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主持詞 >

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

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朝詩人杜牧的絕句,似乎應是對於清明時節情景的最好描述。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僅供參考。

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
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一):

男:敬愛的老師們。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早上好!

男:四月的腳步已經臨近,帶着春風和希望。

女:四月的歌聲已經響起,含着紅色和莊嚴。

男:再過幾天,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就要到了。

女:清明節是一個充滿革命先輩們紅色歷史的莊嚴節日。

男:“緬懷革命先烈、感受幸福生活”主題升旗儀式———現在開始!

男:全體肅立!出旗!

女:升國旗,唱國歌,敬禮!禮畢!

男:下面讓我們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孟校長做升旗講話。

升旗儀式結束,退場

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四月的腳步已經臨近,帶來了春風和希望,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千多年曆史。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一個充滿革命先輩們紅色歷史的莊嚴節日。先烈們那永不消逝的英魂,激勵了無數人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也使我們新一代少年兒童,領略了生命的真諦。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讓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無數革命先烈致敬,***國小“繼承先烈志 弘揚中華魂”主題舉行升旗儀式現在開始!

祖國您好,國旗您好!

我們的校訓是:學會尊重!

升國旗!奏國歌!全體少先隊員敬隊禮!一二年級同學行注目禮!

唱國歌!

中國的傳統節日應該被我們牢記,讓它們在我們手中得到傳承,追憶往昔,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戰爭的滾滾硝煙,再到新中國建立,這是一段多麼艱苦而又漫長的路啊!先烈們披荊斬棘,憑着執着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在大地上屹立起一座座的永恆的豐碑。

下面,請 年 中隊 同學,進行國旗下演講!

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先烈們那永不消逝的英魂,激勵了無數人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今天的愛國愛家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社會的人才。同學們,讓我們發奮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先烈們,早日成長為品學兼優的陽光少年!

我宣佈,***國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主題升旗儀式到此結束!

全體向後轉,各班進教室!

清明節升旗儀式主持詞(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日子裏,我們全校師生在這裏舉行升旗儀式。首先我給大家介紹本次的升旗手。 擔任本次升旗儀式的旗手是:(四)3班的陳思宇和詹蕾燕同學。 他們倆學習刻苦,工作認真,多才多藝,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擔任本次升旗儀式的護旗手是:凌藝、劉藝、劉津鋒、蔣光宇。他們熱愛班級,學習踏實,樂於助人,是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本週升旗儀式現在開始:

一、 出旗……

二、 升國旗,奏國歌,全體肅立,敬禮。

(禮畢)升旗儀式結束。

下面請欣賞我們班的陳思宇、楊小雨、詹蕾燕、凌藝等20位同學在國旗下的詩歌朗誦:《清明,我們一起走過》。

清明,我們一起走過

(詹) 再過幾天清明節就要到了,

(眾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陳) 唐朝詩人杜牧的絕句,似乎應是對於清明時節情景的最好描述。

(4合)清明,是一個沉重的節日。

(楊) 祭祀已故親人,是一種形式,

(凌) 追憶,才是實質,

(眾合)有思、有感、有悔、更有痛。

(詹)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

(陳) 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楊)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

(凌) 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4合)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

(4合)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

(眾合)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陳、楊)年年祭掃先人墓;

(詹、凌)處處猶存長者風。

(眾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陳、楊)人生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有生就有死。

(詹、凌)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規律,

(眾合)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

(眾合)無論你是高貴還是低賤,

(眾合)無論你是情願還是心有不甘〃〃〃

(4合)這就是現實,實實在在的、不以意志為轉移的現實。

(陳、楊)因此,我們只有祈禱,逝去的親人一路走好。

(詹、凌)因此,我們只有做到,活着的我們更加珍惜,

(4合)珍惜親人、

(4合)珍惜親情、

(眾合)珍惜生命、

(眾合)珍惜身邊現實中擁有的一切……

(4合) 我們在國旗下的詩歌朗誦完畢。

(眾合) 謝謝大家! (敬隊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zhuchi/pwq0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