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大暑節氣的由來

大暑節氣的由來

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裏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温差也不大。大暑為什麼會這麼熱,大暑的養生方式又是什麼?下面應屆畢業生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大暑節氣的由來

大暑為什麼最熱

夏天的高温都是由於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而形成,從小暑開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活躍,一旦控制,就出現高温,前段時間的高温正是如此。所謂高壓控制就是熱氣流在壓力下往下沉,而不是上升,熱量不斷地在地面積聚,白天吸收的多而晚上散發的少,到了大暑的時候熱量達到了頂峯,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這一現象持續到立秋以後,副熱帶高壓開始南移,晚間的熱量散發增多,才會出現“晝熱夜寒”的現象。

大暑和三伏天的關係

三伏天是我國農曆用來表達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的計算比較複雜,而且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有時候是40天,今年的三伏有40天,頭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今年的頭伏從7月14日開始,那明天就是20天中伏的開始。有一點是肯定的,大暑小暑基本在三伏天內。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温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

大暑節氣的由來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大概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是黃經120。大暑節氣也正是屬於中伏階段,也就是每年的最熱的一個階段。

古文記載“六月中,解見小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因此,好多的古文中對大暑節氣都有過講述。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説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説時常有大的雷雨就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相信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是處在三伏裏的中伏階段。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全國各地温差也不大。不是有句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大暑對於小暑來説,天氣更加的炎熱。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30年8月的極端最高氣温統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温值出現在7月下旬,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温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正好都出現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俗話説:“東閃閃無半滴,西閃閃要來雨”意思是説在夏天的時候,閃電若是出現在東方出現,雨一般都不會下的,但如果閃電出現在西邊,那麼雨馬上就要來了。

大暑養生重在解熱祛濕

俗話説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今年的7月23日正值大暑,大暑時節,由於天氣炎熱潮濕,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體力消耗相比其他季節會大很多,再加上日長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一般人到了這時,就會抵抗力下降,平時體質較弱的更容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身體逐漸消瘦等症狀,嚴重者甚至還會低熱頭暈胸悶噁心汗出不暢這就是中醫所説的疰夏,俗稱苦夏

度苦夏,除了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飲食調理,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蔘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節氣食療方

1.薏米紅小豆粥:薏米50克紅小豆25克,二者洗淨後放入鍋中,

加適量水浸泡34小時後同煮至熟,冷卻後食用此粥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的作用尿頻尿急尿痛的患者可經常食用

2.橘皮茶: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飲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

3.荷葉冬瓜湯:鮮荷葉一張(洗淨切碎),鮮冬瓜500克,加水煲湯,食鹽調味,飲湯食冬瓜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除濕,生津止渴的功效,特別適合暑天口渴心煩,咳嗽,痰黃稠,小便量少色黃,口腔潰瘍者服用

4.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白糖15克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作用,經常食用可防止中暑

大暑如何養脾護胃

大暑是農曆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五季中屬長夏,土氣所主,脾胃二官當令。是一年中陽氣達到鼎盛,也將由陽轉陰的時節。

起居:防強光、防暑濕、防陰暑

大暑時節濕熱氤氲,起居要注意三防:防強光、防暑濕、防陰暑。

防強光:隨着大氣環境改變,紫外線強度越來越高,近年來,日光性皮炎的患者也逐漸增多,防曬不僅是愛美女士的專利,也是老人小兒,及皮膚白皙人士需要關注的問題。外出時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即使在霧霾或陰天時外出,也可外塗防曬用品,遮陽。對已出現的曬傷,可用鮮蘆薈去外皮,取汁塗抹患處,十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防暑濕: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是一年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時節,很多地方會出現高於40攝氏度的温度,且多降雨,雨水受到高温的蒸騰,氤氲之氣瀰漫,老人小兒及高血壓、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士需格外注意起居。儘量避免在中午及下午温度最高時户外活動,早晚鍛鍊避免過於劇烈,宜散步、做操等舒緩的方式。

防陰暑:由於天氣濕熱,人易貪涼飲冷,久受空調或過食生冷,暑熱合風寒之氣侵襲,則易造成頭痛、咽痛、身痛神疲,腹脹腹瀉之陰暑之證。不宜久居空調室內,適當通風。尤其在汗後,毛孔大張之時,更要避免冷氣直入腠理。

由於夏季天長,夜晚高温易造成眠淺,白天睏倦神疲,需要利用白天短暫補覺,午睡或下午的睡眠不宜超過20分鐘,過久則宜造成氣血運行減慢,醒後更覺疲乏倦怠。

飲食:健脾化濕數第一

大暑時節外濕偏重,宜造成脾胃氣機停滯,運行不暢,故健脾化濕為第一要務。宜多食各類穀物、蓮子、山藥、薏米、茯苓、白扁豆等健脾化濕之物。

清化暑熱,可食綠豆湯、苦瓜等涼性食物,但原本脾虛濕盛的人不宜服用以免折傷脾陽,加重內濕。

夏季時令水果如荔枝、芒果、西瓜等,多為高糖高熱量,宜適量服用,補充濕熱天氣本身消耗的能量,但不宜多食,加重脾胃負擔。

很多人喜歡的夏季夜晚燒烤冰啤是造成脾胃損傷的常見原因,原本脾胃不足的人尤須謹慎。

酸梅湯也是夏季佳品,但烏梅為酸澀收斂之品,自制酸梅湯要酌加陳皮等行氣之品,滋養生津的同時防止濕氣停聚。

養神:避免思慮愁緒藴結於內

大暑脾胃當令,脾藏意,在志為思。《靈樞·本神》説:“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慮謂之慮,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多思多慮易耗傷脾氣,脾虛不能藏意,其人易回憶過去的事情,多後悔自責,導致情緒抑鬱,或原本抑鬱加重。

大暑養神宜多關注當下的事物,若出現多思多慮,宜傾倒於外,或與他人交流講述,或書記於紙上,避免思慮愁緒藴結於內。可多聽輕鬆舒緩的音樂,在早晚温度適宜的時候多於户外行走換氣。

腧穴保健:按摩或艾灸

可選用脾胃二經的原穴:太沖、太白,培補土行的本源之氣;募穴:章門、中脘,按摩或艾灸均可。

標籤: 大暑 由來 節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evdoe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