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大學讀後感(精選17篇)

大學讀後感(精選17篇)

大學讀後感 篇1

《大學》作為四書之一是古人必修的科目,千年之後,再讀《大學》,也能從中感受到當時的思想風潮。可以説它影響着千萬古人,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具有中國色彩的思維方式與做人原則。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們的思維方式仍受其影響。

大學讀後感(精選17篇)

《大學》中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止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簡而言之,即三綱(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這是它的核心。再直白些,他講的就是做人,做學問。

眾人皆知,人性本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行只是因為成長的環境不同。但我們所崇尚的都是做一個有道德,修養,品行的君子。做君子的基礎首先要做到正心,誠意,修身。首先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合都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使自己有一顆正直的內心。這樣就算外界環境何其複雜,也不能擾亂你的判斷,動搖你正確的態度。俗話説:腳正不怕鞋歪。再看看如今,不少官員因貪污受賄紛紛下台。其實他們缺錢而貪,而是沒有正心,被慾望所迷惑。盲目追求名利,臉面。認為受賄很有成就感,是自己權力的體現。再説現在的大學生,不少皆沉迷於網絡,或是遊戲,或是小説,或是不良影片。這顯然也是不正心的表現。

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當然仍是學習。學習理論知識,學習為人處事,而不是學習如何花着父母的錢娛樂,消遣。其餘次之。其次做人要講誠意。“所謂誠意,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心慎獨也。”它既需要人們對誠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願意過有誠意的人生,同時還要逐漸養成習慣,以誠意人生為幸福,以違反誠意道德為痛苦。這樣才會實實在在去追求誠意。從善改過,不斷完善自己,在各種非誠意的誘惑面前不動心,這是對君子的要求。而對大學生而言,誠意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大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如果連大學生都不講誠意,那麼整個國家還談什麼未來呢?最後,學會修身,做到進取和完善。雖然我們做不到完美,做不到聖人一樣可以考慮到天下,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自我能活得更高尚。

另一方面就是做學問。做學問講究致知,格物。“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有不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不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格物指努力窮就事物之理。當人們通曉事物之理後,人的知識也就完備徹底了;致知完全是作為認識過程找能夠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識的一個自然結果。若沒有格物談致知是無法辦到的,所以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誠其意,正其心”誠意則必須從慎獨開始,正心則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態。

最後我們簡單談談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我們要齊家。正如一葉知秋,以小見大。連自己家族都管理不好,怎能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作為大學生,我們為自己的目標,理想奮鬥的過程中,應由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終必能實現你的偉大目標。

《大學》藴含的內容太多太多,如用一句話來講,“《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

大學讀後感 篇2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曾子在此引用上古之聖人之經典,開始闡述仁學的要義皆來自上古時期的傳承,通過孔子刨根問底顯示了仁學的本質來源於人之心性,一切神祇之性皆來源於本性既德性,剝離怪力亂神,去除無謂的精神崇拜,迴歸自然,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徹底的迴歸,迴歸無神輪,一切人皆可聖,聖不在什麼地方,心性就是聖地。由此可見,無論佛教宣説無神論卻再次淪入神祇崇拜,其他所有宗教都沒離開有神崇拜。這是我們華夏文明最璀璨的源起。

《尚書。周書》中德《康誥》乃周公封康叔於殷地之時所作的訓辭。意為你要剋制自我之私慾而昭示仁德之性,慎用刑法,善待孤寡老人等等弱者,才不會如同三監一樣為了自己而使社會動盪。能夠執守和實現內在心性之德於自己和天下,也只有這樣實行聖賢之道於時時刻刻和事事物物中。

《尚書。商書》中《大甲》中説到伊尹放太甲這個事件中來説明“先王顧諟天之明命”的根本性。太甲上位三年而剛愎自用,一味享樂而朝政昏亂,被伊尹放於銅宮而反省,終於明白天子與百姓無別,明白心性只要而重新國泰民安。告訴大家不管是誰皆應尊重內在心性之本,方本國顧諟天下之命。

《尚書。虞書》至《帝典》闡述上古禪讓之禮。“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也就是説通過天子內在生命中高深光明的德性來普照和諧九族百姓,以至於和睦相處,風俗歸厚,才使社會處於文明,以至於普天下太平。可見華夏文明上下貫通,從不偏頗,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社會本質以和諧為上。

通過對《尚書》三篇的經典引用,明明德之明是自覺、自發、自主、自由地彰顯仁義心性,是超越的和先驗的。正如孔子所説“吾欲仁,斯仁至也”。禪宗臨濟大師一樣以人為本,心性自明,可見佛教傳入中國,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本善才有了禪總本真,於是禪宗才是真正的漢佛之核心,完全超越原來的佛教框架。

讀書明志在於透徹心性,大學之深邃在於此。

大學讀後感 篇3

《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第四章讀起來太難,開始很多字都不認識更別該文説啥意思啦。文中多次引用《詩經》原文更是讓人難以理解其意,如果沒有《詩經》功底,再不看註釋或翻譯都不知道説的是什麼意思了。就算知道《詩經》中這幾話意思,如果不能把前面幾章結合起來進行閲讀也不能明白這章説的是什麼意思。

第一段關鍵在於一個“止”字,這個“止”字不是停止而是達到或者到哪裏的意思。接着第二段用類比的方式解釋“止”的意義,例如“為人君、為人臣、為人子”如何如何等。該章必須結合開篇“止於至善”四字進行閲讀理解,唯有這樣才能明瞭本章的意思就是告訴明德要“止於至善”的意思。止於至善不是達到某點而是不斷地追求直至最高境界就是至善,或者説至善才是最高層次。

本章第三段指出明德的過程要不斷的琢磨,格物才能致知。也是告訴後人要想明德唯有格物窮理,不斷琢磨才能不斷地進步,於是才能逐步提高對“德”的認識。

大學乃大人之學,國小學“事”,大學明“理”,即“明德”後“明明德”。怎麼明德?格物、琢磨,再格物、再琢磨,唯有如此。朱熹曾説成人即大學的學習方法有二,一是自學二是交流。自學中不斷的研究,交流中相互借鑑才能不斷地提高對“德”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才能止於至善。

可惜現在的學生一是自學能力差二是不相互交流,大量的時間用於如何應對考試。如從這方面看如今的教育真的是不如古時,從方法上應向古人學習,這也或許是沒有“大師”的原因吧。《詩》雲:“於戲,前王不忘!”這句話更值得做教育的人深入反思啊。

大學讀後感 篇4

在還沒有學過《學記》之前,就曾聽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教學相長”,而在仔細學完《學記》後才真正領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這篇文章的偉大。

《學記》主要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麼一段話: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教育教學的第一原則就是禁於未發,意思是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們現在所説的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意思相近,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敏鋭的洞察力以及積極的心態,將學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慾望在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就剷除掉,並把好的一面引導給他們。結合我們自身而言,作為未來的國小老師,就一定要具有這樣的能力,孩子在國小的時候是學習能力最強最需要老師引導的時候,在這個階段,他們的人格就將定型,我們國小老師就應該教會他們擺脱可能會形成的惡習,學會真善美。如果發然後禁則為時已晚矣,因為不好的習慣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難再被改變了。

第二原則當其可,意思是在適當的時機給學生進行教育,掌握教育機會,不僅能讓學生學的有興趣,給他的教育印象也會比平時更加深刻。如果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那麼再學習的話就很容易力不從心了,之前吳院長也和我們説過,很多國小女教師在工作兩三年後才來考研,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即使學的再苦再累又怎麼可能學的進去呢?

第三原則是不陵節而施,意思是在教學生的時候不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漸進,每個班上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為一個老師不能只看到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小孩,也要顧及到一些學習知識比較慢的學生,當然最好的就是知識難度能夠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教學太過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師為了趕進度,自顧自的講,毫不顧及學生,那麼這樣子的教學,實際上是毫無成效的。

第四原則相觀而善,指的是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共同學習,在學校裏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學習,而不會與人交往,沒有一個朋友,只會讓自己孤陋寡聞,但是擇友的時候也不能選擇品行不好的朋友,當然朋友也不是用來閒聊的,不過在當今社會互相切磋學術的朋友實在是不多了。

雖然《學記》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們學習效仿,作為未來的國小老師,《學記》是值得我們一生都學習的楷模。

大學讀後感 篇5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我的大學》,這本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之一。

作品敍述了少年的“我”懷着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以後,不得不為生存而四處奔波,住在“大雜院”,買苦力,與窮人和大學生交朋友。他進入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那裏學到了在有圍牆的大學裏學不到的知識,經過痛苦的思想探索,終於成為一個革命知識分子。

我今天生活在這麼幸福的時代,國家給我們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要做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大學讀後感 篇6

最近,我在國學堂學習了《大學》這本書。讀了《大學》後,我雖然不太懂其中的奧祕,但也從中學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喜歡《大學》中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我理解這三綱領就是去惡從善、改正缺點,弘揚光明的德行,使自己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那麼,怎樣才能達到止於至善的目標呢?諸葛亮告訴我們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只有恬靜才能修身,只有儉樸才能涵養品德,只有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只有內心寧靜才能高瞻遠矚。

《大學》這本書總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道理,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做到修身就必須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我國曆史上就有這樣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代的劉蓉少年時在屋子裏讀書,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在屋子裏走來走去。這屋有一處窪坑,每次經過,他總要被絆一下。剛開始,感到很彆扭,走着走着也就習慣了。有一天,父親看到他被絆一下也沒感覺,就很生氣,大聲説:“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怎能治理國家呢?”是啊,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這就是《大學》這本書教給我們的道理,只有先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要想做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從修身開始。比如,你將來想做什麼工作,而現在卻不努力、不學習,天天只求想象,而不面對現實,到最後還是一事無成。只有一直向着一個目標出發,不斷努力,才會有好的結果。

我們從一開始就一定要有美好的目標!要在家孝敬長輩,在學校尊敬老師,在社會不為外界干擾和誘惑,不為名利所困,對朋友要守信。我學《大學》,感到很有收穫,今後,我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大學讀後感 篇7

讀了《大學》這本書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並把《大學》排在了“四書”的首位。

我最喜歡《大學》中“止於至善”的一段話:“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就是説,作為君主,應當廣施仁政;作為臣民,應當敬事君王;作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作為父母,應當慈愛子女;與人交往,應當堅守誠信。

讀了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南宋時期愛國將領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在1126年,金兵攻打中原,岳飛要抗擊金兵,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十分高興,就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刺在岳飛的背上,教導兒子要精忠報國。岳飛投軍後,打了很多勝仗,無數金兵聞風而逃……。但後來昏庸的皇帝卻聽信小人的話把岳飛殺害了,但岳飛的美名卻流傳於世。我特別敬佩岳飛,不只是他的勇敢和武功,而是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岳飛為什麼能做到精忠報國呢?就是因為岳飛孝敬母親,聽從母親的話。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不僅做到了“為人臣,止於敬”,也做到了“為人子,止於孝”。

讀了《大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們從小就要認真聽父母的教誨,不能跟父母頂嘴。對兄長要敬重,看到長輩和老師要敬禮。對人要有仁有義,不能騙別人,也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別人的祕密告訴他人。在學校要認真聽講,上課不説悄悄話。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作業,學習上遇到困難不退縮!一定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

《大學》這本書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們從孝敬父母開始,努力盡到做兒子的責任,盡到做學生的責任,從一點一滴做起,長大後,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大學讀後感 篇8

《大學》原本是名列五經的《禮記》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來單列,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大學》是四書五經當中最短的一篇,共十一章,僅有1700字左右。雖然很短,但卻講出了一個人由凡轉聖的途徑,若人能夠依照大學的教誨,進修德行、鑽研學問就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一生受益無窮。退可善其身,進可報天下。

《大學》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覺得這條可以作為所有大學的校訓,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的意義嗎?再看看當今的大學,彷彿離這三條基本的方向還相差的挺遠,大學的教育不僅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後這本書還説了實現這三條基本方向,實現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八條途徑又以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意修身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國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窮其理也。”是給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説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我們從國小到現在,寒窗苦讀十幾年多數是為了金榜題名。但上了大學我又不免迷茫,我們要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呢?再沒有老師象以前那樣時刻監督自己了,我們只能靠自覺。所以我們要去認識事物,接觸事物。只有徹底研究事物的原理我們才可能獲得有用的知識。關於做學問,《大學》裏引用了一句《詩經》中的話“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學問就像磨製一塊精美的玉器那樣,需要反覆的為之,精益求精。做學問如此,磨練德行也是如此。接着又提到了誠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説君子在獨處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不敢隨便。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我們可以不求自己有多高尚,但在待人接物方面至少要做到真誠吧。以心換心才能走得更遠。

把《大學》讀了之後,真有一種相見恨晚、醍醐灌頂的感覺。希望此類的國學經典能讓更多人受到教育啟發。

大學讀後感 篇9

自從我讀了《我的大學》之後我被高爾基的勤奮所感動。

高爾基在昏暗的油燈下讀完了大學,當時他的生活是那樣的艱苦可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還是執着的學着學着……

高爾基能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習而我有比他好一千倍一萬倍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怎麼反而比不上他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我們貪玩、自滿所造成的。難道在相比之下的我們不應該努力嗎?有一名言這樣寫到“勤奮+謙虛成功”高爾基做到了。而我們卻是“貪玩+自滿失敗”我們的結果就是如此,難道你們想看到父母為你們的前途渺茫而憂心忡忡嗎?我希望同學們能把眼光抬高一點,把事情看遠一點,不要只看到現在的歡樂,也要展望一下你未來的生活。

在此我呼籲那些貪玩的小朋友,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理想努力吧!讓高爾基的作風流傳天下吧!讓我們為歷史的史冊再添一筆輝煌吧!

大學讀後感 篇10

《禮記》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狀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論語》,比肩於《孟子》,又遠超於《荀子》。這部書可謂是包羅萬象,它以禮樂為核心,所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禮記》在唐代就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則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由此可見《禮記》這部書的重要價值。《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為“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反覆吟讀着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藴含的那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孫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為公”的思想,主張為了老百姓,建立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會。這段文字,並不會因年長日久而失去光澤,至今讀來,它仍發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表達了我們每個人對對美滿、公正的大同社會的強烈嚮往。

翻開我的筆記本,本子上摘錄的第一句話便是《禮記》這部書中的一段文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這句話的原意是:“要廣博地學習,對學問要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我經常將《禮記》中的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並時常用這句話教導與勉勵我的孩子和我身邊的年青朋友。“博學之”即講學習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也將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

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這句話時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學習,不僅僅要精通業務知識,還要廣泛學習其它方面的優秀書籍,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做一個“一專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時還要多與身邊的同事朋友溝通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工作方法,對於工作生活中的難題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此外,光學習理論和書本知識還不夠,還得多實踐、多鍛鍊,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大學讀後感 篇11

好書,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好書,在我看來,這本書經過人類歷史的大浪淘沙,經過長期的積澱下來的被公認為文學的精品,才是值得閲讀的書籍。

在高爾基的《我的大學》中,我體會到了一種思想與另一種思想的對抗。在那種艱苦的生活中渴望生命,渴望成功,渴望讀書的心理。這本書的主人公具有堅強的意志力,他不畏懼生活中生存的困難,他不斷的尋找生活中的的技巧,為得是自己更強大,更有生存的的價值與生活的動力,他為能讀上大學而努力奮鬥,對付人生中的所有挑戰。在小説中,我體會到那些人的心理,好人往往有好報,壞人往往有壞報,在人生命中只有努力不懈,都是一種別人對自己的挑釁,絲毫不能容忍,這就是主人公的心理思想。

事有巧合,人有相似,主人公是一位有意志力的人,而我也想做一個那樣有意志力的人,雖然我現在還只是一名國小生而已,但我也渴望有這種意志力,它能讓我擁有無私的勇敢。

書,讓我懂得道理,讓我體會人,讓我分辨是與非,讓我們讀一本好書,體現一次美麗的人生,走一次人生的旅程,懂得一個道理,選擇正確的人生。

大學讀後感 篇12

書籍是人類精神的食糧,書籍乃累積智慧之長明之燈,書籍就是知識的寶藏。對於讀書,我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縱觀浩瀚書海,中國的古典文學極具魅力,《大學》就是這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從這個題目的表面意思理解就是現代的"大學",其實不然,《大學》裏講的全是如何做一個品德高尚、正直無邪的人和怎樣治理好一個國家,怎樣治理好社會。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寫到:"《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學》這本書,是古代大學教書育人的綱要和準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的宗旨在於顯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於把這種修養取得的成就恩澤人間百姓,從而使人人都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主要是為了説明弘揚人性美好善良的品質從三皇五帝時期就開始了,並不是我們現代標新立異的產物。我則認為它包涵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上天賦予每個人一樣的品性,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很可能由於後天的環境和自身的修養不同,才導致了人們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異。只有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做到至善至美,才能改變命運。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説明了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規律產生、演變、衰退,任何事物都不能打破這個規律,就像蠶寶寶生來就會吐絲一樣,魚兒生來就會在水中游。每個事物都有本和末之分,有始與終之別。自然界就好像一個天平,兩邊重量相等,才能保持平衡,哪一邊過重或過輕,就會導致整個自然界發生改變,失去規律性。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舞台上的主角,不可替代,人的本質沒有好壞之分,區別就在於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所在環境不同,造就了每個人的境遇不同。

古人對於道德修養的重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們對自己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這種對於完美人格的執著追求,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令我大為感動的一個地方,在當今這個個性鮮明的時代,人們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鮮明個性,"個性"在張揚個人魅力的同時也為不少沒有上進心的人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致使很多人走上了歧途。古人對於自身完美的追求也許很少實現,但是他們這種不斷追求高尚品質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去努力實現的一個遠大目標。

大學讀後感 篇13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去黃埔書店買了不少書,有《童年》、《在人間》、《母親》、《我的大學》……其中在這些書裏,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大學》這本書。

《我的大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高爾基在上大學的時候,高爾基的父母親去世了,但高爾基仍然還不斷的堅持學習和讀書。

想想自己,現在我們有了這麼好的學習環境,還不用功去讀書是沒辦法解決困難的,我們以後到了社會是不會等着你的,只要你差一點兒都是不能工作的,因為你的資格不夠,所以是不能工作的。只有我們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遇到不懂的問題能馬上告訴老師,讓老師幫你解決困難,這樣你不斷的學習才能有很大的進步。

我們從現在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要向高爾基這樣勤奮好學的精神,使我懂得了我們要珍惜時間,從每一分每一秒做起。大家行動起來吧!

大學讀後感 篇14

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特別是那種很厚的書,看幾頁就不想看了。可是,現在在大學就靠自己給自己充電,所以,只能強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師要求我們看一些古代蒙學的教材,我看了《大學》,我覺得看過之後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知識的氣質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書不僅對古代的學者影響深遠,而且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有很高的價值。

《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二篇,今單獨抽出印行,説明它們有獨特的價值。《大學》中提出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題就深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稱讚;“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的論述,反映了作者先進的經濟思想,這些都值得我們很好地體會。所以命名為《大學》者,正如鄭玄所説,“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下面就介紹我讀《大學》的感想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作於春秋末年戰國時期,寫定於秦統一全國以後不久。它是我國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闡明瞭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文中提出三條基本原則(三綱)和八個方法步驟(八目)。“三綱”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大學》認為,人生來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後,“明德”被掩,需要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發揚明德,各心民心,達到道德完美盡善的境界。具體説來,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後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經-文”章裏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瞭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該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麼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麼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第一章裏的句子。意思是《大學》的原理,在於使人們的美德得以顯明,在於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在於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治國家或者從政,説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於人,恐怕現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麼含義;我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並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説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強調説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須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講的要治好家族,關鍵就在於必先修養自身之品德。“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意思是所説的要治理好國家,關鍵須先治理好家族。“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意思是所説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於先要治理好國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 “修身” 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説,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説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説:“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學》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學短短的兩千來字,就深刻闡明瞭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為天下人樹立榜樣。“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大學讀後感 篇15

《大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把它從《禮記》中抽出,單獨成篇,並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大學開篇便提出了自己宗旨,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把它稱之為“三綱領”。實現三綱領的途徑是“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要做到修身,就必須心正意誠,改掉自己不好的習慣,養成美好的品德。對於子女來説,修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在家裏孝敬父母,將來在工作上才能夠做到忠和義。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事例很多,比如,趙善應就是這樣的人。

趙善應是宋朝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次,趙善應的母親得了一種怪病,他四處尋醫為母親醫療,但母親的病還不見好轉。後來靠皇室親族的關係,請來御醫為母親診治,御醫説要用人血和藥,趙善應二話沒説,便用刀刺破手臂,用他的血和藥一起給母親服下,不久,母親的病就好了。但卻留下了心悸的病根,害怕雷鳴。所以一到打雷下雨天,趙善應就去陪伴母親。曾經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趙善應出遠門回來,手下人要敲門,卻被趙善應給制止了,他説:“不要敲了,我怕驚動母親。”就這樣,趙善應和手下人在門沿下過了整整一夜。趙善應做到了“百善孝為先”,也正因為趙善應孝敬母親,才被大家擁護稱讚,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也正應了《大學》中的那句話:“孝者,所以事君也。”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有所成就。

與《大學》提出的修身要求相比,與古代聖賢相比,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比如在家裏,我有時會不聽話、和家長頂嘴;有時家長讓我寫作業,我想出去玩;還有時會挑食。在學校,我有時會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和同學鬧不和,還有……。

《大學》提出:“為人子止於孝,與國人交止於信”。所以説,作為青少年,在家聽家長的話,做力所能及的活;在學校,見到老師要問好,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學習考高分;與同學交往言而有信,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學習。做到這些,就做到“止於至善”了。

我愛《大學》這本書,愛裏邊的名句,愛聖賢的智慧,更愛《大學》提出的人生境界。今後,我要努力鑽研這本書,以古代聖賢為榜樣,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學讀後感 篇16

讀完了《我的大學》後,我更加崇敬高爾基了,因為他有堅持不懈的決心。

《我的大學》主要講了:高爾基懷着讀大學的理想去了喀山,但由於各種情況,他的希望破滅,他不得不為生存而奮鬥:住“貧民窟”,賣苦力,和流浪漢接觸,在麪包店工作……在一些大學生和進步人士的幫助下,高爾基投身進了一所社會大學。

高爾基求知的慾望是多麼強大!他有很大的決心,想進大學,他想學習知識,做一個大學生,而不是成天只幹苦力活。為了能生存下去,他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吃不好,也沒有好住宿,但他後來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家喻户曉的作家,真了不起!

高爾基觀察了許多周圍的人,接觸了各種性格的人,他閒的沒事幹時,就觀察貧民窟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正因為他善於觀察,才能寫出這樣動人的小説。他喜歡同知識分子交流,比如“霍霍爾”。在這期間,高爾基知道他的外祖母去世了,很傷心。我讀到這裏,也不由得傷感,他已經失去很多親人了,他的心經歷過多少苦難,但他從不放棄對夢想的追求。

讀完《我的大學》後,我對高爾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知道了生存的艱苦。

大學讀後感 篇17

“有教無類,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這句話出自《禮記》。“有教無類”是孔子提出的教學方法,對現代而言,它的意義就是:身為師者,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為一個人過去不好的經歷就在學習上放棄他。“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是講的學習方法,指學生要掌握學習方法,不要一味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正如諺語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於教師來説,要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學習中的正遷移。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勤於學習。

人的行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習得行為,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可以通過強化來塑造兒童的行為。教育家斯金納提出外界的強化作用是塑造兒童行為的基礎。只要瞭解強化效應,操縱好強化技術,及時有效地施加強化,就能控制行為反應,並隨意塑造出一種教育者所期望的兒童行為。作為老師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強化控制理論,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級時,有幾個小朋友作業很是潦草。針對此,我採取了鼓勵為主的強化教育:一次作業工整就加蓋一朵小紅花,連續3次小紅花,就加蓋一個“一級棒”的大印章,連續2次“一級棒”就獎勵小卡通畫並上光榮榜。這種積極強化的方式,這種連續的強化刺激,矯正了他們原有的作業潦草的習慣,不斷地向好的方向發展。這與孔子提出的“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善教者,雖逸而功倍,不善教者,雖勤而功半。”

我班邵陽小朋友有着極強的暴力心理問題。經過兩年來的觀察瞭解,我認為原因在於幼年時的攻擊毛病,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以至成為一種不良的習慣。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為其發泄過剩精力的一個方面。由於缺乏道德意志,他雖然知道不好,但卻控制不了自己。對於這個孩子,我也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輕視他的時候,我感覺到這個孩子的可憐和可惜,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個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盡心盡力教導每個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

我靜下心來首先分析了家長的問題:對孩子早期教育是失敗的。可能是沒有加以重視,認為孩子之打架無所謂;亦可能方法簡單,引起孩子的對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於是我與家長聯繫並引導他們對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學校教師繼續做工作,畢竟孩子打架的次數在減少,要給予鞏固;同時找建議他們求助心理醫生,給予矯治;多鼓勵邵陽參加有益的體育鍛煉或公益勞動,使其過剩的精力有正確的渠道排除,同時也可以進行意志力訓練。

令人欣慰的是,進入三年級的邵陽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績也有所提高了。

標籤: 讀後感 精選 大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koww6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