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宗祠感想:參加李氏宗祠上樑典禮有感

宗祠感想:參加李氏宗祠上樑典禮有感

【1】

宗祠感想:參加李氏宗祠上樑典禮有感

我家從侯洞搬到大坪子,有一百多年了。一百年間,和侯洞關係時斷時續,漸漸失聯。爺爺奶奶也回侯洞居住過。前幾年經過侯洞,還能找到我家以前房子的地基、牆根。

我在大坪子長大。大坪子李家繁衍了幾代,現在也有五户人了。五户人其實就是一家人。五户人在一個都是姓王的村寨裏,是小姓。一個小姓在一個宗族觀念非常強的村寨裏,容易受欺負。王姓村鄰覺得,他們是本地人,我們是外地人,我們從外地過來搶佔了他們的土地,山林,做官機會等各種資源。有這種想法,就有爭鬥、爭執。本來王姓村鄰也不團結,但一和我們爭鬥,就都站到一起欺負我們。我小時候聽過最多的話,就是叫我們滾回侯洞去的話。説這話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小孩懂啥啊,都是大人教的。

也不是所有王姓村鄰都這樣,其實極端的也就那幾個。但就是那幾個,讓我深惡痛絕。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在坪義國小被一個高年級的村鄰打,打得很慘。我媽來了,那人連我媽也罵。他哪來的氣焰?仗着的,無非就是他姓王,且剛好生在一個多數人姓王的村寨裏。我那時候非常弱小,打不過他,但我不屈服,當着所有人的面發誓長大了一定會報仇。我這樣説,那人當着我媽面,都跑過來踢了我幾腳。

這事我記得很久。後來我真長大了,就覺得和這樣一個人計較特別沒意思,也無所謂仇恨了。

我小時候對部分村鄰是非常記恨的,現在也都放下了。覺得他們也是無知,狹隘,一輩子也就這點出息,犯不着計較。真有大出息的,不會恃強凌弱。

我知道我們一家人曾經在這樣一個地方活得不容易,也常聽父輩們講他們受到的欺凌。他們的講述曾經激發了我好勝的慾望,總想着出人頭地,揚眉吐氣。

後來讀書,消解了不少勝負心,但一回老家,村裏人的勢利眼還是讓人不大舒服。

我對故鄉情感複雜,又愛又恨。也比較敏感,譬如有人仗着家族強大就欺負人。這算我的逆鱗。我至少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發生。

【2】

家裏長輩們一直教育我們,做人不能忘本。要記得一個人的根脈,要敬祖宗。也一直給我們講述先輩到大坪子打鐵並落腳在此處的故事。

那年大伯幫着三關陳忠伍大哥他們尋祖,最終認祖歸宗,陳忠伍大哥他們現在也都改了李氏名姓。那天早上宗族祠堂上樑,看到他們兄弟幾個都在,我為之興奮,也為之動容感懷。

大伯熱心家族事務,又一次整理族譜的時候,我們開始和李氏家人又聯絡起來了。

面對這些家人,我是有一種親近感的,也有一種自豪感。我對家族事務並無貢獻。只是偶爾閒下來,會想一些問題。想得最多的,是家族的現代意義以及其發展思路

在現代,家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組成一個團伙抵抗別人的欺負或者説去欺負別人嗎?是內部相互攀比誰誰誰更牛誰誰誰特差嗎?是拿出去吹牛逼炫耀説我是某某宗族族人嗎?還是結黨營私謀利謀權?

顯然都不是。所以,現代社會,一個家族如何處理好家族與其他家族的關係,家族與社會國家的關係,家族內部親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處理不好對外關係,家族就是眾矢之的,別人看我們笑話,對我們敬而遠之,我們就成了一座自吹自擂的孤島;處理不好內部關係,家族就成了烏合之眾,內部相互攀比,嫌貧愛富,色厲內荏——表面一片祥和,內裏一團亂麻——種種教條也形同虛設。

一內一外,搞好了,家族興;搞不好,家族衰。

【3】

怎麼搞?這當然是大問題。

我覺得首要的,還是在於一個“禮”字。懂禮,講禮,傳禮。自己要懂禮,更要守禮講禮,更要把禮傳遞給家人朋友。

禮是宗族關係、社會關係的核心。沒這個禮字,一切就亂套了。爹不像爹,兒不像兒;兄不像兄,弟不像弟;夫不像夫,妻不像妻……不懂得做人的本分。

對老該怎樣?對幼該怎樣?對親該怎樣?對友該怎樣?這些都是禮規定的。

在現代社會,講禮,迂腐嗎?我覺得禮有禮的價值,不迂腐,很實用。

懂了禮,言行舉止就有了規矩。對內對外,都能和睦相處。

懂禮是外用,修身是內功。所以説,人除了懂禮,更要修身。如何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要知止,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知道目標在哪,邊界在哪。要行止有度。修身是天大的事情:至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情,未必人人能成,但人人可學。

就我的認識,這些古老智慧藴含了無窮能量,果然要復興家族,就不能不先從守禮修身開始。

在這個基礎上,經商的經商,從政的從政,遊藝的遊藝,打工的打工。雖各行其是,但有一套嚴密的禮節管束着,不亂。

自己能立身,還能幫助家人,幫助社會,對社會有正向的推動力,這才是一個家族存續的意義。

【4】

宗族修祠堂,每個人都很熱心。有更多人奉獻了太多精力,時間,錢財,殫精竭慮,出謀劃策。這種精神非常感人。

從策劃,到執行,到上樑,有太多感人的故事。虛的不談,談奉獻,所有付出的人都值得好好學習,相互勉勵。

那天早晨我們早早到場,目睹了上樑的過程,看着眾親人濟濟一堂,突然有了一種難得的歸屬感。

丁酉

農曆八月十六

【本文作者:李日白 (微信公眾號:日白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mn8e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