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徵文素材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徵文素材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20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徵文素材,歡迎借鑑參考。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徵文素材

青年·傳承

人的一生被劃分成了很多的階段,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經歷的差異成就不同的人生軌跡。青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時期,這意味着青年時期的經歷跟人一生的成長髮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為我們再現了青年習近平紮根陝北黃土高原,七年來同人民羣眾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連、魚水交融的青春面貌。本書通過訪談生動描繪了青年習近平樹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根植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

作為新時代成長的青年人,能夠從生動具體的小故事讀出志趣,從口述史中洞察大時代,從真情懷中感受大擔當,從奮鬥史中汲取大智慧。

毋庸置疑,本書意義非凡,對我們青年來説更為意義深遠。它是當代青年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鮮活教材,也是當代青年人勵志成才的重要典範,還是當代青年人綻放青春光芒的黨史寶典,更是當代青年人汲取真理光輝的精神寶藏。

艱苦奮鬥磨礪七載

1969年,從北京同乘一列火車去插隊的知青,大多數人在插隊一到兩年內都陸陸續續離開了,而習近平在陝北一待就是七年。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在書中提到,習近平是“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每個人也都有一個歷練和成長過程,雖然沒有“天生偉大”這一説,但習近平七年來經歷的惡劣的自然條件、繁重的生活勞動、嚴酷的政治考驗、巨大的心理壓力,磨鍊了其堅毅剛強的意志品質、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和勇於擔當的品格風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先賢的這句話在習總書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證。

青年人,只要磨練自己的意志,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將紅色基因傳承。

實事求是幹在實處

習近平在樑家河村不到兩年時間內,辦沼氣、辦鐵業社、辦磨坊、種烤煙、辦代銷店,打井、搞河橋治理、打5大塊壩地等。對無所事事的人來説,兩年時間很漫長,但若想在兩w年內做出這麼多大事實事,兩年時間又實在太短。每件事情都不是特別大事,但是把所有事情集中起來就有很大很顯著的效果。習近平在樑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裏從未有過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體力行、苦幹實幹做出來的事。充分體現了青年習近平苦幹實幹精神和勇於擔當精神。習近平在艱苦時期的苦幹實幹,為百姓做實事,切實解決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解決了人民生活的後顧之憂。幹在實處,取得實效,正是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真實寫照。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青年樹立遠大理想,要靠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習。

堅定理想綻放青春

20xx年習總書記寄語青年,“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要歷練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變挫折為動力,用從挫折中吸取的教訓啟迪人生,使人生獲得昇華和超越。”習近平“從15歲剛到黃土高原時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時,已經有着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七年來,習近平貼近黃土地,貼近農民,下決心紮根農村,立志改變樑家河的面貌,在這七年時間裏,他靠自己的苦幹實幹做出了一番成績,在實幹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當今社會的發展一日千里,很多青年在社會的高速發展中迷失方向,我們從習近平的知青經歷中學習到,年輕人要不畏困難,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經受考驗,在努力實幹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矢志奮鬥砥礪前行

青年有理想,國家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實現。七年的知青歲月將青年習近平於黃土高原和基層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其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促使他在大學畢業後果斷走向窮困人民、走進基層百姓,選擇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習近平從破舊的農村通過苦幹實幹走進繁華的大都市,大學畢業後又從繁華的大都市主動回到農村,其青春再次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楷模和榜樣。這是有大抱負、有大氣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氣、有大責任感和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選擇。

也許我們每個中華人民,在身體的深處,都藴含着一段特殊的基因,我把它命名為——紅色。代表着勇氣、熱情、革命與犧牲。它最早是從哪裏誕生的呢?也許是從遠古的黃帝部落,跟隨黃帝建立了華夏民族;也許是在秦始皇、唐太宗時萬國來朝的雄心裏;也許隱藏在共產黨投入革命,不畏犧牲的熱血裏。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是紅色基因的繼承,是中華魂魄的延續。

紅色,是十月的一場燎原大火燒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紅,是1921至1949整整20xx年的拋頭顱灑熱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紅。它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搶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紅色基因根植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必將代代相傳。今天的我們肩上扛的是實現中國夢。當我們沉浸在繽紛繁複的物質世界,徜徉在燈紅酒綠之邊緣,我們會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我們要沿着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那就要讓紅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讓頭腦清醒,讓行動堅定。這種血液的來源靠輸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長出來才可靠。

曾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十送紅軍》表現的就是十位最普通的紅軍戰士經過長征的跋涉、戰鬥與犧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鑄和詮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信念的歷程。它生動地展示了我黨我軍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艱苦奮鬥、不懼犧牲、自強不息等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凝結一體,就是紅色基因。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和發揚這種傳統,將之融入血脈中隨着生命的延續而延續下去。當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説,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

當代革命軍人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內容。我黨我軍從來都保持着同人民羣眾的緊密聯繫,從一定的層次上講,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是相同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新時代我們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國夢為中心的最高追求。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求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舉紅色之火炬,繼往開來,走前輩們沒有走完的路,走我們這代人特有的路。

其實,我們身邊從不缺乏自覺走在時代前列的英雄模範。把研究做到最後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裏只裝着別人的“當代雷鋒”郭明義,不離不棄照顧養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傑,造林20xx年永葆公僕本色的好書記楊善洲……

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揚紅色精神,用自己的紅色基因生長全新的紅色血液。這些人無愧為時代的榜樣。新時代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但越是如此越是應懷如履薄冰之謹慎,堅決聽黨指揮,圍繞強軍實踐,築牢軍魂。

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千秋偉業篳路藍縷。以史為鑑,可知興衰,在風雲暗湧的和平歲月裏,唯有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力量才能步步穩進、興盛強大,才能實現中國夢、強軍夢!

標籤: 徵文 素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ev6qv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