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 >

採礦專業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精選3篇)

採礦專業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精選3篇)

採礦專業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篇1

即將走過20xx年,再回首,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穫亦多。這一年以來,我在兩位部長和主管的幫助以及同事的配合下,完成了本職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各項事項。作為一名採礦技術員,我1-10月份主要負責1368平硐、1343平硐、1380平硐、1337平硐、1362平硐的技術設計和日常現場管理工作,11月份至今協助主管工程師做副斜井的採礦技術設計與日常管理工作。在此之間我深入井下各個中段和採場,每週下井滿勤,加強和採場工人的溝通,保證技術工作不拖生產的後腿,處處走在生產的前面,為安全生產出自己的微熱。現簡要回顧總結如下:

採礦專業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精選3篇)

今年從開始上班一直從事井下采礦一線生產工作。 一年以來,協助井口解決生產施工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配合月底測量驗收人員對各項工程進行檢查驗收把好質量關。每個月18號編制所管轄井口的下月生產計劃。配合其他專業相關技術工作。做好所管轄井口各個巷道的鑽孔驗收和礦巖編錄工作。

1368平硐、1343平硐、1380平硐、1337平硐、1362平硐的開採中,在師傅與主管領導的幫助和培養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工作,對礦房採礦工藝與生產工藝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並在實際工作中學到很多采礦知識。對於 1368平硐、1343平硐、1380平硐、1362平硐礦體的開採,根據礦體的賦存條件,採用的是空場採礦法中的房柱法與無底柱房柱法進行分採分運,此採礦法留規則礦柱,間距 4~6米,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按採礦方法的要求進行施工,從裏到外的順序進行回採,在先採礦體下盤圍巖,在壓礦體進行分採分運,降低礦石損失。

自從事採礦工作五年以來,我認真遵守本崗位的職責,努力學習各種採礦方法的回採工藝及操作施工技能,不斷提高技術素質,嚴格按設計要求及工藝要求進行回採、支護、等工作,努力降低礦石的損失率和貧化率,搞好文明生產,認真遵守勞動紀律,服從分工,積極工作,為採礦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點的成績,但也存在好多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夠,專業技術的自學能力還不夠,與領導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還存在創新意識不強,思想懶惰,工作有時候驕傲自大、自滿,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認真總結經驗,客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1、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和價值,正確處理苦與樂,得與失、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係,堅持誠實敬業,錘鍊和提高自己工作能力。

2、業餘時間多看一些專業技能的書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3、配合地質組做好深部探礦工作,瞭解 礦體的走向、厚度、傾角等基本情況,為後期做好採礦設計作準備。

4、只有跟蹤跟現場才能學到過硬的知識。做到理論、實踐相結合,活學活用。需認真學習有關礦山的法律、法規、規程、標準及技術規範。對自己的事業認真面對,並做到今日工作今日清的心態,而且積極深入實踐與工作中;力爭取得好的成績、得到領導的認可,為建設現代化的礦井、為平安和諧年儘自己一份薄力。 隨着深部開拓工程不斷進展,馬上面臨的採礦工作越來越複雜,工作將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識更高更廣。為此,我將更加勤奮工作,努力提高個人技能,為部門作最大最好的貢獻。

採礦專業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篇2

本人,一九九五年七月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採礦工程系採礦工程專業,同年九月分配到本礦務局本礦生產技術科任掘進、設計技術員,20xx年提任技術管理部副部長,分管掘進和設計工作,20xx年提任延深辦公室主任,負責礦井石炭系延深技術管理工作。

多年來始終保持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以高度認真負責、勤于思考、勤於實踐的工作態度,和科學嚴謹、指導生產、服務生產的.工作作風,大膽開拓,勇於創新。多年的工作實踐鍛鍊了我的能力,磨練了我的意志,使我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顯著提高,受到同志們的一致好評,也得到領導的認可,多項科技成果受到礦和集團公司的表彰,多次被評為礦科技明星、勞動模範,20xx年榮獲集團公司總經理特別獎,20xx年獲集團公司優秀人才稱號,20xx年獲本市技術創新能手,20xx年獲本市技術標兵,20xx年獲本市青年人才稱號。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開拓和設計等技術管理工作,全面負責我礦的機掘、普掘共計十八個作業頭,壓力是較大的,工作也是繁忙的,但也是相當充實的。為儘快熟悉業務,我一方面仔細翻閲圖紙資料,一方面深入井下看問題、量數據,同時虛心向有關領導和同事們請教學習,很快掌握了我礦的生產佈局,能夠得必應手地完成本職工作,總結過去,我認為要想當好一名技術人員,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只有在思想上提高了認識,才會變被動接受任務為主動思考問題,才會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細;其次是要善於思考,思考方法要正確,要用理論去認真分析問題的原因、後果,思考內容要全面,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問題的關鍵;第三,要勤於實踐,沒有實踐,那思考只能是空想和紙上談兵,終究是不踏實的,是經不住實踐檢驗的;第四,設計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根據客觀實際,開拓思路,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優化,任何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式的設計都不能成為最佳方案,特別是對我礦相對較差的地質條件,更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準確瞭解掌握地質資料和周圍採掘狀況的同時,考慮掘進、準備、回採期間的設備運輸及正常運轉空間,既要使生產過程中工作面便於管理,又要考慮煤炭回收率,設備利用率等,同時還必須瞭解回採準備過程中井巷及峒室的使用情況,並從通風角度、運煤角度、工作面施工安全角度對設計作嚴格的審核,力求各生產系統簡單、合理、經濟;第五,掘進工作關係到全礦井整體規劃和科學合理開發煤炭資源,是採掘正常合理銜接的關鍵,必須及時編排切合實際的生產計劃,並適時地根據礦井開採現狀,規劃礦井發展方向,分析礦井開拓煤量、準備煤量、回採煤量協調配置,編制礦井遠景規劃。總之,掘進工作是採煤工作的保證,正確合理的井巷開掘,才能為準備工作、回採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保證多出煤出好煤。

任技術管理部副部長,分管掘進和設計工作期間,我一方面對大大小小的設計,每一份井巷開工施工通知單,以及每一份技術規程、措施上嚴把技術關,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多項科技成果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任延深辦主任,負責礦井石炭系延深技術管理工作以來,面對礦井煤系延深的巨大工程,面對新成立的機構組織,面對專業基礎參差不齊、從各個單位抽調來的從未搞過設計工作的同事,面對礦井建設陌生而繁雜的業務,我一方面積極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主動給同事們講解技術管理的重點要點和方式方法,從礦井的總體佈置和採掘現狀,到設計圖紙、施工圖紙的理解分析,從現場資料的收集、問題的提出,到技術文件的製作等等,努力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從紀律上、制度上嚴格要求,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志的工作積極性,努力打造一個強有力的戰鬥整體;同時不斷學習和請教他人,力求掌握礦井建設的各項業務,達到礦井延深工程順利進行的目的。

工作以來,具體成績簡述如下:

一、參與組織了錨索支護新工藝新技術的試驗與推廣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尤其是在地質構造帶和受採動影響嚴重、礦壓明顯的巷道支護中,以及大斷面切眼、峒室,綜採工作面撤架機道頂板的控制中為安全生產提供了有效保障,形成了完善的錨索樑支護體系。同時積極總結,理論聯繫實際,客觀地分析了井巷受力和錨索的支護機理,撰寫了《錨索支護在大斷面切眼及撤架機道中的應用》論文及相關材料,20xx年參與集團公司科技進步評選中,榮獲集團公司總經理特別獎。

二、在礦井生產設計中敬業務實,勇於創新,成績突出。多項合理化建議為我礦節資降耗上千萬元;優化設計提高資源回收,創造煤炭回收價值20xx萬元,榮獲集團公司“優秀人才”稱號。

1、合理設計了14-3#8702工作面,提高可採走向長度200米,提高回採煤量5.8萬噸,加上合理設計了14-2#8908工作面,提高可採走向長度100米,煤量4.4萬噸,創造煤炭回收價值20xx萬元。

20xx年,針對14-3#8702工作面順槽掘進長度和圈切位置,設計和掘進過程中引起爭議,保守常規方法認為與上覆14-2#8702採空區對齊內錯可靠為好,但我在認真分析了地質情況的基礎上,認為14-2#煤層到14-3#煤層的層間距約18米,14-2#煤層所遇落差17米的斷層按傾角延伸到14-3#煤層可能推遲揭露長度200米,考慮到工作面可採長度有限,搬家準備一個工作面確實不易,在此基礎上設計5702巷長1730米遇斷圈切。在巷道掘進1736米遇斷後,工作面50米範圍頂板破碎,壓力特別大,產生裂縫數條,部分人員認為應退開切眼,而受地質條件的影響,退開切眼需退出50多米頂板破碎區和外邊30多米煤層自然坡度達12度的範圍,共計長度100米,為此,我於8月10日組織有關人員現場勘查,分析了頂板情況,認為頂板壓力大、頂板破碎因臨近斷層所致,結合我礦錨索樑支護的成功經驗,及時制定了採用加密錨索掛長、短工字鋼樑支護巷道,並在斷層處架鋼棚5架鎖口開切,在切巷及開幫範圍貼巷幫打錨索樑以防開幫後頂板垮落的整體支護方案,支護完成後,實現了順利開切,此後,我又多次落實頂板變化情況,在切巷及尾車場開幫段增加支設帶帽木點柱一排,最終實現了順利開採。

2、合理完成了14-2#21109巷小窯起底部分充填方案,使施工工序簡單、安全經濟。

20xx年初,面臨21109巷受小窯破壞,起底兩處,長達80餘米,寬4.8米,高達5.5米,人員設備進出、綜採設備穩裝和回採推進困難的情況,大夥提出常規的開幫充填方案,但開幫充填需在原4.8米寬的巷道兩幫分別開幫1.0米到1.5米,開幫後巷道垮度將達到7.0米到8.0米,除至少在左右兩側開幫處頂板各支設一排錨杆、護幫各支護兩排錨杆掛尼綸網外,根據常規還需增加至少兩排錨索掛工字鋼,為保證回採時超前支護和端頭支護的安全,還需採取左右開幫處各支設帶帽木點柱一排,其材料設備的投入加上人員施工的投入是相當大的,更主要的是安全上無法保證。在此基礎上,我開擴思路,大膽提出在起底段空中搭設無腿棚,強行穩設皮帶,利用二切出煤充填起底部分的方案,並指導掘進二隊順利完成了皮帶穩設,先期用70對無腿棚環、70根大料在起底段空中搭設無腿棚,用木板搭設臨時行人過橋,在大料棚樑上穩設皮帶架子,保證皮帶的正常運轉,並在皮帶上自行設計安裝了缷煤裝置,從外向裏邊完成充填邊逐步推移,最終完成全部充填,充填完成後,所有材料全部回收。整個充填過程操作簡單,充填結果安全可靠,現已安全採出。本方案解決了開幫充填帶來的支護空間大、安全上不可靠、支護費用高等缺點,不僅節約材料費用達5萬多元,節約施工費用20多萬元,而且為施工及回採頂板管理創造了安全環境。

3、及時提出81105的圈定方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鑑於14#51103巷見斷,81103工作面不能正常接替,雙高隊無接替戰場的情況下,及時提出改變工作面佈置方法,利用已掘完工的21103作21105巷,增補51105巷圈定81105的方案,不僅減少了巷道廢置,而且解決了雙高隊的接替問題。

4、大膽提出簡易煤眼鎖口設計

根據311盤區東翼工作面順槽煤眼的用途特點(僅擔負出煤,上方無運輸任務),我在51121、21123、51123、21113四順槽煤眼的設計中,改變原煤眼鎖口開幫、砌牆、上樑、灌漿的繁瑣工序,在煤眼掘出以後,根據現場條件,設計用槽鋼腿代替砌牆支撐井字樑,兩邊各架鋼棚五架支護頂板並防止井字樑鬆動,在頭順槽煤眼下口灌漿,尾順槽煤眼下口用道木背嚴的方式,簡化了鎖口工程,大大縮短了工期,原做一個鎖口工程約需15天,現加工好的鋼腿鋼棚僅用2天足可安裝完畢,同時減小了勞動強度,節省了材料.經濟效益明顯,每個煤眼工資費用節省5萬元,加上材料費用、運輸費用近萬元,合計節省費用24萬元。

5、合理設計優化了小窯鑽探方法,使鑽探可靠合理,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

我礦井田內小窯眾多,濫採亂掘現象嚴重,給正常的工作面佈置和採掘活動帶來相當大的困難。掘進工作面隨時都有與小窯貫通的危險,導致不得不採取先探後掘有措施,嚴重影響掘進有速度,而且由於小窯巷道的隨意性大,無較為清楚的現狀,鑽探又客觀上不可能將鑽孔布及整個探測範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用最少數量的鑽孔,獲得較為準確的探測信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掘進的影響,避免貫通事故的發生,是礦井掘進計劃的完成、生產銜接的實現和生產安全的保證。為此,我在充分考慮煤層自然傾角、煤層厚度、小窯巷道施工方式與我礦不同以及鑽探速度、掘進循環進度等因素的前提下,設計制定了規範的鑽探方法,包括鑽孔的佈置、探掘循環進度,從理論上對巷道掘進前方用最少數量的鑽孔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循環封閉,並與掘進施工循環進度相匹配,對生產安全起到了積極主動的作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三、刻苦鑽研業務,創新性地完成了桁架式錨索樑支護模式的設計應用,解決了我礦、集團公司乃至全煤系統長期困擾的極近距離煤層開採井巷支護問題,降低了支護投入,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支護的安全保障,是井巷支護方式的重大創新。

我礦14-2#煤層厚度0~5.78米,平均3.06米,14-3#煤層厚度0~7.32米,平均2.10米,兩煤層間距0.75~23.85米,平均7.75米,現掘14-3#81102工作面設計走向2850米,傾斜長120米,層間距在中部800米~1200米段為4~5米,其餘均在2~4米,最小2.07米,由於層間距較小,頂板巖性不穩定,以白色粉砂巖、細砂巖為主的頂板變為富含炭質的灰色或黑色,且層理髮育,中間夾雜有2~3層0.01~0.08米煤線,大大降低了頂板的完整性,自承載能力下降,極易導致頂板離層冒落現象,加上上覆14-2#煤層採空區積水、採空區煤柱壓力及小窯破壞範圍的影響,井巷安全開掘成為生產中的擋手難題,客觀的地質條件要求必須採取確實可靠的支護方式,我認識到:錨杆支護雖然對頂板揭露前期控制及頂板支撐能力有較大的改變,但在特殊的地質條件下,支護能力有限,必須採取可靠的加強支護措施;錨索支護雖有錨杆支護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對層間距僅2.0~3.0米的特殊條件,難於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常規的鋼棚支護又有對巷高要求嚴格,工序繁鎖,不能及時跟到工作面,支護質量難以保證,勞動強度大等缺點。經過研究分析和反覆論證比較,最終確定採用桁架錨索樑支護方式解決極近距離煤層開採的井巷支護。即:在錨杆支護的基礎上,按一定間距佈置一根鋼樑,鋼樑兩頭分別佈置一架與巷邦垂直、有一定仰角的錨索,通過預製的孔,用錨索鎖頭將錨索與鋼樑固定,實現兩側由錨索錨固端固定,中間連接成一整體,通過錨索向兩側的拉力及拉力向上的分力共同起作用的桁架式支護模式。同時,我們立足於現用風動、液壓支護機具的改造,設計製作了鑽眼機具的固定方式和改變錨索鋼角線的受力狀態的楔形墊片,成功實現了支護要求。

科學合理的支護模式,關係到我礦乃至兄弟礦井,集團公司乃至全煤系統極近距離煤層的安全開採,桁架式錨索樑支護模式有其它支護無法實現的優點,在我礦的成功試用期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支護投入,提高了支護可靠性,是井巷支護方式的重大創新,值得探討借鑑。桁架式錨索樑支護模式在極近距離煤層開採井巷支護中必將取得良好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其應用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四、立足本職,合理規劃,科學合理地完成了14-3#303、307、309、311和14-2#311、315盤區,以及石炭系開拓延深等礦井大型設計,為我礦多出煤、出好煤,減少安全隱患以及礦井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20xx年實現了礦井從14-2#煤層向14-3#煤層的平穩過渡,並促成了石炭系延深工程的如期開工,為最終完成侏羅系向石炭系的平穩過渡打下基礎。

1、科學合理地完成了14-2#311盤區規劃設計

14-2#311盤區作為我礦主採盤區,雙高隊戰場,投產以來,受小窯侵蝕和大落差斷層的破壞,工作面佈置困難,走向長度縮小,搬家頻繁,回採效率不高。嚴重製約了雙高工作面的生產。

20xx年8~12月,在反覆核實地質構造情況的基礎上,我認真分析構造間相互聯繫及其發展趨向,設計多個方案進行優缺點分析比較,通過論證最終確定最佳方案,實施後效果良好:

(1)、方案及時地對原方案進行了規劃修改,為我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增大了工作面走向長度,減少了雙高隊搬家次數,8112l~81117、81501、81503、81505各工作面可採煤量均在100萬噸左右,315盤區雖受未料及的中部落差5米斷層的影響,每個工作面均需中部小搬家,但從現揭露地質條件分析,不論是採出量還是工作面安全順利開採角度,仍比直接從311盤區巷佈置優越得多,為我礦特別是20xx~20xx年穩產、高產提供了條件。

(3)、設計方案科學合理,有效地避開了桃泊溝村莊煤柱,遠離了小窯火區,減少了無效進尺,保證了生產安全,提高了煤炭回收率,經濟效益無可估量。

14-2#311盤區的規劃設計,最大限度地避開了小窯破壞火區和大落差斷層的影響,開闢了東翼81123~81117雙高新戰場,規劃了同時考慮探採313盤區的315盤區,穩定了20xx~20xx年期間雙高隊的接替戰場,得到了礦及集團公司領導的肯定。

2、設計、完善了14-3#307、14-3#303盤區開拓設計,實踐證明效果良好,實現了礦井從14-2#煤層向14-3#煤層的平穩過渡,為我礦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14-3#303、307盤區作為我礦14-3#煤層的主戰場,盤區接替的重點工程,關係到綜採三隊、綜採一隊的戰場轉移和穩定,由於地質條件複雜,大落差斷層縱橫分隔,盤區開拓方案的優劣直接關係到盤區的安全生產條件、經濟運營狀況和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是將來能否合理開採的前提和關鍵。我在完成全礦井14-3#煤層重新規劃的基礎上,完成了盤區的總體設計,並在施工過程中,帶領技術人員,根據掘進揭露情況,不斷地對原設計進行了修改完善、精化細化,最終達到了合理開拓,實現煤層平穩過渡的目的。

3、完成了我礦石炭二疊系開拓延深方案,為實現侏羅系向石炭二疊系的平穩過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xx年,我們在全集團公司率先提出了延深石炭二疊系的構想,並於20xx年2月設計了延深開拓三個方案,經對各個方案的優缺點進行客觀細緻的分析比較,確定了現用最佳方案,順利通過了礦和集團公司領導的審核,交太原煤炭設計院完成設計。20xx年2月,在太原煤炭設計院完成之後,我們對其方案認真地加以分析討論,對大巷的佈置及施工系統、輔助運輸等諸多問題與太原院進行了協商修改,使設計更有利於施工,有利於將來的安全生產,付諸實施後效果良好,同時,在延深施工期間,我們又在軌道井上車場、迴風道等具體單項工程設計中給予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使工程得以順利進行,為礦井實現侏羅系向石炭二疊系的平穩過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科學嚴謹地完成技術攻關項目,在近距煤層開採工作面佈置及巷道支護中成績顯著,為礦井安全高效的生產創造了條件。科學合理地完成了14#311盤區、14#309盤區通風系統改造設計,為礦井增風降阻、提高安全保障奠定基礎。

採礦專業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篇3

我叫姜濤,於20xx年7月畢業於西南科技大學採礦工程專業,同年至新疆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擔任技術員,分配至屬下維權銅礦參加實習,由於該礦山屬於地質大隊屬下的老礦山,地質條件複雜,礦山技術人員配備不足,開採不規範,礦山井下工程經常是指到哪就打到哪,隨意性特別大,施工難度非常大。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積累經驗,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領導的肯定和讚賞。20xx年,自己已經能獨當一面,開始獨立工作,從採礦設計入手,一步一步的規範礦山的管理及施工。由於礦山地質條件複雜,礦體產狀較緩,礦石硬度較低,頂板破碎,造成採礦作業難度極大。為了更安全的進行採礦作業,礦山經過研究,決定採用房柱法結合留礦法進行回採作業,嚴格控制礦房跨度不大於8m,點柱規格Φ5m,厚大礦體間柱預留礦壁,後期採用中深孔爆破回收。由於礦體產狀50°左右,且,礦石自然安息角大,採下來的礦石在底板損失量非常大,礦山採用水衝的辦法回收底板上存留的礦石。20xx年下半年露天開採Ⅱ號礦體,前期採用潛孔鑽進行鑿巖,由於掘進速度慢,改為硐室爆破剝離,設計掘進4個硐室,最小抵抗線10m,分為四個藥包,總裝藥量1。5t,經過模擬測試,最後起爆後,效果非常的理想。

20xx年,維權銅礦Ⅰ號礦體三中段(1009m)延深,維權銅礦到三中段開始尖滅,西邊50m三中段水平不見礦,經過巷道探礦,所有的勘探線都見礦,見礦還非常理想,最後的地方礦體水平厚度達18m,探礦成果豐碩,增加儲量16。81萬噸。由於本礦山礦體是銀、銅多金屬礦,為公司創造了極大的經濟價值,同時為礦山的服務年限延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0月,維權銅礦新建副井,將Ⅰ、Ⅱ號礦體設計成一個系統,改變以往礦山箕斗井提升人員的不安全狀態。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副井完成了鎖口段掘砌工作,工程質量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

20xx年,維權銅礦繼續Ⅱ號礦體一中段(1089m)的開拓工作以及Ⅰ號礦體的回採工作,在施工過程中也遇到一些難題,東二採場頂板破碎,時常發生冒頂現象,為了保證回採過程中作業人員的安全,我積極出謀劃策,首先從設計入手,將礦房跨度縮小至5m,沿傾向點柱之間距離縮小至4m。然後從現場管理方面進行監督落實,要求安全員跟班監督檢查,及時處理頂板浮石,最後安全的結束了東二採場的回採工作。副井完成井架的安裝。

20xx年,這是我工作以來的飛躍、昇華的一年,在公司及礦區、礦山的關懷和支持下,肩負起副井建設以及Ⅱ號礦體的開拓及採場建設工作,深感責任重大,經過一年的努力,以及同事的全力配合支持,完成了副井233m的所有掘砌工作以及Ⅱ號礦體4個採場的建設工作,全年探礦增儲7。38萬噸。由於Ⅱ號礦體20線西礦體屬厚大礦體,為了更安全回採這部分礦石,繼續沿用沿走向佈置的留礦法已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設計改用垂直走向佈置的留礦法,更好的解決了採礦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間柱回收的問題。同時Ⅰ號井完成了西一、西二、西三採場頂柱下盤鑿巖硐室的100m的掘進工作,為後期回收頂柱及間柱做好了準備工作。在這一年,我不負使命,嚴格遵循公司的指導精神,嚴把安全關、質量關,最後安全高效的完成公司下達的安全目標及生產任務。

經過幾年的施工現場管理,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總結了不少的現場施工經驗,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施工技術。書本的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經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同時隨着採礦施工水平的不斷提升,要求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要跟上形勢,在工作中更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學好新技術,迎接新挑戰。

20xx年,由於維權銅礦東三採場頂板破碎,為了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同時保證礦山採場礦量儘可能的少損失,將東三採場的回採設計進行了更改,設計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分段礦房法,一種是分段留礦法。兩種都解決了採場底板三角存礦多的難題以及礦房跨度大給安全帶來隱患的難題。但經過比較,分段礦房法更具安全性,同時損失量少,保障了回採過程中作業人員的安全,同時也為公司創造了的利益。6月,在公司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調至百靈山鐵礦擔任技術負責工作。深感責任之大,定將以極大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投入到工作管理中去。在百靈山幾個月的工作中,發現這邊的礦體地質條件複雜,礦體變化大,很多地方礦體控制程度不夠,給今後的施工造成極大困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組織礦山技術人員對百靈山的礦體進行了摸底,同時要求地質技術員做一個探礦設計。

由於百靈山3號井礦量突然縮小,造成了3號井生產不正常,為了儘快的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把3號井八中段延深下去,設計兩種方案。方案一:3#豎井反掘。自3#井七中段CM12礦體內掘進2。0m×2。0m盲斜井(後期可以作為八中段西四採區上山用)至八中段水平,從北運輸道掘進至豎井位置,對3#豎井進行反掘。方案二:3#豎井正掘。經過比較,方案一具有安全、對六、七中段生產影響小(方案二影響1個月),開拓速度快(超前一個月)等優點,同時工程也不浪費,因此設計推薦採用方案一即3#豎井反掘方案。目前設計已送公司待審批後即刻進行。由於百靈山礦體整體向西側伏,越往深部,運輸距離越來越大,為了解決三級礦量以及運輸距離大的問題,經過幾天的努力,列出了百靈山鐵礦九中段開拓時間表以及開拓設計,並將井下人力運輸改為電瓶車運輸,大大提升礦山機械化程度,提高了礦山生產效率,為礦山生產提供了保障。

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時補充新知識,不經常進行不間斷的學習和交流,就不能適應企業技術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為此,我利用一切機會參加各種培訓班、技術交流活動。通過各種繼續再教育培訓班,使我始終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慾,同時也讓我本人的專業技術水平不斷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近幾年來從事的主要技術工作的情況,在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的過程中,也使個人的專業技術能力得到了充實和提高。通過從書本上學習、從實踐中學習、從他人那裏學習,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確實有了較大的收穫和進步。成績和不足是同時存在的,經驗和教訓也是相伴而行。我將繼續努力,克服不足,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姜濤

20xx年8月26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gerenfanwen/xzxl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