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全國道德模範事蹟材料集選

全國道德模範事蹟材料集選

平均每兩年評選一次。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這次評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選拔最廣的道德模範評選,在9月20日——“公民道德日”這一天隆重揭曉。此次評選是從308位正式候選人中由普通百姓通過投票的形式選出,真正做到了“人民選人民”。 分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個類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全國道德模範事蹟材料集選_精選道德模範事蹟材料範文10篇大全。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全國道德模範事蹟材料集選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一):

尚金鎖,男,55歲,中共黨員,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

尚金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誠信經營,創立企業名牌,贏得市場信任,使柏鄉糧庫實現連續20xx年盈利上台階,人均創利、人均經營量、噸經營量費用開支3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20xx年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由全省最小的一個基層糧站發展成為全國同級庫中最大的糧庫,先後榮獲全國禮貌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糧食系統先進羣眾等稱號。

對國家講誠信。他帶領員工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職責意識,用一流的工作狀態管理中央儲備糧,用最完好的設施儲存中央儲備糧,用最先進的技術保管中央儲備糧,用最優質的糧食輪換中央儲備糧,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急需時調得出、用得上。

對農民講誠信。他組織起近20xx人的農村糧食經紀人誠信隊伍,透過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信息服務和業務培訓,幫忙農民種好糧、管好糧、賣好糧,把誠信服務延伸到千家萬户。柏鄉周邊幾個縣的農民,寧可捨近求遠,也把糧食賣到柏鄉糧庫,圖的就是尚金鎖領導的柏鄉糧庫服務好,信譽好,不壓級壓價。

對客户講誠信。不欺、不瞞、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注重產品質量,講究貨真價實;規規矩矩經商,堂堂正正做人,使柏鄉糧庫的貿易伙伴由幾年前4個省市的十幾家增加到25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家。

對銀行講誠信。柏鄉糧庫連續20xx年被評為全省金融信貸AAA企業,是全省唯一一家連續20xx年獲此殊榮的企業,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榮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首批黃金客户稱號的縣級糧庫。

尚金鎖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擔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糧油學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台、河北日報、河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都報道過他誠信經營的事蹟。20xx年7月,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提出,把柏鄉糧庫作為“全國中儲糧系統的黨校”,並請尚金鎖任校長。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二):

許張氏,女,漢族,1920xx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着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40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1994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餵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裏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牀。兒子的頭髮、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牀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淨淨,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説把二哥接到家裏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説。許張氏説:“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裏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唸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三):

黃久生,男,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黃久生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温暖不僅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黃久生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黃久生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幹起,靠踏實肯幹逐漸致富的黃久生,內心時刻激盪着報恩的情懷。

1996年起,每逢年節,家鄉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傷殘老人都會收到黃久生送來的衣被、米麪、肉油還有現金,20xx年從未間斷過,黃久生為此累計出資230多萬元。20xx年,黃久生投資45萬元在家鄉雙柳樹鎮建設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國家發給的補貼外,其他費用全部由他個人承擔,包括養老送終。多年受黃久生資助的李鴻金老人臨終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聲:“活着你養我,病了你花那麼多錢為我治病,我死前能見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黃久生不遺餘力地支持家鄉建設,先後為援建家鄉國小、修路、購置醫療設備等捐款310多萬元。在20xx年5·12汶川抗震救災中,他個人先後捐款12萬元。黃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應對遭遇困境的人,他總是慷慨解囊。他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萬元、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萬元。一位素不相識的女青年打電話給黃久生,説家裏三口人患了癌症,黃久生當晚就籌集3萬餘元現金送了過去。這樣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黃久生,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羣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黃久生的推薦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孃家”。農民工黨支部用心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透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黃久生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四):

全國見義勇為模範——韋正雄

韋正雄,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韋正雄的家在平卜河邊,附近的平卜國小宿舍較少,他主動把自家一樓騰出來讓32名學生寄宿。20xx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正雄一家,趕緊搶救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裏,“他們也很危險呀!”聽到此話韋正雄頓時淚如泉湧。但情勢已十分危急!他吩咐女兒:“快!快到後牆處喊叔娘和弟妹們,我去救學生!”説完就衝到樓梯口處下了水,摸黑向樓下幾個房間游去。兩個女生最先摸到門口出來了,有5個學生在水中掙扎着,由於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韋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電筒,往水裏趟去,把這5個學生一個一個拉到樓梯口。之後他又撬開一間被泥沙堵住門的房間,把6個男生拉出來。

洪水還在暴漲,上氣不接下氣的韋老師不顧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間快被洪水淹沒的女生寢室裏,兩次拉出來4個學生並把她們送上樓。還有15個學生被圍在洪水裏。幸好韋正雄家樓房牆縫都用水泥和石灰糊過,大水來勢太猛,裏面的空氣被擠壓在天花板下構成了約20公分的空間,學生們站在牀架上能夠勉強呼吸。此時進去救人,會捲走空氣,學生反而會被憋死,韋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勵孩子們堅持住。到13日凌晨1時許,洪水從二樓屋面消退,一樓大半截還浸在水中。韋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長竹竿游下樓去,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只有一名學生不幸遇難。

隨後,筋疲力盡的韋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牆之隔的弟弟家。然而,兩個弟弟的家已經被洪水沖毀,兩家7口人全部遇難。如果韋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許能救出一個、兩個或者更多,但是身邊學生的急切呼救聲容不得韋正雄有過多思考和猶豫,在痛苦的抉擇中,他捨棄了親人選取了學生。

20xx年,韋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xx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五):

王一碩,男,27歲,中共黨員,河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20xx年,王一碩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應對每年6000元的學費,父母愁眉不展。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也為了不使兩個妹妹失學,他決定放下上學,去西安打工。學校瞭解到狀況後,迅速為他爭取了國家助學貸款,他帶着萬分的感激邁入大學校門,並順利完成了學業。當學校號召動員大學畢業生用心參加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時,他當即就下定了決心:“是國家的助學貸款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幫忙圓了我的大學夢,在國家西部建設急需人才的時候,自己不能無動於衷”。在即將奔赴西部之際,王一碩帶着一封感謝信來到給他貸款的銀行行長的辦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學業的銀行表示感謝,並告訴行長,“母校不僅僅教給我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更教會了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為一名西部志願者,請你們記下我的聯繫方式,我保證儘早還清貸款”。

在西部期間,他充分發揮所學專長,服務於當地經濟建設,用心帶領當地羣眾發展中藥材種植,自費為種植農户印發資料,幫忙三家制藥企業透過了GSP認證,高票當選陝西省傑出青年志願者,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服務期滿後,為了早日還清貸款,他決定一邊打工一邊複習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憑藉自身的知識和在西部做認證時積累的經驗,王一碩順利地在一家企業找到了工作。他的誠實守信和工作潛力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許多企業邀請他幫忙做認證工作。

隨着收入不斷增加,王一碩歸還國家貸款的潛力也日漸增強。他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以誠信為本,以守信為榮。20xx年底,雖然離還貸期限還有10個多月,但他決定提前還貸。學校為他舉行了還貸儀式,當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26770元錢交還到發貸銀行負責人手裏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20xx年,王一碩被團中央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當選教育部20xx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六):

李成環,女,漢族,1987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甘肅省蘭州市二十四中學生活指導老師。

李成環作為一名熱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把幫忙他人當成自己最大的快樂,在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關愛孤殘兒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蘭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學校。作為生活指導老師,她和其他幾名同事一同照顧着全校600多名學生的生活起居。儘管崗位平凡,儘管自己家裏並不富裕,但李成環總是盡力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一次下了幾天陰雨,學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環一個人將幾個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曬,自己累得滿頭大汗。學校地處農村,女生宿舍樓上下用水不方便,樓內廁所不能正常使用,學生夜間上廁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廁,很多女生膽小不敢去。李成環明白後,不管下雨刮風,都拿着手電筒一路護送。她用自己的熱心、細心和善良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李成環和丈夫龔大錟都十分熱心公益,夫妻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無論在戀愛期間還是婚後,只要是關於孩子們的公益事業,他們都用心參與。得知青海玉樹震區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缺少過冬棉鞋和學習用品,李成環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購置了700餘雙棉鞋和電腦、書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們手中。當時李成環和丈夫還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懷有孕。由於路途遙遠,丈夫曾勸她不要親自去。但李成環堅持要和丈夫一齊看望災區的孩子,度過一個具有特殊好處的新婚蜜月。20xx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與另外3位愛心人士前往玉樹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發生車禍,李成環因受重傷搶救無效,於20xx年12月4日15時許不幸去世。李成環去世後,人們讚譽她為“最美新娘”、“愛心天使”,以多種形式進行悼念追思和慰問。

李成環先後被追授青海省紅十字優秀志願者、甘肅省“五四”青年獎章、蘭州市傑出青年志願者、蘭州市優秀青年、蘭州市“三八”紅旗手、甘肅省優秀青年志願者、蘭州市道德模範、甘肅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七):

全國助人為樂模範——李明素

李明素,女,55歲,中共黨員,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中心國小退休教師。

20xx年7月17日

清晨,回龍壩鎮樑灘河洪峯洶湧,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狀況萬分危急。

站在自家樓頂的李明素髮現50米開外的一個屋頂站滿了羣眾,正在大聲呼救。由於地處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強大沖擊,隨時都有垮塌的危險,而一旦坍塌,羣眾生還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決定帶領一家三口,立即展開營救。李老師用手勢引導受困羣眾利用兩樓之間的四幢房屋屋頂,逐步爬向相對安全的自家屋頂。當30多名羣眾爬到隔壁王孝倫家樓頂時,由於兩家間隔太大,羣眾被困在了王家樓頂上。李明素來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繩索拼接在一齊,將樓梯搭在兩屋之間,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們順着梯子一個個向李明素家轉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李明素的指揮下,老人、小孩、婦女、男人,依次爬了過來。上至65歲的老人,下至2歲小孩,一共32名羣眾,全部安全轉移到李明素家屋頂。就在最後一個人離開不到10分鐘,王孝倫家的房子轟然倒塌,頃刻消失在滾滾洪水之中。由於長時間受驚嚇,羣眾情緒很不穩定。李明素又安撫大家説,要相信黨,相信政府,必須會來救我們的。不久,救援隊來了,用繩索搭起一條滑道,驚慌失措的羣眾都想搶先透過。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婦女兒童先走,然後老人,最後是年輕小夥子。羣眾一個一個脱險,李明素卻把自己的兒子留在了最後。

李明素説,“在這次洪災中,雖然我的損失很大,但受災的羣眾還很多,需要黨和政府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有決心和信心與黨和政府一齊共渡難關,困難只是暫時的。”樸素的話語,表達出一名共產黨員崇高的精神境界。

20xx年,李明素先後被重慶市婦聯、全國婦聯評為重慶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八):

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蹟材料

一、勤奮敬業,埋頭苦幹,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羣眾的利益默默奉獻

xx同志自從20xx年6月調到xx縣信訪局從事信訪工作以來,數年如一日,不計名,不計利,不攀比,任勞任怨,為黨分憂負重,為民解憂消愁。多年來一向從事人民來訪接待工作,始終站在接待羣眾來訪的第一線,整天應對的是怨聲重重的上訪羣眾,是生活困難需要扶助的來訪者,甚至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每一天聽到是歎聲,罵聲,怨聲,在這樣的工作環境面前,沒有嫌工作環境差,沒有抱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在本局已有多名同志調動到其他相對好的單位的狀況下,仍堅守崗位,無怨無悔,從未向組織上提出過要求調動工作。每年接待來訪羣眾一千多人次,多次得到領導的肯定。

二、熟悉政策,堅持原則,參與接待處理重大疑難信訪問題

信訪工作是一項十分嚴肅的政治工作中,尤其是接待來訪工作,更是有很強的原則性。在來訪人看來,接待人員的每一句話,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黨和政府。xx同志在接待處理羣眾來訪中,做到打鐵須先自身硬,首先熟悉黨的方針政策。除了學習《信訪條例》等信訪法規外,還學習掌握其了法律法規政策,如計劃生育、土地管理、勞動保障、企業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規。二是堅持原則嚴格按照黨的政策辦事,參與接待處理重大疑難信訪問題。近年來,隨着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反映房屋拆遷補償問題上訪羣眾日漸增多,在接待這類問題的羣眾上訪中,xx同志首先自己認真學習縣政府制定的城市房屋拆遷實施細則,領會其精神,然後按照縣政府文件精神做出解答,對一些要求提高拆遷補償標準的,主動告知信訪人縣裏制訂的補償標準是合理合法有政策依據的,從而打消了部分羣眾越級去市以上集訪的念頭。

三、貼近羣眾,視羣眾為親人,想方設法幫忙上訪羣眾解決實際困難

xx同志在多年的接待羣眾來訪中體會到,羣眾上訪是因為有心聲要向黨和政府傾訴,有實際困難需要黨和政府幫忙解決,是羣眾相信黨、相信政府的表現。接訪工作作為黨和政府同人民羣眾聯繫的橋樑和紐帶,作為信訪局這個大窗口中的一線窗口,直接同人民羣眾打交道,更要身體力行地踐行“三個代表”,持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切切實實地幫忙羣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在接待來訪中,xx同志總是認真分析每一個信訪問題產生的原因,癥結在哪裏,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將心比心地分析給羣眾聽,帶着對人民羣眾的深厚感情,用心地幫忙解決。在羣眾來訪反映的問題中,有的是貼合政策就應解決但因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的,對這類問題,xx同志總是熱情地聯繫相關部門和單位加以解決。

四、工作主動,開拓創新,用心為領導出謀劃策

此刻社會正處於各種矛盾的凸顯期,各種利益關係複雜,為了超前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把矛盾化解在當地,處理在基層,除了日常接待來訪外,xx同志在工作中注意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1、主動分析排查不穩定因素。對可能出現的信訪苗頭進行排查,上報領導決策,包案處理到人,把矛盾處理在萌芽狀態;一是定期排查;二是在重大節日和重大決策出台前排查;三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排查。

2、及時提出對信訪事項的處理推薦。

3、對羣眾來訪反映的問題,在問清並記錄後,以交辦函的形式向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或鄉鎮政府進行轉辦、交辦,提高了辦事效率。

4、建立信訪狀況通報制度。為了使各級領導能夠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促進信訪問題的解決,推薦領導建立信訪狀況通報制度,按月對全縣上訪狀況進行定期通報,遇到重大狀況,一事一通報。此舉有力地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加大處理信訪問題的力度。

此外,xx還協助領導做好縣信訪局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深受領導和同志們好評。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九):

會澤縣迤車鎮索橋村的主任陳友風如是説:“在基層工作的20xx年中,我一向持續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為。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時刻持續着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及時幫忙需要幫忙的人。生命不息,奮鬥不已,為建設和諧迤車儘自己微薄之力。”

陳友鳳以前是忙人,此刻毫無疑問更忙了,除了本來就很忙的農村事務外,還要準時參加會澤縣禮貌辦組織的“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宣講報告會”的報告。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剛好從會澤縣樂業鎮參加完報告會趕回來,在迤車鎮西支溝索橋地段幫忙迤車鎮水務所協調西支溝溝渠邊界調整問題,迤車鎮水務所所長朱知標説:“迤車鎮西支溝三面光改造,全長10多公理,涉及到迤車的箐口、五穀、索橋三個村委會,其中最長的地段在索橋,人際關係最複雜的地段也在索橋村,邊界調整難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橋了,沒有陳大姐的幫忙,我們可能根本就協調不了”,而作為承包方的老闆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説,涉及到的三個村委會中,最好協調的也就是索橋村了。一向等到日落西山,一個溝段劃完了,並打電話通知下一個村民小組組長第二天帶着他們小組涉及到溝段邊界問題的村民到溝上實地查看並協調調整後,作為迤車鎮索橋委會主任的陳友鳳才有機會坐下來喝口水。

一、水潤小苗平息怨氣

年近50的陳友鳳心直口快,在基層工作的20xx年中什麼樣的酸甜苦辣都遇到過。XX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陳友鳳服從黨委政府的調配,由迤車鎮中河村調整到總人口8000餘人,關係複雜,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索橋村主持全面工作。調整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她來承擔重任,解決矛盾的;調整的原因更簡單,她在XX年昭待高速路迤車中河段的徵地、拆房、遷墳、挪樹中,應對重重困難,順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遷户的工作,而索橋村在這個方面進展並不順利。

上任伊始,陳友鳳立即召開索橋全村支部擴大會議,把握住了索橋村拆遷難、飲水灌溉難、計劃生育難三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反覆細緻的研究,結合多年做羣眾工作的經驗,陳友鳳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贏得民心,首先解決好春耕時節農田灌溉問題,於是陳友鳳及時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實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溝,發現溝裏由於年久失修塞滿淤泥、雜草,埂子多處垮塌。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難怪羣眾不但不去修溝還要罵人。經過廣泛發動羣眾投工投勞,陳在鳳向鎮政府協調資金15000元用於修建垮塌溝段的擋牆。40天后13.5公里溝渠全部清淤排障完畢。水滋潤着田裏的小苗也平息了人們的怨氣。

二、親人誤解格外酸楚

回報是對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經過實實在在的水溝清理,水流進索橋村的田地,也流進了一部分索橋人的心田,總算有了點兒羣眾基礎。但是另外一個難題又擺在了陳友鳳的面前,沒拆遷的那32户會順利搬遷嗎?據瞭解,在她來之前,索橋的拆遷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縣、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訪。陳友鳳經過深入調查瞭解,發現了其中上訪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沒有溝通協調好,二是沒有做深入細緻的羣眾工作。應對羣眾牴觸情緒大,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陳友鳳挨家挨户詳細瞭解拆遷户各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聽取和記錄拆遷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瞭解完之後,陳友鳳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進行第二次全面瞭解,陪着她去的村文書開玩笑説:“你還去起興趣來了。”應對文書善意的玩笑,陳友認真地説:“做兩道工作好,兩次説的問題都一樣就好整了。萬一不一樣,或者他反悔到時麻煩來了更不好整,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經驗。”陳友鳳的這個做法太對頭了,透過兩次瞭解,發現確實存在口徑不一樣的,於是陳友鳳帶着她的班子成員又進一步入户核實,回到村委會及時召開班子會議,針對不同的問題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透過深入細緻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遷户都執行相關政策,主動配合拆遷辦做好拆遷工作。

對於陳友鳳來説,最考驗她最令她傷腦筋的是孃家人所在的索橋陳家村。陳家村總共因調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孃家人就佔了11家,孃家人在看着她,陳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個索橋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對孃家人安置工作的處理態度、處理方法、處理結果將嚴重影響着她在整索橋村的安置處理工作。

陳友鳳説:“那個時候頭痛啊,雖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後家,字輩小,許多長輩是抱着我長大的,你説我……?在開始做工作的時候,説聽有人就不屑地説,‘北京我都去過,你算什麼東西。’所以,做起工作來,難度就大了。之後我想,在我老後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迴避一下,讓其他村幹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但是的事,做不通,我也好明白做不通的原因,然後再出面做工作。”

事實果真如陳友鳳所預料的那樣,其他人去了,不但沒把工作做通,而且,還讓孃家人找上門來了,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於是只好硬着頭皮耐心聽長輩們的意見。陳友鳳讓孃家長輩一個個地説,各家提各家的問題和要求。陳友鳳説:“認真聽了半天,我歸納起來,孃家人帶共性的就是三點:一個是無住處,要我找;二個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辦?三個是房子量的不合咋個辦?我當時就對他們説,‘第一,你們房子拆了,無住處,我去借或者買災蓬來給你們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遷辦再量;第三,我小友鳳是你們看着長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沒地蓋房子,你們蓋到我家小太陽5畝地去。’這下,孃家人總算吃了顆定心丸,同意進場開工。

拆遷的問題解決了,最後就是計劃生育的事。陳友鳳説:“別的人家就不説了,就我的兩個姑子因我‘不顧情分’讓她們去做了手術,很長時間不理我,被親人誤解的滋味想起來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國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堅信當優生優育給家庭帶來不盡的好處時,結紮了的人們會感謝這個強制措施,並逐漸自覺履行,這是我的期盼。就應也是所有人嚮往的。”

三、真情奉獻贏得民心

20xx年,陳友鳳用心響應迤車鎮黨委政府發展烤煙種植大户的號召,憑着之前三年種植烤煙的經驗,陳友鳳承包了200畝地,新建了新型烤房,5月無比干旱,剛澆上的水很快就被蒸發了,應對這種奇熱天氣,請工澆水入不敷出,況且遇災還有保險公司,許多人都無奈地放下了給煙苗澆水。但陳友鳳仍然堅持天天請三四十人從周邊的吊井和大河裏抽水潑煙,為此陳友鳳消瘦了十多斤。當市煙草公司的領導來視察時誇讚道:“全市長勢最好的煙苗就在你這了。”

7月是煙葉成熟的季節,新型烤房的優勢很快被煙農們認可和羨慕,當零星種植烤煙的鄰居們試探着提出要來試試時,陳友鳳爽快地答應了,而後悄悄地囑咐自家請來的工人當天少掰一爐煙葉,不要讓鄰居覺得過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時間裏,陳友鳳不但為鄉親們帶給無償的技術指導,而且不收任何電費和炭錢。雖然自己還欠着十多萬的貸款,但陳友鳳總覺得自己無論怎樣艱苦也要讓鄰居們親身體驗一下新型烤房的好處,以更好地引領他們共同致富。

作為一名老黨員,多年來,陳友鳳一向默默地實踐着帶頭致富和扶貧幫困的座右銘,當需要幫忙的村民進入陳友鳳的視線,也就必須進了她的心裏。陳友鳳一向實踐着一個黨員的起碼要求,曾為索橋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會捐了100元;組織全村黨員義務為侯家凹子被火燒了房子的徐華芬蓋起了3間房屋;協調供電所為官廳陸玉芝三奶孫免費栓電;幫忙從國民黨軍隊裏逃回鄉的陳樹民老人辦理了户籍手續,並將其送進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橋中街的孤寡老人張順富,年輕時好吃懶做,以偷盜為生,屢教不改,以前三次入獄。如今已年過半百,一無所有,張順富找到了陳友鳳家裏説他想進索橋村委會的敬老院,陳友鳳沒有嫌棄他過去的經歷,耐心地對張順富説:“你還有勞動潛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負擔了,自己勞動掙錢會過得更舒坦。”張順富在她的勸説下,同意了自謀生路,但是提出沒有住房,於是,陳友鳳帶頭捐了100元之後,迅速組織了索橋中街支部14名黨員捐資1000元,又向民政申請,協調資金3000元,黨員們義務勞動,幫張順富在小太陽村民小組建起了一間20平方米的住房。此刻,張順富浪子回頭,改過自新,靠幫人家下面粉,栓電掙錢,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xx年5月,會澤縣禮貌辦在各鎮提名推薦“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候選人,迤車鎮陳友鳳,經過層層選拔推薦,在基層推薦的147名道德模範候選人的基礎上,進入從中海選出22名候選人名單,又經過全縣廣大人民羣眾的投票評選,從10萬餘份選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終根據會澤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和評審委員會的最終評定意見,一路高歌當選,獲得“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五類道德模範中的“敬業奉獻模範”表彰獎勵。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十):

XX,女,中共黨員,xx歲,XX區xx局人事教育科科。

XX自xx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持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生活中一向把救人於難、解人之困當做自己的義務和職責。因此,在從税二十餘年的歷程中,她先後數十次為災區同胞、貧困學生、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等弱勢羣體捐款贈物獻愛心,累計

金額達數萬元。

20xx年“5o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該縣XX國小的365名學生於當年8月羣眾來XX三中異地復課,她感到這些災後倖存的孩子心靈創傷未愈,此刻又遠離親人,無疑是最需要親情呵護、熱忱救助的幼苗。於是,她主動與在四年級一班復課的董鄧燕、汪婷和王其雪等3名羌族女童結成親情對子,做了災區孩子的“愛心媽媽“。為幫忙孩子們擺脱地動山搖、駭人聽聞的地震陰影,重樹奔向未來的人生信念,她不僅僅在衣食住行與激勵學習等方面用盡了親生母親般的關愛與呵護,而且利用多個節假日把幾個孩子接到家中一齊生活。就這樣,孩子們在“愛心媽媽“的關心下順利的完成了一年時間的異地學習生活。此刻,這些孩子都已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但是XX“愛心媽媽“的使命並沒有總結,還時常為孩子們送去購買學習用品的助學金,打電話關心這些孩子的成長狀況,並表示:她永遠是孩子們的“愛心媽媽“,直到她們長大成人,大學畢業。XX精心呵護和傾力救助災區兒童的典型事蹟,不僅僅在遼闊的羌寨及XX各界傳為佳話,而且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中國婦女報》、《中國税務報》、《中國民族報》等50多家新聞媒體上廣為傳播,成為20xx年度全國聞名的新聞人物。

20xx年12月7日晚,xx省XX市XX區代市鎮流杯村一組村民蔣長春、唐小英夫婦在浙江台州打工時,因煤氣中毒雙雙而亡,留下9歲的女兒蔣啟玲、7歲的兒子蔣啟峯和71歲的老母。年幼的姐弟倆與年邁力衰的奶奶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得知蔣家婆孫三人的境遇後,富有愛心的XX主動與姐弟倆結成親情對子,這次她當起了孤兒的“愛心媽媽“。XX均表示,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忙孩子儘快走出失去雙親的陰影,讓姐弟倆充分感受到博大母愛和社會大家庭的温暖,在無微不至的親情關愛中快樂地生活、安心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專程到流杯村去看望這對特殊的兒女,為姐弟倆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並輔導他們學習,幫忙孩子梳洗,讓姐弟倆切身感受到了“愛心媽媽“母親般的親情關愛。

20xx年6月給XX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寫信人是一名在押犯,叫陳志強。信中陳志強告訴XX,他正在XX高坪監獄第七監室服刑,其妻離去,留下一僅1歲女兒,由其體弱多病母親和年邁養父照顧。在《法制日報》上看到XX的“愛心“事蹟後,一向放心不下自己女兒的他報着求助的心理於請求XX幫忙照料年幼的女兒。本着救助社會失足青年,XX主動回信,要求他安心服刑,認真改過自新,爭取重新做人,併到其家裏瞭解了相關狀況。之後,XX多次到其父母和女兒現居住地南充探望,帶去家庭生活用品,並明確表示,在陳志強服刑的八年時間裏,將會一如既往的關心照料其女兒的學習生活。還多方為其年邁的養父聯繫工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這個家庭,幫忙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無私奉獻擔道義,樂於助人美名揚,XX的事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先後被XX省婦聯、XX省國税局聯合授予“全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XX區委表彰為“優秀婦女工作者“,XX日報社評選為“20xx年度感動XX的十大百姓人物“,XX區婦聯授予“愛心行動優秀志願者“稱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k8n0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