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南禪寺導遊詞(精選5篇)

南禪寺導遊詞(精選5篇)

南禪寺導遊詞 篇1

始建於南朝549年的江南名剎—南禪寺,初名護國寺,唐咸亨年間改名靈山寺,至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1年)稱為南禪寺。京杭大運河在其1794公里的全程上,唯獨到無錫穿城而過,而自南禪寺起到清名橋僅長1.5公里的“水弄堂”,保存吳越古風最為完整,又是這一“瑰寶”中的“明珠”。

南禪寺導遊詞(精選5篇)

古運河依傍着南禪寺流淌,形成“江南最勝叢林”(明代對南禪寺的讚譽)寺、塔、河珠聯的特有風姿。南禪寺內的妙光塔,建於北宋(1120xx年),由宋徽宗賜名“妙光”。塔為七級八面樓閣式內木外磚結構,高43.3米,塔基為青石須彌座,檐角懸掛鐸鈴。舊時無錫城裏沒有高樓,城外都是田野,據説在幾裏以外都能聽到鈴聲。

南禪寺現在已經成為一座文化商城了,圍繞寺廟四周,設郵票、錢幣、花鳥、古玩市場,配以小吃、茶館等,吃、住、行、遊、購、娛,樣樣都有。白天可遛鳥、賞花、淘物;晚上,寺、塔上的燈亮了起來,沿運河的那一片也熱鬧了起來。

南禪寺導遊詞 篇2

南禪寺雖然不大,但香火旺盛,沿無錫古運河而建的歷史街區與寺廟相連,寺內的妙光塔在一片粉牆黑瓦的建築中很是顯眼,是這一帶的地標。在寺廟禮佛完畢後,你可以到附近逛街吃美食,這裏的夜景也值得一看。

南禪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後代屢有興廢,現在看到的寺廟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重修的。

寺廟的大門在最南端,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僅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幾座建築。東側的妙光塔高7層,在塔上看底下仿古建築連成一片的屋頂,眺望南邊古運河畔的南禪寺碼頭,依稀有一幅古運河畫卷在眼前展開的感覺。寺廟大門東側的南禪寺素食館有素齋吃,可以點外賣帶走。逢佛教重要節日,南禪寺會舉行法會。

南禪寺周邊形成了商貿區,小吃、古玩市場、花鳥市場、書城應有盡有,可以逛街淘點小玩意。小吃和無錫多數旅遊景點差不多,臭豆腐、無錫排骨、烤雞翅都有,出南禪寺是南禪寺步行街,往東走幾步在寺廟隔壁就有一家穆桂英美食,被一些遊客稱為“參觀完南禪寺一定要去吃一下”的地方,主營糕點和小吃,玉蘭餅、青團、小籠、粽子都不錯。

每當夜幕降臨,南禪寺和古運河邊的老宅子亮起了燈,老宅子上掛着的一串串紅燈籠倒映在運河裏,漂亮的夜景吸引了不少長槍短炮。建議一定要沿運河散散步,或者到南禪寺碼頭坐遊船遊覽清名橋古運河景區。運河水上巴士(即遊船)平日13:00-20:30,節假日9:00-20:30,每隔30分鐘發一班船,由南禪寺碼頭向東南行駛到水仙道院,再折回南禪寺碼頭,全程共停站12次,每站5元。

坐在遊船上,從南禪寺碼頭到跨塘橋一段見到的是時尚老建築,陽春巷商業區。從跨塘橋到清名橋是精華部分,被稱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由老房子改造成真正的歷史街區,可以發現許多臨水的美人靠、小露台。建議坐遊船到水仙道院下,然後步行回南禪寺碼頭,有興致也可以拐到陽春巷逛逛,如果累了,那麼可以乘坐往來於跨塘橋和清名橋間的電瓶車,車費5元。

南禪寺導遊詞 篇3

南禪寺,位於無錫南隅、古運河畔,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於梁武帝太清年間,規模宏大,南朝名寺無與倫比,號稱"江南最勝叢林"。妙光塔位於寺東側,高43.3米,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距今已逾千年。

古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檐角懸掛銅質鐸鈴,有"十里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無錫八景之一。 改革開放後以寺興市建成了十二萬餘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市場--南禪寺文化商城。商城北部為仿明清風格建築羣,南部為仿宋風格古建築。商城中妙光街已被無錫市政府命名為無錫市旅遊街,是4A級旅遊景點 。

古運河依傍着南禪寺流淌,形成“江南最勝叢林”(明代對南禪寺的讚譽)寺、塔、河珠聯的特有風姿。

南禪寺內的妙光塔,建於北宋(1120xx年),由宋徽宗賜名“妙光”。塔為七級八面樓閣式內木外磚結構,高43.3米,塔基為青石須彌座,檐角懸掛鐸鈴。舊時無錫城裏沒有高樓,城外都是田野,據説在幾裏以外都能聽到鈴聲。

南禪寺現在已經成為一座文化商城了,圍繞寺廟四周,設郵票、錢幣、花鳥、古玩市場,配以小吃、茶館等,吃、住、行、遊、購、娛,樣樣都有。白天可遛鳥、賞花、淘物;晚上,寺、塔上的燈亮了起來,沿運河的那一片也熱鬧了起來。

南禪寺導遊詞 篇4

南禪寺垃於無錫南隅、古運河畔,高高的妙光塔向人昭示,南禪寺就在眼前。據縣誌記載:南禪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剎。舊稱“樑溪豐大剎,首惠山,次南禪”。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高僧輩出,後人又稱“江南*勝叢林”。

南禪寺歷經風霜,迭廢迭興,但總體來説,幸運大於不幸。北宋天聖年間重建,宋仁宗賜名“福聖禪院”。“八年以後,宋仁宗又為與南禪寺相對應的北禪寺賜名“壽聖禪院”。同一皇帝,給錫城兩寺院,賜以“福聖”、“壽聖”之名,這是無錫佛教界引以自豪的幸事特別是南禪寺賜福有福,經歷代修復,面目一新。可見那天王殿,殿身輝煌,香火鼎盛;妙光塔,塔尖矗天,氣勢不凡;五戒堂,堂內莊嚴,淨化人心;放生池,池水碧綠,清澈照人。大雄寶殿中,如來形體雄偉,儀表安祥莊重,慈眉慧目,微具笑顏,口欲啟齒而又止,狀若演法且未盡。諸佛羅漢,面貌慈祥多姿,形體豐滿俊俏,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人之巧,絕非一股。

南禪寺是一座唐代創建的寺廟,是我國現存寺廟中歷史*久的一處古代建築物。 南禪寺位於五台縣城西南22公里處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距東冶鎮7裏。跨進李家莊,順着一條黃土坡路爬上一個土崖,便可看到雄踞在這裏的南禪寺了。南禪寺外觀典雅,風度古樸、穩重、莊嚴,一望而知,這裏千年風韻猶存。

南禪寺的確切建築年代已無法考證,據有關史料記載,這處寺廟重建於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年),比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還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南禪寺是一所長方形院落,規模並不大。整個寺院給人以小巧玲瓏的感覺。3間正殿,建在方整的台基上。寺院小,配殿低矮,這就襯托了正殿的雄健。

南禪寺座北向南,佔地面積3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長60米,東西寬51米多,寺內現存殿宇6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餘5座殿宇都是明、清時所建。

南禪寺主殿--大佛殿,外觀氣勢雄偉,輪廓秀麗,形體俊美、古樸。殿內有17尊唐塑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居中端坐,高大端莊。文殊、普賢菩薩分列兩旁,其餘仰望童子、撩蠻、佛霖等15尊塑像滿布佛壇。全部塑像軀體豐滿,誇張適度,面目豐潤,神態自若,服飾簡潔,衣紋流暢,簡練而準確,色調也甚為明快。塑像大多有蓮花座,唯撩蠻、佛霖、仰望童子是赤足踩地,活潑可愛,獨具一格。名尊像塑造精美,手法純熟,是我國唐代中的精品。寺內有我國唐代磚雕、石塔和石獅,這些都是先祖遺留給後世的藝術品。

南禪寺的建築結構,具有我國唐代建築的顯著特點。主殿內,樑駕由立柱支撐,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託屋檐。看去,許多曲折形斗拱層層迭駕,層層伸出,出檐深遠高大,氣勢磅礴。大殿內,沒有立柱,樑架結構簡練,舉折平緩,是明顯的唐代建築風格。

南禪寺導遊詞 篇5

南禪寺,位於無錫南隅、古運河畔,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於梁武帝太清年間,規模宏大,南朝名寺無與倫比,號稱"江南最勝叢林"。妙光塔位於寺東側,高43.3米,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距今已逾千年。

古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檐角懸掛銅質鐸鈴,有"十里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無錫八景之一。 改革開放後以寺興市建成了十二萬餘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市場--南禪寺文化商城。商城北部為仿明清風格建築羣,南部為仿宋風格古建築。商城中妙光街已被無錫市政府命名為無錫市旅遊街,是4A級旅遊景點 。

古運河依傍着南禪寺流淌,形成“江南最勝叢林”(明代對南禪寺的讚譽)寺、塔、河珠聯的特有風姿。

南禪寺內的妙光塔,建於北宋(1120xx年),由宋徽宗賜名“妙光”。塔為七級八面樓閣式內木外磚結構,高43.3米,塔基為青石須彌座,檐角懸掛鐸鈴。舊時無錫城裏沒有高樓,城外都是田野,據説在幾裏以外都能聽到鈴聲。

南禪寺現在已經成為一座文化商城了,圍繞寺廟四周,設郵票、錢幣、花鳥、古玩市場,配以小吃、茶館等,吃、住、行、遊、購、娛,樣樣都有。白天可遛鳥、賞花、淘物;晚上,寺、塔上的燈亮了起來,沿運河的那一片也熱鬧了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vjzl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