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外出採風心得體會

外出採風心得體會

如今老師學生們外出考察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了,每次考察之後肯定有説不盡的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外出採風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閲讀。

外出採風心得體會
外出採風心得體會篇一

一個星期的考察採風我們依次去了南京、無錫、蘇州、杭州、上海等重要的城市,從中受益頗多,特把收穫做出報告,道以感受!

首先,帶着欣喜和好奇的心情來到了南京這個六朝古都,南京的景象真的和鄭州差別很大,一路上街道兩邊的法國梧桐饒有歡迎之意的排列着,整齊而又形態各異,使城市顯得更有韻味,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古城牆,這種在電影

裏才能遇到過的畫面也真真實實的在面前展現了,一快快的大青石磚,無處不在的散發着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在這個充滿濃厚底藴的古城裏我們遊覽了兩個景點“夫子廟”和“雨花台”,夫子廟的最佳觀景點是在那個橋上,左邊是江南貢院,右邊是龍壁,風景煞是好看,不知道曾經有多少文人騷客在這秦淮河畔做過詩文呢,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唱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意境之美真是無可比喻,倒是給自己增加了不少靈感,這些靈感或許為以後的創作有些幫助吧。雨花台是一個烈士陵園,青石堆砌的台階與建築很莊嚴,氣勢也都很磅礴,除了樹就是青石台階和牆,中間一道很長的路,簡直想象不出來它會是坐落在繁華的城市裏,似乎如仙界殿堂一般與世隔絕!

接着,我們去了無錫,遊了太湖,並且乘船去了神仙島,是第一次見到了這麼大的湖,這麼美麗的島嶼,雖然下着細雨,但遊客依然很多,太湖之水蕩着層層之波,無邊無際,寬闊之景不禁讓人胸懷豁達,不愧是影視基地,看着太湖就會想起三國赤壁之戰,水滸傳梁山泊的情景,彷彿自己也置於傳説之中。遊玩了無錫,我們來到了蘇州,遊覽了木瀆、同裏等富有特色的園林和水鄉,江南的水鄉古鎮都很有特點,但是不深入研究不易尋出不同,所以在蘇州和杭州這兩座城市裏,早已經把南潯、同裏這個幾個地方分不清了,但是我們不會忘記那路、那水、那房,最美的景區我也認為是烏鎮,烏鎮的景區基本上就是一條河的沿岸,簡單而有型有致,楊柳依依,水波凌凌,意境之美,不言而喻,河岸的景點印象較深的是那個染坊,讓我想起了祖祖輩輩用棉花紡線,用線織布的手工年代,同時也歎服於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同時我們還去了杭州西湖,但當時天下暴雨,氣温較冷,西湖雖美但未能覽其全景,只是坐船看了看三泉映月,所以稍感遺憾,但那雨中的西湖仍是一幅猶如仙境的佳景!

最後一站我們去了五市中最大的城市上海,當時正趕到世博會,入境查的很嚴,把我的P3也給掃描出來了,上海的繁華真是沒的説,簡直讓人吃驚,不愧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我們在行駛大橋上的大巴里觀看黃浦江兩岸的各國世博館,當然也遠遠看到了岸邊的中國館,之後我們的大巴又圍着東方明珠轉了一圈,同時也見到了《情深深雨濛濛》裏趙薇跳水的那個橋,然後我們散步在外灘和南京路,那種街道出奇的乾淨,也很特別,意境難以表達,黃浦江上的夜景真是美的如夢如幻,我們花了一百大洋在輪船甲板上觀夜景,同時領略了同船印度人的熱情和民俗文化,真是深刻的讓人受益匪淺!

遊覽了這麼一大圈,才發現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而自己又是如此的渺小,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去發現去創造世界更多的美!

外出採風心得體會篇二

江漢大學現代藝術學院

採風寫生課題研究報告(工業產品造型設計) 班級:20xx級工造2班

姓名:程晶晶

學號:20xx18302216

指導老師:張悦

一課題研究方向:徽州建築

二資料收集方式:1書籍資料收集

2網絡資料收集

3實地考察和照片資料收集 4影像資料收集等;

三:課題研究報告正文:

徽州建築

為了進一步瞭解徽派建築,十月十七日我們踏上前往江西婺源和安徽宏村的寫生之旅對其進行了為期兩週的實地考察,現將考察結果報告如下:

這次考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地的民居,在大山綠色的背景下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房屋配合着小橋流水,一望無際的麥田,美麗的瀑

布使其充滿了詩情畫意體現了建築與水與山與人的和諧統一。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婺源東西分別與衢州、景德鎮毗鄰,南隔銅都上饒德興市與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宏村宏村,古稱弘村,位於黃山西南麓,距黃山市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裏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徽派古建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樑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其橫樑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間俗稱為“冬瓜樑”,兩端雕出扁圓形(明代)或圓形(清代)花紋,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通體顯得恢宏、華麗、壯美。立柱用料也頗粗大,上部稍細。明代立柱通常為梭形。樑託、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為丁頭拱)、斜撐等大多雕刻花紋、線腳。樑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樑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顯得格外古樸典雅。牆角、天井、欄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巖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牆體基本使用小青磚砌至馬頭牆

徽派建築還廣泛採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磚雕大多鑲嵌在門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塊的青磚上雕刻着生動逼真的人物、蟲魚、花鳥及八寶、博古和幾何圖案,極富裝飾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裝飾中佔主要地位,表現在月樑頭上的線刻紋樣,平盤鬥上的蓮花墩,屏門隔扇、窗扇和窗下掛板、樓層拱杆欄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頭等。內容廣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鳥獸及八寶、博古。題材眾多,有傳統戲曲、民間故事、神話傳説和漁、樵、耕、讀、宴飲、品茗、出行、樂舞等生活場景。手法多樣,有線刻、淺浮雕、高各異。這些木雕均不飾油漆,而是通過高品質的木材色澤和自然紋理,使雕刻的細部更顯生動。石雕主要表現在祠堂、寺廟、牌坊、塔、橋及民居的庭院、門額、欄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礎、抱鼓

石、石獅等上面。內容多為象徵吉祥的龍風、仙鶴、猛虎、雄獅、大象、麒麟、祥雲、八寶、博古和山水風景、人物故事等,主要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等手法,質樸高雅,渾厚瀟灑,木雕代表作品有木門上的雕花“梅蘭竹菊”

石雕主要表現在祠堂、寺廟、牌坊、塔、橋及民居的庭院、門額、欄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礎、抱鼓石、石獅等上面。內容多為象徵吉祥的龍風、仙鶴、猛虎、雄獅、大象、麒麟、祥雲、八寶、博古和山水風景、人物故事等,主要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等手法,

質樸高雅,渾厚瀟灑。當時我們去參觀了當地首富的家,其家中有一塊石雕非常美麗,其歷史已有幾百年了,名為“喜上眉梢”是用一整塊石頭鏤空而成,全國也只有三塊

徽派建築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村落民居、祠堂廟宇、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體中。其風格最為鮮明的是大量遺存的傳統民居村落,從選址、設計、造型、結構、佈局到裝飾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徵、風水意願和地域美飾傾向。

徽州村落的選址大多嚴格遵循中國傳統風水規則進行,山水環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和山水意境,被譽為“中國畫裏的鄉村”。受傳統風水“水為財源”觀念的影響,寄命於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視村落的“水口”,建構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水口園林。徽式宅第結體多為多進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為三合院式),體現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點。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講求風水價值。佈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廂房,廳堂前方稱天井,採光通風。院落相套,造就出縱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間。民居外觀整體性和美感很強,高牆封閉,馬頭翹角,牆線錯落有致,黑瓦白牆,色

澤典雅大方。裝飾方面,清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築物融為一體,使房屋精美如詩,堪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建築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而散綴各地的各式牌坊,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觀的重要.

徽派建築的缺點: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徽派建築中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其主要表現為:一“四水歸堂”“肥水不外流”的天井帶來的潮濕,漏雨;而是高大的馬頭牆當光;三是庭院幾乎不開窗卧室幽暗。

徽派建築給我的啟示:一定要強調人與自然的環境協調,充分發揮“林中之城”和“山水城市”。在傳承和借鑑當地的元素從而運用到產品設計中我們可以通過現代的手法詮釋,通過現代材料,現代技術和現代設計手法,挖掘提煉建築文化及建築符號的邏輯剖析割裂整合到產品中。

以上便是我經過實際調查及查閲資料所做的關徽州建築調查報告

江漢大學現代藝術學院

採風寫生課題研究報告(工業產品造型設計) 班級:20xx級工造2班

姓名:程xx

學號:20xx18302216

指導老師:張悦

一課題研究方向:徽州建築

二資料收集方式:1書籍資料收集

2網絡資料收集

3實地考察和照片資料收集 4影像資料收集等;

三:課題研究報告正文:

徽州建築

為了進一步瞭解徽派建築,十月十七日我們踏上前往江西婺源和安徽宏村的寫生之旅對其進行了為期兩週的實地考察,現將考察結果報告如下:

這次考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地的民居,在大山綠色的背景下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房屋配合着小橋流水,一望無際的麥田,美麗的瀑

布使其充滿了詩情畫意體現了建築與水與山與人的和諧統一。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婺源東西分別與衢州、景德鎮毗鄰,南隔銅都上饒德興市與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宏村宏村,古稱弘村,位於黃山西南麓,距黃山市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裏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徽派古建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樑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其橫樑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間俗稱為“冬瓜樑”,兩端雕出扁圓形(明代)或圓形(清代)花紋,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通體顯得恢宏、華麗、壯美。立柱用料也頗粗大,上部稍細。明代立柱通常為梭形。樑託、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為丁頭拱)、斜撐等大多雕刻花紋、線腳。樑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樑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顯得格外古樸典雅。牆角、天井、欄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巖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牆體基本使用小青磚砌至馬頭牆

徽派建築還廣泛採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磚雕大多鑲嵌在門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塊的青磚上雕刻着生動逼真的人物、蟲魚、花鳥及八寶、博古和幾何圖案,極富裝飾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裝飾中佔主要地位,表現在月樑頭上的線刻紋樣,平盤鬥上的蓮花墩,屏門隔扇、窗扇和窗下掛板、樓層拱杆欄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頭等。內容廣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鳥獸及八寶、博古。題材眾多,有傳統戲曲、民間故事、神話傳説和漁、樵、耕、讀、宴飲、品茗、出行、樂舞等生活場景。手法多樣,有線刻、淺浮雕、高各異。這些木雕均不飾油漆,而是通過高品質的木材色澤和自然紋理,使雕刻的細部更顯生動。石雕主要表現在祠堂、寺廟、牌坊、塔、橋及民居的庭院、門額、欄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礎、抱鼓

石、石獅等上面。內容多為象徵吉祥的龍風、仙鶴、猛虎、雄獅、大象、麒麟、祥雲、八寶、博古和山水風景、人物故事等,主要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等手法,質樸高雅,渾厚瀟灑,木雕代表作品有木門上的雕花“梅蘭竹菊”

石雕主要表現在祠堂、寺廟、牌坊、塔、橋及民居的庭院、門額、欄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礎、抱鼓石、石獅等上面。內容多為象徵吉祥的龍風、仙鶴、猛虎、雄獅、大象、麒麟、祥雲、八寶、博古和山水風景、人物故事等,主要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等手法,

質樸高雅,渾厚瀟灑。當時我們去參觀了當地首富的家,其家中有一塊石雕非常美麗,其歷史已有幾百年了,名為“喜上眉梢”是用一整塊石頭鏤空而成,全國也只有三塊

徽派建築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村落民居、祠堂廟宇、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體中。其風格最為鮮明的是大量遺存的傳統民居村落,從選址、設計、造型、結構、佈局到裝飾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徵、風水意願和地域美飾傾向。

徽州村落的選址大多嚴格遵循中國傳統風水規則進行,山水環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和山水意境,被譽為“中國畫裏的鄉村”。受傳統風水“水為財源”觀念的影響,寄命於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視村落的“水口”,建構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水口園林。徽式宅第結體多為多進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為三合院式),體現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點。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講求風水價值。佈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廂房,廳堂前方稱天井,採光通風。院落相套,造就出縱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間。民居外觀整體性和美感很強,高牆封閉,馬頭翹角,牆線錯落有致,黑瓦白牆,色

澤典雅大方。裝飾方面,清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築物融為一體,使房屋精美如詩,堪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建築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而散綴各地的各式牌坊,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觀的重要.

徽派建築的缺點: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徽派建築中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其主要表現為:一“四水歸堂”“肥水不外流”的天井帶來的潮濕,漏雨;而是高大的馬頭牆當光;三是庭院幾乎不開窗卧室幽暗。

徽派建築給我的啟示:一定要強調人與自然的環境協調,充分發揮“林中之城”和“山水城市”。在傳承和借鑑當地的元素從而運用到產品設計中我們可以通過現代的手法詮釋,通過現代材料,現代技術和現代設計手法,挖掘提煉建築文化及建築符號的邏輯剖析割裂整合到產品中。

外出採風心得體會篇三

20**年2月22日,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11天的採風旅途。我們的目的地是湖南鳳凰和貴州苗寨。對於湖南鳳凰古城和貴州苗寨我們都懷着好奇與期待的心理。我們一路上有説有笑,旅途的顛簸與勞累都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

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湖南懷化,最大的感觸就是,一下車就寒氣逼人。在雲南這個月份幾乎過着夏天了,但是這邊依舊像冬天一樣寒冷。但是寒冷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我們在懷化市溜達了一小圈,畢竟是第一次出省,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和好奇,在懷化的最大感觸就是人多,車多,沒有想象中的好,但也不差。

在懷化市逗留了一會兒,旅遊車就來了,我們就坐上車去往首站目的地——鳳凰古城。導遊是一個開朗和熱情的小夥,跟我們説了許多關於鳳凰好玩的,好吃的和有趣的事情。

約莫過了3個多小時,導遊小夥説我們到美麗的鳳凰了。我往車窗外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房子,看上去很奇特,很美觀。房子周圍有一條江,江水很清,裏面稀稀落落的有幾隻小船,感覺很有詩情畫意,在當地稱這條江為沱江。在鳳凰古城,建築物就是在沱江的兩側,然後像江水一樣蜿蜒盤旋着下去。

我們來到鳳凰古城,下車後在縣城找了一家旅館住下了,叫什麼名字我忘了,我只知道是在桔園路。旅館距離古城約莫十多分鐘的路程。我們放下東西,小憩了一小就拿好相機背上包出去了。鳳凰縣城感覺也挺古老的樣子,就像一個慈祥的老人,看上去很寧靜,安詳。在那裏我和朋友找了一家快餐店吃了我們到鳳凰的第一餐飯,是一家自助快餐,第一次聽説。菜很豐富,人也挺多,我們吃的很飽。

我們漫無目的的溜達着,竟然不經意間就來到了古城,我來到城門的面前感覺很新鮮,感覺第一次出遠門旅遊挺好玩的。我們爬上古城,很好奇的,這裏看看,那裏看看。看到這些我再想歷史和現在,跨度很遠,但是似乎又很近。

我們的遊覽路線是沿着城門的右側慢慢的逛着下去,當時天很冷,但我們熱情很高。我們就拿着相機這裏那裏的拍。我們從一些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走着還遇到了一些和我們一樣的揹包客。我們用表情和微笑交流着。一路上我們欣賞着美景和感受着當地的人文氣息,感覺的確是太有意思了。我們轉到一些小道上,人很多,密密麻麻的都是一些店鋪裏面買着各種密密麻麻的,奇特的東西。對於古城,我以前也聽説過,但感覺很平淡,但是這一次身臨其境,感覺的確是挺不錯的,遠離了工業化的喧囂與繁亂,有的只是慢節奏的,自由散漫的感覺,或許當地人也是這樣的吧。在這裏我看過了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還有一些當地的老人很奇特的打扮,她們把很大很大的像帽子似的東西戴在頭上,我聽説她們是苗族的緣故吧。鳳凰的夜景也挺美麗的,整個小城籠罩在暖色的燈光之中,看上去非常的金碧輝煌,而我們就置身這種明亮與愜意之中。鳳凰的美是不會疲倦的,鳳凰的夜是不會衰老的。

鳳凰的河粉至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白白的,寬寬的,加上精緻的調料,吃起來很滑爽。特別是有一個早晨,在一個老婆婆開的店裏,一張四方桌,然後下面有個取暖的東西,上面又放了厚厚的棉絮,我們就坐在那裏一邊取暖一邊吃着美味的河粉,這種感覺至今都還記憶猶新。

在鳳凰逗留了兩天,我們幾乎把整座古城都玩遍了。第三天一大早我們就向着奇樑溶洞出發。天氣依舊很冷。我們轉了兩趟公交車,才到那裏。下了車我們就去不遠處的一個飯店裏吃了東西就向那裏出發了。到了那裏感覺到了當年的苗王,的確是很大氣磅礴的。一個小型吊橋,守護牆和幾座炮台。在熱心的導遊小姐的指引下,我們就開始美妙之旅了。導遊小姐操着一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看上去很可愛的樣子,然後向我們介紹着,奇樑溶洞的秀奇和過去。

我們走了沒多遠就到了,的確挺大的一個洞,大的出奇。我們跟隨着導遊小姐慢慢的走着進去,懷着好奇與想像。導遊小姐告訴我們這個洞分為四層,然後我們就跟隨着她慢慢前進,裏面的確是很美麗和神奇,那種美麗與神奇是難於言喻的,只有身臨其境才能一探究竟。裏面的風景就像是科幻電影裏的場景一般神奇與壯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和審美的傾向的確是毋庸置疑的。偌大的洞裏,蜿蜒盤旋的小路,很險、很曲折。我們就隨着導遊小姐一層一層的往上爬,洞裏面很暖和,不一會就感覺全身冒汗,但是感覺氧氣很稀薄,呼吸不是很灑脱的感覺。裏面有一個旅遊小姐稱作“龍宮”的地方,實在是美不勝收,看上去幾百米深的水,一直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寧靜而安然。導遊小姐説它的壯觀與美麗只是水面與燈光的倒影,水深其實才幾米深。我感到一點點的失落,但還是覺得它太神奇了。我們還看到了當年苗王做火藥的地方和當年練兵的教場。最大的遺憾是由於遊客的大量湧入,呼吸和抽煙使裏面的一些景觀已經失去了原來美麗的面目。

我們遊覽了奇樑溶洞,感覺大家都還意猶未盡,然後我們又一起向雄偉的南方長城出發。約莫坐了1個多小時左右的車,我們就到了。寒風蕭瑟中,南方長城看上去非常的荒蕪和淒涼,用一些僅留的遺蹟證明着它曾經的榮耀和輝煌。裏面有一個巨大的棋盤,下圍棋的,聽導遊説20xx年中國和韓國的圍棋高手在此一搏高下,而棋子就是少林僧人穿黑白兩色衣服組成。旁邊還有兩位高手在下棋時的雕像。我們順着蜿蜒盤旋的小路就開始攀登了,南方長城很高很陡,而且寒風蕭瑟,更增添了許多荒涼的情緒。踩在石板堆砌的路面上,難以想象當年在這裏是投入了多少精力和財力,還有當時的先輩們的毅力和智慧。從此,南方長城成了一種象徵,象徵着歷史、過去、現在,當下。

第四天,我們坐着開往貴州的火車上,天氣依舊很冷。約莫到了夜晚十一點的時候我們到了貴州省會貴陽。站在車站廣場很冷,人很多,很嘈雜。不一會,導遊就來帶我們去賓館休息了。

清晨8點多,天依舊是灰濛濛的,我們吃過早餐就隨導遊坐着旅遊車去下一個目的地——鎮山村。我一直欣賞着沿途美麗的風景,非常有意思,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下車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很大的雕塑,大概是紀念曾經的歷史和偉人的吧。我們沿着一條土路,走了一會兒就到鎮山村子裏了,那裏的建築很奇特,屋頂幾乎都是用不規則的石板構成的,看上去很有古老的氣息,村子的盡頭有一個湖,湖面上有一層淡淡的霧氣看上去很神祕的樣子。遠山,湖泊供給人們無限的想象與聯想。

我們逛完了鎮山村,坐上車,約莫過了2個多小時,又來到了青巖古鎮。青巖古鎮很小,很精緻,很含蓄,沒有鳳凰古城的霸氣與張揚,只有寧靜的街道和緩慢的生活方式。裏面稀稀落落的有許多小型的旅遊景點,我們就依次去觀賞,有鄉土文化的、有宗教信仰的、有藝術氣息的景觀。青巖古鎮依舊是石板的路,低矮的建築,看上去寧靜與祥和。形形色色的物品和形形色色的人們,裝飾了它的熱鬧與熱情。或許是大家太餓了,或許是那裏的小吃太美味了,大家都買了許多的豬蹄和玫瑰粥吃的是熱火朝天,或許這種場景就僅此一次了。

我們到了下午,就又坐着車,回到了賓館裏。

第二天,我們吃過早餐就向坐上車向最後一站——千户苗寨,慢慢的靠近。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划着優雅的曲線,我就依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只是山霧有點大,風景不是很清晰。約莫坐了3、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到了。一下車就看見了很有歷史味道的一小座城樓,看上去很像電影裏的場景。不一會兒,我們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着電動公交車向千户苗寨的中心點靠近。不一會就到了,來接我們的是一個有點微胖的老婆婆,她帶我們去她家住,她家很大,整幢建築都是木頭的,人一走上去就咯吱咯吱的響,然後我們就站在最高的那層看風景。

千户苗寨很大,人文氣息也很濃烈,沒有工業化的喧鬧和後現代的文明的繁雜,它很寧靜和淳樸,放眼望去都是田園和大山,還有石板路,還有一條蜿蜒的河,一直蜿蜒到了路

的盡頭。他們的建築物都是在山上,建造的很科學,山上的石板路也很陡。我們溜達了一圈,還去看了苗族人民為我們帶來的歌舞表演,雖然沒有太多的現代化設備,但是表演依舊很精

彩、濃烈。在千户最難忘的就是長桌宴。一張很長的桌子,我們就這樣坐着吃飯。一進門還

給我們喝歡迎酒和染色的福蛋。在這裏我們嚐到了純正的山豬的味道和山雞的味道,還有他

們自家釀的酒,的確是一種不尋常的味道。

3月1日,我們整理好各自的行李,把旅途的一切的美好和新奇留在了記憶深處,坐

上了開往雲南方向的火車。

標籤: 心得體會 採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79dl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