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建國70週年徵文2000字範文三篇

建國70週年徵文2000字範文三篇

國慶節是我們國家的法定節日,在這一天我們會舉辦許多活動,大家會在各種活動當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小編整理了建國70週年徵文20xx字範文三篇,歡迎借鑑參考!

建國70週年徵文2000字範文三篇

建國70週年徵文20xx字範文一

祖國七十年,櫛風沐雨;祖國七十年,迎難不懼;祖國七十年,時代強音!

——題記

位卑未敢忘憂國

她跋涉千里而來,走過七十年泥濘迎來康莊大道;她翻山越嶺而來,越過蜀道之難走上陳倉茶馬;她歷盡艱險而來,數十年如一日的頑強迎來今天。她是我們的祖國母親,是什麼讓她挺直脊樑?是以無數先驅奮鬥,無限熱血揮灑,無數生命鑄就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千百年來,無數先賢把“愛國”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公的無私博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胸懷擔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先生的豪氣與堅定。這些豪詞壯志猶如天上的星海,在歷史長河中璀璨着,也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使我們把“位卑未敢忘憂國”鐫刻入心。

黃大年,一位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為國家奉獻的人,用一生勤勤懇懇科研工作,完美詮釋了熱愛祖國的定義。“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這句他寫在畢業贈言冊上的話,也成為了他一生光彩華章的寫照。1977年,他獲得英國博士學位,成為了世界航空地球物理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可是身在他鄉,空有報國之志,怎能振興中華呢?於是在20xx年,他排除萬難,通過“千人計劃”毅然回國,從此便紮根故土,填補了我國航天物理領域的多項空白。

“如果我不在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這是黃大年有一次在飛機上突發急病時給乘務工作者説的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意義重大的研究成果。這無不激發起我們血液中洶湧的欽佩與自豪。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祖國的棟樑。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們的薪傳,永不熄滅!

改革是硬情理

中國精神,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禮儀法度者,因時而變者也。”早在歷史長河的伊始,莊周就早已寫下了這句至理名言。

不改革,生且艱難;促改革,當務之發展。

回首新中國七十年風雨,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的變革,自己腳下的土地應誓死保衞,哪能留給侵略者可乘之機?中美建交,是中國人民外交策略的改革。“弱國無外交。”中國外交事業從此迎來曙光。扶貧攻堅,是中國人民走向新徵程的改革。全面小康從不淺薄片面,改革的春風吹往祖國大地每個角落。

像達州渠縣這樣曾經平凡、甚至窮困的山村是否還有很多呢?可我相信,像張渠偉這樣紮根一線踏踏實實扶貧工作者,也不在少數。作為一位平凡的扶貧工作局局長,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他帶為渠縣14多萬貧困人口脱貧、130個貧困村脱貧和整縣摘帽。身為基層工作者,他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為偉大祖國的改革事業貢獻了磅礴力量。

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户。響應改革創新,共創時代精神!

藝亦須日新

新時代,新徵程,也需新力量。因為創新,中國人民日新月異的腳步從未停歇;因為創新,中國科技領域的成果不斷令世人矚目;因為創新,中國人民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熠熠生輝!

徐悲鴻説:“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近年來,創新的春雨浸潤着千家萬户。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國家政策科技,無不時刻體現着大國創新的力量。

早春三月好時節,不如隨我帶您領略。

我們徜徉在鄉間,感受新農村的新生氣象,一排排齊整劃一的小樓房,田野裏轟隆隆的機器有序運作;我們騎着共享單車,去城市寬闊的馬路轉轉,移動支付的便捷人人受益;我們乘坐中國新高鐵科技,去西部領略高速發展,全面小康深入實踐。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新中國偉大的時代精神!中國科技創新的腳步也從未停歇。“墨子號”量子通訊圓滿實現目標,量子保密通信技術位居世界前列;首艘貨運“天舟一號”完成多項運用,為中國貨運開拓新方向;“造島神器”“天鯤”號入水,中國沿海發展踏上新徵程!

創新,民族之基;創新,時代之魂!

七十載跋涉遷徙,她驕陽不懼;七十載風雨長河,她昂首挺立;七十載艱難險阻,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巍巍長河,鏗鏘奇異,奏強國之音,鑄強國之魂!

建國70週年徵文20xx字範文二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我們就來到了20xx年。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九十四大壽的喜慶之年。我們的黨便要迎來它九十四週年的紀念日,看今日幸福生活,憶往昔崢嶸歲月,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説,有太深厚的感情要表達:風雨同路,96年,我們共同走過!

回首過去的九十年風雨路,我們的黨從無到有,披荊斬棘,處廟堂之遠時淡定自若,寰舉九州之時勵精圖治,堅持與時俱進,做時代的弄潮兒……96年風風雨雨,那些走過的旅程彌足珍貴。此刻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回首這96年來,我們的黨走過的是一條艱苦奮鬥的道路。

1920xx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註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經歷一段段血火交織的歲月,一場場風雨砥礪的記憶,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從上海石庫門和南湖“紅船”出發,中國共產黨人的足跡遍及南昌、武漢、瑞金、延安、西柏坡……從這裏出發,共產黨引領共和國走過整整一甲子,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96年過去,南湖煙雨依舊。在五星紅旗的輝映之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發生亙古未有的鉅變,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之路上闊步邁進。

一段不平凡的歷程,驗證了一個光輝的結論--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

這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政治基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走向,創造了中國的新生

這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展現出光明璀璨的前景

這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人民創造歷史的規律,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誠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瞭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國家生產力迅速發展,中國由落後走向繁榮,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情況,站在歷史和發展的高度上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進一步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在“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國在“xx”時期宏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總量躋身世界前三,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新型工業化道路引領中國工業實現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續改善。更令人驚喜的是,在收穫這些成就的同時,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也取得積極進展,資源利用效率顯着提高。

當今,在“xx”規劃的完成之年,xx提出的“八榮八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論述為我們提出了言行的指導。雖然僅僅是簡單的八句話,但它精闢的概括瞭如何樹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實現國家穩定,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求。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中國青年成長的標誌性事件。

在20xx年初的冰雪災害中,無數年輕的子弟兵在千里交通線上辛苦破冰,打通一條條封凍的公路;許多青年突擊隊員奮戰在除冰、搶修第一線;許多大學生放棄回家過年,身披“春運志願者”綬帶,在火車站開展志願服務;許多開着私家車的年輕人在南方許多城市,加入“綠絲帶”志願行動,為困境中的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20xx年4月奧運聖火在海外傳遞,無數國內青年學子和海外留學生,把他們的愛國熱情連接成一條跨越國界的長城。在倫敦街頭為聖火和國旗灑淚的周岫,在巴黎街頭勇護聖火的金晶,在巴黎共和國廣場上發表激情演講的李洹……聖火所到之處,留學生們自發地組織起來為祖國加油、為聖火護航,和企圖搞亂中國的反華勢力進行鍼鋒相對的鬥爭;互聯網上,他們用事實和證據批駁和揭露西方媒體的謊言,形成一股不可小視的正義力量……

“5.12”汶川大地震,註定會給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留下一個無法抹去的悲傷烙印。但就在這巨大的悲傷中,我們卻看到了無數青年勇敢的身影和強大的力量,這身影和力量,讓我們倍感鼓舞。

年輕士兵們迸發出的力量讓我們動容:他們揹負沉重的救災物資,冒着飛落的滾石和掉下懸崖的危險,翻山越嶺徒步幾十小時突進震中。他們將乾糧和水送給災區羣眾,自己卻餓着肚子連續數日不眠不休,只為能挽救廢墟下倖存的生命;年輕志願者們迸發出的力量讓我們感動:他們第一時間從四面八方趕來,用自己的雙手送來愛心與關懷,讓災難中的人們感受到有力的支撐;災區以外的年輕人迸發出的力量讓我們震撼:他們讓獻血成為一件需要排隊和預約的任務,他們讓捐款箱滿了又滿,他們讓各大網絡論壇成為愛和祈禱的海洋,他們讓那句“汶川挺住,中國加油”成為神州大地齊聲的吶喊……

太多太多的動容、感動與震撼,讓我們無法一一列數。幾千年來,歷經災難與外辱,這個偉大的民族卻從來沒有倒下,正是因為我們從來都有這樣敢於擔當、無所畏懼、越勇的青年!

多難興邦,每一次國家和民族的災難都會成為青年一代成長的力量。剛從抗震救災前線趕來的海軍陸戰隊戰士文敏自豪地説:“連續作戰、不怕犧牲,我們是勇於面對困難、甘於主動奉獻的青年一代!”不期而至的災難,讓在無微不至的關愛中長大的“80後、90後”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並讓他們展示了自己潛藏的力量。這力量既給予我們對於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信心和期待,也成為新一代青年人登上歷史舞台的醒目標誌。在黨的關懷下,這一代青年一直在悄然成長。

時至今日,黨給了國家真正的解放,給了人民尊嚴和幸福,這些,不緣於黨的成熟,源於黨的事實求是。

使命是自己的,每個人類都有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而共同的是,都是為了未來而付出,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個人利益或目的去付出. “使命”意味着“責任”,她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歷史任務之一。她像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針,告訴人們前進的方向。她也像一個天枰,衡量着作為人的重量,每個人都應該有使命感,有責任感,尤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黨課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因為它給了我們很多很多關於人生,社會,個人價值,以及社會價值的感悟。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瞭解中國共產黨,端正入黨動機,更有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集體主義價值觀,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是我們成長與蜕變的重要階段。我想用我的思考,我最真實的聲音,記錄屬於自己的黨課的成果,記錄屬於我的成長。

我想我一直在成長着,每一天,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進步。曾經以為,成為黨員是人生至高無上的榮譽,意味着加官進爵,意味着就業保障,意味着前途無量。但,後來我發現自己錯了。真正合格的黨員不以自己的身份為榮譽來炫耀,不用自己的身份來謀取社會地位,而是用一顆平和的心去面對周圍一切,用自己的樸實去無私地奉獻。只有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平台上,才能真正理解“為人民服務”的真諦之所在,真正在精神上,行動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我並不是班級裏最優秀的學生,但我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嚴格要求着自己。“我不在乎起點有多高,我只在乎終點有多遠”。我相信參加黨課的很多同學並不一定都是最優秀的學生,但他們一定和我一樣,有一顆上進的心。讓我們將自己的堅持交給時間,靜靜等候我們破繭而出時的成熟,成功。只有心存相信,才能一步步理解黨員的職責,從而肩負起這個名字背後的責任。

這96年來有許許多多的成就與成功是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有着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於我們有一個偉大的黨,制定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基本國策,並且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後的十年、二十年……我們要繼續努力學習,和黨風雨同路。

建國70週年徵文20xx字範文三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的基本職責。愛國是公民道德的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規範。人們從小使用祖國的語言,掌握祖國的文化,生活在祖國的土地上,繼承祖國的民族傳統、風俗和習慣,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人是社會的人,是國家的公民、祖國大家庭的成員,必須處理與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履行自己對祖國、對社會的義務和責任。自古以來,人們就是以此為價值尺度,來評價個人的行為的。儒家傳統文化強調“捨生取義”,“義”的一個根本內容,就是為了國家利益,特別是為了捍衞國家主權,不惜犧牲個人生命。

抗日戰爭,是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毛澤東曾以氣吞山河之勢向世人宣稱: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一個重大歷史轉折。

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以其應有的作用和地位走向世界,這是中華民族振興的良好開端。

一個民族要走向振興,就必須掙脱枷鎖走向世界,爭取國際榮譽,爭取國際地位。抗日戰爭的勝利,大大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聲譽。中國人民的浴血抗戰不僅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更重要的是自身地位空前提高,具體表現在:首先,廢除了不平等條約。1942年10月9日,英美政府分別通知中國政府,聲明願意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他有關權益。之後,經過談判,於1943年1月11日完成了中美、中英新約,並於是日分別在華盛頓和重慶簽字。英美兩國取消不平等條約,促使在中國享有特權的國家仿效。其次,收回了大部分失地。

由於戰爭的勝利,不但收回了抗戰以來被日本侵佔的大片領土,而且光復了已被日本割佔半個世紀的台灣、澎湖列島,除了香港、澳門外,一切由帝國主義租借或佔領的領土均被收回。外國列強攫自中國的殖民地,終又回到祖國懷抱。再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得到加強。1942年1月1日,中國以重要成員國的身份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1942年11月22日,中國政府作為戰爭中的三個大國之一與英美共同參加了開羅會議,這次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國研究與確定對日作戰,處理戰後日本問題的重要會議。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由中、蘇、美、英4國發起,邀請《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國和參加國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聯合國制憲會議。從此,中國作為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而載入史冊,中國還成為這個最廣泛的國際組織的安全理事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實現了自民國以來一直未能實現的統一與團結,這是民族振興的重要前提。

一個民族要走向振興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前提,即民族的大團結。抗戰前的中國政治舞台上活躍着各種政治勢力。除了國共之間的對立和戰爭外,還有國民黨各派系之間,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實力派之間的鬥爭,地方實力派相互之間也是你爭我奪,混戰不已。在山河破碎,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中華民族各種政治力量、各個階級終於摒棄成見,共同團結在抗日救國的旗幟下,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民族敵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自我振興。

國共兩大黨的合作是全民族團結的關鍵。國共兩黨原先處於你死我活的鬥爭之中,但在民族責任感的驅使下,中國共產黨主動改變策略,一再提出團結抗日的主張,併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現不惜作出重大讓步。國民黨開始則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共政策,但在國內外各種力量的作用下,終於接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同共產黨一起戰鬥,形成中國軍隊一致團結在抗日大旗下共同對敵的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得到鍛鍊,更加成熟,更加堅強,政治威望空前提高,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主要領導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9dp6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