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黨課學習筆記:黨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

黨課學習筆記:黨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

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和全面抗戰路線的制定

黨課學習筆記:黨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

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1937年開始的全國抗日戰爭,既是關係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階段,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重要時期。

黨在事變第二天就發出《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通電全國,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同日,毛澤東、朱德等紅軍領導人致電蔣介石表達合作抗日意願。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再上廬山與國民黨談判,向蔣送交《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重申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合作的四項保證。

蔣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準備抗戰的決心,但還沒有完全放棄對日媾和的企圖。8月13日,中國軍隊在上海奮起抗戰。8月25日,中共xx發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命令,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轄三個師:第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第一二○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全軍共4.5萬多人。接着,南方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下轄四個支隊,全軍共1.03萬人。紅軍改編後迅速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9月,陝甘寧革命根據地改稱陝甘寧邊區。

在中國共產黨的多次催促下,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宣言》和“談話”的發表,標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黨從抗戰開始就提出廣泛發動羣眾,武裝羣眾,依靠羣眾對日作戰,實行人民戰爭的全面抗戰路線。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必須實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全國人民的總動員,改革政治機構,廢除國民黨的一黨專政,給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權利,使抗日戰爭成為真正的人民戰爭。

由於國民黨不願放棄一黨專政,害怕羣眾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危及統治地位,因而採取了單純由政府和軍隊抗戰的片面抗戰路線。

二、敵後戰場的開闢和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為貫徹執行全面抗戰路線,黨作出了開闢敵後戰場的重要戰略決策。

八路軍剛開赴抗日前線,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作戰,以少部兵力進行發動羣眾和組織羣眾武裝的工作。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在晉東北平型關附近伏擊日軍,殲敵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取得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大勝利。接着,八路軍又配合國民黨軍進行了忻口戰役。

國民黨在抗戰初期表現出一定的抗日積極性,軍隊先後進行平津、淞滬、忻口、徐州及保衞武漢等戰役,並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但是,由於敵強我弱的總形勢和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路線,正面戰場的戰局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1937年12月,日軍佔領中國首都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慘案。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和黨領導的山西新軍,發動羣眾、武裝羣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開闢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敵後第一個由黨領導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在冀西阜平成立。新四軍也挺進大江南北,開赴蘇南、皖南、皖中等地區,創建華中敵後抗日根據地。

到1938年10月,八路軍和新四軍先後創建晉察冀、晉西北和大青山、晉冀豫、晉西南、山東、蘇南、皖中等抗日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是敵後戰場的戰略總後方。

全國抗戰開始後,許多人對戰爭發展認識不清,“亡國論”、“速勝論”等有相當大的影響。1938年五六月間,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深刻闡述了黨關於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和爭取抗戰勝利的正確道路。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長江局在當時國民黨統治區的抗戰中心武漢成立,八路軍、新四軍先後在西安、蘭州、武漢、重慶、桂林等地建立辦事處,共產黨主辦的《新華日報》在漢口公開出版。周恩來擔任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在一段時間內國共合作的關係比較融洽。

但是,由於國共兩黨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實行不同的抗戰指導路線,統一戰線內部存在着尖鋭的矛盾和鬥爭。黨中央記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即既統一又獨立,對國民黨採取有團結有鬥爭,以鬥爭求團結的方針。

1937年11月底,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共產國際執委王明從蘇聯回國抵達延安,否認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1938年3月,中共中央派任弼時到蘇聯,向共產國際説明中國的抗戰情況。8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回國,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央要以毛澤東為首來解決統一領導。

1938年9月至11月,黨在延安召開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全會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教訓,確定黨在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的基本方針和任務,重申必須獨立自主地領導人民進行抗戰。會議進一步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三、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系統闡述新民主主義理論

1938年10月武漢和廣州失守後,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調整策略,停止對正面戰場的戰略性進攻,將主要力量用於打擊八路軍和新四軍;對國民黨則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

1938年12月,以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衞為首的國民黨親日派公開投敵,並拼湊偽中央政權。

以蔣為代表的國民黨親英美派開始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針。各地接連發生襲擊、殺害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的反共磨擦事件。

針對國內時局的逆轉趨勢,黨鮮明地提出堅持抗戰到底反對中途妥協、鞏固國內團結反對內部分裂、力求全國進步反對向後倒退三大口號,堅決揭露打擊賣國漢奸汪精衞,繼續爭取同蔣介石集團合作,鞏固並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自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為日軍軍事進攻主要對象,黨領導人民抗日力量肩負起抗擊日軍的主要責任。八路軍於1938年冬開始由山區向平原地區挺進,鞏固和擴大了晉察冀、晉冀豫、冀魯豫、晉西北、山東等抗日根據地。

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對華北日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以破襲敵人交通線為重要目標的進攻戰役—百團大戰。戰役沉重地打擊敵軍,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

與此同時,新四軍貫徹黨中央“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建立了皖東、豫皖蘇、皖東北、豫鄂、蘇北等抗日根據地,堅持和擴大蘇南、皖中等根據地。到1940年底,黨領導的軍隊由抗戰開始時的5萬餘人發展到50萬人,抗日根據地發展到跨華北、華中、華南的廣大地區,加上陝甘寧邊區共17塊近1億人口。

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也取得新的進展。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在周恩來、董必武等人領導下,重視爭取和團結中間勢力,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國民黨民主派、地方實力派、著名知識分子等廣泛接觸,共商國是。1941年3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在重慶成立。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黨給予堅決回擊。

1941年初,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皖南事變,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面對掀起又一次反共高潮,黨採取軍事上嚴守自衞、政治上堅決反擊的方針。毛澤東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破壞抗戰的陰謀,提出懲辦禍首、釋放葉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政治等十二條解決辦法。周恩來在重慶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嚴重抗議,並親筆題詞“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

黨鬥爭中豐富和發展了統一戰線的策略,採取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總方針,堅持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衞立場和“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期間,國民黨頑固派還大肆鼓吹“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等反共謬論。黨在政治思想戰線上批判和揭露各種假三民主義,闡述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關係。毛澤東於1939年底1940年初先後發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完整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理論,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成兩步走,第一步進行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中國民主革命在五四運動以後已經不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的根本標誌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新民主主義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革命特別是建黨以來歷史經驗的全面總結,是毛澤東思想在抗戰時期最重大的理論成果。

四、加強根據地建設,開展整風運動

1941年至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勢力極為猖狂、中國敵後抗戰最為困難的時期。

二次大戰爆發後,德國侵佔了歐洲許多國家,1941年6月又對蘇聯發動大規模進攻。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1942年1月,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日本企圖把中國變成太平洋戰爭的後方基地,在華北反覆進行“治安強化運動”,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空前殘酷的“掃蕩”、“清鄉”和“蠶食”,採取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使用毒氣和細菌武器,製造無人區。敵後抗戰進入最困難的時期。

中國共產黨和敵後軍民創造和運用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以及派遣武工隊等多種有效的殲敵方法,開展反“掃蕩”、反“清鄉”和反“蠶食”鬥爭。

抗日根據地是全面抗戰路線的堅強陣地,根據地的抗日民主政權是黨領導的抗日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在政府工作中實行共產黨員、非黨左派進步分子和中間派各佔三分之一的“三三制”。

在經濟建設方面,黨號召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把減租減息作為抗戰時期解決農民問題的基本政策。

這一時期黨在全黨範圍開展的整風運動。遵義會議後,黨雖然糾正歷史上的“左”、右傾錯誤,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正確領導。但是,沒有來得及對黨的歷史經驗進行系統總結,黨在指導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深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教育全黨學會運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法處理中國革命中的具體問題,就成為加強黨的建設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反對宗派主義和黨八股,消除主觀主義在組織上和文風上的表現;批判王明的錯誤路線及其影響,是整風運動的重要內容。

1941年5月,毛澤東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九十月間,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黨的高級幹部開始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總結黨的歷史經驗。1942年2月,毛澤東先後作《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講演。5月,中共中央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在整風基礎上,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召開了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整風運動是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正確方向,是加強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一個創造,是增強黨的戰鬥力的一次成功實踐。

五、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指導思想,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1943年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系列重大勝利,黨領導的華北抗日軍民開始對敵軍發起攻勢作戰。

這時的國民黨仍然採取避戰觀戰的態度和限共反共政策。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在尚大規模武裝進攻時便被制止。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國民黨八個月丟失146座城市、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國民黨統治區民主運動迅速高漲。

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根據黨的指示,在國民參政會上正式提出廢除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周恩來在延安進一步闡明實施這一主張的具體步驟和方法。這個主張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成為全國人民奮鬥的政治目標。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講話,任弼時、陳雲等在會上發了言。

七大制定了黨在新形勢下的路線:“放手發動羣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擬定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具體步驟,制定了新民主主義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綱領,提出了實現中國工業化的宏偉任務。。

七大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羣眾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

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定: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勝利階段。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8日,德國戰敗投降。在中國戰場,黨領導人民軍隊發動夏季攻勢作戰,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繫。淪陷區黨組織也積極瓦解日偽,組織地下軍,準備發動武裝起義,配合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發表對日作戰宣言。9日,蘇軍進入中國東北。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

此時,國民黨軍隊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區;日軍在華北、華中和華南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處在黨領導的敵後軍民的包圍中,對日全面反攻的任務,也就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國的投降書上簽字。日本軍隊128萬人向中國投降。

中華民族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黨在抗戰中發展為有120多萬黨員的大黨,人民軍隊發展到120餘萬人,民兵260多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到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黨的力量壯大和系列建設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3oj9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