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致辭致謝 >

記者節精彩致辭(通用5篇)

記者節精彩致辭(通用5篇)

記者節精彩致辭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記者節精彩致辭(通用5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新聞,與人民相依》。

六月,驕陽似火,轟轟烈烈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這是一場洗禮,一場試煉,一次汲取到強大的正能量,收穫着無數感動和思考的凝心聚力!一個個生動的典型人物,展現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風範,焦裕祿身患肝癌,用牙刷來止痛,還奔赴抗災第一線,村民用紅手印留下的沈浩積勞成疾,倒在了小崗村,牛玉儒身體力行,做到了“生命一分鐘,敬業六十秒”。陳分新一手攙扶雙腿不便的妻子,一手托起王院村的產業發展,他們的行動,他們的話語,有沒有在你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記?有沒有讓你的心靈受到強烈地震撼?

而我們,一支筆,一台攝像機,這是全部家當,是的,我們是黨的新聞工作者,站在宣傳陣地的最前沿記者節演講稿——新聞,與人民相依。新聞一頭是黨和政府,一頭是廣大人民羣眾.兩者中間的這條高速路、這趟直通車由誰鋪設?是我們,是新聞宣傳。關注芸芸眾生憂樂,密切黨羣血肉聯繫,緊貼羣眾渴求,羣眾所需,是新聞的靈魂。走好羣眾路線,才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生命線”。

用心見證,用情記錄,我們的記者,冬日凌晨兩點在翻板壩施工現場,記錄工人師傅們為了趕工期趕進度的辛勞,烈日炙烤下,記錄電力工人抬着電杆,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滑坡,泥石流,火災現場,突發事件,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拍攝下第一手資料,報道白血病患兒孫真妍,呼籲愛心,募集善款,拍攝下環衞工人一天的生活,讓更多人瞭解他們的不易,尊重他們的勞動,段家河鎮的櫻桃熟了,果農們豐收的喜悦,麻坪鎮養蠶大户王發春今年又養蠶30張,烤煙價格提升,煙農種煙的積極性更高了……我們把鏡頭對準人民羣眾,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火熱的生產一線,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讓我們的新聞靈活生動,更接地氣文章記者節演講稿——新聞,與人民相依出。

20xx年的夏天,7.24,7.28的特大洪災席捲了旬陽,縣城供水也因為山體垮塌,管道斷裂,而完全中斷。我和同事去了水源地—冷水河,瞭解供水設施修復情況。路況很差,汽車有時就小心翼翼地行駛在路基被掏空,只留下一層水泥的路面上,到了前面,泥石流完全掩蓋了路面,只能棄車步行。户外高達40度的氣温彷彿要把人熔化,白花花,熱辣辣地太陽讓人眩暈。我和同事扛着攝像機和架子,有路,走路,沒路,淌水,腳磨起泡了,腿磕紅腫了,堅持到了山腳下一位大媽的院子歇歇腳,繼續上山。到達目的地約摸十幾分鍾,那位大媽突然出現在眼前,她説:“剛看你不停地揉着腿,這娃怕是沒遭過這罪啊”,然後,她遞給我一雙嶄新的布鞋。我深刻的理解了: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收穫多少真情。從此,我在辦公室準備一雙運動鞋,因為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

走在街頭,一個個素不相識的行人與我擦肩而過,我會想,也許他就是我曾經採訪過的可親可敬的人當中的一個,可能有一天,我不能再行走在新聞一線,但我會永遠銘記那些樸素,勤勞的人們帶給我的感動,讓正直的秉性在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激勵我恪盡職守,在新聞的道路上,迎接更燦爛的夢想!

我的演講結束!

謝謝大家!

記者節精彩致辭 篇2

1998年我進入__電視台工作,作為一名記者,16年來,我親身經歷、見證了__從貧窮落後到歷史性鉅變的過程。特別是近幾年,__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路、鐵路、航空方便快捷,文化、教育、醫療衞生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作為一個__市民,我為__市的鉅變由衷地讚歎,為能成為一個__市民感到驕傲和自豪。

下面,我談幾點感受和體會:

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要掌握比常人更多的知識、存儲比常人更多的信息。學習的形式很多,首先要向書本學習,其次要向電視、網絡以及其它新媒體學習,還要向生活學習,向人民大眾學習。

勤于思考,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弘揚“真、善、美”,創作出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優秀作品。

改進報道方式,傳遞好聲音,凝聚正能量。隨着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越來越受到挑戰。今天,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觀眾都可以收看到至少五六十套電視節目,不論是節目形式還是內容都越來越精彩、豐富。我們必須要主動迎接挑戰,努力提高節目質量,改進報道方式,創作出具有地方特色,能引發更多觀眾共鳴與思考的精品節目。

__廣播電視台專題部《__週刊》欄目,今年進行了全面改版,欄目定位為:追憶流金歲月,聚焦社會熱點,展示時代風采。我們和市委老幹局聯合,對我市目前健在的13位離休老紅軍進行了採訪,這項工作既是一項搶救性、挖掘性採訪,又配合了今年我市開展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後製作成七集紀錄片,題目是:

英雄的足跡——尋訪__健在老紅軍。在追憶性報道方面,我們還報道了“那些年那些事——陳智亮的革命人生(上、下)”、“那些年那些事——許浚的援藏故事”、“許浚與佳臨黃河大橋的故事”等。其中四集系列專題節目“八項規定在__”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組織的廣電節目評議中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讚揚。此外,《__週刊》欄目今年還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性報道、成果性報道、經驗性報道和典型性報道。

記者節精彩致辭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們:

很榮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在這樣特別的時刻,我能獲得這樣寶貴的發言機會。 首先請允許我在這裏向所有記者同仁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因為今天是我們自己的節日。向所有領導、讀者及關心和支持我們報紙的各界朋友表示最真摯的謝意,因為你們的鼓舞鞭策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記者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記者是一個光榮的稱謂。

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記者。

我們肩負着歷史的使命,承載着時代的重託。從近代報紙開始,新聞工作就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馬克思在針對《新萊茵報》的審判法庭上,就曾明確指出:"報刊按其使命來説,是社會的捍衞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萬應的喉舌。"選擇了記者,就意味着你必須承擔起社會發展觀察者、記錄者和守望者的歷史職責。

我們感動,因為我們是記者。

我們弘揚社會正氣,我們讚美祖國山河;我們關注社會各界、普通百姓的熱點難點,我們把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脈搏;我們用心在追逐真理、正義;我們用筆在不斷地記錄、思索。在所見所聞中體驗人間真情,在口誅筆伐中揭露社會假惡。 我們辛苦,因為我們是記者。

風餐露宿、終日奔波是我們生活特色,加班加點、通宵達旦是我們經常性工作。當火海逼近的時候,我們要迎面而上;當洪水肆虐的時候,我們要向前披波;無論怎樣艱難,不管如何危險,只要有新聞的地方,我們就沒有理由退縮。

我們快樂,因為我們是記者。

看見那麼多人為希望而奔波,為正義而主張,為秩序而思考,為愛情而歡歌,我們為看見而快樂;每天和許許多多的熟悉或者陌生人交流,交流人生、交流幸福,我們為交流而快樂;給弱者以關懷,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我們為扶助而快樂;陽光越來越亮,陰影越來越少,社會越來越透明,制度越來越民主,,我們為發展而快樂。苦人民之苦,樂人民之樂,冷靜活躍於理智世界,耕耘於世人感情之田畝。我們永遠激情似火,在不懈的努力中去享受着職業帶給我們的快樂。

11月8日,這是個承載着記者職業光榮與夢想的節日,作為報社記者,我和我的同仁在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更感到肩上的壓力。我們決心不辜負縣委縣政府和人民的重託,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

我們將把"發展就是建平大局"的觀念根植於胸、體現於行。樹立服務大局、關注發展的新聞意識,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採訪上,把真勁用在創新上,把努力體現在報紙上。用我們的筆去描繪建平發展的美景;用我們的心去感受建平前進的脈搏。 我們將更加忠於職守,堅持正確導向,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關注百姓疾苦。 我們將更加愛崗敬業,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聞責任感,去採好稿,寫好稿。我們將兢兢業業地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向各級領導,向廣大讀者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記者節精彩致辭 篇4

在校報記者團一年多了,回想這一路走來,感覺自己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我遇上了很多棒棒的活動。進入校報之後,我開始去聽各種講座,觀看各類活動,體味不一樣的校園文化。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外同樂會和圖書漂流的活動了,它們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個讓自己收穫和成長的機會。

我遇上了一個好時光。剛上大學,就遇__週年校慶,那時可以看校慶的節目,還可以寫相關的報道或者人物專訪,結交很多的朋友,收穫很大。

我也遇上了一個美麗的校園。印象中刊登在校報的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秋日睡蓮》,那時候從圖書館出來,沿着木橋走,想放鬆一下心情,突然一朵睡蓮出現在眼前,那種感覺難以言表,明明已是晚秋,睡蓮還在開放着,雖然只是一朵,但是令人欣喜若狂。今年春天發表了一篇《春天來了》,或許是因為從來沒有看過北方的春天吧,忍不住絞盡腦汁尋找適合的詞彙去讚美她。

我還遇上了一個好機遇。__日報開啟了創客,到我校召集學生記者。我有幸參加了那次會議,併成為__創客校園記者團的一員。今年,在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老師帶領下,和同學一起寫創業報道。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遇上了一羣好的人。記者團的小夥伴都很好,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工作,一起加油!特別是藉助校報的平台,和大家一起去三下鄉,讓大學生活更加美滿。老師亦很親切,即使很忙也願意抽出時間來給我們講解相關知識。

讓我們走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去報道更多的校園新聞,去書寫_大的美麗。

記者節精彩致辭 篇5

讓青春夢想綻放在新聞路上

大家好! 我是一名來自羅江縣廣播電視台的新聞工作者董霄。 我 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夢想綻放在新聞路上。青春和夢想永遠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題。年少時我就夢想着 將來做一名電視人,所以考大學時我報考了播音與主持專業,____年 6月畢業後,我來到羅江廣播電視台,同學和朋友有些不解,幹 嘛到一個小縣城去啊?現在許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都向往大城市、大舞台,有的為了留在大城市甚至放棄自己所學專業,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認為,對於我們才畢業的大學生 來説,想要業務精、自身硬、最終實現自己的電視夢,就必須系統 地接觸瞭解廣播電視行業,而縣級電視台就是很好的鍛鍊平台,由於人員有限,一個人扛起幾份工作是很平常的事,上午拿着攝像機 跑新聞,中午寫稿子,下午配音,晚上寫活動策劃,睡前備稿準備第二天的活動內容,這些都是家常便飯。雖然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 遊玩,但在採集新聞的路上,不停地嘗試,不同的經歷充實了我的 青春,讓我有種踩在地面的踏實感。

從第一篇不到 100 字的簡訊新聞,到今天上千字的連續報道, 我從沒想過原來自己可以走這麼多路,也從沒想過原來自己可以和陌生人這麼熟絡地聊天。在這一年多的工作經歷當中,我感受很多, 感受到了單位領導的關愛,同事的幫助。記得第一次出外鏡,自認為學這個專業的我不成問題,可面對攝像機拿起話筒時,我的面部表情開始僵硬,説話變得結巴,同事安慰我説,沒啥,第一次都這樣,你把鏡頭當成自己的戀人就不緊張了。

從第一次的結巴到今天 主持大型文藝活動,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站在上千人參加活動的舞 台上瀟灑自如地主持節目,當我第一次交出粗糙的稿件時,是熱情的同事幫我潤色修改,在我為找不到好的選題而苦惱的時候,也是 他們及時給我點撥提醒。在這個温暖的集體裏我感受了什麼是關愛, 什麼是責任,什麼是付出。

記得去年剛到單位時,正好趕上羅江“7·9”洪災,台裏的幾 位老記者迅速出動,為了第一時間瞭解災情,不顧自身的安危,深入重災區芒江村,我記得當時我們所在地的水位已經漫過了我們的 肚臍,而且水位還在上漲,我們新聞中心的老記者張熙,卻仍站着一動不動,扛着攝像機,就為了捕捉到重災區第一支救援隊伍的鏡 頭,一股水浪打來,他險些跌倒,我趕去扶住他時,只見他高舉攝像機,向我喊道的第一句話是:“看好機器!” 我隔壁辦公室的彭妮娜,是電台走進鄉村節目的記者兼主持人, 在她的辦公桌下面,始終放着一雙平底鞋,剛開始我有些奇怪,後來才明白,那是她下鄉時的專用鞋,作為對農節目的主持人下鄉是 常事, 別看她文靜瘦弱,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比我這個 90 後還跑得快,跟娜姐一起下鄉採訪總會有農民朋友上前搭訕,向她反映家裏養的 雞鴨生病啦,地裏的莊稼出什麼問題了,外出打工遇到什麼麻煩了等等,娜姐總是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心聲,詳細記錄他們反映的情況。

記得有一次在金山鎮大井村採訪,村民向東説他家的雞苗大量死亡,不知什麼原因?娜姐立即與縣畜牧局聯繫,請技術人員到向東家現場查看,原來是他把雞鴨兔混養在一起造成的,針對這個案例娜姐製作了《盲目養殖要不得》節目,之後還做了回訪瞭解向東改進後 的養殖情況,提醒農民朋友如何科學養殖,娜姐説,做對農節目就是要通過具體的事例加技術講解説給農民朋友們聽,他們才容易接 受。一年了,娜姐的辦公桌下又換了一雙新的平底鞋,她説一年跑爛一雙鞋沒啥,只要我們的節目有人聽,能幫到農民朋友那才是最 重要的。 還有一個人他的手機隨時隨地都不離身,全天 24 小時開機,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裏,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午夜暖暖的被窩裏,他 就是我們現在的新聞中心主任楊俊。當時俊哥還是一名普通記者,他是在去年當的父親,記得當時俊哥的妻子已經到了預產期,這時 候正是一名丈夫最應該在他妻子身邊的時候,但他就在家守候妻子 的一天晚上,新盛鎮金龍村 10組一汽車側翻在防洪溝內,駕駛員被 困車內,急需救援。接到熱線電話後,他沒有打擾熟睡的妻子,立 即出發,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採訪,並以那次事故為由頭,在《羅江新聞》中播發交通安全常識系列報道,向全縣羣眾宣傳交 通安全常識。過後我們説他應該在家陪妻子,他卻説:“丈夫的責任我確實沒盡到位,但是我對社會責無旁貸!”

我剛剛接觸民生新聞的時候,覺得繁瑣、累心,因為時常要下 鄉,要花時間,要用精力。而我們的老記者勇哥,卻時常比我們這些年輕人精力還要旺盛,勇哥原名李元勇,因為他常跑民生新聞,接觸的人、遇到的事、處理的問題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多得多,所以我們常戲稱他為街道辦劉主任。勇哥是個事兒媽,一次下鄉採訪農業的相關新聞時,他細心的發現有幾片田無人問津,打聽後才得知, 這户人家的壯勞力只有父親和兒子,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而身患重病的父親不想讓兒子擔心,一直隱瞞着病情,在勇哥和當地村民的 勸説下,這位父親終於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是尿毒症!鉅額的醫療費用讓這位父親幾乎放棄了治療,而勇哥卻在鼓勵這位父親堅持 活下的同時對降臨在這個家庭的不幸做了報道,社會的力量是無比的強大,不僅村鎮上舉行了捐款,醫療單位也表示將按政策減免部 分治療費用。

我始終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以自己熱愛的工作為職業。我感謝 記者這個職業讓我融入在感動和温暖中,給了我更廣泛地瞭解社會、理解這個職業的機會,對於記者而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嶄新的。 每天一睜開眼,我想着:哦,又是一天,一個未知的一天,這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樣出門,找選題、想角度、做採訪、寫文章,這其中 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可預料的情況出現,我必須時時打起精神來應對、解決,也許辛苦就在這裏,挑戰、誘惑也在這裏。

當一天結束 時,我會回想着對自己説:還行,這一天我把不可能的採訪完成了, 我為報道找了一個很好的角度。發現自己對苦難還會感動,對不平還會憤慨,對英雄還會敬佩。正如我的同事説的,做新聞就像談戀 愛,唯有實踐才能抵達幸福。 我熱愛我從事的這個職業,每天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每天出門都有無數的未知等着我,在這個信息已變得觸手可及的媒體時代裏,成為“當下”的記錄者,成為“歷史”的見證人,我為“新聞”兩個字激動和驕傲。人生,因青春而美麗;青春,因夢想而絢爛;夢 想,因努力而閃耀,讓我的青春夢想綻放在新聞路上。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zhixie/xw4znd.html
專題