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範文

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範文

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日,這一天值得我們紀念。紀念抗日戰爭有哪些朗誦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迪。

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範文
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剛剛過去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這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盛大節日。

列寧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

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清楚的記得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爭使中華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奇恥大辱,使中華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裏越陷越深;三十多年後,“九一八事變”打破了瀋陽城的寧靜;“七七事變”的戰火硝煙瀰漫在盧溝橋畔。曾經創造了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東方大國失去了原有的尊嚴,整個中華民族處於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從心底發出一聲怒吼:起來!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它義無反顧地扛起了抗日民族戰爭大旗,指出了“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實行全民族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熱血青年站出來了!他們激憤地奔走在大江南北:“以華北之大,卻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他們高呼慷慨激昂的抗日口號,以共紓國難的大無畏氣概,站到了時代的前列,使全民族抗日救亡的風暴,迅速席捲了中華大地!

愛國官兵站出來了!他們高呼“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從馬占山到馮玉祥,從張學良到楊虎城,從東北義勇軍的抗日烽火,到西安事變爆發,最終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全民族抗戰開始了!從平型關大捷到台兒莊戰役;從東北抗日聯軍到長城喜峯口憤怒的大刀,讓無數日本侵略者得到了應有的下場!正是由於中華民族的團結一心,正是由於中華民族有數不清的楊靖宇、左權、張自忠……中國人民才最終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這場戰爭已經過去整整60年了,但是,我們怎能忘記南京大屠殺中被毫無人性的侵略者殘殺的30多萬同胞!怎能忘記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付出的3100萬鮮活的生命!怎能忘記日軍在侵華的半個多世紀裏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和精神創傷!……

今天,我們雖然生長在和平年代,但我們要牢記歷史,牢記五星紅旗是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生存法則。不僅如此,我們還應承擔起歷史責任,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規範自身的言行做起,將這份愛國情感落實到行動中。最後,我願與朋友們共勉一句催人奮進的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篇2

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有個老人叫歷史,你們聽他又在給我們講故事了,這次他要把我們帶回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段用血與淚澆灌的歷史……

1937年,面對一年年的國土淪喪,滿耳是大眾的嗟傷,我中華熱血兒女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熊熊烈火,只恨不能與日寇同歸於盡,便是死,也要有鄧世昌般與艦同沉的英雄氣概。反抗日寇殘暴統治的鬥爭愈演愈烈。終於,蓄謀已久的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一聲聲抗戰槍響表達了無數中國人的正義呼聲——哪怕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們依然要抗戰到底,寧死不屈!

於是,更多的為了保衞祖國母親的仁人志士雄糾糾,氣昂昂地奔赴戰場,他們當中有的新婚燕爾,有的初為人父,還有的家中尚有年邁的父母雙親。可是,當在民族生死存亡之時,華夏大地危難之際,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為我們多災多難的母親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只有敬愛的祖國母親的存在才會有親人的幸福安康。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為國家為民族而死就重於泰山,否則輕如鴻毛。”抗戰英雄張自忠將軍如是説。他“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的壯志譜寫了一曲壯美的英雄讚歌。這位曾擊斃了無數兇狠日寇的熱血男兒,在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下,卻毫不退縮,面不改色地沉着指揮部隊向多於自己一倍兵力的敵人衝殺,無奈終因寡不敵眾,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此時,他不但更加堅定了要“力戰而死”的決心,面對越來越多的敵人,他更是用愈來愈猛烈的子彈給予狠狠還擊。甚至在中彈倒在血泊的那一刻,為了不做俘虜,錚錚鐵漢毅然舉槍自戕,壯烈殉國。

“萬古千秋留英名,永遠活在人心中”的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楊靖宇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以“頭顱不惜拋棄,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崇高氣節,率部長期在冰天雪地中轉戰東南大地,威震東北,打得敵人心驚膽寒。最後,在戰友全部犧牲的情況下,渴了,抓一把雪吃,餓了,吞一口樹皮或棉絮,隻身一人頑強地與敵人周旋5晝夜,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壯烈犧牲,時年35歲。當殘忍的日軍將楊靖宇割頭剖腹後,發現他的胃裏除了枯草、樹皮,竟無一粒糧食。楊靖宇就是憑着堅強不屈的革命意志,頑強地和敵人戰鬥到最後一刻。

“偉大壯舉,真可動天地而泣鬼神,中華民族英雄的光榮典型!”——林榮,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鐵娘子。在敵人一次來勢洶洶的掃蕩中,為了掩護主力突圍,甘願留守以迷惑敵人,當血戰至只剩下她一人的時候,她慈愛地撫摸了一下肚中才三個月大的孩子,猛地站立起來,將手槍對準自己的喉部,從容地扣動了扳機,年僅24歲的林榮壯烈殉國……

曾經浸滿了烈士鮮血的壯麗山河啊,那數不清的英魂的主人們啊,生活在幸福的今天的我們該如何感謝你們的恩情!你們拋頭顱,灑熱血,把中華民族的脊樑挺直了,摒棄了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屈戰求和的醜陋嘴臉,傲然直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任憑敵人軟硬兼施,你們就是不為所動,哪怕眼前是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還是寒光閃閃的鋒利匕首。因為你們深知一個有着過硬民族脊樑的人,是恥於出賣自己的人格而苟活的,所以你們從容不迫地選擇死亡,祈求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並用自己的鮮血為這飽經滄桑而今慘遭蹂躪的神聖大地作最後一次祭奠。正由於被你們這種“死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的獻身精神感染,才會有在你們倒下的地方馬上湧現新的抗戰力量的可喜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們當初為了國家人民播下的鬥爭種子,早已生根發芽,迎着敵人更猛烈的進攻,愈顯茁壯,動人……

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這個無數國人日夜盼望的日子終於來臨,我們從不敢忘,這個激動人心的日子是如此的來之不易。面對在物質上比我們優勝許多的強大敵人,中華民族用不可戰勝的凝聚力第一次在對抗外國侵略的屈辱史上劃上濃重的偉大的勝利的一筆,結束了那段中國人任由外族魚肉的不堪回首的歷史,為這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苦難母親擦拭了滿是皺紋的臉上的滴滴血淚,也為她注入了永葆青春的無限生命力,讓她在未來的日子走得更快更穩更遠。

歷史老人將久藏於心的故事説出來後,舒心一笑,並久久地凝視着遠方那隻正在空中翱翔的雄鷹。

夕陽之下,那隻勇敢的雄鷹一次又一次地向廣闊無邊的藍天發起衝擊,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最後,它的身影像一個小圓點般消失在我的視線。

謹以此文獻給在抗戰中犧牲的所有先烈以及懷念他們的人們,希望在和平發展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能夠愈見繁榮,富強!而作為未來的棟樑,我們應該謹記歷史,不忘國恥,紀念先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紀念抗日戰爭的朗誦稿篇3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70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時,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長空定格成永恆。70年後,當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處於一個關鍵時期時,永垂不朽的抗戰精神,又再次令我們憶起那段屈辱的受難史。

70年前的中華民族大敵當前,人們卻能夠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戰勝侵略者。70年後的今天,生活在蜜罐中的我們這一代又能否真正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又能否真正感悟到什麼?

以史為鑑,毋忘國恥。“起來,不願當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威武雄壯的國歌奏響時,你都聽到了民族的呼喊,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嗎?70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們奮鬥的豪情;70年前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雖已完成,但中國人民的愛國精神依然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低首冥思,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來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因為每一次的回憶和查找資料都是一次傷口的撕扯。我無法控制內心的洶湧,當看到那一幅幅記錄着日軍獸行的圖片時,無盡的悲傷和憤慨向我湧來,如野獸般將我吞噬乾淨。

我曾經偶然看到過一些慘絕人寰的圖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個革命老漢的頭顱被架在一段破爛的木樁上,木樁上螞蟻成羣。那位老漢的臉上彷彿掛着輕蔑的笑容,嘴裏還叼着一截煙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溝壑的皺紋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臉上綻放出最偉大的光彩,那一縷英魂永垂不朽……

艱苦的磨難,壓不垮中國人民;殘暴的敵人,只能激發起中華民族誓死抗爭的英雄氣概。“風在喉,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振聾發聵的吼聲,伴隨着黃河的滔滔水聲,流傳至今。這是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誓言,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戰精神生動、有力的詮釋和展現。

看!國難當頭,英烈輩出。從楊靖宇,趙一曼到齊白石,梅蘭芳……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生活名流,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愛國之歌。拋頭顱,灑熱血。當打完最後一顆子彈時,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當被敵人圍困於河邊時,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

壯烈浩氣長存,公道自在人心。歷史女神高懸天際,如今,她扇動翅間清風,吹散迷霧,還長眠於九泉之下的中華英烈們以公道,令他們的英雄事蹟永載史冊,萬古流芳;令他們的名字永遠在中國人的心扉上熠熠生輝。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我以我最深最真的筆觸,走過時間的滄桑,空間的遼闊。我想令人們回憶起70多年前那場悲壯激越、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鬥爭;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迸發出的神奇力量。我們紀念這場戰爭,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着眼於未來。歷史是不能忘記的,忘記意味着背叛。這段歷史,本應滲入我們的血脈,合成在我們的dna中,成為子孫後代與生俱來的記憶。就像一個永遠醒着的傷口,以一種永遠無法迴避的痛楚,時時提醒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中華當自強!

70個春夏秋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已70週年了,由此而激發出的愛國主義熱情在神州大地上激盪,在華夏兒女心中湧流。“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當前,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應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這個大局,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之動力,熱忱報國之行動。就讓我們飛揚的青春和年輕的生命在為祖國強盛而奮鬥的過程中閃耀出奪目的光彩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zy9g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