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祝福語 >安慰人的話 >

朋友親人去世怎麼安慰?

朋友親人去世怎麼安慰?

心理導讀:痛失親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適當干預能幫助居喪者順利渡過悲哀過程,使他們能正視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標。

朋友親人去世怎麼安慰?

一、國內心理專家的經驗

1、居喪的“休克期”,更需要支持

居喪之初為“休克期”,居喪者多處於麻木狀態,此時應與居喪者建立支持關係。居喪者 在經受了難以承受的打擊之後,往往無力主動與人接觸,因此必須動員他的親朋提供具體實用的幫助。居喪者在此特定狀況下往往難以對關心和安慰作出適當的反應 或表示感激。照顧者萬萬不可因幾次拒絕而放棄。持之以恆,將會使居喪者大為受益。若能陪伴在其身旁,輕輕握住他的手,或保持其它的身體接觸,不僅使居喪者 感受到他並非獨自面對不幸,還可以幫助他保持與現實世界的關係,不致完全關注故去的親人。

在居喪的幾周或幾個月之後,這種接觸和支持將再度成為幫助居喪者的重要手段,因為往 往要到那個時候,失去親人的現實影響和真正意義才顯現出來,對居喪者來説這又是一次重大打擊。必須看到,失去親人僅僅是居喪者應激的一個部分,他將面臨的 還有料理後事、通知親友、處理遺物等,這些都會觸發進一步的情感反應。因此,雖然在心理學上鼓勵情感表達在治療過程中是一個重要部分,但不宜過早,以免使 居喪者完全崩潰,無力去應付各種事務,並因此使居喪者在整個居喪期為自己貼上一個無能的灰色標籤。有時,需安排親友暫時接替居喪者的日常事務,如代為照看 孩子,料理家務。必要時還需提醒居喪者的飲食起居,保證他們得到充分的休息,幫助他們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等。

2、宣泄和追憶的正面價值

居喪者往往不願正視與死者關係中消極的一面。此時可告訴居喪者,處理好與死者有關的 消極情緒,將有助於發現他們關係中值得永遠懷念的一面。還有些人不願放棄憤怒或其它強烈情感,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與死者之間惟一的紐帶。這種情況下應告訴 他們,消除不恰當的情緒可使他們更真切、更清晰地回憶死者。內疚也是較難處理的一個問題。

內疚感起源於居喪者感到自己有些事做得不如人意,愧對死者。在心理危機干預中,要讓 居喪者表達出內疚感和引起這種內疚感的想法、行為、事件,可幫助他們分析,是否已盡了最大努力,同時要就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是否恰當、是否現實加以分析和討 論。必須讓居喪者懂得,他們是凡人,會犯錯誤,在與人相處中也不可能盡善盡美,讓他們學會原諒自己,以積極的方式消除內疚,改變不現實、不合理的信念。

至親近友的故去,會帶來一系列變化,那些繼發的喪失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別是當繼發的 喪失表現為一種無形的或象徵性的喪失時。例如,喪子的父母失去的不僅是孩子,同時還有為人父母的角色,有的是同時感到失去了自身的一部分。對這些父母來 説,必須就對孩子所懷有的夢想、希望、期待加以適當的處理後才能健康地適應失去了孩子的生活。

有時,居喪者會有一些對死者想説而沒能説的話,想做而未能做成的事,此時必須鼓勵他們表達出來,在治療者在場的情況下,讓居喪者大聲説出這些未盡之言、未了之事,對他們大有幫助。(文/心靈花園 )

二、國外心理專家的建議

當我們接到消息,説某個認識的人死去時,隨着心思快速活動,我們會經歷種種反應。那 可能是震驚、憤怒、歉疚,或是一種深刻、拉心扯肺的傷痛。當這些複雜的感受從心中劃過,我們會開始想到逝者的種種,為他們哀痛。想要做點事情——任何事情 ——來撫平這樣的痛苦。但不幸的是,我們通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1、不要遲疑 儘快聯絡

最最重要的,是儘快和遭此打擊的人聯繫上。對喪親者人來説,第一時間的接觸,是他們得到支持的最重要因素。收到喪親之痛的人會從他人那裏得到力量和支撐,就像植物依

靠陽光而得以生存、茁壯。我們必須伸出援手,喪親者才能夠從我們身上得到力量。

如果距離不成問題,就應到場,倘無不妥,就立刻去探視喪親者。當然,有時候兩地相隔,這是辦不到的,若是如此,那就打通電話或寫封信去慰問,不要遲疑。

2、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

每次有親人過世,來安慰的人總會讓我們驚訝。他們總是我意想不到的人。起初,我會對 某些近親好友感到失望和不滿,因為他們竟沒有在我悲傷的時刻有所表示。後來我才知道,我的悲傷會讓那些關係特殊的人手足無措,而真正來的人則比較適合幫 忙。關係密切的朋友往往悲不自抑,內心猶豫,而未能到喪宅走動。他們幫不上什麼忙,反倒是不由自主上門來弔唁的人,更能有力地為喪親者打氣。

因此,你必須聽從內心的召喚,以確定是不是要去安慰人家。

英文字的“安慰”(comfort),是由兩個拉丁字根“com”和“fortis ”組成的,意識是“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親友過世時,喪親者強烈地需要安慰,而最親近的家人卻往往無法當彼此的後盾,因為自己也悲不自勝。

有時候關係較為疏遠的親友——在這種場合不算核心要角的人——反而能付出援助、能量和氣力,這常常是那些心力耗竭的至親所拿不出來的。

例如,幼子罹難,為人父母的受到如此打擊,要想彼此扶助,常常難乎其難,他們也許不但不相互扶持,反倒拖拽住對方,往下拉扯。一位社會助人者將這種情形比擬為兩根彎曲的棍子,彎曲的部分就是它最痛苦的部分,支撐不了任何人。

一位兒子去世的父親説道,當他度過了還算不錯的一天,快要重見天日了,太太卻往往還在窒息的邊緣苦苦掙扎。狂暴的拉扯會把快要脱困的人拉下來,引起怨憎,依次又產生憤恨、歉疚和無數負面的情緒。

因此,我們先別以為對方家裏人那麼多,而自己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對於喪親者來説,外來的協助是極為寶貴的,温柔地伸出援手吧。

3、最有效的方式--擁你入懷

再多的鮮花,再多的膳食和慰問卡,都無法取代你個人的同在。心中的温暖,一種特定的慰撫作用,只能在人與人的接觸中產生。伸出手來温暖地觸碰,被堅實的臂膀擁入懷中,一同落淚,都格外能夠撫平悲傷。

我婆婆葬禮的那一天,一位侄兒帶給我的肢體接觸,讓我明白這種身體帶給心理的支撐的 重要性。那是一個酷寒的十一月天,氣温不到華氏十度(攝氏零下四十度)。定居在加州的丈夫和我,身上只有最單薄的衣物,我穿一件質料很輕的外套,我丈夫則 是平常上班穿的西裝。蕭索的墓園裏,冷風呼嚎着,大地冰封,我們下了車,腳下吱吱嘎嘎地響。

侄兒大衞為我們開車門,我們下車,他沒有走開,反而把大衣拉開來,張開手臂將我們拉向他的身體。大衞塊頭很大,很輕易地把我們擁入懷中,用大衣阻擋寒風。我們並立着,一直到葬禮結束。

每次講起這件事,我沒有不為之哽咽、熱淚盈眶的。最重要的並不是大衞的體温給了我們温暖,而是他那雙臂膀帶來的庇護,還有那份細心體貼感動了我們夫妻倆,讓我們的哀痛好過了點。

當最需要的時候,不同輩分的人相互伸出援手,我很感激那些時刻和記憶。

4、喪親者應享的權利

別讓我做任何我不想做的事情.

請讓我哭泣

請讓我講述逝者過世前發生的事

彆強迫我匆促的做任何決定

即使我的行為變得怪異,也請有點耐心

請讓我看到你也是同樣的難過

我在動怒的時候,不要漠視

不要盡跟我講些客套話

請聽我説

我若有冒犯,無禮和不夠體貼之處,請多包涵。

無論發生什麼,讓我們一起祈禱。

5、化解這世上的不幸

卡爾.孟寧格(carl menninger )曾説,我們的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化解世界上的不幸。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會提供這麼做的機會。有時很花力氣,有時卻輕而易舉,有時是在葬禮時用大衣擁着自己的親屬!但是很多人卻因怠惰、害怕或自私而裹足不前。

幫助一位遭受喪親之痛的人,就是在化解這個世界上的不幸。那可能會耽誤你的計劃,打亂了你的行程的安排,但是幫助別人是件很有價值的事,這便是給你的犒賞。

羅伯.温寧嘉在《希望的禮物》(a gift of hope )一書中,談到了如何從打擊和心碎中熬過來。他採訪一百多人,想明瞭他們何以能禁得起生命中重大的悲劇事件。結果有個重要的發現:那些人總是記得某個扶助他們、並且帶來希望的人。

露薏絲.卡柔(louise carroll)於《安慰》一文中也寫道關於哀傷的人,“雖然看不出他眼中含着眼淚,但是身體上的觸碰和愛的關懷一定讓他的內心為之温暖。往後,他也許記 不得當時人家説了什麼,但他將會記住那份温暖和親近。那將會有一層愛的油膏覆蓋在他的悲傷之上,幫助他度過艱難的時光。”

愛的油膏要怎樣才能創造出來呢?只要真心關懷,有助人的意願、傾聽的雙耳、誠摯的祈禱,和儘可能到場與他們同在。

初接觸到喪親者,要對他們開口説些什麼是很難的,很多人會迴避他們,因為想不出該講 什麼話才適當。似乎沒有任何話語和措辭是對勁的。但是用不着那樣,你只要講出心裏的感受就可以了。聖艾修培裏曾經寫道:“唯有帶着真心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正 確,光憑肉眼是看不到要點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會隱藏自己真正的感情。當我們詢問一位痛失所愛的人最近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 可以。”我們要越過這些刻板的答案,探出真情。

6、我們與你同在

有時候擁抱或握手所能表達出的切身感受,要比話語來得好。我常問那些喪親者,什麼是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訊息,他們總是一再地説,那時人家講了些什麼話都不記得了,但是那天來到家裏的人,他們總都記得。

到喪親者家中弔唁時,態度要委婉坦然,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指從憐憫進入到感同身受,是用一種温厚的方式對他們敞開胸懷。這意味着要把個人的憂慮和需要擱一邊,完全把自己騰出來,與喪親悲痛之人“同在”。

表達同情通常是什麼話也不要説。我看到一位牧師的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位牧師來到逝者的牀邊,和親屬們一起禱告之後,便進到客廳,脱下外衣,解下領帶,然後在一張搖椅上坐下,一言不發。

我們安寧療護的義工一看到那位牧師坐鎮下來,便明白自己該做的已經告一段落,不必再逗留下去。牧師會照料逝者的妻子,一直到其他親屬趕來。他並沒有説什麼話,但整個屋子都能因他的存在而感受到那份悲憫。

我叔叔過世的那天晚上,情形也與此類似。一位年輕人前來弔唁,自稱是我叔叔十年前中學教過的學生。他説我叔叔是個好人,一位很好的老師。之後他就在屋內的角落坐下,整整逗留了四個小時。

到最後,那位年輕人默默地跪在叔叔的靈柩旁邊,之後才辭去,我叔叔一家人和我都感動得説不出話來。那麼漫長、悲傷的四個小時裏,那位年輕人什麼話也不必説,他的同在勝過千言萬語。

附錄——

不得體的客套話

人們在內心不安或講不出話時,通常會説些陳詞套話。我和很多有過喪親之痛的人談話得知,當一個人剛剛失去所愛時,最不適宜向他們講些客套話。老掉牙的客套話太做作,太沒有意義,一點都幫不上什麼忙。事實上,那會讓哀慼的人覺得不被人瞭解,更感到孤單。

請不要説:

時間會治療一切。

看開點吧。

你心愛的人已經上天堂了。

老天決不會讓我們承受不了的。

請你節哀。

你的感受我能瞭解。

一切都會沒事的。

如果有什麼我能幫得上忙的,請儘管説。

請改説:

你一定感到這樣的痛苦沒有止境。

這種痛苦實在太令人難以承受了。

你心愛的人已經解脱了,但我知道你還很痛苦!

你一定覺得非常的苦。

請你盡情地哭吧,沒關係的。

我好擔心你,真不敢想像你現在的感受。

我能為你做什麼嗎,請告訴我。

我明天再打電話來,看看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

標籤: 親人 安慰 去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fu/anwei/wyvp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