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來自80高齡老人對温州的瞭解

來自80高齡老人對温州的瞭解

本站:你對温州的瞭解有多少呢?温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來自80高齡老人對温州的瞭解》。

來自80高齡老人對温州的瞭解

我爺爺是寧波人 ,1958年來温州,如今爺爺已經是80高齡了,在温州,他待了60年。下面是我向爺爺詢問關於他來到温州所經歷的種種經歷......"温州啊,還記得那時還比較落後的,比起那些一線城市,温州完全是無法跟它們比較的。但隨着時代的變化,温州發展得越來越好,甚至在後來温州被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開放城市。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開發,為温州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温州啊......"爺爺不經開始回念當時......

爺爺有三個孩子,我爸、二伯和大伯,奶奶和他在那個年代十分辛苦的將他們拉扯長大。爺爺那時候還很貧窮,常常吃不上飯。所以拉着我爸他們來到温州,希望能找到好生意。那時的生活非常的不好,但隨着時間變化,温州開始發展起來,爺爺進入廠子工作,奶奶也有了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家庭的經濟條件慢慢好轉,漸漸三個兒子長大結婚,有了現在的大家庭。

"現在想想多虧了當時政府實行了‘温州模式’沒有這個,温州也不會像現在發展的那麼快了。"爺爺笑笑説並向我介紹: "‘温州模式’説到底,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在“温州模式”興起之初,居主流地位的觀念是,必須堅持計劃經濟,而且計劃經濟必須“為主”,市場只能“為輔”。‘温州模式’之所以最終被認同,是因為經過不斷的實踐,反覆的思考。人們從“温州模式”的實踐中看到,與僵化的計劃經濟相反,市場經濟充滿了活力,效率很高。市場經濟植根於温州,温州經濟的發展便加快了,就業的途徑拓寬了,市場供給豐富了,人民迅速地富起來了,政府財政的日子也好過了。"

"説起來,記得是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讓温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想想改革開放前,温州的情況可以概括為“三少一差”來説:可利用自然資源少,除了礬礦外,沒有更多可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當時不到半畝;國家投入少還有交通條件差,當時沒有機場、沒有鐵路,只有一條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條路況很差的104國道與外界相接。若沒有鄧小平同志他們,温州現在怕也沒有現在發展的好囉。"

(哦,原來曾經温州經濟還有這樣"外掛"呢!那温州還有着什麼悠久的歷史呢?)

"那你知道‘温州’這個地名從何而來嗎?"(搖了搖頭)"呵呵, 據説唐高宗當年,處州析置温州,温州得名的開始。温州地處温嶠嶺以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温潤,所以稱為温州。温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時始稱温州,簡稱“甌”或“温”。甌是一種陶製器皿,約在新石器時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甌人制作陶器。温州歷史上以造紙、造船、鞋革、繡品、漆器著稱,亦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之一。北宋時成為當時的港口重鎮,被朝廷闢為對外貿易口岸,南宋時海上貿易尤其發達,是四大海港之一,現仍為浙南、閩北貨物進出的咽喉呢。"

(原來温州那個時候就小有名氣了呀!)

"是啊,温州還有很多的民間習俗,比如攔街福 ,小時候我和你爸還帶你去過幾次呢。每年農曆二月七年級從康樂坊開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舉行祈福活動,稱“攔街福”,為地方性傳統節日。人晚燈燦輝煌管絃齊作,城門大開,任由出入、活動至午夜才息。第二天,街道又舉辦攔街福。"(哇,還有呢)"還有你最熟悉不過的芥菜飯,農曆二月八年級,温州素有吃芥菜飯的習俗,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你啊,每到那個時候可沒少吃喲 "(打着哈哈)

(沒想到温州有着這麼多的悠長曆史啊!謝謝爺爺讓我瞭解那麼多,祝您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作者:高一(3) 石露貽

公眾號:逝水流年20xx

標籤: 高齡 温州 老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3k8w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