時候,她的指導教師告訴她:要多看心理學習網站,把心理遊戲注入課堂,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並告訴她:知識來自於學生。由此我們看到:一線的優秀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是很有一套的,這樣的經驗也是關門辦學所認識不到的,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四)學會讚賞學生是國小語文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

在我所聽課的課堂中,往往是講課效果越好的老師,對學生的表揚就越多。這也是一直提倡的賞識教育。作為國小教師必須學會和運用多種方法表揚學生,讓學生得到賞識,從而給學生自信,讓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都熠熠生輝,發揚光大,提升他們的上進心。王宏丹的那堂課上得很成功和她採用多種方法表揚和激勵學生是分不開的。學生組詞:她就表揚到:這麼難的詞你都知道啊?學生讀課文,她讚揚到:“你的聲音太悦耳了,老師都沒聽夠”,學生搶着回答問題的時候:她會説:“加油啊,下一輪的挑戰更精彩!”“誰是最有愛心的人?”“看誰最自信”“眼睛最亮的人是誰”“誰能挑戰極限?”等等,這些讚揚的、鼓動的語言的運用把學生們牢牢抓住,誰都想當那個最好的,大家都在老師的掌控之中了。教師們還發明瞭各種卡(文明卡、樂學卡、成長卡、寶貝卡、環保卡等),獎勵給回答問題好、課堂表現好的學生。學生們得到的卡越多就自我感覺越好。學生是你越表揚他,他越積極;越積極,注意力越集中,越跟着老師的思路走;越跟着走,越積極思考;越積極思考,潛能越能得到最大的發揮。我想我這一連串的排比句已經説明了表揚學生的重要意義。

(五)教師的基本功必須紮實,教具和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應用必不可少。

這一點我不想多贅述。紮實的基本功是教師的看家本領,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教學就無法正常進行。學生自己就有這樣的例子。徐佳妹總結的時候説:她在黑板上寫字,剛寫幾畫,學生就喊錯了、錯了。試想總能讓學生喊錯的老師怎麼能教學生。通過這次見習,學生們一致認為:國小生認識事物是淺層的,直觀教學尤為重要,教具和課件的製作運用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六)國小教師要博學多才,必須不斷提升自己多方面素養(文化素養、藝術素養等)。

隨着現代化進程的迅猛發展,無論學習和工作,對人的各方面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國小是各種能力和素養形成的啟蒙階段,作為啟蒙者的國小教師的各種素養必定要高,不僅要博學,還要多才。我在與光復國小教務主任的溝通交流中,她談到,現在國家教育部提倡國小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較高的素養,這個素養就是指教師的文化素養和藝術素養,簡而言之,就是國小教師要多才多藝。每年國家、盛市、區都要舉辦教師素養大賽。在學校的倡導下,國小教師都在努力豐富自己各種修養。經第三國小張校長的推薦,我們教育系派部分教師觀摩了“向陽區教師素養大賽成果展示”。整場展示中,教師們不僅展示了朗讀、簡筆畫、書法等教師必備的基本功,還展示了播音、自創的快本書、自創評書、繪畫、手影等,吹、拉、彈、唱樣樣在行,真可謂既博學又多才。在見習總結中,很多學生都用讚許的口吻,讚揚和羨慕自己的指導老師的多才多藝。學生們感歎道:我們要學習、要補充的知識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作為培養國小教師的我們,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在教師素養上我們合格了嗎?

(七)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在給學生開見習準備會的時候,我提醒學生們,走出校門,初涉職場是鍛鍊自己能力的大好機會。我們的口號是:抓住機會、鍛鍊能力,提高技能,迎接挑戰!

在見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與自己的指導教師、與自己見習班級的學生都有較好的溝通和交流,在溝通、交流、合作中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個別同學還小有創新。閆冰同學見習的班級是五年級。在剛到班級的時候,學生們問她:“你是北大的還是清華的?”言語之外有些瞧她不起的味道。閆冰就注意觀察學生,尋找自己要參與教學的突破點。她發現自己的指導教師有點老,現代化教學設備基本不用,教學方法也有點死。她抓住這一點,在自己備課的時候,精心設計課堂的亮點,運用多媒體課件和自制教具增加教學的新鮮感,並用遊戲的方法吸引學生。學生們感覺,她的課堂更生動、更有趣了,也就聽她的話,在課堂上積極配合,不但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和同學的關係也融洽了。她離校時,班級同學都依依不捨。她在總結中説道:“這次見習無論在語文教學還是綜合能力上我的收穫太多了”。劉陽同學發現課堂紀律不好管,她上課學生總是亂説話。晚上回學校後,她就和同學商量想個辦法治理一下。經過討論,她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她上課時學生們要是説話,她就大聲地問學生:“老師現在最需要什麼?”要求學生們回答:“安靜!”這樣的方式在組織教學中很奏效。在見習總結會上,她很得意地把這種方法介紹給自己的同學。穆巖同學覺得他的指導老師只關心那些學習和紀律比較好的同學,學習不好的孩子就聽之任之了。他在總結中説:“如果我以後要能當上一名國小教師,我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言語中透露出他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敬重。

見習結束時,同學們和指導教師、所帶班級的學生都建立深厚的感情,分別時都依依不捨。何廣天説:“我離校的時候學生們都哭了,我也哭了。”

短短兩個星期的見習,學生們能夠超額完成任務,並與指導教師和同學們結下友誼,是他們溝通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體現。

通過見習同學們不僅學到實際工作中必備的知識,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使學生們明確回學校後自己應該學什麼、練什麼、補充什麼,學有方向,練有目標。陶明月同學在見習中,指導教師説她的聲音小,回來後她就上網查找資料,想知道通過什麼方法練習能使聲音變大(邊跑邊唱歌)。徐亞紅同學也同樣有聲音小的毛病,她決定以後每天到操場上大聲喊半小時。王宏丹同學這次見習收穫非常大,課講得好,受到指導教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説課比賽也獲得了第二名。但這次見習,也使她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那就是知識底子太保她向我諮詢學習方法,還讓我幫她找書,計劃課外閲讀補充知識。最近檢查發現,09語文班同學的粉筆字比以前更規範了。一些學生主動買來圖畫書,每天練簡筆畫和製作教具。學生們在見習總結中普遍認為:我們以後一定要加強基本功練習,朗讀和寫一手標準的粉筆字是我們要突破的重點。

(八)教法課必須走進國小課堂,只有結合實際的教法才是真的教法、活的教法,遠離國小課堂的任何國小教法只能是“紙上談兵”

見習期間,學生們每天都要聽課,通過聽課學生們真正地瞭解和掌握最新的國小語文教學法,那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主張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語文課堂突出一個“讀”,以讀為主精講多讀,正是古人説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前讀,整體感知;自讀,個性感悟;齊讀,強調重點;分角色讀,體會字詞的情感;反覆讀中心句子,突破重點、難點等等。國小語文教學低年級主要是識字;中年級是詞語、句子;高年級是段、篇、章。大量的識字、詞語、句子的教學,段、篇、章的講解都要在閲讀中進行,根據年級的不同有所側重。

幾天前的技能大賽,09語文賽的是説課技能。這個項目訓練,我是安排在下一學期,還沒有給學生們講有關説課的知識和要求,只是個別同學找我做一些指點。從説課的效果看,09中文參賽的選手説課項目全、狀態好,尤其是教學理念、教法、學法的設計、課件和教具的製作設計等都是這次見習中學到的,符合現在國小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由此可見,結合實際的教法才是真的教法、活的教法,實踐也教會他們如何應對教學中的突發問題。建議教育系建立教育教學基地,和基地保持長期聯繫,讓各個專業的學生都有機會到基地進行實踐和能力的訓練,真刀真槍地學教法而非“紙上談兵”。

語文教育專業個人實習總結 篇2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進取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本事。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本事、理解水平有關。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一樣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我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供給了廣闊的舞台。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將軍》的閲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説一説。”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覺的有這樣一位將軍深感驕傲。”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我閲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閲讀許多課外書;經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

四、培養適合學生自我的學習方法

要培養適合學生自我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理解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僅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

在課堂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我的特長;也能夠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説出自我的想法,最終構成團體的意見。在合作學習的資料中,要研究學生之間不一樣的認識,不一樣的發現,這些資料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就會進取參與合作學習中去。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

五、把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到行動中去

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然而,以學生為中心,意味着教師轉為合作者,那麼一堂課,教師如何去備課,如何去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去主動尋找問題。

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教師由權威變成合作者,那麼教師跟學生是平等關係,在學習中,備課中,能夠去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根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去發現問題,經過課堂的組織,並引導學生髮現並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個性,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本事;我們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化,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找問題,能夠同學提,教師提,再一齊解決;還能夠經過利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字、詞、句、畫等入手,讓學生產生興趣,在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六、把學生帶到更廣闊的社會實踐中

新課改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教材帶領學生走向自然和社會,然而就在課堂中經常出現一句課堂口頭語“你們讀懂了什麼”,從這句話中,我們就明白還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課程的教材,使我們在課堂提問下,學生無語。我們是想讓學生弄懂教材,並從教材中引發到此刻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師們還是拘謹於教材,不敢突破。還由於學生在此刻生活的閲歷和社會接觸較少,讀課外圖書也有限,也很難去領悟教材,甚至一些關鍵詞、句難以表現出來。

真正樹立為學生而教,根據學情而教,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啟,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教學要沉下心來咀嚼教材,發現、選取典範語段、欣賞點評;要開掘出藴涵於母語中優秀的民族文化;對課文的主體特點、語言特色應瞭然於胸,還要自我準備好課文的相關知識、背景資料,條件允許的情景下,學生能自我收集信息最好。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信。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一樣角度,採用不一樣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本事。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語文教育專業個人實習總結 篇3

讀《雪兒》真的愛雪兒,也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用受了傷的雪兒與“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獨特,孤獨的“我”許久不再孤獨,與雪兒同時好起來,飛向藍天。這也許就是人與大自然的一種融合吧。

讀這篇文章,我不知道“我”的年齡,但從文中可以想到“我”年齡不是很大。從“我的腿跌傷了。爸爸、媽媽每天要去上班,家裏就只剩下我一個人。冬天過去了,我多麼嚮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很明顯可以讀出“我”的爸爸、媽媽真的很忙,以至於無法照顧“我”,從後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我”能夠照顧雪兒,可以看出“我”雖受傷在家,卻還能夠在家中照顧自己,這種獨立也會給學生一些啟發。不過這一點,可讓人擔心的。因為假如“我”是個未成年人,其爸爸、__的如此做法是一種違法,在西方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未成年人是不能一個人在家的。但“我”的這種經歷也是美的,“我”把精力獻給了雪兒,其實就是獻給自己,這是理解爸爸、媽媽收穫到的一種幸福。

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多麼的忙碌;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用心良苦。“我”的爸爸沒有直接告訴“我”應該怎樣面對跌傷,而是用那隻“信鴿”來傳達父親那種特別的叮嚀。爸爸給“我”帶回一隻受傷的白鴿,爸爸和“我”給它洗澡、敷藥,爸爸對“我”説信鴿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文中寫“爸爸”有五個動詞——給、帶、撿、洗、説,這五個詞改變了“我”,讓“我”的注意力從此轉移了,讓“我”懂得了“關注”,讓“我”有着美麗的期盼,終於有一天“我”為雪兒歡呼了,這種歡呼其實就是“我”的自我歡呼,這種歡呼,“我”的爸爸、媽媽都能看見,這種歡呼屬於這個忙碌而極具愛心的家庭……

也許我們無法讓我們的學生理解這一切,但老師從這些方面認識這篇文章,我想在引導學生閲讀中,也會自然滲透這種特殊的“愛”,特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閲讀,學生如果邊讀邊想,也會在無形之中,把這種“愛”轉移至自己的心中。

“理解”文中爸爸的行為,其實就是引導三年級學生初步學會思考,通過“我”對雪兒的所為,思考如何自主面對生活。這個單元三篇文章編者意圖就是通過母語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即引導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懂得面對困難、挫折,這是母語給予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之文。這一課,“我”的行動,其實是讓自己健康成長的最好的藥。用“自己愛的行動醫治自己”這是非常美的,因為這裏“自我的祝福”。

這篇文章以輕鬆、快樂的語調來讀,真的是一種享受。我在辦公室中輕輕地讀着,我在課堂上輕輕地讀着,輕緩的聲音,帶着美好的祝福,就能把學生帶入到人間天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gerenfanwen/zl7jo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